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论文

2022-04-21

21世纪是中国物流业的春天,我国现代物流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物流事业迅猛发展。需要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法律体系,我国现有的关于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已经落后于物流事业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构建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确立目前物流立法的重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论文 篇1:

关于加强完善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探讨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则必须加强完善物流法律体系的建设,本文就如何解决目前我国物流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完善我国物流法律体系提供一点理论帮助。

关键词:物流法律体系加强完善物流法

一、引言

物流法律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物流法律体系是保障我国现阶段物业业迅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而作为调整物流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建设却相对滞后且不完善,这些现状直接影响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强完善物流法律体系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制定出台专门的《物流法》也成为了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

二、 目前我国物流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存在很多问题。因为物流在我国还属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对于这个行业的法律规范极为不成熟,也极为欠缺。

1、我国物流相关法律相对滞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相关法律法规需求进一步完善。由于在我国很多法律法规的制定没有与之俱进,大多沿用过去许多年前已经被制定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物流行业来说,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说,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设法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物流行业首先提升自身素质,以此为前提,需要国家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之与时俱进,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并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没有完整统一物流法导致责任不统一

目前,我国现有的有关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分散于海陆空运输、装卸、仓储、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法律以及各部委分别制定的有关规章、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等,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形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缺乏物流行业系统专门的法律规定,导致市场机制不健全,秩序混乱、责任不统一。就拿运输阶段物流服务而言,根据目前我国的现有法律来看,每种运输形式的赔偿责任不同,比如一批货物灭失了或者损失了,其在海运、内陆、内河运输的赔偿责任均不一致,就出现了同样的一批货物,发生同样的事故,在不同运输阶段责任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的情形。

3、我国现有物流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不协调与冲突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物流行业涉及了很多领域,在这些领域当中物流法律体系渗透到了相关的物流运行当中。物流法律的形成主要是在各级政府机行政机关权衡自己的利益而制定。从交通到工商,航空,铁路等部门都必须考虑在物流法律的范围之内,而由于这些部门的种类众多,难免出现物流法律相关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不够统一,不能协调发展。尤其容易出现不同部门相关法规部分矛盾,不利于物流法律的制定与执行。所以,对于我国现行物流法律来说,弊端的存在依然很明显。因为多数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对我国现行物流法律的认知度不高,无法按要求去遵循相关法规,一定程度上阻碍的物流法律的健康运行。另外,物流行业众多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影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策略

现代物流业经过不断发展,已经脱离了最初阶段,然而现有的物流法律法规已不能满足我国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物流行业涉及的新业务及提出的新问题,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体系

一方面,我国法律法规的实行必须具备一定的背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物流行业方面体现的也较为明显。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现有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无法维持物流行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存在很多漏洞,也就是说,物流行业法律体现的完善与健全势在必行。当然,这需要国家作为物流行业发展最强大的后盾,协调市场健康发展。除此之外,物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主要要从物流行业发展的主体出发,明确相关责任。另外,物流行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规范也尤为重要。总之,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国家调控,让物流行业逐渐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

另一方面,物流行业发展需要技术规范与市场准入标准。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每个行业都需要替身自身水平,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从物流行业在电子信息方面的发展来看,还存在很大缺陷,不具备完整的物流电子认证体系,这将限制物流行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对物流行业来说,改善自身技术水平与整体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物流法律法规的层次水平

从法律的构建到实施,其有自己的目标,而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完善相关法律,补充缺失,改进不足,实现各行业间的法律沟通,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法。提升物流行为的规范性,同时也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

3.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

我国具有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等特点,对物流行业的发展也要求颇高。物流行业在我国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就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差异性,依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物流法律法规,符合实际发展情况,为物流行业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相关平台,也为我国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四、总结

物流本身也是一种成本,中国物流是全世界昂贵的物流之一。中国物流的昂贵不是因为像劳力士一样精准,也不像苹果机一样智能,而是由于缺少软实力、缺少柔性纽带,使整个物流链的链接不够有机、不够协调,导致巨大的环节损耗,完善健全物流法律体系在当前物流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丹 《现代物流发展的法制改进分析》,铁道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2] 孙秋菊 《物流实务操作与法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3] 王艳玲 《现代物流实务与法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作者:吴智昊 张凯程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论文 篇2:

