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

2024-05-04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精选8篇)

篇1: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

在《逻辑学》的第一版序言的开篇中,黑格尔陈述了形而上学崩溃解构的事实――“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就已经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黑格尔把形而上学的这种解构归因于康德哲学,他认为康德哲学断定知性不可超越经验,否则认识能力将变成只不过产生脑中幻影的理论的理性,这种说法排斥了思辨的思维,并且迎合了世俗智慧的需要。黑格尔对这种做法表示了明显的不满,他用他那独有的口吻说到: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在昏暗被驱散以后,也就是反观内照的、幽暗无色的精神劳作消散以后,存在好像化为欢乐的花花世界了,大家知道,花是没有黑色的。”

接着,黑格尔论述了逻辑学的状况――与形而上学一样,逻辑学的遭遇也是极为惨淡――虽然逻辑学由于其实用的缘故而被容纳于科学之列,但是逻辑的形态和内容却在流传中逐步被改变,并且,在科学与现实中生长出来的新精神也并没有在逻辑中显出痕迹。

但是,在这种沮丧与颓然的状况之外,黑格尔也看到了新的希望,他认为新的观念、思想是不可抗拒的,尽管它会处处受到旧有观念的持有者的冷漠和反对,但是它必然战胜并且取代旧有的思想――

“假如精神的实质形式已经改变,而仍然想保持旧的教育形式,那总归是徒劳;这些旧形式是枯萎的树叶,它们将被从根株发生的新蓓蕾挤掉。”

与此同时,黑格尔也敏锐地看到,新的思想不由于害怕、由于畏惧,仅仅只抓一个空洞的形式,而是迫切地需要材料的加工和提炼。新的思想要获得并保持含蕴而未展开的原则。也就是说,要使其原则成为科学

而对于逻辑学这门科学,由于多年的工作也不能完成使它成为真正的形而上学或纯粹的思辨哲学的理想,所以黑格尔断定,逻辑学要有一个从头开始的改造,其基本看法是哲学必须从自身的内容的本性出发,由内容的反思建立并产生出其内容的规定本身,而不能依靠其他的任何东西――

“哲学,由于它要成为科学......它既不能从一门低级学科,例如数学那里借助方法,也不能听任内在直观的断言,或使用基于外在反思的推理,而这只能是在科学认识中运动着的内容的本性,同时,正是内容这种自己的反思,才建立并产生内容的规定本身。”

在接下来的一大段阐述中,黑格尔阐述了这种观点的具体内涵,论述了知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以及作为知性与理性的更高层次――精神是如何从无出发而产生出有,又是如何从单纯性中给予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规定性中给予自己以自身同一性的。只有沿着这个进路,哲学才能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

“知性作出规定并坚持规定:理性是否定的和辩证的,因为它将知性的规定消融为无;它又是肯定的,因为它产生一般,并将特殊包括在内。正如知性被当作一般理性分出来的某种分离物那样,辩证的理性通常也被当作从肯定的理性分出来的某种分离的知性,它比知性、理性两者都高。精神是否定物,这个否定物既构成辩证的理性的质,也构成的知性的质:――精神否定了单纯的东西,于是便建立了知性所确定的区别;而它却又消解了这种区别,所以它是辩证的。但是精神并不停留于无这种结果之中,它在那里又同样是肯定的,从而将前一个单纯的东西重新建立起来,但这却是一般的东西,它本身是具体的;并不是某一特殊的东西被概况在这个一般的东西之下,而是在进行规定及规定的消融中,那个特殊的东西就已同时规定了自身。这种精神的运动,从单纯性中给予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这个规定性给自己以自身同一性,因此精神的运动就是概念的内在发展:它乃是认识的绝对方法,同时也是内容本身的内在灵魂。――我认为,只有沿着这条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哲学才能够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

紧接着,黑格尔论述了科学与逻辑的关系(他称之为“精神现象学”):一方面,意识作为具体的而又被拘束于外在的知的精神,它的前进运动完全是以构成逻辑内容的纯粹本质的本性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意识作为显现着的精神,它自己在途程中解脱了它的直接性和外在具体些之后,就变成了纯知,纯知以那些自在自我的纯粹本质自身为对象,这就是纯思维,即思维其本质的精神,而纯知的自身运动也就是它的精神生活,科学就是通过这种精神生活而构成的,并且也是这种精神生活的陈述。

最后黑格尔提及了《逻辑学》在其哲学体系的地位:原本逻辑学与哲学是一同作为《科学体系》(后改名为《哲学全书》)的第二部分出版的,但是由于逻辑学不断的补充、扩大,不得不使之独立问世,而构成了《精神现象学》的第一续编。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

篇2: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

黑格尔建构《逻辑学》范畴体系的方法和原则

本文在把握黑格尔进行范畴推演的`思维逻辑的基础上,概括出《逻辑学》范畴推演的动力学、目的性、形式化、方法论和科学性原则,并运用化学、生物学、指号学、协同学理论予以类比与解释,从中总结出思辨逻辑系统与形式逻辑系统相区别的基本特点。

