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后行政诉讼论文

2022-07-03

【摘要】近些年來又与行政争议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导致大量的群体性暴力事件出现,严重影响了正常社会秩序,因此,如何运用行政救济制度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成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的当务之急,目前相关的行政救济制度主要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法定的救济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复议后行政诉讼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行政复议后行政诉讼论文 篇1:

和谐社会视野下完善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思考

行政救济是国家机关通过解决行政争议、制止和矫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侵权行为,从而使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获得救济的法律制度。现有行政救济制度的缺陷,已经不能有效地保障公民人权。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行政救济制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现有行政救济制度的不足

当前,我国现有行政救济制度与和谐社会目标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作为行政救济制度构成部分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信访等各种救济制度本身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都存在着缺陷。

(一)现行法律规定中行政救济的范围过于狭窄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七条之规定,行政复议的审查范围仅限于具体行政行为和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对抽象行政行为只涉及到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而对规章、行政法规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未作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二项和第四项又规定:“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及“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见,《行政诉讼法》把可诉的行政行为仅限于具体行政行为,排除了抽象行政行为。对于信访,其受案范围虽然可以将行政相对人所有权益的保护都包括在内,但由于信访救济除宪法外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在《信访条例》中也缺乏一套清晰的、普遍适用的运行规则,由于信访救济的非程序性,从而使信访救济具有不确定性的弊端。

(二)现有行政救济机构在地位上不独立

行政救济机关的独立性是实现公正裁判和救济的必要条件及重要保障。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各级法院设立了行政审判庭,同时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了行政复议机构。从行政诉讼救济上看,法院法官在实践中不独立,影响到了独立裁判和公正司法。从行政复议救济上看,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也缺乏独立性。我国的行政复议机构主要有所属本级人民政府、上一级主管部门、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原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四种类型,具体负责审查的复议机构是设在行政复议机关内部的法制工作机构,这种客观上存在的行政隶属关系也阻碍了公正裁判。

(三)各种行政救济审查标准不统一,国家补偿标准不明确

从行政复议救济上看,我国《行政复议法》第三条第三项规定,行政复议机构“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决定”。可见,我国行政复议的审查标准是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与合理性审查。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上看,行政诉讼中排除了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审查。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离不开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特别是完善国家补偿制度。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对相对人来说,可能更多的损害来自于政府的合法行为给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现行法律只是笼统地规定要給予“适当的”、“合理的”补偿,但是何为“适当的”、“合理的”,其具体标准难以界定,以至于在实践中大量存在着行政主体假借概念同样难以界定清楚的所谓“公共利益”之名而侵害公民私有财产的行为,而且在公民遭受损害后难以获得补偿或补偿甚微。

(四)现有的行政救济渠道比较有限

与WTO协议的相关法律文件中有关行政救济的规定相比,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渠道比较单一,从而不利于行政救济功能的发挥,不利于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WTO协议的相关法律文件对行政救济的规定非常原则缺乏具体的规定,具体的审查救济制度由各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相关承诺自行决定。比较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以及大陆法系的法国、德国和日本的行政救济制度,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渠道主要集中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种方式,缺乏行政调解制度、行政协商制度等其他的有效救济方式。

(五)现有行政救济方式相互协调与衔接不够

我国现有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方式,有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在程序上不够衔接,直接关系到目前现有行政救济功能的发挥和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是我国有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关系最直接的法律规定。从实证角度来看,这一制度设计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设置标准不够明确,行政权与司法权相互侵蚀,从而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利于行政纠纷及时公正地解决。

二、和谐社会下完善现有行政救济制度之思考

笔者认为,当前完善现有行政救济制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行政救济立法,扩大行政救济范围

有权利必有救济。目前有关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限制,实质上是对公民救济权的限制,进而限制了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权利或利益。扩展行政救济范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确立“司法最终救济”原则。司法最终救济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行政终局复议也不能排除司法审查。因此,应逐步取消行政复议终局模式,确立法治国家共同遵循的司法最终原则,全面履行中国加入WTO的有关承诺。在立法技术上,法院受案范围宜采用概括式规定,对于特殊行政行为法院不宜受理的,用列举的方式明确予以排除。第二,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抽象行政行为是针对不特定对象做出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与具体行政行为相比,抽象行政行为如果违宪违法,其社会危害性更大。《行政复议法》已将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纳入行政复议范围,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上看,应当允许行政相对人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第三,将内部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列举了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争议,其中法院对行政机关及其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提起诉讼不予受理。我国《公务员法》仍然规定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人事处理纠纷只能通过内部申请复核、申诉方式解决。按照“有权利必有救济”的法治原则,此类行为只要对相对人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均应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二)完善救济体制,保障行政救济机构的独立性

