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2022-04-15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关于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规定,原建设部于2004年制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原《办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企业安全生产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篇1:

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基本构成,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在实际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注意事项,提出分级管理、分级管控与齐抓共管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督体系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体现在安全贯穿于运行、维护、检修、管理等生产经营全流程,任何一个专业、岗位环节都不能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通过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的作用发挥,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一、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概述

人员、技术、设备和管理是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最重要四个组成部分,也就需要从这四个方面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一)执行层保证系统

执行层包括运行、检修一线人员和专职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关系公司层各项决策、部署、要求的到位落实。班组是执行层的最基本单元,必须着力加强班组规范化管理,健全班组安全机制。一是要规范班组安全管理,提高运行、维护、检修工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化。特别要抓好各项规程、反措、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等的刚性执行。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杜绝朝令夕改、越权指挥、頤指气使等干扰因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生产一线人员积极性。三是要切实提高人员安全意识,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特别防止无知性违章、强令违章操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二)安全技术保证系统

技术措施是生产安全最为基础的软件保障。先进、适用的技术管理可以减少设备异常、低水平操作、突发事件等导致的安全事故。一是要应用新的技术监测手段和装备,加强技术监督,做好监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提前消除事故隐患。二是要认真落实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完善设备和人员防护措施。三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编制应急预案特别是现场处置方案,并确保一线生产人员真正掌握。

(三)设备管理保证系统

设备健康是生产安全最为基础的硬件保障。高可靠性的设备可以大幅度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次数。加强设备管理,一是要实施设备点检、定检相结合的设备检修管理体制,持续提高设备可靠性;二是要强化主要设备、关键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突出“隐”字抓好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三是要科学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设备装备水平。

(四)规章制度保证系统

规章制度保证体系是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关键一环。减少和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制度管总,坚持有章可循,坚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生产操作和日常管理。

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概述

某种意义上讲,安全监督体系人员是运用行政上赋予的职权,代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即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人身和设备安全进行监督,具有很强的强制性和一定的权威性、公正性。因此,各级安全监督人员应切实履行监督责任,重点是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的落实。

安全监督人员履行监督职责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分层次、抓重点。安全监督部门应以安全管理为主、现场监督为辅,不定期抽查为其主要监督方式;车间安全员重点是围绕车间工作抓安全管理,重点监督复杂作业、交叉作业、临时作业等较大安全隐患作业;班组安全员主要侧重于现场违章监督。二是要坚持“四个凡是”(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坚持指导与服务、管理与协调、监督与考核、教育与奖惩相结合。

三、安全保证体系与安全监督体系的关系

(一)两者的作用

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是安全生产的两块基石,从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因素来看,保证体系起到内因的作用,监督体系起到外因的作用。通过两个体系的各自发力,将人的能动性、设备的可靠性、制度的约束性有效的组合在一起,既相对独立、各负其责,又互相监督、相互促进,以监督促保证,形成合力,使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两者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两者有各自的明确职责,分工不同。

保证体系重点是保证安全、可靠的完成生产经营任务;要明确实际工作中,谁对哪些工作承担责任,在哪些范围内负责,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促使每项工作、每个岗位人员都时时、处处考虑到安全问题,落实好安全保证措施。

监督体系重点是监督、检查保证体系在完成生产任务过程中,是否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严格遵守规程、制度、技术措施等规定,是否对发现重点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

(三)两者的联系

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是一种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监督体系是制约者,保证体系是被制约对象。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从根本上保障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顺畅运行和作用发挥。

四、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安全管理工作

1.坚持“分级管理、责任到人、职责明确、以责论处”。一是要理清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关系。保证体系承担安全管理职能,是安全生产的主角,保证体系不发挥作用或者作用弱化,靠监督体系是不可能抓好安全生产的;监督体系承担安全履职的监督职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失去了监督的保证体系,安全生产局面就处于失控状态。二是要理清领导人员、安全监督部门、生产部门的职责,推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每项工作都只能有一个归口部门、一个归口岗位、一个主管领导,要注意防范领导人员一不满意就直接伸手管理一线安全工作,或者片面认为安全就是安全监督部门的事情。

2.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人资部门、党群部门和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在保证体系中也应承担重要职责。“齐抓共管”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不喧宾夺主、影响一线正常秩序,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人资部门要发挥人力资源调配和人才开发、技术培训作用,合理配置安监人员,提高职工安全素养。党群部门要善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开展职工代表安全巡视,在职工维权和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做文章。

(二)安全监督工作

1.安监人员要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电力生产涉及运行、检维、继保、热控、自动化等多工种多专业,高度集成,生产安全问题复杂多样。任何一个环节、一个操作、一个指令错误,都可能导致人身、设备事故,甚至威胁电网安全稳定。所以,安监人员必须从生产一线择优选拔。

2.安监人员要不断提升监督水平。安监部门是代表企业在履行安全监督职责,要注重从大量的现场安全管理实践中,发现和研究安全表象问题背后存在的管理问题,研究体制机制的完善问题,找出安全管理中具有规律性、科学性的东西,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认识、规章制度。

3.安全监督检查要坚持以人为本。一是要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一般性违章、操作水平低导致事故要以说服教育、提高技能、提高责任心为主,对严重性违章、屡教不改的违章要坚决予以严肃处罚。二是安全监督检查要规范化、制度化,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推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倒逼安监人员主动提高监督检查水平。

