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生长点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2004年以来,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然综观目前研究现状,却少有从哲学层面对其进行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兴起于存在论哲学背景之下,所以非遗价值也应当从认识论价值转换到存在论价值,充分挖掘其诗性全生价值。在存在论视阈下,非遗理论研究方法也必须兼顾到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三个层面,才能更为完善与合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黑格尔哲学生长点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黑格尔哲学生长点研究论文 篇1:

对黑格尔哲学独断性和批判性的反思

[摘 要]黑格尔被称为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黑格尔站在传统形而上学的至高点上,后人们纷纷对其做了无数或是掘墓式或是树碑立传式的评价。生于黑格尔之前的德国古典哲学开创者康德,似乎早就对黑格尔哲学下了独断论的判断。而黑格尔本人则认为自己的哲学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最具批判性的哲学。本文通过从批判性和独断性的两个方面分析黑格尔哲学,希望从康德式的批评与黑格尔的自我赞扬中探寻黑格尔哲学的真实面目。

[关键词]独断性;批判性;黑格尔哲学

在黑格尔哲学庞大的论证体系中,精神向绝对精神的发展、自我意识对终极知识的探究,这一思维的上升过程可以说是黑格尔整体逻辑的支柱。以下从对于思维主体和对象的考察来研究黑格尔哲学思路的批判性和独断性。

一、对思维的主体——精神的独断性与批判性考察

要对黑格尔哲学进行独断性的和批判性的反思,我们首先要明白何为独断、何为批判。独断论通常被哲学家们用作对自己对立学说的评价。比如早期近代哲学的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唯理论认为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之上,并且知识的证明要通过理性演绎。而经验论则认为知识出于经验总结,经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者争执不下,互斥对方为独断论者。到了康德这里,康德的哲学主要为人类的知识进行划界。他认为在划界之前必须先对人类的认识能力进行考察,因为对于超出人类认知水平领域的内容我们无法考证,讨论起来也没有意义。康德在批判莱布尼兹和沃尔夫两人的哲学观点时将其二人的哲学称为“独断论”,因为二者的哲学观点片面强调基于理性的真理和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人类认识也无法企及的天赋观念。康德的哲学因此被称为批判哲学,这种批判就是对独断论者的批判。然而根据康德对知识的划界,被划到知识边界之外的物自体也同样是我们无法通过直观去认识的存在,依照人类的认识水平对人类不能认识之物进行判断,这样是否也过于“独断”了呢?康德没能给我们一个解释,不过关于“独断论”学说的定义到这里算是真正建立起来了。后来,黑格尔自己又对独断论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独断论就是反辩证法,就是放弃两点论,用片面、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指出独断论所运用的是片面静止的知性概念”。如果按照黑格尔自己的定义,“独断”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话,那么黑格尔自己的哲学必然是最具反独断性质的哲学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可以看成是思维主体(即精神)与思维对象(即实体)在自我运动的同时又相互运动,从而最终达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结果的一个过程。虽然在这一过程中,精神和实体的运动其实是不能完全分开来看的(因为精神到后期成为了一个客观的存在),但这里为了叙述方便就暂且将两者进行概念上的简单分离。这里先对思维主体的独断与批判性进行考察。

黑格尔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就是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结果。《精神现象学》整部著作就是在讨论人类精神如何认识绝对,以及绝对如何通过精神得以成为现实,从而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黑格尔认为康德批判无法彻底的原因就在于,意识永远不能跳出自己的局限性去认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也就无法给自身进行准确的划界,而黑格尔通过在认识和对象之间寻找差别来使认识活动的自我批判、上升成为可能。在认识活动逐渐跳出思维范畴成为绝对客观的过程中,是一个有意识到自我意识再到理性最终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首先在意识阶段,认识活动逐渐从“感性确定性”上升到“知性”。认识活动是从认识具体事物开始的,这时的认识发现个别事物总是处于流变之中,认识的对象与客观现实总是有很大差别,因此为了缩小两者间差距,认识逐渐从以个别为对象的“感性确定性”上升到以共相为对象的“知性”。在认识活动逐渐深入到事物内部的时候,认识发现它的真正对象即事物的本质无非就是一个在思维中形成的概念,这个本质就是意识自身的本质。所以认识得出一个结论,与其将个别的他物视为认识对象不如对认识本身进行认识。这时,思维也就从“意识”阶段上升到“自我意识”阶段。自我意识认为,自我是在与他我的不断作用中才得以逐步建立形成的。因此它需要找到另一个自我意识并与它进行“生死决斗”,最终才能确立自己。最初它试图通过消灭他者来建立自己,后来发现这条路行不通,于是它又想通过“俘获”他者来建立自己。然而随着被俘获者通过从事劳动而确立了自己,而主人却因依靠奴隶生存而丧失自我,最终发生了主奴关系的倒置,因此自我意识得出一个结论,想要获得自身的自由,必须要先承认他者的独立性。自我意识只有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才能确证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渐上升为理性。在思维到达理性这一阶段的时候,思维已经部分跳出了主观,但也不是纯粹的客观,而是主客观统一的状态。在理性认识到,自己就是自己的认识对象的时候,这一状态发生改变,理性完全脱离主观状态成为了一个纯粹客观的精神实体。