目前完善救济体制,保障行政救济机构的独立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实现司法独立,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改革司法机关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改变地方各级司法机关的财政体制,将目前由地方各级政府负担地方司法机关的财政改为由中央政府负担,改变地方党政部门支配地方司法机关人事权的状况,司法机关负责人及司法工作人员均由上一级权力机关任命并受其监督,实现法官独立,法官只对案件事实与结果负责,保持中立地位,公正裁判。第二,强化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的独立地位。为了彻底克服我国目前行政复议机构及复议人员的缺乏独立性、公正性的弊病,我国应考虑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建立相对独立的复议委员会。复议委员会由行政机关、管理专家和法律专家共同组成,其与所在地行政机关只是指导、咨询关系,复议委员会在进行复议时,只服从法律法规和规章。行政复议人员保持中立,在裁判中树立公正、权威的形象,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明确行政救济的审查标准,提高行政补偿标准

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符合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具体包括法律的规范创造力原则、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保留原则以及行政应变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包括平等对待、比例原则、正常判断和没有偏私四方面的内容。我国目前行政复议的审查标准是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与合理性”审查,但在现行行政诉讼中则排除了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审查。在我国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中,行政合理性多指行政行为应具有的内容上的公正性。我国的行政合理性原则是为了解决在合法的前提之下又实现合理的问题,是为了解决合法但不合理的问题,合理性原则必须要从属于合法性原则。在现代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断扩大趋势下,仅以行政合法性原则约束政府行政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司法审查不仅要对其进行合法性审查,而且还要进行符合客观公正标准的合理性审查。因此,无论是在行政复议或是行政诉讼中都应确立行政合法与合理的全面审查标准,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与适当性,又审查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及合理性,真正做到程序上合法,事实上客观公正。比较WTO规则和中国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我国行政诉讼在审查标准上和WTO规则还存在法定程序标准和正当性法律程序标准的冲突。如何根据WTO规则的要求,结合加入WTO后的审判实践,通过对现行行政诉讼法律的某些修正,逐步引入正当法律程序审查标准,是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重要任务,也是确保程序正义观念在行政行为中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四)拓宽行政救济的渠道

国内目前的行政救济途径虽然包括行政复议、行政监察、信访制度、行政仲裁、行政诉讼、申诉以及立法机关的监督,但是主要集中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两种方式上,这不利于行政领域中行政纠纷的解决。与WTO协议的相关法律文件的要求相比,我国行政救济必须拓宽渠道。第一,建立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建议行政主体改变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动员行政相对人撤诉,从而终结诉讼的情形是大量存在的,通过这种协调方式解决纠纷均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它构成了建立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制度的法理基础。建立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制度,能与行政主体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相一致,有利于行政诉讼解决纠纷功能的实现。第二,借鉴英国行政救济制度,设立行政裁判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些行政裁判所来解决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发生的专门性、技术性较强的行政争议,包括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争议。从性质和程序上看,行政裁判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裁判所独立办案,不受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干预,裁判所审理案件基本适用司法程序。当事人对行政裁判所的裁决不服,除非法律规定相应裁决为终局裁决,可以允许上诉。

(五)重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关系

我国应当在充分汲取域外相关模式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现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的制度设计进行改造。具体设计如下。第一,取消行政复议终局模式。确立司法最终原则,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有关承诺,逐步取消目前有关行政复议终局的立法规定。第二,重新设定复议前置模式。对《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进行修改,取消“法规”可以设置复议前置程序的规定,将这项权力仅仅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同时,将复议前置模式限定于某些具有极强技术性、专业性的案件,如商标、专利、环保、海关、外汇、交通事故等领域的行政争议案件。第三,严格限定径行起诉模式。效仿德国《行政程序法》第七十条及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将径行起诉模式限定于行政机关按照听证程序所做出的行政行为。即凡不服行政机关经过听证程序所做出的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应当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四,大力推进自由选择模式。从法国、日本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关系上看,将救济程序的选择权交给相对人自主行使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我国应当大力推进不受限制的选择型模式。

(作者单位:南阳市委党校)

