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论文

2022-04-29

关键词:山东潍坊;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馆员;培训情况摘要:文章以山东潍坊地区的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介绍了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现状,分析了馆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的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论文 篇1: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素质优化思考

摘 要:在“互联网+”环境下,一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资料管理的升级和改造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要求也更加的多元化。鉴于此,从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素质优化的必要性及现状出发,探析“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和创新的策略,以期为资料管理人才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互联网+”;图书馆资料管理;人才优化

中圖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互联网+”的提出进一步地扩大了知识经济的影响范围,各行各业的发展和管理层的最终决策都离不开情报信息、文献资料等知识信息的有效支持。其中,图书馆除了担负着教学辅助作用外,还是最重要的知识信息提供者。在高职院校发展当中,也离不开本校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却无法匹配这些要求,影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和知识信息的提供服务水平。

一、“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经济形态。通过优化和集成互联网技术,实现不同领域的经济发展同最新的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融合,以实现经济提升的目的。因此,可以说“互联网+”是一种巧妙的连接工具,通过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互联网的紧密联系。简单来说,这里的“+”就是一个连接符号,通过这一连接符号,实现互联网技术同传统产业的连接,从而诞生新产业、新机遇,提供新的经济发展路径,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源泉。例如,“互联网 +”传统媒体就是“新媒体”,“互联网+”传统出租服务就是“共享文化”等。

二、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素质优化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人们对科学技术和信息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信息资源需求的多样化对信息服务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积极适应时代的需要,图书馆服务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为使信息获取和服务范围逐步扩大,满足信息资源服务多样化的需要,更有必要提高图书馆和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之一,是保证图书馆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迅速普及,高职院校图书馆数据管理方式的改变得到了推动,即将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变为数字化管理方式。高职院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形式和内容普遍难以满足社会组织的需要。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利于图书馆和图书馆数据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制约了图书馆高层次信息服务的发展,所提供的信息产品难以满足教师、学生和用户的要求。推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新型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

三、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在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建设上存在较多的问题。

1.高职院校管理层对本校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没有认识到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重要性,这导致在人员结构上,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认知不足,使得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做得不到位,较低的招聘门槛导致了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在招聘时,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很多的关键及专业条件要求不高,招聘上岗的人员,普遍存在图书馆专业管理知识薄弱、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学历较低,部分高职院校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或是本校学生和教师兼任,或者仅仅具备专科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十分少;年龄层较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都是老员工,年龄较大,或者由本校学生和年轻教师兼任,年龄较小,缺乏青壮年员工;专业性不够,部分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很少是专业的图书馆学或情报信息学人员等问题。

2.对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思想建设程度不够。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薪酬相对不高,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较差,服务态度恶劣,存在消极思想,没有认可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推进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十分不利。

3.对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足。任职中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虽然大部分十分擅长处理传统文献资料,以及图书资料管理,但是,“互联网+”环境下,不断提高的图书馆信息化及智能化水平使得这部分员工无法满足发展需求,表现在观念陈旧、知识更新缓慢且缺乏现代化的主动服务意识,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已经难以适应时代要求。

四、“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和创新的策略

1.增强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意识”,新形势下,要想实现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必须加强对其“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在意识上紧跟时代发展,以适应悄然转变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方式。具体而言,要求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掌握新的资料管理技术以及资料管理方法,实时更新自身意识,积极创新,适应高职院校图书馆这种变化。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核心,围绕这一核心,不断丰富自身服务特色,对信息高效、准确的采集与筛选,提供更加便捷的资料信息查找,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便捷程度,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庞大的网络资源运用起来,有效节约用户查找资料的时间。

2.加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各行各业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带动了政治、文化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及敌对力量的一些消极“三观”和不良风气也被带入到我国,特别是互联网的影响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也对高职院校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产生一定影响。有鉴于此,在对用户进行服务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这也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在实践中,要从思想政治上加强对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教育。积极地开展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深入教育工作,从道德、职业自律等方面展开相关学习活动。从而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所必备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地实现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从内心深处和思想意识上对自身工作价值的认可,消除由“互联网”所带来的西方敌对力量所传递的消极思想,避免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等不良行为。

