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经济法主体体系毕业论文

2022-04-27

【摘要】我国法学院校毕业生在法律职业技能掌握方面不完全令人满意。法律职业技能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而我国法学院校在法律职业技能培育方面面临着缺乏法律职业技能导向、重学术提升轻技能培育、法学教育缺乏市场评价和牵引、法律实践性教学方式的贫乏等诸多困境。这种技能培育的实现需要依靠法学院校和社会资源力量的整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法律经济法主体体系毕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法律经济法主体体系毕业论文 篇1:

论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的完善

摘 要: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我国应当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主体体系,以调动法治教师、法治副校长、具有普法义务的国家机关和其他从事法律事务的组织和人员共同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要明确青少年法治教育主体的职责,教育行政主体要承担领导督学职责、教学主体要承担法治教育职责、协助主体要承担普法职责。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体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青年少法治教育;主体体系;主体职责;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傅思宇(1998-),女,汉族,江西南昌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2016级法学专业本科生。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2016年《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从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纲领性要求。因而,结合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整体上给予体系化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主体体系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美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法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社区资源一般包括当地法律协会的志愿者、法官以及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学生家长。学校会更主动寻求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的支持。与相关法律工作者互动合作,能够增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信任度和现实感、使学生对于法律有积极的态度、也能够转变对教师和学生的看法,逐渐与同辈少年建立联系。[1]美国有大约21个州的律师协会或法治教育机構,组织律师或法律执行官,深入学校法治教育课堂,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法律,做好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在日本开放的学校教育模式下,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律实务界的参与非常重要。日本普及法律教育以文部科学省和法务省为主导,以学校和教师为实施主体,以各级法院及司法工作者为助力,全社会在共同推动法律教育的实践上下功夫。[3]构建多元化的法治教育实施主体体系,因而重点是挖掘社会资源的作用。

(一)法治教师。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教授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的教育,与教育学、法学均有相关性。一个最理想的法治教师要具有法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根据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中小学要在编制内配备1至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的教师。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组织多所校联合聘任法治教育课专任教师。要注重将法治教师纳入“国培”计划,加强法治教育教师的专项培训,提高法治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聘任法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作为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还要加强对法治教师的管理与考核,充分发挥法治教师的教学骨干作用。

(二)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制度缘起于1998年,由广东省阳江市首创并逐步在全国推广。法治副校长制度的实施为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发挥了积极作用。应继续发挥法治副校长的工作职能,除从公、检、法、司等部门聘任外,可以扩大法治副校长的聘任范围,但要严格选聘条件,加强培训,完善管理和考核,切实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由于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建议法治副校长应逐步由兼职转为专职,保障法治副校长的工作精力和时间,以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协调各方、统筹推进法治教育工作的职能。

(三)具有普法义务的国家机关。我国的“七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了普法责任制的要求,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责任清单制度,落实普法责任。青少年是普法的重点对象,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法义务的国家机关当然具有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责任。而且具有普法义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处法治一线,能够接触大量的实际案例,在法律实务上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能够以案释法,利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开展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教学,能够较好弥补教学主体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效。

(四)其他从事法律事务组织和人员。一是高校法学专业师生。高校法学教师既有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又具有丰富的教学与授课经验;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法律知识,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在借鉴美国法治教育社区参与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法学院校教师参与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模式。[4]二是其他法律事务部门和人员。律师事务所是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律师作为法律实务一线人员,不仅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拥有十分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能较好地实现法治教育的效果。律师也可以为法治教师开展法治培训,提高法治教师的素质。在依法治教的背景下,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学校依法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发挥法律顾问在助推学校打造平安法治校园、推进依法治校、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中的积极作用。[5]三是其它组织和人员。未成年人保护协会、青少年保护协会、中国儿童保护协会和法律援助中心等与青少年权利救济相关的社会组织是保护青少年合法权利和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要积极与这些青少年保护组织加强合作,通过公益讲座、公益活动等方式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中来。

