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变动与银行贷款论文

2022-04-22

摘要:以2010年至2012年上交所主板市场中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采用层级回归技术对公允价值盈余信息、企业政治关系与企业长期借款利率的關系,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公允价值盈余占比与长期借款利率存在显著正相关;企业政治关系与长期借款利率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且企业政治关系会负向调节公允价值盈余占比与企业长期借款利率之间的关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允价值变动与银行贷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允价值变动与银行贷款论文 篇1:

公允价值计量能否影响银行贷款利率

[摘 要]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的数据对银行贷款利率与借款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贷款利率的决定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揭示了公允价值的债务契约有用性。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贷款利率 契约有用性

一、引言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共有21项具体准则涉及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应用已经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重点和热点。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阐述。国外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依据的是计量观,从契约有用性出发对公允价值的直接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内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都集中于理论研究,关于公允价值的实证研究还很缺乏,只有邓传洲(2005)研究了B股市场的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本文以契约有用性为切入点,运用实证方法,通过考察银行贷款利率与借款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间的关系,对公允价值的债务契约有用性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

通过对我国目前银行信贷制度的调查,获知银行常用的财务比率主要有四类:偿债能力、财务效益状况、资金营运状况、发展能力。本文研究模型中变量的选择参照了胡奕明和谢诗蕾(2005)的工作。

我们在模型中用到了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负债比、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这6个财务指标。本文将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销售利润率等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的财务指标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财务指标(DEBTRTBFV、ROEBFV、ROSBFV),另一部分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销售利润率的影响数额(CFVRT 、EFVRT、SFVRT)。通过分析研究CFVRT 、EFVRT以及SFVRT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来揭示公允价值的债务契约有用性。如果CFVRT 、EFVRT以及SFVRT的系数显著小于0,则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银行贷款利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允价值具有债务契约有用性。各变量的定义及预测符号见表1。

为检验新增银行贷款利率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了如下回归模型:

(1)

在上述模型中,我们计算的利率(INTER)是公司当年所有新增银行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计算公式如下为:

其中inti为上市公司该年度第i笔新增银行贷款的利率,loani为该笔银行贷款的金额,newtoalloan为上市公司的该年新增的银行贷款总额。

三、实证结果

我们采用SPSS13.0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回归结果见表2。

注: *、**、*** 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1%。

从回归结果看,该模型的调整的R2为0.592,F值为7.280,且在1%水平显著,说明模型总体是有效的。

从CFVRT、EFVRT以及SFVRT的系数来看,银行贷款利率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这与预期符号相一致,并且CFVRT与银行贷款利率在0.0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负相关,EFVRT与银行贷款利率在0.0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银行贷款利率的决定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體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务契约有用性。另外,与银行贷款利率存在合理相关关系的其他指标还包括: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销售利润率(ROSBFV)、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比(CASHCD)、总资产周转率(TURNTA)。

四、结论

实证分析发现,银行贷款利率与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越大,银行的贷款利率会越低,这表明公允价值在银行贷款利率的决定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们还发现:银行贷款利率与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即与销售利润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比以及总资产周转率有显著的合理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会计研究,2005;10:55~62

[2]胡奕明 谢诗蕾:银行监督效应与货款定价.管理世界,2005;5:27~36

作者:王海英

公允价值变动与银行贷款论文 篇2:

公允价值计量、政治关系对借款利率影响

摘 要:以2010年至2012年上交所主板市场中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采用层级回归技术对公允价值盈余信息、企业政治关系与企业长期借款利率的關系,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公允价值盈余占比与长期借款利率存在显著正相关;企业政治关系与长期借款利率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且企业政治关系会负向调节公允价值盈余占比与企业长期借款利率之间的关系。说明银行在放贷时,会谨慎评估公允价值盈余额的可靠性与偿债能力;企业政治关系的存在,有利于企业融资,直接或间接降低了借款利率。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会计信息契约有用性;企业政治关系