作 者:席升阳 作者单位:洛阳工学院工商学院刊 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年,卷(期):200016(3)分类号:B811.02关键词:黑格尔 逻辑学 范畴体系 方法与原则

篇3: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

一、黑格尔对谢林哲学的批判

谢林的哲学主要经历了“同一哲学”和“天启哲学”两个基本阶段,1804年以前是他的“同一哲学”阶段。他在《先验唯心论体系》,通过艺术哲学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结合起来,达到“绝对同一性”,并在其后指出一个比先验哲学更高级的体系———同一哲学体系,并提出用“理智直观”作为把握“绝对同一性”的最高官能。他的“同一哲学”受到诸多质疑和批判,其中以黑格尔的批判最具代表性。

黑格尔对谢林的批判主要集中在《精神现象学》中,重点是对谢林“同一哲学”的批判。在对“同一哲学”的批判,黑格尔首先提指出了其三个优点,即“同一哲学”指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识论上的主客观同一性和具体真理这三个观点。但黑格尔重点指出了“同一哲学”有两点是站不住脚的。

其一,谢林的同一是抹煞差别的。谢林认为在主客体之间不存在量的差别之外的任何差别。这种量的差别是指同一性在主客体之间的分配比重。故而,“绝对同一”是主客体性的量上的无差别。黑格尔认为谢林的同一“是纯粹直接的或漫无规定性的空洞的统一”①。黑格尔指出,谢林哲学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差别,而真正的差别应是质的差别,因此他认为谢林的同一哲学过于抽象化,“这种同一,就其坚持同一,脱离差别来说,只是形式的或知性的同一。换言之,抽象作用就是建立这种形式的同一性并将一个本身具体的事物转变成这种简单性形式的作用。”②

其二,谢林哲学虽然在论证“同一”方面殚精竭虑,但忽视了实体的一分为二性质和真理的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发展过程。黑格尔认为,谢林的“同一”是原始的同一,因而忽视了实体的两面性,因而谢林的“同一”是死的,他认为谢林这种“同一”是“堕入毫无生气的单一性中以及是否它不重新以一种不现实的方式来陈述显示自身。”③而黑格尔的观点是,“活的实体”是“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④并且“唯有这种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或在它物中的自身反应,才是绝对真理,而原始的或直接的统一性,就其本身而言,则不是绝对的真理。”⑤

一般认为,黑格尔是用辩证的同一观批判了谢林“手枪突发式”的同一观,他在对谢林的直接绝对同一的批判中形成了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同一观,并认为不能直接单纯地提同一,而是要指出如何同一并且指出同一的具体内容。这些批评确实鞭辟入里,分析明晰,迸发着天才的思想光辉,但也有其不妥之处。

二、黑格尔对谢林哲学批判的局限性

黑格虽对前人的批判多有精彩之处,但也有不甚合理之处,特别是对谢林的“同一哲学”的批判,有以下几点值得考察。

第一,黑格尔认为谢林的同一是抹煞差别的,认为谢林的同一是一个消融一切差别的黑夜,只有量却没有质的分别,谢林的“自我意识”也不能在此创造出有差别的世界。在此,我们首先考察谢林同一中“量”的差别。谢林认为异质事物无法同一,故而主客体的差别只是量的差别,即同一性在主客体的分配比重不同。至此,似乎谢林也只强调量的差别,也印证了黑格尔的批判。但这里是一个隐蔽的质的差别。因为绝对无差别的公式是A=A,而谢林所表现的是无质差别却有量差别的A,那么不妨表示为A+和A-,那么A+不同于A,A+可以表示为B,那么A=B是否是仅仅量上的差别?如果这里介入费希特对A=A即“自我设定自我”的绝对性论证,他说自我“设定着自我的自我,与存在者的自我,这两者是完全等同的、统一的,同一个东西”⑥,那么我们可以说,A只能等同于自身,那么A=B是不成立的。当A的量发生变化时,A的质同时发生了变化。而且,谢林只是认为主客体在同一性分配比例的量上不同,只能说明当两者作为同一性内部未分化混沌时是量的差别,即用量来表现同一体中最初的不同。但当两者各自发展表现出来,量的差别出现的那一刻,即被同一分化且称作主客体时,已经是质的差别。

第二,黑格尔批评谢林“同一哲学”中有合二为一,却没有一分为二,也是欠妥的。黑格尔这个批判的关键是认为谢林哲学不能一分为二以至于发展。他在精神现象学批评了“堕入毫无生气的单一性”和“它并没有严肃地对待他物和异化”⑦之后,他又说,“这种自在乃是抽象的普遍性,而在抽象的普遍性里自在的那种自为而存在的本性就被忽视了,因而形式的自身运动也根本被忽视了。正因为形式被宣布为等于本质,所以如果以为只认识自在或本质就够了而可以忽略形式,以为有了绝对原则或绝对直观就不需要使本质实现或使形式展开,乃是一个大大的误解。”⑧显然,黑格尔对谢林绝对同一的批判落脚到形式被本质化所以被忽视,不能实现形式展开,那么我们可以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中看到对此的“解答”:“因此,哲学的原理必须是这样一个原理,在这个原理中内容为形式所制约,而形式反过来又为内容所制约。”⑨

