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患者护理研究论文

2022-04-28

[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分析“边缘时间”安全隐患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鼻内镜手术患者护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鼻内镜手术患者护理研究论文 篇1:

认知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鼻窦炎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收取我院100例鼻窦炎手术患者,并将鼻窦炎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期间,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鼻窦炎手术患者语言交流(70.33±4.56)分、社会功能(80.98±3.45)分、心理健康(83.45±5.67)分、自我护理(88.36±2.6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炎手术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认知护理干预;鼻窦炎手术患者;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不断发展,鼻窦炎手术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由于患儿进行手术后,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影响手术治疗效果,降低生活质量[1-2]。因此,本院选取100例鼻窦炎手术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认知护理干预,主要内容见本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收取我院100例鼻窦炎手术患者,并将鼻窦炎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期间,其中50例患者为观察组,50例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组;年龄在40~50岁之间,女性患者有25例,男性患者有25例,观察组鼻窦炎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45.12±1.12)岁。

对照组;年龄在41~50岁之间,女性患者有26例,男性患者有24例,对照组鼻窦炎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46.21±1.18)岁。

观察组鼻窦炎手术患者、对照组鼻窦炎手术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能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鼻窦炎手术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为鼻窦炎手术患者对的日常护理。

观察组:观察组鼻窦炎手术患者使用认知护理干预。

(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主动和鼻窦炎手术患者进行交流,在进行每项护理工作前应向患者详细说明,告知患者疼痛为正常现象,通过采用倾诉法、情绪转移法、意想放松法转移患者对自身病情和疼痛的关注度,从而缓解患者的多种不良心理情绪,增加鼻窦炎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心。

(2)认知干预:采用发放宣传资料、示范教育、随机教育等多种方式告知患者疾病的用药方式、治疗方式、病因等,告知患者鼻腔冲洗的正确方式,增加患者对鼻窦炎的认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鼻窦炎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语言交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自我护理等四个方面评分,哪方面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将两组鼻窦炎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交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自我护理评分进行统计处理,生活质量评分使用t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鼻窦炎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交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自我护理评分进行对比后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鼻窦炎手术患者语言交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自我护理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鼻窦炎手术患者语言交流(70.33±4.56)分、社会功能(80.98±3.45)分、心理健康(83.45±5.67)分、自我护理(88.36±2.6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鼻窦炎患者呈上升趋势,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鼻塞,临床上常采用鼻窦炎手术进行治疗,通过采用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鼻窦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认知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认知干预等措施,通过增加鼻窦炎患者对自身康复、治疗、病情的认知,改善其消极观念,使患者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加其生活质量,因此, 认知护理干预为鼻窦炎患者首选护理方式[3-5]。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鼻窦炎手术患者语言交流(70.33±4.56)分、社会功能(80.98±3.45)分、心理健康(83.45±5.67)分、自我护理(88.36±2.6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鼻窦炎手术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认知护理干预对鼻窦炎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8):253-254.

[2]洪伟兰,蔡玉珍,黄月梅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27-128.

[3]陈莉.无缝隙护理在提高鼻窦炎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5(18):62-65.

[4]邓藕珠.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出院患者的护理管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4,45(26):443-443.

[5]谢菁.提高鼻窦炎手术围术期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4):248-248.

作者:胡丽萍

鼻内镜手术患者护理研究论文 篇2:

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

[摘要] 目的 研究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分析“边缘时间”安全隐患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安全隐患(3%)、负面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安全隐患与年龄、术前焦虑情绪呈正相关,与文化程度、护理资源利用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结论 “边缘时间”安全隐患影响因素很多,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缓解负面情绪、减少安全隐患。

