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系统科技创新论文

2022-04-25

【关键词】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重要性;企业企业工商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质量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企业工商管理,提升工商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自我管理系统科技创新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自我管理系统科技创新论文 篇1: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启示

全球城市(Global city),又称世界级城市,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控制力与影响力是全球城市的两个核心功能。总体而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城市的经济实力、影响力、社会结构等方面受到重大冲击,财政与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影响,赤字水平、失业率居高不下,相应带来城市整体发展速度的停滞不前。长期以金融资本为核心驱动力的全球城市发展模式出现了难以为继的现象,全球城市不约而同地开始重视创新中心功能的塑造,创新逐渐被视为推动全球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全球城市转型迈向

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澳大利亚城市创新研究机构2thinknow、美国普华永道的机遇之都指标、日本“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全球实力城市”评价体系等多维度评价的综合研究,全球创新中心城市基本可以分为4个等级:卓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科技创新枢纽、全球科技创新节点。目前第一等级的2个卓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分别为纽约和伦敦。

资本与创新相互作用的“双轮驱动”,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主要选择。2009年,纽约发布《多元化城市:纽约经济多样化项目》,随后又启动“东部硅谷”发展计划,并在2015年发布的新十年发展规划《一个新的纽约市:2014-2025》中,再次明确了“全球创新之都”(Global Capital of Innovation)的城市发展定位。早在2003年《伦敦创新战略与行动计划(2003-2006)》中,伦敦就提出建成“世界领先的知识经济”。随着2010年“迷你硅谷”计划,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和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共同发起的“科技城计划”的实施,伦敦迅速为自己贴上了“科技创新”的标签,打造世界一流创新中心。

全球城市迈向科技创新中心,实现资本+创新双轮驱动,主要源于两点:一是全球城市的核心组织纽带,正从“全球生产网络”向“全球创新网络”升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影响下,跨国公司开展研发的全球布局,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保持国际引领、导向和控制地位。二是全球城市网络的联系基础已从资源、商品、资本的流量枢纽、控制节点向知识、技术、资本、信息和人才等一体化意义上的综合流量枢纽、控制节点升级。创新中心功能的注入和发展,不仅有助于全球城市强化自身对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的表率、影响、导向和控制作用,而且使其产业影响范围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向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环境、城市治理等领域延伸和拓展,推动科技创新、城市环境营造和产业之间的开放、融合、联动、复合、集成发展。

从园区时代到城市时代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起、更替及多极化,本质上是由科技革命、制度创新、经济长波等因素的历史性演变所决定的,也是时间与空间要素相互交织的结果。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基本有四条路径,有些科技创新中心可能同时采取了两条、三条路径同步发展。

一是从科技园区走向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上有不少科技创新中心最初都是从园区发展而来的,随着园区影响越来越大,聚集研究机构、企业越来越多,园区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扩大到整个城市范围,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韩国大德等都是从科技园区发展而来的。

二是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走向科技创新中心。除了人为规划的科学城外,国际上没有一个大都市生来就是科技创新中心。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城市都是区域的交易中心、贸易中心、产业中心,渐渐演变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近年来,纽约、伦敦为代表的国际大都市纷纷将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城市发展最新目标和发展动力,这些全球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更多依托于城市原有的经济基础、金融资源、城市功能,尤其是城市的辐射能力。

三是从科学创新中心走向科技创新中心。科学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是高校研究机构聚焦,在国际基础研究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如筑波、波士顿、剑桥、柏林等。北京则聚焦了一批国内最优秀的高校资源,具有很强的基础研究能力。

四是从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走向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既包括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企业等组成相互联系合作的科技创新链,也包括了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产出成效,同时还包括很多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环境。如纽约、伦敦、柏林等都有较为完善的体系保障。

城市是科技创新的实验室,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以城市形态出现,这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功能和核心机制的新型城市形态。从发展态势来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将是与全球城市彼此重合叠加的创新区域。全球城市依靠自身的要素集聚能力、综合配套能力以及环境塑造能力,具有更强的“城市特质”,自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空间载体。

在多样性的“城市特质”之外,全球城市具备一般城市难以企及的其他创新资源与要素:一是具备大量集聚的高水平人才优势。由于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大量人才积聚于顶级的全球城市之中,从而形成创新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池”和“人才高地”。二是雄厚的资金与完善的服务。全球城市是国际重要金融中心,能够吸引大量的风投资本和专业化服务要素集聚,進而推动创新创业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并帮助其站稳脚跟。三是政府支持与政策环境。相较于中小城市,全球城市一般都具备较为强有力的市政部门,并具备相应的财力、物力以及政治资源,能够制定、推进有利于企业与创新发展的政策,能够有效推进政产学研用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协同发力,形成有利于开放式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关建议