黑格尔虽无愧于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的称号,但其立场并不是完全没有可商榷之处。谢林哲学自成体系,圆融深奥,黑格尔并未完全厘清谢林哲学的脉络而做出一些并不完全切中的判断,既与谢林哲学自身特点相关,也与自己的哲学立场相联系。或者说,黑格尔用自己也未意识到的隐蔽的视界去考察谢林,难免有些先入之见。而马克思则在更科学的基础上,在相似的思考维度上,做出了与谢林相像的努力。

三、马克思与谢林哲学思考维度的相似性比较

和黑格尔不同,马克思在同一观虽与谢林建立于不同的基础,但两人同一观有很多方面和谢林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马克思在某些问题上延续了谢林哲学的生命,这些相似性和契合远远超过简单划分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鸿沟,共同成为启示人类的思想维度。马克思直接论述谢林的文章甚少,其中在1843年《马克思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中,批评了谢林思想的空想性,但也赞扬了谢林的“真诚的青春思想”⑩。无法根据文献直接退出谢林哪些“青春思想”感染过马克思,但两人的历史对话却可以被构筑,正如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这两位未曾谋面却有紧密联系的哲学家一样。

第一,马克思和谢林在追求同一上有相似性。在主客体、自然与人自身方面,马克思和谢林都以一种同一性来统摄。在黑格尔那里,人的热情、需要、利益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头等有效的动力,但人的主体性被演绎成为绝对精神的主体性,人成为绝对精神运动和显现的工具,所以黑格尔的统一最终沦为单极统摄。人的自由被绝对精神剥夺,必然性抹杀了偶然性。但在谢林和马克思那里,人都在以某种基础成为主体,在他们各自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必然与偶然等对立概念成为真正的统一。谢林则将人与自然,自由和必然结合起来。谢林认为,每个人都在按照个人意志自由行动,但“自由应该是必然,必然应该是自由。”○11在谢林的哲学中,特别是“同一哲学”中,从未将单极湮没其他。即使那同一的论证缺乏完整的过渡,但并未使谢林放弃同一的信念,对任何二元的论述中,没有用一面统摄另一面,也并未用康德式鸿沟作为两者关系的定论。在谢林的话语中,他的哲学体现为多极的平衡,而不是想黑格尔一样,一切千变万化的事物、事件都成了唯一的绝对精神运演的显现,真实存在的只有绝对精神,这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理念是太阳,万物只是太阳散射的影像。多极思想同时贯穿了谢林和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这点两人不谋而合,也与黑格尔不同。

但是,马克思也在集成谢林闪光点的同时突出了自己的特点。因为谢林对同一的论证缺乏一定的过渡性或者说“手枪突发式”,并且他也未跳出德国古典哲学的问题域,因而他的光辉仍有暗点。但在马克思处,问题得到改变。马克思也追求同一,但他对同一的讨论已经超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范式和语言域,马克思在批判和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以全新的基础———实践,解决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同一问题,并指出具体同一的途径,即通过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达到主客体同一。马克思在通往二元同一的信念和最终达到的结果上是与谢林不谋而合的———两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同一而不是选择康德式的鸿沟或者黑格尔式的一极统摄其他。但是,谢林最终诉诸于艺术直观,直达天启也是必然的结果;马克思则是在现实中解决问题,而没有把尘世的问题交给神庙。

第二,马克思和谢林在同一分化的方向性上具有一致性,在在矛盾观上也具有一致性。如前文所述,谢林的“同一哲学”追求的是康德意义上的“综合”,因而不是封闭的而是外延的,是在绝对同一统摄下由自然和先验两条线向外发展。人和自然地发展演变,就是自由和必然的发展史,谢林认为,自由中包含必然,这种包含是否定的因素,与个人自由对抗,并在这种对抗矛盾中实现真实、普遍的自由。这种对抗所显示的人和自然发展史,是一种由同一衍化的活生生的生活图景,远非黑格尔所说“毫无生气”,反而比黑格尔的正反合更具现实活力。

在矛盾观上,马克思的同一基础上也是人和社会、历史、自然对抗、矛盾从而演化的过程,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就是怎样”○12。甚至这种由同一基础向外发展的过程是人的形成过程,马克思说人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13所以谢林和马克思的世界,在同一基础上的发展是向外的,而黑格尔是回归的;谢林和马克思的思想史强调对抗的,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演化中的对抗时非真实的,更像是绝对精神自己的内部对抗,一种呈现自己的方式,所以这种对抗不是真实客体之间的的对抗,从而变得僵死,而且没有真正的不同现实之间的关系产生,更无法实现自己的活力。所以,谢林和马克思的对抗观,正如河流注入大海,淡水河海水的融合;而黑格尔的对抗和可矛盾不过是一潭死水内的波澜,而非两种水体的注入和接纳。面对着死板固执地德意志社会体制,谢林和马克思外向型的哲学体系都体现了一种超越的的精神。

