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2022-04-18

2014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安监总办〔2014〕49号)。为落实这项工作,我们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了调研,其突出问题是落实难。原因与表现认识不足走形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石化企业安全生产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篇1:

现场目视化在石化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摘 要:2009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下发了《安全目视化管理规定》,全面推行现场安全目视化管理(以下简称目视化)。现场目视化可以简化操作,直观易懂,有利于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炼化企业装置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一套生产装置不仅要外观整洁,还要科学规范。目视化管理作为现场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

关键词:现场安全;目视化管理;应用

石化企业有各种生产加工装置,使用塔、釜、罐、器、管线、阀门、机械等设备,以石油和天然气為原料,生产各种石油化工产品,装置现场工艺过程复杂,且具有高温、高压、临氢、深冷、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点。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按照规程进行复杂的操作,检维修人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为了更准确的执行操作要求,更好的维护设备的运行,更醒目地提示人们现场存在的风险,在现场设置以板、牌、签、物、线等为标识、标志的目视化内容,有利于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一、目视化管理的概念及其目的

目视化管理是通过颜色、标识、标签、标牌等方式区分或鉴别工器具及设备的使用状态、工艺介质及流向、生产作业场所的危险状态、人员身份及资质等的一种现场(定置)管理方法。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的有效方法,达到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二、实施目视化管理的意义

通过对设备和设施、区域和点位、人员和工器具的标识可以辨识装置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基本信息;有效提示风险;避免人的误操作;实现现场标准化建设;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灌输“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体现安全文化。

三、目视化管理的作用

(1)明示管理工作要求:通过目视化标牌表明现场管理要求,如:装置入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示进入装置区域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禁止打手机等管理要求。

(2)一目了然判断:现场通过标牌、标签等标识,使人们对现场工艺及设备运行状态能够快速反应判断,如:压力表、温度表、液位计等用各种颜色表示正常和异常;用柱形图表示产量,消耗等完成情况,使人们一看便知工作业绩如何。

(3)提醒、提示的作用:现场用各种安全标志牌表示现场区域或点位存在着火、爆炸、中毒、腐蚀、辐射等危险,提醒现场容易发生滑倒、碰头、坠落、挤压等危险,提示现场是废水、废气等排放口等。

四、目视化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人员目视化管理

人员目视化管理采用的方法:主要通过安全帽、工作服、胸牌及袖标对不同岗位、类别人员进行辨识区别。

进入装置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帽,没有佩戴安全帽的人员一律不能进入装置现场,公司要求管理人员佩戴白色安全帽,操作人员佩戴红色安全帽,安全管理人员佩戴黄色安全帽。

2.工器具目视化管理

脚手架搭设状态及检查结果用标识牌标识,中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现场目视化手册》规定:脚手架状态标识牌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绿、黄、红三种类型。

便携式梯子准用状态、检查结果用带颜色的粘贴标识,梯子在定期检查后按检查时间段分别粘贴绿、红、黄、蓝标贴。

压缩气瓶的使用状态用挂签标识,标明介质名称和使用状态。使用状态有满瓶、使用中、空瓶、故障四种。

临时配电箱用标签标识,内容有“当心触电”警示语和负责人姓名、单位、电话、使用状态等信息。标签贴在临时配电箱门上显著位置。

3.设备、设施目视化管理

设备、设施范围包括公司用于生产、运营、试验等活动中可供长期使用的设备、辅助设备及其附件等物质资源。设备、设施目视化管理采用的方法:主要通过标牌、标签、颜色等来区分不同的设备、并传递设备名称、位号、介质、量程(容积)、使用状态、操作说明等信息。按照功能类别设备可分为静设备、动设备、电气仪表(仪器)、安全设施、消防设施五大类。

4.区域目视化管理

生产区目视化包括车间属地标识牌、安全要求告知牌、安全通道指示牌。车间属地标识牌对车间属地划分、管理信息进行介绍,车间属地标识牌、安全要求告知牌设置在进入车间辖区的显著位置;安全要求告知牌内容包括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注意安全、禁止机动车通行、火警电话等,设在即将进入生产区的重要入口点位处。

装置区目视化包括装置风险告知牌、安全要求告知牌、消防通道指示牌等。装置风险告知牌内容包括装置风险等级区域、主要风险、危害介质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等。安全要求告知牌内容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注意安全、禁止打手机、禁止使用非防爆工具、当心着火、当心爆炸等标识。

五、目视化管理要求

(1)各种安全色、标签、标牌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安全色》(GB2893-2008)等法规标准要求。

(2)设置应具有针对性,应设在醒目的地方和它所指示的目标物附近;应使操作人员能识别出它所指示的信息属于那一类对象物;避免集中设置和为美化而设置。

(3)安全色、标签、标牌的使用应考虑夜间环境,应保证有充足的照明光源,以满足需要。安全标志应保证在夜间清晰可辨。

(4)用于喷涂、粘贴于设备设施上的安全色、标签、标牌等不能含有氯化物等腐蚀性物质。

(5)安全色、标签、标牌等应定期检查,以保持整洁、明亮,如有变色、褪色、脱落、残缺等情况时,应及时重涂或更换。

总之,在石化企业现场实施安全目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在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效果,在作业现场的所有人员可以通过目视化清楚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各工器具的完整性状态,并且可以自觉远离安全隐患;对于生产操作人员来说,通过目视化可以使一项操作更加简单,减少操作失误;作为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作业现场的各项安全隐患,大大减少作业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现场实施目视化安全管理有利于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有利于将安全管理工作引起现场每一位人员的关注,对石化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集团公司.安全目视化管理规定,2009.

