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念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本文在阐述电子商务概念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变化进行了具体的剖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子商务概念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商务概念管理论文 篇1:

B2C电子商务企业用户体验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概念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用户的增多,用户的体验和情感、价值诉求成了B2C模式下电子商务企业在不断的经营和发展之中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用户体验不是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在电子商务服务全过程中的一系列具体事项,针对目前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方式的不同,用户体验的满足程度也不同,本文在研究相关B2C电子商务企业在用户满意度上的分析和实力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影响电子商务用户体验的诸多因素进行阐述,明确相关的具体影响,这对于加强B2C电子商务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B2C;电子商务企业;用户体验

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消费观、生活观都大有改善,从以往的面对面交易到现在的电子商务线上交易模式,改变的不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电子商务概念的引入和发展,促使众多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公众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对于公众而言,电子商务购物体验很大程度上是电商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动力,用户体验作为衡量电子商务企业服务水平与质量的主要判据,在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士和学者所重视,成为新时代电子商务概念完善和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性依据,通过对与用户体验相关的因素进行确定,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保证在相应的电子商务活动中对客户的需求有良好的回应,是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广义上讲,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 EC)泛指一切利用因特网和在线交易工具进行贸易交易的行为,它的交易金额和现实之中略有不同,但都是算在全球的商品交易金额之内,与传统的商务模式没有性质上的差异,唯一的差异便是其整个交易过程简单,买卖双方无法见面进行商谈,依靠相应的担保模式进行货物的交易。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愈加成型,其支付系统、保密系统、服务系统、理赔系统都相应地进行了配置或升级,同时购买的货物也不再如数年前概念阶段那样只能进行有形实体货物的交易,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出现在生活中的任何场景,小到手机充值,大到医保缴费都可通过电子商务的渠道进行。电子商务也以其卓越的便捷性和易用性逐步走进千家万户。

(二)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

电子商务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普遍性

截至2016年底,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3亿人次,在这之中有大约80%以上的人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相似渠道购买过物品,部分网民甚至已经对其产生了依赖性。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决定了其全天候、 广地域、限制小的优点,只要会使用电脑或手机就能进行购物。

2.整体性

电子商务的购买流程相对规范和严谨,从订单到签收都是一整套贸易体系在做支撑,整体性强。

3.安全性

在电子商务中,网络软件已经基本实现了从商家端到客户端的整套保密体系,如密码验证、安全管理、防病毒注入保护等。与传统的线下商务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4.灵活性

随着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的成熟和广泛应用。网购已经不再简单地趋向于使用网上银行进行支付,顾客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之间进行支付和转移支付手段,灵活性大大提高。

5.协调性

商业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要求商家、供货商、批发商、物流等协调配合。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地协调不同部门,最大限度地便利网购体验。

(三)电子商务的形式

電子商务因其针对的客户群体和交易模式的不同,具有三种典型的形式,即B2B、B2C、C2C。

B2B模式是传统的商户对商户的电子商务模式,它通过信息渠道将企业内部网和B2B网站、客户紧密相连。通过网络的形式促进企业传统产品的销售。

B2C网站为时下较常见的电子商务形式,也可简称为“商对客”的经营形式,主要以搭建新型的网络购物环境,对潜在客户群进行适度的引导消费,消费者通过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现实中收取货物而完成整个交易。

C2C与B2B、B2C相同,但它指的细分区域和这两者略有不同,也可理解为“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模式,其特点类似于现实商务世界中跳蚤市场的形式,个人商家通过销售平台展示自己要销售的物品,同时与有意向的个人买家达成交易。成交量和规模都无法与前两者相比。

二、用户体验的相关因素以及对策

根据定义,用户体验是一种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和便捷程度等的感受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感受,对于一个界定明确,且市场表现良好的产品或服务而言,其用户体验往往表现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电子商务使得用户体验的概念被进一步放大,由于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而用户体验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

(一)用户体验的相关因素

1.电子商务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B2C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是以企业对独立客户的经营、销售、服务为依托,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在对个人客户的服务与支持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契机,因而,用户体验的绝大部分来自于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购物时的综合满意度,包括购物流程是否繁琐、价格是否合适、与卖家的交流沟通是否顺畅等。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用户体验水平,而电商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是完成电商交易的最基础阶段,通过有质量的服务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满足并对其购买潜力进行挖掘,以便达成双赢的局面。

