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模式经济体制论文

2022-04-16

[摘要]会计模式和公司治理是经济、会计、法律等众多学科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和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从分析会计模式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入手,论证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模式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构建中国特色会计模式的设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计模式经济体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模式经济体制论文 篇1:

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模式的探索

摘 要:我国传统的会计模式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深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模式也应发生较大的转变和调整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和完善,确定会计模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会计模式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的影响其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存在的会计模式的特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会计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详细分析,以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会计模式能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会计模式;经济发展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及特征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

会计模式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基本联系。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社会所采用的会计模式是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其采用的会计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一个国家的会计模式是根据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而制定出来的,因而各国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会计的原则、财务报表的格式以及编制方法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

国际会计模式主要有两大派别,欧洲大陆派和英美派,欧洲大派主要在欧洲全部(英国除外)以及亚洲的东部影响较大。其主要是立法为主,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成文的法律规范,内容详细严谨,原则性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英美派则主要运用于英国、美国、严重的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主要表现为灵活性强,会计处理的程序、方式、方法的选择范围广。企业发展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会计处理方法,所受的局限和约束性小,侧重于关注企业股东的权益。

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趋势加快,两大派别的会计模式在国际经济交流中会经常出现相互排斥的理论和处理方法,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美英会计模式太过复杂而且成本过高,欧洲大陆会计模式又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于是怎样结合两大会计模式成为每个国家日益关注的事情。这两大会计模式都在相互接纳对方适合经济发展的有利观点,共同促进国际经济发展,在我国的会计模式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也在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需要的会计模式。

2.我国会计模式发展的特征

我国始终坚持实施适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模式,主要可以会计理论、目标、管理体系、监督体系、以及会计理论的教育水平归纳我国会计模式的发展特点,要取其他们之间的优点,来展现自己的不同,所以中国会计模式要具有自己固有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拥有坚实的会计理论基础

要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首先要坚持中国国情的发展理论,在参照别国先进技术水平和会计处理方法是还要融入中国元素,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不经过实际的考察,所实施的会计模式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相悖的。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下,国家先后颁布了会计法律法规以及新会计准则,根据经济发展程度,还在不断的完善与提升我国的会计理论,使得我国会计模式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2)具有明确的会计发展目标及管理制度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引导者,体现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在会计模式体系当中,会计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着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其发展方向。会计管理体制主要注重的是规范化和约束性两方面作为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我国会计的发展目标具有明确的表示,向规范化、高标准方向发展,改进我国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现有的会计制度加以完善和调制,制定出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也是我国会计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

(3)严格的会计法规规范

我国在旧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与调整,制定了新会计准则,其更具规范性,更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我国在结合各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下,一方面实行国际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另一方面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处理模式变得灵活,但又不失整体规范,形成一个真正适合我国现在国情的会计法规制度。

二、在市场经济下,会计模式发展的的重要意义

1.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

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就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财政法律制度包括预算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城市信用的原则,熟悉和掌握国家规定的各项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严格遵守和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2.加强经济管理,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通过会计工作,建立和完善基本工作,严谨的进行经济核算,对其严格要求,贯彻会计人员经济责任制,从而加强经济管理。通过会计部门建立和健全的会计制度,加强对财产的保管,保护财产安全和完整。

3.提高社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效益工作是企业进行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进行会计工作,加强核算和管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在市场经济下,会计的地位

1.会计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财务管理是企业在进行管理时的重要部分,直接涉及到企业发展的经济利益以及未来的运营状况,在企业管理中属于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必然涉及到不同的部门,所以对其管理的成效不是一个管理部门就能说得算的,它是由各个部门共同来完成的。由于会计部门核算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所以会计部门应处于整个公司的中心部门,只有会计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未来发展道路的规划都需要通过财务数据,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在了解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同时还要熟悉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才有利于企业经营者做好投资决策。企业投资者通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他们需要借助会计信息来决定是否调整投资、更换管理层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充分利用准确的财务信息,才能更好的做出经济决策,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反之,会计信息失真性严重,将误导企业的投资决策方向,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直接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3.会计预算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

