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论文

2022-04-21

摘要:正确理解“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非常必要,因为它既是研究“以学生为本”相关问题的起点和基础,又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的前提条件。文章采取文献法深入分析了“以学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以期为在具体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贯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提供帮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论文 篇1: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解读

摘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如何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生;可持续;发展;全面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育的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快乐的学习模式。我认为,“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因此,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特别是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本体,一切教育活动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这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虽然教育具有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功能,但“教育社会功能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建设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社会功能的根据。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质上的规定“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在此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运用;二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和统一起来;三是人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逐步向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切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方向前进,最终使人成为自由王国里的公民。在现阶段,我国还存在一些制约人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还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以及教育中的应试主义倾向等等。应试主义的倾向使部分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片面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在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正因为此,“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让学生主动发展。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谛“以学生为本”不但强调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要求这种发展还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现在,人的主动发展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显得必需和重要。知识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的知识、智慧、能力等,它要求人拥有主动获取知识、主动适应环境以及创新等能力。正因为此,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要特别关注学生发展的内发性和能动性。所谓“内发性”是指学生的发展出自个人内心的要求,而不是被迫的。所谓“能动性”,是指学生在发展中表现出创造性。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治能力以及自觉性、主动性等品质。

四、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本来是是环境保护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而如今已迅速成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全新发展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适应性发展。就是让学生具有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社会、生活、职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能力。二是潜能发展。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潜能,教育就是要使人的潜能得到不断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三是连续发展。学生的发展应是非间断的、连续的发展,今天的发展是日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的一生发挥着持续的影响。四是协调发展。学生的发展应实现与周围环境以及自身内部的协调,如生理与心理的协调、人格各方面的协调等。

五、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社会要求长期以来,教育的价值取向有两种:教育社会本位论和教育个人本位论。我们强调“以学生为本”,不等于否定教育的社会功能。现代教育应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教育只有把学生放到本体地位,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全面、主动、可持续发展的人,实现教育的本体功能;只有让学生实现充分的发展,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教育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教育总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培养人才,因此“以学生为本”绝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条件,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動、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

作者:魏婷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论文 篇2: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特征探析

摘 要: 正确理解“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非常必要,因为它既是研究“以学生为本”相关问题的起点和基础,又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的前提条件。文章采取文献法深入分析了“以学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以期为在具体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贯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提供帮助。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素质教育 非智力因素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人们更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适应迅速变化与发展的社会环境。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曾提出,社会发展应是“以人为核心的发展”。1994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提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中国社会发展报告》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人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以“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正成为代表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新课程理论。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为前提,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挖掘学生潜力,推动素质教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在许多方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在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在考虑学科体系、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结合了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以弹性化的教学内容取代统一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倡导探究性、合作式学习方式,在教学评价上则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情意表现等非智力因素纳入评价标准体系。

2.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特征

2.1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人是一个有意识的、能动的、对象性的自然存在和类存在物”,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的核心在于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教育对象是整体的、能动的人,有明显个性要求而且不断变化,而不是执行任务或实现目标的工具。正如人本主义的倡导者罗杰斯所述:“一个人是一个流程,而不是一种固定的静止的实体;是一条流动变幻的河,而不是一团固定的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潜能之星座,而不是一组稳定的特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在与学生发生教育关系时,要求教育者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学生的个人优势及发展要求,并且联系到其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的心理需求变化情况,从而及时修订已有的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和途径,自始至终以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为重。“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更千差万别,传统教育模式压抑了学生本性,让不同的人适应一个模式,其结果当然不会理想。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正是建立在受教育者的千差万别上,力求使受教育者沿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前进。

2.2“以学生为本”教育的基本方向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生命线,但是中国自科举教育1000多年来,最紧缺的就是学生的创造力。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师道尊严”的思想禁锢,不允许学生创造,不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或方法有任何质疑,只要求学生“执行”和“完成”。加之许许多多的政治原则要求,使得教育过程成了批量生产产品的生产线,最优秀的学生就是最符合产品标准的学生。有人曾这样感叹:不要问为什么中国的学生缺乏创造力,而应该问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去哪里了?