二、明确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体职责

(一)明确教育行政主体的领导督学的职责教育行政部门是领导和督促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职能部门。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是教育行政主体调动部门资源进行法治教育的专职机构。教育部设有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设有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具有下达普法政策以及落实政策执行的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按照普法责任制的要求,建立责任清单制度,细化任务指标,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学校年度考核的内容,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内容,纳入综合(平安建设)考评。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建立健全法治教育人才引进、培训和考核机制,提供稳定师资保障。在与相关其他法治教育主体的合作中,教育行政部门应承担统筹协调的职责,建立法治教育的领导协调机制,在法治教育的具体实施中也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督导和管控。

(二)明确教学主体的法治教育职责教学主体直接承担着法治教育的职责,直接关系着法治教育的效果。要明确学校等教学主体的责任,细化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将法治教育落到实处。一是逐步实现法治副校长的专职化。逐步改变以往法治副校长兼职的状况,让法治副校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负责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法治副校长除了拥有以往《关于规范兼职法制副校长职责和选聘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的职责,更多的职责应是主管学校的法治教育。具体而言包括:校内法治课程的研发和实施,课外的法治实践活动开展,与校外有关部门(公安、司法、消防、检察院、法院等)的联络,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和总结和组织本校的法治教育教师的定期培训等。法治副校长是学校法治教育的主要负责人,要强化法治副校长的责任意识,建立责任清单,量化考核标准,切实履行法治副校长的管理、督察职责。二是聘用和培训法治教师。法治教师是从事法治教育的专门人才,拥有扎实的法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知识基础,由专业的法治教师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得到更为专业指导,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专职法治辅导员。专职法治辅导员的参与,能够及时、全面了解青少年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养成遇事找法的习惯;能及时、全面了解法治教育情况并及时反馈,完善学校法治教育工作;能够密切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动态,防止校园暴力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明确协助主体的普法职责国家层面虽已提出普法责任制,但由于对普法责任主体、“执法”的理解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地对普法责任制实施效果不佳。有的基层普法活动“想起来重要、讲起来必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逐步走上实际效果的自我消解之路[6]。要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清单制度。明确普法责任单位,明确协助主体的法治教育职责,层层分解普法任务,要列明哪些机关普法、需要普及哪些法、什么时候普法等,减少地方国家机关的可选择性。地方国家机关必须按照年初上级制定的普法规划推进,除做好普法的“规定动作”外,鼓励创新普法“自选动作”。[7]

三、建立健全社会主体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法治教育经验看,社会资源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法治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建立社会主体参与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实现社会主体参与法治教育常态化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多元化的教育实施主体体系的必然要求。一要建立法律实务部门参与法治教育的机制。按照普法责任制的“谁执法,谁执法”要求,进一步明确法律实务部门的普法责任,构建法律实务部门法治教育参与机制,保证法律实务部门参与法治教育的常态化。二要建立高校法學专业师生参与法治教育的合作机制。要采用项目支持、列入教学计划的方式,引导高校法学专业教师的参与;利用列入培养计划、折算学分的方式引导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参与。实现高校法学专业师生参与法治教育的常态化。三要建立相关社会组织参与法治教育的机制。要明确相关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相关社会组织的参与。推进相关社会组织参与法治教育的常态化。

[ 参 考 文 献 ]

[1]李先军,张晓琪.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历史演进、特点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5).

[2]Hanson R L.The Case for Law-Related Education[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2(4).

[3]史景轩,李文英.日本中小学法律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

[4]史亚杰.论我国高校法学教师参与中小学法治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24).

[5]李立群.学校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及其实施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5(10).

[6]黄丽云.普法活动系统化回溯与法治化对策[J].中国司法,2013(12).

[7]何登辉.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问题及出路[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3).