作者:张定乾

行政复议后行政诉讼论文 篇2:

论群体性行政纠纷的行政救济制度

【摘要】近些年來又与行政争议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导致大量的群体性暴力事件出现,严重影响了正常社会秩序,因此,如何运用行政救济制度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成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的当务之急,目前相关的行政救济制度主要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法定的救济方式。

【关键词】群体性行政纠纷;行政救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改革,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行政纠纷的数量大幅增长,特别是群体性行政纠纷尤为突出。因此,及时有效的解决行政性纠纷也逐渐成为行政机关的当务之急。

一、群体性行政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

目前群体性行政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即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屋拆迁以及农村土地征用三个领域,下面笔者就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群体性行政纠纷进行简单的阐释。

(一)因城市规划管理引起的群体性行政纠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旧城改造、道路建设、城市环境改造等规划项目也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除了环境的改善,还伴随着大量的行政案件。这一类案件的涉及范围比较广,当事人众多,极易演变成群体性纠纷。目前主要涉及纠纷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关于规划行政许可方面的。就目前该类案件的数量来看,主要是对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建设工程许可证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服的案件居多。

其二是有关规划行政审批方面的。该类案件主要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是审批及方案调整和变更的审批行为有异议。

(二)因城市房屋的拆迁引发的群体性行政纠纷

以城市规划为前提进行的城市房屋拆迁是我国目前争议最大,也是引发纠纷最多的一个问题。房屋拆迁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房屋拆迁的决定阶段、补偿安置的协商、裁决阶段以及实施阶段。

首先,房屋拆迁的第一阶段,即决定阶段,分别有申请和许可两个环节构成,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实施拆迁的单位先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房屋拆迁,有管理部门审查后作出许可决定,若管理部门对拆迁申请予以许可,那么管理部门还需向申请拆迁的单位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对外发布拆迁公告。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存在两个具体的行政行为,即拆迁许可和拆迁公告。关于这两个具体行政行为就很可能产生行政纠纷,如对拆迁许可不服而引起的行政纠纷和对拆迁公告不满所引起的行政纠纷。

其次,就进入第二阶段,即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的协商、裁决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如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不能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需要由拆迁的当事人申请管理部门裁定,这就可能出现当事人对管理部门的裁定不服,那么就可提出行政复议,或者直接提出行政诉讼。

最后,第三个阶段中,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在该期间不停止拆迁的执行,若被拆迁人拒绝搬迁的,则拆迁人可申请法院先予执行;若当事人并未提起行政诉讼,而被拆迁人拒绝搬迁的,则有先关部门强制拆迁或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此阶段中,极有可能出现当事人对强制拆迁行为不满而引起的行政纠纷。

(三)农村土地征用引发的群体性行政纠纷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化、工业化的需求,农村的土地被大量的征用,而大量的土地征用也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从而出现了农民群体性上访事件。

在实践中,关于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行政纠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批准征地的决定不服。实际上,当事人常常要求撤销人民政府的土地征用的行政行为,主要是因为当事人认为政府作出的征地决定违反了集体土地征用的法定程序以及审批程序的办理不合法。另外,在征地纠纷中存在的程序的违法的情况非常之多,主要可分为三类,即违反征收征用流程、违反程序法所要求的时间限定以及违反程序中立原则所作出的行政裁决。

第二,对征地补偿的标准不满意。目前,征用集体土地的标准制定得都普遍偏低,在征地、拆迁补偿和安置方面也没有保证被拆迁人的利益。此外,在征地过程中还存着土地流失的情况,致使许多失地农民的生活难以得到保障。

二、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制度

上文中所提及的群体性行政纠纷本质上还是属于法律意义上的行政争议,因此是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的,可以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最终演变为群体性行政纠纷,而国内外对于该问题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救济制度,而行政救济制度作为专门的法律手段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一)行政复议制度

行政复议其实质就是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关裁决的行政救济措施,这种救济措施是一种事后的救济措施,虽然无法在事前就避免问题的发生,但是该制度目前仍是解决行政纠纷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二)行政诉讼制度

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形式相比,区别就在于将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作为诉讼被告,由人民法院做出相应的裁判。它也是目前解决行政纠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实质就是通过司法程序对行政机关予以监督,从而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仍是一种事后的监督、救济措施。

