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为提高高职药学专业药物性化学教学质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根据学科发展和药学人才培养的趋势,重点从教学发展思路、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论文 篇1:

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探讨

摘要: 《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学习难度大。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结合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授课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药物化学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课程目标。

关键词: 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药物化学》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教学手段

《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化学基础学科与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间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药物化学》以药物的结构为中心,药物的结构复杂、构效关系特殊、理论性强,与基础课程又结合紧密,而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文科生的基础很薄弱),因而学生学习很有难度。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取得了一些成效。

1.注重授课内容的调整

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以药学服务、药品生产与检测为主要目标,培养医药行业所需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药物化学》主要以各类药物的发展、代表药物的结构、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体内变化为教学内容,其将新药的开发、药物合成、药物的构效关系、作用靶点及与作用靶点的结合方式等内容作为拓展内容。总之,《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应以“必需、够用”为度,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2.注意课程知识体系间的联系

《药物化学》建立在化学基础学科与生物学科的基础上,与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因此要学生学好《药物化学》,必须具备较好的化学基础。教师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好,是完成《药物化学》教学任务的关键。例如,药物中含杂环的居多,有关杂环化合物的内容学生觉得陌生、难理解,而杂环化合物在一般专业的有机化学的教学中不是教学重点。因此,在讨论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时,该课程教师应与有机化学教师进行沟通,要求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应与后续课程紧密联系;在教研活动时应加强基础教研室与专业教研室的交流,以防止授课内容的脱节。

3.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药物化学》多介绍结构复杂的有机药物,教师仅仅靠传统的板书教学,无法表现化合物的真实结构,教师难以表述清楚,学生也不易理解、接受。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可以将复杂的立体结构做成形象的图片和动画,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多媒体只起辅助作用,教师才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只有将多媒体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4.应用不同的授课方法

传统的授课方法单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课堂的附属。这种旧的授课方法使得原本就很枯燥的《药物化学》的学习难上加难,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不能满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授课方法。

4.1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讲授内容与案例结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内容破解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拟肾上腺素药物时,笔者将“瘦肉精”事件、运动员禁用的药剂等引入教学中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去。如讲授磺胺药物时,笔者提前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主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准备,学生通过预习书本内容和查阅相关文献,将主题答案准备好,上课时学生讲解,笔者指导、纠正和总结,教学效果较好。

4.3启发式教学法

在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前,教师可先引入一些日常小事件,以启发学生思考。如在讲授中枢神经兴奋药时,笔者首先提出问题:日常生活用品茶叶、咖啡等过量饮用后人会产生什么反应?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反应?受什么物质的影响?笔者再切入中枢神经兴奋药的作用机制,以及代表药物咖啡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等内容,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去学习,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4.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项目计划的拟定、项目的实施和评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如代表药物阿司匹林的学习,既有理论内容又有实验内容,笔者将授课内容设计成以项目《阿司匹林的制备和鉴别》为载体,通过完成这一项目,学生掌握了阿司匹林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笔者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4人,并选择1名组长,负责组内协调和小组成员的打分。(2)告知项目任务及考核方法(多样化)。(3)明确工作步骤:查阅资料、分析、比较拟定初步方案—确定方案(通过小组汇报、讨论比较、教师引导等方式)学生实施方案—方案的评价。(4)考核评价。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参与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有教师、小组组长、小组与小组间的自我评价等。实践表明,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教师由课堂的讲解员变为知识的引导者,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协作的能力。

以上几种授课方法,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际应用时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

当然,各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素质、教学内容均有所不同,如何根据现有的条件,如何更好地讲授《药物化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满足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广大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汤向东.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06,12:63-64.

[2]朱秀茹等.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3):77-79.

[3]戚薇.提高药物化学理论教学质量方法初探[J].九江学院学报,2006,4:143-144.

[4]张草.试论项目化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课上的应用[J].读与写杂志,2008,5(10):174.

[5]陈文华等.高职《药物合成反应》项目化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9,4:98-99.