1 引言

国内学者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研究,包括信息观和契约观两个视角。已有研究大都基于信息观。而基于契约观的研究较少,主要聚焦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银行贷款利率、银行贷款规模、和贷款期限等的关系。例如,顾瑞鹏(2010)研究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信息与银行贷款利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增加对增加银行贷款金额和减少贷款利率有显著影响。罗楠(2012)的研究表明短期债务模型与公允价值变动正相关,长期债务模型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负相关。陆正飞、祝继高、孙便霞(2011)以2002-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发现,盈余管理程度不同的企业,新增银行长期借款与会計信息的相关性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西方学者对公允价值研究绝大多数是以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估值有用性为研究对象,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研究的论文较少,而以债务契约为研究主题的研究更少。例如:Ahmed和Scott(2013)发现,企业净利润中公允价值盈余比例越大,导致净利润在贷款合约中用途越低,而且贷款契约中会增加关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其它监测指标和限制条款。Joanne Horton等(2006)以美国银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绝大部分银行能够认知到,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会降低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的预测能力,银行会对这些指标提出新的界限。Christopher Nobes(2011)研究发现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增加了借款企业的会计信息产权,给企业逃避贷款契约中的限制条款提供方便。但放贷银行会事先估计自己的信息劣势,会因自己面临的风险增加,而采取提高贷款利率、分期贷款、增加抵押等对策。

由于现有文献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的研究结论不统一,有的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增加对借款利率有显著影响;有的认为短期借款利率与公允价值变动正相关、长期借款利率与公允价值变动负相关;还有的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借款利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所以,我们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债务契约的影响,作进一步研究,以期为该类问题的答案提供更多的证据。

企业政治关系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资本。资金紧缺是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然而在我国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在融资上拥有不同的待遇。现有研究基本认为,企业的政治关系水平会影响企业的融资待遇,包括:融资渠道、融资方式以及融资成本和规模(李维安,邱艾超,阎大颖,2010)。然而,很少有文献将企业政治关系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及契约有用性联系起来。本文的研究将同时拓展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契约有用性的研究,以及政治关系对企业融资活动的研究。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特点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从公允价值金额的具体确定方法看,我国在参考国际会计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允价值计量技术的三个次层:优先采用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报价作为公允价值的估计;其次采用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报价,并经调整后的金额作为公允价值的估计;最后采用现值作为公允价值的估计。在不同的计量技术中,由于相关参数的数据来源、数据加工复杂程度以及数据加工中涉及的主观估计程度不同,导致三种计量技术获得的公允价值信息的质量不同:活跃市价法获得的公允价值信息可靠性最高,相关性也较高;现值技术法获得的公允价值信息可靠性最低,相关性最高。

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银行作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在与企业订立借贷契约时,必然会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相对历史成本会计信息,由于反映的是资产脱手价值,而非买入成本,更加与偿债能力相关。然而,公允价值的计量技术方法具有可选择性,特别是现值技术中的有关参数估计具有较强主观性,在合约订立时具有较强的不可预测性,与事后难验证性。从而使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债务人粉饰会计信息的合法手段。银行在放贷时,可能会考虑到公允价值的可操纵性特点,从而在合约订立时不采用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或者将其进行折扣考虑。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以公允价值盈余占比越大,长期借款利率的越大。

企业政治关系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因素。政治关系相当于一种担保机制,会提高企业偿还能力。另外,企业的政治关系也会对现有的及潜在的商业伙伴产生影响,吸引其接近企业,融于并分享企业的现有政治关系。所以,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2:企业政治关系级别越高,长期借款利率越低。

H3:企业政治关系会对公允价值盈余信息与长期借款利率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即存在政治关系的企业,相对于不存在政治关系的企业而言,公允价值盈余占比的增长,所导致长期借款利率的边际增长越低。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

