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专栏品牌经营论文

2022-07-03

摘要:《知音》杂志是我国知名的非时政类期刊之一。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和行业变革中,知音传媒集团始终围绕“知音”这一核心品牌资产,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知音品牌影响力,不断强化知音品牌经营,通过构建品牌全媒体产品体系、品牌联合、品牌附加等路径,实现了知音品牌经营的多元化拓展与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报纸专栏品牌经营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报纸专栏品牌经营论文 篇1:

报纸分众媒体的品牌塑造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报纸中简单的专栏、专刊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报纸的专栏、专刊在内容的单纯划分之外,已经出现以受众的社会属性为基础的划分以及立足于某类受众爱好的划分。各个报社纷纷在这个基础上,力图使报纸专栏、专刊“多元化”,专栏、专刊的内容更加“品牌化”。并且以专栏、专刊的“品牌”为核心,来牢牢锁定目标读者群体,培养目标读者群体的忠诚度。目前,就河南省的众多报纸而言,《大河报》的《厚重河南》、《大河财富》等专栏、专刊就是成功的范例。而《东方今报》的《今报VS电视》、《非常档案》、《东方财经》等专栏、专刊;《郑州晚报》的《郑州生活》、《城市笔记》、《郑周刊·悦读》等专栏、专刊;《河南商报》的《经济蓝皮书》、《新锐视野》、《旧事周刊》等专栏、专刊正在做着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品牌,究其本质意义,就是它代表着一个报社全部整体与读者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核心价值。专栏、专刊的品牌确立,可以具体到名牌专栏、专刊的编辑、记者。“精品的象征、创新的动力、竞争的王牌、财富的源泉和文化的积淀”简单明了地说明了名牌专栏、专刊在报纸分众营销中的重大意义。正是因为品牌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品牌建设才成为报业营销者共同关注的问题。《IT时代周刊》的总编辑曹健在人民网与学者对话中说:“其实我觉得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关键是内容做得好。”正是他率先在全国提出的“内容为王”口号,如今已成为众多媒体的共识。

专栏、专刊的确立首先是专栏、专刊内容定位与理念定位问题。内容能够锁定读者,理念体现报人与读者的共同价值取向。这就意味着,锻造出的名牌专栏、专刊,使得报人与读者形成一个整体,使得目标受众感到这些专栏、专刊反映了他们的身份乃至情趣爱好,读者能够在报纸的阅读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这种归属,在实践中表现为读者对编辑、记者工作的认同和思想感情的契合。科技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媒体经验,人们的阅读心态也更成熟,对媒体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人们希望从报纸中读到的不仅仅是娱乐满足,而是深层次的精神共鸣。当年,安顿的情感系列报道,正是抓住了普通人的“情感隐私”问题,与读者产生了共鸣。这种“贴近化”、“情感化”、“一体化”的操作方法,后来被许多媒体复制。所以,今天我们谈报纸分众媒体的塑造,必须强调专栏、专刊的创新意识。简单地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只能让读者产生厌烦。

香港报人董桥有一篇文章,题目叫《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这句话就是要我们思考,我们的报纸将为历史留下什么样的足迹——内容。所谓“内容为王”,就是要看专栏、专刊的内容是否符合时代脉搏、是否对读者有号召力。在这个层面上,保持报纸的先进性,首先要保持的是内容的先进性;准确地描述社会生活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的背景,突出这些变化中的细节。在这个问题上,专栏、专刊的编辑、记者要“有所不为”。这就是说:编辑、记者要舍弃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在编辑、采写过程中过多按自己心中设定的目标努力;而要紧紧围绕目标读者群在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爱好和情趣变化,从内容和形式上最大限度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市场细分的分众化时代,这种集中力量,做专做精的方法,能避免无的放矢;更节省编辑、记者的精力,节约报社的人力成本。事实上,任何人都将倾向自己关心的事情。内容的专业化、主题化,也必将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形成专栏、专刊自己的特色,成为在市场竞争中的利器。

更新专栏、专刊的工作理念,让目标人群身临其境。专栏、专刊在开办之初,必须定位好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符合目标人群的期待,从而使编辑、记者的工作能迅速与目标人群产生精神共鸣。近来,报纸的专栏、专刊已经由单一对事件的再现或描述,发展到让一部分读者与另一些读者交流互动。而报纸则成为这些群体互动的舞台,我们称之为:话语权的赠与。编辑、记者通过将话语权赠与读者,有效地使目标群体的注意力向专栏、专刊倾斜。同时,通过这样的互动,编辑、记者可以从中发现目标人群的下一个期待。当报纸的专栏、专刊总是能给目标人群带来惊喜的时候,这个专栏、专刊也就日益占据了他们的内心,而专栏、专刊的品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形成的。当然,我们的编辑、记者必须牢牢把握住互动的方向,将这种互动引导至一个理想的方向。

