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论文

2022-04-24

【摘要】从深入挖掘课本教材、努力尝试民主教学、培育创造性思维三方面,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探析。【关键词】高中历史民主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如何体现民主因素,培养创造性思维,此涉及“如何教”的问题。一般说来,民主教育具有爱心宽容、尊重平等、激发创造等特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论文 篇1:

文明史观与高中历史教育

摘要:在展开史学研究的过程中,文明史观是研究者所要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关键的研究方式。近几年来,国家在教育事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当前文明史观已经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国家教育部门提出,要将文明史观深入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文明史观,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也可以改变教师对历史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明史观;教育;教学改革;

一、文明史观的主要内容

探究文明史观与高中历史教育的关系,我们就需要对文明史观有一个基本认识。从18世纪开始,学术界就将文明史观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我国引入这一概念的时间相对较晚,因此对于文明史相关内容的研究也相对较少。随着文明史观的引入,相关的研究开始逐步出现,各个高校也开始建立对应的专业和研究部门来对文明史进行研究。近几年来,我国对文明史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顶峰状态。

二、教学改革与文明史观

在新课改局势之下,文明史观开始逐步的渗入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观察高中历史教材,我们就能够看出,对文明史观的研究,不只停留在研究机构层面,很多一线的教师也开始关注并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高中的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更注重历史内容与文明史观之间的结合,这也表现出了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明史观对于史学研究而言意义重大,对于高中的历史教育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和手段,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文明史观的重要性,可是如何将其更好的应用到高中教学活动当中,应当是我们思考的关键性问题。

三、高中历史教材当中蕴含的文明史观

在整个史学研究体系当中,文明史观是一种新型的研究方式,也是历史研究的必经之路。文明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编撰时,文明史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目的就在于使学生能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发展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使得高中历史教学更具人文色彩。

四、高中历史教育中蕴含的文明史观

高中历史教材的变化已经给高中历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自身的文明史观也应得到加强,对于文明史观的重视程度也要进一步提升。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文明史观的应用已经相当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会让学生从人类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等方面来看待历史、学习历史,从而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

五、结合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建议

当前,无论是国家还是教育部门,都充分认识到了文明史观对于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教师是历史教学活动展开的主体,想要使文明史观能够充分地被学生所理解,就需要对教师自身的能力和技能进行提升。除了要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之外,还应当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自发的运用文明史观来进行授课。首先,学校要给教师提供一些学习的资源,同时要定期对历史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增加教师自身的修养来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然后,学校和教师都应当重视授课的内容,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入文明史观的内容。教师可以与其他历史研究者进行交流,在沟通过程中学习,从而提升教育能力,使得文明史观深入到教师心中,也同时深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明史观的内涵,并从该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历史的发展,以史为鉴。文明史观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所具有的多元性,可以使学生对不同宗教、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以此来研究不同历史现象和文明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礎上,学生可以对历史现象有一个理性、全面的认识,历史教学的意义和影响也会更加的深远。

参考文献:

[1]刘宗绪.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9.

[2]刘宗绪.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2).

[3]杨宁一.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1.

[4]吴延娟.文明史观在历史高考复习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1).

[5]王立.试析文明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

[6]曹桂林.用文明史观指导高中历史教学[J].新校园,2010(4).

[7]姚兆桐,田家伟.文明史观与新课程教学[J].历史教学,2009(1).

作者:乔羽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论文 篇2: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三种策略

【摘 要】从深入挖掘课本教材、努力尝试民主教学、培育创造性思维三方面,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 历史 民主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体现民主因素,培养创造性思维,此涉及“如何教”的问题。一般说来,民主教育具有爱心宽容、尊重平等、激发创造等特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之一。基于此,本文探讨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课本教材

近年方兴未艾的历史课程改革,严格地说,是对“人性”的呼唤。新课程标准的各条款,无不体现对学习主体的尊重,闪烁民主的光芒。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选修课……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等。

