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财务控制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从财务控制权的内涵及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出发,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权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的基础是资源,并对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济学财务控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经济学财务控制论文 篇1: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浅论

摘 要 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企业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要求也会愈加严格,面对这样的一种状况,企业只有建立一整套完善、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才能不断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解决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与之增加的内部财务控制要求。

关键词 内部财务控制 意义 现状和问题 措施

内部财务控制是控制理论的方法和原理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科学、合理利用,其目的旨在通过对财务活动的约束、规范和评价以达到企业预期的财务目标。实质上,内部财务控制是通过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利益使成本降至最低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治理需要的产物,是企业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意义

1.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计划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财务计划的是实现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目的,要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就离不开对财务计划执行过程中种种活动的调节和监督。财务计划的制定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财务计划的执行也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都需要内部财务控制对其进行适时的调节。

2.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战略的统筹下,力求实现企业资金的有效流转,增强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设计目标正在于此,有力的保证了企业财务战略的实现。

二、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内部财务控制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首先,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决策的最终决定者没有对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管理者没有看到内部财务控制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内部财务控制相当的不了解,完全没有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但是由于缺乏认识和重视,内部财务控制十分的不健全。其次,有些企业没有建立于市场经济向协调的组织机构,并且组织结构的设置着重考虑的纵向的权利、义务关系,忽视了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不顺畅。

2.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很多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执行部门与设计部门是一致的,这很可能促使企业内部的某一部门从部门的利益出发,忽视内部财务控制的整体利益,这种缺乏整体上的协调与规划的内部财务控制使得内部财务控制的制定和执行有悖于企业的初衷,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基本上属于事后控制,而不是通过事前的监督机制进行事先的监督,增加相应成本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内部财务控制的成效。

3.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后的执行缺乏力度。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但是内部财务控制机制的执行往往有章不循,内部财务控制停留在表面,收不到实质成效。

4.企业财务内审的力度有待加强。市场机制下,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应该相互独立,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更好的發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但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相关利益的联系,并没有完全相分离。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包括业务素质和个人品行。这些都有可能使内部财务控制难以与企业的财务计划和财务战略相背离。

5.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有待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风险管理需要企业相关财务人员同时具备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技术性知识。但是现实是我国市场上此类人才十分的匮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明显不够。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措施

1.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发挥作用的最有力保障。首先,要逐步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财务控制文化。企业不仅需要建立各种相关制度对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进行硬件管理,更需要形成企业的良好的内部财务控制文化,让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相关人员和部门自主的执行。其实,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明确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债务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义务,不能流于形式,要把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落到实处。

2.强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首先,加快发展财务管理人员风险培训系统,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拥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获得发展。其次,逐步强化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内部财务控制的各个要素处于不同的阶段,只有充分明确内部财务控制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

3.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内审机制,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财务控制设计和执行的监督力度。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内部审计是内部财务审计的重要部门,是监督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力量。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不只在于监督内部财务控制的执行过程,同时在营造良好的内部财务控制环境和形成企业良好的内部财务控制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自我评价体系,对内部财务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衡量。首先,内部财务控制的自我评价的重点应该放在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即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健全程度,企业有没有严格的执行等方面。其次,设立专门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评价部门,对内部财务控制活动中的相关人员和部门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严格执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加薪、表扬等奖励,对违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市场经济已经成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获得了更多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的机会,但是也日益面临着国际大企业的正面挤压。在这样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我国企业必须不断提升现代管理水平,不断强化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最大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韩爱琴

经济学财务控制论文 篇2:

从财务治理结构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控制权

摘要:本文从财务控制权的内涵及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出发,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权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的基础是资源,并对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控制权

一、财务控制权内涵及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

财务控制权是指在公司中以直接或间接拥有公司一定具有表决权的股份为基础,拥有公司所有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力。汤谷良(2000)认为:财务控制权是对公司的财务方针与利益的决定权,是公司控制权的灵魂,认为控制权的概念有别于控股权,控股权只是一种潜在的控制权。李心合(2001)认为,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性质来看,其核心内容都在财务方面,企业剩余的表现形式是财务收益,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受股东控股权的大小、股东对权力的偏好以及股东自身的财务控制能力等影响,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影响公司绩效,就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在统一的财务治理结构定义下,根据国家法律、公司的资本结构、股权结构、组织结构等构建治理框架,是财务治理结构研究的重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框架大都是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或者直接引进外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成功的经验。主要的模式有两种:即以财权内容为核心的模式和以治理主体为核心的模式。根据改进我国现有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具体思路,笔者重新构建了财务治理结构的基本治理框架见,(表1)。

