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论文

2022-04-29

多年前,听过一位老师讲朱自清的《春》,印象很深刻,这位老师首先是引导学生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为内容将文章分成五幅图景后,不厌其烦地逐一分析写了那些花,这些花有哪些特征,春风又有哪些特征,春雨有哪些特征……最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春花春风春雨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并在文中找出能表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1:

论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摘要:中国散文源远流长,佳作云集。“五四”文学革命爆发以来,以“白话”为语言工具的中国现当代散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基于高中现当代散文的教学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教学策略,力求能够在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关键词:高中现当代散文 阅读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工具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则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进行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包括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教育、理想人格教育和审美教育。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但是,在现实的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两者相脱离的现象。

一、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功利性教学,忽视人文性

纵观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言文等篇章,可以一讲再讲;和诗歌、文言文有关的默写、翻译等,更是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而由于高考和课时的限制,在实际的散文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散文被教师直接摒除在教学活动之外。或者在教学实践中把散文教学等同于乏味的试题训练或者繁琐的知识讲解。在高考的压力之下,教师在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倾向于肢解优美的文章,散文教学等同于考点训练,脱离散文教学的实践过程,让现当代散文教学活动充满强烈的功利色彩。更甚者,教师仅仅教授给学生答题的术语和答题的技巧,以应付考试,便于学生面临考试中的现当代散文题型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随意性教学,忽视工具性

部分老师认为高中的现代散文是最具有人文气质、人文精神的文章,它们不光有美的形式,还有美的内容,挖掘了这些潜在的人文因素,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把《米洛斯的维纳斯》上成美术课,大谈生活中应如何来欣赏“完整美”和“残缺美”。要么是让“个性化阅读”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完全脱离文本,被随意任意解读。把学生的不假思索臆断出的解读当做创造性的解读,实质上这是对散文作品的误读。文学作品具有开放性,允许甚至鼓励多元解读,但是这种开放性和多元性其实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散文教学不能脱离文本、忽视文本地信马由疆式的胡乱解读,而是要在合适的时候回到散文文本,结合文本,做出最合理的解读。

二、高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语用的特点和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2]由此可见,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就肩负了传递信息和教给学生们掌握传递信息的方法两项功能。只注重言语内容而不注重言语形式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语文课。夏丐尊先生早在《学习国文的着眼点》一文中就提到:"我是主张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的,我所讲的方法也是关于形式方面的事情。"因此,只重视“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也是不行的。

上述分析的结果就表明了我们的教师对语文课程要教什么内容,实际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及能力并不明确,同时教师们也缺乏针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指导,这正是造成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的原因。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感知文本

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散文的过程中主要的思路就是探究文本,抛出问题,合作探究。学生等于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些问题往往是知识性的,然后与文章的主旨“生拉硬拽”连上关系,这样一节课就可以结束了。或者这些问题是晦涩难懂的“泛人文性”的,学生完全是“云里雾里”。因此,教师要确定正确的宏观教学思路,准确把脉散文教学。不能忽略掉“感知文本”这一重要环节,这里说的“感知文本”是指阅读感知,是让学生对文章咀嚼品味。而非“个别学生朗读”“开火车读”这些形式化的朗读,这就要求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要求做好课前的阅读预习。读者从感受承载情志的文字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走进文本中作者构造出的情境,以个人的学识修养、审美标准、经历体验、兴趣好恶等等再次感悟文本,这是读者感知文质美的必经之路。

(二)探究文本

其次是探究文本,这个过程中,不能够将文章割裂成几段,然后分别总结各段的主要内容。这样就割裂了散文的整体文章结构,分散了统一的内涵情况。在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找线索,这就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表面上看是作者“离开家——走到荷塘——回到家。”如果教师仅仅是这样讲,那这篇散文无异为一篇游记,人文性也挖掘不出来,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朱自清情感变化的把握(在文章中有暗示):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为主要线索的,作者的行迹变化可看成是一条暗线,作为理解文意的辅助方法。散文文体本身具有自由灵活,取材丰富的特点,那么散文的线索也是多种多样,概括的说有这几个类型:时间推移为线索,空间转换为线索,事件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感情变化为线索等等。

(三)拓展文本

1、学习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是指创作主体在创作作品时需要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它大概包括三方面内容: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这样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学生们第一次在语文课上明确通感这种修辞,教师要教给学生通感这一修辞的要旨,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将一种感官轉换成另一种感官。并让学生能自主分析出它和比喻的不同,这就是探究写法的过程。