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在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下,必须科学把握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从园区时代到城市时代的深刻变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为主线,着力提高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开放和聚集能力,着力补齐优质创新要素,着力促进不同创新群体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

首先,要以更大的担当和勇气推进科技政府建设,实现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突破。

政府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召集者、督促者和催化者,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推进科技政府建设不仅作为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关键之举,而且是推进科技城市、科技公民建设的重要保障。

推进科技政府建设,一是要加强调研学习。通过对纽约、伦敦等全球科技中心和上海、深圳等的调研,学习借鉴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对区域产学研等创新主体的深入调研,全面了解项目落地、贷款融资、人才引进、走出去等方面的问题与需求;邀请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知识产权专家、科技战略专家等创新合伙人开展集体学习制度。通过调研学习,政府才可能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不断地提升自身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宏观决策判断能力、主体协同参与能力、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能力,以及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二是要强化改革。创新主体协同参与能力、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是制约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要素。海淀拥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潜在优势,推进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改革,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健康等区域产业集群层面建立协作枢纽机构,进一步汇集区域创新资源,探索建立跨行政边界的协作机制。三是要加强智库建设。强化区级层面的研究资源整合,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特色,为科技创新建设能够提供决策咨询、方案评估、政策解读等服务,担当好“思想库”“智囊团”的角色。

其次,要以更大的作为和智慧推进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生态构建。

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生态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发展新局面,一是要探索建立科技创新PPP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PPP模式在建立研发合作伙伴关系、设立创新投资基金、构建协同创新合作机构、建设公共实验平台、搭建开放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引导、杠杆、支撑作用,尤其要推进共建民营非企产学研一体平台的科技创新PPP模式应用,充分发挥平台把握科技进步方向、瞄准产业革命趋势、充分集聚顶尖人才的作用。二是要持续优化促进创新要素集聚的创新生态建设。加快创新网络联系平台建设,推出“数字中关村”平台,涵盖区域内高科技公司和投资机构,提供高科技企业职位空缺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时更新信息,并为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器、办公场地和培训信息,将投资者、创业公司和求职者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加快培育科技社团、中介组织、科技金融机构等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培育知识产权、研发、设计、工程技术等服务业态,支持、引导一批有市场能力的科技社会组织向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政务、政策、市场等环境,不断提高为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着力打造全球一流的中关村创新论坛。建设国际一流专业运营团队,举全区之力将中关村论坛打造成汇聚全球科技创新思想、全球领先的创新知识、世界前沿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商务交流合作的全球一流创新品牌论坛。

再次,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创新区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与城市有机更新融合发展的新形态。

当前海淀正在认真贯彻落实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坚定不移深入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城市功能布局调整优化,迈向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创新街区”是创新区建设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突破口,其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要具备“城市特质”,即复杂性、高密度、文化与人口结构的多样性以及新旧事物的层次性。二是要部分或全部地整合创新企业、教育机构、创业者、学校、金融机构、消费性服务业等经济活动要素。三是位于城市内部的高密度城市化区域,且具备免费与半免费的公共空间、混合功能开发的空间要素。四是要有便利的交通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等。

在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两大背景下,海淀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创新街区”建设:一方面,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南部地区创新街区建设。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契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以创新街区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南部城区创新功能。对创新资源相对优越的区域实施“示范创新街区计划”,如升级中关村西区,形成街区创新发展的示范效应。对城市更新范围集中的区域,实施“创新街区培育计划”,如五道口、学院路等区域规划一批小型创新街区等。另一方面,完善中关村科学城北部地区的城市功能。贯彻生产、生态和生活融合理念,增强城市化科技园区型创新区的生态生活功能。同时在中关村科学城南区、北区实施“公共空间+”规划:包括采取建立丰富的合作开放空间和场地、创建街区会客厅、发展24小时的社区、建设创新住房、提供居住工作空间等措施来强化创新区建设。