二、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权的关系

(一)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的静态关系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公司治理主要表现为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具体指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即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问题。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财务治理,而财权的配置又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财权的配置需要通过财务治理进行。财权具体包括与公司财务利益和各参与方利益有关的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从静态上表现为财权的配置结构、监督机制以及财权执行中的权利分布状态。财权的配置是通过各方签订和重复签订一系列契约完成的,是公司财务治理的起点;财权的监督是对现有财权配置的一种制衡和牵制,没有监督的权力配置是不科学的权力配置,有可能出现滥用(无限度)和歪曲(使用不当)。财权配置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的统一、完整和制衡,其中任一环节的破坏,都会出现权力“真空”。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东实施的财务决策权主要有:决定公司的重大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做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做出决议。董事会实施的财务决策权主要有:决定公司的具体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监事会实施的财务监督权是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经理和其它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经理层实施的财务执行权主要是: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只有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有效地行使其参与公司财务决策和控制活动的权利时,法定的(静态的)财务控制权才能变成现实的财务控制权。由此可见,财务控制决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也不是企业经营者的职责,而是出资人对企业财务进行综合地、全面地控制。仅通过财权的静态配置是无法发挥财务治理的效率,要实现财务治理的目的就必须进行全面和全程的动态财务控制。

(二)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的动态关系财务治理结构的动态性在于,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是不断发生的,公司治理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动态的财务治理结构才能连续不断的发现和修复公司治理中的缺陷,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公司初建时的原始契约设计是公司利益相关者各方利益协调的结果。而随着公司内、外界环境的变化,信息不对称状况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各种显形和隐性契约需要不断修订和重新协调,这是公司利益相关者各方新的要求在公司治理中的再次反映,因而需要进行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从动态的角度看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权,当公司面临危机或低效率时,掌握控制权的大股东的财务治理行为是通过变更或强化各利益主体的契约关系,实现公司财务治理中财权的再配置。这时公司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必须重新签订契约,实现公司内部财务治理的创新,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财权在公司内部利益主体之问的再配置过程。如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调整和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调整等,这将导致公司管理层的更换、财务控制权的转移。此时,财务控制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财务控制运作方式,而是作为对公司经营者经营运作权的一种制约和监控,籍以提高企业经营运作和管理效率。财务控制权是公司控制权的核心,而公司控制权的分配是动态、随机的,依公司组织形式变革、发展阶段、经营规模,以及财务绩效的不同而异,由此导致财务控制权的相机性。伴随着新的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加入—新的融资结构的形成和对现有资本结构的改变——需要进行契约的修订和再协调。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债权人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应参与企业财务治理权的分配,借助于一定的制度设计安排,可在适当条件下取得决定的财务控制权,实现财务控制权的有效转移。这就意味着不同的财务状态对应着不同的财务控制权安排,或者说公司财务控制权实施与公司经营效益和偿债能力之间密切相关。在发达的产权市场上,企业之间接管与重组、兼并与收购可能随时发生。伴随着产权重组与产权交易——需要签订新的契约,目标公司治理的主体将会发生改变,其财权需要重新配置,财务控制权也将随之转移。对目标公司控制权的取得意味着新的权利主体取得了改组目标公司董事会的权力,并以此来贯彻这一权利主体的财务意志。新的权利主体通过股东大会进行重大事项的决议,通过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明确公司各治理主体的具体权限和职责,切实落实财务控制权,如对重大财务事项的审批权、财务预算、决算的审核权等。由此可见,伴随着公司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公司财务控制权将发生转移,从而导致财务控制的动态变化。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直接影响着财务控制权实施,而后者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公司财务治理,即影响着公司财务治理的效率。

三、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现状分析

(一)企业财权的配置基础相矛盾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行使着公司财产所有者的全部权利,包括委托权;对公司重大财务战略决策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财产索取权。董事会是处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中间“地带”,董事会代表所有者行使公司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决策权和执行权。经理层则负责日常财务决策权和财务执行权。所有者财权的监督,由监事或

监事会,代表投资者对股东出资并授权经营的法人财产行使财务监督权(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由此可见,公司的财权主要是在公司内部不同的机构中配置。作为公司资源的其他提供者,如企业的债权人、中小投资者、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等却被排除在公司的外部,没有足够的控制权,这与财权的配置基础是相矛盾的。因此,扩大外部治理可以促进财权在企业内外的合理配置。政府应在法律制度、执法状况、监管以及社会伦理道德准则等方面有所突破,建立专门的公有企业财务制度,多元化的财务政策制定机构和执行机构,树立多方共同治理的理念,以促进治理效率的提高。