[2]中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现场目视化手册》,2012

[3]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4]国家标准《安全色》(GB2893-2008)

作者:王文年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篇2:

解决标准化建设落实难问题

2014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安监总办〔2014〕49号)。为落实这项工作,我们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了调研,其突出问题是落实难。

原因与表现

认识不足走形式。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和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耗时、耗力、耗财,投入多且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有些企业和部门认为这项工作只是国务院的文件要求,没有法律依据,持消极应付态度,敷衍了事地开展工作;有些企业在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后,创建时的资料材料束之高阁,实际工作中依旧是原来如何,现在依旧如何。

缺少激励政策和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要求有基本的人员构成条件,小微企业因规模小、人员少、设施设备简单等特点,不能满足上述达标的基本要素。工贸行业企业中,除烟草、机械、食品加工等行业企业积极性稍高外,其他行业或领域的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甚至抵触情绪。基层安全监管部门普遍认为,这项工作缺少激励政策的引导和鼓励。如在有行政许可的行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虽提出达标企业许可证到期换证时可直接延期或免予现场审查,但没有具体可操作性措施;而在其他多数行业内,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对达标企业实行财政资金分级奖励或补助,有力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而更多地方则缺少类似的鼓励政策,企业落实这项工作的自觉自愿程度相对较差。目前,之所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类企业申请率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安全监管部门依赖行政许可推动的结果。

政策措施持续和实效性较差。近年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业务司局各自制订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办法,对所监管行业评审工作均有各自的规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安监总办〔2014〕49号)在废止各司局评审办法的同时,提出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企业自主创建为主” “企业自愿申请”和“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应在本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控制在本行业企业总数的1%以内”等的原则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的不统一、不衔接和不持续,为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形成了制度性障碍。

未与其他安全生产业务协调推进。一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安全生产许可证申办、应急预案评审备案等事项缺乏融合,未能协调推进;二是对涉及多个行业或领域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缺乏统筹建设,各自为战,重复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三是这项工作与中石油、中石化系统10多年来已成熟应用的HSE管理体系缺乏“兼容”,致使多数石油化工企业存在着排斥和抵触情绪;四是由于这项工作过度依赖行政许可干预和责任目标考核,一些企业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属无奈之举。

评审考核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机构建设、规章制度、工艺装备水平等纸质资料材料所占比重过大,而综合反映安全管理状况的生产过程、现场安全条件等所占比例较低;同时,也缺少体现基层基础的班组建设内容,不能反映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真实水平。二是不少评审单位及其评审人员业务水准不高,甚至存在“评审单位为收入、建设企业图证书、监管部门完任务、实际建设图形式”的不良倾向。三是有的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插手或干预咨询、评审业务,对评审工作监管不严,评审存在区域垄断现象,致使评审质量不高,水平高的评审单位进不去,尤其是在缺少收费指导标准的情况下,仍存在着乱收费现象。

思路与建议

针对上述主要突出问题,笔者提出的解决思路与建议如下:

政策引导,依法推进。应紧紧围绕“政策激励、企业自愿、监督支持、评审服务”的原则,尽快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激励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借鉴推广有关省的经验,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制定激励政策,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简化行政许可手续、减少监督检查频次、从轻行政处罚、参与评先表彰、下浮保险费率、纳入守信名单、实施资金奖励或补贴补助等政策措施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达标企业,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会同行业监管部门向社会公告,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报,支持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并作为其信用评级、银行贷款等的重要参考依据。对目前已经达标或者正在达标的,按规定做好复评和评审工作;对目前正在申请或者今后申请的,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有关规定,开展评审和复评工作。