只有在民主、平等、宽容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把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确立为教育的基本方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提倡师生人格上的平等,为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2.3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是“以生为本”教育的核心目标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是启发、创造竞争力的教育,这不仅体现在它把提高学生的具体竞争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抓住人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本质,侧重开发、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理念,从而尽其所能地促进人的竞争力的提高。

21世纪的社会不再是坐享其成的时代。一个人必须实现自我价值,获取生活的主动权,只有奋起竞争,别无他选。竞争的主权来源于能力,能力是人在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支柱。能力何在?在于教育。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教会学生“是什么”,学生的潜力被埋没在既得知识的框架中,学生的发展始终处于平庸无奇的状态,这样的学生不会竞争,也不懂得竞争。我们所看到的教育似乎是一位“至尊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向受教育者制造种种“伦理纲常”,而学生则在统一的“指挥棒”下,丧失追求人性自由的立场,这不能不说是人之发展的一种悲哀。

3.结语

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以学生为本是对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挑战,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对待,强调师生人格平等,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和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实现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张扬学生个性的育人目标。这一理论对于克服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的机械性,对于改变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顺应当前教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体育课程改革有理由也有必要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对贯彻体育课程改革“健康第一”总指导思想,实现多元课程目标,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3):4-9.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5-70,188.

作者:张良玉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论文 篇3:

“以学生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多向度探究

摘 要:“立德树人”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则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供了现实依据,当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化意识的增强需要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现实支撑,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学生教育效果的需求。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教育教学理念;多向度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以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也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定了崭新的目标和任务。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研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对新时期高校师生平等观念的树立、换位思考理念的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建构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等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多维度解读和探究,对于实施大学生多样化成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师生平等教育理念的树立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和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双边互动规律,就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教师学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树立师生之间的平等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并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实现知、情、信、意、行五要素的统一,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政治品德,以达成学生育人与成才的目的。

贯彻师生平等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就要发挥情感教育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学识养成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用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育,用真诚的话语面对学生,将和煦的笑容照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课内将微笑带进课堂,课外开展爱心辅导,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精神状态,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心理和品格教育渗透到教学和工作中。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感情、人际交往中以及就业前景中等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所发生的困惑与问题,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思想、行为和言谈,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平等的教育理念,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同时用积极鼓励、引导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正能量的传递,不能让错误观点占据舆论主导地位,更不能任其扩散影响,做到“教育有意,实施无痕”。

二、换位思考教育理念的践行

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的育人过程。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要求教育者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总和中,从社会关系的发展中去分析和把握人的本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同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化意识也逐渐增强,正确认识和把握教师与学生主客体之间关系,正确处理“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种教育理念在不同教育环境下所呈现的张力和要求树立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平等意识,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换位思考。

搭建平台,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提高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归属感。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实现教学效果质和量的统一。主要表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教育技能的同时,有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不是真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如果仅仅停留在社会规范的传授、灌输上,不注重教师自身的行为实践,那么,只能培养成“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和伪君子。所以,践行换位思考的教育教学理念,首要任务是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进行融入、体验和感悟,然后以榜样引领、用环境影响、以人格感召,培养个性优良、基础扎实、能主动发展的学生。

三、终身学习教育理念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终身学习教育理念的建构,就是要让教师成就学生成长。教师和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体,二者的相辅相成在学校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水平的体现和标志。学校的教学、科研、学习、创新等学术活动更多地依赖老师、学生内心信念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校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基础,学生的教育和发展空间就难以为继,也难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手机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易信等新的网络空间提供了更加快捷和丰富多样化的信息传播,网上在线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也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达到了真实与虚拟的结合。网络视频学习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快捷方便的课堂外学习途径,另一方面也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及课堂学习效果带来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人的素质,促使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所以,高校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度,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必須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强化育人理念,提升从事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调动起教师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四、教育理念创新的价值取向

理论的创新和观念的创新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则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度的重要手段。教育理念创新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课堂管理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思想政治日常教育的智慧,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的效用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传统教育工具性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式的狭隘视野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在课程内容、课堂管理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面,运用教学方法多样化,如开展开放性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等等,整合教学内容,使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从教学体系转化为认知体系,做到“三进”与“三个体系”的相互转换。在日常教育中,建立长效的社会实践机制,实现从以理论灌输方式为主的教育教学转向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进行问卷式社会调查、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针对学校的中医文化特色,整合学校的文化资源、活动资源、社会资源,对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现教学与实践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在多样的社会实践中体验真善美的内涵和社会意蕴。

五、“以学生为本”教育教学理念与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机结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原则逐渐渗透到与经济相关的政治、文化、科教卫生等社会多个领域。针对当前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趋向日益多样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文关怀,使其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之艰难的关系得到合理的调适并保持适度的张力,就是要使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以学生为本”达到有机的结合。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界定。习近平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讲清楚”[3],进一步凸显了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完整体认、对民族历史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这一哲学思维逻辑和社会现实实践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的主要阵地与传播途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话语空间和公共空间。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这一主阵地,通过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发扬大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培育学生对社会公共事件、国家形象与国家安全的正确认知,形成公共理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515.

[3]習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8/21/c_132649109.htm.

作者:任滢

上一篇: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论文下一篇:异味处理与污水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