作者:傅思宇

法律经济法主体体系毕业论文 篇2:

论法律职业技能培育的实现

【摘要】我国法学院校毕业生在法律职业技能掌握方面不完全令人满意。法律职业技能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而我国法学院校在法律职业技能培育方面面临着缺乏法律职业技能导向、重学术提升轻技能培育、法学教育缺乏市场评价和牵引、法律实践性教学方式的贫乏等诸多困境。这种技能培育的实现需要依靠法学院校和社会资源力量的整合。

【关键词】法律职业 技能 培育

法律职业技能的界定

法律职业技能的含义及其特征。对法律职业技能进行界定,首先要对法律职业进行界定。从法律的实践性出发,一般认为法律职业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即所谓“法律职业共同体”。①中国法学院毕业生大部分在这三者中就业,还有一部分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因此,以这三种职业为框架来分析法律职业技能是合理的。“美国律师协会提出法律人才应该具有十大技能:问题解决、法律分析和推理、法律研究、事实调查、交流、咨询、谈判、诉讼、法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了解并应对职业道德问题。”②我国的法学教育至少应当瞄准以上十大技能,因为这是法律人的基础能力,法学教育需要以此为目标。法律职业所肩负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其从业者必须具备特殊的职业技能。因而,法律职业技能也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合格职业者的重要标准。法律职业技能就是法律职业所要求的、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所应具备的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程序完成法律职业工作能力的总称。

法律职业基本技能概观。我国现阶段的法律职业技能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项技能:一是擅用法学基本理论及法律程序。表现为对实体法和程序法足够的认识,并熟练运用各类诉讼及非诉讼程序;熟练选择最佳程序应对不同诉求;充分利用程序期间、时效。二是分析和逻辑能力。具体包括整理、归纳负责的法律事务、文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关键信息;分析和阐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提炼观点、厘清法律关系;分析事实和就被争议的事实构建或批评某论证的能力等。三是口语和书面交流的能力。四是擅用资料进行研究的能力。包括运用现代数字及信息技术检索法律规则、司法案例、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及其他有效信息,并进行研究的能力。五是团队合作的能力。

我国法律职业技能培育面临的问题

传统社会缺乏法律职业技能导向。新中国的法学教育初创于1949年至1957年,但这后的1958年至1966年,其发展受到影响,势头有所回落,1967年至1977年更是被暂停,直到1978年至1991年才逐渐恢复,1992年至今重新步入发展轨道。新中国成立前时局动荡,基本没有法律服务的需求;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民间纠纷和社会事件更多以行政方式,法律实践也较少。在计划经济时期,当时法院的职能主要是办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大都仅涉及婚姻家庭问题,基本上没有商事案件。③

重学术提升轻技能培育。特别是“九五计划”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后,高校法学院纷纷由教学型转向教研并重型,教师在评定职称时,主要是看教师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的数量和级别,教学完成额定工作量即可。还有的法学院“重科研轻教学”以及职称评定的导向性作用,法学教师们把更多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中,对于实务问题没有精力过多关注。法学教授者自身就缺乏法律运用能力,强调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但忽视了接触法律实务。

法学教育缺乏市场评价和牵引。如果把法学教育比作一种“生产”,则法律人才便是其“产品”,对于“产品”是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是否具备基本的法律职业技能,应当是评价法学院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我国法学院基本采取“制度性评价”模式,缺乏“市场型评价”,且评价主体单一,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因此,法学院不关心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只要有办法把“产品”推到市场上就行。

法律实践性教学方式的贫乏。由于我国法学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沿袭大陆法系国家的传统法学教育,注重抽象地课堂讲授且受前苏联影响极深,法学教育基本停留在以意识形态为话语统领,以法律诠释、理论评介为内容,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的水平。加之现阶段对实践性教学在人力、财力上的投入不足,以及课时安排和学生参与的有限性等,都影响到了实践性教学方式的创新。

法律职业技能培育的实现

法学院应提供前期基本法律职业技能培育。具体而言,法学院应当承担起提供前期基本技能教育和方法论的义务。一方面,课堂教学为法律职业技能的形成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就是通过课堂而传授法律系统理论知识的典型,也就是说法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法律原理和知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亦可以为法律职业技能的形成提供经验。课堂教学的内容既可以是理论型知识,也可以是经验型(技术性)知识。