企业在投资某项经济决策时,首先需通过财务预算,就预算结果通过股东大会商议做出经营方案。会计预算一方面能根据企业实际的现金流量做出发展方向的归怀,另一方面能有效控制风险,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合理的规划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把预测和决策紧密结合起来加以应用,才能促使企业达到更好的经营状况。

4.会计决策是企业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随着会计工作的深入发展,会计报表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方向,所以说会计的分析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会计工作结果是企业经营策略是否正确的检验标准,会计工作与实际销售额、库存数、银行存款等息息相关,如果会计工作的结果出现了错误,那么这个公司所做出的经营战略是不可行的并且无法执行,所以会计决策对企业的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具有导向作用。

四、在市场经济下,我国目前会计模式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力也就越来越大,若是想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被淘汰,并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就必须重视就如何进行核算和怎样加强会计模式的运用的问题进行深入,并采取相应措施。

1.电子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范围将扩大

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在会计方面运用的电子技术主要是会计电算化,一计算机为主体,采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但其使用范围还没有完全突破预期的计划。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时间短,各行各业对其认识不足,不到位,对此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人们对它的认识,提高其对会计信息处理的可用性,并且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让广大企事业单位从真正意识上接受电子技术给会计工作带来的方便,才能从根本上是电子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扩大。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会计处理一直处于手工记账状态,但是手工记账的效率十分的低,跟不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而且,手工记账易出错,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要求,运用电子技术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成为会计模式发展的主要目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十分的关键。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投资人、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所以提高会计信息,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企业本身的经济运营情况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质量要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及时性和谨慎性等。要使会计管理工作制度化,做到明确目标、奖罚分明、考核严格就必须进一步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会计管理工作逐渐向全方位方向发展

我国的会计发展可以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会计发展史。古代会计记载事项文字的产生,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那时已经形成文字叙诉的是“单式记账法”的方式。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簿记论”的问世是标志着古代会计转为近代会计。会计成为一种专业贸易语言,现代会计阶段,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现代会计阶段的形成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会计管理将会全方位的发展,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4.会计人员的素质将是会计模式主要的考核标准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十分的重要,甚至影响着整个国家、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但是,由于很多原因,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人员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如今在这个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提高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就极为重要。

五、在市场经济下,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1.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会计国际化已经是必然的发展道路,会计国际化是各国经济利益的协调需要。随着世界贸易、国际投资的交易活动日益增加必然需要对各国的财政信息、财政状况都有所了解,无论哪个国家、那个公司都必须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公允和会计实际的统一。

随着中国市场对外不断的开放,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这都需要中国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2.会计核算的重心将转向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知识产权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所以会计核算的重心也将从有形资产转为无形资产,那么无形资产的构成、取得、使用和摊销将会受到很大的重视。

3.会计职能的重心将由核算型转为管理核算型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促使会计进入信息化时代,会计人员终于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多是较为繁重的工作都交给了计算机来完成,会计人员将更多地从事那些非结构化以及分析评价工作,所以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此会计职能的重心将由核算型转为管理核算型。

参考文献:

[1]薛明.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体制[J].中国经贸,2010.

[2]牛文娟.市场经济体制视角下的会计模式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

[3]安露.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会计发展[J].时代经贸,2012.

作者简介:项哲欣(1995.11- ),女,汉族,重庆江北区人,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在读本科

作者:项哲欣

会计模式经济体制论文 篇2:

会计模式与公司治理几个相关问题的研究

[摘要]会计模式和公司治理是经济、会计、法律等众多学科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和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从分析会计模式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入手,论证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模式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构建中国特色会计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会计模式;公司治理;趋同;特色

会计模式是体现世界各国之间或各地区之间会计差异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会计特色的主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模式逐渐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把会计模式同公司治理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还不多见。在此笔者以分析会计模式的定义与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模式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会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内涵

(一)会计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会计模式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集合性概念。目前。对会计模式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尚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成熟的解释是: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会计模式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会计规范、会计核算、会计报告、会计监督和会计教育等要素。