从落实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和疏解功能谋发展背景看,减量发展是特征,创新发展是出路而且是唯一出路。构建科技创新与城市有机更新融合发展的新形态:一是推进空间更新。海淀不仅要主动进行基础设施更新、人才更新为内容的基础性、引导性城市更新,而且要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建立健全低效土地和疏解腾退后土地资源基础台账,建立空间资源清單,探索建立企业自有用地自我更新或者政府与产权方共同开发机制,努力掌握空间资源,统筹腾退空间利用。二是推进产业更新,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依托科技创新,巩固提升信息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科技金融为特色的金融业三大优势主导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优势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另一方面,紧盯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推进城市治理更新。以贯彻落实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系统的职能体系,健全区级层面的统筹协调机制,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大部制”等体制机制改革,以精细化为标准,以科技化为支撑,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清晰、服务为先、有序参与的体制机制。

作者:李星洲 刘妙

自我管理系统科技创新论文 篇2:

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探究

【关键词】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重要性;企业

企业工商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质量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企业工商管理,提升工商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企业工商管理当中,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理念及管理工具,而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管理理念的更新及管理工具的优化,对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企業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科技创新的价值与意义,为科技创新提供土壤,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企业管理优化与改革,进而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随着科技创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内诸多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于科技创新的理论研究这方面,傅家骥表示:“企业家要挖掘市场潜在的给予,获取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费用,开拓新市场,促进企业发展进步。”许庆瑞教授则提出“二次创新”的理念,许教授表示:“二次创新到组合创新再到全面创新是一个形成新思想的过程,也是开发市场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李京等学者通过对跨国公司科技创新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国内企业应将自身放入全球化的体系中,从全球化的视角看待企业科技创新。长沙理工大学周正祥老师认为:“企业要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我国政府应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进程,逐步建立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刘凤朝教授认为:“影响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建立自主产权、参与制定产品标准、吸收引进科技创新成果,而这些因素均需要以科技创新进步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科技创新进步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做出了积极的肯定,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工商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做出了全面的论证和分析。

2 相关理论

2.1 企业工商管理

企业工商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涵盖企业经营、研发、财务及成本管理等方面,其中经营管理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内部营业、生产、财务等各项业务活动可以按照企业经营目标顺利进行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复杂 [1]。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构成部分,主要是按照企业的财务制度,组织管理企业的财务活动,并处理企业的财务关系。研发管理指在研发体系结构设计和各种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平台对研发过程进行团队建设、流程设计、绩效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等一系列协调活动。总的来说,企业工商管理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2.2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即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是指利用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开展实践研究的活动。在企业工商管理当中,科技创新涵盖管理理论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及管理技术创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创新,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创新 [2]。通过创新可以不断优化与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及管理质量,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不竭的生命力。

3 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意义

3.1 有助于提升管理质量

管理质量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体现了企业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从企业的角度而言,质量管理的提升意味着管理者对企业的掌控程度更高,各项管理措施均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为例,传统的模式主要是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模式反映员工的工作质量,同时通过考核结果能反映出企业管理质量,但是这种模式显然不可能频繁进行 [3]。在考核过程中,受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考核结果无法客观地体现员工的工作水平及企业的管理质量。如果针对企业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构建考核指标体系,利用计算机构建考核模型,就可以实现高频次考核,并且受到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也较小,考核结果的准确度及可靠性更高,这就是科技创新带来的优势。

3.2 有助于管理路径创新

企业管理路径创新是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的重要问题,若企业受限于传统管理思路及管理路径,则势必会导致企业内耗提高,影响企业内部运行效率,从而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管理路径的创新必须涵盖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分析、调整及完成的整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得到贯彻落实 [4]。科技创新的价值在于可以推动企业管理系统的升级,以更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管理活动,从而使企业各部门密切联系,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内耗,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当企业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可以快速联动,相互协调,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避免问题扩大化。

4 在企业工商管理中推动科技创新的策略

4.1 增加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

科技创新并非凭空出现,只有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及实验,才能获得相应的创新成果,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及其他资源。为有效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必须增加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收入的增加,除了减员增效及降低成本,也可以通过先进、科学的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及管理质量,从而使企业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有效规避风险因素,最终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鉴于此,企业管理者必须给予科技创新高度的重视,在资源方面予以倾斜,支持鼓励员工创新,从而达到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的目的。

4.2 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石,也是践行先进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的主体,因此人才是企业的重中之重。现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间的竞争,企业只有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关于人才的培养,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从战略高度为企业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并合理使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专家型人才及高级管理人才,不断扩充企业的人才队伍。二是要给予人才合理的薪酬待遇,为其提供发挥自身价值的平台,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性因素就是福利待遇问题及员工是否能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留住人才。三是企业要注重员工的持续培养及教育,通过内部组织培训、派遣进修等方式为企业培养储备人才,从而促使企业向学习型组织发展。