2.电子商务的物流方式

中国的“物流”一词是从日文资料中引进的外来词,其英文表述为“Logistics”,在中国的物流行业内,其较为官方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流动过程,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的过程,在涉及到与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相关的理论的时候,将根据物流配送的方式和各自的特点分为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自营物流配送模式、物流配送联盟模式等三种。其中第三方物流配送是目前绝大多数B2C电子商务企业都比较依赖的物流方式,用户体验主要与物流的速度、物流服务的完整程度、物流的品牌等有关,在这一点上,自营物流和物流联盟也可以充分地应用其自身优势达到对用户体验值的照顾和关怀。比如通过设计物流到家模式、邮件包裹代收功能等,在细节处完善用户体验,将其对物流的期待与依赖转化成对电商企业的好感度评级,因而可以实现用户良好体验的上升。

(二)用户体验的相关对策

1.强化电子商务企业的服务质量

用户体验是用户的满意度来源,随着我国电子商务模式的逐渐成熟,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评级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了用户体验的最佳化,电子商务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构建合理的购物渠道,包括浏览商品、购物、咨询、结算、售后服务等整套服务流程,强化细节管理与控制,比如简化购物流程,节约时间,同时优化退换货流程,将客户的退换货申请及时处理,做到诚信与效率性。

其次,建立合理的信息咨询与服务渠道,由专人负责售前、售后咨询。将顾客的需求及时解答并给予相应的对策服务,包括对产品的疑惑、对服务规程的不理解、对相关购物规程的不满意等。

2.优化物流渠道

现代物流离不开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物流平台,通过职能的信息化平台,公司可以实现对物流进度、处理情况等做统一部署,明确物流配送情况,有无延迟、准确程度等,同时客户也可以通过客户端在线掌握自己的物流信息,实时监控物流进展,做到智能化与便捷化。为达到此效果,提高物流服务的综合化程度,物流公司要及时地为公司下属的物流人员和车辆配备定位仪器和物流信息获取服务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完成对物流工作的电子化与智能化改革。

参考文献:

[1]Lucas Daniel.Understanding user experience[J].Web Techniques,2000,5(8):42-43.

[2]邓胜利,张敏.用户体验——信息服务研究的新視角[J].图书与情报,2008(4):18-23.

[3]李纯青,郭承运,孙瑛.互联网环境下服务质量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12(21):238-242.

[4]常广庶.电子商务环境中的服务质量[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1(1):28-30.

[5]陈林芬,王重鸣.网络消费者行为与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关系[J].消费经济,2005,6(3):78-81.

[6]桑辉.电子商务环境中的服务质量控制[J].情报杂志,200.

[7]易观国际.行业数据:2012年中国 B2C 市场交易额达4793亿市场洗牌加速 [EB/OL].http://www.enfodesk.com/SMinisite/ maininfo/articledetail-id-348635.html,2013-02-26.

[8]安翊乙,牟援朝.影响B2C电子商务顾客信任的卖方因素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139-143.

[9]苗笛,张航.深入探讨B2C网站的信息设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9):151-152.

作者:游慧 刘遵月

电子商务概念管理论文 篇2:

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变化分析

【摘 要】本文在阐述电子商务概念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变化进行了具体的剖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财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变化

1、电子商务的概念

对于电子商务的概念,目前国际上还未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按照WTO的定义,电子商务就是公司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产销与财会等活动,其内涵不仅包括网络上的商品交易行为,同时也包括了所有通过计算机你与通信技术来解决问题、控制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商业运营活动,例如以网络技术实现企业物资的核对、进货、样品展示、订单处理及发货、网络付款等。

首先,电子商务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传统商业的中间经销商核心功能,从而为买卖双方节约了成本,实现了买卖双方的共赢。其次,电子商务的性质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易市场,让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极大提高了商业活动的效率。第三,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其需要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其插上翅膀,另一方面,其无法脱离“商务”这一传统人类活动本质内容。最后,我们应该意识到,电子商务的概念并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商务的电子化。现代电子商务早已脱离了初始阶段将商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初级模式,而是发展成为了一种“企业全方位信息化革命”的高级模式。即通过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来解决问题、控制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商业运营活动