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境界或结果。在会计模式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会计目标处于最高层次,被一些学者直接作为区分不同会计模式的标志。会计管理是会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组织保证,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会计模式的外在表现和直观反映。会计管理模式受制于会计目标模式,对其他子模式具有制约或影响作用。会计规范是对各种会计法规、准则、制度和职业道德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完整关系,在会计模式系统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会计规范模式受会计目标和会计管理模式的影响或决定,同时又直接决定会计核算、会计报告、会计监督等模式。会计核算是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依据标准、内容范围和程序方法等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核算体系,是会计模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会计报告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披露内容、公开程度、传递方式以及服务对象等进行的综合描述。会计监督是会计模式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保证条件。会计核算、会计报告、会计监督模式的建立和选择取决于会计规范模式,同时受制于会计目标和会计管理模式,就三者之间来讲,会计核算模式与会计报告模式必须协调配合,而会计监督模式应能保证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的规范有序运行。会计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受到会计管理模式、会计规范模式等的影响,它对会计模式的整体优化及各子模式的不断完善会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

各国的会计模式都有所差别,这种差异的出现,是由于各国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同所致。影响会计模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文化教育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在这些影响会计模式的因素中,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模式最为重要的因素,决定会计模式的生成与转换。一般地讲,经济发展水平愈高,会计模式愈加优化。而在经济因素中,企业的产权性质与治理结构又是其核心。

(二)公司治理及其基本模式

公司治理问题虽然探讨了近80年,但什么是公司治理,在理论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所谓公司治理。也称公司治理结构,简单地说是公司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实质上是有关公司的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问题,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害相关者利益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这种责、权、利的安排合理与否是公司绩效的决定因素之一,这种安排和约束即是治理机制。在当今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公司治理机制。一种是以外部治理为主,基于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治理模式”。其特征是:股权高度分散,市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主要作用,公司治理的目标在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健全的董事会制度对经理层实施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为公司正确决策提供制度保证。“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制把经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捆绑起来,促使经理只有把公司经营管理好才能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活跃的公司控制(或接管)市场以及股东“用脚投票”对经理人员形成较强的约束。另一种是以内部治理为主,基于银行主导型的“德日治理模式”。其特征是:存在颇有特色的主银行体系,银行拥有企业较大的股份。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并且公司间相互持股,以维护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利益作为公司治理的目标;董事会对管理层具有很强的监督约束作用。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模式的内在关系

(一)现代公司是会计模式产生的基本动因

会计模式作为一种标准形式,是一国或地区会计实践活动的一个范式,是以现代股份公司为基础的。在古典企业生产组织时期,由于两权合一,会计作为一种单纯的技术,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使用何种会计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都是所有者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更不存在审查的问题;会计方法也是在民间自发产生,然后不断流行,最后形成约定俗成的会计惯例,这种会计惯例既不统一也不具备强制性。到了现代企业生产组织阶段,在以有限责任为基础的现代企业中,为了保护债权的利益,企业资产和收益的计量与报告必须可靠,以使债权人作出正确的贷款决策。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必须且及时了解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情况、会计计量和报告方法必须前后一致、真实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便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包括“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来表达自己的选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会计模式就逐步产生了。

(二)会计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会计是联结权力和利益的纽带,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要取得好的效果,关键要看委托方和代理方信息掌握的程度,即耍尽可能地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以使所有者、债权人等掌握更多的信息。企业(公司)作为一个契约的结合体,它包括签约、履约、计量、评价以及再签约这一系列过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计量和评价的工作是由会计来完成的。会计作为一个信息控制系统,它在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作为一个合约结构得以运行的关键一环。它通过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的揭示,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从而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一个有效的信息控制系统,包括审计在内,能把责权利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充分发挥其效率,从而促进公司的正常运转。正是因为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关键地位,因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会计和会计模式,是促进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环节。

(三)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会产生不同的会计模式

会计模式是在现代企业(公司)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

公司治理结构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同,所产生的会计模式也就各具特色,具体体现在会计模式各构成要素的差异上。

