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古代文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中国五千年来的璀璨文化孕育了丰富深厚的古代文学,古代文学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山河的转移,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深造,学生能对中华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能从中体会高水平的文化知识,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提高思想境界,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教育古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育古代文学论文 篇1:

李商隐游仙体诗歌的怀古情感探讨

摘 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唐代涌现出了很多的诗歌大家,李商隐就是其中一位,李商隐是晚唐为数不多的追求诗美的诗人,他十分善于诗歌的写作,其中最为独具一格的创造就是无题诗,它们大多以爱情为题材意境优美、辞藻丰富,所谓游仙诗指的是借歌咏仙境来寄托感情抒发志向的诗歌,游仙体的主要特点是想象力丰富,辞藻也比较华丽能够给人一种灵异的感悟,引人入胜。历史上的很多大诗人都受到过游仙诗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唐代诗人李商隐。本文就对李商隐游仙体诗歌的怀古情感进行探讨。

关键词:李商隐;游仙体诗歌;怀古情感;分析探讨

作者简介:朱丹萍(1983.9-),女,浙江人,硕士,中级职称: 研究方向:语文教育古代文学。

1、引言

在李商隱学仙玉阳的过程中他就对神仙以及道教的故事十分感兴趣,通过一定的了解李商隐加深了对道术以及神仙的认识,这不仅使他开阔了眼界也对想象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有了这样的经历李商隐就会将自己遭受的境遇、人生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情感以游仙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也是游仙的本质所在,将游仙与诗人的身世相结合,将事情或曲折或顿挫的表达出来从而呈现亦真亦幻的特点,在对游仙诗的学习过程中李商隐也会借鉴其他诗人的抒写方式来来提高自己,也会在其他诗人创作的基础上来创造,成就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史书中记载的最早的游仙诗应该是《仙真人诗》,在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就想要求得长生不老药在此书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在魏晋时期也涌现出了很多的游仙诗,例如曹操《秋胡行》,曹植《仙人篇》等等,游仙诗的渊源十分悠长,在屈原的《远游》中就已经有了游仙的思想,这首诗独特的表现方式也为后世的游仙诗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对后世诗人的影响很大基本形成了游仙诗的格局。本文就对李商隐游仙体诗歌的怀古情感进行探讨。

2、李商隐游仙体诗歌的怀古情感探讨

游仙诗表现的是追求神仙想要长生不老的希望,诗人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神仙,羡慕仙人的长生以及摆脱世俗纷杂,游仙诗既有乐府古辞又有文人的创作,无论在思想还是表现方式上都有很大不同,郭璞的游仙诗就广受文人的好评,在它的诗中描摹的形象十分生动,在内容上也极具针对性与现实相脱离,在晋宋年间也有很多人创作游仙诗但都没有多少艺术价值,游仙诗应该主要描写仙境的美妙,让人读起来感受到摆脱世俗的快意。李商隐从小就遭受了很多不幸,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世,然后他就成了无家可归之人生活的十分艰难,但是李商隐从不放弃一直保持着勤奋刻苦的精神,并向很多文人学习前代的优秀文化,他用行动体现出一个大诗人应有的艺术理想,李商隐在少年时期在玉阳山学道,据说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曾在这个地方修道,在有着浓厚道教气息的玉阳山,李商隐真正感受到了神奇的神仙世界以及美丽的山河,这不仅使他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他的想象力。同时李商隐的这一经历对他的一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李商隐创作了《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其中包括他对学仙玉阳的回忆,他在诗歌创作上追求个性提倡独立创作,并汲取了道教的主要思想以及丰富的想象,将诗歌的表现内容进行了深刻的体现,主要以诗境为主加入了很多奇特的想法与构思,李商隐采用游仙体的表现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游仙体让李商隐真正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并用比较特殊的方式来得到精神与情感上发泄,只要仔细研究李商隐的诗就可以发现其游仙体诗歌主要是创造性的发挥,对于表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第一,李商隐借游仙写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仕途的不顺以及理想不能得到实现的郁闷,他一生都在进行积极的斗争但却遭到了陷害一身的抱负无处施展,李商隐在《东还》一诗中就表达了自己满腔的抱负却埋没于尘世的无奈,他也会在失意的时候发出感慨或者在与友人相遇的时候聊起自己的仕途艰难,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面对道观或者寺庙李商隐常会以游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郁闷之情,在《圣女祠》中诗人就借祠宇的庄严以及圣女来抒发感情,利用游仙之诗笔展开想象将情境与画面描写的栩栩如生。利用游仙也可以向朋友来表露情怀或者抒写人生理想,李商隐的一生都十分艰难利用传统的诗歌是无法表达出内心的情感的,只能用游仙诗的方式来表达,游仙诗用来抒发人生理想可以将理想的美好充分的体现出来,诗人可以将人生的理想比作事物,例如在《霜月》与《丹丘》中就蕴含了诗人的这种情怀。此外,利用游仙还可以讽刺求仙的虚妄。李商隐经历了四朝的变更也见到听到很多,很多帝王由于服用丹药而死亡,由于李商隐有学道求仙的经历并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李商隐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以游仙体的形式写出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李商隐的诗歌比较侧重于艺术,他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与外在的事物相结合能够深刻的反映出晚唐诗歌艺术的精华,仔细品读李商隐的游仙体诗歌就可以明了其抒写的方式,也能知道他所用来寄托的事物,李商隐在游仙体诗歌上的造诣离不开他学仙玉阳时的经历,他在学习道术的时候也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自身的想象力,对于李商隐在游仙体诗歌中的怀古情感还需要从他的诗歌中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姜朝晖.目尽青天怀今古——李商隐游仙体诗歌论略.《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 -2013年1期.

