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专业化税源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从税源专业化管理角度阐述了其教学的必要性,就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进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教学进行了反思,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实践专业化税源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实践专业化税源管理论文 篇1:

房地产行业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税收收入的大幅增加,但房地产企业因其具有生产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投资风险高、产业关联广、涉及税种多等特殊的属性,导致税务机关无法全面掌握税源的真实情况,从而导致税源管理难度大,税收征收效率低。对房地产行业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突破税源管理瓶颈,提高征管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菏泽市Y县房地产行业为研究对象,对房地产行业专业化管理进行研究。指出房地产行业税源专业化管理存在漏洞和治理措施,为优化菏泽市房地产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与。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管理工作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它是促进税务部门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降低税收风险、促进社会税赋公平的重要抓手。加强房地产行业税源的专业化管理,有助于准确把握当地房地产行业的税源概况,科学制定税收计划,提高执法水平,从而推动税务征管体制改革。

一、Y县房地产行业基本情况

2018年度,菏泽市Y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81户,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有15户,房地产新、老项目销售面积合计231.32万平方米,销售额924 123.4万元,房产均价为3 995元/平方米。2018年,房地产行业共入库税收32 699万元,占税收收入总量441 559万元的7.4%。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行业税源专业化管理,增强税源管控能力,稳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菏泽市Y县税务局自2018年12月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房地产行业为重点的专项评估检查,充分发挥 “以评促收、以评促管”的作用,截至2019年5月,评估检查基本结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 房地产行业税源支柱作用凸显

从房地产行业入库总体数据看,截至2019年5月,Y县税务局房地产行业共入库税款17 115万元,同比增收4 006万元,增长30.5%,入库税款占全局整体收入的比重为7.85%,扣除车辆购置税后为7.24%;房地产行业完成区级收入9 079万元,占全局区级收入的比重为7.72%,已成为该县今年的税源支柱行业之一。

(二) 税源专业化管理以评促收效果明显

从评估税款数据看,截至2019年5月,已对2017年以来房产管理部门有备案数据或金税三期系统有申报征收数据的31户企业开展了重点评估,共评估税款3 265万元,其中增值税2 858万元(少记预售收入应补缴增值税1 914万元,达到确认收入实现时间而未确认收入应补缴增值税944万元),企业所得税407万元,进项税额转出81万元,实际评估成果3 346万元,有力地整顿和规范了税收秩序,在房地产行业中税源专业化管理以评促收成效明显。

(三) 税源专业化管理以评促管作用明显

从纳税申报质量和税法遵从度看,截至2019年5月,该局房地产行业已征收增值税13 201万元,同比增收1 704万元,增长21.96%;企业所得税3 914万元,同比增收861万元,增长10.64%,申报质量提升明显,税源专业化管理以评促管作用明显。

三、Y县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隐瞒收入现象较为普遍

通过评估检查,主要发现房地产企业在隐瞒收入上有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少计收入。企业申报数额小于实际销售数额,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二是迟记收入。房屋达到开票条件,企业推迟开具发票,存在迟记收入的问题。三是多抵进项税。新项目进项发票开具不规范,存在多抵进项税问题。四是应收利息未计增值税。大额资金往来款项频繁,存在应收利息未计增值税问题。五是视同销售未计增值税。赠送礼品、家电、车库、车位等存在视同销售未计增值税问题。六是物业费等收入未按要求进行申报问题。

(二)信息共享渠道不健全

信息化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支撑,是税收工作的抓手,是税源专业化管理推进中的重点,但在具体实践中部门单位“信息孤岛”现象突出,综合治税效果难提升。房地产行业最大的管理难点就是日常监管中没有完善可靠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和获取第三方准确数据的便捷渠道,综合治税功能没有发挥,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孤岛”现象普遍,仅靠税务部门的单兵作战,很难准确和全面掌握房地产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而房地产开发企业向有关部门报备的销售备案合同、预售许可、实测面积房屋权属转移等方面的数据及工作时间点,又是依法征税的重要证据和计税依据。