以外部治理为主导型的“英美治理模式”,主要依靠外部力量对管理层实施控制。其会计模式的选择是:从会计目标要素来看,由于其资本来源分散,社会化程度高,分散的股东无法对公司决策施加有效的影响,财务信息对他们的作用就是决定手中的股票是去还是留,通过股票市场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实现决策,这样会计目标就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从会计管理体制看,因为利益主体的分散化和社会化,会计管理体制多选择分权方式,在会计规范的制定上以灵活的会计准则为主,并由多方利益成员共同制定。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看,注重信息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它同会计提供决策有用性的目标相联系。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在揭示范围上要广、程度上要深,目的在于提供充分、明晰的信息以满足利益相关人的投资决策需要。从会计监督体系来看,该种模式的公司,其控制权掌握在经理人手中,又无法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便依赖于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来保证。

以内部治理为主导型的“德日治理模式”,主要依靠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对管理当局进行监控。其会计模式应该是:由于公司资本来源相对集中,所有者可以随时通过对经营者业绩的了解采取有效的措施,即采用“用手投票”的方式决定经理人员的去留,参与决策,这样会计就以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为基本目标。在内部治理为主的公司中,从会计管理体制来看,因为利益主体相对集中一些,易选择集权的会计管理体制,即在会计规则的制定上,以政府为主;在会计规范的形式上,以统一的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为主。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来看,更注重信息的可靠性,即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这也同其反映受托责任、强调揭示过去经理人员的实绩相关联。

三、完善公司治理,构建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

(一)公司治理的全球趋同及我国应采取的态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资本的全球化,公司治理已成为国际性的热门话题,因此,研究和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经验,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全球化背景下制度的竞争与优胜劣汰,使各国公司治理模式呈现出强烈的趋同。

公司治理的趋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公司治理机制将向一种混合模式趋同。为了克服自身治理机制的弊端,近年来,两种典型的治理模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趋同。20世纪80年代以后,重组等过火行为,尤其是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报告舞弊案的发生,使英美对其公司治理进行了改革,把目光转向公司内部,要求独立董事发挥更有效的内部监督作用。借鉴德日模式,注重“用手投票”的监控作用。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日公司开始重视资本市场等市场因素对公司治理的有效作用,开始借鉴英美治理模式,注重“用脚投票”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英美和德日这两种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正在朝着趋同化的方向演变。但是这种趋同仅仅是相对的,各种模式的公司治理不可能完全趋同。

公司治理属于制度范畴,它直接受各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公司治理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因而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绝对完美的公司治理模式,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危险的,因为它不符合中国的经济文化特点。我国现行企业制度的实践已有多年,目前所实行的“全流通”或“股权分置”战略,其目的在于解决内部治理中的国有股代表“缺位”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培养和发展外部治理的监督机制,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和适合中国国情的激励机制。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及其发展趋向

要建立起既与国际惯例协调,又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完全适应,既能积极发挥各子模式的独立作用,又能充分体现整体功能和中国会计特色的中国式会计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财政部在1995年12月15日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在实现以上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实现会计的现代化、法制化。”会计模式导向的确定、职能的发挥及模式各个要素和各个环境的运行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依照笔者的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一是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应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存的“融合观”;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会计目标也将与时俱进,呈现出一个由“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的动态演变趋势,最终实现国际趋同的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二是鉴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比较严重,当前应在保证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其相关性;三是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和监管,发挥独立董事功能,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四是加快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五是在强化公司内部审计监督的同时,加强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监督的力度;在发展注册会计师的同时,针对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薄弱的现状,还应该重视管理会计和注册管理会计师制度的建设,发挥管理会计的评价、鉴证、监察与督促作用;六是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实行通才教育基础上的专才教育。

作者:王莉丽 卢东华

会计模式经济体制论文 篇3:

试论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

[摘 要] 会计模式的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选择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会计模式既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也需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会计模式,从而选择出一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会计模式。本文对会计模式进行了界定,细致分析了影响会计模式选择的外界因素,通过对欧美等国家的会计模式进行分析,奠定了我国会计模式选择的基础,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会计模式;影响因素;选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 05. 011

