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改革国民经济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全球经济的冲击,使中国的商业银行面对着诸多的金融风险。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中国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商业银行改革国民经济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商业银行改革国民经济论文 篇1:

解析当前金融改革目标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摘 要] 本文主要是解析了当前金融改革目标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别从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改革、金融市场体系改革、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以及金融业务的多元化改革4个角度,结合当前中国新的金融改革方向和目标,对金融改革目标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希望对我国未来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更好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 国民经济;金融改革目标;证券;优化金融结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市场对于金融改革的需求逐渐呈现出更多的需求。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和国际的经济环境之中存在一定的不稳定以及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当前中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要注重国民经济转型与相关的控制金融风险、稳定经济增长、防止严重的通胀等相互结合。所以,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要逐步对当前国家金融的宏观调控体系进行完善,并且全面深化金融的改革,为当前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出一个更好的信贷和货币的环境,从而将金融服务的水准以及经济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促进中国的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1 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改革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组织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组织架构格局,不过中国诸如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大型的国有控股银行,虽然进行了相对应的股份制改革,但是仍然是国有资本占据绝对优势,在市场的金融机构竞争当中,依然是中国金融格局里较大的权重。当前中国的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的服务网点、服务的辐射面积,都相对超越了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当前中国的经济改革以及发展的状况不断深化,而且国民经济的内在结构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头都在发生着格局的变化,所以,金融改革制定的目标当中,建立起具备多元化以及跟多层次的现代化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就成为了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

加快对中国国内的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建设,能够更好地对中型银行以及小型银行的配置分层,还有布局结构产生更为合理科学的调整。中型、小型的金融机构以及融资机构在中国的准入门槛降低了,从而促进了民间资本的活力,并且规范了民间资本的流动,促进民间资本的合法投资。并且发展得较快的城市和区域,已经渐渐形成了城市的银行,这种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城市地区的融资能力,降低社会各界的融资成本,从而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改革,能够更好地促进政策性银行的运营合法性,从而对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畴予以划定。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能够更好地强化金融的细化,从而明确各类型金融机构对于各项金融业务的协作和分工,从而对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且在金融机构的改革过程当中,针对农业的借贷方式,能够更好地进行运转,从而为农民的金融需求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服务平台。

2 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中国的市场金融改革以及发展的目标,实际上就是对国民经济提供服务为核心,也就是通过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目标之中,非金融类的金融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要占到社会整体融资规模的15%以上。因此,资本市场和中国的金融业态,要更趋于层次多元以及功能丰富,才能够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当前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股份转让也进一步信息化,并且对于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更多的“绿色通道”。

2013年中国的证券业监督协会,已经对资产多元化转让提出了新的鼓励思路,并且鼓励企业进行有价证券、公司债券以及金融债券在市场上、交易所以及银行之间进行流转,从而促进企业的资产流转,激活市场资本的活力。而且要更进一步对资本市场进行多层次地构建,这一部分是在金融市场体系改革中的退市制度改革里产生影响的。而且创业板的退出,也可以进一步改革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融资规则。中国的证券业也开始主导相关的私募产品,这些也都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实质性的影响。

当前的金融市场体系改革是十分丰富的,对于市场的基础制度仍然要强化建设,而且对于金融市场中的主体货币市场和其他的子市场之间的联系要予以关注,这一方面的发展目标将会对货币市场的投资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3 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1)银行业在经营业务方面出现的升级转型。银行业内的金融机构要更注重对多层次信用贷款的投向政策进行适当调整。随着这一部分的改革,当前银行的信贷投资的资源,往往更注重民生大型工程以及城镇化的建设,从整体上对于国内市场内需是起到扩张和拉动等经济作用的。而且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其信用贷款的投资方向逐渐趋向于三农部分和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以及第三产业等,对于国民经济中的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能够起到非常大的积极推动作用。银行业在经营业务上的改革目标,更多指向了绿色的经济领域,如生态的经济、循环式经济以及低碳类的产业,并且对高污染以及耗能类的行业,特别是当前国民经济之中,产能出现过剩行业的信用贷款进行严格把关。并且对于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对于信贷结构进行深入的优化,调整当前银行金融客户的结构,并且对于企业以及个人金融业务的升级转型。而且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问题,要构建出一个更好的中小类型企业的信用评价系统,并且更为积极地推动多种层次的中小类型企业的担保系统,对于能够达到相关融资要求的中小类型的企业,可以透过创业板或者相关的银行债券市场进行直接性质的融资。