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中国物流业的春天,我国现代物流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物流事业迅猛发展。需要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法律体系,我国现有的关于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已经落后于物流事业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构建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确立目前物流立法的重心。构建物流法律体系框架,进而最终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物流法,建立一个专业性强又赋有前瞻性的现代物流法律体系,势在必行。现代物流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法律制度作保障。法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具体体现;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在物流业。只有健全物流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它才能得以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1 物流法律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现行物流法律制度已经明显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物流事业的发展,面对方兴未艾的现代物流业,现有的物流法律制度日益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加强和完善相关立法工作,构建现代物流法律体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1.1 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物流是伴随着商品流通发展起来的。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信息、金融、保险、物流……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第一次写进了政府报告中,这足以说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物流业在国家规划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回顾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1.1.1 层次低、效力差、难协调。由于我国物流法规多由各部委、各地方制定颁布,规范性不差,缺乏法律责任的制约作用。层次低大多以“办法”、“条例”、“通知”等形式存在,具体运用起来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利于从宏观上引导物流业的发展,多数只适合作为物流主体进行物流活动的参照性依据,也缺乏对物流主体行为的必要制约。“各立其法、各护其权、各行其是”,具有鲜明的部门立法性质和部门利益倾向,这就使物流法律难以得到落实。

1.1.2 专门性、系统性、全面性差。我国的物流法律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分布于各类法律渊源中,没有一个处于“基石”地位的法律法规,无以流通基本法抽象出流通领域的原则性、一般性的规定,作为其他专门法律规范的依据。而且目前我国实施的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或与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在行业管理和内容上分散于海、陆、空运输,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管理,合同等领域,在形式上散见于各类民事、行政法律法规以及各部门分别制定的有关规则和管理办法上,形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缺乏物流行业系统专门的法律规定。况且这些立法涉及众多部门,如交通、铁道、航空、内贸、外贸、工商等,而这些部门又存在协调不够,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进而导致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性,甚至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这将阻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随着物流产品、物流技术、物流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新型物流行为客体不断涌现,交叉综合保护日益重要。而中国的现行立法在这些领域颇为薄弱,缺乏协调性和前瞻性。物流法律体系化就更谈不上了。所谓物流法律体系化是要使现行的和未来的物流法律规范构成一个有机的内在和谐统一的整体。物流法律的体系化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就是必须建立起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清理和制定系统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2 我国建立完善的物流法律体系至关重要

作为调整物流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建设相对滞后与不完善,直接影响着这一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完善物流法律体系越来越迫切,特别是综合性的物流法律制度,把以前分散的法律制度整合起来,形成专门物流法律体系尤为重要。

2.1 完善的内容是物流法律体系建立的基石

我国尚未制定关于物流主体的综合性法律或者法规。目前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被囊括在综合性的法律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然也有《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审批管理办法》、《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商品代理配送行业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开展试点设立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府规章,而这些规定从法律渊源上说都属于部门规章,效力相对来说较低,不具有跨行业的普遍的效力。物流行为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传递等服务行为,在法律上属于民商事行为性质。物流行为法律制度就是调整各种物流经营主体之间因各种物流行为的设立、变更、终止而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在物流行为法律制度方面。我国已经颁布了不少民商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这些法律虽然不是直接针对物流业制定的,但却是物流行为法律制度的根本或基础。民商事的这些基本规范对各种物流行为关系当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物流行为各个环节的具体立法而言,运输和包装环节的立法相对来说较为完善,层次也较丰富,规定也较为详尽一些,而其它环节的立法比较欠缺。物流法律体系的内容应含盖采购与销售法律制度、仓储法律制度、流通加工法律制度、运输法律制度和信息法律制度。

2.2 合理的层次结构需要物流法律体系之间的融合

目前应疏通各单行法律规范之间的层次结构,以及承接与递进关系,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物流法律法规框架;确立目前物流立法的重心,为持续性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提供一个合乎逻辑的脉络;构建出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严格遵循国际惯例,并结合中国经济体制特征,以及物流发展的客观实际,制定出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物流法。

2.2.1 疏通整合现有物流法律法规

目前,物流立法相对落后,仍存在不少法律空白。在对现有物流法律法规的调整中,要在认真清理、修订内容过时而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以保证我国物流业在不断完善的法律环境中健康发展。在物流立法方面,我国目前尚缺少基本的立法,主要法律规范表现为层级较低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地方法规,且不少规定已经不适应物流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抓紧开展清理工作。该废止的及时废止;该整合的及时进行整合;该规范的及时规范;该修改的及时修改、该补充的及时补充和完善,使其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

2.2.2 科学地、系统地加强立法工作

中国加入WTO,国内物流企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流通法律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市场流通法律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建立和完善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流通市场体系出发,适应依法行政和实现对全社会流通统一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市场流通立法工作。构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并不是要从基本法律体系中圈出独立的“物流法”部门分支,而是要为持续性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提供一个框架体系,理顺不同单行法间的层次结构与逻辑脉络,确立现代市场经济下物流运行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避免跨部门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内部出现重复或矛盾,避免物流产业内部自律以及地方、中央物流管理过程中产生分歧和冲突。在建立统一性的物流立法之前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各地方可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制定出一些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物流法规。这样,既能为下一步建立全国性的物流法提供参考依据和积累经验,也有利于各地区的物流企业根据地区特点加快发展。同时,加强电子商务物流立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物流体系的相对滞后。因此,应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物流法律规范,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两方面进行联合,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