4.3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其价值难以估量,但是在实际中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文化建设仅仅是走过场,最终都流于形式,没有发挥企业文化的实质性作用。事实上,优秀的企业文化及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前提是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的核心精神相契合,员工在内心要认同企业文化,并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在企业工商管理中,要推动科技创新,就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中融入创新的元素,通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员工,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员工在实践工作中发挥自身的创新性。这样不仅有助于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也可以使企业的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4.4 改革企业管理组织

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设计比较落后,或是结构单一,或是机构冗余,导致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 [5]。对此,企业必须改革管理组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外部市场环境设计管理组织结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企业管理组织要虚擬化和适度化,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进而获取规模化效益。二是采用柔性化、网格化及扁平化的管理组织结构,改变单一化的职能型结构,减少管理层级,精简人员机构,重新架构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从而实现精简、高效的目标。三是业务组织再造及结构柔性化,企业要注重加强研发机构的力量,这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部门,在组织结构上要适应科技创新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不仅可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也能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5 实例分析

某手机制造企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首先,在管理方式,该企业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方式,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相信员工的自制力,相信员工知道自己在某个阶段应该做什么工作,管理上更加人性化,员工的凝聚力很强。其次,在管理组织架构上比较精简,企业管理层级只有3层,分别是员工、部门负责人及企业创始人。企业内部事宜没有轻重划分,对所用员工一视同仁,并且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的作用明显,相互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可以长期保持紧密合作的状态。整个企业只有7位创始人有明确的职务,其他员工没有明确职位,也不存在职位晋升,员工薪酬待遇主要与个人工作与平时表现有关。在这种模式下,员工可以集中精力开展工作,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既能节省不少时间,又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最后,企业在营销模式上没有采用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而是依靠线上销售,不仅可以以销定产,而且砍掉了中间环节的费用,降低了产品成本,因此产品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同时,该企业在营销方面采用饥饿营销的模式,提升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以增加产品销售量。事实证明,这种模式确实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综合而言,该企业无论是在内部组织架构上,还是管理模式及营销模式,都与传统企业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不仅在内部注重科技创新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也注重吸收外部优秀经验,利用先进工具。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企业内部消耗大幅降低,同时管理层级减少,管理机构及人员精简,简化了办事流程,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及资源消耗,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大幅降低,并最终体现在产品价格上,使得企业的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可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处于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局面,在这种环境中,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制度创新、理论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对企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管理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从而使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态势。

参 考 文 献

[1]叶逢春.论科技创新进步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经贸,2014(10):61-62.

[2]尹辉.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作用和价值探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1):169.

[3]吴晶晶,佘罗萍.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经营与管理,2017(3):53-55.

[4]黄梅蓉.人力资源规划促发展[J].科学与文化,2009(2):52.

[5]孙云杰,陈钰.中国科技创新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2):22-27.

作者:王巧婷

自我管理系统科技创新论文 篇3: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基本理论研究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延伸,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提供重要保证。基层科技创新工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发挥基础性支撑和保证作用。我国区域划分包括多级行政管理单位,其中县(市)行政建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基本单元,属于基层范畴,涵盖了我国90%以上的国土面积和75%以上的人口数量,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科技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前沿阵地。加强基层科技创新工作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曰益提高,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基层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日渐提升,但总体上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尚未完全确立、服务基层的科技人才明显缺乏、新型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等问题在基层仍广泛存在。基层科技创新发展有其不同于其它区域范畴的特点,一般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往往难以充分说明基层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解决之道。因此,极有必要对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

1.1 技术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是第一個系统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他把技术创新定义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以及新的生产函数建立的过程,并认为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科技体制环境和科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不是资本,也不是劳动力,而是技术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Lance Davids)和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North)较早开始了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制度分析,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技术创新,不好的制度设计将扼制技术创新或阻碍创新效率的提高。

1.2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新兴概念,主要来源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属中观概念。国外学者魏格(Wig)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体系应包括生产企业群、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国内学者融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将区域创新体系概括为,一个区域内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网络系统。区域创新体系由组织要素和制度要素两类构成,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等主要载体。政策制度要素主要包括区域创新战略、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评价制度、政府补贴政策,政府宏观调控、技术市场等,是调控创新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在诸多组织要素中,企业处于中心地位。高校科研院所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动力源。政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特殊要素,是联系组织要素与制度要素的纽带。金融机构是创新活动的资金提供者,科技基础设施是创新活动的条件支撑系统。