(2)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目标,更加降低资本上的消耗,能够推动当前金融资产的快速发展。当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目标,能够更快地促进企业的经营转型以及创新,从而对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能够对于产品的创新以及各种中间业务的经营范围进行扩大化。这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降低了资本的交易成本,从而出现了投资类、信用卡以及托管、离岸等新兴的金融业务。

(3)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改革方面,能够强化银行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控制的责任心态,从而促进对金融风险的管理控制的水平。这一类的改革目标,会对当前金融风险的量化考量系统和计量的系统进行运用,并且对当前金融风险管理方式进行系统的整合。这一板块需要对于零售类的信用贷款风险的合理控制和管理,对于市场上以及资本流动风险进行管理控制,对于各种票据以及跨境、跨行业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而且这一个方面对于当前国民经济当中部分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能提供更合理的规避和解决的方法。

(4)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银行业改革,可以促进金融业的创新。当前国有控股的大型银行以及各个类型的商业银行,很多都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对农村的金融业务开拓了不同层次的服务,而且能够更好地拓展农村的金融资本供应链条,对于当前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能够更好地提升。特别是对于农村的林权抵押、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以及相关宅基地的抵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此进行了探讨,并且也提出了农村土地确权的问题。因此,对于农村的银行金融改革,是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路向。在这一个目标的指引下,农村的各项融资形式的办理流程应该进行简化,而且对于支援三农的相关融资项目,其担保的机制已经逐渐出现了创新的趋势。

4 金融业务的多元化改革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1)金融业务多元化改革中信托业的发展。信托业的改革和发展,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是被压制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初期,这种信托业的建设,逐渐给市场的金融业态带来更多新的力量。信托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对于大型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的房地产投资提供更多的支持,在金融改革目标的指引下,信托业自身也会进行调整,对于其市场的定位进一步明确,而且加大了与银行之间的合作。

(2)相关的证券机构进行改革发展。证券机构的改革发展逐步加快,这种改革能够打破当前市场上证券产品的同质化,避免对于行情的过分依赖,而且提供更为细化的客户服务,避免市场中的客户流失等现象。这些方面都可以更好地促进证券行业进行结构优化和调整。而且证券机构的改革以及发展,能够创新自身的销售模式,提供具备行业差异化的服务,从而促进市场中各个证券商业机构的良性竞争,给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多元的证券金融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国权,徐露辉.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J].浙江社会科学,2004(4).

[2]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4).

[3]瞿强.比较金融体系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2(11).

作者:耿直

商业银行改革国民经济论文 篇2: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全球经济的冲击,使中国的商业银行面对着诸多的金融风险。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中国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面对的金融风险,然后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几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对策,以完善中国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风险 对策

一、引言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而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中以国有的商业银行为主体,因此,商业银行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金融的运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所产生的效应竟直接涉及我国未来的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和金融的安全。此外,随着全球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国际上正在孕育着新的金融竞争格局,这使得我国的金融业面对严峻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我国不得不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安全性。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现状

随着国际交易市场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金融业的风险范围。增加了金融债务出现的可能性,而面对较大的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组织也显得很无力,很难进行有效地协调。此外,国际金融的炒作也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一)资本充足率的维持和提高存在困难

资本充足率制约着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张范围,它是银行安全性和稳健性经营的一项制度保障,反映银行克服非预期损失的能力。它是衡量银行系统稳健性的一项及其重要的指标。从理论上讲,如果没有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商业银行就可以无限制的进行扩张。由于银行风险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如果让商业银行进行不断的扩张,那么商业银行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银行破产。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盈利水平比较低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都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由于我国的存、贷利率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所以存、贷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获得的垄断利润,此利息收入所占商业银行总收入的90%左右,中间业务所占的比例非常少,这就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非常单一,相对的盈利水平也比较低,缺少必要的弹性。