3.加强专业技术与知识的学习。“互联网+”环境下对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和创新还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与知识的支撑,因此,在人才优化道路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与知识的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增强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處理互联网信息的专项能力,掌握丰富的图书馆学知识,灵活运用“大智移云”技术手段,在“互联网+”环境下,加深同互联网的结合,提升自身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提升准确性、及时性等。在实践中,要想加强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学习,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树立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终生学习的观念。部分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是老员工了,对于学习新的图书资料管理技术和知识十分的抗拒。因此,针对这部分人员,需要为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在之后的岗位培训和相关学习中,保证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学习中,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日常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个人素质,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服务的目的。

第二,定期开展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对新招聘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提供一定的岗前培训。同时,对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员工,也要定期开展岗位培训,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整体提升。具体包括学习计算机编目技术等,保证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都能够独立建立本馆的数据库以及网络资源的检索,并且能够透过互联网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第三,加强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外语知识的学习。“互联网+”环境下,繁杂的社会信息让图书馆的信息资料不再局限于中文,许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资料都是由外语撰写而成,如果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外语知识贫乏的话,势必无法给予用户更深层次的服务。因此,为了避免浪费本馆的外语资源信息,有必要加强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外语知识的学习。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是科研教学的发展;无论是政府机构政策出台,还是企业组织的最终决策,“互联网+”都对它们产生了重大影响。受此影响,图书馆的资料管理性质也在发生巨变。一方面,受到“互联网+”的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着资料管理升级换代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受到“互联网+”的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同时面临着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素质跟不上环境变化的情况。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十分有必要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同工作质量。鉴于此,根据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点和缺陷,有针对性地提供大量培训,加强人员招聘工作,加强对高职院校资料管理人员的相关技术培养,提升人员素质,以便他们能够同“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要求相匹配,从而为高职院校的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连分.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管理服务的实践和成效评析[J].图书馆建设,2018,(10).

[2]  曲凯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8,(12).

[3]  向蓉,彭志忠.高校图书馆管理人才激励机制优化策略研究[J].时代农机,2018,(1).

[4]  刘怡君.高校信息资源服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策略研究[J].创新科技,2016,(5).

作者:阳衡元

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图书馆员培训研究

关键词:山东潍坊;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馆员;培训情况

摘要:文章以山东潍坊地区的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介绍了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现状,分析了馆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的策略。

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力量是馆员,有研究表明,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素质[1]。而馆员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图书馆开展持续性、整体性的人员培训活动。因此,如何做好馆员培训,挖掘馆员的潜在力量,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图书馆不仅要提高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要增强他们的专业服务意识,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1调研对象和方法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21日,我国共有专科院校1,335所,从办学性质来看,民办性质专科院校有306所,占22.92%;从地域分布来看,有700所專科院校分布在我国东部13个省市,可见东部地区比较重视高职专科教育。笔者以山东潍坊地区的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一方面是因为潍坊地处我国东部地区,专科教育资源丰富,这10所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涵盖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是因为潍坊地区的10所高职专科院校中,8所为公办院校,2所为民办院校。这10所高职院校分别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工商职业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民办)、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民办)和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笔者通过电话访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回收率100%。

2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工作现状

笔者将馆员培训定义为:以图书馆为培训策划主体,以馆员工作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图书馆服务为宗旨的培训活动。培训的形式通常为在岗业余培训,如岗位培训、各种短期培训班、系列讲座、各类协会学会组织的会议和参观学习等。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馆员的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评价等一系列问题。

2.1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

馆员的培训需求是馆员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动力。为了了解馆员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3个问题:①馆员是否有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有2所图书馆的馆员没有培训需求,有8所图书馆的馆员有培训需求。②图书馆如何获知馆员的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各馆主要通过会议讨论、调查问卷、馆员申请和随机访谈等形式获取馆员的培训需求,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占46%,调查问卷占23%,馆员申请占16%,随机访谈占15%。③图书馆是否有系统的培训计划。调查结果显示,有5所图书馆制订了系统的馆员培训计划,占50%。

