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摄影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中国传统意境观念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历代摄影艺术家们都曾将中国传统意境的概念带入他们的摄影创作,为这些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本文通过分析意境观念的美学本质及其与摄影的关系,以及在中国近代摄影艺术发展中的应用,阐释了中国摄影艺术创作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意境观念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族性摄影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性摄影艺术论文 篇1:

中国传统文化在摄影创作中的传承

摘 要:随着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摄影创作已经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摄影创作当中,要进一步展现我国摄影的艺术魅力,必须不断借鉴、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进而有意识地建立起能够影响世界观念以及摄影观念的意识形态,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摄影艺术在国际摄影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力,提升我国摄影艺术的历史价值。由此可见,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体系,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才能不断提升我国摄影艺术的地位,进而不断增强我国摄影艺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基于此,文章以当前我国摄影艺术创作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基础,探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摄影创作中的传承,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使我国摄影创作的后期发展能够获得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摄影创作;传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发展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摄影艺术创作也不例外[1]。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增强,与此同时,摄影艺术创作也越来越喜欢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且随着这些具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摄影艺术作品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也逐渐体现出来,摄影艺术创作已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新兴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鲜明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摄影创作中的民族性体现

在我国摄影艺术作品当中,借助于摄影媒介对现实事物进行二次呈现的过程,既属于一种艺术派别又属于一种艺术表现方式。通过相应的表现手法,将摄影创作者的摄影观念以及创作思维,传递给观众,从而向观众传达出创作者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系列认知[2]。摄影艺术作品能够引发观众深层次思考,从而引起摄影者与观众之间的共鸣,进而更好地传递情感。不同于其他艺术展现形式,摄影艺术作品通过摄影方式将现实生活进行呈现,从而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更多可能性,进而突破了以往艺术作品的固有审美思维以及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如今我国摄影艺术创作中已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了密切联系,重多摄影作品中都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色彩,且这些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摄影艺术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摄影艺术创作者偏爱文人画的体现,有的摄影艺术创作者则偏爱对精神气韵的体现。这些摄影艺术作品在展示的过程中则会独树一帜,展现其独有的魅力。这一結果则有效证明了摄影艺术作品的“民族印记”特性。在当前大多数的摄影艺术作品当中,虽已经引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就其社会效应来看,并没有完全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意志、品质,且从这些作品当中也无法看到摄影艺术创作者的精神品质和民族气节,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是远远不够的[3]!当前这些掺杂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作品只能说是一种商业化的艺术创作,这些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在进行摄影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一味地追逐利益最大化,追求时尚感,过于标新立异,过分依赖后期合成技术,反而忽视了艺术创作的初衷,忘记了创作的本意。

但值得高兴的是,“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道路,能够随时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适时改变发展方向,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道路,并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打开一道带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精髓之门。进入这道大门,你会发现里面隐藏了一座座文化堆砌成的巨大宝山,在这里,各种事物争奇斗艳,让人应接不暇。在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发现人生的根本价值,找到对艺术的完美阐释,还能够无限接近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逐渐领悟并掌握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我国摄影创作的形态体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摄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摄影艺术作品的质量以及数量都在慢慢提升。在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下,我国摄影艺术发展已经在市场导向性以及引领标向性上发生了重大改变,但究其根本来看,其发展趋势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即我国摄影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模仿现象。而若想改变这种发展现状,势必就需要对当前的发展形式进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摄影艺术获得与西方摄影艺术等同的地位,才能在国际摄影发展历程上获得自己的话语权。而只有获得了自己的话语权,我国的摄影艺术作品才能在大众舆论上获得平等的话语权,产生自己的影响力,用自己的实力去展现自己的魅力。而实力则指的是一定数量的高质量中国文化摄影作品。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也应该予以大力支持,且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4]。

在这个过程当中,数量以及质量是“形式”形成的基本要素,如果没有数量保证或质量保障,那么这个“形式”只能是镜花水月,纸上谈兵。而当大量的优秀中国文化摄影作品不断涌现,我国的摄影艺术创作观念也随之改变,然而若各推广机构未能跟上世界发展步伐,或者是管理措施不到位,则势必影响到我国摄影艺术的发展。而策展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则使得我国摄影艺术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使我国摄影艺术大踏步向前,并逐渐赶超了国际摄影发展的步伐。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摄影创作中的文化自信体现