[关键词] 耳鼻喉手术;边缘时间;安全隐患;护理干预

“边缘时间”(edge time)是近年来提出的概念,包括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进入手术房间的等待过程、手术后麻醉苏醒过程、转运回病房的过程。相关的研究发现,“边缘时间”的护理质量与手术治疗过程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均密切相关[1]。但是,目前国内仍缺乏对“边缘时间”护理措施的认识和研究,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更多地放在手术中的台上护理和台下巡回。为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明确的原发病诊断,包括鼻中隔偏曲、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耳炎等;②符合手术治疗指征;③收住院完善各项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④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200例患者,研究期间无失访、脱落、死亡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者分为给予“边缘时间”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42~71岁,平均(53.2±8.3)岁;对照组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41~73岁,平均(53.5±7.8)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边缘时间”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手术当天,在进入手术室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叮嘱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相关的准备措施;②进入手术室后,协助患者完成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并给予适当的情绪疏导以缓解其紧张情绪[2];③麻醉苏醒过程中,在床旁陪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保证环境温度适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血氧饱和度、血压降低应及时进行处理;④转运回病房的过程中,保证输液管道的固定妥善,注意保暖,同时防止患者从病床跌落。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耳鼻喉科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时健康教育、常规术前准备、术中台上和台下配合、术后恢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

1.3.1 “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进入手术房间的等待过程、手术后麻醉苏醒过程、转运回病房的过程中,出现摔倒、坠落、自行拔管、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窒息等,判断为具有安全隐患。

1.3.2 患者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和卫生系统反应性》量表[3]的内容自行设计《“边缘时间”安全隐患相关因素调查表》,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后,选择高年资护理人员和教务科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目的、对象、方法等相关内容的培训,最后组织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填写相关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护理资源利用情况、术前焦虑情绪、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3.3 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估 护理前和护理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4]從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四个方面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3.4 两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评估 手术治疗前,分别在入院时(接受术前护理前)和手术前(接受术前护理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强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频数(n)和率(%)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存在“边缘时间”安全隐患3例,对照组患者中存在“边缘时间”安全隐患11例,经卡方检验可知,观察组患者存在“边缘时间”安全隐患的发生率(3%)明显少于对照组(χ2=13.852,P<0.05)。

2.2 患者“边缘时间”安全隐患情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患者存在“边缘时间”安全隐患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护理资源利用情况、术前焦虑情绪、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发生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边缘时间”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3患者“边缘时间”安全隐患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边缘时间”安全隐患情况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年龄、术前焦虑情绪呈正相关,与文化程度、护理资源利用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边缘时间”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2.4 两组患者术前的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x±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5 两组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差异无統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比较(x±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耳鼻喉科患者所接受的手术多涉及呼吸系统,容易在围手术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呼吸衰竭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5]。在临床实践中,多数将手术中的台上护理和台下巡回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而忽视了“边缘时间”的护理工作[6]。手术的“边缘时间”是指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进入手术房间的等待过程、手术后麻醉苏醒过程、转运回病房的过程[7]。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边缘时间”的护理质量与手术治疗过程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均密切相关[8]。一方面,术前“边缘时间”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做好术前准备、缓解负面情绪,保证麻醉诱导过程及手术操作过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术后“边缘时间”的护理有助于患者麻醉苏醒过程及向病房转运过程的平稳进行[9]。但国内目前仍缺乏关于手术”边缘时间”护理措施的研究。为此,在上述研究中,我们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

首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边缘时间”中的安全隐患发生情况,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存在“边缘时间”安全隐患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这就说明通过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

同时,耳鼻喉科手术“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与多种因素相关,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护理方案,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发生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护理资源利用情况、术前焦虑情绪、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发生例数不同。提示上述因素可能是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边缘时间”安全隐患发生情况的影响因素。但在安全隐患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不能仅用一种影响因素来进行一元化解释。为此,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可知,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年龄、术前焦虑情绪呈正相关,与文化程度、护理资源利用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说明高龄、焦虑情绪是安全隐患发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护理资源利用好、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是安全隐患发生的保护因素。

为此,我们设计了针对耳鼻喉科手术“边缘时间”四个环节的护理干预方法,包含了手术当天进入手术室前的护理、进入手术室后的护理、麻醉苏醒过程的护理以及由手术室向病房转运过程的护理。在这四个环节中,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环境护理、体温维持和病情观察等一系列措施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自我护理能力,以保证手术过程安全顺利的进行[10]。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A、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更强、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更弱。

综合以上讨论和分析,我们认为:“边缘时间”的安全隐患与年龄、文化程度、护理资源利用情况、术前焦虑情绪、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缓解负面情绪、减少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石丹岳. 护生参与手术病人边缘时间管理的体会[J]. 中华护理学会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11.