以上就是作为思维主体的精神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思维在认识客观的过程中,发现思维的对象永远与现实对象有差距,然后思维在认识到差距的基础上逐渐对前一个不成熟的自己进行批判,从而逐步认识到客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思维在成长,同时对象也在成长。对象从原来那个缺少客观性的思维对象逐渐成为一个极有客观性的思维对象。然而在这个推理过程,黑格尔默认了两个隐含条件。首先,思维要能够发现自己认识的对象不够客观才行。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眼中的世界其实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需要有休谟、康德等这些大哲学家的突破性思维才行。实际上,人们通常无法认识到自身认识能力的缺陷,而这种无法认识到认识有缺陷的缺陷也是由缺陷本身所导致的。即使是现代科学所普遍承认的科学原理,也永远是现有可能性的一种归纳。这里黑格尔默认了认识具有认识到认识对象的缺憾性的能力,也就是说,认识具有认识到自己和真正的客观对象有差距的能力。然而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很难达到真正的彼岸,世界对于人来说永远都是人们眼中的那个样子。因此,实际上我们看不清客观现实对象,也很难认识到我们和客观对象间的差距。这个认识能力的前提就是黑格尔自己独断出来的。其次,即使人类真的能够认识到现实事物与人的距离,我们也很难说,人的思维具有那种“朝客观的彼岸走过去并且真正的走到彼岸”的能力。借用黑格尔的术语讲,即使思维有那种自我批判的想法,它也不一定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必须说,我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朝客观彼岸走过去”的能力,但这种思维的能力是有局限性的。思维的确能够从具象中总结出共相,但是它并不能跳出自身而成为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精神”。这种假设的错误之处在于黑格尔过度的估计了认识的能力。这个前提也是黑格尔本人独断出来的结果。黑格尔的认识上升过程包含了两个独断的前提,因此其哲学基础是不牢靠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单纯就认识过程上升本身来说,他具有的自我否定的特点是独具批判性的。这使得黑格尔的哲学能够处于不断更新的运动中。

二、对思维的对象——实体的独断性与批判性考察

对“批判”一词最早的阐述源于康德。康德的批判是他对他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哲学问题的最好解答。一方面,早期近代哲学关于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最终以休谟温和的怀疑论判定的双方理论的失败,同时也给哲学大厦的基础——知识得以可能的条件,以沉重的打击;另一方面,康德之前的启蒙主义高扬理性的重要,但与此同时也给了披着科学理性外衣的机械决定论以可乘之机,人类的自由在自然因果论的束缚下变得岌岌可危。康德的“批判哲学”在这个时候背负着重建知识和找回自由的任务出现了。所谓批判即“审视、厘定”之义〔1〕。“我所说的批判不是指对书籍和思想体系的批评说的, 而指关于在批判之后就可以不依靠任何经验而独立去求得一切知识的那种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而言。因此, 这种批判将决定一般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或不可能, 而且确定它的来源、范围和限度〔2〕。”康德的批判就是将僭越了人类认识能力的关于终极存在的探求剔除出哲学的范围。为认识划界之后,一方面在范围之内用先天综合判断使正确的知识得以可能,另一方面又在认识的范围之外给人们留下了寻求自由的空间。综上可以看出,康德对批判的解释就是破除人类对于认识无法企及的哲学对象的幻想,通过对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来为知识建立一个可靠基础。黑格尔对于康德批判的彻底性提出了质疑。康德试图通过批判来对理性认识进行划界,然而却忽视了批判本来就是理性认识的一种。这种批判就好比猫咪追着自己的尾巴打转,其结果要么是原地不动的没有意义的思维空转,要么就陷入了批判不彻底性的无限循环。对此,黑格尔提出了自己的“理性自我批判”。黑格尔认为所谓的批判“不是我们站在理性之外对理性进行考察,而是理性自己考察自己”。在这种辩证的自我考察之中,黑格尔建立了自己的辩证哲学体系。黑格尔的哲学,无论是“绝对即精神”还是“实体即主体”,都试图通过从精神或主体本身出发,经过圆圈式的考察从而向真理更进一步,在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然而这种自我考察式的运动,其起点或基础是否坚实可靠?在考察的过程中又是否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具有彻底的批判性?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一个思维的对象和思维的主体相互向对方走去的一个过程。以往哲学家们注重谈论人的思维与现实客体的符合过程,而黑格尔这里创新的提出了思维的对象符合思维的矛盾运动过程。