随着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其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经对世界范围内诸多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几年,在许多媒体的报道中,“中国文化”一词已经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可见“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多么巨大。那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被中国文化影响的艺术大家,例如:

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画家张大千曾经拜访过毕加索,在拜访过程中,毕加索拿出了许多自己临摹齐白石的作品,并认真感叹道齐白石是东方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并坦言道:“我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这足以说明了毕加索对齐白石画作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毕加索表示道:“在艺术世界中,中国是第一个艺术大国,其次就是日本艺术,但日本艺术又源于中国艺术,所以多年来,有一点令我十分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人(东方人)来巴黎学习艺术。”很多西方的艺术大家都很钦佩我国的艺术大家——齐白石,这足以表明了齐白石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元素在世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著名的法国艺术家亨利·马蒂斯是一位十分善于吸取各派优点的画家,他曾经对东方地毯以及北风景色的配色法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需要注意的是,马蒂斯的艺术作品不但融合了东方的艺术技法,而且还通过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自身的绘画语言[5]。著名绘画艺术家吴冠中也曾表示20世纪的西方艺术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之父”波尔曾于1937年来我国进行访谈。波尔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物质在原子层次上有着两重性的特性,即粒子性以及波特性。波尔认为,物质是通过不相同的表现方式来展现自己的,物质的存在就是一个矛盾的融合过程。某天当波尔接触到我国的阴阳五行思想的时候,他十分震惊,他没想到自己多年来所精通的物理技术竟然同我国几千年前的圣人智慧如此吻合。波尔表示:“中国古代文化精髓同西方科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至此,波尔便深深爱上了中国文化,并且波尔在选择自己的爵士纹章的时候也选择了中国的阴阳极,他还在爵士纹章上刻下了“对立即互补”的字样。

上述案例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毕加索对齐白石绘画作品的高度评价,不但是对中国绘画艺术作品的高度肯定,与此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肯定。当一位画家走到了其艺术发展的巅峰阶段时,他便能清楚地认识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水墨画已经走到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前沿。而禅宗以及阴阳学说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禪宗思想对美国近现代的艺术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经常会为艺术作品的展现手法和创作思维而感到惊讶,令我们想不到的是,在西方先进的艺术创作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创作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除此之外,阴阳五行学说也让“量子力学之父”波尔十分惊叹,可以说是西方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只是为中国千年前先贤的智慧做了验证。

其实,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古代钱币的设计,其外围是圆形,而中间则为方形,在这个基础上,国外一些先进学者学习了我国这一精髓,进而丰富为了其民族文化,但我国却“放弃”了这一文化精髓,一直盲目追逐西方文化,殊不知许多西方思想的前身就是中国文化。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人,首先应做到的就是尊重历史,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端正自身态度,潜心研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创造出一条富有自身发展特色的艺术发展之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摄影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随着摄影艺术发展潜力的不断增加,摄影艺术的创作空间也得到增加。为了能够增加摄影作品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吸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扩展创作思路,创新创作手法,改善创作模式,从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摄影艺术发展之路,进而为我国摄影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左江桥.弘扬中国传统先进文化发扬中国传统光辉文明:浅谈风水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C]//北京乾圆国学文化研究院.《乾圆国学》杂志第一期,2016:6.

[2]朱燕燕.浅谈中国传统文化[J].读书文摘,2017(2):29.

[3]林哲玥,何毅妮.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J].语文课内外,2019(4):323.

[4]邵雁泽.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J].卷宗,2017(36):260.

[5]张以德.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之书法[J].商情,2018(52):296-297.