2.2培训人员和培训内容

笔者将培训人员按范围分为四类,分别是全馆馆员、新进馆员、骨干馆员和临时馆员。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潍坊地区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共开展了81次馆员培训活动,主要针对全馆馆员和骨干馆员,分别占33%和26%;由于各馆针对新进馆员和临时馆员的培训大多与全馆的馆员培训合并进行,针对临时馆员和新进馆员的培训活动相对较少,分别占21%和20%。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内容有图书馆基础知识、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文献分类编目、电子资源采访与评估、参考咨询、读者服务、办公软件应用、团队合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其中图书馆基础知识培训占培训内容的20%,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培训和读者服务培训分别占培训内容的17%,办公软件应用培训和文献分类编目培训分别占培训内容的11%,参考咨询培训、电子资源采访培训与评估培训分别占培训内容的9%,团队合作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分别占培训内容的3%。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图书馆基础知识及日常工作的业务培训,这些培训内容还停留在传统业务和实际操作层面上,缺少针对图书馆前沿研究和科研服务的培训。

2.3培训形式和培训效果评价

培训形式包括讲座、报告、参观、会议、远程培训和短期培训班。调研结果显示,讲座、报告、参观、会议等培训形式占90%,远程培训和短期培训班等培训形式仅占10%。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教师有数据库供应商、馆领导、业内知名专家、馆内的部室主任、文献资源供应商和项目负责人等,其中数据库供应商的培训占28%,馆长的培训占21%,业内知名专家和馆内各部主任的培训分别占17%,文献资源供应商的培训占13%,项目负责人的培训占4%。从培训形式和培训教师可以看出,培训形式主要有讲座、参观和会议,培训教师主要有数据库供应商和馆领导,40%的培训是资源供应商提供的免费培训,40%的培训是馆领导对馆内员工进行的内部培训。为了让馆员培训工作更有成效,各馆都有相应的培训效果评价,以交流报告作为主要评价形式,以出勤、作业和考试等作为效果评价的辅助形式。

3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3.1对馆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达纳先生早在1899年就曾说:“一个图书馆的馆藏,即使质量再好,贮存再佳,排列再优,如果没有好的馆员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好的馆员是好的图书馆的一半。”[2]高职院校受传统观念和用人机制等方面的影响,对图书馆的馆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在传统观念中,图书馆属于教辅部门,主要工作是为全校师生提供图书借还服务,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随着教育部对各高职院校评估的升级,高职院校仅以生均馆舍面积、生均文献量等评估指标作为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将馆员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3.2对馆员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从教育部统计的2014年度608所高校图书馆总经费可以看出,经费排名第一的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全年总经费48,694,670.04元,而排名最后一位的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全年总经费仅9,800.00元[3]。调查结果显示,潍坊地区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是用作馆藏资源建设,90%的图书馆没有专门针对馆员外出培训或聘请专家培训的费用预算。

3.3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数量少、专业水平偏低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内容停留在业务层面的具体原因有:①馆员数量少。潍坊地区的10所高职院校的平均在校生人数约1万人,而各馆馆员平均仅有20人。《全国高职院校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南》指出:“在校生人数超过1万人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不少于30人。”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数量没有达到要求。②馆员的专业水平偏低。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由四部分组成:各高职院校升级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占26%,他们没有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只是在任职期间接受过一些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其他岗位流转过来的教师、行政人员与工勤人员,约占21%;为缓解日益增长的书籍流通压力,图书馆招聘的临时工作人员,约占48%;高职院校招聘的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仅占5%。教育部在2015年12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要求:“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4]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数量没有达到要求。

3.4馆员培训缺乏统一规划、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馆员培训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系统性。图书馆没有从人才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馆员培训进行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培训效果评价与反馈系统,这就导致馆员培训不仅不能真正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还会影响馆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外,馆员培训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没有激励机制就不能调动馆员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考核机制就不能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保证馆员培训工作发挥长效作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保证每个馆员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并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4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的策略