2、练习写作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和写作是吸收和吐纳的关系。”[4]可见二者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是学生习作的范本,尤其是对经典的现当代散文诗意化语言的模仿,对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等。在现当代散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堂习作的方式,锻炼他们灵活快速掌握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指导日后的散文阅读甚至散文写作,最终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在在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必须把文本解读和人文感受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到语文知识,同时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真正在教学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性化特质。

参考文献:

高中散文阅读鉴赏方法摭谈[J].林燕芝.文教资料.2012(15)

如何提高散文阅读的能力[J].梁健.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19)

散文阅读美点撮要[J].张斗和.初中生必读.2012(10)

作者:肖帅

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2:

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思考

多年前,听过一位老师讲朱自清的《春》,印象很深刻,这位老师首先是引导学生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为内容将文章分成五幅图景后,不厌其烦地逐一分析写了那些花,这些花有哪些特征,春风又有哪些特征,春雨有哪些特征……最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春花春风春雨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并在文中找出能表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来。整节课把一篇充满春天生机和活力的散文肢解得七零八落,老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毫无美感,恹恹欲睡。教学实践中,这种将一篇原本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得寡淡无味的现象并不少见。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散文的文学艺术这一属性,而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审美价值。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散文阅读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理念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如果散文都如上面这位老师那样教下去,就不仅悖离了散文教学的宗旨,也使得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空谈。那么,散文阅读课怎么上才能既展示文本原有的美,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本文就从审美的角度谈谈散文有哪些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来审美。

散文是美的。从散文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那就是一幅浸染了情感汁液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人生百像和社会风情的美丽画图,如诗如歌的语言之河中流淌着作者动人的美的情感。在无声的情感倾诉中传达着作者灵魂深处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在《形散神不散》中说:“看起来,没有一篇紧扣题目,就题论题,‘散’得很;实际上,是用自己精深的思想红线把生活海洋中的贝壳珠粒,穿缀成闪光的项链。虽然色彩斑驳,但却粒粒如数;虽然运思落笔似不经心,但却字字玑珠,环扣主题;形似‘散’,而神实不散。”她看似从生活的矿藏中信手拈来,而实际是用美的“思想红线”串起来来的一串串美的珠玑,依附于美的语言之上的有美的音韵和节奏,美的形象和画面,美的意境和社会生活,美的思想和情感……里里外外都闪烁着美的光茫。

所以,如要散文阅读课上得有情有义,有声有色,我们就要从散文中蕴含着的一切美的东西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美,体味、鉴赏这些美。下面仅就散文中最常见的音乐美、意境美、形象美、社会美和情感美等五个方面谈谈散文阅读教学问题。

音乐美,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时字字句句听觉上的美感和整文中抒情或叙事节奏。主要包括音韵美和节奏美,节奏美中又含情感节奏和叙事节奏。音乐美的把握主要借助朗诵,进入角色的声情并茂的朗诵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感知,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思想和情感的深入领悟。如《荷塘月色》文中所要抒发的就是作者想摆脱苦闷彷徨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一复杂情感。作者沉浸到荷塘月色美景中时,呈现的是“淡淡的喜悦”,思绪从美景中飘忽出来回到现实时,呈现的又是“淡淡的哀愁”,这种复杂的情感在文中反复交替呈现,就显出了情感节奏的美。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情感的变化为朗诵的节奏,朗诵一段后稍作停顿,以便感知这种心灵的律动,而不是懵懵懂懂地一气读到尾。另外,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飘渺不定、舒缓变化的情感,文中大量运用叠音词、双声词和叠韵词,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袅娜”、“粒粒”、“星星”、“缕缕”、“渺茫”、“脉脉”等,读起来抑扬顿挫、音节舒缓,产生了回环往复的音韵美,令人回味无穷。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启发学生在反复的朗诵中体验这种语言表达技巧在传情达意上的特殊效果。不同的文本,表现不同的情感,反映不同的社会生活,自然有着不同的音乐美,有的高亢、有的舒缓、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凄凉、有的清朗……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形成心灵的碰撞,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体验这种散文的音乐美。

