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教学研究论文

2022-05-01

【摘要】《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是药学专业群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校企合作紧密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我院药学专业是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之一,重在校企专业、课程共建,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教学研究论文 篇1:

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分析》课程设计

[摘要]高职高专课程设计要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内容,达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本文以医药营销专业《药物分析》课程为例,阐述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的理念、思路、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药物分析 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

高职高专教育是具有一定特质的高等教育类型,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特定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所以,必须通过特定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教学体系要从学科本位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转变,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要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设计教学方式,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使之更加符合学生和企业的实际,更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课程与教材作为教育的载体,伴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也呈现出新的内涵与特色。

高职高专课程是以就业导向为教育目标,将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智力特点,按照工作过程进行组合和序化,构成课程体系。所以,课程标准是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内容,以学生活动为实施场景,融“教、学、做”为一体,兼顾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和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定位

医药营销专业学生工作定向为医药公司、制药厂的药品销售,亦可进入药检部门、药厂从事药品生产和检验。无论进入哪一部门工作,均需要建立很强的药品质量观念和意识,而《药物分析》正是为了达到以上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医药营销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较强的质量观念和意识,掌握药物检测的基本方法和实操技能,能在药品生产和监督管理工作中,根据有关质量标准独立进行检测操作,有效完成药物检测任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药物的性质与质量检测方法,解决与处理药物检测中的异常现象以及药物在生产、贮存中的质量问题;同时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医药职业道德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

1.“职业能力培养”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社会能力,从而使其具备一定职业素质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环境。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医药营销专业的《药物分析》课程,应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以药检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完成药物检测真实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药检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织与设计课程内容。

2.“必需、够用”理念。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职业工作岗位需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依据,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做支撑,在《药物分析》课程内容选取上不再把系统讲授同类药物的质量分析方法及差异性等理论知识为重点,而是结合药物检测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检测过程分析构建药物检测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突出学生药检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理论知识的选取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药物检测工作任务的需要来组织,同时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可持续发展及继续学习的需要。实践操作技能与药物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相结合,重点掌握从事药检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高新技术。

3.“教、学、做”一体化理念。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学生与教师始终处于“学中做、做中教、教中学”的良性循环,实现课堂教学现场化。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最关键的问题是将课程纳入专业体系中进行系统思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工作岗位(群)→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核心能力→核心内容”的建设思路,开发符合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标准的课程标准。《药物分析》课程以检测工作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药检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设计课程内容,突出培养学生药检职业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由传统的“药物分析学科体系”向“药物检测行动体系”转变,从而使教学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为医药行业培养职业化的药检人才。

四、课程内容

依据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及实用原则,本课程主要针对专业发展需求、药物分析检验岗位要求、职业技能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①针对专业要求设计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设置教学单元,可以充分体现《药物分析》课程的支撑作用。②针对工作岗位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以实际检测项目及相应行业标准实施教学内容,可以实现“学习”与“工作”零距离。③针对职业技能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根据各企业对分析检验人员的需求,结合“药品检验工”工种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评,将“分析工”培训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的取得可大大增强学生在求职时的竞争力。

1.课程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中,从职业教育的目的及医药行业相关职业岗位要求出发,对药物检验职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2.课程教学的组织。工作过程是教学内容确立的切入点,教学内容应指向岗位的工作任务、操作技能的内在联系和岗位工作过程知识。以能力为本的教学内容不是由理论知识引领的,而是由隐含在工作过程中的技能、技巧、程序化的理论知识等隐性知识为主体构成的。在教学内容中要将工作知识序化,以优化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相比较而言,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习惯于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认知和学习。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过程性知识为主,纯理论知识为辅,理论教学运用简洁形象的语言,侧重学生掌握技能所必需知识的阐述和实验实训操作要领的解析。

药物分析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方法学科”。传统的教学内容按照药物结构特点进行分类讲解,优点是与其它药学课程有良好的衔接性,系统性强。缺点是与实际的药品检验项目相比,部分内容不够完善,不能显示检验全过程,且内容上有照搬本科教学研究型模式的倾向,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偏深偏难。故在内容上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根据表1中教学目标,围绕前述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按检验工作程序设置了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别设定了一些教学情境,确定课程结构与内容如表2。

五、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主要包括三个过程:确定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案例。教学中收集实践性教学中典型的事例,和学生一起评价与分析,分组讨论、分析结果正确与否及原因。

2.视频演示法。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一些影像资料,尤其是播放一些药检所药物检验视频,既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又可以帮助他们规范药品检验实践操作。

3.现场教学法。以现场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技能训练并重,教师随时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强调注意事项和关键步骤,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角色扮演法。在实践教学现场如医药公司,学生扮演质检员进行样品抽样及检验,教师综合点评,评出最佳质检员,有利于提高积极性。