4.1更新观念,将提升馆员素质作为图书馆工作重点

高校建设的三大支柱是教师队伍、实验室和图书馆。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在改善馆舍环境、优化阅览室配置、增加藏书量等硬件设施建设时,也要注重馆员人才队伍建设。图书馆如果不重视馆员素质的提升和馆员队伍的建设,即使图书馆的建筑再美观,环境再优雅,馆藏量再大,也不能真正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转变观念,将提升馆员素质作为其工作重点,充分发挥馆员在图书馆中的作用。

4.2加强馆员队伍建设,设立馆员培训的专项资金

为了保证信息服务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图书馆应制订可行的发展规划,不仅要重视馆舍、馆藏建设,也要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在进行经费预算时,图书馆应设立馆员培训的专项资金,使馆员培训的资金得到保障。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有:①图书馆应根据岗位特点,了解馆员的真实学习需求,尽量有针对性地为馆员提供学习机会,提升馆员素质,进而提高馆员的工作质量。②图书馆应制订详细可行的招聘计划,分批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图书馆人员不足、专业人员少的问题。③图书馆可在馆内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以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并在培训后及时进行问题反馈,形式良性循环,以期为馆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4.3建立馆员培训的考评机制和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建立馆员培训的考评机制与运行保障体系,具体措施有:①图书馆应与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合作,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管理系统,保证馆员培训工作顺畅运行。②图书馆要建立培训激励机制。为了调动馆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图书馆应对积极参加培训、培训效果好并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的馆员予以相应的奖励。③图书馆要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不仅有利于检验培训效果、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完善下阶段的培训计划,是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图书馆可将培训机构的考评与学习后用人部门的考评相结合,通过考试、实际操作、学习报告等形式对馆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4.4建立馆员培训慕课平台

慕课作为当今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在线共享的先进教学模式,将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创造新的途径,它不仅整合了优质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还兼顾了学习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图书馆如果将其引入馆员培训工作中,不但可以减少馆员外出培训的时间和差旅经费,而且能让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馆员获得同样的教育资源,凸显馆员培训的公平性与高效性。因此,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应建立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的慕课平台,应组织相关专家根据目前高职院校馆员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培训需求制订慕课授课计划,整合相关教学资源,设立交流互动平台,设计考试程序。

5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视,也需要馆员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还需要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建成系统化的馆员培训平台,以保证馆员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系統性。

参考文献:

[1]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员的使命[J].图书馆杂志,1999(3):22-24.

[2]郑永田.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斯波福德思想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5):120-126.

[3]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年鉴(2015)》[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360.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16-01-04].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编校:孙新梅)

作者:徐斐 张春雷 王桂英

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论文 篇3:

论理想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馆舍小、相关文献不足、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应充分认识图书馆文化内涵,建设绿色环保的物质文化、和谐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要体现高职特色,满足专业需要、适合学生特点、并通过咨询、远程教育及联网等方式优化服务,提升馆员水平,以实现理想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理想视域;内涵建设

“视域”,通常是指一个人的视力范围,也是一种与主体有关的能力;胡塞尔认为“这个无所不包的世界视域是通过意向性而被构造出来的”,说明单个对象与作为这些对象之总和的世界之间的过渡关系,说明了具体、充实的视域与抽象空泛的视域之间的过渡关系。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献作为文化的载体聚于图书馆并得以保存和传递,图书馆在保存和传播文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所具备的教育功能、文献服务功能,同时逐步形成和建立的由全体馆员共同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管理理念、管理意识、管理方式以及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总和构成了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占很重要的部分,是图书馆建设内容的细化。图书馆文化的发展会促进图书馆整体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按照胡塞尔视域理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可以看作“单个对象”,图书馆建设可以看作“对象之总和”,二者之间存在着被包含与包含、依赖与被依赖的“过渡关系”。图书馆文化发展到理想视域下时,标志着图书馆建设从规模、服务质量、馆员素质、信息服务创新等方面都达到最佳境界。