[2]曾昭游.元稹的婚恋经历及其婚恋作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江西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3]章国军.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诗歌的意象翻译——以李商隐诗歌中的“蜡烛”意象为例.《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1年4期.

[4]王玉姝,王树海.冲突与超脱──试论李商隐诗歌佛理禅意的多元性.《东疆学刊》.2016年2期.

作者:朱丹萍

语文教育古代文学论文 篇2:

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摘 要:中国五千年来的璀璨文化孕育了丰富深厚的古代文学,古代文学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山河的转移,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深造,学生能对中华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能从中体会高水平的文化知识,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提高思想境界,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本文通过分析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对我们自身做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关键词:古代文学;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作用]

从当今社会的教学质量来看,中职语文的教学仍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古代文学作品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一种具有深远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形式。因此,在现代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充分理解古文的意境和思想,并借助现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更有热情地去学习古文,探究其奥妙,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一、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渗透作用

目前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让学生掌握一门切实可行的生存技能,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相对地,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了技能培训上,对学生文化修养的要求就会有所降低。简单的语言表达和听说读写能力已经能满足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要求,所以就没有要求学生具有深厚文学功底与文化底蕴的思想,这是远远不对的。文学素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古代文学能帮助中职学生提高欣赏水平和人文修养

古代文学是能串古连今的一个重要形式,它以文言文和诗歌等多种形式包含了多种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归属感的内容,如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博古通今的民族智慧,优秀伟大的民族人物。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历经千年风霜而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继承民族精神和民族大义,能让学生更好地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罪恶丑,能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以及道德欣赏水平,能让他们的人文素养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人格健全,有利于以后更好地发展。