5.项目驱动法。在教学中突出“任务引领、项目驱动”,采用“教师布置实训项目→学生自主完成资料查询与策划→教师讲解并将任务分解→学生重新修定方案→分工协作完成方案实施与训练→记录数据与现象→师生互评→学生书写项目报告与总结→教师批改→意见反馈”的方式。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甘露醇或普鲁卡因注射液、诺氟沙星胶囊、复方磺胺甲噁唑、氢化可的松软膏、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分析,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探索和团队合作精神。该方法主要用于综合实训。

六、课程改革与创新

1.根据职业岗位设置课程内容。本课程依据药品检验分析,检验岗位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将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加强技能训练和考工培养,为学生顺利考取“药品检验工”及职业药师等证书创造条件,实现课程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2.模拟企业真实场景和氛围设计实训教学情境。通过任务引领、项目驱动及“教、学、做”一体化等方法,“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置于职业岗位实践情境中,使学生在校就能学到企业工作方法,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

3.“以考促学,以考促训”。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与教学评价体系,采取阶段性测试及过程性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化技能训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潜力,注重培养职业素质。

课程设计与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基础,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更加贴近工作实际,课程设计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药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4)1号.

作者:黄金敏 何 涛

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教学研究论文 篇2:

依托学徒制试点高职药学专业群《药物制剂技术》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应用

【摘要】《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是药学专业群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校企合作紧密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我院药学专业是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之一,重在校企专业、课程共建,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以药学专业课程《药物制剂技术》工作手册式教材的改革探索中能力点溶液型药液的配制为例,以期示范工作手册式教材改革中的具体要求,真正做到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创新型人才的课程改革目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药物制剂技术  工作手册式  溶液型药液

【基金项目】云南省现代学徒制课题研究项目《依托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高职药学专业群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应用研究——以<药物制剂技术>教材开发为例》及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0J1122)《高职扩招下依托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药剂学>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研究》共同研究成果。

1.引言

《国家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积极倡导“三教”改革,号召教师进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与应用探索研究,教材改革是课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1]。《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也叫《药剂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群的专业核心课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力求探索培养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道路[2]。高职教育要促进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教材是教学的基础[3]。全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31号文倡导首批医药类职业教育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研究与开发,首批开发的四本教材也包括了《药物制剂技术》。活页式教材重在能力点的分析,而工作手册式教材重在内容上的研究,基于职业学校教师的分析,先开发工作手册式教材具有指导性意义。

教材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三教改革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基本特征,是沟通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的联系,突出了职业教育教材的类型特征,具体表现为学习目标体现需求导向、学习内容体现工作任务导向、编写主体双元组合、教材使用体现学生本位、教材功能体现动态生成、教材封装活页形式等方面。推动工作手册式教材改革,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教材研究引领教材开发;坚持目标导向,以教学改革带动教材改革;坚持立体化导向,以信息化支撑教材形态变革[4]。

2.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下高职药学专业群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药物及其制剂的理论知识、处方组成、制备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是药学专业群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学生普遍觉得理论知识点较多,知识难度较大,难以进行理解记忆。对于课程中的具体操作流程比较复杂,涉及相关工艺流程的图片较少,很难学习理解,学生对于课程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只能通过想象来进行理解。因此,积极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尤为重要。

我校是云南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之一。药学专业作为试点专业之一,从2017年开始积极实施学徒制试点项目,积极从五个方面探索研究: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校企共建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校企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在探索研究的五个内容中校企积极按照“合作共赢、成本分担”原则,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技术标准、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的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实践内容如下:试点建设中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相应标准。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中重点涵盖核心课程的建设,对学徒制背景下课程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性意义。因此,对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药物制剂技术》课程进行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在以溶液型药液的配制为例。

3.溶液型药液能力点开发的总体思路

溶液型药液的制备能力点属于液体药剂模块中的重要一个能力点,液体药剂模块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上完绪论后就开始进入液体药剂模块,涵盖的能力点较多,涉及溶液型液体药液的配制、混悬型药液的配制、乳剂型药液的配制、无菌型药液的配制等。其中溶液型药液的配制是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液体药液配制种类中最基础的能力点。因此,在进行《药物制剂技术》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开发过程中选取溶液型药液配制这个知识点作为代表,在进行教材开发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校内选出制剂方面的专家组成教学团队,教材开发团队积极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调研实际药物制剂工作中具体、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工作任务的重构,在模块开发中积极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 [5],将液体模块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基于药物制剂工-液体药剂工的正式岗位实际工作重构教材。

4.溶液型药液能力点开发的具体内容

溶液型药液能力点开发的具体内容在研究开发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的要点,才能体现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关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核心知识、学习目标、能力训练、课后作业。

