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文章分析了非煤行业企业在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由于行业管理、文化、标准的差异而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指出要发挥自身行业的优势,严格按照煤炭行业的标准办事。切实搞好煤矿安全生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煤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煤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篇1:

探讨煤电企业如何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摘 要:煤电企业作为国家能源企业之一,企业的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劳资关系的和谐是创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因此,加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劳资关系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劳资矛盾,重点探讨在煤电企业如何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关键词: 煤电企业 和谐 劳资关系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煤电等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煤电一体化、融合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煤电企业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和谐的劳资关系也逐渐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只有保证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创新性和技能性,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维权机制的建设,形成融洽的干群关系,使员工有幸福感、归属感、责任感,才能更好的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促进企业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概述

1、劳资关系

劳资关系,或称为劳雇关系,是劳动者与所在组织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的冲突与合作,主要是劳资双方的权利和合作的关系,其深入的内涵包括雇佣关系中为了价格与权力相争的理论、技术和制度等,透过双方所签订的团体协约和劳动契约而成立。

2、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意义

煤电企业是国家能源企业,它的劳资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生产秩序、企业发展、社会安定及国家安全。我国的劳资关系重在强调合作、和谐、协调,以合作取代对立、以和谐化解纠纷、以沟通消除隔膜,积极稳妥地化解劳资冲突,缓和劳资矛盾,形成企业与员工互利共赢的局面,对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劳资关系矛盾

经济关系的本质,决定了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社会制度,只要有雇佣关系,就会有劳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煤电企业的劳资关系也逐步走向规范与和谐,但由于部分劳资关系主体不成熟,各项制度不健全,没有按规定程序处理劳动关系和生产单位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客观存在,所以劳资关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即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性、不规范性、对抗性和日益成熟性等,劳资矛劳资双方的矛盾越突出,越不利于企业发展。运营中的企业就像是一条船,劳资双方就像是一条船上的船长和舵手,稍有矛盾,如不及时解决,不仅船不会向前行驶,还有双方共同沉入水底的可能。因此,劳资双方的矛盾也是企业核心矛盾。

三、如何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1、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

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过程中,离不开法治和规章制度,煤电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把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使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积极尝试和探索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确立科学的分配制度的、创建市场化的人才選拔机制,积极尝试和探索在新形势下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新方法、新路子,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体系,规范运作以更好的保证劳资关系的和谐融洽。

2、重视员工的社会保险工作。

企业应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福利、工伤保险等重大问题推进和完善,以实现员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助、人人有保障”的整体目标,健全的社会保障工作,既维护了职工的合法利益,也保证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和谐稳定。

3、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利益共享

我们经常说市场是一块蛋糕,劳资双方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合理分配。煤电企业要适应市场和公司发展的需要,导入现代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分制度,实现劳资双方利益共享。可以建立如工资总额的增长同各单位经济效益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建立绩效挂钩、风险共担、效益共享、指标共保、效率优先的绩效考核机制,劳资双方利益共享的机制,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提高企业职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参与意识及责任感,使劳资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4、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电行业内最关注的问题,企业从创建之初,要始终坚持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工作预警机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引导职工对安全与健康的自觉、自需、自求意识,从自我做起,从岗位做起,以“一万”的坚韧顽强,堵“万一”的安全漏洞;以“零违章”保“零事故”。另外,还要从强调新的安全理念,严密管理、完善系统、技术支持、人员保障和环境的和谐等方面做起,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实现人员无伤害、系统无故障、设备无缺陷、人与环境和谐统一,让职工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最终创建和谐的安全型企业。

5、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企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酬显其绩”的人才观,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对青年成才搭建舞台。坚持使用培养并重,做到引导激励并举、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人才选拔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努力为青年人才成才构建平台,使优秀的青年人才陆续走上各级管理岗位。由于煤电行业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促进职工思想观念的及时转变和更新,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创造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员工。并通过严格、系统、完善的选拔机制,为公司储备人才,打造一支基础较好的员工骨干队伍。

小结:

正确处理劳资矛盾,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和谐的劳资关系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劳者有所得、才者有所用、人人有梦想”得以实现,同时也为构建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积极贡献了力量。

作者简介:杨红梅(1971.5--),女,1992年参工时间单位:河南煤化鹤壁煤电公司电石厂,资格证工商管理中级。

作者:杨红梅

煤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篇2:

