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改革创新环境艺术论文

2022-04-24

高职改革创新环境艺术论文 篇1:

基于校企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经过诸多专家学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研究,发现传统教育已经与当前教育教学形式格格不入,急需另辟蹊径。基于此背景,校企合作育人、就业、合作、办学的新型“四合”理念由此兴起,高校则积极地将自校改革与此理念融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融合过程中仍然摆脱不了枷锁的束缚,人才培养还是陷入了瓶颈。因此,以校企合作为研究背景,立足高职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对其展开探究。

[关    键   词]  校企结合;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人才培养

环境艺术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设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环境艺术专业的目标是对生活环境进行美化。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过程中,关注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关注的重点,所以,环境艺术专业也成为大学生挑选的热门之一。环境艺术专业课程内容相较于其他课程,包含的知识面较广,综合性强,涉及领域之多,让人瞠目结舌。如该专业主要包括建筑领域、园林设计、平面设计以及材料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属于其构成内容之一。纵观高校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理论性方面过度重视未完全转变,缺乏与实践的结合。而企业聘用人员时,专业技能不但是基本的录用标准,同时还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实践经验进行考核。所以,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与校企合作结合起来,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能够相互渗透。新时期下,高职教育倡导“四合”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本文以此理念为指导,结合校企合作的时代背景,针对高职环境艺术专业应该如何最优化地培养专业人才进行了论述。

一、基于校企结合下的高职环境艺术人才培养问题

(一)校企结合下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的不断完善中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培养方案、管理机制、校内外的实训方案以及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给该专业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约束。不过这些规章制度类似于中学时期的三好学生评选,创建的立足点更多是在学校的角度,规章制度中并没有将企业的元素融合进去,如企业文化建设、LOGO以及企业的行业形象,还有企业实施的“6S”制度等。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高校环艺专业的相关机制构建还是以校园为主,企业元素过少,导致该专业发展没有与校企融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校企结合下的艺术人才培养实践性较弱

根据笔者对本校与本地区其他高校的了解,很多高校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多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并没有落实与企业的合作实践教学,学生在企业能够得到磨炼的机会较少,校企文化的融合性不高,理實一体化贯彻不彻底,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建构与市场需求相悖。对上述提到的问题,需要教师能够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实现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理实一体化建设中,学校和教师没有与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脱离了实际,使校园环境成为一种生态园。人才培养优化应该加入企业的更多元素,让企业参与景观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以此不但能够美化校园环境,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创建校企文化融合的崭新环境。

(三)校企结合下的校企良性互动相对较少

因为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对环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需要学校能够提供环境艺术的场地。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着装有一定的要求,也会接触企业文化,不过其深度较浅,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涵义。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其对学生的培养更多也仅仅是流于口号,企业中深层次的含义与行为没有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导致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沟通甚少,在缺乏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校企合作自然也就无法流畅地展开。

二、基于校企合作下的高职环境艺术人才培养建议

(一)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对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学生来说,想要凭借在校内所学的知识达到对该专业的更多了解,这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在相关课时的基础之上适时地展开人才培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将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结合在一起。与当地的专家、学者进行密切联系,邀请他们可以到学校组织讲座,给学生进行实践讲解,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人才机制的健全,一定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环境艺术专业发展较好的企业学习,弥补校内学习的不足。另外,学校还应该从整齐性方面加快培养人才队伍,将自主培训和委托培训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学校也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采取委托办班的方式,针对科技干部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开展专题讲座,提升专业化水平。针对现阶段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短缺,加快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创建一支熟知国内外发展现状、现代管理经验丰富且市场洞察力强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人才的过程是缓慢的,高校也可以引进高技能的专业队伍,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让环境艺术专业能够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促使该学科的专业建设能够更加稳健。

(二)加强人才培养实践性

1.增加教学实践比重

实践教学比重的增加需要将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内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对社会资源则应该做到科学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方能让实践教学更加完善。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途径分别为自选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生素质中文体活动的培养。该专业的教育实践可以让学生在毕业之后的考察与生活中丰富个人视野,让教学实践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由于环境艺术专业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活动无需在一学期内完成,而是可以根据学生每学期的学习内容定期开展实践活动,按照一定的课时安排,将其纳入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可以巩固学生环境艺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将理论知识延伸到课外,有效提升他们的专业应用能力,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2.创建专业实习基地

环境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给学生创建一定的基础条件是必备的。对此,笔者认为增强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性,有必要创建实训基地。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将校内教学与教师教学作为主体,显然这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的社会发展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教学实践的比重,让社会实践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且深化知识的一种途径。如上文所说,学校可以与当地的相关艺术机构、企业等构建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也可以聘请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从实践的各个环节中给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明确社会的需求。

