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16

摘要:建设精品课程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我校经济数学这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对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关键词: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创新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越来越注重数学的应用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数学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1:

面向差异化教学在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在高等院校的不断深入,原来在高等院校没有区分专业方向的高等数学课程,开始逐渐转变为分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本文以高校经济方向的高等数学教学为例,首先分析经济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学习对象差异大、数学教师经济理论不足、教材设置不合理、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和教学手段单一等。根据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通过选择突出经济专业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等方法,促进经济数学在课程改革中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差异化;教学发展之路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任何时代都是发展的主旋律。当前高等院校以培育创新型、综合性人才为主,数学作为许多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人才培育中作用较大。而经济类课程尤其需要一个好的数学基础,因此,经济专业的数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要与普通高等数学有所不同,要突出数学与经济的完美结合,突出使用数学解决经济类问题的能力培养。

一、经济数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个体差异大,教师难以全面照顾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受众人数不断增加,高等院校面临更加参差不齐的教学对象。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高等院校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对于高等数学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有的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是三位数,而有的学生高考数学成绩仅为两位数,高考数学最高分和高考数学最低分的学生之间分数相差甚至达到50分以上。数学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在学习相同经济数学课程时,接受能力大不一样,且一部分学生刚刚从高中阶段学习转到大学学习,不适应高等院校大班上课、课堂知识容量大、课程学习时间少的节奏,且经济类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效率往往差强人意。

(二)教师对所教专业课程知之甚少

高等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师往往都是毕业于数学专业,对于经济类专业知识所致甚少。教师在传授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解题技巧方面有所建树,但是对于经济数学还是存在一些空白领域。因此,高等院校常常会出现经济数学教师偏爱教授数学理论,极少教授经济应用类数学知识的情况,使得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专业需求脱轨。而高等院校经济数学教学课时较少,教师教学压力大,将大班教学改为小班教学不实际。

(三)教材适合专业程度低

当前高等院校主要是“2+1”和“3+1”两种教学模式,专业课程强化教学的课时越来越长,严重压缩经济数学的课时。当前很多高校的经济数学是高等数学教材内容的缩减,又没有融入恰当的经济知识。

(四)教学理念更新速度慢

高等院校经济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经济数学整体教学的内容把握不足,往往偏重高等数学理论知识的灌注,忽略使用经济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实际的理念。经济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目标有所不同,经济数学致力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服务于学生经济专业的双重目标,但是当前高校的经济数学往往只完成了前一个目标。教师自己也不擅长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类问题。而且高校经济数学课程课时往往较短,教师往往需要加快授课节奏,没有时间进行更加精细的讲解,部分学生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此外,部分教师误以为教授高等数学知识后,经济应用题都能迎刃而解,低估了应用问题的难度。加强高等院校学生自主能力没有达到自学的程度,教师没有带领学习的内容,往往都难以自主进行学习。

(五)经济数学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多年来都与黑板、粉笔和作业本打交道,长期下来教师也没有了最初的激情,大多数凭着职责需要继续讲授,而教师长期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如说课堂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不仅减少了教师自身教学的激情,枯燥沉闷的教学课堂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更加需要毅力克制自己进行学习。

(六)教师对学生学期考核评价指标单一

高校经济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综合评价时往往通过平时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到课率和期末成绩等座位考核的因素,这使得学生考核偏重成绩考核,数学基础较差但是综合素养高的学生在这种考核方式中较为吃亏,甚至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经济数学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实现教学发展

(一)选择教学内容,突出经济应用

经济数学教学在教学课时安排方面要注意經济专业的实际需要,坚持实用性原则,注意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适当调整高等数学理论知识和经济应用知识各自的占比,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问题解决方法教学贯穿教学的始终,改革传统数学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将经济数学提升到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度。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古往今来生动形象的知识引出知识点,如在讲解积分知识时,可以将微元法与中国古代小故事“曹冲称象”结合起来,通过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兼顾了数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高校教师在经济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一方面是在课程内容讲解过程中,多联系实际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兴趣;另一方面是多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寻找答案,比如说在进行复合函数和初等函数这一经济数学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函数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对函数形式进行分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不再觉得经济数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而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学问,经济数学在每个人的身边。当学生学习有进步或者创新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让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培育学生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三)借助现代科技,尝试新型教学手段