2.古代文学帮助中职学生建立优秀的职业道德,促进人格发展

无数先人的智慧与生活经验才构成了如今引人深思的古代文学,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帮助中职学生认识和了解到一些真正的民族大义和高尚情怀,在这种长期的文化渲染下,中职学生能从中学到强烈的国家使命感和互帮互助、协同进步的合作精神,能养成言而有信、诚实可靠的道德素养,能建立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能通过多种体裁的代文学形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浅显易懂的现在文学相比,古代文化简而精,它往往能通过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深刻的人生道理,提高学生探索文化知识的兴趣,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从中学到提升人格魅力的方法,这是学生进入到社会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二、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在明确古代文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分析古代文学在当今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与精彩。相较于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就比较晦涩难懂,它有很多现在已经不怎么使用的生僻字词和语句用法,而且它的意思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这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语境中所包含的磅礴气势或优美旋律是现代文化很难表达出来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千古绝句便能很好地体现古代文学的美妙。因此首先要明确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古代文学详细而精彩的解读,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认真体会古代文学中所包含的磅礴大气和小楼烟雨,抓住古代文学的精魄。当然,也可以把一些诗词编成耳熟能详的歌曲,或者把古文演绎成一出精彩的情景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2.把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古代文学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单纯生硬地去理解它所包涵的内容是很难的,因此,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阅读古文、理解古文和喜欢古文。可以先让学生读几遍文言文或者是诗歌,然后可以对整体的文章先进行一个总体上的阐述,让学生初步明白该篇文章具体描述了怎样一个意境。然后再根据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讲解,讲解方式就可以根据当代学生的接受方式而定,如视频、歌曲等多种途径。当然,最好能将古文里的描写与现实生活对应起来,让古文中的景色在现实生活中有具体的参考,让古文中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有具体的依托,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古文中所用的描写手法和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最后,可以针对古代文学学习中的重点字、词做出着重标记,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李白《将进酒》中“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就完美地表达了自信、乐观与豁达的心态,这对中职学生的人生态度就有很好地启发。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一些乐观自信的人,以此为例,向学生们讲述这篇古诗词想表达的情感,以及我们要学习的精神。

3.尊重每位学生的理解、鼓励每位学生的创作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然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会那么迷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古代文学的学习,由于古代文学的晦涩难懂以及创作人不同的心情,所以每个人对同一首诗或者是文章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实属正常。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要让他们对古文进行自己的解读和独特的分析。老师只需要对文章进行一个总体的概括,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要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古代文学的妙处就在于它能契合每个人当时不同的心境,这就需要鼓励学生对其进行细致深刻的赏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再创作,并借鉴古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积累丰厚的文学功底。

4.重视“睿语”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简单来说,“睿语”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就是每页语文内容下方的语句,在古代文学中它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相当于现代人当中的名言警句,这也是古代文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它能简单的描述该篇文章所要告诉后世的道理,并把我们值得借鉴的内容提取出来,以一种简单方便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种“睿语”是整篇文章结束后所配的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语句。它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睿语”的重要性。把现代文学中所出现的成语或者是名言在古代文学中找到它真正的出处,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该成语和名言真正的含义。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和思想境界都有很大的意义。

5.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中职学生的思想正处在独立的关键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有突出的自我意识,不再简单地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所以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讲解。作为老师要明白语文教学应针对全体学生,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要以提高每个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教学宗旨。因此,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深度,争取让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有所提高。

三、总结

古代文学承载了一个国家深厚的历史过往,是每个国民不能丢弃的文化瑰宝。每一位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古代文学,认真理解古代文学。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说,要帮助学生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显彬.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J].基础教育,2016(7):118.

[2]齐晓娟.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2):125.

[3]沙小会.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J].教育理论研究,2017(9):87.

作者简介

吴卫芳(1985—),性别:女,天津市人;学历:本科;职称: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及文学类。

作者:吴卫芳

语文教育古代文学论文 篇3:

高职院校中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课程,但由于时代发展及新兴媒体等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学生学习古代文学兴趣缺失,教师讲课方式也亟待更新。本文从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拟从古代文学课程育人的教学目的、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及教师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探讨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古代文学教学工作加以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课时较多,分先秦两汉、唐宋文学、明清小说等阶段分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需要大量文史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很好地掌握古代汉语语法、修辞等技巧,这就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及学生的高中语文基础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多数高考成绩偏低,学科理论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而高职院校注重的是实训实践能力,理论课课时有压缩,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时会觉得艰深晦涩,缺乏学习兴趣。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在讲课时会有各种阻碍,如不能全神贯注地讲授某诗歌的思想境界及对人生的感悟,因为还要给学生串讲字词的含义,疏通诗句,关于诗歌内涵的讲授时间就相对减少,教师觉得这样的课堂没有激情、没有动力,更别谈成就感了。那么,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哪,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二、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重实践操作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快发展给教育体制带来了很多变化,经济转型期间对技术型人员的需要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高职教育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重视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而像中国古代文学这样以传统文化知识为内容的学科不免受到一定冲击,课时就相应的有所压缩。而对于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古代文学好像是一门与现代社会距离最远的课程,来自就业工作的压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明显出现一种功利性,他们更关注与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渐渐消退。