(三)增进校企间的良性互动

想要学生的实践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果,就需要学校与企业能够构建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西方校企合作成功的案例是国内高校学习的榜样。如美国、加拿大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时,会将岗位能力作为校企合作的核心,学生在学校与企业的时间几乎相同。德国采取的为双元制的教育体系,强调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根据这些学校的实际案例,可以发现这与政府的促进作用是分不开的。由此证明,校企合作还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支持,作为二者合作的媒介,构建全民职业教育体系,让企业更愿意加入职业教育的队伍中,这也是校企合作背景下专业性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所以,国内的政府部门也可以为学校和企业搭建桥梁,统筹经费和相关信息,安排学校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对接,商量下一步的合作事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规章制度还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将政府、學校、企业所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提升评价效果。创建校企合作的相关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让其参与进来。政府也可以启动相关的专项资金,力促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效果得以更好,让相关的政策能够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语

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发展以及企业需求结合更加紧密,培养机制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育者能够用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化和改革。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是保证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快人才培养的脚步,才能推动高校教学能够进一步发展。笔者基于校企合作的大背景,对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其产生推动作用,以期能够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国家发展更加持久稳定。

参考文献:

[1]杜庆.交通类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特点与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81-83.

[2]王振丰.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为视角[J].学术论坛,2012(6):201-204.

[3]余俊,周云霞,王丹丹,等.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J].剑南文学,2011(12):384-385.

[4]郝维钢.探索校企文化对接途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0):48-57.

编辑 冯永霞

作者:刘卓

高职改革创新环境艺术论文 篇2:

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教结合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分析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中国发展当中已经存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一些难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具体来说,在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教学当中,其缺乏一定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其办学模式大多照搬一些本科的教学模式,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教结合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进行分析,从以产教结合的方式重新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为促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环境艺术设计 产教结合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在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学当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开设比例相对较高,但是对于各个院校中对于此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却参差不齐。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于其命名为“环境艺术专业”,但是在对其课程设计的时候却仅仅只是牵扯到室内设计这一单一的内容。而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学术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则是由于历史时期社会对于发展的不同需求。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往往使得专业拓展面相对缩窄,而且知识的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得不到提高。

从学生的招生情况来说,高职院校当中学生的整体素质结构相对复杂,部分学生都缺乏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随着各个学校对于设计类专业课程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当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比例也在逐年拉大,有一些高职院校甚至在师生比例上达到了1/10的程度,教育师资力量产生了明显的不足,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从教学的设施上来说,在高职院校当中原有的一些设置逐渐陈旧,而且硬件方面已经远远跟不上现代学生人数的增加,对于环境艺术专业教学而言,实践性是其主要的特征,硬件的缺失会使得高职院校在实践环节的教育上重视度减弱,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等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实施产教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其所设定的环境艺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及专业性特点,并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当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状”发展规律,这也促进了这门专业形成自身较为独特的教学路线,即: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教学。

随着高职院校对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特殊模式也被众多研究者带入到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当中,而由于其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应用型专业,并且实践性比较强,因此,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也会相对容易。但是,对于目前来说,随着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大,企业之间逐渐将发展视角过度地转向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从而使得企业与学校之间这种产教合作教学难以更为深入地进行,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当中所设置的项目实践教学还是一种模拟性质的,在这当中主要表现为公益性的模式,却没有对校企合作的真实本质进行体现。

高职院校在针对环境艺术专业所设定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当中的教学理念相吻合,从而对高职院校教育的真是本质进行重现。对于校企联合办学而言,遵循的是“产、学结合;产、教结合以及顶岗实习”这一全新的理念,从而进一步构建了教学与实践当中最终的主要目标——“艺术+技术”;除此之外,还在课堂的教育教学当中充分与“教育、学习、创新、实践”相结合的全新教学体系,这些都大大地展现出了高职院校在教学当中最为本质的特点。在这种教育教学的模式之下,学生能够在学习前提前亲身体验工作当中的氛围,这也能够更好地的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一些优秀的工作态度和品质,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员之间相互配合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垫定基础。