本文以上2010年至2012年上交所主板市场中的制造行业(按证监会2001年行业分类标准)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各年PT、ST、ST*公司数据,剔除当年借贷利率信息不全的数据,共获得69个公司观测数据。其中2010年数据采用国泰安数据库的免费数据,2011年、2012年的数据来是通过在证券之星、巨潮资讯网、上证所等手工查询获得。然后本文采用excel的缩尾处理函数winsorize对回归模型中连续型变量上下1%的样本数值进行缩尾处理,以剔除各变量的极端数据。

3.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为了检验假设,本文采用层级回归的方式对以下线性回归模型进回归。

模型一:LRi,t=a0+a1FVAi,t+a2PRi,t+a3FVAi,t*PRi,t+aLNRi,t+a5LNAi,t+a6Yi,t

有关变量名称、符号、计算公式见表1。

3.2.1 自变量的选择

(1)公允价值盈余占比。

我们试图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利润,来反映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大小。

(2)企业政治关系。

如果企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或者监事会主席中至少有一人满足以下条件,我们就将其定义为具有政治关联:现任或前任政府官员;现任或前任人大代表;现或前任政协委员。在此用虚拟变量表示。1表示有政治关系,0表示没有政治关系)(熊艳,2016)。

3.2.2 控制变量的选择

银行的信贷决策,特别是长期信贷决策是否有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对企业长期现金流量的估计。由于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企业的资产规模是产生现金流量的基础,因此我们选择了营业收入的对数作为公司获利能力测量的指标,选择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资产规模的指标。

3.2.3 因变量的选择

长期借款利率,具体指企业当期借入的长期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

4 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Excel软件对模型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

根据上表A栏的数据可知,当只以FVAi,t作为解释变量,没有引入控制变量时,FVAi,t与被解释变量LRi,t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性;且长期借款利率变动的15.6%能用变量FVAi,t解释。

根据上表B栏的数据可知,当以FVAi,t作为解释变量,同时引入ORi,t、LNAi,t控制变量时,FVAi,t依然与被解释变量LRi,t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性,但回归系数稍微变小,由0.461下降为0.420。而控制变量的加入,使得回归方程对长期借款利率变动的解释率有较大提高,由15.6%上升到23.2%。假设1成立。

C欄的数据是在B栏变量的基础上,再增加解释变量PRi,t,进行回归后得到的。结果表明:PRi,t解释变量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性,回归系数为-0.392,说明企业政治关系对企业借款利率互相关。回归方程对长期借款利率变动的解释率也由29.6%提高为321%,说明在企业公允价值盈余占比和企业政治关系变量的基础上,增加两者的交互项,会带来对长期借款利率变动的增量解释。假设3成立。

D栏的数据是在C栏变量的基础上,再增加解释变量FVAi,t*PRi,t,进行回归后得到的。结果表明:FVAi,t*PRi,t解释变量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性,回归系数为-0.124,说明企业政治关系对公允价值盈余占比与长期借款利率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回归方程对长期借款利率变动的解释率也由23.2%提高为29.6%,说明在企业公允价值盈余占比的基础上,增加企业政治关系变量,会带来对长期借款利率变动的增量解释。假设2成立。

5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启示

本文以中国2010-2012年上交所主板市场中的制造行业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允价值盈余信息在企业贷款合约中,是否会影响长期借款的利率。研究结果发现,公允价值盈余所占比例越大,企业长期借款的利率越大。其原因可能是,在我国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计量规则下,企业管理层对公允价值盈余信息具有较大的操纵空间,而且公允价值盈余信息本身又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些特点造成银行在放贷时,对企业的公允价值盈余信息持谨慎态度,保守估计其偿债能力。认为企业的公允价值盈余占比越多,则企业盈余质量和偿债能力也越低,从而要求更高的放贷利率。

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现有文献从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和价值相关性两个视角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本文只是从公允价值盈余信息对企业长期借款利率影响的角度,讨论了公允价值盈余信息的贷款契约有用性。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可以分析公允价值盈余信息对短期借款利率、借款期限、借款规模及借款种类的影响,以充分检验公允价值盈余信息对贷款契约的影响。另外,本文在对长期借款利率计算时,采用企业当期借入的长期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也许采用企业年末剩余长期借款(包括将于一年期内偿还的长期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更加合理一些。

参考文献

[1]顾瑞鹏.基于企业战略导向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2,(11):82-83.