(二)企业权力分配不平衡在股权相对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可以通过操纵董事会的人选来体现他们的意志,公司权力分配向大股东过度倾斜。近年来,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大股东欺负中小股东的事例,也可以经常听到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呼声,但效果甚微。因此,对大股东的约束显得至关重要,在投票表决机制上,应引入股权分置改革的分类表决机制,在重大财务决策上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中小股东投票表决才能通过。另外,通过培育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投资,将中小投资者的资源集中到一起,以提高中小投资者的监督能力,并且参与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去。

(三)重股权资本,轻债权资本尽管债权人是公司财务资源的重要源,甚至在许多公司里债权人对其财务资源的贡献率超过股东,尽管公司立法的理念中也十分强调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但至今债权人所能分享的公司权力和所能利用的利益保护手段十分有限,在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公司运作实践中,其保护手段仅是事前的债务契约的保护性条款,在缺乏相应制度保护的情况下债务契约的保护功能是有限的,这使债权人实际承担的风险与其收益严重的不对称。因此,必须建立债权人“相机决策”治理模式,在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时,企业的控制权向债权人转移,以调整公司权力分配和重塑银行与本企业之间的关系模式,通过债权人介入公司治理结构(如委派董事或实施债转股)来强化债权人的权力。

(四)重高管,轻股东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单个股东的“搭便车”行为使得非公司所有者的管理者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在我国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由于所有者的“产权主体虚位”,公司高层管理者由政府直接任命,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使得“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普遍,其突出的表现在于过分的职务消费、信息披露不规范、短期行为、过度投资和耗费资产、转移国有资产等。解决途径:一是要切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的国资管理体制;二是要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加快国有股减持,逐步实现上市公司股权全流通;三是要加快董事会和监事会改革,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明确董事以及经理的法律责任,强化董事会的战略管理功能与诚信责任;明确监事会职能,理顺监事会与董事会及独赢董事的关系;四是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市场,废除旧的行政任命制,强化公司董事和经理的外部市场约束。

四、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

(一)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要解决的就是基于效率和公平的前提下,对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利进行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问题。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是企业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企业财务控制权是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整顿是企业财务控制权的实现。控制权机制是总体企业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社会经济的产权角度来看,企业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权利分配形式,是个人之间交换财产权的一种方式,也是个人对投入企业的要素拥有明确的财产所有权,这种产权交易的结果形成企业的所有权。根据产权理论,企业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由于合约的不完备性而产生的,剩余控制权是指合同中没有特别规定的活动的决策权,剩余索取权是指企业的总收入扣除固定的合同支付后的余额的要求要求权。企业所有权的配置,实际上也就是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配置。企业控制权的本质,实际上是企业契约各方对企业权力和利益的争夺。不管是企业剩余控制权还是剩余索取权的安排,其核心部分都在财务方面“剩余”的表现形式是财务收益,而控制权的核心也是财务控制权,即是各方利益的焦点,不管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出资者,都期望能分享更多的财务控制权(李心合)。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是企业控制权的合理配置,而控制权的核心则是财务控制权的配置。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并非惟一地追求所有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契约本身所内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具有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而企业的效率则需要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之E。在这种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框架下,企业需协调好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从而实现“有效价值”的最大化。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财务控制权是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的。而这种财务控制权安排的多样化特征从动态的角度看,就表现出了财务控制权的状态依存性。

(二)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的基础公司财务控制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公司所有权安排为基础的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分享权安排的特别合约。也就是企业进行财权的配置必须是在所有权明确的基础之上,传统意义上企业所有权是属于股东的,但单靠股东投入的财务资本企业是无法运营下去的,债权人投入的债务资本也是财务资源,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提供的是市场资源,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的是人力资源,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的是社会公共资源,所以企业的所有权也应与企业的资源投人相对应,由全体资源投人者共同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公司财权是所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理应如此,不过,由于各类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因其向公司提供资源的数量、性质、方式及风险特征不同,其所分享的公司财权的内容和方式亦有差别,各类利益相关者究竟如何分享公司的财权,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无疑也会改善目前的公司财权配置结构并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必须以“资源”为基础,以此来建立一套激励与约束相融的财务制度或者财务机制。在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中就必须给予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合理的治理地位和治理权益,其体现在所享有的财权大小以及所分享的财务控制权与财务收益权的对称性。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本的财务治理权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公司治理的根本问题,即现代企业中代理问题的存在。通过对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权的合理配置,将有效地激励经营者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并保证了经营者财务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员工作为公司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理应参与公司的财务控制活动。员工的素质、行为方式及工作的积极性将极大地影响公司的理财效果及目标的实现,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取决于员工对公司的财务控制权与财务收权的对等性。因此,使员工参与财务治理,将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这一内核的建设,财务控制权配置才会得到制度保障,并使财务控制权配置落到实处,最终使企业财务治理机制得以建立和完善。