(三)国有商业银行体制不健全,内部管理落后

目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与许多先进的银行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高素质、专业性强的人才紧缺,国有商业银行人员结构需要不断的改善,否则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此外,相关的管理手段也比较陈旧,缺少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员工培训、薪酬待遇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一)推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

所谓资产负债比率管理就是每个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利率预测,在保持基本流动性的前提下,寻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增加收益。此外,还可以依据资产负债比率来决定资产的最佳结构。资产负债管理可以使商业银行在进行外部投资时对利率、信用等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在国际利率、汇率变动时进行主动的调节;使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平衡。

(二)促进金融业衍生工具的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随风险管理产生,以风险的存在为前提。该产品是为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而产生的,而不是为了让一些人谋利。金融衍生工具一方面可以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同时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在喜欢以风险的时候进行冒险投资。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信贷资产领域存在的风险是最大的。总结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知,房地产贷款的信贷化比较容易实施且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房地产贷款属于信贷资产,通过对房地产贷款进行证券化处理可以降低或转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

(三)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

美国爆发的次级贷危机表明其监管体制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改进。我国应该吸取教训,加强我国的银行业的监督。首先重视规制监管和原则监管相结合。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可以看出规制监管存在一定的弊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缺少适应性和灵活性。在金融市场上,金融市场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很科学合理的监管原则都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因此,我们應该采取规制性监管和原则性监管相结合的策略,增强我国监管体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降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其次,实施综合监管。从以前产生的金融危机来看,在一个开放的金融市场上,风险是具有传染性和连带性的。

四、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金融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金融业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一些问题,使我国的银行活动不断受到国际金融活动的影响,面对着诸如信贷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种金融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对金融风险进行规避、减轻或分散等,以保证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魏星.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与措施[J].中国市场,2010(22).

[2] 张宪有.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与措施[J].中国市场,2010(52).

作者简介:张莉(1970-),女,汉族,河北南和县人,就职于农行青海分行,研究方向:内控审计。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张莉

商业银行改革国民经济论文 篇3:

宏观经济下行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次贷危机波及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而我国在该种环境背景之下进入到了经济下行阶段,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实现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化解下行阶段对自身产生的不良影响成为了其重要工作内容。而本文基于此商业银行亲周期经营和经济周期相关理论进行着手分析,之后研究国内经济滑入下行阶段的依据,然后对商业银行于经济下行阶段受到的经营影响进行阐述,最后探讨商业银行良好应对经济下行的措施,以此为后续关于经济下行方面以及商业银行有效管理经营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上参考依据,更为商业银行未来稳定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研究力量。

关键词:宏观经济 经济周期 商业银行 影响

经济下行阶段中国内各个行业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更是陷入了发展困境,这就需要各个商业银行能够对经济下行有着充分性的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自身所要应对的发展问题,最终通過制定应对经济下行方面的实际措施来实现后续稳定发展。

一、初探商业银行周期经营和经济周期相关理论

西方众多经济学者在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就对经济方面相应的波动因素如政策因素以及投资因素和相应的制度等方面因素予以了多元化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同时影响较深的是学者洛特里以及哈耶克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这些学者站在宏观视角认为经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发展规律,结合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经济方面发展历史可以明确的表明当经济处于上升阶段之后必然会进入下行阶段。而对于该种宏观经济方面出现的周期规律性波动各个商业银行业展现出不同的经营行为,工商银行课题组在2013年针对经济下行予以研究之后指出宏观经济能够对银行信贷产生直接影响,由于不对称信息以及不完善信贷市场等存在,银行信贷在实际经营方面会呈现出亲周期特性,而该种银行实际亲周期特性也会反作用于宏观经济,促使宏观经济过冷又或者是过热。而一般来讲银行经营方面的亲周期特性主要是指上升经济环境中各个企业融资能力增强,而银行对相应借款人表现出较为乐观以及较高还款预期,在此背景下银行将信贷政策予以放宽并对信贷标准予以降低,由此贷款供给更加充分,从而促使企业融资更为便捷容易,经济也会更加繁荣起来;而在下行经济环境中市场表现较为萧条,同时各企业出现恶化经营现象,企业现金流面临断流,由此银行方面贷款逾期也会逐渐上升,信贷风险逐渐增加,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之下必然将贷款减少发放,最终引发经济衰退。