黑格尔认为,实体即主体。这里的主体的含义,就是一个“活着的”、自身不断运动的实体。黑格尔认为,作为世界基础的实体,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实体,是一个不断自我发展的活的主体。在实体最初拥有“原始的或直接的”统一性的时候,这个实体具有的是一种潜在的真理。而这种原始的统一性之中也是蕴含着矛盾的。当这种原始的统一性发生分裂,一分为二的时候,是实体由潜在的真理走向现实的真理的第一步。之后,这一分为二的两个对立面相互斗争,这斗争过程中不断扬弃彼此的矛盾性,最终通过不断运动实现实体统一性的重建。而这个经过分裂的矛盾斗争最后重建起来的实体,具有现实的真理性,才是真正的主体。黑格尔认为,真理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实体也是一个在不断确立其主体性的过程中矛盾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是一个圆圈,以其发展的起点作为终点,通过矛盾运动不断证实自身的运动过程。实体只有经过这样一个在不断否定中确立自己的过程,才能真正成为主体。所以说主体性不是实体所固有的,而是实体在不断斗争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黑格尔认为的实体是一个在圆圈式的运动中不断建立的过程。在这个圆圈式的运动中,黑格尔是通过假设一个实体的起点,通过实体的自我否定运动最终来证实这个起点本身的。黑格尔之所以敢于假设这样一个起点,原因在于圆圈运动的终点会通过圆圈运动来证实这个起点。作为黑格尔的前辈,康德所做的工作就是对这个圆圈的起点进行批判,他认为在起点并不坚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康德之所以做这样的批判,原因在于康德之前的哲学家们在一个假设的起点上论证了形而上学问题后,没有方法论证这样一个假设的起点的可靠性。而黑格尔则用圆圈论证解决了这个问题。康德的批判哲学独到之处就是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考察,而黑格尔则认为这种“过度考察”会造成一种“在我们对于认识本身形成认识之前,我们无法产生任何正确认识”的错觉。黑格尔本人还用一个比喻对康德这种审慎的批判进行了嘲笑。他认为对哲学反思的反思不宜过度进行。这种反思“无异于认为在没有知道食物的化学的、植物学的或动物学的性质以前,我们就不能饮食;而且要等到我们完成了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之后,才能进行消化。”这里黑格尔偷换以一个问题,人体消化过程是无法通过意识去控制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对消化的知识有多少,这种对于消化的知识与消化本身的进行与否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而探讨哲学问题却不是这样。我们可以在哲学的起点不坚固的时候选择,是在这个起点上盖楼房还是继续审慎的探讨这个起点;然而我们在没有消化的知识的时候,却无法选择身体是否要进行消化的。黑格尔在建立这个圆圈运动的时候,固然可以通过运动的终点来论证这个起点,但是这种论证是否能得出真正的真理就有待证明了。

结语

黑格尔哲学通过主体和客体的自我运动与批判,试图达到一个主客体统一的结果。先不论这种自我运动自身的正确性,也不论这种自我运动最终时候能够达成主客统一的结果,这个主客统一的场所本身就存在问题。在主观中的主客体统一,说明认识得到了对客观现实的正确认识,是哲学认识的最好结果。而在客观世界的主客体统一,只能是唯实论者所假设出来的抽象的怪物。用黑格尔的术语来讲,这种抽象的怪物叫做绝对精神或者客观思想。黑格尔认为,我们所认识的事物,之所以是其所是,是关于事物的概念在其中运动的结果。而这种概念就是我们思想正确把握了事物的产物,因而事物的本质就是思想,而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的思想就是客观的思想。在这种推理过程中,我们的确能够看到事物和思想自身批判运动以及二者相互运动的痕迹,黑格尔认为这样的批判性运动会带来不断接近真理的结果。然而这种批判运动却是在独断的假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不经过审慎思考的地基上建立起来的哲学大厦也永远都无关真理。

〔参 考 文 献〕

〔1〕贺来.三大独断论的摒弃:当代哲学根本性的理论进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5):32-38.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6.