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研究对象的变化

传统企业运营中,商品的价值形态随着商品不断地运动,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资金的运动。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既有商品的运动,也有资金的运动。传统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就是资金的运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的交易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网上会记录相应的业务和财务信息。企业的信息,财务包括物流公司的信息都清楚的显示在网络上。这样,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大了,有资金的运动也有财务、业务协同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研究对象不仅仅是资金的运动,还包括信息资源。并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研究对象重点在于电子商务活动产生的大量的信息管理。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势必发生改变,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要加强。

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内容的变化

信息时代,知识资本、专利权、专有技术、人力资源等对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起着关键作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知识资本、人才等无形资产的高投入,这种不断的高投入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应该迈向知识经济、人才等无形资产。同样,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使企业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张,企业的理财环境也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企业经营的竞争更为激烈,经营风险也将更为巨大,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部分的财务管理必然也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电子商务环境下必须将风险管理加入到财务管理的研究范围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管理等无形资产在企业经济发展和创造经济效益方面所做的贡献越来越大。根据激励理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员工等人力资源也可以作为资本要素参与分配。

同样,无形资产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无形资产在企业筹资中的作用

企业筹资活动是每个新公司或持续经营中的企业所面临的日常财务问题。为创办新公司、为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为对外投资扩张或为偿债等目的均需要企业不断地筹措和融通资金。在现行的企业筹资活动中,如果是创业筹资,可以利用创办人的无形资产吸收风险投资取得企业的权益资本;如果是企业持续经营条件下的筹资,可以将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进行抵押取得贷款;还可以与外商建立合资或合作企业的方式吸收对方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投资;或者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取得特许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商标权、营销网络等资源而减低准入成本。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无形资产在为企业以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开辟了广阔的渠道。

(2)投资活动中无形资产的作用

对外投资是企业以追求利润、取得控制权或谋取管理及财务协同效应为目的的财务活动。企业对外投资的形式可以是实资产也可以是无形资产。

(3)企业分配中无形资产的作用

企业的利润分配是将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在投资者与企业间的再分配,它不仅影响到投资者的再投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及再融资能力。品牌、技术、管理诀窍、计算机软件、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都可以转化为资本要素进行投资。如某些高科技企业,在企业尚未投入运营之前,技术就可以作为资本投入企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近年的理财实践中,可以根据经营者业绩,奖励股份或股票期权从而分享公司利润。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资本要素在扩大,无形资本要素在企业利润分配活动中亦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信息化社会,由于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有所不同,由于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中虽然在发展,但还不是特别成熟,所以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面临着信息技术应用不熟练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要绝对重视这一风险,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黄镭.ERP下财务管理之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03 (2).

[2]任迎伟.论电子商务对财务管理的冲击与创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3]曾勇.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机理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

作者:马瑞聪

电子商务概念管理论文 篇3:

企业家文化形成的辩证逻辑

企业文化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企业家文化,这一点在民营企业从创业到发展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企业高级主管的文化内涵、文化定力以及文化认知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赢利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一般来说,企业家文化的养成、发展和创新,要经历“抽象概括”与“案例传播”。两者交互作用,演绎企业家文化由初始到成熟、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逻辑。

一、抽象概括——企业家文化的第一次飞跃

抽象概括,是具有哲学意义的思维活动。本文引用抽象概括概念,是指把管理提升为文化。具体讲就是指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企业的高级主管,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需要进行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并从企业历史底蕴、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整合企业要素和管理资源,据此总结、提炼、升华企业理念或价值观体系,形成企业家文化意志,以作为企业的宏观管理方针和指导原则。企业家文化来源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又高于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完成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跃升和重大转变,这是企业家文化的第一次飞跃。