当前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数学课堂效率不断提高,PPT、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经济数学教学课堂,但是在这些现代化手段的支持下,也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模式,要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融合,让传统的经济数学课堂因为新手段的融入焕发新的活力,比如说在进行微分预算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注意做好经济数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经济教师参加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课堂融合的培训,使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数学教学更加完美地融合。

三、教学实施中主要遵循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实施中要做到两个“重视”,两个“淡化”

两个重视指的是经济数学教学中数学理论知识和经济应用知识应该同样重视,而两个淡化则指的是淡化复杂的数学计算和淡化数学理论体系。数学理论知识是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相当于数学学习这栋高楼大厦的基石,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解数学理论知识上,要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充分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数学理论知识,那么后续的公式、法则和解题方法就更加没办法继续学习。而在高校经济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经济数学理论知识教学,就要适当减少难度大的数学推理和计算过程,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构建极具特色的经济数学教学体系。

(二)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教学的精华所在,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桥梁,经济数学教学体系是两条平行的河流组合而成,一边是经济数学知识的河流,一边是经济数学思想的河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使得经济数学教材中众多知识点转化为更加优化的知识架构,因此,经济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数学思想这一主线,将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有效提升经济数学教学效率。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要切合实际,解决教师“会教”的问题

教师自己理解了知识还不够,要学会将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在教学手段上注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还是要抓住学生这一学习主体,避免课堂由“人灌”变成“机灌”。定期使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解题,不仅减少了教师和学生在复杂计算上花费的精力,还提高了学生解题的准确率和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

(四)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恰当,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

学生能够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学习,教师在高校经济数学开学第一堂课,可以不必急着进行经济数学知识的教学,先教授学生经济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身份和角色的转换。首先,教师要培育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这一能力是学生以后人生中一项重要的能力,教师在教授学生自学的方法后,在以后的每一学习阶段都要安排适量的自学内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每节课教授完成后,布置下一次课学生预习的内容,并在课前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预习的效果,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思考总结,让学生掌握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会用。

四、結语

总而言之,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之路还很漫长,现在处于改革的初级阶段,经济数学相对于高校其他专业课程改革更加艰难,必须脱离高等数学教学体系自身的限制,且经济数学改革无论是选择突出经济专业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还是创新教学手段等方法上,都还可以继续改进和优化,都说明经济数学在改革道路上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陈芳.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7(10)

[2]梁金荣,王善勤.探究创新理念的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思路[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2)

[3]刘立霞.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7)

[4]陈燕燕.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

作者简介:张菊(1982— ),女,汉族,四川德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经济数学教育。

作者:张菊

经济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2:

财经类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建设精品课程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我校经济数学这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对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创新

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越来越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因此,在经济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将数学的抽象理论与经济问题结合起来,突出经济数学的应用,突出“用数学”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一、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突出经济应用

特色是课程的亮点,经济数学课程的特色就是突出“应用”。从经济数学课程中涉及的数学内容本身来讲,其理论严谨,方法经典,无可挑剔。如何运用这些经典的理论与方法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帮助?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经济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这些问题是我们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

1、广泛调查研究

我们课题组通过对我校财经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数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征集数学教师、专业课教师、广大学生对课程改革的建议,汇总所有的调查资料,整理研究,写出了调查报告《财经类各专业课程涉及数学内容、方法调查分析》。

2、突出经济应用

应用是数学的特征之一,在应用中数学获得发展的动力。数学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有力手段,经济发展为数学提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数学与经济的结合使两者获得共同的发展。因此,经济数学课程必须贯彻应用性原则。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修订了教学大纲,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突出经济数学的应用性,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改革:(1)极限概念用描述性定义;(2)微分中值定理采用几何说明法,并按先柯西中值定理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次序结合应用讲解;(3)空间曲面及其方程作为多元函数的几何意义出现,其内容取舍以满足多元函数微积分学的需要为度;(4)突出经济应用;(5)引入数学建模知识,加强经济数学模型的教学。