总之,构建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在现代物流业法律体系的构建中,要从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独特性出发,切实反映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律,进而保障我国经济利益,同时努力把它推广为世界各国能够接受的法律准则。创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配套法律体系。这个配套体系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克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障碍,构建良好的物流法律环境。既要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也要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从而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相悦丽 郝俊峰 薛继婷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论文 篇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物流行政管理法律问题分析

[摘要]物流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北亚中心腹地,是东北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物流经济,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会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起到推动作用。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详述物流行政管理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剖析物流法律体系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提出完善物流行政法律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物流行政管理;法律问题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3092

1物流行政管理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背景,现代物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我国的物流立法工作却相对滞后,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当前,辽宁省在物流行政管理法律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物流市场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构筑有序的、开放的、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尤其在物流市场的发育阶段,由于物流市场的不成熟、不健全,通过立法进行规范化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完善的物流法律体系是物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保障,是提高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前提。而故加强对现行的物流法律制度的研究,确立辽宁省物流法律体系构建的思路,并逐步完善,对我省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对我国物流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规划,并指出应健全物流业法律法规体系,开展综合性法律的立法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择机研究制定物流业促进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辽宁省物流产业起步较晚,尽管已取得了诸多进步,但发展还不尽完善,尤其体现在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础依据——物流行业管理的法律与政策方面。

目前,省内执行的物流法从效力层次上可分为五类:一是国家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二是行政法规,如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國海运条例》;三是各部委颁布的规章,如交通运输部《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四是我省制定的地方法规,如《辽宁省邮政条例》、《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五是有立法权的较大市指定的地方法规,如《大连港口条例》等。经过认真研究分析,目前辽宁省物流立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物流立法相对滞后,单项物流法规制定时间较早。目前国家对物流业的管理更多是依靠规划和政策层面的引导,对物流法律关系缺乏系统的调整,而且在专业化方面有所不足。第二,物流行业分割严重,物流业各领域立法过程中没有大物流的概念作指导,立法层次不一,各单项法规之间存在冲突。第三,政企不分现象仍然存在且在立法上迟迟不能解决。第四,地方分割严重,物流地方性法规政策众多,形成了省内物流市场的区际壁垒,阻碍省内统一物流市场的形成。第五,省内立法在很多方面与国际立法、国际标准不统一,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国际物流不通畅。第六,近年来,物流领域中出现很多新事物,造成部分领域立法缺位。例如,关于快递、集装箱、多式联运、物联网、物流园区、物流标准化等尚无专门法律法规进行调整。诸如此类的问题无疑制约着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发展。

2物流行政管理法律体系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

21物流产业发展的滞后性

作为经济发展要素之一的物流产业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一部分,并且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规模的制约和引导。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国外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就证明了这种趋势。随着辽宁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交流的增强,对物流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产业跨越多个部门,涉及各个行业领域,这种复杂结构部使得物流产业既面临着诸多问题又迎接着各种挑战,我国现有的物流行政管理法律体系并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模,没有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22物流行政管理法律体系自身存在缺陷

221法律自身的滞后性

法律本身就具有滞后性、严肃性,不能朝令夕改,作为物流领域的法律法规也就必然存在滞后性,因为现实生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法律具有稳定性因而并不能做到与社会生活发展同步。法律的内在属性是它的稳定性。亚里士多德说:“法律所以见效,全靠民众服从。而遵守法律的习性需经长期的培养,如果轻易地对这种或那种法律常作这样或那样的废改,民众守法的习性必然削减,而法律的威信也就跟着削弱了。”因此,法律自身的滞后性造成了我国物流行政管理法律体系现存的问题。

222物流争议缺乏完善救济保障

物流产业作为一个庞杂的系统体系,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需要保障和救济措施。当前来看,我国并没有专门的解决机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就不能保障问题解决的公正性。我国相继成立了物流争议解决中心、物流行业协会、物流仲裁委员会,但是,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解决体系,在出现综合问题需要解决时就会出现解决措施的脱节,因而,我国需要完善物流产业过程中问题解决的救济途径和措施,保证各种问题很好地解决。