1 实质分析

图书馆文化与其他文化比较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共性体现在图书馆文化以图书馆自身的构成元素为依据,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特殊性体现在这3种文化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如果将图书馆文化分为3个层面,那么各层之间的关系表示为一个同心圆:其核心是观念层即图书馆事业的服务理念、行业精神、共同愿景,即图书馆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全体馆员经历长期工作历练出的一种向心力、凝聚力的集中表现,统领和指导图书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方向和目标;中间层是制度层,包括图书馆自身的各种规章制度、业务工作细则、部门岗位、奖惩制度等,即图书馆制度文化。它是解决图书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矛盾的手段,是处理图书馆内外关系,保证一切图书馆工作顺利进行的规范性文化。制度文化是链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最外层是物质层,馆舍建筑、阅读环境、馆藏文献的收藏量、馆员和读者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它是图书馆文化的客观载体,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即图书馆物质文化。图书馆物质文化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最基础性内容,是图书馆建设的物质成果,包括基础设施、图书馆舍、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得、配置、规模等等,构建图书馆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前提和保证。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

2.1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正面临着从扩大办学规模向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转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要求,要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一些高职院校还延续使用中专时期的馆舍,而且数量和种类有限的文献资源中与高等职业教育不相关、半相关信息资源过多,很不适应职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内涵建设的信息需求;文献资源服务方式比较单一,被动地停留在简单的借还;从组织认识层面来说,各级领导对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不清楚自己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体现在将图书馆文化简单地等同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对待;图书馆没有组织专门机构来领导和管理图书馆文化建设,更谈不上建立系统的图书馆文化建设目标和长远规划,主观上忽视了图书馆文化建设在推进高职院校教学体制改革内涵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2.2 特 质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的特质,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求的制约。所谓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指对高职院校内部涉及生存和发展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一些重要工作环节进行积极有效的改革、完善和提高,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整个工作过程。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必须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根据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有关要求,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做好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责无旁贷。当今社会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特点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应具备战略性、实践性、集体性三大特质。战略性特质体现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应站在图书馆建设的高起点上,着眼长远未来,紧紧抓住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图书馆文化内涵。实践性特质体现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是定位于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强、能熟练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从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要求出发,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图书文献网络信息的综合服务能力。集体性特质是指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全体馆员在长期为读者提供各种文献服务、信息服务过程中,在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不断应用于日常工作过程中,随着信息、知识载体的多样化以及更新速度的加快,逐步将自己的职业道德、图书馆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管理方式和规章制度等积累起来的结果。

3 理想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

3.1 理想视域下的图书馆物质文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舍是基于低碳绿色意识构建的,类似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那样宏伟明亮,又不失于古朴典雅,用代表性的雕塑或装饰物突显本院职业教育的特色。有横亘古今内外兼收的数量种类丰富的馆藏纸质文献资源和数字化网络资源。按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实际需要适时采购图书,文献信息不断更新。阅览室明净宽敞,备有自动加热的饮水机和一次性纸杯。在图书馆一楼备有触摸屏的文献信息检索机,方便快捷。免费提供下载和复印。流通部书架采光好书架间宽松,座椅齐全,实行自助借阅的无“人”办理。还设置休息间,配置一些CD唱盘供读者欣赏音乐进行休息。图书馆集藏、阅、借、娱乐为一体。

3.2 理想视域下的图书馆制度文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制度文化更具有和谐性和人性化。这里的读者非常珍惜和重视使用图书馆,把图书馆当成课堂一样。管理制度多半以监督和检查信息服务业务的的执行情况为主,对读者的约束非常少。根据读者还书的自觉性程度和续借图书的安排,逐步取消还书时间的限制。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实现全天候开放,任一读者随时都可以免费上网查询或下载所需资料。各馆员按劳动量大小考核业绩并同奖金挂钩,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建立健全馆员上岗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3.3 理想视域下的图书馆精神文化

全体馆员共同追求图书馆职业精神——勇于奉献、甘为人梯。在工作中,以读者为本,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原则。把图书馆精神文化发展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及内涵发展建设结合在一起,服务教学和科研的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图书馆积极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献支撑和智力支持。图书馆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图书馆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4 营造理想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推动图书馆内涵建设的途径及措施4.1 构建图书馆服务教学改革的理想平台