〔3〕姚定一.实体即主体——黑格尔哲学生长点辨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5-10.

〔4〕俞吾金.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三大转向〔J〕.河北学刊,2004,(03):53-57.

〔5〕于欣荣.真理的前提醒批判——对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的再认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68-72.

〔6〕陈爱华.黑格尔理性概念的自我否定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0,(05):96-99.

〔责任编辑:谭文富〕

作者:张米兰

黑格尔哲学生长点研究论文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哲学思考

摘要:2004年以来,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然综观目前研究现状,却少有从哲学层面对其进行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兴起于存在论哲学背景之下,所以非遗价值也应当从认识论价值转换到存在论价值,充分挖掘其诗性全生价值。在存在论视阈下,非遗理论研究方法也必须兼顾到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三个层面,才能更为完善与合理。认真反思认识论哲学给非遗研究带来的一些弊端,并积极走向一种存在论哲学视阈,对非物质文化研究具有深远且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存在论哲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探究;诗意栖居

尽管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已经提出了“无形文化财产”的概念,但作为通行性概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在2003年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确定。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与此同时,它又是一个颇具生长点和生命力的学术领域,近年来国内如火如荼的研究态势便可见一斑,大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研究规律的探讨,小到对特定非遗项目的调查研究,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然而,综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几乎尚未涉及到非遗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即便偶尔有所涉及,也仍旧停留在认识论哲学的基础之上。众所周知,哲学是“爱智慧”的学科,是探究形而上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论、世界观的学科,它思考的对象不仅是方方面面的现实生活,更是研究这些现实生活种目繁多的人文学科本身。因此,哲学才有“学科之母”的称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也自然有必要首先探究一下它产生的哲学基础、它存在的基本价值、研究它的基本方法论等哲学问题,也只有在探究了这些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够使非遗研究更具明晰性、方向性,更具高度和深度。

一、非遗研究兴起的哲学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和传承。那么,缘何在近年它才最终被确认提出,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呢?这似乎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诚然,影响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业时代到来的社会背景,旨在构建炫目空间、景观世界的工业时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不断被破坏的巨大威胁;商品拜物教、消费社会形成的经济背景,商品至上、消费至上的经济时代导致人们步履匆匆、欲壑难填,旧有的艺术与工艺品早已无法满足食利者的欲望之心;世俗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大行其道的文化背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大众文化的甚嚣尘上,以“求新”为名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与冲击,这些都使人们不得不反思寻找被遗忘的家园。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还有其更为深刻的哲学背景与缘由。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应,人类哲学史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存在论的大致线性发展。所谓本体论哲学也即是一种以“预成”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哲学,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古希腊的肇始之初便基本是这种思维模式。众所周知,古希腊哲学家在思考万事万物产生之时,一般认为事物是不会从“无”、“不存在”产生出来的,这也即是说,他们在思及宇宙万物产生时总是预先设定了一个“最高实体”,这个“实体”可以是现实之物(比如泰勒斯所说的“水”),也可以是抽象之物(比如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他们认为正是这些“最高实体”衍生了世间万事万物。这种本体预成思维模式在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那里达到了顶峰,期间有不同的哲学家沿着这条思维路向提出了不同的“最高实体”。这种哲学思维模式“虽然表征了人类寻求世界终极解释的努力,反映了人类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与升华,但却有忽略人类主体性以及活生生的存在现象之嫌,也存有导致神学神秘主义之危险”①。

近代哲学由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始转向了一种认识构成论哲学思维。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加强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作为主体开始从一直被压抑的世界“客体”挣脱出来,开始思考“客体”、“分析”客体并最终“认识”客体。这种哲学思维模式在人类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鼓励下,开始认为只要将世界无限的细分,就可以无限地认识世界,人类作为世界万物的主宰所向披靡、无所不能。世界作为“客体”是可以无限被认识,甚至可以无限被改造。诚然,人类的认识能力、创造能力在这种哲学思维模式的指导下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破坏能力、自我戕害能力也随之提高。两次世界大战、全球升温、新型病毒的全球蔓延、工具理性的压抑、自然环境的压力、人文环境的不断破坏等等随之而来,人类认识能力自信的无限膨胀,导致了可怕的“人类中心主义”,并最终形成了人类——世界、主体——客体之间无法逾越的对峙与鸿沟。人类就是在这种极度盲目而热烈的自信思维模式下,不断对过往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进行着无情的破坏,也正是在这种哲学思维模式之下,文化遗产问题才真正开始成为一个问题。