提高和充实人文素养,在当代中国刻不容缓。历史教学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既丰富阅历,又使每个个体汲取人类的智慧与经验,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如在选修课中,要求学生阅读材料评述“孙中山的个人品质和政治家的胸怀”;另外,如毛泽东的英雄气魄、拿破仑的过人胆略,等等,这些人物故事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等无疑有积极的作用。这些都是新课程课本鲜活的例子,需要教师认真挖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学习,这是民主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努力尝试民主教学

民主教育主要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逐步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授课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学习中获得自由民主的快乐。据教学及听课经验,笔者认为历史民主教学的标准主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思维的活跃性、学习过程中没有心理负担等。所有这一切的完成,需要一些策略:

(一)设计教学目标,进行民主教学。如何将历史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能千差万别,但如何设计有效的三维教学目标,关系到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中,民主教学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认真设计显得尤为必要。学生学习反馈表明,设计良好的三维目标,民主教学的模式才能得到真正地有效推广。

过程和方法目标上,重在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讲解,现代教学在知能环节,需进行情境导入的合理设计、重难点的推敲、体验和心理的同步推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得到快乐,通过对成功的切身感受来激发学习热情。情感教学是确保历史教学的教育意义获得升华的重要手段。如在“王安石变法”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人物故事会——让学生感知历史人物事迹,学生将所了解的王安石最值得学习的部分以“故事”形式与大家分享。

2.紧扣课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及意义:

(1)古人眼中的王安石——让学生扮演农民、地主、官员及皇帝,从四个角度窥测缘由。

(2)伟人眼中的王安石——通过梁启超、毛泽东等评价对比,认识王安石个人魅力对变法的作用。

(3)现代人眼中的王安石——引用易中天的点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和时代意义。期间穿插浅显易懂且相关联的四个探究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活跃气氛,使教学如行云流水。

(4)我眼中的王安石——感受宰相的人格魅力。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由自己去体验伟人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3.小结。用生平简表来浓缩王安石的生平及变法事迹,进而掌握对他的总体评价。

4.请一位有朗读才华的同学来朗诵一段自己写的《王安石颂》,达到情感的升华。

本课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强调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此外,民主教育贯穿其中,得以落实。

(二)营造民主环境。营造美好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民主教学的重要条件。需注意以下几点,方可做到游刃有余:

其一,砥砺耐心。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居于“霸主”地位,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尽快掌握授课内容。其实不然,顺其自然也许效果更好,有时沉默是金。新课改教学中有种现象值得注意,即许多教师恐惧教学中的安静。结果许多公开课比赛时,教师都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进而形成高亢的课堂气氛。从表面看,大家精神不错,其实不然,本节课解决了什么问题?重难点问题解决了吗?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框架结构了吗?其实这都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足够的耐心的表现。另外,部分教师刚刚提出问题,不待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就说出答案,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课堂安静有时更为珍贵。这个时候是解决问题的酝酿时期,耐心则是最好的酝酿剂。

其二,知识富足。教师要有自由精神,做到这点绝非易事,需要有广博的专业及边缘科学知识。因此,博览群书,是带领学生自由畅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必须完成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教师方敢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让其自主学习、畅想,为思想自由提供一个坚固的平台。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就顺理成章了,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会显得游刃有余。曾有教育家指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回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只知“读史”不懂“评史”那是悲哀,从而使历史的借鉴功能的美好光环消失。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需要教师有富足的知识,既能回答学生的问题,又能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

