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2022-04-25

摘要: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没有真正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当代学生的能力与道德素质的发展不吻合。这一教学现状理应引起众多教师的思考与关注,促使教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当代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代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篇1:

浅谈红色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 功能与作用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改变,生活方式的丰富,学校德育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传统的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以红色教育为载体,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

【关 键 词】 红色教育;德育;功能;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红色教育内涵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总目标看,二者在培养初中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功能和作用:红色教育丰富和深化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题材和必要补充,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着重要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代中学生正处于社会形态日趋多元化、各种思想文化交集的时代,面临着物质世界的纷繁诱惑和价值取向的多重选择,部分中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方向,成为物质富足而精神理想缺失的一代。如何重建支撑青少年学生人生信念的精神家园,不仅成为青少年学生要思索和面对的问题,也成为当今德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红色文化教育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有效方法。

一、红色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功能

(一)引导与评价功能

红色教育是利用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很多内容涉及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中国的道路》中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风雨历程,其中就涉及到中国共产党及广大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舍生取义、大公无私革命优良传统。在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奋斗在一线的德育教师必须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必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感召人”的育人方向;必须坚持用红色教育的深刻内涵来引导自己的正确育人方向,用红色教育的最终目标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这就发挥了红色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引导与评价功能。

(二)感染与激励功能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克服了单一灌输、刻板说教的传统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统一,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从这方面讲,红色教育更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强烈的感染与激励功能。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灵活多样的组织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如纪念日活动、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参观革命旧址和遗址等教育实践活动。这些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加上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丰富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往往更具有强烈的感染与激励功能。

(三)实践与强化功能

任何教育活动都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强化,最终服务于实践。否则,脱离实践的任何教育都是无源之水的教育,同时也是无任何意义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也不例外,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做到知、情、意、行的转化。而教育的实践功能所强调的就是学生能从“知、情、意”转化成“行”。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衡量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所在。然而,红色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的空间很大,我们可以依托并整合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适时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与强化。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红色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红色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功能可以看出,红色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重要题材,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红色教育活动是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有效方式

实践性、活动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显著特征,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思想品德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的教学。这就对一线德育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可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教师面临同样的困惑:苦于找不到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紧扣教学目标的教学题材和教学活动。于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变本加厉地搞刻板说教、单一灌输的应试教育,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背离素质教育的轨道上越走越远,违背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然而,在掀起红色文化、红色教育浪潮下的今天,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又为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这一困惑开取了一剂良方。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为教师开展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可能提供的一切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二)与时俱进的红色精神深化并丰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新内涵

时代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又一显著特征,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要求。这就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必须结合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深化其新的内涵。

而红色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又有新的体现和要求,即由原来的“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战争精神,又增加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体现出的“抗洪抢险精神、抗凝冻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新的红色精神。这样,与时俱进的红色精神就深化和丰富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新内涵,填补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一大空白。

(三)寓教于乐的红色教育方式,点燃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激情的火花

由于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厌学、叛逆、自私、恶搞是现在很多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顽症;功利、攀比是现在很多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学习动机。这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德育任务。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程中乏味、枯燥、空洞的教学内容使这一棘手的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在这严峻德育任务面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而红色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其教育方式的多向性、丰富性、灵活性和趣味性,如与红色教育相关的演讲比赛、红色经典影片、红色经典游戏等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寓教于乐的红色教育方式点燃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激情的火花,为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红色教育丰富和深化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题材和必要补充,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着重要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国永. 落实自主理念 开展红色教育[J]. 河北教育(德育版),2014(9).

[2] 张晓花. 阅读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教育[J]. 科学时代,2012(23).

[3] 孙愚绘. 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 欧阳海[M]. 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

作者:朱文臣

当代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篇2:

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

摘 要: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没有真正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当代学生的能力与道德素质的发展不吻合。这一教学现状理应引起众多教师的思考与关注,促使教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道德教育 现代教育

一、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现代教育的发展并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虽然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但其道德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近年来,全国众多初中传出学生打架斗殴、欺辱同学的丑闻,这些负面的事例验证了这一点。目前,这一严肃的教学现状已经引起众多教育学者的重视与研究,并开始呼吁重视道德教育。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促进初中教育建设,同时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二、道德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道德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

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众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道德教育,将工作的中心放在基本的教学任务上。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传输相应的理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表明,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下,当代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但其素质仍旧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此同时,当代学生已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更早地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更容易受到社会中负面意识的束缚与限制,这就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重视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抵御社会负面意识,并迎合时代的发展,使学生逐步成为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人才。

三、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道德教育的质量

(一)转变教学理念深挖教材内容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意识的反应,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质量,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学理念,以此为基础深刻挖掘教材内容,并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思想品德教学的真实效力。

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以初一教材为例,其中《敬人者,人恒敬之》、《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让人三尺又何妨》等课时都表达了某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及奉献他人。

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会突出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当做主要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才能从中考制度的压迫下走出来,进而真正认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涵,明确新课程改革标准和教材编写的用意。深度挖掘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教师才能把握教学的真正目标,找到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并发挥自己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二)在情境中引导学生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调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传统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大量的讲解,或者利用课堂提问进行简单的师生互动与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限制,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掌握考试的重点。同时,教师使用大量的讲述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因此,教师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以初一第六课时《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教学为例,教师仅仅通过讲述很难让学生理解这句谚语的深层含义,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奉献他人所赢来的满足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入情境并进行角色扮演。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名带着小孩的妈妈在炎热的夏天赶路的情境,从两人的神态看,她们已经行走很长时间,小孩已经出现缺水的神态,两人的动态引起过路行人的关注。教师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小孩、妈妈及过路的行人。