作者:陈奕强

经济学财务控制论文 篇3:

财务控制成本理论基础及其构成分析

摘要: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代理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导致财务控制的需要。财务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运行都会导致企业资源的消耗,这就是财务控制成本。财务控制成本包括设计成本、运行成本以及经营管理者的机会成本等有关内容。

关键词:财务控制成本契约理论代理成本

作为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个分支,财务控制在取得控制效益——有序性效益、信息有用性效益和效率性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这在另一方面告诉人们,不要过于追求财务控制的复杂性和完美性,在设计富有效率和效果的财务控制系统的同时,还应使财务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由于财务控制系统的效益往往难以准确衡量,因而财务控制成本成为财务控制成本效益分析的最主要内容。因此,人们追求的是在获得效率和效果的财务控制系统的前提下,尽量使财务控制成本最小化。

一、财务控制成本产生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来讲,财务控制系统主要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契约不完备性引起的代理机制的需要而存在,因而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成为财务控制成本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契约理论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契约理论”(the contractual theory of the firm)。按照契约理论,企业实质上是由一系列的契约所组成的,一般可以将企业契约分为完全契约和非完全契约。前者是指签约各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因而在契约中已经包含了各方在未来预期的事件中所有的权利和义务。后者与完全契约理论相反,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非完全性,企业的各种契约不可能包括未来的各种事件及其概率,因而是不完全的。

一般认为有以下因素制约了完备契约的制定:即有限理性;绩效的组成部分和衡量的标准是准确界定的可能性;信息的完全性。传统经济学的前提就是经济理性,即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各种可能的选择是可以预测的;未来各事件的结果是可以确定的,能够预知各种事件的分布概率;人是经济理性的人,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事实上,这些假设是不存在的,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而人的预见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未来事件的所有事件及这些事件的概率都能够了如指掌,尤其是信息的传递要受到时间和空间以及人的理解能力的影响,因此,西蒙提出了其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理论认为,实际社会中的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总是介于完全理性和不完全理性之间,管理人的目标是多元的,其知识、能力、经济是有限的,信息的获取和解释能力也是因人而异,因而管理者不可能对未来的事件及其概率都能完全知道,也不可能作出完全理性的经济决策。因此,契约理论下的企业特征主要有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契约不完全所导致的所有权的重要性。

(二)委托代理理论从当前的发展来看,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有交易费用理论与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现代企业一般以投资人与管理者的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相脱节为主要特征,从而形成了代理理论。根据该理论,企业实际上是由一个代理链所组成的。在这个代理链中,委托人(投资人)将企业实际控制权交由受托人(企业管理当局),受托人则应按照有关契约的要求完成一定的使命,通常假设为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管理者在完成其使命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分解其经济责任,从而形成了一系列企业内部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在所有委托代理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企业投资人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经营管理者目标与投资人目标并不总是一致,从而导致了财务控制在内的公司治理的需要,即投资人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管理者进行监督。这种监督一方面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监督可能约束管理者积极性或能动性的发挥,或者及时的决策而导致损失的发生。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现代企业的委托和受托关系,企业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企业管理当局往往拥有比投资(外部的、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投资人)多得多的关于企业经营机会与风险方面的信息。良好的决策总是建立在充分的、客观的和相关的信息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经济利益各方所拥有的信息应当相等,即不会出现一方拥有信息,而另一方则不了解这样的信息,从而使得拥有信息的一方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损害相应的与其具有利益关系的当事人的利益。但是,由于投资人与管理当局事实上的利益冲突,这种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被管理当局所利用,从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投资人一般远离企业,处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从而对企业的了解远不如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的透彻,即企业经营管理者拥有比处于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更多的关于企业的信息,就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所谓道德风险是指拥有信息优势的管理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例如,虽然企业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也没有能够创造正现金流量的投资项目,但企业管理者为了满足自己野心的需要,不是将多余的现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而是进行不创造价值的投资。逆向选择是指在市场上,由于信息的不均匀的传播,最后是劣质产品对优质产品的淘汰。正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业最后剩余拥有者不得不运用一定的激励方法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协调管理者与其目标,尽量争取两者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财务控制成本的构成