作者:邢晓玲

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论文 篇2:

药物性化学教学的思考

[摘要]为提高高职药学专业药物性化学教学质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根据学科发展和药学人才培养的趋势,重点从教学发展思路、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

[关键词]药物性化学 教学改革 稳定性

一、药物性化学教学的发展思路

药物性化学教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它的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问题。不管是从事药品的生产、销售工作还是在医院药学部门的相关工作,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药物性化学知识。药物性化学的学习分为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二者的课时比例接近1:1,所以学习药物性化学,不仅需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也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近年来由于本科院校的扩招,导致高职高专生源质量的下降,另外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所以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性化学实验教学必须加以改革调整,以适应现代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使培养目标成为高技能应用型药学人才,具有适应第一级岗位群的工作能力。从这一点来看,药物性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目前情况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以及其他教学条件的限制,药物性化学实验教学难以达到现代国家对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为了提高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性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合格的大专层次药学学生。根据药物性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验反馈情况,笔者认为,在药物化学教学中,选派资深的教师专门授课,重点讲述药物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将着眼点放在药物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针对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注重讲解药物化学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活性的关系,由此来判断未来在市场上出现新药化学和药效特点,适合工作创新的需求。作为药剂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注重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稳定性的关系,为其药剂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作为制药专业的专业课,重点讲述新药设计与开发以及药物合成工艺的创新研究方法,以达到培养新药研发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先进性,及时将药物化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的技术增长点融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一)实验教学中体现互动,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中来。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能使学生更加热爱实验,激发他们的实验学习兴趣,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实验室规则、注意事项、实验的重要意义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改变实验配置。原来理论课老师对实验不负主要责任,而只由实验老师负主要责任。现在理论老师和专职实验老师负同等责任,从实验室的内容的设定,到预备实验,理论老师都必须参与。这样的改变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高度结合,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对实验室的仪器、装置、试剂、原料等进行微机动态管理。定期检查实验室的仪器运转是否正常;实验所需的药品、试剂、原料是否失效或短缺。这样的改革使教研室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完全掌握,实验室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实验都能如期按计划进行,再也没有因为实验药品短缺或其他原因造成实验无法开展的情况。

三、药物性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为实验教师将实验内容在黑板上写好,然后按照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步骤给学生讲解,学生按老师规定的内容与步骤操作。这种教学模式现在看来存在很大的缺陷,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1.高职高专药物性化学专业的药剂学实验教材,目前主要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另有其他高校独立或协编的一些实验教材。笔者认为,上述教材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缺陷也较明显。因此,教学内容要更新,一定要注意引进新知识,充实新内容,体现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在教学上,改变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并大胆尝试了各种教学改革方法,如解决问题式、课堂讨论式、师生对话式、读书报告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互动教学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在教学计划中安排自学学时,由教师指定章节、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和学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独立查阅文献,找寻答案,提高了学生文献查阅能力和综述文献、总结文献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形成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博览群书和相关书籍的良好学习方式。

2.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教学软件应运而生,具有容量大,交互灵活,图形形象直观等特点,应用专用软件和多媒体技术能很快将某些难理解的知识内容展示出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提问是很古老的方法,但效果还是得到肯定。有时有的学生还是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虽写了预习报告未必认真思考,若课堂提问的话,学生在预习时就会认真去考虑实验所涉及的内容,这样促使学生去复习课本知识和主动查阅资料,这样既提高学生积极思考能力又加深了对理论教科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验兴趣、创造性、积极性都被充分挖掘、调动起来,学生下到药厂、医院等单位实习,用人单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反映,普遍比前几届学生要好 。当然药物性化学教学改革中也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这些问题将在继续改革中加以探讨解决,努力为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教学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这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张顺2002,24(2):158.

[2]医药商品学教学方法改革及效果评价,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刘树理,2004,26(1):76-77.

[3]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环境建设之我见,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王宏伟,2004(16)77:3830-3831.

[4]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的探索与思考,大连医科大学学报,邱东泽,2005,27(6):481-482.

[5]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曲金娜,2006,28(6):481-482.