1.3 政府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理论是在经济社会互动中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基础。在国外,20世纪40年代末的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开始使用经济学的观点对政府组织运行情况进行考察,20世纪80—9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代国外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主张引进市场机制来完善政府公共组织。在我国,基层政府主要指县(市)级及以下行政建制政府。从职能看,它是国家的基层行政机关。从作用看,它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是国家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与桥梁。它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载体,也是一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机构,既具有与国家一致的统一性,又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

2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内涵特征

2.1 基本内涵

从广义角度看,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囊括基层科技创新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包含基层科技创新的组织与管理系统、环境系统及目标系统,属于系统的系统。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是基层科技创新所涉及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和基层政府等主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带有本地特色、综合开放的组织网络系统。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环境系统,包括科技资源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有多个层次,在县(市)行政单元层面,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吸收、整合县(市)内外的科技和创新资源,促进县(市)内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应用、普及和推广创新成果,提升县(市)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和国家层面,其目标是整个区域和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低层次的目标和高层次的目标相互统一,构成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目标体系。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所涵盖的各个系统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自我发展的体系。本文所指的科技创新体系,并非广意上的“系统的系统”,而是其中的主体系统即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系统,本文称其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属于狭义上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广义定义下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环境系统,成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的运作环境,广义定义下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目标系统,也成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多重目标。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建设目标上与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一致,以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特征,通过行政区域内外人才、知识、技术、专利、资金、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农村农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和保证。

2.2 基本特征

1)基础性。县乃国之基,民乃邦之本。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基本层次,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区域基础和基柱。基层科技工作直接面向企业和广大农民,服务覆盖面大、涉及面广,是科技经济结合的一线战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为我国(县)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发挥基础性作用。

2)地域性。与国家、省及地市的科技活动不同,县(市)科技活动重点是引进适合本地经济需求的相关科学技术,因而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基层本身是一个特定的县域空间,区划非常明确,不仅有固定的地理区划,而且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独立性,在一定空间内具有完全的功能和一定的决策与调控权限。地域性特征,体现了基层科技创新活动重点满足技术的适应性转化和本地化推广目的,强调科技成果的本土化和产业化,以技术应用支持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3)开放性。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与本地及该地以外经常进行各种联系,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和能量交换,进而保持和发展体系本身。基层科技活动主体往往是不完备的,相当多的县(市)一级区域内没有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活动主体,这决定了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能封闭自守,要重视引进外来先进理论、成果、方法和技术,同时配合上级科技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成果贡献。

4)完整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代科技创新的重大课题都具有广博性、多结构性、多分支性特征,往往需要社会多方面支持,科技创新管理既是科技系统内部工作,又是全社会的进步事业,既是科技创新活动,又是科技创新经济化,既有科技创新项目,又有科技创新产业化工作。基层县(市)虽小,但基层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即使从农业产业内部的产业链看,也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诸多环节和各类行业。另外,基层科技工作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工作,更是一个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作。

5)复杂性。基层区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三农”问题是基层发展的核心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镇,基层科技创新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如何在农业劳动力不断外流的情况下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二是如何引导、推动优秀人才向农村等基层流动,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务实、有效、长远地做好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工作。

3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运作体制

3.1 主体要素

1)企业。在经济学范畴中,企业一般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在基层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是市场机制作用的承担者和实施者,企业将市场创新需求传递给高校科研院所,将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结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商品,并推向市场转化为价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县(市)中小企业发展很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国内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从过去单纯的制造加工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快,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科研机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主体构成中的科研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科技创新研发的机构。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解决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科研机构要发挥学科优势,提高研究水平,取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在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集聚了最为丰富的科技创新人才,拥有科技创新所必须的实验设备、实验材料等科研条件,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通过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委托研究等形式向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同时向企业、社会培养、输送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3)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服务活动,在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能够提高科技创新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分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但总体上现有的绝大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由政府资助创办,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现有专职服务机构数量少、覆盖面窄、功能单一,没有真正形成产業化和规模化,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服务需求。

4)基层政府。政府在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协调者”的角色,不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具体活动,负责为科技创新提供并维护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在必要时组织和优化系统结构,引导其它主体要素的行为。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代表者、掌握者和执行者,其决策直接反映政府对社会规则、规制的认知水平和执行程度,合理有效的政府行为是现代社会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因而被称为“看得见的手”,调节着整个国家社会经济运行,直接影响着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同样,政府也有助于基层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它不仅能够为基层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制度倾斜,也能够为区域创新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是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的重要动力。