23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231部门职能模糊性

物流产业存在各个环节,每个环节涉及各个部门,比如运输环节涉及交通运输部门,其他环节也都会涉及城管部门、公安部门等,这些部门都具有各自的职能,并且会相互协作,这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各个部分之间职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管理的无序性,造成物流行业效率的严重低下。

232管理的差异性

我国物流产业涉及各个的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无法达成采用何种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共识,并且因为利益方不同严重影响了执法的水平和效率。而且,物流产业涉及的地区较多,地区的差异性导致必然存在地方性法规的不同。而且,我国部分地区存在扶持本地企业,提高门槛打压外来企业的乱象,这也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

3完善物流行政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

我国物流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实现我国物流产业快速稳定发展,必须要完善物流行政管理法律体系。立法机关需要规划建立统一的物流法律体系。目前我国物流立法尚不完善,必要的行政政策、政府条例需要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我国物流产业的立法及其庞杂,首先要理顺地方法规、行政规章与法律等上位法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补充、修改、完善等。其次,需要对庞杂的法律、法规、条例、行业规范等进行整合,为最终建立完备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做好前提准备。

31规范专门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关于物流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出台了百余部。这些立法涉及税务、工商、质检、交通等众多行政部门。这些部门法规、规章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和冲突性。“这导致了物流工作人员并不能很好的掌握法规、规范的精神,难以规范其从业行为,另一方面各环节的功能错综复杂,造成效率严重低下,不利于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加快,物流产业不断具有了现代性、系统性,这更加迫切要求该产业领域应当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只有完备的法律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行业的各个环节,解决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此过程中,还要理顺物流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之间的关系,要明确分配各自的职权职责,以防互相扯皮推诿、互争抢执法权等现象的发生。物流产业的庞杂性决定了其法律、法规的分散性。因此,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并不是封闭的。在这个开放的体系中,其核心是物流产业的专门法,它规制产业环节中的各个部分,从而实现全面无缝隙的有法可依,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32整合现有法律资源

我国现有物流产业法律法规已百余部,面对当前情况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整合:第一,统一物流产业领域规范与标准,修订完善现存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则、行业规范、产业政策等,建立完善统一的法律监督体系,保证物流法律体系的结构统一、层次清晰、严谨透明,从而使物流产业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方向发展;保障法律全面覆盖无缝隙,补充完善遗漏部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将其归类,并保证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法律中未规定的情况,保证法律体系的社会时效性和实际效果性。第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法律自身的滞后性并不能快速解决和应对临时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在核心的物流体系规制的前提下,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来辅助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以补充规定的形式来弥补核心法律体系的不足,从而最终形成完善的物流法律体系。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物流立法模式。使得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33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我国的监督体制并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规范化的监督体系,相互之间没有清晰的监督职责分配,造成了监督效率的低下。虽然现有的各个监管部门既相互独立又分工明确,但受各方面因素和条件的影响,职能交叉、权限不清、互相扯皮推诿等现象。在执行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监督系统包括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警示预防作用,将问题消灭在摇篮里;另一方面是惩戒作用,在出现问题时能有对应的措施去惩罚以起到震慑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完备的监督体系,保障能够有力地开展各项监督工作。要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行政监督的水平,保障各个时候都能胜任出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工作。要建立法律规范下的监督体系,保障监督体系能够依法开展。目前,我国在此方面比较薄弱,没有强有力的实际效果并支撑。为此,要建设立法行政监督机构,完备监督组织构架,提高监督人员能力水平和素质,可以增加对监督人员的考核措施,以督促其监督职责的履行,其次,舆论监督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增强舆论监督的力度,从而保障物流产业更好地发展。

4结论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物流产业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在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一个公平公正健康透明的法律法规体系,把物流法律法规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是物流行政法律理论的创新,也是物流业发展理论的新拓展。在认识到问题和挑战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物流产业法律体系,规范物流产业各个环节的行为,不断解决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有力的发挥行政监督的作用成为重要内容。因此,要不断加强对现行的物流法律制度的研究,确立我国物流法律体系构建的思路,并逐步完善,从而保证我国物流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晓红构建国内物流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J].物流技术,2014(3):178-180

[2] 腾双春论物流法律体系的规范当代经济[J].2011(12)(上):32-33

[3] 朱长根,安礼奎,付小宾完善我国现代物流法律制度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4(11):191

[4] 崔瑶我国物流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15-28

[5] 段倩我国现代物流产业法律政策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13(3):19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2017年度大连市社科联重点项目“大连市物流行政管理法律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dlskzd106)。

[作者简介]范成博(1986—),男,辽宁大连人,助理研究员,管理學学士,大连财经学院法学院教学秘书。

作者:范成博

上一篇:联觉效应下的声乐艺术论文下一篇:艺术类教材的书籍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