4.1 核心知识

通过对液体药剂工-溶液型液体药物制剂工的实际岗位能力调研分析,团队认为溶液型药液配制能力点的核心知识点为溶液型药液的定义、辅料以及附加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知识点,如低分子溶液剂、溶剂、附加剂(防腐剂、着色剂、矫味剂),溶液型液体药剂还涉及其他类型: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酊剂,但是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是核心知识,现在是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较多地将涉及溶液型液体药剂的知识点全部呈现给学生,就不能真正体现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探索开发的目的,学生如果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来进行查询和理解,就可以不在教材中呈现出来。因此,校企教学团队在核心知识上充分调研,充分进行讨论,最终确定溶液型药液配制的核心知识。

4.2 学习目标

校企教学团队应对液体药剂工-溶液型液体药剂制剂工进行能力目标的归纳和总结,共同思考、研讨学生在学习了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后能具体从事的工作,以及在进行溶液型药液制备和质量检查时具体的操作流程及重要环节,处理溶液型药液配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企团队提炼总结出具体的溶液型药液配制能力点的具体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会按照药企的基本操作规程利用溶解法进行溶液型药液的配制,并能按照具体操作规程完成常见的溶液型液体药物的制备,最终进行质量检查。

4.3 能力训练

这部分内容是《药物制剂技术》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开发的重要部分、重点内容,也是开发的关键环节,难度较大,也是最需要企业专家指导和帮助的部分。在这部分的实际编写过程中要以液体制剂工-溶液型药液制剂工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具体工艺流程标准对应。根据实际岗位调研结果,将真实工作案例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依据制剂岗位工作具体过程,在前期《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编写中,校企团队已经将课程融合成四大模块:液体药剂制剂工(各种液体药剂的制剂工,包含细菌性疫苗制剂工、乳剂制剂工、溶液型制剂制剂工、混悬型液体制剂制剂工、无菌型液体制剂制剂工等)、固体制剂制剂工(片剂制剂工、栓剂制剂工等)、半固体制剂制剂工(膏剂制剂工等)、气体制剂制剂工(气雾剂制剂工等)。溶液型液体制剂的配制主要包含在液体药剂模块项目中,具体包括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等不同的任务。溶液型药液的配制是其中一个能力点,在编写时包含五个环节:操作条件、操作注意事项、操作过程、学习结果评价、课后作业。

4.3.1 操作条件

溶液型药液的配制过程中的鉴别、装量、含量检测SOP、具体要求等,并要求根据溶液型药液配制具体岗位工作流程。

4.3.2操作注意事项

包括具体生产制备环境要求,具体是如何进行洁净区消毒等环节。洁净区、清场、配制、分装、配料、配制过程中具体要求及处理等。

4.3.3具体操作过程

包含溶液型药液配制的详细步骤、操作方法及说明等,这部分是本能力点的重要内容,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这部分内容编写是最难的部分,需要紧密联系企业,尤其是实际进行溶液型药液生产的企业,才能真正对接岗位实际生产工艺流程和指标,严格按照具体操作环节和具体操作标准流程来进行溶液型药液的配制过程,并在每一步操作过程中严格注意具体的指标参数,如溶剂的pH值及相对密度等指标。

4.4学习结果评价

这部分内容主要作为学生学习完溶液型药液配制能力点的目标达成部分,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部分内容后应该具体什么样的操作要求,以及教师如何进行学生能力点的学习结果评价,这部分内容具体的考核指标需要细化到具体能力点的操作评价标准中。

4.5 课后作业

根据溶液型药液配制的核心概念及配制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步骤及关键环节,一般以选择题或者是思考题的形式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这部分内容在编写时,一定要倡导呈现给学生的可以是一些创新性的作业形式,并要求团队成员在探索开发时可以积极联系实际工作生产岗位的具体环节,或者联系实事,或者植入思政的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 高校应设置灵活的教学环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药剂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情感,启迪学生心灵,使其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深度校企合作,踐行三全育人机制。积极校企合作,深入挖掘《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思政元素、整理课程思政素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反思与改进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探索过程中具有代表性,课程校企结合紧密,注重知识与岗位操作工艺流程对接,注重校企深度融合,需要校企紧密合作,深入企业行业一线,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对接企业的岗位标准、用人需求,真正做到课程与实际生产岗位对接,实现课、岗有机融合。构建具有行业实用性的工作过程知识体系,创建自身特定的知识系统。工作手册式教材的课程价值取向受到工作过程的影响,体现的是对技术和技能要素的关切。在教材开发过程中注重实践,同样对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要求也非常高,需要专业教师负责整个开发过程。

6.展望

高职高专教师在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继续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依托,积极对接国家三教改革,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的引领和推广作用。继续产教融合,双元育人[6]。以教材为着力点,带动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大力发展。《药物制剂技术》活页式教材的编写将在学校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三教改革。教材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助推课程变革,服务专业建设,《药物制剂技术》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应用研究还有助于创新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师资团队的培养需要的时间较长,借助教材的编写工作为今后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编写全面启动做铺垫。

《药物制剂技术》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编写将知识与技能通过教材有机进行深度融合,用知识作为框架,技能作为支撑,培养技术技能专业人才,打破原有教材学科化较浓的困境,注重学习情境化。促进教师与师傅相结合,教室与车间相结合,学生与员工相结合三结合教材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杨萌,张雅楠,刘雯.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8):359-360.