3、教材建设

通过调研明确了财经类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讲义和教材,教材编写注重介绍数学的基本思想与经济应用,加强数学基本方法的训练;教材的每一章后面专设一节财经类经济应用内容,教材充分体现了我校财经类专业特色。

4、模型教学探索

根据财经类专业特点,编制了二十类案例分析模型。积极推行数学建模,建立经济数学实验室,试行经济数学模型或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探索把数学理论与方法运用到经济学中,使学生领会数学模型的构建;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用“模型插件法”开展模型教学,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将经济问题进行数学处理的能力。如商业购销中的优化问题、商品竞争及投资风险估计等就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从建模过程来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抽象过程,要善于抓住实际问题的主要关系,经过合理的简化,找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与某种数学结构的对应关系,把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这里有两个核心问题:

1、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我们认为,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去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要善于激发、及时抓住、不断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的创造性思想火花。

2、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切实加强数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讲解,利用在教学科研中所积累的对数学科学思想方法的体会去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了实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我们经济数学的教学始终坚持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着重培养学生如下能力:一是把握数学思想、理解数学概念的能力。二是数学应用与数学建模的能力,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和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及联想思维等数学思维能力。

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前提,就素质教育思想及其在教学活动各环节中的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中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数学教学中的归纳法与演绎法,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积极探索“问题导学法、讨论+研究法、自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革习题课,使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开展讨论的重要环节。

课题组制作了全套的经济数学多媒体课件,经济数学课程全部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大课堂信息量,使教学过程直观化、形象化、多样化,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在于: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富有启发性的引导,师生的互动交流。如何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我们为此开展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努力将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与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一条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之精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的新路。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优良,学生满意率达90%以上。

三、建立网上教学资源——经济数学精品课程网站

利用校园网打造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经济数学精品课程网站。网站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模块,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程讲解、练习检测题(包括解答)、经济案例分析、复习题、数学模型等,这些扩充性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时数的不足,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和延伸。开辟了网上经济数学园地,设置了问题征解(含理论与应用问题),开展了网上在线辅导答疑与指导,进行师生网上交流研讨。学生利用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模块,可了解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课程讲解的模块,可便于进行课程预习和复习;通过习题解答的模块,可检查作业的正确性。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在传授知识方面更加形象直观、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网络教学的问卷调查表明:85%以上的学生认为有较大收获,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数学的方法”。

四、按照精品要求,搞好课程建设

建设精品课程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课题组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经济数学被评为我校首批立项建设的重点课程和网络课程,经过课题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研制了经济数学试题库和全套的多媒体课件,建立了经济数学精品课程网站。课程建设的经验在我校教学工作大会上作典型发言。2006年“经济数学”被评为湖南省首届省级精品课程。完成的湖南省教改课题“面向创新教育的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获2006年全国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完成的项目“财经类专业经济数学课程的改革、创新与实践”获2006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我们深知,要全面达到“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要求,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只是这个长期努力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起点。

[责任编辑:文和平]

作者:吴建国

经济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3:

面向创新教育的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思考

摘 要:文章分析了现行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改革设想。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经济管理类专业 经济数学课程 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经济数学”是高职高专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好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以及学会怎样去应用数学知识去理解和解决有关经济方面的基本问题。经济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经济学研究、应用的重要工具。…因此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既要重视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更应注重将数学的抽象理论与经济问题结合起来。根据我们学院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体现数学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对经济数学课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

一、目前高职高专经管类“经济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经济数学”是一门思维抽象、逻辑严密的科学,适合于教师讲、学生记、课后练的模式进行教学。而事实上,枯燥的定理、定义的讲解,繁琐的例题、习题计算,逐渐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局限性逐渐明显,现行的高职经管专业“经济数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缺乏创新精神。内容陈旧

经济数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我国21世纪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相差甚远,教学内容陈旧,重数学理论轻经济应用;重运算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灌输、轻数学思想的培养;重连续轻离散,缺乏现代数学内容。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调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着,尽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显不够,如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学时相对较少的情况增大教学容量、拓宽教学空间而又兼顾学生的掌握情况值得探讨。