作者单位: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孙怡华

民族性摄影艺术论文 篇2:

中国传统意境观念对摄影艺术创作的影响

摘要:中国传统意境观念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历代摄影艺术家们都曾将中国传统意境的概念带入他们的摄影创作,为这些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本文通过分析意境观念的美学本质及其与摄影的关系,以及在中国近代摄影艺术发展中的应用,阐释了中国摄影艺术创作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意境观念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摄影艺术;虚实观;境观念

一、中国传统意境观念的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意境观念中国艺术思想的精髓。无论是当代的摄影创作还是那些历经岁月尘封的摄影艺术作品,其中许多都可窥见摄影艺术创作者们深受传统意境观念的影响。张法说,中国之道是“无”,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无”的重视,体现在绘画上就是重视对空白处的处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1]这也就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画面的经营之道,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关系,中国艺术妙在虚境。这些作品传达了艺术家们对“道”的理解,中国艺术之道就是重视对“虚”的表现主张空灵的意境,摄影艺术中所营造的“虚境”则是摄影艺术家们不断揣摩与创新的部分。中国摄影艺术家们在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境观念与老庄“虚、静、明”的哲学思想;以及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和“将天地万物涵于自己生命之内,以与天地万物直接照面”的以物拟人、以物寄情的“象征”艺术表现手法。[2]通过对诸多作品的分析研究不难看出“意境观念”在摄影艺术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摄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摄影艺术有别于西方摄影艺术的重要标志。

二、近代摄影艺术创作中对“意境”的探索

中国近代的摄影艺术首屈一指的大师可以说是郎静山先生这一代先驱,但要论意境的表现力,郎静山却又不及后来者陈复礼表现方式的婉转悠长。正如美术大家刘海粟对其的评价:“复礼摄影,六法留真,千变万化,不断创新”。一句“不断创新”意味着不断的创作实践,意味着不停地攀登艺术高峰。就是在“耄耋之年”的陈复礼先生仍有一种永不休止的创作精神。毫不夸张地说,陈复礼的摄影之路,是一条永不休止地向着艺术高峰攀登之路。

陈复礼的摄影作品运用中国传统意境观念与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清新的理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对艺术的追求。如其著名作品《朝晖颂》将黄山的苍劲古松置于前景,飘渺的雾气与云彩穿插于崇山峻岭之间,通过逆光环境的处理,古松形成剪影,雾气与云彩被阳光所照亮,显露出丰富的层次感,意趣横生令人陶醉。

《搏斗》中划桨的渔民与汹涌的波涛形成一组自然的矛盾关系,渔民头顶天空上的云彩从画面左下方向右上方伸展,如同一朵绽放的生命之花。象征着对那些与恶劣自然环境做斗争的人们的歌颂,照片中的各宗关系极富戏剧意味。薄云亦虚亦实的层次感寄予了作品丰富的内涵,天空中云朵呈现出的形状给观赏者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虚幻缥缈的云彩给《搏斗》这件作品增添了无尽的思考空间,这就是中国传统意境观念中的虚实交融的艺术手法给摄影艺术作品带来的丰富内涵。

“虚实”对于摄影艺术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用云雾或剪影让“虚”与“实”形成对比,营造出摄影作品的层次。《三塔斜晖》就是通过云雾与光线的配合营造出了如同仙境一般的画面,淡薄的云雾飘浮于三塔寺下,如同天上宫阙的三塔寺和远山交相辉映,一丝光线从山背后撒向三塔寺,照亮了薄雾,俨然是步入了天宫一般,神秘并吸引人不断的憧憬和幻想。“虚”与“实”经陈复礼大师之手被调和成为一曲悠扬的空灵之音,美与自然的和谐被虚虚实实的影像演绎得无比的美妙。

在摄影创作中“虚实”的作用就如同催化剂一般,仅仅具有真实感的作品也许很难得打动观众,而通过“虚”营造意境,在似有似无之中表现作者的审美趣味和思想意识,运用虚境将无限的美表达出来,给观赏者留出了巨大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审美的愉悦由此而生,令观众回味无穷。