4.安监工作要坚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相结合。安全监督工作既要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制定长期管理规划和目标。特别是涉及安全设施标准化、创建企业安全文化、职工安全培训等工作,还要配套具体实施方案,分步实施,由浅入深,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基础,向实现企业本质安全靠近。

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安全生产需要分级管理、分级管控,安全基础工作至关重要,最需要求真务实,注重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作者:李永超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篇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解读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关于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规定,原建设部于2004年制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原《办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原《办法》中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需要。为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原《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对原《办法》进行了修订。在修订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组织调研、召开会议及全国发文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地征求了各地区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以下简称新《办法》),于2008年5月13日发布并实施。与原《办法》相比,新《办法》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一、明确职责

新《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及其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利于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如:新《办法》第六条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具有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以及组织或参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及演练等14项职责;第七条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检查过程中具有查阅在建项目安全生产有关资料、核实有关情况,检查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及监督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责情况等8项职责;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分别明确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二、配备人员

新《办法》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数量的配备与企业资质等级相结合,建设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项目规模相结合,增强了可操作性。如:新《办法》第八条明确了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企业,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第十三条规定了总承包单位对于所承包的建筑工程、装修工程应按照建筑面积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土木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则按照工程合同价进行配备;第十四条明确了分包单位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具体要求。

三、实行委派

新《办法》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实行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委派制度,以提高企业对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力度。新《办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实行建设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委派制度。同时要求建设工程项目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将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情况报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四、综合监管

新《办法》把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核发、管理结合起来,确保新《办法》得到切实执行。具体要求包括: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应当审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其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建设主管部门核发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审查该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责情况。 编辑张 玲

作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量安全司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篇3:

关于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摘要: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能够有效实现对各种事故的预防,使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更具有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和人员安全等各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是对国外的优秀管理理念进行借鉴运用,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以此对危化品企业生产工作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实现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机制,有效促进危化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一、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现状

1.1管理理念得到有效转变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中,危化品企业的管理理念得到了有效转变,由以往的“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措施和策略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真正落实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观念。通过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有效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部分,以往事故缺少事前预防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HAZOP、SCL、JHA等评价方法,使风险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使安全生产管理由“事后处理”转变向“事前预防”,有效落实了“预防为主”的管理观念,对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2信息管理得到有效规范

在进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信息管理的水平对整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危化品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时候会形成大量的档案、台账等文件资料,这些都是危化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之前,企业的资料记录名目较多且复杂,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安全生产活动也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台账,且各个部门都有独自建立台账的状况,无法形成统一标准的台账格式,甚至有些安全生产活动根本没有建立台账,极大影响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条件下,各个危化品企业都根据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台账、记录和档案,定期修订和审核,制定了统一的台账格式,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得以有据可依,有效实现了对台账记录和管理的规范,为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中的问题

2.1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许多危化品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将其看作为上级部门发布的任务,导致整个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危化品企业的领导层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就是安全工作,可以交给安全部门全权负责,导致安全部门在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时候,存在严重的乏力现象,很难满足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纵向到底、横向倒边”的要求,无法发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真正作用。同时,危化品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时候存在一定疏忽,没有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规定要求进行管理操作,整个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都侧重在应付上级的层面,无法真正贯彻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此外,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够严格,也是各个危化品企业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比如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存在照搬挪用的状况,没有根据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和制定,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缺乏实效性,极其不利于危化品企业的持续发展。

2.2現场管理不够规范,达标评审参差不齐

现场管理是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危化品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危化品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的时候,没有根据我国相关的标准要求制定作业票证,在填写监护人、负责人及验收负责人等等签字证明的时候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填写安全措施的时候缺乏针对性和明确性,甚至出现了作业时间超过作业票证的有效时期等等问题。同时,安全防护不够完善也是当前企业进行作业现场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比如器材配备和消防设施不符合安全防护的要求,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不正确,施工人员未携带作业票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存放位置不安全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措施

3.1强化政策引导

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我国危化品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想要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强化企业领导层、管理层、基层员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为危化品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圈。当前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还没有在法律法规上提出具体的要求,以致危化品企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缺乏正确认识,这就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根据危化品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合理的优惠政策,以此鼓励危化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潮。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及时做好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监管工作,对于无法达标的危化品企业要进行整改,将一些优秀的危化品企业设为模范样板,加强各个危化品企业之间的学习交流,使危化品企业能够真正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效激发危化品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展提供有利基础。

3.2强化培训力度

由于危化品企业的员工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管理技术及相关知识方面也较为缺乏,想要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加强对危化品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组织内部培训和专题培训,也可以聘请专业的培训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有效提高危化品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在进行企业内部培训的时候,尤其要重视生产工艺的安全操作培训,根据生产工艺的流程和特点,以及工作环境、机械设备、物料等多种情况,对企业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准确了解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继而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进行合理改变,使培训效果得到有效保障,有效提升危化品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3.3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为实现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机制,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积极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工作。在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不仅会积累更多的优秀经验,也会出现新问题、新要求,对于这些问题就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改善措施,不能直接搬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规范。在危险品行业,完整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这需要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规范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和吸收,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得以顺利进行,有效发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四、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伴随国民经济的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对于危化品产品需求也逐渐加大。安全生产才是危化品生产的前提,因此在危化品生产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安全应急处理,积累工作经验,不断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维护企业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化工设计通讯,2018(12)

[2]赵连池.危化品企业如何做好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J].山东化工,2019(17)

[3]杨恩宇.新时期背景下化工生产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

[4]李华汐.探究新时期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J].当代化工研究,2020(08)

作者:龙辉

上一篇:金融党建创新论文下一篇:供电企业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