非煤行业企业在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如何搞好安全工作

摘要:文章分析了非煤行业企业在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由于行业管理、文化、标准的差异而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指出要发挥自身行业的优势,严格按照煤炭行业的标准办事。切实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非煤行业企业 筹建煤矿 安全生产

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不同行业之间、不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传统能源企业——煤炭行业也逐渐从单一的煤炭生产转变为延伸产业链、追求下游产品附加值的多元化企业,诸如目前国内煤电联营、煤炭产品就地转换化工产品等多种强强联合方式,充分挖掘了下游产品的附加值,凸显其市场竞争优势。

在煤炭企业与其他企业的诸多合作方式中,非煤行业企业开发筹建煤矿较为普遍。毋庸讳言,在非煤行业企业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由于行业管理、文化、标准的差异,势必对跨行业管理造成影响,特别是如何搞好安全管理将成为最大的难题。现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非煤行业企业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浅谈几点看法。

首先,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如何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至关重要。非煤行业企业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人员组成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从原有行业企业抽调部分职工进行学习和培训,煤矿投产后从事辅助生产工作;二是招收煤炭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基本建设,投产后从事部分技术和管理工作;三是从其他煤炭企业招聘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直接充实到管理一线,从事管理、技术和安全生产工作。从原有行业企业抽调的职工由于其原行业的历史积累性、路径依赖性、煤矿安全管理概念模糊性等特征,在具体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实施过程中往往带有追溯特征,偏离煤炭行业标准,成为安全隐患。外聘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多数为国有煤炭企业职工,经营理念、管理思维部分停留在计划经济模式,同现代有限公司的管理理念相去甚远。因此,如何融会两种文化理念就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大事。笔者认为要使两部分职工在文化、理念上完全融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加大安全生产奖惩力度,建立安全生产奖惩长效机制,打破计划经济时代企业高管和普通职工奖惩差距不大、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奖惩差距不大、一线职工和二、三线职工奖惩差距不大的固有模式。才能形成安全生产责任逐级分解、责权利高度统一的安全管理局面:二是形成一套既有非煤行业企业特色,又符合煤矿安全管理标准的管理体制,例如财务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以沿用和借鉴非煤行业企业传统方式,安全生产方式则严格按照煤矿行业标准执行;三是统一人才提拔聘用标准,不搞传帮带。如果把煤矿安全生产比作一首歌,那么就有独唱与合唱之分了,要唱好安全生产这首歌,既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独唱,也需要全体职工的合唱。只有把独唱与合唱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然而在非煤企业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有些人认为搞好安全生产是外聘专业技术人员的事,与其他职工无关,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外聘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安全生产的主要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中担负着重要责任,他们在安全生产中起着领唱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经过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共同唱好安全生产这首歌。安全工作涉及到采、掘、机、运、通,以及党、政、工、团、妇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要搞好这项工作,离开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专业都是不行的。搞好安全生产,不只是外聘专业技术人员的事,而是全体职工的职责。我们只有处理好独唱与合唱的关系,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让每个人积极投入到安全生产活动中去,才能齐心协力唱好、唱响安全生产这首歌。

其次,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解决或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传统煤矿安全管理观念认为抓好安全生产,就是加大罚款力度,使职工不出现违章,就能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笔者认为,在煤矿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只有深化科技兴安,由“重硬件投入”向“软硬件结合”转变,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安全技术措施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安全生产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提升预防灾害能力、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有力保障。建立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矿井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形成一个集成、高效、覆盖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加大以预防安全事故、改善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投入力度,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才能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第三,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管理流程是非煤行业企业在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所在。一些非煤行业企业在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时,大多数套用其他煤炭企业固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责任主体不明确。一些安全管理制度,用精美的镜框镶起来挂在墙上醒目的位置,显得条理清晰,但执行起来却面临尴尬:找不到责任主体。因为“对‘有关’单位进行处罚”中的“有关单位”到底是指哪个单位?这就造成了责任单位之间的互相推诿扯皮,使安全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威慑力大打折扣。二是处罚力度较轻。一些隐患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引发致命的事故。笔者就曾亲身经历过这样一则事例:内蒙某矿安全管理制度中规定,安装、回撤工作面时严禁提前回撤基本支柱,违者罚款1O元/棵。这就是俗称的“挠痒痒”,能震慑得住谁呢?结果在一次安装综采工作面时,操作工一次提前回撤基本支柱两棵,结果造成工作面冒顶,酿成了一起两人的矿难。三是监督机制不全。一些非煤行业企业开发筹建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不可谓不齐全,但往往缺乏隐患整改落实的监督机制,而这又是最关键的,因为所有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消除隐患。查出隐患后,责任单位承诺3天内整改完毕,至于在这3天之内由谁去督促落实整改,就不知道了。最后,不了了之。日积月累,导致一些重大隐患重复出现,怎能不出事故呢。因此,非煤行业企业在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才能真正抓好安全生产。