三、“虚实观”对当代摄影艺术创作的影响

在当代中国的摄影创作中摄影艺术家们对“虚实观”的解读同样在摄影作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当下摄影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摄影艺术形式悄然而生,很多摄影艺术创作者不需要再通过暗房技术来得到照片,数码摄影技术的出现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摄影艺术家们在拍下照片后,还可以运用Photoshop等软件在电脑上处理照片进行二次创作。在当代摄影艺术的创作中,“虚实”的作用体现在了摄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去营造虚境,创造出美的虚幻的世界。运用人物、风景、动物等素材的位置、虚实、状态综合调整画面的意味和形式。在当代数字化技术大发展的大背景下,“虚实”的手法变得非常的容易,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什么时候需要“虚”;需要“虚”什么地方;“虚”到什么样的程度:这变成当代摄影创作中的核心问题。经营一个完美的画面成为当代摄影艺术工作者的终极追求。画面中对于“虚实”的理解关乎到摄影作品的成败,特别是在把握住画面“虚实”的同时进行创新的过程。这需要摄影者对生活、自然、社会全面深刻的理解,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一件完美的摄影作品才可能被创造出来。

在当下国内的各大摄影展中能找出不少具有意境的摄影作品,通过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进行了一些创新的同时将摄影创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里我列举近年来全国摄影艺术展中的一些获奖摄影作品加以论述,这些作品或在摄影内容上、或在表现技法上、或在审美趣味上都具有一定新意,为观赏者带来审美的享受和愉悦。

在第24届国展中获得金奖的作品《竹园昆梦》组照,画面唯美、古韵悠长、虚实得体、质感细腻可以称得上是极富美感与审美意趣的大作。从《竹园昆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美的追求,虚虚实实之间人物、竹林、亭台楼阁、声声昆曲皆恰如其分的呈现在观者面前,平静优雅富有诗意。多层合成的方式对于Photoshop广泛应用的现在虽已不再是什么难事,但作者着眼于对画面的调整与对虚实的把控,在虚实的调整上作者大作文章,在似有似无之间营造出美的意境。恍若幻境的四幅画面中虚实处理恰到好处,就连色彩都在浓淡清浊之中表现出亦真亦幻的虚实感,可见作者将自己对于中国绘画艺术中“虚实”的理解完全地融入了攝影创作之中,勾勒出了一组富有民族性绘画语言的摄影作品。

中国传统意境观念中对于“虚实” 概念的理解,对当代摄影创作的影响不仅仅是如何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更多的是源于摄影创作者多年的文化积淀。对“虚实”的理解带给摄影作品的是一种文化的归属感,是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诠释。《仙居童谣》、《凉山的雾》组照、《鹭舞祥瑞》等国展中的诸多入选作品虽从现实出发刻画出的却是虚幻优雅的意境,“无画处皆成妙境”重视对空白处的表现,突破了自然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片面性, 体现了自然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相互交融。这样的交融符合道家思想中超然的艺术境界,神似仙境却又来自人间,当代的摄影创作无形之中让道家所描绘的仙境得以通过视觉作品呈现出来。这些作品透着天地人和之道,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无论对于自然、人物、动物等的描绘都散发出一种恍若天上一般的感觉,通过对留白处精致地处理,表现出作品浑然天成地意境和中国画中虚大于实的艺术表现理念。

四、结论

在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创作实践中“虚”与“实”这对古老的辩证关系,仍旧上演着它们带给摄影创作者的艺术激情与欣赏者的审美愉悦,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华民族古老却从未衰褪的独特艺术追求和文化传统。中国绘画艺术中的虚实观并没有因为现代科技的进步而退出艺术舞台,反而因为现代科技的进步极大的促进了摄影创作者对于画面中“虚实”关系的思考,从而创作出那些耐人寻味的摄影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3年12月)第13页.

[2]李文杰.“虚实观”与当代设计造境民族化关系探析[J].大众文艺,2012年17期.