[2]罗楠,刘斌.公允价值计量对债务契约有用性的影响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2,(8):44-48.

[3]陆正飞,祝继高,孙便霞.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J].管理世界,2008,(3):152-158.

[4]Ahmed A S,Scott D.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3,51(1):1-30.

[5]Joanne Horton,Richard Macve, George Serafeim.‘Deprival value’ vs.‘fair value’ measurement for contract liabilities:how to resolve the ‘revenue recognition’ conundrum?[J].Accounting & Business Research,2006,41(5):26-35.

[6]Christopher Nobes.On relief value(deprival value) versus fair value measurement for contract liabilities: a comment and a response[J].Accounting & Business Research,2011,41(5):515-524.

[7]李維安,邱艾超,阎大颖.企业政治关系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5):48-55.

[8]熊艳.强势企业、政治关系与盈余管理方式——来自深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37(4).

作者:谭晴 刘步 沈星元 夏婷

公允价值变动与银行贷款论文 篇3:

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摘要: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具体分析,研究金融工具的分类和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类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对中国银行的案例分析发现不足之处,建议应更加严格地规范准则。

关键词: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 中国银行 金融工具

一、引言

公允价值计量对于2008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金融行业受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最大,其投资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直接受到影响,并进而影响整体盈利水平。金融类上市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公允价值变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值得关注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虽然不计入当期利润,但在金融资产的分类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数量与价值都占据优势,说明上市公司管理层显然更倾向于将股票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市值变动,将对上市公司整体净资产产生不小的影响。本文以国内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具体分析,研究金融工具的分类和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行业整体业绩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对中国银行的案例分析,发现不足之处,并建议应更加严格地规范准则。

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分析

( 一 )金融资产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由2008年年报披露的内容来看,上市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投资主要是债券,种类有政府债券和央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债券、公共实体和准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其他债券。其持有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资金收益率的同时保证流动性。从我国银行业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种类来看,主要集中在外汇类衍生产品,其次利率类衍生产品,权益类衍生合同和商品类衍生合同相对较少。可以预见,我国上市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在我国A股上市的只有三家保险公司,这三家保险公司的金融资产既包括国债、央行票据和公司债券,又包括股票和债券。由表中可以看出,持有的可供出售资产平均占比最高,交易性资产占比最小,并且其平均持有比例只是略有下降。只有平安保险一家公司拥有衍生金融工具。而上市证券公司的金融资产主要为股票、债券、基金、权证和短期融资券等。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不同类别的资产其会计处理方式不同,因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分类的不同决定着市场价值变化对盈利水平和股东权益的影响。由(表1)中可以看出,从上市银行四类金融资产占资产总额比例来看,2007年至2008年14家上市银行非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和占金融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远远超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虽不影响盈利指标,但对净资产的影响不可忽视。由表可以看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平均持有比例最高,只有两家公司拥有持有至到期投资。2008年8家上市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为252.23亿元,与2007年的133.88亿元相比,同比增长了88.4%。但是8家证券公司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宏源证券、长江证券、中信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等五家公司持有比例大幅度上升,其他三家公司略有下降。

( 二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净资产的影响受资本市场影响,2008年金融资产的市值整体下跌。由(表2)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2007年和2008年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银行净资产的影响比例,除民生银行和建设银行比例在2008年下降以外,其他银行的影响是在上升的,较好地规避了由于股市波动引起的金融风险。2007年公允价值变动对净资产的影响比例均值为2.32%,2008年的影响比例更是降为1.01%。由此可见,公允价值变动对于净资产的影响比例目前还处在相对较低的区域,相对于金融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高比例而言,公允价值变动对于净资产的影响比例要小得多,也并没有因为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计入股东权益造成净资产的整体下降。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则情况不同,三家保险公司的金融资产大部分列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8年末净资产分别减少277亿元、352亿元和141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资本公积的影响占据很大成分,虽然三家公司当年都有一定盈利,但远远无法抵消公允价值下跌对净资产的影响。证券公司存在着证券自营业务,其金融资产中基本上没有持有至到期投资,均集中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类,这两类金融资产市值下跌,证券公司整体的净资产与总资产均严重缩水。对比三个行业,2008年证券行业业绩受到的不利影响最为严重,也最为直接。