图书馆理想状态是图书馆理想的实在表现。信息资源是基础,信息组织是关键,信息服务是目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最终目的是面对所有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内容包罗万象的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决定着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以用户为中心,用户至上”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宗旨。打造图书馆服务教学改革的理想平台,是弘扬理想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推动图书馆建设快速发展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首先要服务教学改革、科研的创新。教学改革离不了对最先进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信息依赖。尤其是各高职院校示范性专业、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的结构建设和内容创新,都需要图书馆强大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有力支撑。只有准确把握各专业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根据学院各专业现在即将来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资金投入,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服务教学改革和科研中推动作用。为了构建图书馆服务教学改革的理想平台,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引入低碳理念建设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馆舍,突出馆舍的明亮、宽敞特色的同时,在图书馆适当的位置种植一些具有观赏和净化空气的花草,在图书馆的墙壁上悬挂一些电子动态移动屏幕播放一些最新科技动态如航天领域、工业技术领域等图片。

②按照人机工程原理,在书架上合理位置配置一些灯光,使读者在书架间查阅图书时不会感到拥挤和压抑。

③对那些由于年代久远不能适用于现在专业课教学需要,图书复本又比较多的馆藏图书进行藏书剔旧处理,每年都投入一部分资金购置与教学改革相关的急需的图书文献。

④图书馆安排馆员深入各系部,联系各系系主任或专业带头人,利用各系闲置空间,组织各专业带头人成立各系各专业的教师资料室,由馆员根据他们的专业信息需求从院图书馆配送图书或其他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室由相对应的馆员分片负责管理。这样既实现了图书馆从被动服务到主动上门服务的转变,同时解决了图书馆与各系部之间信息不对称所造成服务意识的缺失矛盾。

⑤图书馆在图书采购时,重点选择与产品生产和原材料加工、数控机床、铣床、电焊等内容密切相关的实践应用方面的专业图书文献,或生产一线加工车间操作流程的VCD视频资料,大大减少理论书籍采购;此外配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举办丰富多彩的有益健康的业余文化活动,如举办歌咏比赛、计算机知识竞赛等;利用图书馆的有利空间和可能提供的专业技术文献,举办各种操作技能竞赛,比如我院图书馆协助数学教研室进行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协助机电系进行的电子大赛,我馆主办的新年猜谜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广大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同时增进读者对学院图书馆的了解,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既丰富同学们与文化生活,又促进校园文化的开展。

4.2 实现图书馆对全院学生的信息教育功能

图书馆对学生读者的信息服务体现出图书馆的信息教育功能。图书馆信息教育功能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主要功能。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教育功能,应从以下做起:

①图书馆给全院学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由图书馆老师讲授各种形式检索工具的使用、中图法的学习了解,讲解图书馆的发展史、图书馆各项服务功能,讲解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的检索方法、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等,为广大学生更好使用图书馆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增强信息意识提供帮助和引导。

②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图书馆做好读者导读工作。导读工作是图书馆发挥其教育功能,传播文献信息的强有力的手段,是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引领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航母。读者导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阅读导向,把握大学生入学、在校、毕业前的心理变化规律,为他们提供相应阅读指导。

③建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引导学生科学上网、健康上网,利用数字文献资源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产、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图书馆由“第二课堂”向“第一课堂”过渡。

④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在读者面前面带微笑,时刻注意自己一言一行,用自己的形象去教育感化学生读者,缩小馆员与读者之间距离;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更趋于人性化,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读者走进图书馆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4.3 实现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工作的基本职能

图书馆参考咨询是图书馆员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情报方面提供帮助的活动。它以协助检索、解答咨询和专题文献报道等方式向读者提供事实、数据和文献线索。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灵魂”,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工作开展的好坏是衡量现代图书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并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高职院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是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情报职能、开发文献资源、提高文献利用率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图书馆实现参考咨询工作的基本职能,应做到:

