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旅游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但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的系统性、一体化程度和有效性都有待提升。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实践旅游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践旅游管理论文 篇1:

浅谈企业实践经验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和内部的深入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该行业一线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阵地,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十分必要。而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要与实践中的案例教学相结合,给学生营造“实战”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教师的案例如果没有企业实践的经验,一些简单陈旧的流于形式的案例教学活动,是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只有在一线掌握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在教学中举一反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企业实践经验;教学

目前旅游业发展呈现大众化、科学化,旅游消费方式也在不断改变,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和内部的深入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该行业一线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阵地,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十分必要。而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或者一些简单陈旧的流于形式的案例教学活动,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 中职学校教育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

二、 中职学校学生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年龄段都在16~22周岁之间,这部分学生中考成绩分数较低,是应试教育下的弱势群体,升学失利,有较强自卑心理。文化基础较弱,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进入校门,不是为了学习,或者进入校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学习。因此,他们中间有部分人没有任何学习目标。正由于基础差,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上的挫败感非常强烈,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厌学心理严重,自然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而这个时候,学生会很快地得出自己不是学习

这块材料的结论,马上放弃学习。因此,不努力的中职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学生之所以坐在教室里,都不是因为自己想要来到学校,或是喜爱这个专业,有不少学生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进入到中职学校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学习的兴趣,后面的学习就成了难题。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变得很难。

三、 企业实践经验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面对中职这样的学生素质和学习态度,在旅游管理专业课上如果只是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照本宣科的、枯燥的教学方法,最后只能是老师

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更痛苦,不仅低分还低能!以《导游实务》专业课为例,这本书的每一章都需要有在旅行社工作过的经验才能够把课讲好,

讲得生动,讲得让学生爱听,愿意听。因为我在假期经常给旅行社带团,在讲致欢迎辞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在把基本的要素讲完之后,分别表演了四种不同风格的致欢迎辞,学生很兴奋。我趁势让学生课下准备自己的风格致欢迎辞,在一个晚自习时进行模拟比赛,非常成功。假如没有实践的经验,即便是有致欢迎辞的文稿,那也只是毫无神采的念出来而已!

(二)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纸上谈兵的课堂教学只能是失败的教学!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上专业课后,我在课堂上不仅根据教学内容举出实例,而且还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出“实战”氛围,提出问题,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导游服务规范时,这一章的内容是学生将来从事导游工作最重要的业务知识,不仅要记得牢,还要灵活运用在带团中。我们学校条件有限,没有导游实训室,我就以教室的门作为接站口,讓一位学生表演接站的导游服务,下面的学生来找错。在表演中,在找错中,在一片笑声中,学生很轻松地记住了理论,掌握了技能。如果老师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设计出这样的情境教学吗?

(三) 丰富学生的专业见闻

中职学生学习有很强的专业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是要从事旅行社工作的(改行除外)。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在企业实践中遇到的案例多给学生讲一讲,将来学生在工作中也许会少走一些弯路,或者遇到类似问题知道该怎样去冷静解决,又或者你把问题说出来,让学生讨论如何去处理。在讲到行李丢失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时,我就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告诉学生一定要做到提醒义务,尤其是航空托运,国人素质实在不敢恭维,要提醒客人下机后即刻赶到行李提取大厅寻找自己的行李。因为如果行李丢了,航空公司不一定理赔你所有的损失,那客人就会责怪导游,把责任算到导游头上,这样整个行程就会很不愉快。在带团时,每一次上车时都要清点人数,不仅地陪点,全陪也要点,否则少一个人,他所有的交通费都是你出。在讲到导游行为禁忌时,学生问我为什么不能当着旅游者的面化妆啊。我告诉他们这些禁忌都是和国际接轨的,女性化妆在国外是一件私密的事,当众化妆是很失礼仪的事情。试想,如果没有实践,仅仅在网上查一些资料,能举出这么多鲜活的案例,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闻吗!

