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财务控制论文

2022-04-18

【摘要】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保证检察机关正常行政运行与管理的前提与基础,检察机关的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开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完善内部财务控制有利于保证检察机关日常财务管理及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合规性,更好的规避风险,为检察工作更好的进行提供有力保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部会计财务控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内部会计财务控制论文 篇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的促进作用下,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多数企业通过充分运用股份制以及企业责任制相关的内部审计改革创新模式将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亏损转为盈利,维持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在实际的审计实施过程中,由于诸多未解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个审计过程出现大量纰漏,对企业内部整体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的未来整体性发展。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针对现代化经济时代下,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相关工作所面对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与探讨,并针对问题的产生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问题提出  解决措施

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会计财务控制以及相关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对国有企业整体经营与发展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审计三大项目职能中的其中一种,不断推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与组织经营建设的长期稳定性发展,是当代社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要性过程。但是截至目前,我国當代国有企业内部相关审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设计的环节中仍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因此,当代国有企业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相关审计工作,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性价值意义。

1 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市场的竞争压力逐渐扩大,社会国有企业为了紧随当代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脚步,维护企业长期稳定性发展,必须以合理的方式充分运用内部审计相关策略来对企业自身的财务项目整体的运行过程进行必要约束,以此来确保企业内部审计能准确地纳入财务内控体系框架之中。以下是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作用。

1.1 内部审计有助于避免国有企业资产的不必要流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当代社会国有企业内部对财务资源流失问题的逐渐重视,企业领导者对防控措施的发展与建设展开了深入地了解与探析,并采用各项手段来对其进行有效地避免,以此减少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资产损失。基于以上背景因素,通过大力推行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有效措施,同时可以针对当前企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维持国有企业资产增长目标的合理发展。

1.2 内部审计有助于全面优化国有企业内部股东治理模式与治理体系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内部的有效岗位治理策略能被充分地运用于全面优化企业股东治理模式与相关治理体系之中。而作为国有企业一旦能独自拥有一套健全、完整的股东治理模式体系制度,便可以有效获得企业高层领导者的支持与大力协助,对推动国企自身的整体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企业内部审计在此方面将自身独特的财政内控监督管理的优势发挥淋漓尽致,对国企股东治理模式以及治理体系同样起着相对的促进作用,因此常被国有企业用来推动综合性企业内部监督与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内部审计能有效避免国有企业开展不法经营

通常而言,国有企业中的内部审计能有效对国企内部各项财务信息数据的运转活动以及财务项目工作的开展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在面对较大经营规模国有企业时,同样能充分体现审计管理职能实施的有效性。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而言,主要可以将其分为企业整体经济效应审计、会计财务审计、专项业务审计以及财务管理监督审计四大主要类型,通过审计职能的细节化发展,突出审计项目建设的内涵价值,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审计内容进行分化处理,借助内部审计力量对企业日常经营过程进行管控,有效避免国企不法经营活动的非法开展。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

2.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缺乏一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在现代化经济环境背景下,我国当代社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主要负责企业内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财政收支情况、财务制度管理、项目经营活动以及其他方面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以此为基础,定期做好财务的全面审计报表以及专项审计报告相关的任务工作,维持企业的未来绿色发展。事实上,国企内部审计工作岗位部门整体的地位与职能实施效果,与企业其他部门相比都是处于平等的地位,但是由于缺少相关审计法律机构的认定与支持,因此也就失去了法律制度的保护,无法真正意义上将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作用落实到位。

2.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效果覆盖范围过于狭窄

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角度出发,整个审计职能实施效果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现象问题体现在:(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岗位工作的开展多数集中在以往已经发生的企业经济发展活动项目之中,由于整个审计过程缺少对企业经营项目财务风险的事先预判以及“事前、事后”的合理处理,直接对国企内部的财务经营项目活动的全程监控流程的顺利展开造成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国企财务风险预测以及防范措施的建设工作的成功展开。(2)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周期通常都是以“年”为基础计算单位,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导致企业内部财政资金非法挪用问题现象的频繁出现。与此同时,在以“年度”为计算单位的审计周期时间之内,凡是违规的国企岗位职员只需在企业审计工作真正展开之前将资金的缺口进行弥补,便能避免因违规所造成的对应惩罚,属于国企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严重疏漏,对企业整体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3 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职能与审计工作职责相混淆