(三)人力资源配置欠合理

面对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纳税人数量逐年递增,加之“互联网+”对纳税人的财务核算带来的新挑战,Y县房地产行业专业化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一是人员结构亟须优化。近年来,Y县税务局新招录公务员分配到税源管理股或分局的较少,税源管理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弱,变动不大,导致基层税收管理人才急缺。二是专业化人才缺乏。在房地产行业税源专业化管理中,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收分析等工作对税务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高,而Y县税务局专业化人才较少,大部分税收管理人员只是“术业有专攻”,精通一个方面,很难全面把握整个房地产行业情况。

(四)考核办法不完备

截至目前,税源专业化管理一直没有完备的配套考核办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源专业化改革的推进。一是考核指标模糊。难以形成客观的考核量化结果,从而达不到以考核促工作的目的,同时容易挫伤一些同志的積极性与主动性。二是过程设置不科学。税源专业化改革具有连续性和关联性,但在设置考核指标时没有将其考虑进去,一定程度上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风向标没有立准。三是缺乏容错纠错机制。税源专业化管理本身是一项改革,有改革就得摸索,有改革就免不了犯错,如果现行的考核办法不考虑到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实际,没有容错纠错机制,那么势必会对推行专业化管理的人员造成一定的压力,制约了专业化管理的发展。

四、Y县税务局优化税源专业化管理对策

(一)加强税收监管力度,规范票据管理使用

规范票据使用,搭建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通过强化执法、广泛宣传、多渠道沟通等方式,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量使用的内部收款收据,如预收房款收据、代收各种集资款收据等强化管理,对不得视同发票的票据应逐步予以取缔。对没有按规定使用《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支付结算、偷逃税款的企业严格处罚,形成法律威慑,搭建公平、公正、规范的税收营商环境。

(二)健全信息共享渠道,完善综合协调机制

借助“互联网+”等思维和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建立涉税信息传递和协作机制,全面掌握房地产企业的第一手基础信息资料。一是建立与房管、规划、住建、金融等部门的定期信息沟通制度,全面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立项、开工日期、预计完工日期、建筑面积、销售进度、现金流量和预收房款情况、已交付产权情况等各种信息,力求通过信息交换和分析比对,最大限度掌握有关涉税信息。二是加强信息分析比对,对差异户进行实地核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漏征漏管问题。三是加强信息交换,进一步了解掌握房地产项目开发的经营规律,进而准确审核纳税申报资料,强化控管。按照房地产行业管理一盘棋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整合房地产行业涉及各个部门的力量,真正形成综合治税格局,不断提升房地产行业的管理力度。

(三)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一是优化人员配置。根据当地房地产行业税源规模、分布等情况科学配备税源管理人员。推行岗位轮换制,让更多的税务人员在不同岗位上进行锻炼,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同时实行激励机制,对于为单位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政治待遇,让优秀的税务人员能够分配到重要岗位,推动税收事业进步。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要持续优化教育培训机制,为税务干部时时充电。加强人才培养,可以采用分类分级的方式进行培训,不同级别、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对于领导干部可以进行领导胜任力培训,对于业务能手可以进行纳税评估、税收分析和风险防控等培训,普通人员进行税收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等基础知识培训。在培训结束后,选拔一批业务精英、行业标兵和管理能手,采取“税企合作”、“师徒结合”等方式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对房地产企业的纳税评估、税务稽查、风险应对等业务上来。

(四)建立科学考核指标,健全工作考评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使考核办法具有針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各个岗位的责任更加具体化、规范化。一是明确考核指标。对一些能量化的考核指标予以量化,对那些主观判断为主的考核指标进行改良或取消,使考核指标更好发挥指引作用。二是科学设置过程考核办法。改变以往强调结果的考核模式,建立过程考核办法,分阶段、分权重地进行考核,对工作负责,贡献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对组织协调有力,工作开展积极的单位进行奖励,使干事创业者更有激情。三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全面梳理税源专业化管理中的难点、堵点,对需要创新、需要探索的工作项目进行分析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使广大同志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探索与尝试。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奖罚分明,切实为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质效提供制度保障。

五、结语

本文希望通过对菏泽市Y县房地产行业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研究,透视出菏泽市Y县房地产行业的实际税收发展环境,同时能折射出中西部地区房地产行业税源专业化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为菏泽市Y县房地产行业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地区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提供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蔡美玲.基层税务部门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8.

[2]谭姗姗.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以府谷县国家税务局为例[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0).