第四,非煤行业企业在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要摒弃原有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处理好煤矿安全生产中大事与小事的关系。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煤矿安全工作中的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是量变与质变的具体体现,搞好煤矿安全工作重点要抓好预防工作,而要搞好预防工作就要化解量变,防止质变。各类事故,往往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要知道,不排除小隐患就可能变成大隐患;不解决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问题;不处理小事故就可能变成大事故。而以大为小,往往由小变大,积小成巨,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有这样一则事故案例:某矿工业广场蒸汽回水井井壁漏气,当时检查人员认为是小事,不会引发事故,结果一周后一名女工经过时,井壁周围突然坍塌,女工坠入沸水坑内,当场死亡。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煤矿安全生产无小事。谁忽视小事、放松小事,谁就受惩罚、吃苦头。一些在其他行业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发生在煤矿企业就可能引发一次矿难。因此,一定要妥善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然,放小变大,最易诱发大事故的发生,是很难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

总之,在非煤行業企业开发筹建煤矿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煤炭行业的标准办事,又要发挥自身行业的优势;在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大安全设备、设施的投入。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不断找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做到“管理、装备、技术、培训”并重,才能切实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作者单位:伊化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责 编:若 佳)

作者:李永忠

煤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篇3:

实施“品牌文化”战略 推进企业发展

21世纪是一个文化主导的世纪,我国目前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在现代经济中,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巨大的统领力、推动力、渗透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资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产业和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没有生命力;一个产品没有文化,就没有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资源、产品、资金等物质形态的竞争转向为企业素质、品牌文化的竞争。品牌的至高境界是文化,文化的至高境界是品牌。企业的品牌文化已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品牌的竞争,是品牌文化的竞争。

一、实施品牌文化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当今市场,品牌价值超出产品本身的魅力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市场竞争进入品牌竞争,知名品牌占领和瓜分市场,特别随着我国改革深入开放扩大,不少国际级名牌纷纷抢滩我国市场,品牌竞争越演越烈。我国的品牌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紧迫。品牌是企业文化集中的外在表现,积极以企业文化创建知名品牌,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符合企业实际,融入企业之体、深入员工之心,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指导,才能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发展。将品牌文化建设作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这既是皖北煤电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发展提出的切实要求。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皖北煤电坚持战略、管理并重,实施“以煤为基、同心多元”发展战略,企业发展迅速,皖北煤电荣列2013中国煤炭企业100强21位,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294位,是安徽省在500强排名上升最快的企业。企业“走出去”,就是文化“走出去”,皖北煤电的成功关键是文化的成功。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做强文化,加快企业文化发展步伐,提高企业的文化软实力,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皖北煤电企业愿景实现途径即“三个扩张、两个延伸”(产能扩张、资本扩张、品牌扩张、延伸煤炭产业链和延伸非煤矿山开采暨深加工)。随着企业管理、文化建塑的不断推进,皖北煤电发展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形成了三个“3”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三大板块”:恒源煤电、淮化集团、北方公司。形成了快速增长“三极”:煤、煤化工、煤炭物流。形成了“三项互动”:在煤和煤化工两大板块之间互动、在省内省外互动、在煤炭生产与煤炭物流中互动。皖北煤电企业文化建塑体系形成、推进的过程,正是皖北煤电“做大 做强 走远 追求卓越 基业长青”企业愿景不断实现、超越的过程。

二、建塑“品牌文化”的有效载体

皖北煤电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把矛盾和问题作为发展、改进的空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势推进“品牌文化、和谐企业”为主题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按照“理念渗透、行为养成、品牌塑造、管理推进”的工作思路,将企业文化与安全生产、精细管理、学习型组织创建等基础工作相融合,以优秀的文化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引领企业把握机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强化理念渗透,以优秀文化育人铸魂。