[2]陈旭,徐国庆.论现代学徒制开展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17(03):41-45.

[3]崔发周.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基本特征与改革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0(18):97-103.

[4]提伟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食品类专业校企合作教材开发研究[J].河南农业,2019(36):26-27.

[5]魏荷琳,朱链链,曾邦国.基于工作岗位的高职药物分析活页式工作手册教材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4):164-165.

[6]伊逊智,姜有奇,王建国,张琼,高赋,谢宝成.“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2):40-45.

作者简介:

陈建雯(1987年-),女,汉族,云南开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药学教学研究及项目建设。

作者:陈建雯 刘韬 段琳 张郴

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教学研究论文 篇3:

高职医学类不同专业药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高职医学类不同专业对学生培养方向各有不同,对药理学知识点掌握各有侧重,而不同专业类学生在学习药理学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困难。笔者多年来从事药理学教学实践,注重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药理学 教学方法 高职

药理学是一門实践性较强的医学类基础学科,也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由于其涉及知识面较广、内容繁多,加上新药物、新理论不断涌出,且开设药理学课程时,大多数医学院校学生尚未接触过临床,对疾病缺乏客观的认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普遍反映内容繁琐、枯燥及难以记忆。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对药物的理解较差,无实际运用能力。但本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础理论的必修课程,医学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才能很好的胜任医疗工作。

我校为高职类医学院综合院校,近几年招收有初中起点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和高职类临床、护理、药学等专业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风气欠浓,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基础药物理论,进一步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笔者结合多年对我校五年制和三年制各专业的药理学教学工作,做了一些尝试,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同时也得到学生和同事的认可。

一、五年制与三年制专业教学特点

五年制学生都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偏小,基础较差。但学生在课堂上相对比较活跃,只要合适的激发学习兴趣,将药理学知识通俗化、实用化,就可以吸引学生。在此基础上多分析简单临床病例,每章节将重点药物突出,各知识点总结为口诀,帮助记忆。就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三年制学生大多数为高中毕业生,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讲授过程中,多联系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等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将药理学知识点讲透。多讲解归纳学习方法,通过药理学实验现象,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将教学的中心由老师转向学生[1]。培养学生查找、阅读及整理相关药物文献和报道的能力。通过实验和实训课,既让学生掌握了药物知识,又有意识培养学生药物实际应用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临床专业教学特点

临床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医疗预防技能的卫生工作人员。因此,在给本专业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要求更高。教学中学生必须将各种经典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各类疾病首选药,药物不良反应等作为本专业重点掌握内容。在授课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问题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等。不仅让学生掌握药物知识,还要向学生讲授医学知识学习方法和思维,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查找、阅读及整理相关药物知识文献和报道的能力。

三、护理专业教学特点

护理专业是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和护理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在给本专业授课过程中,将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联合用药,配伍禁忌作为本专业重点掌握内容。在授课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将知识点归纳总结、对比记忆、口诀记忆、举一反三。不仅让学生轻松掌重点难点药物的知识要点,更重要的是,让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安全用药意识。在临床工作中规范操作,更好的协助临床合理用药。

四、药学专业教学特点

药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领域从事鉴定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才。藥理学作为本专业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所以,对本课程要更加全面的学习,将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联合应用都作为重点掌握。在授课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和问题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2]。其次,再通过动物实验,加深对重点药物药理作用的理解。以期毕业后,在医疗机构或其他医疗终端,能胜任相关药学工作。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社会公众(包括医药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关心用药的群体等)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

小结,高职医学类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要求不同。药理学教学重点、授课风格和授课方法不尽相同。通过对不同授课方法对比,后期对学生成绩及调研回访,查看学生笔记、作业,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看,生动的案例较为吸引学生,口诀记忆较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蔡际群,王晓红,刘强.学习哈佛教学新理念搞好药理学课整合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57~58.

[2]邵南奇,陈晓敏,代永霞.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4,11(32):134~138.

作者:丁旭 赵鹏 胡维

上一篇: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探究论文下一篇:网络营销实现顾客企业对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