现代化经济发展环境下,我国诸多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制度与审计岗位部门之间不相分离,无法通过科学手段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岗位部门的实际性作用。通常国企经营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职能偏重于企业治理方面,而企业内部审计岗位部门则与之不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实际上是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在第一时间提出合理的评价与优化建议,有效避免企业管理项目开展阶段违规事项的频繁发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两者之间的职责效应时常出现混淆、难以分别的现象。

2.4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岗位部门在体系上缺乏相对独立性

截至目前,我国当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岗位部门在审计项目体系上缺乏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系统以及全面的法律基础保障。我国现有的《公司法》《审计法》等现有的法律制度都尚未对企业内部审计岗位部门的组织文化建设与体系规章制度的完善过程进行明确规定与约束,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岗位部门严重缺乏必要的经营独立性,对日常企业文化建设、经济整体发展以及企业设施完善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而言,还远不如企业外部审计。

3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合理解决措施

3.1 国有企业内部董事制度的全面完善

我国当代社会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与完善过程,需要企业内部独立、自主的董事相关体系制度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管控,并以此为基础为国企内部审计岗位部门全面发挥自身财务会计审计与监督效应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与维护作用。基于此点,国有企业理当通过科学、合理方式全面完善内部独立的董事体系制度,将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项目建设与内部审计基础职责进行有效分离,以此来充分推动国有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3.2 有效扩大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业务的覆盖范围,充分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与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与内部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基于此点,作为国企内部审计岗位部门,必须履行部門自身的基础岗位职责。首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提前处理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相关财务风险预防与监督管理工作,对以往传统老旧的“年度审计”方式进行逐渐淘汰,以“独立、创新”意识引导企业审计部门职能的创新发展。通常将部门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有效品质。其次,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内容与实施效果不能仅仅体现在企业内部财务有形资产之中,更应该将无形资产也纳入其中。与此同时,企业也得重视内部岗位职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针对不同的业务经营范围,制定相对正确的审计处理方式以及合理的处罚措施。

3.3 全面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

就国有企业内部经营过程而言,合理健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体系制度,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展开提供有效保障。另外,国有企业更应该通过科学方式不断优化自身审计岗位体系制度,以“财务数据审核、财务信息核算、审计内容审查以及数据信息合理分析”等方式,针对公司日常经营治理环节进行有效地监督与管理,以此保障企业未来长期稳定性发展。

3.4 有效增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

当代社会国有企业,为了将内部审计岗位部门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客观性原则落实到位,必须通过合理建设内部审计组织文化结构,全面加强审计组织部门与其他岗位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定期开展审计工作相关的部门会议,以此来充分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推动企业经济综合性发展。

4 结语

现代化经济时代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不断完善与优化,推动当代国有企业经营规模的有效实施,其内部相关审计工作也越发的规范与合理。国有企业内部岗位组织成员以及相关审计工作部门理当从根本角度保障审计职能的正常运行,有效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岗位成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竞争力与控制风险能力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郭智慧.国有企业强化内部审计的对策研究[J].纳税,2019(27).

黄威飘.浅谈新时代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转型[J].现代商业,2018(36).

李志道.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经贸,2019(04).