其三,允许个性。允许个性不能完全等同宽容,但两者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从某种意义说,宽容就是允许独特、个性的存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不听话”,这绝非坏事。允许有个性学生的“不成熟”的思想出现,往往是获得最佳效果的一种手段。因此,请把宽容留给个性。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纷繁复杂,不同学生对同一历史现象、人物、发展过程等持有不同观点在所难免,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产生错误的观点。比如有学生认为鸦片战争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因此,战争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这种认识显然受到了文明史观的影响,但学生没有注意这是战争的客观影响,并非侵略者主观愿望。不过,对于学生的这种认识,我们必须帮助其分析产生认识错误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课堂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培育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乃民主教育的终极追求。陶行知曾指出:教师的最大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他认为创造无处不在,无人不可。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头脑、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双手、解放时间、解放空间。如今读来依然回味无穷。创造意味着思想解放,因此,历史教育或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创设条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一)发散思维。新课标要求,教师并非直接讲授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是让其自主地探索、发现。教师只有巧妙点拨,学生灵光的火花才能点燃。如采用问题设置法,让其产生疑问和设想,引导其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如选修课“明治维新”一节,笔者设计了四个探究题:(1)中日两国变法前,国情相似,为什么日本倒幕成功了?(2)倒幕成功后,日本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有何体现?(3)明治政府在寻求富强的道路上做了哪些开创性的工作?(4)假设日本没有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又如何呢?设置这四个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并显示其独立见解及创造精神。或采用自主探究法,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设计评价指标、思考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让他们手、口、笔、脑等动起来,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翁的充实感,体验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欢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多次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法,总结了以下认识:其一,历史学科的教学课堂应是民主的、开放的。比如教学目标的民主性、空间的开放性、内容的兼容性,等等。其二,民主性学习方法使学生发挥课堂主人翁的地位。但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必不可少。其三,学生的民主精神只有在民主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空谈误事。因此,平时教学中,教师既不能生搬硬套传统的教学教法,又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教师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创造相应的教学氛围,注重历史思维的开发;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同时要给学生不受干扰和评价的时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等习惯;在实践中,始终把学习方法的传授作为第一要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学民主的根本所在。

(二)探讨交流。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符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教师重在引导、控制和答疑。如在讲授“洋务运动”一课时,笔者组织了一次自由讨论交流。

师:上节课有同学提出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则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大家分组进行了准备,今天在新课前,我们作一次讨论交流,请大家踊跃发言。

生1:我小组的同学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得到天皇的支持。而中国尽管有慈禧太后的默许,却缺少实质支持。

生2:不一定,王安石的变法得到皇帝的支持,但结果也没有取得成功啊?

生3:王安石变法促使国家一定程度上富强,不算成功吗?

生4:当然不算成功,虽使国家部分富强,但变法很快被废除了。

生3:看样子王安石算是失败的英雄主义啦?(众笑)

生4:英雄与否,并非重要,王安石变法失败不可否认。

生5:奇怪:皇帝支持,王安石变法没有成功,而日本天皇的支持,明治维新则成功了。

生6: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不仅有人为的因素,还有天时、地利等诸多因素,例如,有没有胸怀博大的执行者。

生7:难道要让大家都来学雷锋?(众笑)先国家后自己?

生6:反正多数官僚、地主、农民都不支持运动,不可否认吧?

生8:这倒是真的。

生9:这么看来日本政府官员搞明治维新运动的运气是相当不错。(众笑)

生10:其实不然,主要是日本的变法维新措施让不少人受益。

生11:难怪日本几十年后能够傲视群雄。

生12:日本明治维新似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感觉。

生13:如此说来,中国的洋务运动变法乃是无边落木萧萧下。

生14:听说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既是中国近代化的伟大旗手,又是封建时代的卫道士,他们的所作所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又不可避免地阻碍了中国在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进步。

生15:确实如此。他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

师:同学们讨论得不错,有激情、有氛围、有深度。有兴趣的同学课余时间还可继续深入探讨,重在言之有据,大家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获取更多资料。比如,李鸿章用了哪些人?这些人做了什么?又如,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被国人唾骂?换一个人情况是否有所改观?他制定的洋务措施,可否改进?这些都可以探讨,对我们怎样做人、做事,都有启发。

这次谈论是面向全体学生,思想在自由的空气中相互碰撞。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结果是令人惊喜的,如评价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并非就题议题,而是与日本明治维新对比寻找结果。用两句诗来评论运动结果,又显得文采飞扬……这说明学生的创造力需要鼓励、激发、诱导。开启学生思想的闸门,让心灵获得自由,这是创新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这需要让学生有自由学习机会。

总之,民主教育是新课改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在民主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一朵移动的浪花,准其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翱翔,让其知其一则知其事物的状态。教师要成为能师,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要成为人师,学生的良师益友,就要研究、关爱学生,探索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方法、新措施,做好踏踏实实的育人工作,将历史教学与民主教育结合起来,则历史教学才有足够的空间,也才具有真正的潇洒。