( 三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表的影响 由(表3)中可以看出,在银行业中,2007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4家是收益,8家为损失,由于2007年股票市场的持续火爆,人民银行多次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率导致债券市场的低迷和价格下降,发生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为交易目的持有的债券和衍生工具重估价值下跌,特别是由于人民币的升值,衍生金融工具价值下降是造成多数银行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原因,如浦发银行衍生金融工具损失1.94亿元,华夏银行损失0.29亿元,兴业银行损失0.75亿元,北京银行损失0.29亿元,工商银行损失0.92亿元,交通银行损失最大为8.06亿元。2008年股市下跌,债券市场行情见好,除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主要因衍生工具、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因持有的外币债券发生损失外,其他上市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正,南京银行和深发展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影响的波动性最高。与银行业相反,2007年股市行情大好,证券业和保险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其中,2007年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之所以取得巨额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一方面是由于持有大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严,另一方面,是由于2007年创新类的券商可以创设权证,海通证券2007年共创设了3只认购权证,7只认沽权证,创设总量达到10.12亿份,中信证券也创设了大量的权证,权证的创设是证券公司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三大保险公司因投资策略不同和金融资产分类的差异,使得其2007年至2008年公允价值变动的账面表现也不同,中国平安业绩波动最大,中国太保相对稳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把双刃剑在2008年股市大跌时显示出了另一面,造成了金融行业业绩的剧烈下滑,在2008年公允价值损失金额前10名上市公司中,保险公司和券商占据了5席。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国元证券、海通证券和中国太保公允价值损失分别为176.68亿元、83.16亿元、8.76亿元、8.20亿元、7.42亿元。由表3可以看出,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公允价值变动对于证券公司净利润的影响远远大于上市银行,并且拥有金融资产规模越大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受到的影响越大。

( 四 )公允价值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引入公允价值之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经济环境以及资本市场上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如目前在我国中央银行利率不断上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持有的金融债券价值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上升,其价值变动额会反映为财务报表中资产价值的变动和损益表中损益金额的变动。同样,公允价值计量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预测和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要考虑到公允价值变动对实际资本的影响,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控的,防止因市场大幅下跌导致偿付能力不足。而证券公司投资业务的会计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将会对投资理念、投资策略、自营投资规模、风险管理等方面构成较大影响。作为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水平高低、风险控制策略是否得当,对金融机构的持续、稳健经营至关重要。为了避免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损益和权益的大幅波动,必将采取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实施更加稳健的经营管理行为,将公司价值和风险管理紧密结合。

三、金融工具的案例研究——中国银行(601988)

( 一 )举例简介根据新准则,金融资产/负债要按管理者意图进行分类,按不同的计量方式进行计量,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如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可以选择使用套期会计方法,但需要符合严格的条件。企业的会计处理应当根据各单项金融工具的特点及相关信息的性质将其进行适当归类,以揭示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系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04年8月26日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1988”。主营业务是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地区从事全面的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和其他相关金融业务。