对这种认识论哲学思维模式弊端的反思走向了存在生成论哲学。存在生成论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其特征为: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非预定,重个性、差异而非反中心、同一,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②等等。对认识论哲学的反思其实从马克思辩证哲学就已经开始,比如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批判等,但直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形成,才真正走向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天地。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对于“人在世界之中”的论述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海德格尔关于“诗意栖居”的命题,为人类文化与美学规划了审美理想;海德格尔毕生追求的“天地人神四方会游”则为人类审美化生存提示了归家之路;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关于技术、时间的思考则为现代文化、哲学敲响了觉醒的警钟。人类不应该再存在于世界之外,不应当再主客二分,不应当再设想自己与自然、与他人处在对立的境地,而该重新回到“前苏格拉底”诗意的时代,寻找自己弄丢的美丽家园。也许,正是在这种哲学思潮的感召与感染下,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在认识论的道路上走得太快太远,才开始惊醒是人类自己破坏了自己诗意的家园,才开始担忧脚步太快而遗失了文化的灵魂。换言之,也正是在认识论哲学弊端四起、存在论哲学强力反思之始,人类才真正开始思考过往对待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态度,开始挽留与保护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财产,开始研究这些财产所存在的整个生态环境。

二、非遗研究的理论研究方法

就目前研究状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在实践层面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法国社会学所倡导的田野调查方法。也即是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特质、存在环境来讲,田野调查方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深入民间调查,切实掌握非遗的存在范围与存在特征,进一步整理、挖掘非遗的保护策略都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就理论层面上,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是文化生态学。在生态学基础上衍生的文化生态理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非遗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在国内研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生态学面对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关注文化研究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系统影响,为非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支撑。但在我们看来,非遗研究的理论方法指导还不够完善,尚未达到一定的哲学高度与方法论思考。

既然如上文所述,非遗研究所产生的哲学背景与哲学环境是存在论哲学,那么我们认为非遗研究最为合适的理论研究方法应当是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方法。此种理论方法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更能清楚指涉非遗研究的性质、内涵、研究对象等。通过“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这个名称,我们也可大致了解,它主要关涉非遗的三个方面的特征:审美价值、文化属性、存在论哲学视阈。这三个方面是非遗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可以共同引升为非遗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指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与发展必然也会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总结前人的定义,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我们通常所提及的文化概念,则大多数情况下仅指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伴随着认识论哲学弊端的日益显露,在20世纪中期兴起了一门新的文化研究学说——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以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为基础,将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与其所处的各种环境联系考察,“它运用了系统论的有关原理,发展地看问题,把人类文化放到具体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加以研究,并着重强调文化与环境的互动”③,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与方法论优势。“它使人们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有生命的生态系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化与它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生态平衡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等等。”④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环境的变化对于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故而,文化生态学研究对于非遗保护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文化生态作为一般的文化研究方法,尽管对非遗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却并没有更多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属性与价值,换言之,此种方法具有普适性,却并不一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属性与核心价值是什么呢?非遗作为人类的长期社会实践的创造产物,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其价值也是多元的。比如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然就其作为人类宝贵精神财富遗产,作为普世人类诗化存在的手段与状态而讲,它最为重要与独特的价值应该是审美价值。国内有的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比如丁永祥先生在其名为《当代美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中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审美的密切程度,民俗技艺的审美性质以及民众对非遗的接受程度,详细论证了“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审美愉悦”,他们“最关注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⑤。何为审美价值呢?简单来讲,即是审美的愉悦性和超越性。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关注的是上流阶层的愉悦与超越,如高雅的歌剧、美妙的轻音乐、堂皇的影视剧作等等。与此同时,却在不断遗忘与破坏着社会下层的审美感观,非物质遗产文化的重要性恰在此处体现,它能够满足普世大众的审美需求与审美趣味,它能够使普世大众在辛苦的劳作之余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暂时忘却生计所迫的世间纷纷扰扰。因此,它是一种关涉普世大众的审美文化、超脱文化,应当在非遗研究文化生态之前加上“审美”定语,也即是审美文化生态。“审美文化生态”一词并不是我们首创的,早在2008年就有学者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并认为“所谓审美文化生态,指的就是审美文化赖以生成、发展、变化的环境总和或有机完整系统。它以与审美文化关系的远近,由远及近大体包括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价值观念(包括哲学、宗教、道德、风俗等观念性态的精神文化)等直接或间接与审美文化生成发展有联系的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⑥。此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高小康教授也认为审美文化生态研究“是从地域差异、传承演变、群落认同和文化空间等各种关系的联系中考察审美文化发展演变过程的现实活态特征与当代中国的特殊性问题”⑦,并考察了自然与文化的审美诗意关联、城市群落的审美趣味以及当代审美文化的文化生态环境。这些学者们共同认识到了非遗的审美与文化生态属性的重要性,将二者结合探究非遗的存在与发展是必要的。