这是一个个性彰显的时代。品牌专栏、专刊的打造,必须明显地传达出报社本身的特色。这就像品牌商店,一个品牌经营必然有自己的产品到服务等一系列的特点,这种特点有不可复制性。这方面,电视工作者有着成功的经验,《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和《百家讲坛》几乎无法复制,报人亦不妨借鉴电视人的做法。专栏、专刊代表了编辑、记者群体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取向是不易被他人“克隆”的,这种独有的文化价值取向一旦与读者(目标受众)达成长期的契合,目标受众的忠诚度是很高的,可以达到“不可一日无”的境界。事实上,只有独树一帜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一定范围的“热点”和“喧嚣”,能有效地吸引更大范围的注目,甚至引发学术探讨。

把精神产品当作物质产品来销售,已经成为报人的共识。因此,在专栏、专刊推出以后的自我宣传和包装上,必须有一整套的计划方案,并严格按照计划方案实施。从栏目头到专刊封面,从编辑到记者,都必须很快形成能让目标受众一眼即能识别的风格。好的专栏、专刊的编辑、记者,能让目标受众耳熟能详,报社应当注意对专栏、专刊的名编辑、名记者的培养。正如当年香港读者买《明报》,就为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还有后来港台地区的读者买《读者文摘》、《明报月刊》、《苹果日报》等报纸,就是为一睹董桥的散文。在河南,各个报社的专栏、专刊都有一定的读者群,这些专栏、专刊的编辑、记者已经为大家熟知并喜爱,这些专欄、专刊已经成为报社品牌的一部分,并与报社的整体品牌形象相得益彰。

所谓“报纸的三次销售”,就是指报纸的发行、广告和报社自身的品牌销售。注重专栏、专刊这种分众媒体的品牌塑造,不但能为报纸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能让报纸在绝处逢生。办好一个专栏或一个专刊,能带动一份报纸的振兴——这,绝对不是神话。

(作者单位:东方今报社)

编校:杨彩霞

作者:陶建国

报纸专栏品牌经营论文 篇2:

品牌经营: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知音”实践

摘要:《知音》杂志是我国知名的非时政类期刊之一。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和行业变革中,知音传媒集团始终围绕“知音”这一核心品牌资产,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知音品牌影响力,不断强化知音品牌经营,通过构建品牌全媒体产品体系、品牌联合、品牌附加等路径,实现了知音品牌经营的多元化拓展与媒体融合创新发展。

关键词:知音 品牌经营 媒体融合

知音传媒集团其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知音》杂志社,历经了30多年的锐意变革与创新发展,目前知音集团已经发展为一家拥有《知音》《知音漫客》《漫客小说绘》《漫客绘心》《漫客绘意》《知音(海外版)》《好日子》等7种期刊,《新周报》《长江商报》《第一生活》等3种报纸,知音数字杂志、知音网、知音手机客户端、沃知音、听知音、知音微信公众号、知音微博、知音心理、第1生活吃喝闪、长江商报网等10种新媒体产品,12家子分公司,1所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总资产达22亿元的国有大型文化传媒企业,形成了书报刊出版、高等职业教育、幼儿教育、现代物业、家政服务和会展影视业等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如果说知音从杂志社向传媒集团进阶之路的前半程得益于《知音》“人情美、人性美”的核心定位和重内容、重质量的办刊理念,那么其后半程则在于及时抓住媒体融合与转型发展的时代潮流,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知音品牌影响力,不断强化知音品牌经营,通过构建知音全媒体产品体系,实现了知音品牌经营从线下向线上、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延伸;通过品牌联合、强强合作,实现了知音品牌经营的乘数效应;通过立足自身资源,以知音品牌附加多元产业,构建知音品牌产品体系,实现了知音品牌经营的多元化拓展。

一、基于品牌优势的全媒体产品体系

近年来,在媒体融合创新与转型发展的时代潮流下,知音传媒集团充分发挥知音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紧紧抓住高品质内容这一核心优势,通过建设知音全媒体公司,以《知音》高品质内容为基础延伸产业链,在强化内容为王这一根本理念的同时,亦紧跟不断变化的读者偏好和市场需求,打造了《知音》全媒体产品体系,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体系,以多样化的叙事方式和叙事平台为读者呈现高品质的原创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一)以《知音》杂志为核心的深度内容叙事