为创设更真实的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搭配一副夏日炎炎的背景图片,同时搭配夏天蝉鸣的背景音乐。在较真实的情境中,扮演路人的学生将带小孩的妈妈引入一边的阴凉处,另外的学生从商店里买水送给已经缺水的小孩和家长。

在情境中,扮演小孩和家长的学生受到触动,从具体的情境中发出由衷的感谢。而扮演行人的学生则感受到来自被施予者的真诚的感谢,从内心涌现出一种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动。

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文字性的描述转变为更立体真实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心灵得到触动,在情境教学中感受到高尚道德品质才带来的美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的质量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利用信息技术拥有的巨大优势实现教学目标。

在《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认识为什么生活中需要宽容,也可以通过强烈的对比提高学生的认识,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应的情景剧。在第一个情景剧中,两名学生在食堂排队买饭时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最后上升为打架事件,两人都受到伤害同时也被学校处罚。相反,教师也给学生展示在公交车上一名乘客不小心踩到另一名乘客的脚,他连忙道歉。被踩的乘客显得非常宽容,礼貌地接受前者的道歉,最终两人成为很好的朋友。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真实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前后对比,学生很容易认识到宽容将生活中的矛盾消除,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基于此,学生才能认识宽容的必要性,才能在生活中宽容待人、待己,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加,同时也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在教学中教师是与学生进行直接接触的人,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生活中的亲密伙伴。在教学及课间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端正自己的行为,利用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让学生模仿自己优秀的行为并形成自己高尚的意识和品质,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出现迟到、旷课等现象,这就是对学生灌输一种诚实守信的信念,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诚信、守时。在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同时也要对学生宽容。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做的不是对学生进行责备与审问,而是宽容地对待学生,利用正面积极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宽容的力量。在课间活动中,教师不能在学生面前抽烟、骂人,必须尽量避免在学生面前出现不文明的行为。

基于此,教师给学生树立近距离的道德模范,引导学生模仿与学习自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并在借鉴与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这就需要教师端正师风,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责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在学生面前保持更完美的形象。

四、结语

道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该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进行改革,转变自身理念,也要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要不断总结与反思,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进一步建设,使学生获得更真实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植薇.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赵连山.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研究[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01).

[3]刘佳.生活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作者:柳雯

当代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篇3: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创新模式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时代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课堂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通过强化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环境,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改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模式,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改革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网络平台

引言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成长中,已经开始形成思想品德,但其思想仍然不成熟,不稳定,情绪上存在较大的波动性[1]。当前,初中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无法通过传统教育方式予以纠正,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前途乃至社会的进步[2]。初中时期属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当中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保障和动力作用,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3]。

一、学校教学上存在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创新不足

在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作为指导者没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学模式大多比较单一,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教授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仅仅是为应对考试,缺乏对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关系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的融合教学内容,并付诸实际的教学中。

2.学生缺乏参与课堂的兴趣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很少有学生与教师互动,其课堂参与度低。多数学生表示教学活动普遍比较形式化、表现化,并不能引起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时代初中生思想品德问题

1.个人素质问题

作为教学活动的传授者与组织者的教师,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程度直接受到其教学内容优劣的影响。而在多元性的互联网环境下教育权威资源不断重新配置,逐渐的稀释了教师的专业权威,而初中生的个性,在网络环境下,变得更加突出,与教师的权威产生冲突,学生基于网络文化,养成了挑战教学权威的个性,抗拒教师的思想教育,使得教学效果下降。

2. 心理认知问题

网络上拥有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涉及了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涉及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内容,学生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拓展。但是互联网文化信息消散较快的特点,极大的干扰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思想发展,麻痹了学生的心理认知,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解决策略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提供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学习中的热情,以此提升思想品德教学的水准。例如在课堂上导入“艰苦奋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钱学森、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在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仍然过着非常朴素的生活,再展示网络上一些为了金钱人气出卖尊严的“网红”,其浪费奢靡的生活方式与科学家的朴素奋斗生活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思考自己想要追求的人生与生活方式,进而引出本节课程的具体内容。

2. 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维

为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亲切感以及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利用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例如讲授“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一单元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小红快到15岁生日了,一些关系好的同班同学想和小红一起举办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但是小红的家境并不富裕,难以负担举办盛大宴会的费用。那么,如何才能够举办一场既盛大又有意义的生日宴会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红以及小红的同学,还有小红的父母,然后让站在各自扮演的角色的位置上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则在一旁观察并加以指导,激发学生结合课堂相关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水平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应有显著提高。

3.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效应

要利用互联网的积极效应,摒除负面影响,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教师要加强对初中生上网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为学生在互联网学习中指出一条正确的航向,谨防学生在互联网中迷失自己。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上网方式,平衡网络娱乐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还要主动向学生推荐一些有趣的、有益的、富有知识的、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健康文明的网站。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主动提供积极的网络素材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四、 结论与展望

当前时代环境下,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學生课堂参与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通过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强化课程导入,创设问题环境,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交流的解决策略。通过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对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整体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楼江红.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刘建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当代教研论丛, 2017,17, (9):85.

[3]侯王芳.网络时代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安开勇

上一篇:外国内幕交易法律研究论文下一篇:商业法律保护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