师资是进一步提升法律职业技能的砝码。解决师资的问题,一方面应加强与法律实践部门的联系,多渠道选任法律教师,大力引进法律实务部门的优秀人才,在法院、检察院或者律师事务所聘请有足够技能和经验的人来任教或兼职任教。但这又会面临资金困难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可以吸引社会赞助,由此培育出来的法学院学生可以为赞助的社会团体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等。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和交换制度,创立教师实习基地,选送法学教师到司法机关、律师实务所进修学习,鼓励法学教师从事司法实践和法学实践教学的研究。

关注法律职业技能需求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职业技能远比前文归纳的法律职业技能复杂很多。首先,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制结构,东西部经济差距大。不同地域所需的法律技能可能完全不一样,而法学院仍很难了解所有地方的法律职业技能需求而作针对性的教育。换句话讲,学生即使在法学院学了一身好技能,日后在所处的地域环境中可能不适用,或者在此时此地适合,而在彼时彼地并不适合。现在有不少高校学生抱怨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快,教学内容陈旧,甚至过时。而一般而言,技能的更新总是比相对稳定的知识更快。因此,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育更应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

法律职业技能的最终实现应寻求并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这里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可以有多种机构和形式,目前比较适合的是律师事务所、律师学院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④律师事务所以招收见习律师的形式提供技能培训;律师学院为执业律师和即将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员提供技能培训;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则面向更广泛的人群范围提供多种法律职业所需的技能。这些机构的优势在于,首先,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定位,提供多方面、各层次的法律职业技能培训,没有其他与法律职业技能无关的功能负累,轻装上阵。其次,他们可以有持续的资本投入和强大的师资支持。比如律师学院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能够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培训教员,充分激发教员的教育潜能,为学员提供良好的法律职业技能培训。

在这个方面,西南政法大学总结法律实务教学的传统经验,适应司法工作对法律职业技能培育的实际需要,搭建了“课内实践教学平台”、“实务信息拓展平台”、“课外实务指导平台”、“社会实践训练平台”、“实践理性强化平台”五大平台支撑的法律职业技能培育体系,强化了课内实践、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和第二课堂实务教育“四大实务教学环节”,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专业技能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在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中,该项教学成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⑤

结语

中国法学教育已经步入必须改革的发展阶段,但到底怎么改,是一个尽管甚为棘手却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我们是照搬西方部分国家的精英化模式还是将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为培养基础性法律职业人才或是采取既精英化又职业化的模式,我们必须在尊重现实情况下做切合中国实际的选择。从我国改革的形势和经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工商化、城市化进程,这必然对我国法学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并且,法律服务市场还将面临着来自境外法律服务的激烈竞争,加强法律职业化和技能化培育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紧迫感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注释

①霍宪丹:“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之间的互动”,《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5期。

②许身健:《实践性法学教育论丛》(第一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6页。

③万鄂湘:“从中美司法制度比较看司法权特点”,《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10日。

④梁文永:《归零集—行走在经济法学与法学教育之间》,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99页。

⑤陈彬:“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光明日报》,2007年12月4日。

作者:胡晓霞

法律经济法主体体系毕业论文 篇3:

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摘要: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已是社会普遍现象,而就业后的专业适应性缓慢则集中暴露了现行的法科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因此,改革落后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已经成为法学学科改革的重要环节。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应该是以一定的指导思想为灵魂,以综合性教学计划为统摄,以多种切实的实践教学模式为路径的多层次宝塔形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保障机制、管理机制三个模块设计。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孙晓洁(195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经济法。