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说:“真正的散文是充满着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一篇好的散文,给人以美好的意境,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意境就是蕴含着作者思想情感的社会或自然画面,它表现为意(思想情感)与境(社会或自然的画面)的水乳交融。意境美就是在意与境的交融中思想情感的美和社会或自然画面的美。黄河浪《故乡的榕树》抒发的是海外赤子深切的思乡之情,整文意境优美,现摘录一段: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鬈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字里行间满含着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那种浓郁的思念之情融入到了对故乡榕树这个画面的精雕细刻的描绘之中。读来令人为之唏嘘不已,使人体验到了一种不知是喜抑或愁的难以言说的情感。在教学实践中,应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并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丰富她充实她,以达到一种诗意的理解。这种理解是无法用理性的语言来分析的,只有意会或体验到了,才会为之动容,这种动容就是美的享受。广而言之,几乎每一篇散文都有作者描述的意与境、情与景交融的画面。她使我们沉浸其中并感受着作者微妙的心灵律动。令我们也体验到了意境的美。

胡梦华在《絮语散文》中说:“我们仔细读了一篇絮语散文,我们就可以洞见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人格的动静描画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声音歌奏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色彩渲染在这里面,并且还是深刻地描绘着,锐利地歌奏着,浓厚地渲染着。”这里说的就是形象美中的人物之美。形象美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人物和生活图画的美,包括作者在文中选取的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或景物的美。人物形象包括或隐或现存在于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和作者在文中塑造的特定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熔铸了作者主观的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这里着重就作者在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谈谈人物塑造的美。如:沈英甲的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塑造了袁隆平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的农业科学家的美好形象;陈廷一的《“布衣总统”孙中山》塑造了孙中山甘于淡泊的伟人形象;张洁的《拣麦穗》塑造的那个天真烂漫至纯至美的幼女形象……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人物形象,让他们“活”在眼前并印在心里,长时间的发酵必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出学生的美好人格。文学作品不仅在塑造着美的形象,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读者的美的形象,它使读者人格高尚,心灵美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在有些散文阅读中,社会美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审美活动。社会美是指作品里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本质规律、体现人的美好愿望、给人以精神愉悦的社会生活现象的美。包括社会活动的美、社会环境的美和人的美。前文谈到的形象美已经说到了人的美,这里,笔者主要想谈谈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的美。陈锡添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以小平在深圳参观浏览不同地点的先后顺序为线索来选择和安排材料,为读者展示了在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的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国际上矛盾错综复杂,风云变幻莫测;国内形势也存在许多复杂因素。当时的形势是:思想领域在大做如何反和平演变的文章,不断提醒国人应该如何认真吸取前苏联的教训。具体行动中,由于受姓“资”姓“社”问题的束缚,每出台一个改革的新举措都显得步履艰难。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的确是振奋人心的壮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勾画出文章中用于表现生动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的画面的文字,想像当时的社会风貌,对比当今的时代变迁,领悟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思想情感。总之,每一个作者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孩子,在作品中总是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它使我们认识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美。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散文家傅德岷说:“散文如同诗歌一样,作者充沛的感情往往见于笔端,流露在字里行间,感染力较强。”散文之所以美就在于有了这种情感的张力。那么,什么是情感美呢?情感美是指人的情感的纯洁、真挚等审美属性,是指一个人具有健康、纯洁、高尚的肯定性情感。在一篇美的散文中,作者总是或隐或显地倾注了自己发自内心的诚挚情感。这里,我仅以老舍的《我的母亲》为例,谈谈我的阅读教学实践的思考。在这篇美文中,表现母亲爱子女的细节很多,这里随手摘录几个片段:

“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你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城。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这些催人泪下的细节描写深刻地表现了母爱的朴实、深沉、厚重、博大。她涤荡着我们的情怀,崇高着我们的心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所表现的情感美只需体验和领悟,不需理性分析,她直接诉诸于我们的感官,一分析,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无声的体验和领悟远胜于有声的理性分析。所以,我们只需要引导学生把老舍的母亲当成自己的母亲,反复轻声吟诵,用文中深沉的母爱不断拨动学生心灵中那根纤细的情弦,这就是最好的审美教育了。