第三,两人哲学的现实关怀有相似性。谢林虽因其“贵族化”倾向为人诟病,似乎他的哲学风格是高高在上,但是他的现实关怀不可忽视,特别是它的自然哲学。“同一哲学”为其自然哲学奠定基础。他不像很多西方哲学家一样在精神哲学和自然哲学的比较中倾向于精神哲学的现在行,而是将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并列,而且它的自然是有层级创造性的生生不息的自然。

综上所述,马克思和谢林在追求同一方面的相似性、两人的同一分化的方向性上的一致性和现实关怀的相似性方面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不但相对于黑格尔的视界另有新意,也对哲学的思维产生重要影响。从古希腊开始,哲学的思维是从尘世向上逐步抽象上升的过程,而谢林“同一哲学”的自然哲学方面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都有回归“大地”的思维向度;从经验论和唯理论到康德,认识和物自体的鸿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谢林和马克思都在自己的基础上完成超越性的同一。两人的绝妙之处如此相似,认为马克思主要受黑格尔影响的传统观点也应重新审视,不能仅仅将马克思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定义为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

摘要:马克思将德国古典哲学当做自己的理论来源之一,特别是黑格尔对其影响不可忽视,但是后世往往将影响马克思的德国古典哲学限制为黑格尔哲学,未免有过度解读之意,而且忽视了马克思哲学思路与谢林的契合之处。谢林的“同一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对马克思哲学产生了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对马克思的影响超过了黑格尔,两者在世界的同一性方面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从反驳黑格尔对谢林的批判开始,其后展开谢林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并比较,以便考察两者的共同思考维度,以便说明马克思所接受的德国古典哲学影响并非仅仅限于黑格尔哲学,厘清马克思理论来源的未解决问题。

关键词:黑格尔,谢林,马克思,同一哲学,批判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社,2007.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社,1980.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社,1979.

[5]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社,1976.

[6]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88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篇4: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

摘要:哲学无开端,哲学体系有开端。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门圆圈式发展的科学,它的起点亦是终点,它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所以哲学无所谓的起点。黑格尔的《哲学全书》包括三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他的逻辑学也分为三部分:有论、本质论和概念论。

本文主要浅谈对第一编有论的第一章“有”的理解。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黑格尔在上卷的开篇中提到的以“纯有”为科学的开端的理解;第二部分则重点分析了对“有、无、变”三者的含义和关系的理解;第三部分作为引申,浅谈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的一些相通之处。

关键词:有;无;变;黑格尔

一、对以“纯有”作为科学的开端的理解

(一)开端是“纯有”,“纯有”即“纯思”

每个时期的哲学家都在追寻哲学的开端,但黑格尔却认为哲学并无开端,他认为,哲学是一门圆圈式发展的科学,它的起点亦是终点,它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因而哲学便没有与别的科学同样意义的起点。哲学无开端,但哲学体系有开端。

那么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开端到底是什么呢?黑格尔说:“哲学的开端,必定或者是间接的东西,或者是直接的东西,而它之既不能是前者,也不能是后者,又是易于指明的。”于是,黑格尔把“纯有”作为哲学的开端,因为“纯有”满足了黑格尔对哲学开端的三个要求。

第一,开端必须是绝对的,它不可以以任何东西为前提,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没有根据。

第二,纯有符合哲学体系中圆圈式发展的要求。

第三,纯有作为开端包含着以后发展的全部可能性。

因此,在黑格尔的哲学里,只有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有”才是科学的开端,同时批判了费希特以自我为哲学开端的思想。

(二)从思维和存在同一的角度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开端

“开端是逻辑的,它应当是在自由地、自为地有的思维原素中,在纯粹的知中造成的。”我们知道,黑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起点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康德认为思维与存在的不同一,而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思维既是主体,也是客体,还是思维方式。黑格尔的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者统一,他认为所有一切活动都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反思运动。基于此,黑格尔批判了在他之前的关于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形而上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

第一种态度:形而上学。在黑格尔的《小逻辑》里主要针对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第二种态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经验主义力求从经验中,从外在和内心的经验中去把握真理,以代替和弥补形而上学中纯从思想本身去寻求真理的思维方式。第三种态度: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这种态度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笛卡尔和耶柯比,批判哲学认为思维是主观的,并认为思维的不可克服的规定是抽象的普遍性及形式的同一性,于是认为思维与真理相反。

二、 对有、无、变三者的含义和关系的理解

纯有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开端,有和无这对概念是黑格尔逻辑学的基石,是黑格尔逻辑体系的开端,它们贯穿着黑格尔逻辑学体系中的每一环节的概念运动,隐含在每一个概念运动中,蕴含在整个逻辑学体系的思维运动中。一开始,有和无是以纯有和纯无的形式出现,两者都是毫无规定性,此时的“纯有和纯无是同一的东西”,但是两者又有区别,否则黑格尔不会只把“纯有”作为科学的开端。变则是有与无的统一,那么二者是如何统一达到变的呢?