[2] 胡基容. 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80-81.

[3] Valentine N,de Silva A,Kawabata K,et al. Health system responsiveness: Concepts, domains and operationalization. Health System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Debates, Methods and Empiricism. Edited by CJL M and DB E.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3:574-596.

[4] Yamashita M.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J].West J Nurs Res,1998,20(3):370-381.

[5] 吴红英,陈新莲. 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边缘时间”的风险管理[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137-138.

[6] 赵书云,李秀武,郑荣坤,等. 手术患者流动交接记录本在患儿手术核查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3):53-55.

[7] 王依贵,官莉,方利,等. 重庆市20家医院手术边缘时间患者安全管理现状调查[J]. 重庆医学,2013,42(16):1854-1857.

[8] 周海燕. 护理风险管理在CCU病人边缘时间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0,10(9):2560.

[9] 伊学珉,朱学玲,巩妲华. 鼻内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90-91.

[10] 袁世明,何春红. 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4):1895-1896.

(收稿日期:2013-10-14)

作者:戚行芳等

鼻内镜手术患者护理研究论文 篇3:

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对耳鼻咽喉科

[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对耳鼻咽喉科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9月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患者共256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方位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情况及SAS、SD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2.9%(x2=10.798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23.4%(x2=8.077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对耳鼻咽喉科鼻内镜手术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全方位人性化护理;耳鼻咽喉科;鼻内镜;并发症