作者:任丽丽

实践专业化税源管理论文 篇2:

《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教学的思考

【摘 要】本文从税源专业化管理角度阐述了其教学的必要性,就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进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教学进行了反思,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税源专业化 管理 教学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的必要性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含义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指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征管规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为主对税源进行分类,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达到管住管好税源的目的,以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当前,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是税务机关的实践任务,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征管改革的趋势和方向,是一项全新的税源管理方式。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提出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多,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企业集团大量增加,经济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企业核算的电子化、团队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税源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不断加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等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由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粗放的税源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更新理念,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试点情况

随着税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模式,并选择了部分省进行试点。我们广西区国税局按照总局提出的总体思路,于2011年初制定下发了《全区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试点方案》(桂国税发〔2011〕78号),确定南宁、百色、崇左三个市局分别负责大企业管理、综合管理、重点行业管理的改革试点工作。各市根据区局的要求,选择部分县(区)局开展试点,全区参与试点的单位共计54个县(区)国税局。到2012年7月止,全区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行业达到100多个,编写了100个行业管理指南和100个风险指标应用指南。在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四)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的现实要求

1.税源专业化管理任务重、要求高,亟需提升税务干部的管理理念。使参训人员进一步认识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加强对信息管税、税收风险管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理念的认识,以寻求更高效的管理载体。

2.税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难以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高标准要求。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税收科学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一种税源管理新模式,对税务干部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与实际情况相比差距较大。

(1)税收管理员队伍素质能力参差不齐,难以适应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突出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复合多能型人才奇缺、队伍年龄老化等问题。

(2)会计知识普遍薄弱,突出表现是影响纳税评估的成效。

(3)信息化技术力量不足,除难于获取第三方信息外,信息管税能力不强,影响风险管理的成效。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的开展情况

随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推行,相关方面的业务培训渐成为各税务培训机构的培训热点。比如我校举办的房地产行业管理培训班、水泥制造业管理培训班、行业纳税评估培训班、财务软件应用培训班、小企业会计培训班等都是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训项目策划注重立竿见影,缺少长远谋略。目前举办的培训班一般以3至5天短期业务学习为主,目的是想通过培训把目前缺什么的内容都补上,未体现专业化管理对人才的专门业务要求,功利性强,效果不理想。

2.缺乏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教材。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等与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还甚远,更多的注重对文件解读、理念更新、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深入学习及对工作案例的剖析很少,更无教材可言。

3.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实践经验。专职教师的授课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满足学员工作的需要。

4.教学方法单一,学员被动学习。讲授式教学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教学形式,这种“一言堂”“填鸭式灌输”方式让参训人员被动学习,难以满足学员参训的需求。

三、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不仅要求税源管理人员精通税收政策和会计核算,还须加强学习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生产工艺和相关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更需要掌握税收分析、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技能。税务干部培训机构需要为此做好培训教学业务。

(一)深入基层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科学策划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不仅要分岗分类进行策划,更要夯实基础知识培训,深化专门业务培训,可采用递进式进行。

1.税源专业化管理基础类的培训包括:会计业务知识(包括财务软件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税、税源基础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税收数据采集分析等;

2.税源专业化管理提高类的培训包括:行业会计实务、行业适用税收政策、行业特点及其风险分析、行业纳税评估、行业税务稽查等。

(二)探究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

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对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一是确立定向培养、定向培训、定向使用的税收征管人才发展计划,建立结构合理、专长突出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健全用人激励机制。

二是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造就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鼓励广大税源管理人员自我加压、自我学习、甘于奉献,积极投身到征管改革的浪潮中,提高其应对风险的技能。

三是注重培训财务会计和税收业务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税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财务会计和税收业务知识的深化学习及融会贯通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编写针对性且实用性强的教材

按照“以用为本,注重实务操作”的原则,编写专业化培训教材及配套的练习题、试题库,尤其要增加工作案例的剖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根据岗位业务实际,借鉴以往和外部经验,围绕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业务培训需要,在系统内组织专职教师及省市局专门业务骨干组成的教材研发队伍,编写分岗分类的专门业务培训教材。

(四)优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模式

1.优化课程设置,注重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围绕培训目标开设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一是内容要实用、注重实务、目标明确、有针对性;二是注重课程内容的编排与整合,避免知识点的交叉与重复;力求培训取得实效。