此外,正如上文所讲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不能忽略其存在的哲学背景。既然非遗研究的兴起是在存在论哲学背景下展开的,那么也如海德格尔所讲,“存在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⑧,而这种思维方式就是通过对物质和精神实体的一种“悬隔”,直抵事物本身,从而对事物进行一种“本质直观”。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来讲,此种研究方法的内涵大致可以概括以下几点:第一,回到事情本身,回到人类精神的自然与文化基础,探索人类精神与存在的本然诗性关联。第二,对认识论哲学所带来的工具理性、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对外在敌对的态度加以“悬隔”,以一种“存在于世界之中”的诗性态度“存在”。第三,“扭转人与自然的纯粹工具的,计算性的处理方式,走向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的交往方式。”⑨正如前文所述,非遗存在的整生环境十分重要,而过往那种对自然、社会不断攫取与破坏工具计算性处理方式必须走向一种“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主体间性处理方式,人类时刻不能忘记自我就存在于这种环境之中,而不是置身其外。第四,走向一种“前苏格拉底”毫无遮蔽的诗意澄明境界,反思“启蒙主义”以来“理性”带给人们的热烈与盲目。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现象学方法的终极指向便是让人们不断去蔽,从而重新发现“存在”、发现人类在世中的诗性存在。第五,从完全的祛魅回归到一种部分赋魅的状态。认识论哲学所开启的理性让人类的自信心无限度膨胀,认为可以为自然、为社会甚至于为世界一切祛魅。现代人类在“理性”的鼓动之下早已变得热烈盲目、无所敬畏,甚至连自己的神圣精神家园(比如非遗)都践踏脚下,毫不见惜。然而,正如西方有的学者所讲的那样,其实“只有当自然的他者性和陌生化拥有一种深不可测性的时候,那种对非人自然的尊重和敬畏的感情才会树立起来”⑩,这也即是说,现代人类也有必要对自然、对过往的精神文明等怀有一定的敬畏之下,认可它们身上所存有之“魅”。

综上所论,非遗的理论方法指导必须兼顾到“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三方面,所以我们提出了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方法,希冀对非遗理论方法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问题:

从认识论价值到存在论价值在美国著名古典政治哲学家、思想家列奥·施特劳斯看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关键,在现代性进程中兴起与完成的现代社会科学更多关注的是绩效、功用、成果等事实,而几近忘却了价值本身。

在现代社会科学看来,价值问题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社会无限发展、经济充分发达、体制构造完美,每一种目的、每一种价值就自然会得到辩护和认可。如此,我们便可以搁置对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等价值问题的思考,只去追求最终的成果事实便可;我们便可以将古希腊哲学家们思考的“美好生活”直接置换为“成功生活”,而所谓成功生活不过是“基于对权力、金钱及赞誉的自我陶醉和永无休止的追求”;我们便可以不顾善恶质询的前提,不断追逐现代社会科学所规划的“自我权利”。此种价值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没有真正关心价值本身,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功利性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过程中,所谓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政治价值甚至于教育价值都是出于一种认识论哲学所导致的功利性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在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唯一重视的方面。目前,单纯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已对保护工作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当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认识论价值我们不能全盘否认,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教育、文化内容,对于我们充分认识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认同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仅停留在这些认识论价值上,并没有真正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论价值,我们也将此种价值称之为诗性价值或全生价值。

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里读出了存在主义的真谛——诗意的栖居,意味深长、影响深远。此后想要抵抗现代性所带来系列后果的哲学家们对此狂热推崇,且想藉此逃脱“工具牢笼”(韦伯语)、抵抗“白色社会”(鲍德里亚语)、匡正“价值位移”(舍勒语),规约“全自由人”(福柯语)等等。然而,以为找到了抵抗整个工业、后工业时代利器的人们,在扛着“诗意栖居”的大纛踌躇满志、一路狂奔之时,却根本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到底是谁来诗意的栖居?换言之,诗意栖居的主体是谁?其实,荷尔德林诗里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充满劳绩的人们”。诗意栖居的主体至少在荷尔德林看来不是那些自命不凡的政客,不是腰缠万贯的富豪,亦不是养尊处优的中产阶级,而是充满劳绩的普罗大众。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海德格尔说:“诗不仅仅是存在的饰物,不仅仅是稍纵即逝的热情或空无。更是一种旨趣,一种娱乐。诗是历史的基础,因而它并非文明的外观,更绝非‘有教养者’的‘表现’。”然而,普罗大众如何诗意的栖居?或者讲,如何保障普罗大众诗意的栖居呢?答案就在普罗大众所醉心、愉悦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之中。当我们看到八旬老人饿着肚子也要唱句家乡戏,农村老汉推着板车也要哼着小调,乡间妇女溪涧洗衣时也愉快地唱着民谣,民间艺人苦于陶瓷烧制技术无人来继嚎啕大哭时,也许才能真正明白这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最深、最富意味的价值。也许正是在上述的那些状态中,一个个作为“存在者”的普罗大众才能在时间的无限敞开中体味“存在”,我们才能真正称他们在“存在”。