慢性鼻一鼻窦炎作为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迁延不愈、病情反复、并发症较多等特点,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CPS治疗指南提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鼻局部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多采用功能性鼻内镜(FESS),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鼻窦、鼻腔功能。但鼻内镜手术后部分患者易出现焦虑、疼痛等不适,或出现鼻腔粘连、鼻出血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鼻内镜手术护理效果,本科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实施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9月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患者共256例,纳入与排除标准:(1)所有患者均满足慢性鼻一鼻窦炎诊断标准及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指征。(2)患者意识、神志清醒,未合并神经系统疾病。(3)排除合并免疫系统缺陷疾病、真菌性鼻窦炎患者。(4)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严重代谢性疾病患者。(5)排除不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患者。研究内容及分组方法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28例,男68例,女60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37.6±12.1)岁,平均病程(6.32±3.67)年。单侧手术84例,双侧手术44例。观察组128例,男71例,女57例,平均年龄(38.1±13.0)岁,平均病程(626±3.58)年。单侧手术88例,双侧手术40例。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围手术期宣教、常规抗感染、换药等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具体包括:(1)术前心理护理:由于鼻内镜手术前患者多表现焦虑、烦躁,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术前与患者耐心沟通取得患者信任,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2)术前生活护理:术前时指导患者进行充分休息、适当运动,同时多摄入含膳食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手术前务必将义齿、牙套等物取出,并使用麻黄素喷雾剂喷雾。(3)手术护理:护理人员将患者头部垫高15~30°左右,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出现鼻出血则准备凡士林纱布、止血条进行填塞止血。(4)术后疼痛护理:采用氧气吸入法、冰敷镇痛进行术后止痛。由于患者术后鼻腔被填塞,氧气吸入能够改善患者由于大脑缺氧造成的头痛与烦躁。使用冰袋冷敷鼻窦面部投影区与鼻部能够缓解鼻一鼻窦充血造成神经压迫而起到镇痛作用。(5)术后口腔护理:由于患者鼻腔被填塞无法经鼻呼吸,氧气吸入通过口腔吸入,造成患者口干,可采取生理盐水漱口、冰棉棒擦拭口腔、涂石蜡油等措施。(6)预防鼻出血护理:嘱咐患者勿将咽后壁血液或痰液咽下以免刺激会厌造成呕吐,护理人员术后定期观察患者鼻腔有无活动性出血,若患者不能避免咳嗽、喷嚏时,指导患者张口,舌头抵住上颚,同时给予冰袋敷额部。(7)鼻腔护理:拔出鼻腔填塞物后,使用抗生素混悬液进行鼻腔冲洗,2次/d。冲洗液为生理盐水联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可起到有效抗炎作用。可适当加入麻黄碱等减充血剂起到收缩血管的作用。对于鼻腔脓性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冲洗液中应加入呋喃西林。(8)并发症预防护理: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结膜充血、眼睛发胀、视物模糊等不适,对于结膜充血、眼周淤血患者可采取眼周冰敷处理,并请相关科室进行会诊。(9)出院健康宣教:嘱咐患者出院后不要乘坐飞机,居住环境应保持通风干净,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出院后避免到公共场合聚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擤鼻姿势即轻压一侧鼻腔,稍用力向外擤出,禁止同时按压双侧鼻腔擤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鼻内镜手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情况及负性情绪评分。恢复情况采用等级制评价:(1)痊愈:患者鼻-鼻窦炎症状、体征如流脓涕、头痛、鼻塞等不适完全消失。术后鼻内镜检查各鼻窦口开口及鼻黏膜良好。(2)好转:患者鼻一鼻窦炎临床症状、体征好转但未全部消失,鼻内镜下可见鼻粘膜肿胀、水肿或肉芽组织生成。(3)无效:患者鼻-鼻窦炎临床症状、体征未好转出现加重,鼻内镜下可见鼻窦内仍存在较多脓性渗出物。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术后并发症包括:眼眶淤血、发热、急性鼻炎、鼻腔再出血等。负性情绪评分采用SAS、SDS量表评定,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负性情绪越高,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量表分界值为53分,量表评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19.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观察组痊愈49例,好转64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痊愈40例,好转52例,总有效率为72.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观察组发生眼周淤血3例,发热4例,急性鼻炎2例,鼻腔再出血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对照组发生眼周淤血8例,发热5例,急性鼻炎10例,鼻腔再出血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住院情况及负性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SAS、SDS量表评分比较见表3,由表3可知,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鼻窦炎作为是近几年来发病率较高的化脓性慢性炎症,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鼻-鼻窦炎不仅会引起呼吸不畅、鼻塞、流脓涕,还可导致眶周、肺部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慢性鼻-鼻窦炎还可导致面部发育异常。功能性鼻内镜作为耳鼻咽喉科开展的常用外科术式,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主要外科方法,其优势体现在创伤性小,对鼻腔黏膜损伤小且不破坏骨质结构;手术易操作,术者可在直视下观察病灶并实施手术;术后恢复快,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短,鼻及鼻窦正常生理功能恢复快。但鼻内镜术后患者会出现鼻腔粘连、疼痛、鼻腔再次出血等并发症,单纯常规护理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本研究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进行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9%(P<0.05)。全方位人性化护理通过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针对鼻内镜手术的特点实施护理方法。手术前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同时鼓励患者勇敢面对,为术后疼痛缓解有一定的效果。耳鼻咽喉科发生医患纠纷较多,部分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到位,患者手术前心理状态较差导致的,故手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故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后SAS、SDS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术后康复。术前生活护理则是为患者术前做准备工作,以期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生理状态面对手术。患者手术时将头部垫高约15°~30°则是为了减轻手术中头部充血造成患者头晕、眼胀等不适,可提高患者手术中的舒适度。鼻内镜手术后疼痛是困扰患者最大的问题,本研究采取氧气吸入法、冰袋冷敷法,氧气吸入可缓解患者由于鼻腔填塞造成的脑缺氧状态,可缓解患者头痛及焦虑、烦躁等不适。冰袋冷敷于鼻腔、鼻窦面部投影区可有效减轻局部充血对神经末梢的压迫,可有效镇痛。对于患者术后易出现感染、急性鼻炎等并发症,本研究利用抗生素混悬液冲洗鼻腔、并发症护理,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P<0.05)。同时对患者进行出院宣教,指导患者生活注意事项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对耳鼻咽喉科鼻内镜手术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降低鼻内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易实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高小晴

上一篇: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经营论文下一篇:基础护理规范化培训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