《知音》以“人情美、人性美”为办刊宗旨,以“篇篇可读,期期精彩”为根本质量追求,为读者提供“真实、原创、独家、有影响力”的高品质作品。《知音》作为中国知名的原创新闻纪实期刊,始终坚守新闻性、纪实性、故事性与情感性四位一体的创作风格和逼真、细腻、原生态的叙事风格,将最真实、最鲜活、最动人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为读者提供精神的盛宴和人生的启迪。

(二)以知音网为核心的网络情感叙事

知音网作为《知音》杂志的官方网站,被誉为中国第一情感门户。知音网秉承了《知音》杂志“人情美、人性美”的核心定位,以線上平台弘扬“人情美,人性美”的知音精神,传播真实、鲜活、动人的人生故事。目前,知音网开设了新闻、情感、名家专栏、娱乐、视频、读图等内容频道,网站日最高页面浏览量约256万,独立访客约43万。

(三)以《沃知音》为核心的移动期刊叙事

《沃知音》是由知音传媒集团与中国联通联合打造的一款手机新闻期刊,以全国联通用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于2016年4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沃知音》依托《知音》作者团队和编辑队伍,将受版面限制而无法进入《知音》纸质版的优质内容以手机媒体的形式为读者呈现出来,涵盖了真实、原创、独家的人物故事、既新鲜又极具可读性的纪实新闻、反映时代特点的典型案例、情感困惑疏解等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

(四)以《听知音》为核心的终端音频叙事

《听知音》以《知音》纸质版优质内容为基础,以实现《知音》在音频领域的品牌价值为主要目标,将其制作成音频节目,以PC、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为终端,通过如咪咕音乐、联通沃音乐、电信娱乐等各类运营商平台以及喜马拉雅听书APP、阿基米德FM、蜻蜓FM、荔枝FM、微信、微博等互联网视听平台进行推广和覆盖,用好声音诠释好情感,用好声音来传播《知音》。

(五)以知音微信公众号和知音微博为核心的自媒体叙事

运营知音微信公众号和知音杂志微博,以自媒体运营平台实现对知音故事的传播和知音品牌的扩展。知音微信公众号是知音杂志的官方订阅号,讲述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在尽情欣赏知音原创经典文章的同时,更增添了对文章从选题确定、素材收集、内容创作等一系列过程的深度理解。知音杂志官方微博始终坚持以平凡的故事揭示生活的哲理和人生的真谛,为读者带来最新颖、最真实、最动人的人生故事,传递“人情美、人性美”。

二、基于品牌合作的财经服务平台

2006年9月,知音传媒集团联合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共同推出了全国性主流财经日报——《长江商报》,成为知音传媒与长江出版两大行业品牌强强联合的重要成果。《长江商报》作为长江中部首家定位“大财经”的原创财经全媒体,拥有极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已跻身中国专业财经融媒体第一方阵,是中国当前最具成长性的优秀财经全媒体之一。

(一)从区域性综合平面媒体向全国性财经融媒体转型

2016年底,知音传媒集团对《长江商报》区域综合类日报的发展进行全面革新,采取“大财经”的发展定位,为全国及国外主要资本市场提供精准化服务,以期将商报办成一张服务全国资本市场的专业财经类报纸。至今,《长江商报》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传播力、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成功实现了从区域性综合平面纸媒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化财经报纸转型。

(二)构建服务资本市场的“大财经”运营格局

除了打造全媒体矩阵,实现融媒体转型之外,长江商报始终坚守服务全国资本市场的“大财经”定位,不断开拓其他业务,已形成了以高峰论坛、公益联盟、市值管理、垂直定制和舆情分析等方式服务四大资本市场的运营格局。长江商报在转型为“大财经”定位,专业服务资本市场之后,并没有丢弃传统媒体注重调查和原创的新闻专业主义,而是将这一传统媒体的优秀职业操守和行业传统延续到转型后的融媒体体系中,以严谨详实的大数据分析和调查报道,将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轨迹进行专业化、清晰化呈现,为资本市场提供政策解读、现象分析、发展把脉等深度服务,以全媒体产品体系,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为财经界精英、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提供深度剖析与专业服务。