5)人才。科技创新的微观主体是人,一切科技创新活动最终都是由具体的人才组织完成的。在生产力构成诸要素中,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人才是其它资源的开发主体,人才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增值增能增效的过程,人才资源是开发价值和潜力最高的资源。在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澎湃大潮中,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使用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不断创造新的科技创新成果。

3.2 创新环境

3.2.1 科技资源环境

科技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科技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科技资源环境包括人才、资本、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的拥有状况,越是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的地区,其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就越完备,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也越强。在我国,基层科技资源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在不同的创新主体视野中,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中,在不同的创新理念指导下,在不同的政策和宣传氛围下,科技资源存量是不同的。

2)不确定性。科技資源创新能力的释放,关键在于利用和配置资源的机制是否有效,尤其是是否有能够充分释放科技人才资源创新潜能的政策制度,应当避免落后制度带来的科技资源错配、效用利用不足等问题,使资源的科技性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3)网络性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单一科技资源、同质科技资源难以产生重大创新,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跨国界、跨领域、跨行业加速流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需要规划构建互补性的网络沟通机制,才能发挥科技资源的巨大效用和互补资源的合力效应。

4)不同的科技资源与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强弱不同。创新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既要注重各种科技资源与创新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更要注重创新主体与各种资源之间的连接关系。

3.2.2 法律制度环境

基层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环境是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法规的基层化,包括有关科技创新政策与法规、管理制度、市场和服务规范等,其完善与否关系到能否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关系到科技创新成果能否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基层政府要通过实行财税优惠等政策,为区域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美国创新活动的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成熟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其不断创新。我国现行的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执行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鼓励社会科技创新最基本的制度,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健全,并且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技术性,处理难度往往大于其它类型案件,尤其是发明专利等涉及高新技术成果的纠纷案件,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呈现高度融合的特征,使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愈来愈大。

3.2.3 基础设施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包括交通、动力能源设施,还包括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公共图书馆设施、信息平台等基本条件,同时还涵盖了各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高技术风险投资体系等,是政府落实科技规划政策的载体,能够间接推动基层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基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是基层政府发挥调控作用,促进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基层创新活动的产品品种较多,但真正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还不多,高新技术还未成为带动经济跨越增长和企业裂变发展的主导因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对产业技术进步的拉动和支撑作用不明显。科技基础条件薄弱,投入不足,加之人才资源匮乏,导致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技术水平高、品牌叫得响的高新技术产品群。

3.2.4 社会舆论环境

社会舆论环境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软环境要素之一,是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先进文化、营造创新环境、推动科技进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舆论环境主要是指社会对待人才、对待创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创新工作的推进。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一方面必须认清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重大意义。科技创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促进行业合作、竞争、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和奋斗精神,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社会发展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形成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科技创新生产、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形成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3.3 运行机制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各主体要素与创新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交流互通。在系统中,政府发挥组织领导、营造环境、协调服务、资源配置和基础建设的作用,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发挥集聚人才资源、建设科研条件、实施研发创新,为企业、社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供给的作用,金融等中介机构通过资金中介、技术中介、信息中介和人才中介职能,发挥连接企业和科研机构、促进科技创新顺利开展的媒介作用。创新环境即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运作环境,为各主体的整体创新活动提供科技资源、法律制度、基础设施和社会舆论环境,并且与创新主体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等中介机构、政府和创新环境之间,围绕本地特色产业,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现科技成果的创造、引入和应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和变现,形成自我发展、开放互联的有机系统。

4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在我国,存在2 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在如此庞大的行政单元集合中构建基层创新体系,将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作为基层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必须在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最主要的能动作用,明确思想、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科学有效地使用各项调控手段,加快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

4.1 指导思想

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以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提高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地方为主体,引导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基层县(市)优势和特色产业聚集,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2 基本思路

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基层县(市)科技工作的基本特点,注重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科技工作格局,引导创新力量服务县(市)发展。突出改革创新,大力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把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摆在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现实基础,实行差别化指导,支持各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道路。强化能力建设,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充实科技管理服务力量,改善基层科技工作条件,引导各方积极参与支持基层科技创新。

4.3 总体目标

企业在基层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市场的决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大大提高,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社会文化得到广泛弘扬。基层科技创新开放发展,科技资源向基层集聚,创新人才向基层汇集,产学研用充分结合、良性互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移,科技、人才、资金良性互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日益完善并在基层得到切实执行,基本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基层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摘自《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7期)

作者:孙占 张玉赋 汤淏

上一篇:电子商务英语教学评价论文下一篇:情爱叙事的文化政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