(北京 10220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法学教育获得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在法学教育欣欣向荣的今天,其存在的问题也愈来愈多地暴露出来。尤其在缺乏深厚文科学术氛围的工科院校中,法学专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存在的问题相对突出。这些问题最终表现在作为法学教育产品的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毕业生就业后的专业适应性缓慢等方面。就业难固然是社会普遍现象,而就业后的专业适应性缓慢则集中暴露了现行的法科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即传统的“一站式”通识教育,严重缺乏职业教育和法律技能等训练,实践教学过程薄弱。究其缘由,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缺陷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

一、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成为法学学科改革的重要环节

法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有严谨的理论体系,而且要求有实践的适应性。[1]新世纪的国家需要具有综合性素质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仅从专业能力的要求看,法学本科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要具有很强的法律运用能力。但法学理论与法律的具体运用之间还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它需要相应的操作技能,而操作技能是不能自然获得的,它需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包括在校学习期间的培养和实际工作中的磨炼,其中在校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实践技能基础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适应时间,减少用人单位在岗培训成本,因此,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但是我国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尚未被社会主流所认同,从事法学实践教学的资源十分有限,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在法学传统的“一站式”通识教育模式中,培养方案重理论教学环节轻实践教学环节是各个高校的普遍现象。就培养方案而言,实践教学环节单一并得不到切实贯彻,学分比重偏低,时间安排偏少。譬如华北电力大学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学分为194学分,其中法学实践为30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5%;教学总学时为2527学时,对应30周,每周按1学时计算,则实践教学为30个学时,仅占总学时的1.2%;实践教学环节也仅限于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法庭、毕业实习等,而这些实践环节不仅零散不成体系,而且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单一技能训练,况且又限于经费问题而往往流于形式。就教学方式而言,侧重于“填鸭式”理论教学,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过多地纠缠晦涩、复杂的法学理论,注重法律概念、逻辑体系、理论框架的灌输,严重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于实践技能培养的轻视,直接导致了法学本科毕业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实际操作技能很差,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高分低能”现象严重。[2]

高校本科学生业务素质偏低的普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高校以及教育管理高层的广泛关注,各高等院校都在探索旨在提高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模式,尤其重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于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因此,法学实践教学改革也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二、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综上分析,法学实践教学是为法科学生打下坚实的实践技能基础的重要途径,因此,设计行之有效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是基本前提。针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是设计科学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所在。

法学本科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掌握基本的法律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法学本科教育的根本目标,又要符合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即在符合法学本科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为学生提供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将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放在真正的事实环境下进行,使学生学会把法条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生解决法律纠纷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进而把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方式上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积累、主动实践,探索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应该是以一定的指导思想为灵魂,以综合性教学计划为统摄,以多种切实的实践教学模式为路径的多层次宝塔形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应设立稳定的专门机构,制定统筹兼顾的教学计划,重新整合实践教学的各种方法和模式。因此,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构建应包括课程设置、保障机制、管理机制三个模块。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

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应是课程设置、保障机制、管理机制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因而,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就要深入细致地研究上述三个要素各自应具备的内容以及三要素的有机结合问题,并在实践教学体系化的思路、方法和实施上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因而,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3]任重而道远。

三、法学实践教学环节体系的构建

如前所述,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保障机制、管理机制三个模块设计。限于篇幅,这里仅探索课程设置(教学环节)这个模块。在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模块中,根据其内容不同还可以分为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创新模块。

1.基本技能模块

基本技能模块的基本功能是训练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技能,通常应包括口才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学年论文和疑难案例分析等课程。(1)口才技能训练课程。法律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其从业者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因此,开设口才技能训练课程是必需的。该课程要从演讲稿的写作到语言表达的语速、态势语、语调的把握,快速组织思想和语言,快速理解对方说话的本质和论辩的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通过对学生进行演讲、辩论的训练,使其掌握有关演讲和辩论的基本知识,并获得相应的能力。本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为宜。(2)社会调查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社会,从多角度看待、分析社会现象。该课程是开放式课堂,学生可到工厂、农村、政府机构了解与法律有关的社会现象,认识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课程训练包括:调查前,指导学生选定调查对象或事物,指导学生准备充分的调查提纲;在调查进程中指导学生处理相关问题、适度调整计划;在调查结束时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总结。本课程安排在大一暑假为宜。(3)学年论文课程。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查阅科研文献、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和论证技巧,为其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该课程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为宜。(4)疑难案例评析。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型疑难案例的讨论辩论,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疑难案例评析可以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进行,评析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做好引导,主要分析学生存在的错误和不足之处,阐释案件分析的正确方法和基本要点。案例评析既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本课程应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法学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开设,放在大二第二学期以后的任何学期都可以。