二、探析国内经济滑入下行阶段依据

1.下降的GDP增长率。就当前来讲我国在经济周期方面应用的是“增长谷”法予以研究,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后共历经三大经济完整周期,而当前正处于第四周期中实际下行阶段,而四大经济周期具体时间段集中在1981年到186年以及1987年到1990年和相应的1991年到1999年,2000年至今。而在第四经济周期中2000年到2007年属于经济上升阶段,GDP实际增长率从2000年的8%增长到2007年的12%,而从2008年至今经济滑入下行阶段中,GDP实际增长率从2007年的12%下降到到2015年的6.9%。相较于以往三大经济完整周期来讲,此次经济周期历时时间较长,无论是经济上升还是下行阶段均具备较为稳定经济波动。

2.出口逐渐放缓。在经过2000年到2007年高速发展之后我国具备了经济大国的能力,出口份额占到了世界市场11%左右,而出口规模的庞大几乎已经达到了世界市场能够吸收的上限峰值,随着近些年国际贸易方面摩擦日渐增加以及竞争日渐激烈,中国制定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恐将难以持续下去,尤其是出口方面规模无法实现高速扩张,以发达贸易区域广东来讲,其出口规模从2011年占全国出口比重的55%下降到2013年的43%,截止到2015年其出口规模继续回落2%。可以说在现今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环境背景之下国际市场需求表现较为疲软,加之我国出口以密集型产品加工为主,缺乏技术含量因此综合因素造成出口能力降低,而这也代表着当前经济滑入下行阶段。

3.下降的房地产投资。国内经济滑入下行阶段依据除了体现在上述两方面之外,还体现在下降的房地产实际投资。国务院在2005年的时候将房地产纳入了支柱产业行列中,在该种背景之下各区域政府纷纷将房地产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2000年到2007年全国房地产方面投资从15%上升到26%,而到了2008年之后全国房地产实际投资开始下降,由2007年26%下降到2015年的11%。而该种房地产方面投资的实际下降与国家宏观调控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了将房价过快上涨予以遏制国务院以及相应的国资委等下发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目前而言房价调控短时间不会出现改变,而这也代表着国内经济还需要继续处于下行阶段中。

三、探析商业银行于经济下行阶段受到的经营影响

1.信贷投放被限制。经济下行阶段中较为直接的表现集中在企业以及社会个体投资消费方面欲望的大幅降低,而对于商业银行则体现在下滑的融资需求方面,其信贷投放将会被严重限制。具体来讲下行经济阶段中各个企业实际利润获取逐渐降低,在该种环境背景之下银行实际客户群体也会相应减少,而其投放信贷自然也会受到阻碍。在政府主导市场的下行经济阶段中,银行实际信贷资金往往会将政府投资为主体的相关企业作为信贷投放核心对象,简单来讲就是由政府相关企业构成的融资客户。尽管政府相应财政信用能够作为其获取信贷的重要担保依据,但是各个商业银行均要求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还款计划包含在内,而这也就导致政府具备较高的担保方面杠杆率,此外部分的地方政府更是向多个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金获取进而产生了多头举债现象,在该种居高不下的负债率导致商业银行缩小信贷投放并减少信贷渠道。

2.中间业务增速下降。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由中间人参与并为相关客户提供委托事项或者是承办支付方面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处于下行经济阶段时无论是社会个体还是企业其收入以及利润获取均明显降低,因此对于中间业务方面的实际需求也会相应减少,此外下行经济阶段中关于股权类以及权益类和相应的贷款类等等代理产品均会面临收益总量的下滑,由此商业银行在该种中间业务方面日渐萎缩,据相关数据统计2008年之后商业银行整体中间业务在收入方面增长率逐年下滑,由2008年的130%下降到2012年的80%,截止到2015年已经下降到40%左右。