企业家是一个素质概念。企业家文化则包括了企业管理者自身的人文素质和文化管理内涵两方面的内容,它是企业管理者文化定力、文化内涵、文化认知水平以及文化管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企业家文化的发展状况,基本决定了企业发展潜力和运行态势。而这一切,都与抽象概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抽象概括在企业家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决不是偶然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导致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经济、电子商务、虚拟经济、概念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形成,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知识创新为动力,导致市场变化速度加快,产品更新周期缩短,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说,市场的变化使企业技术更新和引进的速度加快,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的难度加大,整合企业要素和市场资源的任务加重,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显然,传统的“物化”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现实,以抽象概括为思维特征的企业家文化建设模式,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展示了应有的管理趋势和时尚魅力。

首先,抽象概括是企业管理者实施意念管理的有效方式。人类社会已由工业经济时代逐渐转入知识经济时代,思维创新、观念创新以及知识创新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企业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必须从繁琐具体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由以物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由对员工具体行为的控制与约束,转变为意念的交流与沟通。传统的物化管理方式受到了挑战,新型的意念管理或思想管理方式逐渐登上了企业管理的舞台。作为一个现代企业领导,必须既是企业家,又是思想家。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后者日益成为衡量前者的重要的素质指标。企业管理者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必须善于整合企业内外、行业内外、国内外的管理、市场、技术等信息,并通过抽象思维和理性概括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思路,以意念管理的方式予以宏观把握和微观导引,否则,就不是一个顺势而动的合格的企业管理者,更不可能建成优秀的企业家文化。松下幸之助和杰克·韦尔奇两人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首先是杰出的思想家。

第二,抽象概括是企业管理者实施价值管理的有效途径。价值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与新经济时代相吻合的新型的管理方式。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主要关注的是资本、劳动生产率、销售额、利润率,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物的调节与控制。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为关注员工价值、客户价值、市场价值以及品牌价值,企业管理的重点由物的控制转到对人的管理,由物化管理转到价值管理上来。价值管理是一种集合式、集约化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已由具体的形态管理上升为抽象管理,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过程。企业管理者运用企业价值观整合管理措施,使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行为中;将管理对象上升到价值的层面实施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价值管理是企业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企业管理者必须确立价值管理观念,不断总结价值管理经验,利用抽象概括方式推进价值管理的实施,探索和建立价值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第三,抽象概括是企业管理者实施文化管理的主要工具。实施文化管理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文化管理体系,二是建设学习型组织,构筑企业共同价值观。实现这两个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抽象概括的功能。首先,要建设符合企业实际、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文化管理体系,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整合国内外企业管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式,把企业历史底蕴、改革现实以及未来发展融合在一起,系统建设,通体运作。通过全方位的抽象概括,形成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文化体系、建设方式和运行机制。其次,要建设学习型组织,构筑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管理者要站在战略管理的层面,充分运用运筹学、决策理论、行为科学以及系统工程等学科知识和理论,宏观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各种利益关系,将企业员工意识行为、企业利益原则、企业发展愿景紧紧联系在一起,导入环环相扣、逻辑演进的一体化程序。具体说来,就是通过组织体系改革等措施消除官僚主义或“大企业病”,形成开放自由的“深度交谈”学习氛围和沟通环境,使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学习型团队的要求;通过机制改革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分配制度,并使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企业效益与员工收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通过实施战略管理,构建符合企业实际,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愿景。当企业把员工意识行为、人本利益调节原则以及企业愿景进行逻辑思维和文化管理,形成了“三点一线式”的管理模式,就会在公平地满足企业员工经济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拓展员工的自我实现空间。企业的发展就成了员工的发展,企业的效益就成了员工的效益,企业愿景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就会融为一体,学习型企业的建立和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也就会成有可能。

二、案例传播——企业家文化的第二次飞跃

通过抽象概括形成文化管理体系,最终目的是为了再回到实践中,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从文化到实践,有诸多路径和方式可供选择,只有案例传播最为有效和实用。根据国内外大量企业案例分析,大凡卓越的文化管理企业,都是案例传播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尤其是企业的高级主管,更是不遗余力地通过案例“布道”。所谓案例传播,就是利用案例传播企业文化。具体说来,就是企业管理者根据经营管理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影响大、涉及面广、意义深刻的企业案例,比如在企业技术引进、质量控制、流程再造、客户管理以及资产重组、产业调整、企业兼并等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经营“故事”,以此诠释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制度安排,贯彻企业的管理方针和经营原则,传导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家文化意志。案例传播是抽象概括的逆向运动形式,它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艺术性地再现抽象的文化理念和内涵,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鼓励员工在“故事”和“情节剧”中体味企业家文化意志,理解、认同企业价值观,是一种回归文化自然本性、遵循文化传播规律,以及简单实用、行之有效的企业家文化建设方式。案例传播从表面上看仅仅实现了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的文化回归,其实质是文化发展到更高层面上的创造性、提升性回归,是企业文化的再次提升。这是企业家文化的第二次飞跃。