旅游管理教师的案例从哪里来呢,没有企业实践的经验,一些简单陈旧的流于形式的闭门造车的案例教学活动,是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只有在一线掌握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实践技能都到提升,才能够在教学中举一反三,使教学更接近企业要求达到最佳的效果。并且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时,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可以更贴近市场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充分理解所授课程在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作用,能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形成相应的旅游职业能力。如果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不了解企业岗位的真实需求,就无法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如果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不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就难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如果教师的教学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只是枯燥无味地“咀嚼”教材上的文字,就难以驾驭当今形势下的职教课堂,教出来的学生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也无法胜任旅行社的工作。而随着社会、行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综合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职业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能力,做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所以旅游管理专业老师只有到企业去实践,获得大量一线材料,才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的学生能真正达到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商教研究,2007(1).

[2]钟杏云.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吸引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

[3]教育部关于制定中职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作者简介:王玉影,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蒙城县建筑工业学校。

作者:王玉影

实践旅游管理论文 篇2:

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但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的系统性、一体化程度和有效性都有待提升。本文从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的现实意义切入,构建“纵向层次化,横向模块化”项目化实践课程体系,搭建学生实践能力成长阶梯,形成具有内在的知识结构逻辑的“项目化实践课程群”,并就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的实施,给出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管理制度建设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纵向层次化;横向模块化

引言

不同于研究型本科和高职高专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调专业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将高新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能力[1]。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理论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作用[2]。现大部分院校都已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注重实践环境的优化,加大了实践课程的建设力度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投入。但仍存在实践内容未形成体系、与产业实际脱节、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较多、创新性实践较少、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2]。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虽然就业容易,但是眼高手低、上升潜力小、行业流失率高[3]等问题突出,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实践教学项目化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前沿和趋势之一。实践教学项目化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工作技能技巧、训练学生项目意识与合作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概述

(一)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化的内涵

项目化教学(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复杂且真实问题的探究、设计、规划和实施,不断地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法。目前,在一门独立的课程里实施项目化教学已较为成熟,但分散的项目化教学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是有局限性的,实践教学资源的内部整合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按照项目化教学思维构建实践教学系统,建立实践教学环节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熟练的专业技能、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旅游管理和服务实际工作流程中涉及大量的隐性知识,如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等通过体验积累才能传递和深化,诸多应用性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实际工作过程操练能够融会贯通。用精心设计的项目引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负责项目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评价和总结,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答疑解难的作用,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展示或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全面参与体验项目,完成全过程。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使实践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具针对性,操作指导更具体,教学考核与绩效管理更规范,项目的成果转化更便利,有利于形成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共同体,显著提高实践教学成效。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与项目化教学要旨有天然的契合性,有利于克服现有实践教学的多种弊端,提升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服务学生职业生涯成长。

(二)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的要求

1.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实践教学项目化与传统实践教学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接受项目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项目指导教师再给出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把指向模糊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指向明确的自我提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往往会对一个人的实际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是引导旅游行业发展和员工行为的核心所在,也是吸引旅游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的实践教学重形式、重结果而轻过程,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造成旅游本科生普遍缺乏踏实肯干的职业精神,职业认同感和工作热情欠缺,缺少用行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意识。通过紧密结合实际的实践项目,亲身体验旅游服务和管理工作,用明确的项目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项目化运营过程激励学生思维创新、行动创新,帮助学生构建职业生涯蓝图,提升职业认同感;通过深入产业运行实际,深化学生对行业和职业的理解,逐渐渗透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3.增强学生对职场的适應性。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进入旅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往往是从产业一线的岗位开始,学生熟悉一线工作流程,适应旅游企事业单位一线的具体工作,掌握工作技能和技巧才有可能获得晋职机会。针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行动能力弱的问题,借助项目化实践训练平台,为学生创造培养和锻炼职业技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产学结合的项目化实施过程丰富学生的从业经历,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提升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毕业后实现高位就业。

4.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是时代的要求。项目化实践教学由学生自已组建工作团队,制定工作计划,明确项目分工。工作过程中既需要团队成员积极努力,发挥各自优势特长,也需要各成员之间保持沟通和配合。项目团队分工合作随着项目进展也会经历调整和优化,这一过程不仅是一种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过程。丰富的项目团队合作经历,能使学生对团队精神、合作意识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更能适应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要求。