(三)信访制度

根据我国《信访条例》第二条的相关规定,公民享有通过书信、电话、走访等各种形式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的权利,它是我国所独有的一项制度,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三、行政救济制度在解决群体性行政纠纷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对于行政纠纷制定了多种解决制度,但是目前由群体性行政纠纷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却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现有的行政救济制度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行政纠纷的问题,公力救济手段与行政纠纷化解需求之间不契合,从而直接造成了救济不力的后果,因此,接下来笔者就针对个别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行政救济制度在解决群体性行政纠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受案范围与群体性行政纠纷所涉及行政行为的可诉性

目前我国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采取了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区分的方法,而不论是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都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作为受案范围,抽象行政行为是被排除在外的。但是目前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具有多重性,且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而且明确的标准,这就使得许多行政行为在认定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而许多群体性行政纠纷所涉及的行政行为就恰巧属于行政行为区分的模糊地带,而正是因为认定上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行政行为就直接被归入抽象行政行为的范畴,从而使得许多群体性行政纠纷难以进入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救济渠道中,使纠纷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合法权益被损害的行政相对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只能采取暴力行为,最终演变为一场群体性事件。

(二)合法性原则与群体性行政纠纷所涉行政行为的审查

目前在实践中,我国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不能对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审查,并且从我国现行法律对合法性审查的规定以及前提性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模式也不难看出,对前提性行政行为的审查、合法性审查的强度与深度以及合法性审查原则的实际运用对于案件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这种程序下难以得到充分的救济,不少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也最终流于形式,为人们所诟病。同时,法院对合法性审查原则的运用实际上直接影响着案件审理质量,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法院对于合理性审查的含义以及范围的界定并不明确,这就使得合法性原则在实际审判中被机械化的运用,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行政案件的审判没有明确的审查原则,行政争议无法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行政纠纷就难以化解。即使群体性行政纠纷最终进入了法律救济途径,但其实质争议仍然无法得到彻底解决,一旦矛盾激化,则很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与群体性行政纠纷的实际解决

当前社会矛盾严重,行政纠纷日益增多,尤其是群体性行政纠纷问题愈发严重,而且该类行政纠纷除了具有人数众多的特点外,其往往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矛盾比较尖锐,往往难以调和。因此,面对群体性行政纠纷首先就需要在矛盾初期就介入解决,防止事态恶化,进而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其次,若行政相对人选择法律救济途径,那么作为法律救济手段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就应该及时解决该矛盾。但实际情况却是,现行的行政复议措施与行政诉讼措施衔接中的复议选择模式与行政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不为被告的规定阻碍了行政纠纷的解决。一方面,不利于复议机关履行其职责,导致复议维持率过高,最终使得行政复议流于形式,难以化解纠纷,反而将大量的行政纠纷推入行政诉讼;另一方面,过高的行政复议维持率大大激化了矛盾,使得本就尖锐的矛盾进入诉讼程序,而行政诉讼实际上也难以解决该纠纷,从而加大了行政诉讼的审判难度。

群体性行政纠纷愈演愈烈,因此,行政救济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完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扩大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该范围内;完善前置性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的规定;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等。

参考文献:

[1]祁晓茹.试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山东大学,2008.

[2]郑玮炜.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行政法思考[D].河海大学,2007.

[3]梁丽娟.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

[4]应松年.完善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J].江海学刊,2003(1).

作者:杨海

行政复议后行政诉讼论文 篇3:

中小学教师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

2003年9月,某中学对无故旷课长达20天的教师张某作出了辞退处理。张某认为,学校计算旷课的天数有误,没有安排授课的8天不应算旷课,学校不应该对自己作辞退处理。张某欲向相关部门讨个说法。那么,作为教师,张某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呢?教师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有哪些?每种救济途径的内容又是什么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本文所说的教师合法权益是指与教师的特定身份或特定工作相关的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具体包括:职务聘任、教学科研、工作条件、民主管理、培训进修、考核奖惩、工资福利、退休保障、履行聘用合同等权益。

从现行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教师与学校发生纠纷后,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教师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信访、教师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调解、人事仲裁、民事诉讼。

信访

依据国务院的《信访条例》,教师可以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信访,行政机关对信访事项应当深入调查,依据法规政策,根据来信来访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在60天内办理完毕,并书面答复信访人。因特殊原因到期不能办理完毕的,可以延长30日。

信访人不服信访答复,可以向信访承办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请信访复核。上级机关有责任进行核查,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如果信访答复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信访人也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本文所说的教师合法权益,均可以通过信访途径解决。上述案例中的张某,可以向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信访,要求解决学校辞退自己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给张某明确的书面答复。