作者: 周敏

内部会计财务控制论文 篇2:

浅谈检察机关内部财务控制现状及其完善措施

【摘要】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保证检察机关正常行政运行与管理的前提与基础,检察机关的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开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完善内部财务控制有利于保证检察机关日常财务管理及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合规性,更好的规避风险,为检察工作更好的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检察机关;内部财务控制;完善措施

检察机关的内部财务控制是为了保证检察机关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杜绝滥用公权力、舞弊浪费、资产、资金管理不当而建立的控制流程与机制。内部财务控制作为检察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及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合规性,更好的规避财务风险,防止舞弊的发生,从而为检察机关更好行使公权力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政法经费投入,完善保障体制机制,在这种大环境下,积极依照规范和指引完善检察机关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力度,有效解决内部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

一、检察机关实施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财务控制意识薄弱

一些机关单位对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的观念淡漠,一些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

第一、内部财务控制概念模糊不清。有些管理层对内部财务控制的概念理解不清,认为单位的预算制度就可以代替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需单独设立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来规范财务活动。一些财务人员仅凭经验和自我约束进行工作,忽略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科学规范及约束性。

第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立不完善。有些单位没有整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导致了在实际的工作中职责划分不明确,不相容职务没能分离;另外有些单位在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时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差,不能和本单位自身情况相适应,导致执行起来程序繁琐,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效力。

第三、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执行不力。有些单位本身已经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建立了严格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但是只是在形式上建立,并未严格按照该制度进行执行,使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名存实亡,从而影响了该制度的运行效力。

(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岗位设置不合理

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所以财务人员在整个内部财务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机关单位中有些财务人员安于现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和补充专业知识,使得知识出现断层,不能很好的与当前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衔接。在工作岗位的设置上,经常会出现一人多岗,一人兼任不相容职务的现象存在,这就失去了财务岗位互相监督,相互制约的意义。检察机关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中缺乏合格的执行主体会直接影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从而影响整个检察机关行政与管理工作的运行。

二、完善检察机关内部财务控制的几个对策

如上文所述,当前,检察机关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存在工作人员对内控体系认识不足、业务能力不高、内控环境缺乏、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所以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必须对上述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和处理。

(一)设立完善的岗位结构

检察机关应建立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与体系,明确领导层及各级职工的职责分工,明确各个层级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和程序方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领导层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带领全体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实施细则,善于倾听意见,及时发现并解决新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做到领导带头,全员参与。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财务控制意识

检察机关财务人员要增强财务控制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务控制意识,即预算控制、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信息化技术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和内部报告控制意识。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应当主动学习最新的会计制度和相关知识,积极执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保障检察机关的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运行。

(三)强化预算控制制度

预算控制制度是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重要环节,预算控制不仅要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资源进行事前的安排,还要对全部业务活动和资源运用情况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错漏和偏差。所以检察机关要增强预算观念,建立健全的预算机制,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检察机关一般以业务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以及教育培训经费为重点。各部门要落实好预算执行责任,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加强预算分析和对策研究,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效率。与此同时,检察机关还应当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应进行分析,查明其发生原因,采取改进措施,有效保证预算执行的质量和预算控制的效果。

(四)强化财务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

检察机关要严格按照财政部的部署,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逐步改变会计集中核算的做法。制定和实施《人民检察院财务管理办法》和《人民检察院会计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检察经费管理特点的财务核算体系。严格执行会计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依法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以及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遵守招标的各项要求和规定,不得接受投标人的贿赂,获得不正当利益,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私人谋取利益,防止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主动接受纪检部门、审计部门、政府采购监督部门的检查。

(五)建立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制约机制

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检察机关首先要发挥内部监督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对财务运行内部公开和定期报告,并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执行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逐步推进部门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工作,接受审计部门的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做到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制约机制,保证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高效有序的运行。

三、结语

总之,检察机关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必须充分结合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与本单位相符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只有立足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高全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全面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随着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检察机关内部财务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当中也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为了使检察机关能够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检察机关必须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加大内部财务控制实施力度。虽然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认识到内部财务控制在检察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相信内部财务控制的实施,定会有助于检察工作的进一步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正茂.对行政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相关问题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2(1月上半月).

[2]吴士宏.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内部控制[J].会计师,2011,(8).

[3]杨瑞平.企业内部控制探索[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4).