(二)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对传统阅读方式带来冲击

20世纪90年代,网络开始兴盛,迅捷、便于沟通联系等优势被80、90年代的学生所推崇。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阅读很大程度上脱离书本,转而依赖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这样的阅读方式优点是方便、快捷,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但是因为有图像、有视频,有各种评论,人们在阅读之后就不会有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因此阅读就流于形式,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传统阅读是基于书本和文献资料的阅读,它能带给人丰富的思考空间,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各个朝代,不管教学内容有何变化,但是阅读和记忆文本却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深层阅读得到思想升华的一门课程。陈寿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曾言:“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可见,先辈们很早就悟出了古代文学学习的经验,那就是要阅读文本。如今的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他们从小就受到图像阅读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传统的阅读方式,而对于古文的之乎者也更是头疼,不阅读,不懂文义,何谈喜欢呢?

(三)教师教学手段的陈旧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潮流

半个多世纪以来,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在讲课方法上基本还是沿袭传统,以老师为中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张嘴,一支笔,一个本”的授课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长处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方便教师掌握、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但是不足之处则是完全由上課教师主导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阻碍。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很明显已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如今这样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授课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具体举措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古代文学育人的教学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教书育人。教书,是教会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而育人则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渗透,使学生耳濡目染,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中国古代文学当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讲授古代文学,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诗词,教学生理清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更多的则是让学生在阅读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体会那些文人志士对家国的热爱, 学习他们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向上的坚毅品格。让学生在圣人先贤的影响下,成就爱国爱家爱友的良好品格。如今,在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困难和压力的承受能力相对不高,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讲授,让他们学习如何走出困境或者在逆境中继续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如苏轼一生三次被贬,仕途堪忧,第三次被贬到遥远荒凉的惠州,苏轼也能够随遇而安,通达乐观,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他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句,就给我们一种心境豁然开朗,心灵得到净化的感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感特征安排教学内容,要对学生有所助益,以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为重点。

(二) 突出古代文学课陶冶情操和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蕴含着朴素的哲学、美学等原理。教师授课时应该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也要传达一些朴素的哲学原理。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诗词可以让学生体验对称美和韵律美,中国古典小说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阅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或者王维的山水诗时,可以让学生反复吟诵,体会空灵、恬淡的人生感悟,体验物我两忘的禅意,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感体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简单的一首七言绝句,蕴含了客观全面的人生哲理。告诉人们一个为人处事的哲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片面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三)利用多媒体、微课等现代教育技术,逐步改革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

古代文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依赖老师课堂的讲授,但是这种满堂灌的方式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乏味;另外,教师主讲,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消化那么多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学效果并不好。当今的大学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应用较多的还是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应用相对不多。所以,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完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微课等进行课堂教学,如讲授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可以通过制作PPT课件,插入朗诵诗歌、背景音乐及背景图片等,让学生在听朗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沉郁豪放风格,并通过表格等展示词人心情的变化,进而读懂词意。讲授《红楼梦》的语言风格或宴会场景,可以截取电视剧片段,给学生播放,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会,还可以讨论,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再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我们可以找一些洞庭湖和岳阳城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洞庭湖的辽阔和悠远。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传授古典文学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培养审美情趣。古代文学教师也应该跟随时代发展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应不同年代的学生特点,有的放矢,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赵逵夫.继承优秀文学遗产,弘扬伟大民族精神[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蒋扬帆.古代文学课堂改革刍议[J]零陵学院学报,2004,(9).

[3]曾庆雨.高校文学史课与教材建设讨论[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作者:齐海棠

上一篇:电子证据法律制度论文下一篇: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