综上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应当照顾到其产生的存在论哲学土壤,并在存在论哲学视阈下探究其全生价值与理论研究方法。如此,才更够将非遗研究更深、更远地推广。

注释

①李占伟:《生成与文学生成简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②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③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以天津、青岛、大连为例》,2004年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31页。④丁永祥:《怀梆文化生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7页。⑤丁永祥:《当代美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州学刊》2011年第3期。⑥周均平:《审美文化生态和审美文化史研究的当代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3期。⑦高小康:《从审美文化到审美文化生态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11期。⑧[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42页。⑨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01页。⑩[德]U.梅勒:《生态现象学》,柯小刚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美]列奥·施特劳斯:《我们时代的危机》,刘小枫主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1页。[法]吕克·费希:《什么是好生活》,黄迪娜译,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第5—6页。[德]海德格尔:《存在与在》,王作虹译,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责任编辑:行健

作者:杨杰

黑格尔哲学生长点研究论文 篇3:

浅谈哲学的价值

摘 要: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以最大最高的普遍性问题为对象而存在的哲学也不例外。从对哲学的解释出发,阐述哲学的内涵,从而引出哲学的价值,指出哲学是一门思考的学科,是一门增长自身修养和智慧的学科,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是一门提高人生境界和人的素质的学科。

关键词:哲学;思考;价值

长久以来,由于受自柏拉图到黑格尔的以抽象概念为最终目标的“概念哲学”的影响,人们一听到哲学,便首先想到是在抽象概念里打圈圈的学问,使得“晦涩难懂”、“脱离现实”等词藻一直是哲学的代名词。虽然这一度让人们对哲学产生厌倦,但是仍有很多人试图尝试从哲学中得到非凡的启示。这样人们对哲学就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态度:那些将哲学看作神圣事业的人们认为哲学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和对人类未来的担忧,那些藐视哲学的人们则认为哲学是一些学者故弄玄虚;有些人认为哲学应该是大众的,民主的,另一些人则认为哲学应该是少数学者的事情,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呢?它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一、哲学及其脉络

1.哲学的解释

我们现在使用的“哲学”(philosophy)一词,是从古希腊文的philein和sophia这两个词演化而来的。Philein是“爱”的意思,sophia是“智慧”的意思,两个词合起来组成?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哲学”的含义也是智慧。《尔雅》释“哲”字说:“哲,智也。”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首次用汉语的“哲学”来表述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学说。1896年前后,中国学者黄遵宪又将这一表述引入中国,并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马克思也认为,哲学是“现世的智慧”。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以理论的形式集中表现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代表不同时代的人们用以观察和了解世界的理论方法和原则。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与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未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1]21

冯友兰先生用悖论的方式回答:“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是一门这样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2]12

张世英教授坚持说:“哲学应是以进入人与世界融为一体的高远境界为目标之学”“是一种教人经得起痛苦和磨练的人生态度之学。”[3]7

我认为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途径,一种对人生和其他问题的思考。就是用简单的说话来体现出隐含深层意义的道理,让人们去思考和体会,用来完善自己的精神修养和帮助他人完善思想、开阔自己的眼界的。正如《苏菲的世界》中提到的“我是谁?人又是什么?人死之后还会有生命吗?世界从何而来……”[4]3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只有找到答案才能求得心灵的安稳,才能找到生存的可靠根基。由此看出,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人安身立命的大问题。古希腊人对本原问题的思考确实是人类精神生活方面的一件大事,回到本原,便是回到家。所以,哲学是一种世界性的思考,没有这种思考就没有世界的进步。

2.哲学的脉络

在古代中国就形成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中国最早的哲学可以上溯到殷周之际,五行说是中国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由于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没有表示哲学的专有名词,在先秦称之为子学,以后称之为经学、玄学、理学、心学等。