2.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各培训项目的培训目标,在师资配备上应建立一支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熟悉税源管理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培训方法的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因此对专职教师来说,就要深入到基层岗位学习,丰富自身实战经验;而系统内兼职教师不仅要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致力于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此外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中介机构阅历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进行授课,全面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实务教学水平。

3.搭建交流平台,注重实践教学。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成人特点和规律,除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外,应倡导实践教学,体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一是组织学员进行工作交流和问题探讨,分享成功经验,借鉴成功做法;二是通过局校合作,充分发挥基层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基地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作用,组织学员到先进的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学习,让教师、学员在教学实践中体验税源管理的方法,掌握税源管理实情,善于借鉴他人经验和做法,增长知识和才干,确保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税发〔2010〕101号).

[2]黄玉远. 以绩效管理为抓手. 提升国税机关执行力 (中国税务2012.9).

作者:莫文秀

实践专业化税源管理论文 篇3: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

摘 要:高效的风险管理能防范和降低风险,使损失最小化,税源专业化管理能合理配置征管资源,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提高征管工作质效。本文从税源风险管理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特点,探索基层税务机关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管理的若干思路,并提供一些对策以期为建立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作参考。

关键词:风险管理;税源专业化管理;机构职能

风险管理是指在有风险存在的环境下防范或降低风险,使损失最小化的管理过程。我国对税收风险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晚,但国外,特别是OECD国家由于其各种宏观环境因素以及很高的数据集中程度,税收风险管理已日趋完善。我国最早对这个范畴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学者对税收风险的定义及其分类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近年来,国内学者以及税务机关都开始注意到风险管理在税收征管领域的重要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参考OECD国家的先进经验,探索税源风险管理的模式,即通过对税源风险的识别,分析造成税收风险的各种因素,确立风险形态,估测可能造成的税收流失、增加征纳成本、形成税收管理责任等后果,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实施监督控制,防范并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一、风险管理的视角下,现阶段税源专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配套的机构职能支撑,税源风险管理协调性不足。现阶段,税务机关在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过程中,对机构职能做了一定的调整:基层分局方面,将典型行业集中管理,统一了管理路径,提高了管理的专业性;职能部门方面,将税种管理和征收管理分离开,明晰分工,以期提高管理针对性。但在引入税源风险管理理念后,发现这种机构职能的配置不能适合税源风险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点原因:

(1)风险分析方面。税源管理的风险分析应包括税种政策风险分析、税种管理风险分析、征收管理风险分析、出口退税风险分析等等,而这些分析任务往往散落在法规科、税政科、征收管理科、进出口税收管理科等职能部门,传统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使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性不足,阻碍风险分析的开展。

(2)风险应对方面。若按照各职能部门分类负责风险应对的组织开展,必然会造成任务重复,风险应对人员工作量增加的问题,而即使通过一个临时的统筹部门统筹各项风险任务,按户归集,减少风险应对工作量,也将面临风险应对的后续跟踪管理职责划分、原职能部门任务重叠、临时统筹部门的存续管理等问题。

2.缺乏行业税源管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税源风险管理成效欠佳。目前税务机关使用的风险指标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税源风险管理的指标来源一方面是长久以来税源管理的经验积累,找出容易出现征管漏洞的风险点,根据经验建立风险指标,另一方面是纳税评估的案头分析指标,主要以申报表指标和财务报表指标组成。这些风险指标涉及发票管理、税种管理、征管基础数据管理等等,涉及面广且较为单一、零散,与税源专业化管理结合度不高。行业的税源风险分析只停留在通过共性风险指标(税负偏离度、税负变动率、收入变动率、销售利润率等)的分析识别高风险行业,但对具体行业内的风险分析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仍旧参考纳税评估的案头分析的共性、单一性的指标进行分析,致使税源风险指向准确度偏低,税源风险管理质效不高。

3.税源风险应对措施广度不够,深度不足,缺乏针对性。首先主要的风险应对措施只有稽查和纳税评估,纳税评估又分为重点评估和简易评估,但实施对象都集中在风险较高的纳税人上,未能实现完全的分级管理。其次,应对措施一般情况下都是简单的工作要求,模糊的工作方法,缺乏与风险指标相关、与行业特点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检查和管理指引,导致了风险应对效果差。