案例传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由企业家文化的本质属性以及其自身的性质特点决定的。

首先,企业家文化内涵的自然性要求表现形式的自然性。同其它管理学科相比,企业文化更加贴近自然,更加真切地反映着客观自然规律。通过推理可以一目了然。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要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必须制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公平体现员工利益的管理制度,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公平体现员工利益的管理制度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引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阴阳相随、相反相谐的平衡准则,以及营造人性化、个性化张扬本原的人文环境。按照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企业家文化内涵的自然性必然要求形式上的自然性予以阐述和表达,而案例传播就适应了这一要求。案例传播以客观自然、生动形象、真实可信的“故事”方式再现了企业家文化内涵,所起到的传播效率和效益是单纯的理论说教无法比拟的。

第二,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和权威性,强化了案例传播的文化导向性和文化警示性。企业管理者所拥有的人格魅力和权威性,使其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和特殊位置,其言行举止甚至喜好嫌恶都影响和左右着企业的管理方向、管理风格以及企业内外各种利益关系。企业管理者根据改革发展需要和经营管理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案例进行剖析和解说,无形中就传导了管理者的观点和态度,就会在企业中产生强大的震撼力。由于被传播的案例在企业管理者的口中进行了人格化处理,打上了企业家文化的烙印,变成了企业家的文化意志,所以,就会进一步强化文化的导向性和警示性作用,以至成为企业管理中正面或反面的典型事例,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张瑞敏、柳传志、韦尔奇等都深谙此道并堪称案例传播的大师。比如海尔的“砸冰箱事件”和“洗地瓜的洗衣机”案例等,为什么会在企业内外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并使人闻之难忘?是企业家案例传播的结果。张瑞敏抓住这些经典案例传播海尔文化,对内强化了管理,对外树立了形象,在案例和故事中传导了企业家文化意志,这是仅靠概念化、理论化难以企及的传播效果。

第三,案例传播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在企业家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企业案例一般都有完整的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等清晰明了,天生具有生动形象、真切可信、印象深刻的故事特点。所以感染力强、传播速度快。企业管理者利用企业案例把抽象的企业价值观进行艺术处理,使之故事化、形象化,便于传播企业家文化意志,利于员工理解、认同;企业员工通过具体实在的案例“桥梁”,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管理者有关战略选择、制度安排、企业管理中的文化背景、文化导向、文化意志以及文化主张,便于员工在具体工作中实践企业文化。同时,生活是鲜活的,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组成的,个体的突破往往是理论的先导。企业员工与市场紧紧相联,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比如在经营管理、技术开发、商品生产以及客户服务、产品销售、市场调查中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往往蕴藏着智慧和灵感,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企业管理者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企业案例,可以启发灵感,改进管理,创新文化。所谓实践出真知,案例有乾坤。企业管理者在案例传播过程中也同时提升了企业家文化内涵和素质。另外,案例传播还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机制。企业管理者通过案例了解了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管理措施;企业员工通过案例得到了“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可以及时强化或改进自己的工作。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通过案例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久而久之产生互动,就会为建设学习型组织开拓新的沟通渠道。

综上所述,抽象概括与案例传播完成了企业家文化来自于实践又回到实践的循环过程。二者在企业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处于不同环节,但都是企业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抽象概括,建立或完善企业家文化,从个别走向一般,完成了企业家文化的第一次飞跃;通过案例传播,文化回归实践,从一般走向个别,完成了企业家文化的第二次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循序渐进,首尾相接,以至无穷。企业发展不止步,抽象概括和案例传播的循环就没有止境,企业家文化就会永远处于持续的创新发展过程中。

作者:王云高

上一篇:新疆对外贸易分析论文下一篇:古典诗词鉴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