三、高职院校环境专业实施产教合作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一)实行校企股份合作形式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以企业股份制来对学校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划分,学校与企业共同占有一部分的股份,转换其各身原本所具有的特点和模式,将企业和学校构建成一个共同拥有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学的相会协作、配合的新型教育体系,并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和责任。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产生,对企业发展以及学校教学而言都有很大的帮助。从企业而言,引入更高的人才,能够有助于对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大大缩减在企业在生产设计当中所需要的一些成本,并且能够使用一些免费的场地,有效节省了企业另一份租用场地的费用:对学校来说,通过与企业形成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让学生在企业当中使用一些比较先进的设备,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学资金以及硬件设施落后的局面,从而使得企业和学校都能更好的发展。基于这种股份制的合作方式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将企业引入校园,构建学校内部的教学实践基地。企业可以在学校内部运用学校的场地建立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材、印刷、模型制作以及图纸设计等工作区域,促进学生更为专业、细致地进行实践工作,除此之外,企业应当按照学校教学所规定的,在一定的期间中可以促使专家到现场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在学校的区域内设置学校和企业共享资源,企业可以出入学校的图书馆以及阅览室对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查找,当承接到一些项目的时候,可以迅速将其引入工作室,组织学生与教师进行研讨,进而实施创作,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项目外界的现实场地进行指导性教学,在现场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对场地测量、资料搜集以及草稿绘制等前期工作的准备,让他们对设计前期准备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2.学校和企业之间实行股份合作机制,在校外建立定岗实习的教学基地,将学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与校外的企业部门进行合作教育,学生通过不同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的第一线,除此之外,还应当在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去针对安全问题、住宿以及交通费用等事项进行协议拟定,进而规范管理,使管理有一定的依据,并使得学校与企业在定岗实习的期间进行严格的实施。

3.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股份制,对各自所需要的人才进行专项培养。首先,对教师要进行顶岗锻炼,让老师以身作则,参与到企业项目设计的整个环节,进而有效地加强“双师”素质与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对前沿的理念、材料以及制作工艺进行掌握;其次,从校外引进优秀的教师,从而对学校的教师结构进行优化,学校可以大量引进兼职的优秀教师,让企业专家更好地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增强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然后,可以在学校与企业之间互相委派具有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教学精英进行专业知识交流和研讨,使得技术运用与理论之间达到高度的融合,促进企业与学校各自优缺点的互补。对高职院校而言,教师在理论以及设计思维上都有绝对的优势和亮点,因此在委派到企业项目设计的时候,应当主要让这些教师在整个项目当中扮演项目设计的关键部分,从而在实践中对自我的专业技术进行完善,为企业有关项目规划、理念融合注入新的血液,从而推动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最后,可以将企业的员工培训逐渐放入到学校当中,学校可以依据具体的情况,与企业之间共同制订相应的课程以及教学内容,并由学校对这些条理进行实施和管理,学校可以将这种实践模式作为一种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企业实践活动当中不同的环节,从而加强企业的员工与学校的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让学校的在校生能够更好地对公司团员写作以及图纸设计进行熟悉,今早的规范其图纸的绘制工作。

(二)实行校企项目合作实践模式教学

1.学校可以自己成立设计工作室,对外承接一些专业性的企业项目,并对这些项目的类型以此分别划分室内设计工作室、景观规划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陈设设计工作室等不同的功能区域,在这些功能各不相同的工作室当中,要设定一定的领导核心与一定数量的组员,这时候我们可以参照企业所具有的模式进行详细的划分,将人员按照其工作方向以及所能完成的领域进行划分,由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进行掌控、设计总监全全进行规划以及调动组员研讨方案、工程组负责对图纸绘制、渲染组负责最终图像的呈现,从而使整个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除此之外,在承接一些项目的时候,也要与企业签订相关文件、合同,并在工作室完成以后可以带领工作室当中的学生到工地进行实地施工和设计,并在参与的整个过程当中进行现场实践教学,并将这些实践过程进行记录,在整个设计过程、施工过程作为实践案例在学院的教学课程当中进行共享。

2.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项目合作有利于共同開发新的教学课程,例如:通过与企业之间进行项目合作之后,对实施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整理和整合,设定一个全新的教学课程——“设计实践课程”,重点来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组织协调能力、专业素养以及操作技能进行培养,并将学校学习的有关环境艺术专业知识与企业学习的实践能力运用到项目制作当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专业知识,成为整个项目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员。

项目合作教学同样具有集中性与加强性的特点,学生运用自己周六上午的时间,对软件以及相关理论进行加强学习,在下午的时候可以到施工的现场进行学习和观摩,通过一定实践的强化学习,从而对公司当中进行设计和实践的技巧以及方法进行掌握,从而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提高。教师依据公司当中过规定的规范性制图以及完整的设计流程有效地进行教学,并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之上,对相关任务进行增加,例如:制作一些简历、学习一些管理经验等。

(三)企业以设计项目与学校教学合作形成课程

1.将大项目进行分解,转换成一个个小型的项目个体进行研究,例如:样板间或者是专卖店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等,学校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将这些设计项目与课堂进行结合,进而形成一种新的课程体系,例如:建筑室内设计与样板间设计结合;商业空间设计与专卖店设计进行对接等。在教学当中所进行的实践环节要与企业项目有效结合。教师全称进行引导,包括资料收集、整理、规划、设计到最终的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进行实施监控,并对当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学生进一步熟悉企业工作的具体流程垫定基础。