教师申诉

教师申诉是一项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定的、专门性的行政权利救济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对教师申诉案件的处理,教育行政部门应以书面审查为主,坚持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相结合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及时、妥善地进行审查和处理。案件审查完毕后,应当出具书面的处理意见。

教师不服申诉处理意见,可以向上级机关进行信访,上级机关应当予以核查,如确认承办单位对教师申诉处理不当,可以责令其重新作出处理。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当事人也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上述案例中的张某,可以直接向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教师申诉,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解决学校辞退自己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规定的30天内给张某明确的书面答复。

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教师遇到以下几种情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1.教师向行政机关提出信访或教师申诉申请后,行政机关超过法定期限,不予答复,教师有权向上一级机关提起行政复议,状告该行政机关不作为。

2.教师对信访承办机关的信访答复不服,并且该信访答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的,教师可以向信访承办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从而使该案进入行政复议程序。

信访答复在实践中一般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3.教师不服教师申诉处理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并且该决定内容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的,教师可以向教师申诉处理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从而使该案件进入行政复议程序。

教师申诉处理决定在实践中多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上述案例中的张某,如果向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信访或教师申诉申请后,教育行政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没有答复或作出教师申诉处理决定,张某便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的上一级机关提起行政复议,状告该教育行政部门不作为。如果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作出了信访答复或教师申诉处理决定,而张某不服,张某也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的上一级机关提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该信访答复或教师申诉处理决定。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运用国家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在实践中,教师遇到以下几种情形,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1.教师向行政机关提出信访或教师申诉申请后,行政机关超过法定期限,不予答复,教师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该行政机关不作为。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都会受理教师的申请并判决该行政机关及时作出信访答复或教师申诉处理决定。

2.教师不服信访承办机关的信访答复,并且该信访答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信访教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从而使该案件进入法院的司法审查程序。

信访答复在实践中大都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教师不服教师申诉处理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并且该决定内容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教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从而使该案件进入法院的司法审查程序。

教师申诉处理决定在司法实践中大都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上述案例中的张某,如果向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信访或教师申诉申请后,教育行政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没有作出答复或作出教师申诉处理决定,张某就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该教育行政部门不作为。如果教育行政部门作出了信访答复或教师申诉处理决定,而张某不服,那么,张某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撤销该信访答复或教师申诉处理决定。

调解

调解是指各方当事人通过第三人的劝说诱导,在自愿的基础上互谅互让,达成协议,解决争议的一种方法。调解人只能说服劝导,而不能自主作出有约束力的决定,争议能否解决,最终还是取决于争议双方能否达成协议。

依据2003年教育部、人事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教职工与学校在履行聘用(聘任)合同时发生争议的,应由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

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一般设在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内。教师与学校发生纠纷后,教师申请调解的,应当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达成一致协议的,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书,在调解人的见证下,各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然后加盖教育行政部门的印章。调解不成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终止调解。

上述案例中的张某,如果被学校解除聘用合同,可以向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进行劝说诱导,进行调解。

人事仲裁

人事争议仲裁是指仲裁机构对人事争议进行调解或裁决的行政司法活动,是将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相结合而采用的一种解决人事争议纠纷的方式。人事仲裁的处理遵循先行调解、及时裁决的原则,对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以使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依据1997年实施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和2002年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而发生争议的,可以向当地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由于中小学校是事业单位,所以教师与学校发生纠纷后,教师可以向当地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人事仲裁委员会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人事仲裁委员会根据调解的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人事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并制作仲裁裁决书。

人事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一般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60日内结案。教师不服人事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上述案例中的张某,可以直接向当地的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决学校辞退自己的问题。人事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作出裁决。但张某应当注意仲裁时效,即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纠纷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出仲裁申请,否则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运用国家审判权,解决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纠纷案件的活动。

依据2003年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3号)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依据上述规定,教师不服人事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可以在收到裁决书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会依法处理教师与学校发生的纠纷。

上述案例中的张某,如果向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后,对仲裁结果不服,便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解决学校辞退自己的问题。

综上,上述7种教师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没有先后顺序之分。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前提是教师先申请了信访、教师申诉,否则,教师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的前提是教师先申请了人事仲裁,否则,教师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编辑 许丽艳)

作者:李 启

上一篇:信息教育与物理教育论文下一篇:贸易依存度结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