作者:雷炀

民族性摄影艺术论文 篇3:

论民国时期艺术人像摄影风格的发展

摘要:民国时期营业性的照相馆,在经营范围和模式不断扩张的基础上,注重了拍摄技术上的更新和图像形式上的变化,从一开始单纯的纪念性人物肖像,转变为对人物形象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民国 艺术人像摄影 风格 发展

民国前,人像摄影主要用于纪念性肖像摄影,宫廷贵族娱乐或商业经营。中国人像摄影在技术方面已相对成熟。但在艺术发展方面与西方相比是较为缓慢的。

“五四”之后,一些具有专业学术文化背景的知识分子对摄影艺术的实践,确立了摄影的艺术地位,并影响了艺术摄影的风格。成立民间摄影团体成为一种普遍潮流,因为组建团体能够民主开放地进行交流。摄影开始由技术性层面提升到艺术和思想、意识形态的高度。他们创办摄影刊物、举行影展、参加国际摄影沙龙、表明摄影的主张,而普遍的意愿是提升中国艺术摄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强民族摄影的内涵。

中国的艺术人像摄影,也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随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一些知识分子在西方艺术摄影的感染下,开始尝试和摸索,并很快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陆续成立民间摄影团体,他们借着文学、绘画上的修养,对人像摄影进行绘画式的模拟,从而使人像摄影实现了由商业性和技术性向艺术性的转变。

20世纪20年代,照相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许多人自备照相器,自己会拍照;马路上卖照相器材的店到处皆有,而且一二十块钱就可买一具”[1]这里的相机是指小型折叠相机。小型照相机的普及,促进了艺术人像摄影的创作。

20世纪30年代,艺术摄影的发展,随着各种艺术思潮的激荡,经历了由画意往写实方向的过渡,但这种过渡并不是绝对的,写实与写意,纪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一直是交替发展的。

总体来说,民国时期的艺术人像摄影是呈画意风格的。早在照相馆时代,人物肖像就带有唯美、仿画的风格。“五四”以后,这种风格日趋明显,再加上随后由摄影团体等组织,从学术和理论角度认定,使这一风格的人像摄影,在艺术上的身份得到确认。由知识分子主导并赋予理论支持的艺术人像摄影,形成了一定的艺术风格。而风格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主客观因素。

北京“光社”中有很多钟情于艺术摄影的知识分子,是艺术人像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他们深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中,以人物为主要题材的还在少数,即使有人物,也只是作为景物的一个部分,这就符合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只占画面的小部分,或是呈剪影状态。如刘半农的《人与天》,老焱若的《一肩风雪》,钱景华的《柳堤朝雾》等。这些作品不论从画面的安排、影调的处理、景致的描绘,都充满东方韵味,画面结构无疑是对中国画的模仿。同时期也不乏一些模仿西洋油画的画意风格的人像作品,如刘旭沧所拍摄的《环境》,一味追求柔焦效果,模仿了西洋的印象派绘画。

虽然早期的艺术人像摄影,大都刻意地对中国传统绘画或西洋绘画进行模仿,但是这些照片展示在当时只见过20年代照相馆呆板照片的观众面前,还是很受欢迎的,上述作品,是对艺术人像摄影风格的初步探索。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主客观因素。

早期进行艺术人像摄影创作的知识分子,由于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其画面中明显带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从艺术审美意义上看,它集中体现为以人情观物态、使自然人化的思维方式,并把与自然精神的契合作为审美的理想追求。中国艺术人像摄影师们一方面追求主客体相融的审美境界,因此人物在画面中的大小并不那么重要。另一方面注重表现主客体的生命精神,轻视对物体外在表象的摹仿。与西方摄影重视机械复制,重纪实不同,中国的艺术人像摄影师们更加强调表现画面中人与物的生命特征,早就超脱于像与不像之外了。他们把世界万物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从而在整个画面上使人与物、人与环境相互共通,使整个画面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超越视觉的局限,把视觉知觉与神会相结合,对整个画面形成宏观的把握和照应。

而20世纪20年代初的西方人像摄影,则更加强调人物个性的体现,这与建立在主客体区分认知方式上的西方自然观,是不谋而合的。在照片里体现出来就是:人是主体,人与物是对立的,有明显的主次关系。与西方“物我对立”所不同,中国哲学中的认知方式则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应该是“物我同一”的。因此中国的艺术人像摄影作品并不过分强调人是画面的主体,而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同一,使画面和谐。

再从画面的透视效果上来看,早期的艺术人像摄影作品遵循国画中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是在一个固定视点来观察和表现物象,这种透视方法受空间限制,视域外的物象不能进入画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散点透视以游移的视线来观察和表现物象,更自由灵活,空间更大。