(一)有和无的同一

“有、纯有,——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规定。”这是黑格尔对有的最初规定,此时的有只是纯粹的无规定性和空,并不包含任何规定和内容。黑格尔说:“有在无规定的直接性中,只是与它自身相同,而且也不是与他物不同,对内对外都没有差异。”因为如果“有”有了规定或内容,那么就会被建立为与他物有区别的东西,则有就无法保持纯粹了,所以,有作为黑格尔逻辑体系的第一个概念,只是纯粹的、空的直观本身。

因此这个无规定的直接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无,比无恰恰不多也不少。此时的有和无是同一的。

“无、纯无;无是与它自身单纯的同一,是完全的空,没有规定,没有内容,在它自身中并没有区别。”实际上,这个“无”就是“有”的内容,只不过这个内容是空的,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或者说,无是存在于我们的直观或思维中,它是空的直观和思维本身,那个空的直观或思维就是纯有。

所以,无与纯有是同一的东西,同一的规定或同一的无规定。

(二)有和无的区别

在黑格尔的规定中,有和无是同一的,同时他也说过:“无论天上地下,都没有一处地方会有某种东西不在自身兼含有与无两者。”虽说这句话说的是某一个现实的东西,但从中我们能看出,有和无两者的同一并非完全没有区别,两者其实是有区别的同一,否则黑格尔也不用使用两个词去表达意思完全一样的东西。只不过在最初,有和无的区别还没有确定,或者说还没有显现,绝对精神还没有开始认识和反思自己。

(三)有和无的统一——变

变是有和无的统一,或者说变是真理。黑格尔说过:“这里的真理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已走进了——不是走向——无中之有和已走进了——不是走向——有中之无。”正是在变这一运动中,有和无有了区别,但这区别是通过立刻把自身消解掉的区别而发生的,因为变是一方直接消失于另一方之中的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有和无两者不仅有绝对区别,但又同样绝不曾分离,不可分离。

此时的变作为有与无的统一,是规定了的统一,不再是有与无抽象的统一,这说明有与无都在这种统一中。在这个统一中,有与无是作为消逝的东西,是要被扬弃的东西,它们下降为尚有区别同时又被扬弃的环节。

三、比较黑格尔的思想与中国道家思想的相通之处

黑格尔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看到他的《逻辑学》中的有、无、变之间的关系,很容易联想到中国的古代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和道家的太极图。二者的思想虽然存在差异,却也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立江, 常美玲. 论黑格尔的“有”“无”“变”[J]. 学理论, 2013(10).

[2]王庆原. 有无之辨:对黑格尔有无思想的比较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3]黑格尔. 逻辑学上卷[M]. 商务印书馆, 1996.

篇5: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

一、哲学是“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

黑格尔在《小逻辑》“第二版序言”中称其哲学劳作所曾趋赴和所欲趋赴的目的在于“关于真理的科学知识”,认为唯此才能对“精神有价值、有兴趣”;而其哲学所欲恢复的则是“绝对的内容”,以及“精神最特有的最自由的素质”,实现精神自身的自由运动和发展。为此,黑格尔首先阐述了其本人的哲学观及其与其他思维形式如宗教、艺术等的相互关系。因此他直接将哲学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他不同意近代以来将哲学和宗教对立起来的做法,而欲调和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正是在此过程中,他阐述了自己对哲学的本质规定。