跟踪服务,分类指导。业务监管机构要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日常监督检查有机结合,作为安全生产监督抽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持续进行督促、指导和服务。同时,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跟踪服务制度和评审责任制,明确评审组织单位加强对达标企业后续指导和监督,适时开展专项抽查;实行评审单位与达标企业持续安全生产标准化双向责任制,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专项抽查达不到评审要求的,一方面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公告,取消达标企业享受的激励待遇;另一方面,所评审达标企业有3家以上达不到评审要求,取消评审单位的评审资格。应当根据企业的行业领域类别、安全生产状况、生产经营规模,分类、分层次、突出重点地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有许可任务的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类企业,在鼓励企业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同时,将审查审批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力争同时开展,同时取证;对无许可任务的工贸类企业,要通过对这项工作的深入宣传、相关激励政策的完善落实,引导企业开展好这项工作;对生产经营规模小、从业人员少的小微企业,遵循自觉自愿原则,积极做好指导和服务等工作。并通过试点示范的方式,树立一批示范企业,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注重制度建设,强化评审责任。应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各地实际,尽快制定当地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评审办法》要着重解决好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明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程序,明确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评审标准,明确评审单位资质条件,明确评审工作机构的责任,授权直管县(市)负责三级企业的公告,证书、牌匾由其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发放。通过《评审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切实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考核和监督管理工作。要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状况、安全条件的评审比重,评审单位及其评审人员对现场评审结果负责,严格杜绝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企业通过评审、达标取证。取消行业领域和地方区域限制,防止评审垄断行为和腐败现象,加强监管监察,依法依纪查处执法人员插手或者干预咨询、评审和考核业务行为。对于弄虚作假取得证书或者达标后降低标准的,要严肃查处,并按规定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其证书。建立评审单位信誉度公示制度,定期评议企业对评审单位服务的满意度,及时在相应信息平台上公布,并倡导企业委托质量高、服务优、信誉好的评审单位进行评审服务。建立公平的评审市场化机制,在资质许可范围内,实现企业和评审机构的双向自主选择。评审组织单位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对评审过程、评审质量、评审行为的监督检查,按规定查处评审单位违规行为。

编辑   边 安

作者:孙兆贤 黄灵阁 王志磊 李曼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篇3:

黄淑和: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摆到第一位

“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并趋于好转。2010年,中央企业百亿元销售收入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5,比2005年下降了53%。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业绩持续改善,中央煤炭企业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0.075,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央建筑施工企业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2以下,处于全国行业领先水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共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57起,死亡965人。其中,建筑施工企业87起,死亡477人;煤炭企业11起,死亡139人;石油石化企业19起,死亡88人。上述三个行业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分别占中央企业的55.4%、7%和12.1%,死亡人数分别占49.4%、14.4%和9.1%。这充分暴露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还很不平衡,个别企业还存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够有力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期间央企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大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履行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工作方式,夯实管理基础,强化源头控制,加大安全考核和事故问责力度,加快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实现中央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大特色体系,创造一流安全业绩。

“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攻方向

要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要-把抓好以下“四大重,点项目”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攻方向。

一是科学制定并全面实施企业安全发展五年规划。各中央企业在制订并实施“十二五”规划中,要系统梳理安全生产关键风险点,科学配置与安全风险防范相适应的各类资源。要按照国资委确定的主业,优化产业布局,严控投资方向,谨慎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对拟兼并重组的企业,要严格做好安全生产评估,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才可并购;已兼并重组的企业,安全管理要及时跟上,加快形成统一的安全文化,确保兼并重组企业安全发展。要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坚决关停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设备和装置。

二是大力推动安全技术攻关。中央企业要坚持高起点和高标准,着力抓好重大事故风险防控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的攻关,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要重点完善三大安全保障体系。具体是:完善重大工程和高危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避免出现系统风险;完善在线安全监控体系,力争做到所有生产作业场所、重点部位实现全天候的在线监控;完善和优化设备保降体系,切实提高物防水平。

三是大力提升境外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凡是在境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都要加强安全品牌建设,认真研究驻在国经营管理、劳资、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抓紧建立和完善与国际安全标准相衔接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和安全规章制度,健全安全防范、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和法律保障等具体办法,切实履行境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能,强化境外人员安全培训,确保境外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是加快培养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安全监管专业队伍。中央企业要逐步实现安全监管队伍的专业化;加强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培育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安全技术专家队伍。被国资委列为安全生产监管一类的中央企业要全面推行安全总监制度。

切实做好2011年的安全生产工作

2011年是实现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的起步之年。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围绕“做强做优中央企业”这一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完善措施,抓好落实。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不折不扣地贯彻《通知》和《禁令》要求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中央企业要切实贯彻落实《通知》和《禁令》,企业要细化本单位的各项要求,制定各层级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凡是越红线的事,不能干;凡是越红线的钱,不能赚;凡是越红线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当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宁可牺牲经济效益也要确保安全。

(二)着力做好事故的预测和防控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各中央企业要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预防在先的意识。要抓好源头防范;要抓好过程管控;要抓好重大危险源控制。做好关键环节、重要部位、重点设备及重大危险源等的专项排查及整改工作,对整改不力或未按期完成整改的,要追究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三)突出做好三项监管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各中央企业要深刻汲取近年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剖析深层次原因,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一是要切实抓好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二是要加强重点企业的监管,三是要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管。

(四)加强对承包商和分包队伍的管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对承包商和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一旦出了问题,业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央企业要认真履行对承包商和分包队伍的安全监管责任,将其纳入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体系,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五)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中央企业要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一是要突出培训重点,二是要注重培训效果,三是要加强培训师资和基地建设。

(六)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是要提升应急预案质量;二是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工业产品装饰管理论文下一篇:辅导教学的会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