三、基于品牌附加的多元产业发展

知音传媒集团充分利用长期以来积淀的知音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知音品牌忠实客户,以知音品牌附加多元产业,既实现了集团多元化发展转型,又拓宽了知音品牌传播渠道,提升了知音品牌价值,增强了知音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一)教育培训产业

知音传媒集团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跨界开拓教育培训产业,构建起了涵盖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培训体系,塑造了知音传媒教育品牌。知音幼儿园是一所由湖北省妇联和知音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现代化高品质幼儿园,由中国家政第一股木兰花家政负责管理,于2016年7月正式开园授课。知音传媒集团将“人情美、人性美”的知音精神融入到了知音幼儿园办学与培养思想中,提出了“用心培育、用爱诠释”的办学理念,为2.5—6岁幼儿带来爱的诠释、爱的培养与爱的传播。

故事源动力学院是知音传媒集团充分利用《知音》雄厚的编辑力量优势,专门教授学员如何进行故事写作的专业机构。通过聘请拥有多年丰富编辑经验的资深编辑老师授课,为学员讲授故事写作的专业技巧,提升学员故事写作能力。知音少年名家作文培优中心是少儿作文写作与培训专业机构,知音传媒集团强大的编辑队伍资源优势为该中心提供了专业化、高质量的师资保障,还有20多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作文培优专家汇聚于此,为武汉三镇百万少年提供线上线下的专业作文辅导,目前已经有数百人次在“楚才杯”等作文大赛中斩获一二三等奖。

知音教育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是知音传媒集团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以“胸怀世界、放眼未来”为教育宗旨,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通过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展不同形式的国际教育工作,不断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的知音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知音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并沿用至今,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

知音老年大学是知音传媒集团旗下《新周报》推出文化教育服务,以其庞大的中老年读者为基础,从单纯的内容提供商向文化服务供应商转型。知音老年大学于2018年秋季正式开始对外招生,目前已成功开办了三个学期,其中2019年秋季招生规模达到1300人次。

(二)物业服务产业

1998年9月,知音传媒集团以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成立湖北知音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物业管理行业,为集团3+N发展战略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知音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成功完成了“知音集团办公楼开发建设项目”“知音广场5A甲级写字楼开发建设与物业管理项目”以及“武汉庙山知音文化科技园项目”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共计22万平方米。其中,知音广场5A甲级写字楼开发建设与物业管理项目是知音传媒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联合投资建设的重大商业项目,总面积达47000平方米,是武汉市武昌区金融总部经济区的重要构成。通过对以上项目的经营与管理,知音传媒集团实现了由传媒向物业的跨界经营,推动了知音品牌从文化领域向地产领域的延伸。

(三)家政服务产业

2006年7月,在湖北省妇联的指导下,知音传媒集团联合湖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等相关机构共同组建了湖北木兰花家政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知音传媒集团正式加入家政服务领域,开辟家政服务产业发展新天地。业务范围从家政服务、劳务派遣延伸至物业服务、职业培训、居家养老、盲残服务、幼教产业等,迅速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2014年10月,木兰花家政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率先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家政第一股。上市后的木兰花家政抓住资本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不断扩大产业规模,走“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连锁化和品牌化”经营之路,通过整合、兼并、收购等战略,打造了木蘭花信息平台、家政服务平台、儿童产业平台、养老产业平台等多元服务平台,构建了以服务家庭为核心的完整家政产业链,全面实现木兰花“由小花到航母”的跨越发展。

(四)会展服务产业

2013年,知音传媒集团注册成立湖北知音展览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会展经济发展。知音展览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知音》杂志以女性为主要读者的市场定位和消费者群体特征,以妇女、儿童产品为主推,通过策划、举办“湖北省妇女儿童服务业博览会暨中国(武汉)国际孕妇、婴儿、儿童产品博览会”和“亚洲幼教峰会暨2017中国(武汉)国际幼教博览会”等大型展会,逐步形成了华中地区专业、权威的妇女、儿童产品展会品牌,成为孕妇、婴童及幼教等产品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代理商和消费者所信赖的展会平台。

(五)生活服务产业

在媒体转型发展的时代大潮流之下,《第1生活》报另辟蹊径,充分依托多年来积累的忠实读者群体基础,围绕《第1生活》服务百姓生活的核心定位,于2017年精心打造并推出了第1生活有机馆,为消费者提供天然、健康、有机生态农产品,致力打造最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有机生态健康食品提供商,实现从生活信息服务向生活产品服务的实体转型。

结语

从一本杂志、一家杂志社起步,历经了30多年的锐意变革与创新发展,如今蜕变成为一家拥有多种期刊和覆盖网、端、视、听、微等多平台的新媒体产品,涉及教育、会展、家政等多领域,总资产达数十亿元的国有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知音传媒集团始终以高品质内容和高质量服务为根本,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行业大变革进程中,以自身多年积累的品牌资产为突破口,通过多元化的品牌经营,推动了知音品牌的价值增值,形成了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知音实践。

本文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若雯,左敏行.天涯处处有“知音”——知音传媒集团发展纪实[J].传媒,2013(09).