在他看来,他所处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对理性的绝望,哲学堕落得庸俗浅薄:“不去认识真理,只去认知那表面的有时间性的偶然的东西”。这种哲学正是近代以来的启蒙哲学,尤其是指康德的批判哲学。黑格尔的确承认,近代哲学的复兴对精神的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它突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突显了主体抽象的自我意识,确立了抽象的思维原则,“自为的思维”得以出现;从此,思维不仅自觉地意识到思想中的东西与实存的宇宙之间的差异,还将这一差异发展成对立,并欲消除这一对立,其兴趣已“不在于如实地思维各个对象,而在于思维那个对于这些对象的思维和理解,即思维这个统一本身”,因此近代哲学首次实现了“对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但黑格尔同时指出,近代哲学的复兴却将自身与宗教对立起来,以戴着理性面具的知性原则来建立确实可靠的知识体系并以此来反对宗教的信仰,从而在近代哲学史上形成了“注重抽象理智的启蒙派”和“宗教上的虔诚派”的截然对立。他们各自都以自己所持的原则来反对对方,但由于他们没有“可以接触的材料或共同基础,因此也不可能达到学理的探讨,并进而获得知识和真理”。在黑格尔看来,前者所持的知性原则“仅在于认识到范畴或概念的抽象性,亦即片面性和有限性”,因此在他们看来,“具体的精神的统一性”不过是“一抽象的无精神性的同一性”,在这里,“一切是一,没有区别,在别的范畴内即使善与恶也是一样的东西。”但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却是“形式的抽象的无内容的思维”,是一种形式主义,只知道“高叫良心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教学的自由,甚至高叫理性和科学”,却不涉及内容的实质之处,“只停留在一种消极的形式主义和一种自由任性、自由乱发表意见的‘自由’里面”,没有达到对真理的认识;与此类似,后者也只是停留在“自豪于主呀主呀的名字”,却“直率地公开地轻蔑那些将信仰发展或扩充为精神、实质和真理的工作。”因此,两者都固执于自己所持的那一方面,都脱离“实体性的内容”。于是在他们那里,宗教意识沦落为“得到没有内容的最高满足”,哲学“也只成为一种偶然的主观的需要了”;它“完全从属于个人主观的自由的需要。”这样一来,哲学变得庸俗浅薄了,以至于发展到自身确信不可能发现并确立关于真理的知识:上帝作为世界和精神的本质,在它看来是不可把握和不可认识的;可以认识的只是那些有时间性的和变幻不居的消极的东西,绝对和上帝的本性,自然界与精神界的真理和绝对本质反倒被认为是不可知和不真的东西,剥夺了被知的权利。黑格尔嘲笑康德的批判哲学甚至将那种“对永恒和神圣对象的无知当成了良知,因为它确信曾证明了我们对永恒、神圣、真理什么也不知道。这种臆想的知识甚至也自诩为哲学。”所有这些无不都是哲学里的“虚浮习气”,是“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如今,已到了世界精神“回到内心,转向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的时候了。

不同于将哲学和宗教对立起来的看法,黑格尔认为,哲学和宗教并不相互对立,而是有着共同的内容:都以“真理”为研究对象。而“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对此,在稍后的“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中黑格尔解释道:真理并不是我们的表象与对象的符合,而是“思想的内容与其自身的符合”;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又说,真理就是“普遍的独立自存的理性”;而“唯有上帝才是概念与实在的真正符合”,上帝就是那普遍的、绝对的、本质的精神”,因此唯有上帝才是真理。此外,哲学与宗教还都共同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的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即两者的真理)的关系,因为它们都是精神自身运动的环节和结果,是达致真理或绝对理念必须经历的过程。黑格尔明确指出,“哲学的历史就是发现关于‘绝对’的思想的历史。绝对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而宗教也是“有一般的思想作为它的内在内容”的,艺术和宗教是最高的理念出现在非哲学的意识——感觉的、直观的、表象的意识中的方式。”因此黑格尔说:“只要宗教有一个信仰、一个教义、一个信条,那么它便具有哲学所从事寻求的东西——真理——在这里面,哲学和宗教便可结合起来。”宗教和哲学虽有共同的内容,但地位却不相等:哲学是要高于宗教的。哲学能理解宗教的超自然主义,宗教却只能以表象的观点理解“与它处于同等地位的东西,却不能理解哲学、概念、普遍的思想范畴。”因此,黑格尔称:“宗教很可以不要哲学,而哲学却不可没有宗教,其实毋宁应该说,哲学即包含有宗教在内。”借比,黑格尔欲实现以哲学统一宗教。

哲学与宗教虽有共同的内容,却以不同的形式达致真理。宗教主要采取默祷和礼拜的形式,借助于感觉直观和表象意识来领悟上帝。而哲学则不仅借助表象形成概念,而且关键是要对于事物实现思维着的认识和把握。因此,黑格尔说,“概括讲来,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在他看来,人之异于禽兽在于人能思维,“动物就不能说出一个‘我’字。只有人才能说‘我’,因为只有人才能思维。”但哲学中的“思维”不是作为情感、直觉或表象等形式出现的,而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也即哲学的“思维”是“作为形式的思维”即概念思维,“只有思维才配称为哲学的概念或仪器。”哲学借助于反思——反思是“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的——从直觉和表象中超拔出来,对外在世界和内心情感中的真理加以反复思索(Nach—denken),并以“思想”、“范畴”、“概念”去代替表象,从而实现将情绪表象转化为思想的目的。因此当我说出一个“我”字时,就已经进入了哲学的反思,即将“我”作为思维的考察对象。这里,“我”“不是单纯抽象的普遍性,而是包含一切的普遍性。”因为尽管“我”里面可能有各种内容,如能感觉的我、能表象的我、有意志的我等,“但在这一切活动中都有我,或者也可以说在这一切活动中都有思维。”“因此人总是在思维着的,即使当他只在直观的时候,他也是在思维。”