3.客户结构产生改变。商业银行于下行经济阶段中受到的经营影响除了体现在上述两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客户结构出现了较大改变。具体来讲,下行经济环境中政府会对市场予以竭力挽救并实施相应刺激经济方面的政策举措,而最受各国政府欢迎同时较为有效的措施有两种,其一是推进国内基础设施方面的大力建设进而带动产业实现良好恢复;其二是结合财政政策以及相应的货币政策对货币市场予以供应量实际调整。而对于各个商业银行而言上述两种方式会促使其在特定领域中投放大量信贷,由此商业银行实际客户也就会偏向于交通以及城建等相关企业主体,对于一些创业阶段相关中型企业以及小型企业而言其借贷则较为困难,由此也就导致了商业银行在客户结构方面出现了较大的不平衡状况。

四、探析商业银行良好应对经济下行的对策

1.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商业银行良好应对下行经济阶段对策体现在信贷结构的调整方面,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对于受限的信贷发展需要结合生命周期实际内在特征并对本行众多客户资源予以良好分析研究基础上,预测行业未来变化以及宏观调控方面重要政策,最终对信贷业务后续发展方向进行良好把控,而商业银行对于自身信贷结构的实际调整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其一是对重点客户以及项目予以高度重视并给予较大支持;其二是对于中型企业以及相应的小型企业予以信贷方面的支持发展;其三是要和资金方面具备创造能力的相关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尤其是在下行经济阶段中具备资金有效创造的相关企业本身风险抵抗能力较强,而对该种企业投放信贷风险也会相应降低;其四是对于新兴企业或者是行业予以高度关注并将其中优质客户予以良好挖掘。

2.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商业银行良好应对下行经济阶段对策还体现在创新中间业务产品方面,具体来讲,下行经济阶段中商业银行需要依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而对中间业务相应品种予以大力创新,尤其是需要开发出具备较小风险同较少占用资源的相关新产品,进而促使商业银行能够在不被资本金约束的状态下通过非信用相关业务产品获取经营利润,而商业银行创新中间业务产品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实际开展,其一是将结算业务予以深入性良好挖掘;其二是对于代理业务予以多元化的内容拓展;其三是对于金融相关衍生工具予以高度重视并推进其稳定发展。

3.综合多功能化发展经营。商业银行良好应对下行经济阶段对策除了体现在上述两方面之外,还体现在综合多功能化发展经营上,具体来讲综合多功能发展包含了综合化良好发展以及多功能化良好发展。其中综合化是指依托于国内以及相应国际市场将金融服务予以多元化发展同时对海外机构予以加快设置,进而实现租赁以及基金和相应信托保险等相关业务的良好发展。而综合化良好发展可以说是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并有效補充自身业务的关键手段;多功能化则是指商业银行需要对电子银行以及私人、投资银行和相应的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新兴业务予以高度关注,为众多客户提供多样化以及全面化、高质量金融服务,更加能够对社会责任良好承担。

五、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次贷危机出现之后国内经济在增速周期方面开始大幅回落,同时在结构转型实际压力之下滑入下行阶段,而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实际经营展现出的亲周期特性被众多国内以及国外学者予以研究,而本文对于商业银行良好应对下行经济则提出了调整相应信贷结构以及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和综合多功能化发展经营三方面建议,期望为商业银行未来长足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宪,熊启跃. 银行资本缓冲、信贷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 国际金融研究,2013,01:52-65.

[2]潘敏,张依茹. 股权结构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周期性特征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13,04:29-42.

[3]翟丽娜. 新形势下增强我国大型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可持续性研究[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03:18-24.

[4]王军只,毛笑蓉,王晓菲等.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资本、信贷行为与经济周期关系——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 金融发展评论,2015,11:97-111.

[5]孙凯迪,刘俊君,王旭东等. 经济下行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9:124-129.

[6]祁树鹏,冯艳,李京晓. 经济周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金融监管研究,2015,04:1-14.

[7]叶小玲,戴凯,耿耿等. 经济波动、管理层预期和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关系研究——基于2009-2014年A股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金融纵横,2015,08:33-40.

[8]李嵩然,马德功.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信贷行为与经济周期——来自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1:41-50.

[9]胡建光,姚伟强. 经济发展、银行特征与不良贷款水平——基于浙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金融监管研究,2015,07:50-60.

[10]赵霜茁,张晓静.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亲周期性实证研究及缓释对策[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01:80-85.

作者:兰澜

上一篇: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研究论文下一篇:硬件故障与计算机硬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