散文重在阅读体验、领悟,她蕴藉的意味要比课堂上设置几个问答题丰富得多。诚如陈之藩在他的散文《钓胜于鱼》写的那样:“然而,不是为鱼的钓者却常常钓上大的鱼来,因为他终身在水滨,常有机会到来,非如缘木求鱼的“智者”,徒劳心力而已。”我们还是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体验、领悟中去,不要急功近利,期待着通过理论的分析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很快就能把握文本的内涵从而解决阅读教学中的一切问题,欲速则不达。只有带着享受的心态专注于文本本身的阅读体验、领悟,才能发掘蕴含在文本中的美,才能享受到阅读教学无与伦比的快乐。

(作者单位:湛江市第二中学新校区)

作者:刘大国

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3:

散文整体性阅读教学设计

散文阅读教学,特别是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一些功利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对散文阅读单元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一带而过甚至不教。其中的原因较为复杂,比如:对散文本体知识的认知,对阅读及阅读教学的理解,对阅读能力的分析等都存在着诸多分歧,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的确确,对以上问题的认知、理解、分析愈深入,散文阅读教学任务就愈清晰、透彻、明确。但显然不能等到对以上问题达成共识后,再对散文阅读教学进行处理。鉴于目前存在的教学现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仅对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感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对散文整体性阅读教学的认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内容、主旨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整体感知不同粗放的囫囵吞枣式的认知。要以分析为基础,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局部进行综合,形成综合认识。在语文教学中正是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形成对文章的完整认识,即宏观的综合的整体认识。整体感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基础上的初读文章的整体印象,这一阶段,学生对内容、主旨的理解多数情况是不够到位的,不够清晰的;第二阶段:重新思考文章的篇章结构、作者的思想情感,获得的新的整体认知。这一阶段较之前者,学生对内容、主旨的理解应该是有所提升的,是对第一阶段的修正。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能够学会不断自我修正,甚至在第一阶段就能理解内容,明确主旨。阅读教学的一条重要目标就是要在学生螺旋上升的空间中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使学生自能读书。

从阅读的角度来讲,散文阅读应从阅读者内在的心理认知出发;就阅读教学而言,进行“整体感知”(第一阶段)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和指导思想。因此,散文阅读都应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整篇背景下作局部分析和把握。但绝非排斥教学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有重点地安排对待以及要对字词句进行分析、鉴赏,只是强调在阅读教学中应遵循这种认识规律,结合整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整篇文章的背景下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和把握,以求贴近文本的解读。

每篇散文都以其独特的异质成为各自独立的个体,它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并且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描述和摹写,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外在显现。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立先生曾经指出:“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我们的教学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印证专家的观点与认识而不是从文章出发,从文中找到依据,发现结论。常常是结论先行,没有真正的分析思考。根据从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心理特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先对文章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再对各部分作具体分析,最后再回到整体上进行综合归纳,从而达到对整篇文章内容的准确感知和深入理解。

二、散文整体性阅读教学设计

1.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及其教学重难点

入选教材的均为文质兼美的文章,那又何谈“寻找教材的文本价值”呢?《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散文部分分为五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那一串记忆的珍珠”,“心灵的独白”,“一粒沙里见世界”,“如真似幻的梦境” ,“自然的年轮”。每个单元三篇选文,分别按照“形与神”,“情与理”,“小与大”,“虚与实”,“疏与密”五对关系组成单元。教材用五对关系来统率现代散文的阅读,不可不谓别具匠心。但王漫教授则认为“形与神”、“小与大”、“虚与实”揭示的是同质关系,即“选材与中心”,而“情与理”说的是内容,“疏与密”说的是笔法。总之,教材的编写本身存在一些疑问,关键不是按照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需求编写的。这样,教师寻找教材的文本价值就显得格外重要。

王俊鸣老师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在同一水平的反复中实现的,只有遇到超出既有水平的“难点”而突破之,能力才能“长进”。《汉家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游记,记述了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上的一次难忘的旅行,着重写作者在汉家寨的所见所感。本文充分体现了散文的特点——写作者的内心感受,语言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写现实,还思接千载,涉及历史,具有厚重感。学生初读文章对全文有了整体的印象,解决了“写了什么”的问题,深一步的理解也就有了基础。学生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⑴对这篇散文的主旨(写作意图)存在疑惑,即不知道作者在坚守什么,不知道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⑵对作者描写环境及人物的用意不理解,即为什么环境给作者的感觉是死寂,恐怖的,作者为什么极力地去写老人的摇头,小女孩的眼睛。这样一来,设计的教学重、难点就能基本确立为“正确理解、把握文章主旨,准确理解‘坚守’内涵”。寻找到学生既有水平的“难点”,是散文阅读教学整体感知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又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失去宁静)——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再求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回归现实,走出宁静)。作者的情绪变化与景物描写之间的印证,即“一切景语即情语”是如何体现的,并将它作为整体感知的重难点。