集团公司利用多种宣传平台、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企业价值观宣传、渗透方式,着力推动企业文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用优秀文化理念育人铸魂。

不断丰富理念渗透渠道。发挥各类媒体、牌板、文化主题活动的宣传效应,持续开展演讲比赛、企业文化“五走进”(走进基层单位、走进培训班、走进班前会、走进考场、走进岗位)、企业文化课题研究等活动,积极渗透企业理念,促进员工对价值理念的认同与践行。围绕组织、个人愿景体系,积极实施愿景激励,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能力,并定期对员工践行价值观的行为进行评价,让员工真正从思想上理解、接受、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企业核心价值观成为做人、做事的准则和企业共同理想信念。

深入推进“文化下基层”活动。通过“请进来、走下去”的方式,持续加大“文化下基层”活动的力度和频次,增强员工对企业价值理念的认知、认同与践行。集团公司定期举办“企业文化建塑与创新”高级企业文化培训班,对各单位企业文化建塑部门有关领导和骨干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各单位也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培训,编制全年企业文化培训计划或方案,以新工人培训班、企业文化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自主开展培训,不定期进行书面测试、随机抽查,了解员工对企业主要理念的掌握情况。

规范运用文化礼仪。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按照《企业文化手册》、《视觉识别系统手册》、《企业文化形象要素管理手册》等有关规定要求,在集团公司理念宣传、对外形象展示宣传、员工徽章佩戴、升旗礼仪等方面,自觉坚持正确、规范地运用“四个一”形象要素,同时,建立健全文化礼仪考核机制,做到有检查、有考核、有效果,使文化礼仪成为渗透皖煤文化的鲜活载体。

2、强化安全文化建塑,助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安全文化建塑既是企业文化建塑的核心内容,更是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企业安全管理是永恒主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一项理论化、系统化的工程,是贯穿于安全生产的一条主线,是企业和员工利益的保障体系。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事故可防可控”的安全理念,根据当前安全文化建塑工作的需要,对集团公司《安全文化手册》进行修订,对《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塑工作指导意见》部分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形成较为科学的机制,夯实安全管理根基。紧紧围绕完善的集团公司“136”安全文化建塑模式,坚持多形式、多渠道运用6S管理、四项技术、安全确认等管理工具、载体和方法,不断增强安全文化建塑效果,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集团公司积极构建安全文化建塑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文化管理,不断创新和丰富安全文化载体建设,拓展安全文化建塑阵地,用企业文化的力量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推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3、强化学习型组织创建,持续提升员工素质

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推动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可以避免员工陷入依据昨天的经验和习惯去应对未来变化的怪圈,养成迅速学习新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以快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习惯,赋予企业价值观新内涵、新行为、新体现,促进企业文化建塑工作不断深入。

集团公司以创新为主线,以教育为基础,以载体为依托,以机制为保障,用新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树立“企业是学校、岗位是课堂”的学习理念,实现员工与企业同进步共成长。建立健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一般员工的分层次、全员性学习体系。定期开展“学习之星”、“学习型团队”评比,完善学习载体和方法,使创建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使集团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路径和方法运用更加深入,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内容、有平台。形成“学习—提高素质—创新工作—推动发展—学习”的开放性的良性循环机制,全面提升干部员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学习力,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4、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品牌文化建设。

当前集团公司要做强做大走远,必须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真正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皖煤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而精细化管理集团公司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和作风贯穿于企业所有工作环节的管理模式,也是企业文化理念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集团公司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按照“五个优化”的原则,全面系统地梳理生产经营活动中各要素、流程和环节,分析自身技术经济一体化工作现状,就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探索解决问题之策。建立完善各岗位价值核算标准体系,全面推行岗位价值管理。全面强化班组自主管理。重点抓好班组环境建设、班组长和员工队伍建设、现场管理、合理化建议、精细化标准班队建设等工作,大力推进班组特色文化建设,做到班组安全管理自主化、生产方式精益化、分配方式市场化、素质培养多样化。

精细化的管理过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精细化管理倡导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要求高标准地把每一项细小的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这些,正是皖北煤电推行文化管理的意义所在。精细管理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塑造和培育精细管理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战略。

好的企业文化,能正确引导企业员工的理想、信念和目标,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集团公司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推进“皖北煤电”品牌文化的建设与推广,加快品牌的形象树立和价值传递,提升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

作者:马开峰

上一篇:医院卫生统计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中小制药企业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