二、风险管理的视角下,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践应首先解决的问题

1.进一步细化分类管理。基层税务管理机关应当进一步打破税源管理部门内部属地管理的模式,分行业、分规模进行管理。现行的一般纳税人管理部门(税源管理一分局)内部可设立大企业管理组,大企业以外的企业按行业进行分类设立若干个组,同时加强对各个行业的比较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管理。在职能建设上,将管理与评估分离,专门设立评估组;所得税税源管理部门和小规模纳税人管理部门可以比照一般纳税人的管理进行分类管理。

2.抓紧规范管理制度。随着管理方式的转型,管理的基本制度、基本规程也必须相应转型,否则,就会出现管理空挡。要适应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重新规范管理工作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再造管理流程,科学设置税收征管基础工作流程、办税服务流程、互动协作流程,使各项工作顺利流转,防止工作断链;强化检查考核,明确内部分工和岗位职责,完善考核办法,为专业化管理提供保障和动力。

3.加快建立专业化人才队。目前,税收征管的最大瓶颈是人才瓶颈,基层干部队伍中缺少大量的专业人才,制约了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把它作为专业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先行性工作来抓。加快建立各级备类人才库,对专家级人才统筹管理、合理调配、因才适用;确保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基本稳定,每年专业人才的岗位异动率不能超过20%,并要实行“退一补一”、“老带新”、“导师制”等办法,顺利实现专业人才的新老交替,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上的可持续发展。

三、风险管理的视角下,全面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1.推进一般纳税人专业化管理。摸索大企业专业化管理新途径。对照上级税务机关确定的大企业标准,明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因地制宜的制定有针对性的大企业税收风险应对策略。管理员在做到“五清一会”的同时,还应根据掌握的申报情况对申报资料进行评估,对申报资料、税款入库、争议税款进行动态监控,定期进行跟踪性税收风险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申报中的异常情况。

2.深入推进行业分类管理。迅速在专业化的税源管理部门内部进一步打破属地管理格局,全面深入推行行业分类管理。行业分类管理小宜太粗也不宜太细,太粗了专不起来,太细了人员力量有限。逐级建立行业税收信息库,搜集各类经济税源信息,树立行业指标标准,定期发布指标体系,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各种指标,为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提供参考。

3.推进所得税专业化管理。认真落实“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的24字方针,按行业、按规模迸一步细化分工,适当增加所得税专业管理人才,调整所得税管理事项,在基层税政部门成立所得税管理专门小组,集中力量专抓所得税管理。其次,要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从产权交易机构、工商部门、公证部门采集重大产权交易、产权变更、经济合同及协议等情况,从金融部门采集银行开户、资金流动情况。最后,还要建立所得税专业评估体系。加快建立指标警戒体系,将低于警戒值的纳税人作为评估对象,同时运用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和科学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找出疑点,指导评估。

4.推进个体税收专业化管理。细化个体户户籍管理。定期对管辖区内的漏征漏管户进行清理检查,全面深入分析、监控个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纳税情况,做到基本情况清楚、涉税事项清楚、停业走逃户、税控装置使用情况清楚。其次,实行分类双定管理,按照“抓住大户,管好中户,规范小户”的原则分层次管理个体户,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地段、不同经营方式的个体户合理分类,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同时,要积极强化考核管理,量化涉税风险程度。以强化考核推动勤征细管,以勤征细管推动管理专业化。进一步完善岗责考核办法,细化管理责任,量化工作任务,使个体税收的税源监管工作落到

实处。

5.建立行业税源管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首先需要对各行业经营模式、发展现状、税源管理存在问题以及过往案例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掌握行业的风险因素,识别行业的风险特征,建立起初步的风险评估指标,然后根据各指标的计算公式、风险阀值、筛选条件等进行风险识别,得出风险纳税人群体,再按照排序等级实施風险应对策略,实施差别化管理,最后通过对管理结果的监控评价,完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关云峰,崔孝宗.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探讨.税务研究.2008(12).

[2]姜涛.加强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税务研究.2007(10).

[3]张余.对建立税源风险管理科学体系的探索.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2).

[4]周炤.中国税收风险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5).

作者:王友琴

上一篇:电气安全性措施分析论文下一篇:房地产开发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