[2]知音网.中国第一情感门户[OL] .

[3]宋以超.知音传媒集团坚守初心,做有责任的文化企业[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10-15.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作者:黄小刚

报纸专栏品牌经营论文 篇3:

农业期刊如何打造品牌影响力

目前,全国有近九千种期刊,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农业期刊要实现品牌经营的目标更难。这个难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读者缺乏坚持购买和阅读期刊的习惯。二是农村读者用于消费文化产品的支出能力普遍偏低。三是农业期刊发行难度大,成本高。四是农村信息资源占有量很少。

面对上述困境,农业期刊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打造适合农民的刊物,才能占领市场。农业期刊要想发展壮大,除了国家要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对于农村期刊政策上、规定上的必要扶持之外,期刊社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

农业期刊打造品牌应该在以下5个方面下功夫。

(1)扩大期刊的知名度。期刊要建立起稳定而牢固的读者基础,就必须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一份不被社会所认同的期刊,不可能成为品牌期刊。扩大知名度的办法可以应用现代媒体,实行报刊网络联动,在各種优势互补中提高社会知名度;也可以开展社会性公益性活动,使品牌效应在各项活动中得到提升。

(2)增强读者的忠诚度。读者长期阅读一本期刊会产生感情,当读者对这种期刊有了感情之后,就会把这种购买行为周而复始地坚持下去。因此对于期刊的出版者来说,培养读者的感情,从而把这种感情上升到对期刊专一的忠诚度,这是打造品牌的一个有效途径。一是强调读者参与,变“单向传播”为“编读互动”;二是为读者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替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让农民说话,多反映基层的创造、经验和农民的呼声,建立起必要的信息沟通渠道,对读者有问必答,有信必回,这些实践都是有效果的。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够不断稳定读者,逐步扩大新读者,从而打造期刊的读者基础。

(3)要保证期刊有过硬的质量。期刊质量的最基本要素,一是内容,二是形式。成功的期刊是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体。内容指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做品牌要将提高期刊阅读价值放在首位,在提高期刊可读性和耐读性上下功夫,让读者开卷有益,从而留住读者的眼睛,抓住读者的心。形式指新颖的栏目设置,精美的美术设计,高质量的装帧印制,这些都是与读者沟通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本精心策划,精心编辑,精心印刷,精心设计装帧的期刊,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以产生亲切感、认同感乃至眷恋感,从而深化期刊对读者的吸引力和对市场的渗透力。

(4)要保证期刊有独特的风格。在媒介产品极大丰富的今天,如果没有个性,一份期刊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浪潮中,我国期刊“同质化”比较严重,期刊要吸引读者必须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培育自己的“差异竞争力”。期刊要做出独特风格就要推自己的“特色菜”、“拳头产品”,如开办特色栏目,在这方面期刊可以借鉴报纸的经验,《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等专栏对塑造自己的品牌个性很有价值。尽管期刊的时效性相对广播、报纸、电视逊色,但可以发挥期刊“整理信息”的功能,把深度作为“做点”,满足读者“深度信息”的需要。

(5)要保证有不断的创新能力。信息时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和多层面、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也使期刊市场充满了变数。期刊要不断对社会思潮进行分析、创新,向读者推广符合时代潮流的新观念。在内容出新的同时,营销出新,这样一个期刊才能长盛不衰。办刊内容要体现出“人无我有,人粗我精,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的独创性,营销模式则表现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等灵活性和多变性。正如德国学者保尔曼曾说过“当我们将品牌一词与杂志相连时,首先得明确,传媒产品的品牌与其他世界知名品牌,如可口可乐、波音或西门子,这些消费品或生产资料品牌是不同的。它们的不同在于,可乐的味道永远是一样的,但一本杂志必须每星期、每月都不断地去赢得读者,每一期都有新内容,每一期都要有变化。”

总之,农业期刊只有在坚持质量第一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品牌,才能占领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张竞

上一篇:品牌授权经营思考论文下一篇:商务英语合同情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