作者:范建礼

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论文 篇3:

我院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定位与设计

摘 要: 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设计要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使学生具备药学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药物定性、制备纯化、检验、调剂及合理用药等方面实践技能,同时学好本课程对于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药学专业 药物化学 核心课程 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定位

《药物化学》是一门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体内代谢、构效关系、生物活性和发展新药的科学。其先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后续课程为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是药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1]。

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医药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3]。因此,《药物化学》课程以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核心,为后续药学专业素质的发展和课程学习提供支撑。课程围绕药物的制备和质量检测的工作过程来组织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各类药物的发展、结构类别、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临床应用、药物结构与药效的关系和药物研究开发的途径和方法等,为科学、合理用药、药物调剂、制剂及储存保管,以及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模拟实践情境,对实验分组、分工形式、质量评价进行改革,着重训练药物的合成、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2.课程设计

2.1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可操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化学课程标准以(教高[2006]16号)精神为指导,参考了同类高职院校药物化学课程设置,根据我校药学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经多方讨论总结形成的。通过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设计和方法选择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2课程教学设计

药物化学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理解(熟悉)、了解。在考核试卷中掌握的内容约占总分的60%,理解(熟悉)的内容约占30%,了解的内容约占10%。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占期末总成绩的15%,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2.2.1结合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动力。只有有了探究知识的欲望,才能自觉地学习并学好。比如在讲吗啡时,可以先告知学生吗啡来源于毒品罂粟。学生会产生疑问:怎么毒品可以用来治病?为什么?在使用过程中有无限制?引起学生探求答案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2.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易学易记。

以药物结构为主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逐步学习、理解、掌握识。分析药物的结构特点(有哪些特征基团),由药物的结构分析药物的性质,由药物的性质分析药物的稳定性,由药物的稳定性分析药物的贮存原则,由药物的结构分析药物的构效关系。

通过图示学生能产生联想同时能产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如阿司匹林的思维导入图(见图1)。对于分析阿司匹林的结构,找出其特征基团:酯键和羧基,酯键对应的性质是易水解,羧基对应的性质是显弱酸性,由于易水解产生含有酚羟基的水杨酸而易氧化,与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没有水解的阿司匹林结构中无酚羟基则没有这两个反应,此反应可鉴定阿司匹林是否水解。阿司匹林易水解,稳定性较差,所以需密封、防潮保存,避免水分的侵入;避光,减少光对它的影响。在其结构中具有游离的羧基,对胃肠道有刺激性而产生不良反应,如对羧基进行结构修饰,使其成酯、成盐或成酰胺,可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这样环环相扣,使学生增强分析问题能力,加深记忆。

2.2.3注重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采用案例启发,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变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以解决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如在讲述解热镇痛药章节时给出案例:一个两岁的小孩被心神错乱的母亲送到急诊室,她告诉大夫孩子大约吃了半瓶对乙酰氨基酚片,洗胃后,医生推荐口服5%的乙酰半光氨酸,问: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途径怎样、产生何种毒性、为何使用乙酰半光氨酸进行急救?此案例必须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代谢途径、作用机制等重点知识,才能正确解答问题,因此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可使同学们对各种重点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代谢途径及如何应用等难点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4]。

2.2.4重视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5],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药剂学涉及操作车间和很多制药机械,学校不可能具备所有的设备,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备集图片、文字、声音为一体的课件,全方位展示制药企业的车间设计、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使不易口头表述清楚生产过程能够通过课件演示变得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语

总之,药物化学作为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应以(教高[2006]16号)精神为指导,课程设计结合学生情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可操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使学生具备药学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面向医药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进宜.浅谈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J].药学教育,1998,(4).

[2]徐进宜,尤启冬,姚其正.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药学教育,2005,(02).

[3]李敏艳,毋楠.浅谈高职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方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2).

[4]雷英杰,欧阳杰,刘福德,史小凤.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药学教育,2009,(05).

[5]桂玉梅.高职药物化学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8).

作者:闫新豪 符纯美

上一篇:优势外贸长期发展毕业论文下一篇:河堤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