2.将学习和项目实践进行融合,构建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学校要与企业间形成多方面的任务对接,促进教学和实践。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程内容,可以对企业当中的效果图以及施工图绘制的项目进行承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些项目的制作过程当中,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报酬,而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另—方面还可以对企业、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将项目实施层次进行分解,并由浅入深逐渐构建出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在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当中,依据层次进行逐步教学,让学生能够不断对学习进行深入,并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对今后的工作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谭陶然

高职改革创新环境艺术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环境艺术课程的建设

摘要:环境艺术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环境艺术课程的建设可有效加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职能。

关键词:环境艺术;课程;服务地方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的职能更为突出、意义更为重要。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位于广西最南端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亚热带滨海旅游开放城市——北海市。环境艺术专业是学院的品牌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化环境艺术观念的应用型人才,使之能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创作与制作,在北海城市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训的有机融合,加强环境艺术专业课程建设,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彰显特色。

一 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开设是办好专业的关键,在广泛参照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理论为基础,项目为目标,实践、实训为重点的课程体系。理论-项目-实训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市场应对思维和能力都较明显。

二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相继注册多家公司(建筑装饰公司、电子商务网络广告公司及动画广告公司等)以助教学,并在北京、上海及深圳建立教学基地。学生第三年在北京学习、实践,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一流设计院校协助完成部分课程;借助北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的优势,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在北京深造、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和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逐步建立起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持的专业群,辐射服务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2010年环境艺术设计系以《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结合北海、北京两地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课程调整与建设。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等,都引入了校企合作开发的思想,进行了课程的建设。把社会实践案例引入到了课程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参与实际性的真实案例学习与锻炼提供了平台。

如:北海“万滕龙阁”红木博物馆的设计,北海金兰会所设计,北艺橄榄园售楼部的设计等等项目,均有学生参于,切实有效进行了的案例教学。

同时,通过加强院校交流,提高我院学生商业空间设计的能力,2010年《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实践性学生作业参加了2010年 “和成新人杯” 全国青年室内设计大赛国家级竞赛,经过专家筛选,我院环艺系084班刘明亮、张若男同学荣获了二等奖,夺得了全国亚军的好成绩,部分教师荣获了“导师奖”。竞赛由全国230多所高校参加角逐,我院是在此次荣获等级奖的高校中唯一的一所靠前的高职院校。此次获奖对我院环艺系学生提高室内设计学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创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四 强化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

以满足学生就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体现学生一专多能的实用性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构建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各岗位领域需要的模块化、双证型、艺术与技术与一体、工学结合的高职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体系。

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行业专家、聘请相关专业高校专家全程参与教学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专家、教学管理专家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公司和相关设计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市场现状以及职业能力和各岗位对人才技能的要求,形成相应的调查报告;对兄弟院校相关专业教育状况进行深度调研,了解环境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状况,并完成相应的分析报告;通过对“环境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结合服务地方的需求和相关职业岗位对人才技能要求的分析,结合现代技术发展和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趋势以及我院办学特色,确定课程体系结构。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地方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加强服务地方的能动性,环境艺术专业课程建设遵循了五大原则:

1. 预见性原则:培养适应北海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首要原则和前提,也是专业得以发展的动力。

2. 系统性原则: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极其综合的系统性行为,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

3. 特色性原则:这里所谈及的“特色”是指办学特色。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而言,不同性质、基础的学校都有各自发展方向和目标。

4. 创造性原则 :“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

5. 适应性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围应该远比现在广泛的多,围绕着建筑环境,小到一个标识,大到环境景观设计,都将是环境艺术设计师所要面对的工作。

现代人类对居住与工作的环境要求日趋复杂,艺术与工业产业的结合早已跨越了日用生活工艺品而延展至视觉所达的众多领域,催生了设计艺术学。人们对工业文明产生的环境危机的反思和对生态环境的整体思考,又催生了环境学。设计艺术学和环境科学互为作用、互为构成要素,融汇成现代环境艺术。因此,环境艺术体现了艺术和科技的包容,以建筑为主体,向室内、室外两个界面拓展,衍生室内设计、风景园林、城市与建筑、公共艺术等四个领域。环境艺术学科成为当今国际上前沿交叉的学科,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以使得这门课程的服务性、实践性更强,我院以服务地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希望与全国各高校加强交流学习,相互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晓芳:浅谈环境艺术的课程改革[J].科技信息,2006(7)

[2]马晓星:对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苏州丝绸工学院报,1998(12)

作者简介:任 义(1983—)男,重庆人,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环艺系教师,北海艺术设计协会会员,北海白福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及室内设计工作。

项目课题编号:2011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编号:2011C0234)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任义

上一篇:会计准则用于财务分析论文下一篇:知识经济组织优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