上述理论揭示了企业财务控制成本最为重要的成本是代理成本,包括各种机构运行费用、监督费用、激励费用和效率下降费用等;同时,还会发生如财务控制系统设计费用、运行费用等。尤其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财务控制系统已经信息化,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控制系统非常昂贵,而且复杂的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也相应较高。因此,财务控制成本主要包括内部财务控制系统设计和运行成本,以及公司治理中的代理与治理成本。

(一)控制经营者成本 这方面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监督经营成本。上述理论说明,投资人即委托人处于信息相对不足的劣势小,因而他们一方面需要收集各种信息,从而有利于其作出良好的经济决策,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内部人控制程度及其危害性,还要设置一些如监事会等机构,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这些监督有可能导致如下成本发生:收集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等信息的成本;所有者之间交换信息并作出决定的成本;以其所作出的决定去影响经营者的成本。

(2)经营者机会成本。由于经营者拥有信息优势,这就使得经营者可能会运用自己的这种信息优势,从事利于自己的各种活动,从而产生了管理者机会行为对委托人损害的机会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白我交易,损公肥私;瞒天过海,玩忽职守;过度留利;

营造大公司等活动对委托人的利益的损害。

(二)集体决策成本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往往强调集体决策,虽然这种选择机制可能有利于加强控制,但也因此产生了额外的成本即:

(1)决策效率低下成本。按照集体决策原理,制定决策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不一定完全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在集体决策中,各方利益的协调最为困难,而且这种困难的形成还会受到参与各方所拥有的文化、对未来的理念及其他文化方面的影响,(因而集体决策有可能将真正有价值的意见埋没,且有可能形成对投票程序的操纵,导致无效率决策。)另外,集体决策产生决策中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推卸责任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一旦成为现实都会消减企业价值,或说导致另一类成本的发生。

(2)决策程序成本,在现代公司治理和财务控制机制下,决策包括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而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认为程序性决策较为科学:但程序性决策要求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本身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体决策有时不能及时协调各方利益和意愿而长期不能作出决策,尤其是在所有者战略性讨价还价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决策时间可能会被拉长,延误决策时机,失去创造价值的市场机会。

(三)代理及其机制运行成本 企业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目标的不——致性和监督、协调的需要必定消耗一定的资源,从而发生一定的成本,这就是代理成本。代理成本最直接体现就是治理成本问题。威廉姆森(1985)认为代理成本主要是指交易成本,包括协议起草谈判成本、履约成本、错误应变成本、争吵成本、治理结构成本和约束成本等。李维安(2001)认为代理成本主要是维持公司治理有效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组织本身发生的成本和活动组织协调成本。

为厂解决企业运营中的代理问题,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也会产生运行成本,如聘请外部审计和设计内部审计的审计费用;聘请独立董事及其运行成本;信息收集和传递成本。在代理机制或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小,有一种成本应当值得注意,这就是由于股票市场预期的需要和不恰当的激励机制,使得管理者人为地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其结果是既损害了证券市场,也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如帕玛拉特财务丑闻不仅使本公司的股票连续暴跌,而且使得与其相关的意大利境内多家牛奶供应商的经济损失以亿元为计量单位。

(四)财务控制设计及运行成本 除了代理成本外,还存在其他财务控制成本,包括控制制度设计成本,运行和维持成本。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它需要精心的设计,从而不可避免地发生设计费用。尤其是在当今电子化、网络化的背景下,财务控制系统需要与其他经营管理系统一体化,这样财务控制的设计费用就更加昂贵。财务控制系统的成本另一个大的方面是其运行成本,因为财务控制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对其风险的控制也要不断地监督,所以这方面的费用也构成了财务控制成本的重要内容。

三、财务控制成本分类及其关系

上述财务控制成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成本主要是财务控制设计与维护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包括监督成本、设计与运行成本、由于控制而使经营机会失去的损失和集体决策成本等;第二类主要是管理者机会成本等。如果用财务控制强度来衡量,就会发现第一类成本与控制强度呈正向变化关系,可将其称为成本1,这类成本会随着财务控制强度的加大而不断增加;第二类成本与控制强度呈反向变化关系,将其称为成本2,这类成本一般会随着财务控制强度的加大而减少。可以用简单的图形表示财务控制成本与控制强度之间的关系。

上图的基本含义是:成本1与控制强度具有正向变动关系,即控制强度越高,其成本也越高;成本2与控制强度具有反向变动关系,即控制强度越高,其成本越低,但可能并不能消除;理论上应有一个平衡点,从而指导在实践中可以协调这两类成本,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机制,使得委托人与管理者利益都兼顾,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编辑 程瑞川)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吴中春

上一篇:市场经济法制化论文下一篇:有效性财务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