( 二 )中国银行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而中国银行持有巨额外币资产,为此中国银行的业绩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根据会计准则的披露要求,中国银行在2007年、2008年报中指出“某些衍生金融工具虽然对特定利率和汇率风险提供经济意义上有效的风险对冲,但并未被指定为会计上的套期,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因此,中国银行虽然有衍生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业务,但并没有按套期保值会计处理,适用的是《中国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国银行 (601988)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均由政府债券、公共实体及准政府债券、金融机构债券、公司债券、基金和权益工具构成。在所有的金融工具中,可供出售金融金融资产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再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但这三者所包括的债券类型基本相同,其重类的判断标准在年报中只按会计准则中的要求说明,过于笼统,对于理解三者的具体分类没有实际上的指导。2008年中国银行为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计计提了人民币314.37亿元的减值准备(2007年的减值准备为108.36亿元),2008年中国银行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提了43.27亿元减值准备(2007年的减值准备为16.12亿元),主要是为外币类债券计提的减值准备。截至2008年末,中国银行债券投资余额为16315.95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84.89 亿元,其中,人民币债券投资余额10309.12 亿元,增加了662.43 亿元,减持的主要是美国次级债。中国银行的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货币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权益衍生工具、贵金属及其他商品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等,交易性金融负债则包括外币证券卖空和结构性存款,这二者的分类相对明确。由下表可以看出,虽然中国银行按照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别及性质、名义金额及公允价值进行了披露,却没有披露衍生金融工具持有的目的、到期日、所采用的模型选择与参数设定、如何确认和计量相关的损益等信息,如报表数据使用者要与其他银行对比分析公允价值数据的差异或可靠程度,则无从下手。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非专业人员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专门培训是很难清楚的理解这些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交易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状况的影响的,显然这些信息还不具有可理解性。中国银行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反映在资本公积中,其所计提的减值转入当期损益,并因减持部分外币债券将相关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转出,所以2008年的公允价值变动储备由负变正,并非债券升值,而是将相关损失转出的缘故。相比较2007年,中国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2008年锐减,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行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度贬值所致。中国银行2008年来自金融工具的投资收益为336亿元,相比2007年78亿元的投资收益出现了大幅盈余,来自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收益达320.83亿元,约为2007年的3倍,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4%。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元的波动更为剧烈,致使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一路下降,中行在2007年之后产生了巨大的汇兑损失,2007年损失269.23亿元,2008年汇兑损失256.95亿元。由于业务的特殊性,中国银行面临着大量的外汇、利率等风险,2008年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有效地弥补了这些损失。

四、结论

金融工具的计量首先需要企业管理层根据持有意图对其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分类的结果的将直接影响计量方法。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或摊余成本计量,都取决于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因此,相似的金融工具也可能因管理层对金融工具的分类不同而计量方式不同。这给管理层的操纵行为留下了空间,也可能影响不同银行间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另一个计量的重要因素是对公允价值的判断。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仍然不高,利率、汇率等衍生品未完全市场化,导致公允价值缺少参考标准,不仅获取公开金融衍生工具的报价有难度,更缺乏相关的估值模型,即使是风险特征相似的金融工具,根据不同的假设使用不同的模型或使用不同的估计参数计算出来的公允价值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可以预见,随着银行业务涉及的衍生金融工具逐步多元化,确定公允价值过程中隐含的不确定性定会成为一个难题。我国刚实行新准则不久,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造成管理者盈余管理的动机借助会计手段得以实现,从而实现其对资本和利润的操控,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年报的信息质量,为了提高信息透明度,有必要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加强监管,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以提高金融行业的信息可比性和信息透明度。200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IFRS9),IFRS9两大变化在于:一是简化了金融资产分类,从原来的交易性资产、可供出售投资、持有到期时资产、贷款及应收款4大类变为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两大分类;二是衍生工具不用分拆,直接用公允价值计量。四分类变为两分类的一个好处是更忠实地根据经营活动来分类,而不再根据管理层的意图分类,减少了操纵的可能性;另一个好处是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维、高雅琴、张小涛:《新会计准则下银行资产分类会计选择的理论建模》,《会计研究》2008年第2期。

[2]任鹏:《2007年度沪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的影响与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第9期。

[3]钟岳松:《公允价值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财会通讯》2008年第2期。

[4]庄作瑾:《公允价值计量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中国金融》2009年第15期。

(编辑 聂慧丽)

作者:吴水澎 牟韶红

上一篇: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的构建论文下一篇:企业思想政治人性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