5.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不仅是旅游行业发展对旅游本科生提出的能力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根本体现。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但学生只有自主的发现问题、深入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实现构思与创造。在项目化实践考核的推动下,在项目成员的触动和激励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于竞争的自主创业意识,形成创新创业的内驱力,当条件具备时,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才有可能转化为创新创业行为。

二、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它由人才培养目标总体确定,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在课程体系中。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按照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构建“纵向层次化,横向模块化”项目化实践课程体系,搭建职业能力成长阶梯,形成具有内在的知识结构逻辑的“项目化实践课程群”,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地方产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实践教学体系与职业能力需求有效对接、实践绩效评估与行业标准和资格认证有效对接。

1.依据应用型旅游人才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设置实践课程。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旅游电商、旅行社、旅游景区、会议会展服务公司、节庆礼仪公司、旅游规划策划机构、宾馆饭店以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从事导游服务、旅游咨询与市场推广、营销传播、项目运营与服务管理等工作。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对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罗列和筛选,本着“有用、够用、能用”的原则将技能、知识和素养封装在一系列项目中,调整实践课程设置,明确各实践项目的任务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

2.项目化实践课程设置“纵向层次化”,搭建实践能力成长阶梯。专业认知、技能与操作训练、专题实践课程、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按照学年呈递进式设置,构建职业素质专题训导、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和行业评比获奖为目标的能力成长阶梯,使学生从进校到整个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层层深入,逐级递进地掌握旅游管理和服务技术、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实现从生手—熟手—能手—专家的转变。

3.实践课程“横向模块化”,组建“项目化实践课程群”。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旅游产业人才需求实际,将《旅行社概论》《旅行社实务》《领队业务》等组成的旅行社实践课程群,《旅游规划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统计学》组成的旅游市场规划与策划实践课程群,以及由《旅游电子商务》《新媒体技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互联网+旅游新业态实践课程群,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与旅游产业链无缝对接。

三、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實践教学项目化改革的实施建议

1.组建双元双优项目化实践课程教学团队。采用二元矩阵模式组成项目化课程团队,淡化教师的课程“属性”,按照项目目标以课程团队方式组建指导教学团队。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产学研实训基地和实训平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组建职业方向能力课程模块团队、技能训练项目课程团队、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团队,整合优质师资为学生提供指导,提升课程的开发水平,保障项目实施效果。按照培养与引进并举、以培养为重点的原则,通过整合校内资源、鼓励深造和访学以及参与企业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素质全面、富于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2.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实践项目为纽带,在新生职业体验、阶段实训、课程嵌入、岗前培养、技术讲座、项目实战、毕业设计实践等环节与旅游企事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培训教师三种形式拓展学校与国内外公司合作的范围。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①共同参与: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共同授课、共同开展实习评价;②共同管理:在入学遴选—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共管;③成果共享:即教材与企业培训资料的互享、行业技术软件与实训创新成果的互享、师生研究成果与企业技术数据的共享;④责任共担:即人才培育责任、实习管理责任、人才就业责任。依托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企业教师工作站等平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3.制定项目化实践课程管理制度。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既需要可行、有效的细节设计,又需要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参与项目的热情,实现教学设想。需要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包括:一是立项审核制度,通过立项审核,排除实践设计中的非理性因素,减少资源浪费;二是沟通制度,通过沟通交流制度,使实践教学利益相关者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和及时反馈信息,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三是过程管理制度,过程监控和绩效考核相互配合,既保证项目得以按计划进行,又保障项目经费的科学使用;五是成果转化制度。科学的成果转化制度,既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又可以促成创新创业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体现项目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7):94-98

[2]刘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实施效果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5):100-101.

孙丽霞,姜生元,李建永,等.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4):4-4.

[3]周丽.基于实践训练项目化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探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6):111-116.