作者:侯亚辉

内部会计财务控制论文 篇3:

建立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的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部分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及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进一步从全方位财务控制及模式的角度,分析了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中的控制模式选择、步骤,最后从财务控制与战略控制、会计控制相结合的两个要点,补充说明了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能够增强企业集团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财务管理理念

一、现阶段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方法与企业发展的不适应

企业经营决策活动离不开企业的财务管理,通过财务控制,确保企业完成财务计划,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在当前日趋国际化市场竞争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更体现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相应的财务活动的控制。许多企业集团从组建开始就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但由于主要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财务知识陈旧,缺乏对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认识,依然采用旧的管理办法实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限制了企业经营活动,而且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的现象。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处理好企业财务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没有建立起集团内部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已经严重地制约了部分企业集团的发展。

(二)集团内部财务关系不合理

部分企业集团缺乏一体化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上过度分权,对子公司经营活动不能有效控制,使子公司经营权力过大。子公司为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致使集团无法从战略高度有效部署各项经营活动,出现了投资规模失控、产业结构失衡、整体收益下降的问题,无法实现集团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削弱了集团的整体竞争优势和综合能力的发挥,扩大了集团的财务风险。

相反,部分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又过度集权,限制了子公司经营活动的自主决定权,无法充分发挥子公司应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子公司成了集团纯粹的附属,造成子公司在面对行业领域内的竞争时,无法有效发挥自身与其它子公司间的经营合作,对外也无法灵活做出财务决策。子公司向上传递信息,往往需要等待集团审批,这很可能错过最佳的投资机会、经营时机,从而造成利益损失,也会影响集团财务一体化管理的效率、效果。

因此,企业集团在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必须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控制模式,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进行一体化、全方位的控制,在集团与子公司间实现资金的有效流动和资源的优化组合、配置,对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过程控制、点式控制,既要保持各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还要在完成集团整体战略部署中,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及内容

(一)财务控制模式分类

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必须围绕实现企业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财务控制模式、控制机构及组织分工等要素,而财务控制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对集权与分权的有效选择。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财务控制模式有三种: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

1.集权模式。财务管理决策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拥有对下属子公司人、财、物统一控制权,同时也赋予子公司少部分的财务决策权,以增加子公司适度的经营灵活性。子公司依据母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及各项经营管理指标来开展工作,且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受母公司的直接控制,子公司只有围绕母公司的财务决策实施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控制。集权模式的优点在于母公司能合理配置内部财务资源,全方位地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通过集团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2.分权模式。在分权模式下,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子公司相对独立,子公司可根据市场和公司实际情况做出财务决策和调整经营目标,子公司将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进行备案,以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间接管理。

3.集权—分权相结合模式。这是一种上述两种模式兼容的混合模式。母公司严格控制涉及整个企业集团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以及预算管理、人员控制、投融资管理、经营业绩考核等关键环节,按照内部规定实行逐级审批。母公司制定子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及考核指标,对子公司实行弹性预算与奖惩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控制办法,子公司在集团公司授权范围内享有充分的决策权。这种模式强调结果的重要性,不是过程控制,而是对可能出现的财务控制点实行控制。

企业集团应根据外部环境和竞争的需要,考虑集团公司、子公司的性质,结合集团规模、生产经营、组织机构、财务运行模式和环境的差异,创造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控制模式。

(二)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的内容

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企业联合体的组织形式,其财务控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集团公司对自身业务进行的管理,包括单位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如投资成本控制、资金审批控制、信用控制等;二是集团公司作为管理总部对其子公司及成员企业进行的管理,如生产成本控制、财务指标控制、重大经济项目支出控制等。实施全方位财务控制,必须贯穿于企业集团内资金运动全过程,实施对流动资金和非流动资金控制,对成本耗费水平的成本控制,对销售收入水平的销售控制,对利润水平和利润分配的利润控制。在全方位财务控制下,企业集团以财务计划目标为依据,约束和调节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保证财务活动依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实现企业集团一体化的财务控制。

三、建立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

(一)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

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企业集团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内部的组织结构形式、成员企业具体情况以及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等因素。