2.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技能模块主要训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法律事务的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考查学生专业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解决专业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它是基本技能模块的深化和提高。一般应包括法庭观摩、模拟审判、法律咨询和专业见习等课程。(1)法庭观摩。此课程分为民事审判观摩和刑事审判观摩两部分。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基本案件的庭审观摩,了解案件审判的程序和过程,了解法官、律师、当事人、证人等诉讼参与人的具体诉讼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此课程由负责教师组织,在观摩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评论和引导。此课程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民事审判观摩)和大三第一学期(刑事审判观摩)为宜。(2)模拟审判。此课程分为民事审判和刑事审判两部分。该课程在法庭观摩的基础上进行,其运作方法是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由学生分别担任审判人员、诉讼当事人和参加人等,自己准备相关材料,按照庭审程序的要求进行开庭审理,并作出相应的裁决。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和点评。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及法律条文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目的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此课程安排在庭审观摩之后为宜。(3)法律咨询。该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弱势群体进行无偿法律咨询帮助的教学活动。法律咨询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生不仅要调动所学过的全部法律知识,而且对于新的问题还要临时查阅大量的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和相关规定,无疑是一个促进学习的过程。此课程应在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后进行,一般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为宜。(4)专业见习。该课程是将学生派送到司法实务部门协助办案人员处理部分个案,观摩体会案件处理的程序、方法和工作技巧。一般要求学生分别到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律师事务所或企业法律部门进行,时间一般为三周。此课程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后的假期为宜。

3.创新实践模块

创新实践模块是在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基础上的提高和升华。此模块主要包括诊所法律教育、法律援助、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1)诊所法律教育。该课程是借鉴美国法科学生培养方法,将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相结合的课程,类似于医学院的培养方式。它以具体的实际案例为解剖对象,让学生在实案代理中运用所学的法学知识解决真实的问题,从而训练其职业能力。由于此课程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在大三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为宜。(2)法律援助。该课程主要内容是由学生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除法律咨询、代写文书之外的活动)。具体运作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办案。在案件办理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将所学的法学理论、法律条文和具体案件结合起来,独立处理和解决相关问题。由于此课程是处理实际案件,因此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一般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和大四第一学期为宜。又由于此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法律运用能力具有特殊意义,并需要必要的物质和人员支持,因此,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3)毕业实习。该课程重点是诉讼事务实习,要点是学习和掌握办案的方法和技巧。此课程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效果的总检验,也是学生走出校门前熟悉社会法律事务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初步运用到社会生活中,让他们熟悉社会、了解社会,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因此,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实习方式一般是深入司法机关内部,协助处理具体的案件,甚至可以顶岗工作。因此,时间不宜太短,安排2~3个月为宜,在大四第二学期进行。目前在学科培养方案中虽然有毕业实习环节,但由于经费以及就业压力,毕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效果并不理想。(4)毕业论文。该课程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四年积累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一次总检测。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此课程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为宜。[4]

对于完备的法学实践教学环节体系而言,上述三个模块缺一不可。因为,基本技能训练模块构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专业技能的提高才能获得创新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晓洁.法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2]孙晓洁.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检讨与深化改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胡平仁,肖伟志.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刍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4]江军辉.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21(3).

(责任编辑:麻剑飞)

作者:孙晓洁

上一篇:美国教学下多元文化教育论文下一篇:初中政治课创新教改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