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

2022-09-11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为了学生,教育的结果也是从学生身上来体现的。一句话,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但是,教育的对象却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进入教育学研究的视野。以致形成人们批评的“目中无人”的教育理论。

人类的教育史早已证明:不了解学生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尊重学生的教育是专制的教育。因此,在教育理论中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是必要的。

人是什么?1984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著的《教育学》在阐述学生的属性时的论断“学生是人”。

一、谁受教育——学生

教育大辞典对学生的两种定义:一个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的人。按受教育阶段分,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另一个是泛指一切受教育的人。

无法回避的两种学生观

1、受动者

把学生看成基本上是受动者的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常常偏爱直接的、仔细组织的教学方法。

2、思考者

学生可以探索和选择他们自己的学习材料和课题时,学习得最好。这种态度给予学生在自己的发展中发挥比较高的主动性的机会。

说到学生的权利从“受教育者”的定位来说,高等学校是教育者,学生是接受者。所谓“受教育者”,就是接受教育的人;加之,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都是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需要学校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事务进行广泛管理。因而,学生又必然成为接受管理的人。所以,学生通常被认为是被教育者、被管理者,只有接受管理和教育的义务。

因此,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对于学生的定位无法体现其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宪法上规定的受教育权的享有者。宪法规定的公民受教育权是主体权利,而法律赋予从事高等教育的学校适当的管理权,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而存在的,是次位阶的权利。但是我国教育法律却本末倒置,突出强调高等学校的管理权,而忽视学生的受教育权。

突出以生为本的高校教育,对高校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增强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谁教育——教师

教师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承担着传播文化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对象。教师在接受中国文化的主要主张、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已经接受了文化的熏陶与教育,自然而然也从上一代人身上吸收了这种中华民族的底蕴,自觉与不自觉中,教师往往会将这种精神秉承下去。

中国传统的“仁人爱人”思想,凝聚成了教师群体道德性。仁人爱人是中华民族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精神的核心。“仁”者“爱人”,成为调节人伦关系的准则,在价值行为取向上,要求见利思义,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义”字当头的传统思想折射到教师群体身上,形成了以奉献精神为主旋律的教师观。

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师德操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教学质量。教师也是普通人,有追求,有责任,有担当,在面对纷纷扰扰快餐式消费的当代经济及价值观时也会有失落,有困恼。作为国家、教育机构就应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给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提升机会、职称上升的空间、完善教师教育的梯队建设等,无后顾之忧的为学习服务。

三、教什么——课程

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1991年出版的《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中,列举了9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1)为达成训练儿童和青年在集体中思维和行动的目的而建立的一系列可能经验。(Smith,1957)

2)学生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Foshay,1969)

3)为使学生取得毕业,获得证书或进入专门职业领域的资格,而由学校提供给他们的教学内容或者具体教材的总计划。(Good,1959)

4)课程是探索学科中的教师、学生、科目和环境等因素的方法论研究。(Westbury and Steimer,1971)

5)课程是学校的生活与计划……一种有指导的生活事业;课程构成人类生活的生气勃勃的长河。(Rugg,1947)

6)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Taba,1962)

7)为了在学校的指导下使学生的个人的和社会的能力获得不断的、有意识的发展,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系统重建而形成的,有计划和有指导的学习经验以及预期的学习结果。(Tanners,1975)

8)课程必须基本上由五大领域的学科学习组成:(a)掌握母语并系统学习语法、文学和写作;(b)数学;(c)科学;(d)历史;(e)外语。(Bester,1955)

9)课程被看作是有关人类经验的日益广泛的可能的思维方式——不是结论,而是结论产生的方式以及建立这些结论即所谓真理并使之发挥效用的背景。(Belth,1965)

目前,我们的课程分两大类,自然课程(或自然科学课程)、社会课程(或社会科学课程),而对于人文课程方面的设置就捉襟见肘,一部分被取消,一部分被变形。而经济越发展,社会越发展,物质文明要靠物质生产,精神文明要靠精神生产,物质生产亦需精神的引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教育更能的凸显课程的合理性。因此,探讨现代课程观及其带来的课程设计变革,不仅是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是高校教师应该涉足的一个研究领域。

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什么课程呢?人文课程与社会、自然课程的齐头并进。

总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必然有超越的特征,着眼点不在于使“人”接受、适应已有的,而在于为“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

摘要:英国学者帕金曾说过:“大学对一切都进行研究,就是不研究它自己。”此言说得似乎有些片面,但却阐明了现今高校必须对自身出现的问题进行审视和研究的必要性。笔者从谁受教育、谁教育、教什么三个方面浅谈我国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

关键词:学生,课程,高校教育

参考文献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27.

[2] 张楚廷.以人为本与教育学改造[J].北京:高等教育研究,2014,(9)6-10

[3] 国际课程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5

[4] 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

上一篇:大学生篮球教育体系的问题分析和建议下一篇:液化天然气工厂净化系统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