在西方,哲学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亚里士多德早就把哲学这门学问从理论上作出系统论证,把哲学规定为关于事物的最高原理的学问。西方古哲学具有知识总汇的性质,主要包括逻辑学、伦理学和物理学。欧洲的中世纪,在基督教神学的独断统治下,包括哲学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都变成了“神学的婢女”。到17—18世纪,哲学把自己视为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出现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革命地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创立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在哲学史上,引起了伟大的革命。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有强调哲学是一种生活信念,主张人是哲学研究的主题,否认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的“人本主义思潮”的一种倾向。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人格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都是这一思潮中的流派。以及另一种强调哲学是一种分析工具,主张语言和科学是哲学研究的主题,同样否认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倾向。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语言分析哲学和西方科学哲学等都属于这一思潮。

在当今这个注重发展经济,物欲横流的时代,哲学还有没有用,是否真的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哲学根本是无用之学,在实际中没有一点用途呢?

二、哲学的价值

哲学和其它实用科学不同,它从用的方面来说不具有实用价值。从其诞生之日起至今虽然在孜孜寻求具有确定性的知识,却毫无结果,柏拉图所提出的那些哲学问题在今天仍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似乎决定了哲学是不具有使用价值的。然而哲学作为一门思考的学问,是一种思维的科学。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哲学思维,恩格斯就指出,人的思维必须是作为整个人类的思维来把握,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3]426社会变革更需要哲学的繁荣。而哲学的繁荣并不在于对它是否“贫困”的争论,它的生命源泉在于社会现实生活,在于负有历史使命感的人们的发现和创造。

首先要科学地认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找准在社会实践中的位置。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这一伟大变革,科学地明确了哲学的性质及其基本社会功能,使之与以往哲学有了原则的区别。哲学不再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而是对具体科学的成果的抽象概括,形成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也不是为具体科学提供现成的答案和工具,而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它不是无所不能的知识大全,不能把哲学功能庸俗化,应站在整体把握世界的理性高度,迫切关注社会每一领域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着力揭示事物本质,为政治思想路线奠定理论基础,为社会总体行为提供正确舆论导向,为民族精神塑造注入新的灵魂,从而表现出哲学本身具有的震撼人类灵魂、指点迷津、超越现实、创造未来的理性力量。

其次,哲学价值的根本生长点和强盛的生命力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马克思把哲学视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认为哲学并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这就道出了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当今世界发展与和平是时代的主题,争取和平、保护生态、发展经济等涉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被纳入人与世界关系这一范畴,引起广泛重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新旧体制转换与利益关系调整,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重构,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等现实问题,但是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生态破坏等不良现象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惑,这就迫切需要理性的分析,新的精神动力。因此,社会现象既向哲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创造了哲学发展的条件。哲学要发挥独有的理性思维优势,通过对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获得真理性认识,消除人们思想中的疑惑,排除认识过程的盲点,避免社会行为的盲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再次,哲学的价值还在于哲学所考虑的对象是重大的,而这种思考又能使人摆脱狭隘的枷锁。一个没有哲学思考的人,他的生活范围总是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面,其生活也就是包括大家庭的成员和朋友,除此之外的整个外部世界是不受到重视。这样的生活和哲学式的恬淡的、逍遥的生活比较起来,就是一种类似被囚禁的生活。追求本能兴趣的个人世界是狭小的,他局促在一个狭隘的世界之内。这种情况下哲学就成了一种途径,一种扩大自我生活圈子的方法,一种丰富自身生活的方法。

最后,哲学不像科学那样能够给我们提供一套确切明白的知识体系,不具有科学那样的实用性,从这方面来讲哲学是无用的,但这种无用却成了它的大用:它能提升人的境界。哲学是一门境界之学。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在这四种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6]23。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少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由此看出,哲学无论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永远不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经济越发展对哲学的需求越强烈。

综上所述,塑造民族灵魂,创造精神文明,这是哲学所内含的神圣使命。用智慧启迪人,才使人聪明;理论武装人,才使人有力量。若想把理论这一“批判的武器”变成“武器的批判”,就必须加强马克思哲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中外主要哲学思想,了解当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边缘科学等,自觉深入到对全球性问题的研究、探讨,使哲学更加贴近社会与人生。同时整个社会也要加强对哲学理论知识的宣传,引导人们克服“哲学无用”的谬论,用智慧战胜愚昧,摆脱迷茫、创造未来。这样,哲学这株根植于现实生活沃土之上的智慧之树,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会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素.哲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3]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53.

[6]冯友兰.一种人生观[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冯洋洋

上一篇:学生就业下计算机专业论文下一篇:音乐商品化两面性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