篇6: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

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哲学理念的梳理

为探讨黑格尔哲学史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相统一,并且把这一思想运用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体系中去加以解读,从历史学自身发展的哲学反思角度说明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思想出现的必然性.对于“现实”、“历史”、“逻辑”这些基本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具体含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在解读“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作 者:贾丽艳 JIA Li-yan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社会科学部,辽宁,锦州,121000刊 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9(6)分类号:B016关键词:历史与逻辑统一 黑格尔 现实 统一

篇7: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首先非常感谢那些翻译本篇文章的译者们,是你们才让我们看到一篇如此有深度的文章,让我们能够了解到那时的马克思。

读过整篇文章后才发现原来只是读了一遍,文中的话语是如此的艰涩,感叹马克思是如何的伟大,如此的文章是如何构思而出的,也不得不说以现在的时代去解读当时的情况会怎么困难。

篇8: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

关键词:范畴;推演;存在论

中图分类号:B51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47-02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体系,就其最终所采取的形式而言,是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者构成的。逻辑学是整个体系的第一部分,也是全体系的灵魂和核心,而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则是逻辑学的应用或应用逻辑学。逻辑学是黑格尔整个著述中最能体现和表达其思辨哲学本质的著作,“是他思想的本体论或存在论”“是关于存在之规划,它是其体系的提纲”,它以语言晦涩,逻辑严谨,推理抽象被公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难读的经典著作之一。准确把握黑格尔逻辑学纯粹范畴的推演思路,是我们走进黑格尔哲学并对其学说作出合理评价的关键。本文以《逻辑学》第一部分“存在论”为参考,对黑格尔思想特征作一简要总结。

一、存在(Sein)——逻辑学之开端

黑格尔在“扬弃”(Anfheben)费希特和谢林思想的基础上,以“存在”(Sein又译作“是”或“有”)为其整个体系的起点和开端。黑格尔认为“最初的开端绝不可能是任何经过中介或进一步得到规定的东西”[1]167,开端必须以直接的、最抽象、最无内容、最没有规定性为其标准,只有最抽象的东西才是最普遍、最能涵盖一切的东西。“存在”是一个“没有得到规定”的“纯粹的思想”,它只是一个“潜在的概念”,潜在地预示着某种规定性但其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的规定性。它的无规定性就决定了“存在”只能是一个最抽象的范畴,也只有在最抽象的“存在”中才可能顺理成章地推演出其他一切具有规定性的范畴来。据此,黑格尔整个学说便以“存在”为推演起点。

概念一经被规定,就只能是具体的和有限的范畴。以“纯存在”为开端,可以具有规定性的范畴为开端所带来的逻辑困境,在黑格尔哲学中,存在不仅满足于充当逻辑体系的开端和整个绝对精神的发端,它本身必须要在不断的矛盾对立中反观、充实自我,使其潜在的性质最终外化为现实的自然界和人类精神。因此以存在为开端,也同时蕴含着概念的辩证的、能动的发展本性。

二、存在(Sein)——无(Nichts)——变易(Werden)

在逻辑学中,作为开端的“存在”或“有”除了表示一物或某物“是”以外,再没有任何规定性。“纯存在”本身再不具有规定性,而只是一个空虚抽象的无内容的概念。然而当人们更进一步地询问“纯存在”的实质时就不难发现,“纯存在”仅意味着“存在着一个无”。 因此,当作为逻辑学开端的“纯存在”反问自身时,便会从自身的自我否定推演出逻辑学的第二个范畴“无”。“无”(Nichts)是存在的直接过渡,是存在自身直接的对立物,二者之间表现出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由于存在和无的对立是完全直接性中的对立,对立双方虽然在概念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但就其本质而言,二者都是同样的无规定性,二者的区别“是一种意谓上的区别,或完全抽象的区别,这样的区别同时又是无区别。”[1]173存在和无是通过相互过渡证明只有把它们作为环节包含在内的两者的统一——“变易”才是它们两者的“真理”。“因此,存在和无的真理就是两者的统一,这个统一就是变易。”[1]195

这里就产生了逻辑学中的第一个具体范畴——“变易”(Werden),“变易”是存在和无的动态统一,存在和无作为被扬弃的东西包含在变易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在存在和无的相互过渡中,变易表现出两种相互对立的规定性,即从无到有(存在)的“产生”和从有(存在)到无的“消亡”。

三、质——量——度

关于质与量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指出:“一般说来,质是与存在同一的、直接的规定性……某物之所以为某物,是由于它的质,它在失去自己的质的时候,就不再是某物。”[1]179“量是不复与存在同一的规定性,而是与存在分开了的。它是被扬弃的和转化成毫无所谓的质。它包含存在之变动不居,而事物本身,即存在(量是存在的一个规定性)并不会因它而遭受变动。”[1]179由此可知,“质”是一种直接的、抽象的、简单的并与存在同一的规定性,同时“质”是某物成其自身的本质规定性,质的改变也就意味着某物已经丧失了成为某物的本质规定性而成为他物。