在摄影艺术刚刚起步时,国内存在很多关于摄影是不是艺术的论争,有很多人对摄影抱着轻蔑的态度,认为应拒摄影于艺术之门外。由此可见当时摄影艺术的地位,与绘画是无法相比的,要证明摄影也是艺术,必须避免相机的机械复制性,因而仿画的趋势便成为自然。

如果说早期的艺术人像摄影作品,大都是对绘画的模仿,那么,华社当中的一些摄影家,已具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体现出个性化的趋势。

早在19世纪末,国外的人体摄影图片就已传入中国,刘海粟在上海创办美专,在全国首先启用裸体模特辅助教学,此时郎静山也开始拍摄人体作品。郎静山认为:“裸体有优美的曲线,能表现出纯真、纯善、纯美的意境。”其创作出发点是:练习用光和构图,模仿西洋绘画的造型效果,吸收探索国外的摄影品种。1933年拍摄的《抱瓮凝思》,就很好地体现了郎静山所说的话,画面中的人物造型,显然是模仿了西洋绘画。而在光线的运用上,有些过曝,这是为了使人体上不要有太多的阴影,这样才能体现“纯真、纯善、纯美的意境”,这种意境,显然是和中国传统美学有关的。可见郎静山尝试从中西结合的角度,去寻求艺术人像摄影新的个性。

黑白影社的陈传霖主张摄影一定要写实,拍人像要抓住被摄者稍纵即逝的表情。他明确地说:“艺术是现实的反映,真正的艺术是要写实的,这是一切艺术的最高法则。影艺是艺术的一个部门,自然也不能例外。”[2]这种观点,在摄影模仿画意盛行之时,无疑是具有个性的。

而个性化中含有民族化,民族化中也能体现个性化。果戈理说过:“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衫,而在表现民族精神本身。诗人甚至描写完全生疏的世界,只要他是用含有自己的民族化的要素的眼睛来看它,用整个民族的眼睛来看它也可能是民族的。”别林斯基也说过:“每一民族的民族性秘密不在于那个民族的服装和烹调,而在于它理解事物的方式。”因此,艺术人像摄影作品,要在风格上形成民族化,不能只是在形式上模仿民族艺术,而是要真正地体现民族精神。

20世纪30年代,在社会矛盾尖锐、日寇侵略的双重压力下,并受左翼文化思想影响,很多摄影师都要求艺术摄影作品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更多地关注民族危亡。这一时期的艺术人像作品从开始追求艺术创作语言上的个性化,逐渐上升到民族化的高度。究其主观因素,主要是摄影家们开始接受西方的文化和艺术思想,并使其与中国传统相结合,以寻求新的发展。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是追求摄影作品的真善美的。而东西方对于真善美的理解是大不相同的。郎静山所说的“真善美”是与“意境”相结合的,应该属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真”的范畴。在审美领域,“真”不仅指情感的真挚、专一,而且要求艺术作品在审美活动中由形式体现出精神、由现象显露出本质、从有限到无限、由现实提升至超越。在中国古典美学的真、善、美关系中,“真”反而处于较低位置,善处于更高的地位,“美”则可等同于“道”,处于最高的位置。郎静山对于摄影艺术作品,总的来说,是持绘画论观点的,所以他以追求艺术人像作品的“纯美”为最高境界,是一种纯艺术的观点。

而陈传霖所说的写实,也是要体现“真”,不过这就是西方美学范畴下的“真”了。在西方美学中由于价值与审美理论都是植根于认识论的,真、善、美三者是以“真”为核心的,“真”具有最高地位和本体论意义。一个客体或审美对象,只要是“真”的,就必是善的与美的。

可见,前者是把摄影作为纯艺术来看待的,而后者则是要求摄影艺术体现其纪实性。上述观点都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以改变中国摄影艺术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丰子恺.美术的照相.一般,1927年3月出版,第2卷第3号.

[2]陈传霖.八年来的黑白影社.黑白四届影展特刊,1937年4月第1版.

[3]吴春燕.《艺术人像》摄影课程的实践教学创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作者:邓音

上一篇:知识型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信息化征管税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