作者:刘佳雪 吴鑫 周丽

实践旅游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摘要:新形势要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根据市场的动向而不断调整教学体系,结合旅游管理相关教学过程中实际规律,进一步加强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使得培养的人才能够保证相关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对我国相关旅游专业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与实践

作为一门具有强实用性及实践性的学科,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出一批素质高、对社会相关产业有帮助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也是愈来愈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将教学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融入实际社会,从而来使其了解本专业与旅行社、旅游景区及其相关的消费场所之间的联系,继而打造一批稳定长远的实习基地和就业渠道。怎样完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强化教学效率是每个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无法清晰认识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旅游业的服务方式和旅游产品的种类就会多样化,且变化更新的速度会更快,因此,要想在日益白热化的旅游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旅游企业必须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为实践性和应用型。然而,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人才时,依然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处于明显的落后地步,且实践教学涉及较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安排大部分的时间讲述理论知识,却很少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中亲身体验、亲身实践,这就导致师生均不能从中找到一些可操作性的细节和指导性的内容。

2.旅游企业太过看重自身利益,导致实习生被过度使用。旅游企业在安排人员时要注意根据客流量淡、旺的时间分布来做好人员配置工作,在确保能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效用的基础上,还需要尽可能地减少管理成本,这就使得相关旅游企业不选择无时间保障、无实际经验的实习生,从而导致在参加实习过程中,有的需要学生自己缴纳培训费,有的则只是通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后就安排就职。在旅游旺季则随便安排学生来接待游客,如有游客对其服务质量表现出不满,就将责任全部划分到实习生。这不但让学生感觉到在实习基地不能学到相关的实用性技能和知识,而且还将进一步挫伤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这也阻碍了高职院校更深入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还增加了学生融入旅游企业的难度。

3.学习和企业缺乏必要的沟通,使得“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实行人才培养及输送政策,既可以保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满足学校对学生的就业安排任务,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但是怎样合作?将会碰到哪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深思。目前的局面是学校和企业之间过分看重自身利益导致相关合作不深甚至没有的情况。相关的高职院校并没有主动去寻求旅游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没有建立完善稳定的实习基地,旅游企业也由于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过少,而不知怎样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这就让双方都浪费掉了有利的合作时机,让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开放型的教学理念。要想能够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首先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培养人才是为了服务于旅游企业的教学观念,将校企合作当作突破口,进而引发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推动专业设备的建设和教学的建设,从而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树立开放型的教学理念,杜绝“闭门造车”的观念,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体系,进而使得培训出专业人士能够完全满足旅游企业的发展需要。

2.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稳固实习基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实践性和应用能力,以便适应旅游企业的各项需要。因此,学校要与旅游企业之间进行有规律有计划的联系交流,要全面了解旅游企业对人才能力的真正需求,然后根据相关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方法。双方之间建立互信共赢的良好合作关系,让旅游企业成为学校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这就为实践教学创造了场所,同时也能让旅游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为日后的正式入职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3.加强管理实践教学,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旅游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实习,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加强其对专业的深入了解,这是在理论教学过程完全不能达到的成效。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为了确保学生在校外实习的成效,能够真正学到一些实用性技能,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学校要为学生选择管理标准、设备设施环境好的知名旅游企业。其次,学校应该与旅游企业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通过结合二者实际需要来制定高标准,从而来要求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而让学生具备岗位所要求的基本职业素质。

4.实行教师教学考核制度,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最终成绩应该由三部分构成,即实习单位鉴定分,实习、指导老师评分和实习作业分等。而不能仅仅将实际操作的成绩当作评定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成绩的唯一指标,在评价成绩的过程中要偏向于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等,始终坚持把过程考核与综合能力测评、考核保准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通常而言,实习单位的评测分占总成绩的60%,而这项评测中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了实习学生小组的评价、相关指导老师的综合评价、实习企业的评价等。而学生的实习作业占到总成绩的40%。其次,由学校和旅游企业共同签署的实习合同,通过结合实习教师与实习生对相关旅游单位的综合性评价,来对实习单位的旅游合同能力进行考核。这也能为学校是否应该继续与旅游企业签订合同,是否继续将其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而提供重要参考建议。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实时观察到旅游市场的最新变化,并能及时做出教学调整,充分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应该不断加强与旅游企业的交流沟通,与相关企业保持联系,创建良好的合作平台,从而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当然,学生也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机会,在真实环境中不断锻炼自己,综合发展、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让自己成为出色的旅游管理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与实训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2JGB398。

作者:廖俐

上一篇:水产生物技术论文下一篇:医院资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