①明确高职院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未来发展趋势,加快网络信息条件下的数字参考咨询平台建设。通过对现有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换代,加强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网络设备、操作系统等相关项目的规划建设,逐步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达到构建数字参考咨询平台的目的,进而实现与其他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

②加快文献信息由收藏管理、传播实体信息向虚拟网络文献信息的获取、管理、传播的重心转移,逐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分析、筛选的能力。

③对图书参考咨询人员结合工作需要进行专业导航业务培训。首先进行图书参考咨询业务和专业导航业务基本认识教育,使他们对其在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有初步了解;其次邀请图书参考咨询业务做得出色的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来院进行图书参考咨询业务及专业导航业务的基本步骤、基本思路的培训讲解,达到初步掌握专业导航业务的整体方法、步骤;经常向专业教师学习,获取一些重点学科专业知识的信息架构和彼此联系,这对做好图书参考咨询很有帮助。这样在专业教师和图书参考咨询人员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把图书参考咨询工作做得更好。

④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选择学校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对它们的现有信息数据进行深层的数字化处理、加工、筛选,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资源,形成特色文献参考咨询。

4.4 发挥图书馆远程教育职能

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表现在职业教育的育人性,并真正面向人人、服务终身。远程教育是一种方式。图书馆远程教育是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与现代远程教育的社会教育职能的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图书馆丰富文信息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融合的结果。它的出现既节约了社会教育资源,又为创建学习型社会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优势提供可能。图书馆远程教育作为新生事物的出现,标志着图书馆文化建设达到更高水平。远程教育也是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和馆员培训的重要工具。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都不是图书馆专业毕业,学历又不高。众所周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最终依赖于人,馆员素质提高是关键。远程教育的出现无疑给他们提供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修深造和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通过远程教育的培训,实现了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学习,也解决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因馆员脱产学习而带来的岗位临时缺人问题。通过远程教育的培训使馆员更加认识到图书馆员职业价值取向,学会珍惜自己的岗位,在读者服务过程中逐渐领悟出“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图书馆精神实质。

4.5 实现高职院校省级图书馆联盟的联网运行

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um)就是指图书馆之间通过合作协议建立起来的联合体。图书馆联盟是未来理想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它是通过资源互助合作的方式满足读者对信息获取的剧增需求,遵循系统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实现联盟馆之间信息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互惠。高职院校图书馆实现省级联盟并联网运行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实现省级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力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有力举措,应从以下着手:

①做好对省级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性的分析是开展网络资源共享共建的前提。

②在联合购进CALIS数据库时,应注意各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既节约经费又使文献资源分布合理的目的。

③积极稳妥地有计划地共建地方特色数据库,发挥各馆优势,分工建设学科导航库。

④ 利用免费网络资源实现馆际互借。馆际互借是优化省级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资源配置的重要方法。

4.6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充分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 激励机制是促进图书馆生产力的手段,核心是人为对象,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体现。现代图书馆管理正在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越来越突出人的作用和力量。激励中包含竞争的含义。对馆员进行进修学习、参加业务会议的知识激励,可以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积极向上和创新精神;在工作上对那些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馆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话语权,给予表扬和鼓励,大胆支持他们的工作;馆长经常与馆员沟通交流,增强信任,发挥他们主人翁责任感。对工作强度大时间又紧的岗位,实行弹性工作制。

参考文献

[1]陈俭峰.试谈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化[J].教育与职业,2009,(35):191-192.

[2]杨阳.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加快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途径[J].图书馆论坛,2006,(2):189-190,172.

[3]张怀德.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8-21.

[4]程焕文.图书馆人职业道德——21世纪中国的基本图书馆精神[J].图书情报工作,2004,12(5).

[5]周建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6]刘丽.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高职图书馆发展研究[J].现代情报,2012,(2):135-138.

[7]荣翠琴,何群,程玲.增强馆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综合能力的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2):90-92.

[8]王文君.参与现代远程教育 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J].现代情报,2006,(2):187-188.

(本文责任编辑:王 涓)

作者:董成国

上一篇:抑制反倾销改善贸易环境论文下一篇:高职酒店英语项目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