(责编 苏 洋)

作者:盛海生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论文 篇3:

一“源”多“流”解读历史

摘 要:新课程下的高考历史试题,学术研究味浓厚,史观类试题成为高考历史的灵魂。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方向。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各版本教科书多元史观定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此,高考历史备考中重视多元史观的复习是势在必行的。只要我们重视多元史观复习,对多元史观形成全面而理性的认识,并结合历年史观类精题等加以总结和训练,就一定能够增强高考备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多元史观 历史 高考备考 历史解读

1.1 高考命题总依据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影响着我们的高中教学。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要“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1.2 高考命题趋势的要求:一“源”多“流”解读历史

纵观历史高考的命题趋势,主要呈现出三大趋势:凸显以教材为主转为以课程为主的课程论。凸显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论。凸显以一元角度为主转变为多元角度的史学理论。前两个特点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之初已经体现的十分的明显。而最后一个史学理论在近几年也逐步上升为高考历史试题之魂。高考命题也不再是一种史观统领全部。而是呈现出一源多流的局面:如2007年广东省第29题和2010年江苏省的第22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中都涉及的辛亥革命问题;我们可以从近现代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的角度去解读。2011年全国卷的41题“西欧崛起”题,考生可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多个角度评论材料中的观点等等。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史观去解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利用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史学研究动态,对古今中外的历史现象事件和人物进行立体透视和全方位认识。

1.3 高考新评价方法的要求:SOLO分类评价法下的知识体系构建

在考试评价方面,素质教育下的高考评价也开始凸显出多元评价的趋向。早在2006年的广东高考中,就开始运用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评价方法。2007年,上海高考卷、2010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也采用了SOLO分类评价法,可以说,国内对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并且因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将在高考分类评价中得到广泛运用。

在SOLO评价法之下,重视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全方位的解读。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立场,选择自己认为最合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要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构建一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饱满的历史画卷。

2 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的科学认识

所谓史观,就是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即以怎样的立场、哪一种意识、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认识历史。是进行历史的意义建构的理论和观点,是史学的灵魂。

培养学生多种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高中新课标下的史观已从传统单一的革命史观发展为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等。多元史观并存争鸣,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大大提高了历史本身的立体感和饱和度。

2.1 整体史观

整体史观又称为全球史观,这是一种将人类置于整体发展和同一性的角度来考察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整体史观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影响我国,从深层次上反映出人们对全面了解人类历史的共同要求。从这一理论出发去看新航路的开辟等问题我们可以得出更加完整和全面的结论。

2.2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是一种站在文明视角来透视人类历史进程。通过阐述人类横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和纵向的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产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构建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2.3 近现代史观

近(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或者是“工业化”的观点来看待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认为人类历史从生产力角度将人类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三个阶段。近现代史观认为,近现代化的重要的衡量的标准应该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生活世俗化、文明化。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史观的指导。

2.4 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

社会史观是以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小事件为研究对象。从生活细节和生活俗习惯等小角度去解读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这种史观的指导下,一举打破了传统史学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研究主流,而是更多将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

生态史观主张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和环境的的相关理论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

3 多元史观引领下的高考备考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历史复习中,把握好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以及生态史观等史观的运用,为学生构建全方位、立体感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一“源”多“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历史

同样的史实,不同的解读,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总结近几年的高考,可以发现,越来越多涉及史观的题目的考查不是单一的,而是将几种史观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因此,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问题,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结论,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历史事件或更加丰满的历史人物。

如:中国近代出现的通商口岸问题:从传统的革命史观角度看:通商口岸是西方列强对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以及资本输出的重要的桥头堡;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的地方;从近代化现代化史观角度看: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和现代化;从整体史观角度看: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3.2 以史观类精题为导向,把握多元史观复习

近年来,史观类的题目频频出现在各地的高考试题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进行多元史观的复习提供了一个导向。把握多

作者:潘子君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语言艺术论文下一篇: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