3 评价方法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经济数学的的学习评价方式仍以笔试为主,片面强调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计算能力的提高,使得本来数学功底就薄弱的经管类专业学生对数学畏惧害怕,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是经济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

4 “经济数学”课程的设置与经管专业课程的设置脱节

经济数学与经管专业的专业课程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如何进行衔接,是目前许多高职经济数学课程设置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教学的老师和学习的学生都无法明确经济数学中究竟哪些知识会在以后哪些专业课程中具体应用到。而一些需要用到经济数学知识的课程却先于“经济数学”课程之前开设。

5 “双师型”教师匮乏

目前很多讲授“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师自己对经济问题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应用,这也是造成“经济数学”课程重理论、轻应用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教师自身水平,也是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面向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实践

1 明确经济数学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教育理念

明确经济数学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是面向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经济数学改革的核心。用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来指导人才培养工作,这是涉及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最高原则。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所持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三个一体”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创新人才的培养。“三个一体”就是“融合数学文化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一体”。明确了以培养“理解、转化、应用、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即培养学生通过对数学概念、方法的理解掌握,促进其消化吸收经济学概念和经济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通过应用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 编写符合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

编写符合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科学设置课程、精选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是面向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基石。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好以“应用为目标”和“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关系,从而科学设置经济数学课程,精选经济数学讲授内容,以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数学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素质去从事经济问题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还要让学生会使用数学。重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对严格的数学定义、命题,复杂的证明和计算内容,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有所取舍,知识面应宽一些,对知识点的难度可以低一些;二是对思想性强、不容易理解的概念要多介绍其产生的背景,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创造的思维过程;三是与经济联系比较紧密地一些概念,如函数、导数、边际、弹性等,多介绍应用案例,让学生在使用数学的同时,鼓起探索数学的勇气。

同时,还要改进考核方式,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经济数学的考核要摒弃完全以笔试为考核方式的传统做法,考核主要以学生完成课业的质量来定,考核方式应灵活多样,不但要考察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主要做法为以笔试形式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識和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占70%;平时成绩占10%,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到课情况、口头提问以及数学实验成绩等综合评定;期中考试、数学实验课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占20%。

3 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重科学训练

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重科学训练是面向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经济数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关键。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好的教学方法关键要适应教学对象,具体的教学方法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地我们使用“案例驱动法”引人数学概念和方法;用“问题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用“讨论法”展开习题课的教学。另外在经济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度、适量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课件应突出专业特色以及重点、难点。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对于解题思路、证明方法以及教学中的难点必须要在黑板上演算、推导,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纯粹使用多媒体,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质量是面向

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经济数学改革的关键。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除了自身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还要加强相关专业,如经济、金融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使得经济数学老师成为“双师型”人才,只有教师即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又具有较强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实现数学与经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强数学教研室和专业教研室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开展数学课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效合作,做好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及实际问题衔接部分的教学工作,是教会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5 选取优质教材、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选取优质适用教材、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是面向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经济数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教学内容的改革离不开教材的支撑和推动。任何一门课程,尤其一门优质课程,必须要有一本与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相适应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材。在教材建设上,强调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原则。而统编教材一定要选取优质的国家规划的获奖教材。

对于学校教育层面而言,浓厚的学术氛围的熏陶,对于教师、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组织本专业老师开办定期的学术讲座。定期举办经济数学及数学建模论坛,引导学生开展兴趣小组、学生设团活动,以期对有关学科应用与前沿发展进行探讨。

三、结语

“經济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教学中还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变原来的不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我们对“经济数学”课程体系的初步改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明显的增强,考试成绩的合格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后将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丘成桐,数学与科技[J].数学译林,2004(2):166—171

[2]王东升,浅谈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6):125

[3]陈笑缘,刘 萍,经济数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王香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2—72

[5]顾祥林混凝土结构[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40—260

[6]A·H,尼尔逊,混凝土结构设计[M].过镇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65—280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王香丽)

作者:粱 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