1.在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方面:集团公司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具体战略,要求采取不同的财务控制模式,如在实施扩张战略阶段,应积极鼓励子公司开拓外部市场,形成集团内多个新的经济利润增长点,需要分权程度就应该大些。在稳定型战略下,投资融资权力要从严把握,而对资金营运方面的权力可适当分离,在紧缩战略下,必须强调高度集权。

2.在企业集团发展阶段方面:集团公司在发展初期应选择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逐渐成熟,由于总部管理层能力的限制,管理的分权制便成为需要,而对于已发展成熟的集团公司或规模较小的子公司应选择集权与分权结合式财务管理模式。

3.在成员企业对母公司财务战略影响的重要程度上:对于那些与集团核心产业联系密切,对集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子公司,母公司选择相对集权控制;对于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成员企业,集团总部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控制与管理;对于那些与集团发展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关系一般,影响不大的成员企业,即使是控股的子公司,从提高管理效率、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角度,采用分权型的管理体制较合适。

(二)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的步骤

全方位财务控制就是指依据财务预算和有关制度,对企业所有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进行调节,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企业集团在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管理体系前,首先需要确定财务管理控制的模式,在这个模式基础上,才能制定财务控制的相关政策、制度、程序,建立相应的组织。如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方法,完善授权审批制度,建立合理的内部财务关系,完善全面预算制度,设立内部财务结算中心,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内部财务审核等。其次,控制的目标要得到很好的执行与贯彻,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财务控制机制保障,这些机制包括人员机制、制度机制、机构机制等。最后,一个全方位的财务控制的过程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连贯的过程,是否采取财务关键点控制还是过程控制,往往由不同阶段的企业经营过程来决定。

四、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的两个要点

(一)财务控制要与战略控制相结合

财务控制完成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操作层面的任务,还应与企业集团战略性控制相结合。企业集团的总体设计和规划构成集团的发展战略,按照企业集团发展的战略控制,企业集团始终不偏离发展的大方向。而财务控制为企业集团控制提供了基本的信息资料,它以利润为目标,关心成本收益等短期可度量的财务信息,按照固定的程序相对稳定地进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企业集团将会采取不同的经营战略和相应的财务战略,但有时可能会因过于注重财务结果而鼓励短期行为,这时要结合企业集团的长期生存发展目标,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兼容长短期目标,将全局观念、长远观念、整体观念等深入贯彻到财务控制中,以加强组织和业务的灵活性,保持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

(二)财务控制要与会计控制相结合

财务控制与会计控制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财务控制在完善和健全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控制标准、分析差异以及执行结果考核评价时,无疑要利用会计控制手段,两者在诸多时候是交叉的。财务控制的职责主要是筹划资金、制定信用政策、办理货币资金收支款项等,侧重于业务活动量的方面,关注现金收支流量活动,编制预算是其重要方法。会计控制是对经济业务是否安全与合法进行的控制,其职责是负责记录经营收支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编制报告、对内外提供会计信息等,侧重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如会计控制关注对现金收支等活动是否合法。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与会计控制相结合,才能实现全方位财务控制管理的长效性。

全方位财务控制不仅对企业集团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而且能对经营成果作合理的评价,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是企业集团发展的“软基础”。企业集团要确保财务控制系统能良好地运转,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需要将企业集团的整体规划及战略目标分解、贯彻到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改善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强化预算管理,重视评价、执行、纠正情况,从而提高企业集团的科学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集团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世定.企业内部制度控制设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2002.

[2]岳守艳.对企业内部控控制框架的设想[J].财会月刊,2004,(11).

[3]陈琨,张正国.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2004,(8).

[4]张艳霞,杨彬,许洪贵.对建立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4,(11).

[5]刘怡.浅析公司治理环境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构建[J].理论月刊,2005,(8).

作者简介:窦随权(1975-),男,陕西米脂人,工程师,经济师,学士。

作者:窦随权

上一篇:学生科学教学艺术论文下一篇:医院供氧方案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