0 引 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其受国际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与之相对应,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应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逐渐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前进,与之呈现出一致性。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会计改革之路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其间最重要的分水岭是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该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使我国的会计制度逐步走上了国际化的轨道,但由于我国国内的情况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面临的各种环境因素不同,这使得我国的会计和其他一些国家的会计存在较大区别。分析影响会计模式选择的外界因素,探究世界上欧美等国家的会计模式,借鉴其精华的部分,有利于我国探索出一条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独特的会计模式。

1 会计模式的界定

会计有特定的工作对象,其需要借助某一货币计价单位,在计价基准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式和程序将这些单位、数据等科学合理地组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种固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会计领域中被称作会计模式,其可以更好地、更严谨地监督与核算工作对象,向其他部门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

2 影响会计模式选择的外界因素

某一国家或地区在选择会计模式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属于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情况和特点,这些外界因素直接影响了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

2.1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囊括的范围很大,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企业的组织结构、社会经济的体制机制等都会影响到会计模式的选择。其中当属经济环境对会计模式的选择影响最大。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性的影响,也可以是间接性的影响。美国实行的是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经济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体制机制。美国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孕育出了发达的证券市场,企业通过这一途径便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充足的资金,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我国,证券市场所受到的管制因素很多,不仅有来自市场的因素,还有来自政府方面的因素,所以这便形成了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规模小、发育程度低等特点,资本市场也是一样,它们共同决定了我国大中企业仍然要从银行获取资金,会计的核心工作也是为债权人服务的,这都影响了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方向。我国的会计工作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以国际化发展道路为引导,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

2.2 政治法律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会导致其生存的政治环境、遵循的法律法规、运用的法律方式等都有所不同。会计工作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切实维护各个经济参与主体利益的,但为了与政治环境相适应,其也需要作出一些让步和改变。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经济方面的立法还比较缺位,相关的法律有《会计法》等,也有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来起补充作用。在我国,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规章制度,采用行政干预的手段来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会计在具体工作中也要受到各类规章制度的制约,这样便不能独立地开展会计工作,缺乏科学性。为了与我国当前的政治法律相匹配,选择的会计模式既需要维护社会公众、集体的利益,还需要维护投资方的利益。

2.3 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还会受到国内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不可能独立于文化环境而单独存在。每一个国家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特定的价值理念以及思考方式,会计工作在它的引导下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会计理念。在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会计行业也被打上了特殊的烙印,其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会计行业规范,也形成了处理会计相关业务的一种思路。国外一些国家自由主义比较盛行,而我国的思想则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将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看得更加重要。社会公众总是倾向于按章办事,这在会计工作上也有明显的表现。在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时候,采用适度的原则,没有对其进行充分、公开的披露,违背了会计工作的相关精神。在我国特殊的文化氛围下,需要结合该文化氛围改进和完善会计工作,政府要以监管者的身份介入到会计工作中,通过完善和更新会计相关制度和准则,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进而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科学。

2.4 科技教育的影响因素

会计工作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其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理念等方面都有着较高要求,而影响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理念的因素又可以归结为我国当前的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我国当前的会计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缺乏会计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国际前沿技能,这也直接制约了我国会计工作的开展和提升。为此需要对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在会计培训上,不仅仅要依靠大学中设置的会计专业,还需要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开展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将职前、职中、职后教育相结合,提高会计领域的准入门槛,吸引一些真正优秀的会计人员投入到会计工作中,为我国选择科学合理的会计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欧美等国家会计模式对我国会计模式选择的借鉴意义

对会计模式的选择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会计模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会计模式。