2.寻找简捷的突破路径,选择恰当的过程方法

确立了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后,剩下的就是如何达成的问题。就《汉家寨》而言,应当在快速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迅速抓住散文的“神”,也就是“作者在坚守什么”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从作者写作目的是什么来入手,而对“作者在坚守什么”文章并没有直接说,只能通过“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等语句推测得到。这就形成了课堂的整体构架是由后往前推的过程。这也应验了笔者初读的感受,读到最后,才明白:“哦,原来作者是想倡导‘坚守’精神,难怪这么去写景,写人”。至于作者在坚守什么是说不清的,至少单一地通过这篇文章是无法确切地说清的,也没有太大的必要说清楚。这样,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作者面对汉家寨心中激荡的原因,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2)讨论并理解作者赋予汉家寨的内涵,学习探究散文主旨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质疑汉家寨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深入全面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分析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及作者表达情感三者之间关系,探讨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

既然是“路”,那肯定不止一条;既然是方法,那必然也不是一种。解决阅读的难点,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还可以扣住题目,展示地图,找出其地理位置,然后研读其来历,再看其环境和研究作者为什么写那么多“走近”和“离开”,最后提出“坚守”二字加以研究。

3.细品语言,回归校验

散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这也能验证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就整体感知教学设计而言,品味语言是准确、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必经之路。品味,就是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品味语言,就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品味语言涉及到诸多方面,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讲,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和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的运用等。从修辞的角度说,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谈,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从情感的角度比较,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以上角度,都是属于“鉴赏”的层面,在散文整体感知设计中,尚不能达到这一层级。笔者认为,此时的品味语言还应侧重分析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与段落、篇章的关系。

《汉家寨》中“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 汉家寨在三条路交汇的地点,也就意味着汉家寨人至少可以选择任意其中一条路走出去,但是他们的选择却是顽强地留下了,在这里坚守。越是可供选择的多就越见其坚守的可贵,这是这篇散文折射出的内涵。

文章两次提到了小女孩的“红棉袄”,第一处写“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侧重在破,直接表现的是一种贫穷。第二次提及就远不止这点,“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侧重在“红”。从写实的角度说,红色最鲜亮,从远处能看得见;从表意的角度说,也是一种象征,是顽强的生命,是希望的火种,寓意坚守在延续。

以上两处均是侧重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并以此来检验学生能否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校验其初步整体感知,修正整体感知的第一阶段。经过初步的整体把握后,再通过对部分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即通过分析局部字、词、句、段与全文整体的联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与中心,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4.回归整体,综合归纳

通过具体分析,再回归整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文章的了解才是圆满的、完整的,而不是零零碎碎的。结合板书,理清文章思路;结合中心,归纳写作特点;总结新知,纳入旧知系统。这些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这里恕不赘述。阅读的能力有着逐步提升的过程,我们还需要巩固课上所得,不妨找找同种类型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学习了《汉家寨》,我们还可以印发给学生《危险的生命》,并辅以习题,是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阅读的能力还可以迁移,也不妨做一些尝试。如本文中的“坚守”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意义,甚至在同一时代里的不同人那里也有不同意义。在汉民祖先那里,坚守意味着克服屯垦的困难,以及抵御凶蛮外族的入侵;在其后的汉人那里,坚守意味着保住本民族传统不被消解、篡改;到现代汉人那里,意味着忍受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荒漠、孤寂,当然也可能是懒得迁移,坚守变成了保持惰性的代名词;而在“我”这里,坚守意味着感受汉民族的文化生命力和繁殖力的强大,从汉家寨的汉民这里汲取到精神滋养,精神境界从此升高一层。

我们可就“坚守”对于今天社会积极的意义展开讨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也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中重要的一项。

以上通过对散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感知的认知,从的阅读心理特点出发,整体上去把握课文,学生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能力就会是完整的,而不是只鳞片爪的。

作者单位: 北京市丰台区青塔小区C区大成学校(100141)

作者:李强 马红

上一篇:融资问题阻碍新农村建设论文下一篇:基于防渗技术的水利水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