在逻辑学中“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纯存在”—“定在”—“自为存在”的由低到高,由抽象到具体的阶段。质的规定使得特定存在成了与“他物”不同的“某物”,而“某物”的质又总是靠“他物”来规定。“某物变为一个他物,而这个他物本身又是一个某物,因此这个某物同一变成为一个他物,如此递进,以至无限。”[1]182黑格尔把这种“无限递进”称为“坏的无限”,他认为“这种无限时空虚的,知识有限之否定,而有限性仍然重复发生,还没有得到扬弃……这种无限乃是互相转化的某物与别物两项彼此交互往复之无穷进展。”[1]183“真正的无限”是包含有限在内的,不是对“有限”的存在的单纯否定,而是对这种否定之否定;即“在它的他物中也在它自身,或作为过程来表述,是在它的他物中同时也达到自身。”[1]183只有回到每个事物本身使之成为“自为的一”达到“真无限”,才能获得质的规定性。而其他各个“自为的一”则相对它来说便成了“多”,于是就有了“一”和“多”的关系,同时逻辑范畴的推演也就从质的规定进到了“量”的规定。

在逻辑学中,黑格尔把“量”分为三个环节——“纯量”(Die reine Quantitat),“限量”(Das Quantum)和“等级”(Das Grad)。量是对质的扬弃和漠不关心,量的变化通常是渐进积累的,并不影响到质。但是一旦量的变化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就会发生质的“飞跃”或质变,即从量变中产生出新的质。

四、存在论范畴推演之特征

1.范畴推演之动因——范畴的自我推进

在《逻辑学》第一部分“存在论”中,黑格尔反对当概念进入到“质”的第二阶段——“定在”阶段时通过“他物”获得自身规定性的“无限”。他认为那种“无限递进,以至无穷”的推进方式不是对事物自身有限性的“扬弃”,而是仍然徘徊在有限性的层面上用“他物”否定“此物”,这是一种毫无结果的“坏无限”。而黑格尔认为“真正的无限”是包含有限在内的,不是对“有限”的存在的单纯否定,而是对这种否定之否定;即“在它的他物中也在它自身,或作为过程来表述,是在它的他物中同时也达到自身。”[1]183只有回到每个事物本身使之成为“自为的一”达到“真无限”,才能获得“质”的规定性。“坏无限”或“恶无限”是一种简单的“线性追溯”,无限追问,因为人的经验的有限性就决定了这种直线式的追溯是没有终点的。而黑格尔所说的“真无限”或“好无限”其实是一种“圆圈”式的无限,这种无限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虽然从纵向来看范畴是无限推进的,但横向而言,范畴运转的范围和轨迹确实有限的。“真无限”不在通过“他物”来限制和规定以至于否定“此物”,而是“此物”通过自身并把自身看做“自为的一”,实现自己规定自己。逻辑范畴的推演其实是范畴的自我推进、自身发展。这一发展过程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三个阶段。

因此,在范畴发展的过程中不需要通过超然物外的“上帝”作为推动者,赋予范畴发展的动力。范畴的推演是在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的扬弃,让自身不断获得具体而且丰富的规定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范畴是“自足”的,而且每一个范畴都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这里也可以理解因何人们称黑格尔为“泛神论”者。

2.范畴推演之方法——“正反合”三段式

在整部《逻辑学》中,从最初的“纯存在”到“绝对理念”中间经历了诸多阶段。在阅读逻辑学著作时,如果仅仅通过范畴自我推演、自我发展,单纯地从前往后推演,从开端到终点的线性推理经常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困惑。因为但凡理解黑格尔逻辑学范畴演进规则的人都认为,当阅读理解过程受阻于某一概念时,最应该从下文寻求“暗示”,而这种“暗示”在逻辑学中随处可见,这里其实把握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一个重要方法——“正反合”三段式推理模式。

宏观上,黑格尔整个《哲学全书》是一个“正反合”的“大圆圈”,即逻辑学(正题)——自然哲学(反题)——精神哲学(合题);再如作为逻辑学有机构成部分的“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螺旋式发展的“圆圈”,即“存在”(正题)——“本质”(反题)——“概念”(合题)。而当我们的理解深入到具体各部分时,同样会发现存在论中最初的“存在”(正题)——“无”(反题)——“变易”(合题)的三段式,以及“质”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纯存在”(正题)——“特定存在”(反题)——“自为存在”(合题)。

在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中,“正反合”三段式也可以理解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逻辑范畴的推演过程正是范畴经过“正题”即自身直接的肯定,到“反题”(在对立中否定自身)最终过渡到“合题”(即“正题”和“反题”的统一,“合题”通常在扬弃“正题”和“反题”的基础上,将二者合理地统一于自身,作为自身的两个环节。)。

概念的这种“正反合”三段式的推演路径,这种发展后来被形象地概括为“螺旋式”的发展,这是把握黑格尔范畴演进思路的关键,也是理解黑格尔整个唯心主义体系的必经之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也正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中被充分地表现出来,后来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称其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规律的核心理论来源加以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谈公共关系中的演讲艺术下一篇:事业单位数量关系解题技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