3.1 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会计模式

英美国家的会计准则是在英美政府的支持下由个别民间机构制定出的,起主导作用的是民间机构,而英美政府则只是起到一种辅助作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先后通过证券法以及证券交易法两项法律内容,后因此法律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以指导证券工作的顺利推进。该机构无须制定会计方面的准则,而是就上市交易的证券公司以及公开募股公司的财务报告遵守的准则等事宜进行相关制定工作,其对会计准则所承担的职责主要是监督以及最后的修订。20世纪50年代时,英国在其《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上市的公司需要提早发布损益表以及资产负债表,在综合两个表的内容后,民间机构制定出合理的会计准则。英美两国主要采用了权责发生机制来对所获收入以及相关费用进行确认,但所得税法却与此不同,主要依赖收付实现机制。在所得税法体系中呈现出了很多会计方面的要求,也进而从财务会计中剥离出了税务会计,使之呈现出了很多不同之处。在英美两国的会计模式中,其尤其注重公平的理念,十分提倡更加充分、透明地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从英美两国的财务报告中不难看出每一项内容无不体现着公平的理念,其维护的利益主体是投资者,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才能使整个会计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3.2 以欧洲大陆为代表的会计模式

与英美两国制定的会计准则不同,欧洲大陆国家主要由政府部门来牵头,制定并颁布有关会计的法规制度。就会计规范来说,其通常由基本法来进行规定,特殊的企业会计规范则由专门的法律来进行规范。在欧洲大陆会计的实际工作中,税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税法当中明确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中必须有税收抵减的相关费用。在会计的专业报表上所呈现出的收益必须和缴纳税款后的收益相一致。倘若会计的记录中出现了与税法条款不相符合的情况时,税务执行机关可以不将其作为今后缴纳税款的依据。这其实充分体现出了会计与税收之间的紧密联系,会计报税人员通过纳税抵免这一条款可以获得相关的收益,这也使得他们在填报会计报表时主动依据税法的相关要求。与英美这些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较来说,欧洲大陆的证券市场不发达,和我国的情况相类似,亟需资金的中小企业也主要从银行进行贷款,所以企业在选择会计相关政策时会受到银行的深刻影响。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将债权人置于核心地位,仔细评估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以及其资产所具有的价值,尽最大可能保全债权人的财产。欧洲大陆国家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上,也只是处于较低要求,这主要是因为银行方面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与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这便没必要向外界充分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此外假如企业的会计信息被传了出去,一方面会使股东对利润形成疑虑,另一方面股东也会不断要求增加自己的股东分红,这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后续发展。

4 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

当前我国选择的会计模式与国际会计产生了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却没有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外的会计模式,我国的会计模式是在借鉴了欧美等会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做出的选择,其是一种体现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在制定会计相关准则时要坚持以政府为主的原则,可以采取听证会等形式来听取来自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有益的、不同的声音融入进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最终以法律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二,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发达,大部分企业依靠着债权或股权等资本,这也决定了其较难流动,开放度较低。所以在制定会计目标时要始终坚持保证债权人的权益,也要兼顾到增加税收收入,始终保持一种谨慎态度,在信息披露上也不可求全责备,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即可。第三,为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也为了更好地引进国外资本,要对上市以及非上市公司进行重点区分,也要对其资产、信息披露等进行区别对待,以此制定出不同的规范,切实维护投资者的权益。第四,要加强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对公平的认识,增强其公平的理念。在未来国际会计领域的发展中,公平的理念将会始终存在,因此,该理念理当成为我国会计行业的基础。无论是培养会计人才的专业性大学,还是职后开展的培训,都需要将公平理念逐步渗透到会计从业者的脑海中,使其成为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先导理念,将我国会计逐渐引入到国际会计的道路上。

5 结 语

总体来说,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受众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也决定了我国会计模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采用会计模式的不同。纵观发达国家的会计领域,其资本市场发达、会计信息质量高、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等等,这都是我国会计望尘莫及的,所以要借鉴吸收国外会计领域中的先进制度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对会计模式加以完善和更新,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于远航.国际所得税会计模式的比较及我国的选择[J].商,2015(1):156.

[2]孙丹燕.试论会计模式形成的环境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2-23.

[3]史峰.通货膨胀背景下我国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J].绿色财会,2012(9):18-20.

[4]王清炜,曹雨.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J].现代商业,2010(20):227.

作者:刘通 张忠慧

上一篇: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经济市场进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