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诚信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当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法指导方面有所欠缺,本文从帮助学生认识到個体差异,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努力培养具有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根据学习风格设计教学对策来研究基于个性学习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法指导。【关键词】学习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法指导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的适应性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与不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诚信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诚信教育论文 篇1:

放飞快乐,享受课堂

【摘要】快乐是轻松学习的前提,为学生提供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其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去开展“快乐”教学,这一教学理念也正好符合了新课改标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课堂。

【关键词】快乐课堂 初中教学 思品课堂

学习中的乐趣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前提动力,课堂时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但是纵观我国初中的教学课堂,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个人在讲台上授课,但是学生却感觉收益不大,为什么课堂教学不能够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到底是给学生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将思品课堂变得轻松快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乐趣。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式中进行尝试。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种形式

课堂導入是开始一节课程的前提,如果导入过程充满吸引力,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这堂课的关注程度,决定了这节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好的导入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师生之间能够建立彼此关心、和谐的关系,从而在学习中感受快乐。课堂前的导入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形式的选取基本以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方式,最好能够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印象深刻,这样学生对于本节课程内容也会理解透彻。

二、选材来源于生活,增强学习趣味性

很早之前就有教育学家指出,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思想品德课程可是离不开日常生活,无论是学习的内容、案例还是最终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今后生活,如果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保障,思品课程就流于形式。因此初中思品课程在教学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即使在后期出现的新课改要求中也强调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且要求学生能够从自身的生活出发,体会到生活中的真谛。

三、巧妙的设置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动性

在新的教育形势中,由于新课改的推出,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有所转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的任务已经不再是一味的以口头形式进行传授,而是需要事先创设好教学情境,从而有效的刺激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由问题开始深入,逐渐投入到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步入学习正题之前,先围绕需要讲授的主题进行一些现实问题的提问,如:你是如何看待啃老这一现实问题的?学生会结合自己身边的实例加上自己对于这种问题的看法作出一系列反思和回答,在回答中渐渐深入到学习的主题内容中,从而教师也能够从学生的答复中了解到学生目前的思想状态,及时加以修正或鼓励,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端正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中也需要注意到,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情况决定,包括问题质量大小以及难易程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起到何种强度等。只有综合考虑过这些因素的问题情境才能起到最初想要达到的理想效果。

四、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多方位的展示学生的个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并且思维活跃的阶段,因此教学形式一定不能固成不变,需要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特性。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设计一些新颖又别致的教学互动形式,例如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些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学生加强参与感,在游戏过程中展现自我,并通过游戏察觉到自身的不足,加强自我认识程度。

学生对于学习有了乐趣和兴趣,那么学习对于他们而言就不是一项枯燥痛苦的任务,而是一份自主学习的快乐之旅,学生自主能动的去学习会使得学习效果更加显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新课标的跟进,初中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自身对于学生教学的认识,先确定好学习的主体地位,然后设置良好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而不是在开始就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而耽误了今后的学习。

五、总结

思想品德课承载着育人的重大责任,其教学目的有别与其他学科,是通过学校阵地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學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带着愉悦心情学习其效果远远甚于被迫式学习,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是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快乐的奔向远方。

参考文献:

[1]金孝红.初中思品课诚信教育的策略探究[J].好家长.2017(03)

[2]罗曼琪.花开过后,仍需静待[J].基础教育论坛.2016(33)

[3]皮兆彬.巧变教材 丰富主题——谈初中思品课堂的创新教学[J].新校园(中旬).2015(11)

作者:刘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诚信教育论文 篇2:

试论基于个性学习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法指导

【摘要】 当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法指导方面有所欠缺,本文从帮助学生认识到個体差异,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努力培养具有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根据学习风格设计教学对策来研究基于个性学习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法指导。

【关键词】学习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法指导

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的适应性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与不好。学法指导应该根据学生的各种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形成有效的个性化学习风格。

当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法指导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重视学法指导的教学;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课堂预设过强;课外作业“一视同仁”等。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工作中做到“目中有人”,实现差异教学,进行基于个性学习的学法指导。

一、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

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体差异,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进行思想品德学习方法的调查

让学生在参与调查中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然后邀请优秀学生代表作讲座,让他们谈谈自己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方法;也可以开展寻找身边优秀的学习方法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别人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要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去探索和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他人好的学习方法来获得。在老师指导下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把能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坚持下去,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例如:在思想品德课的背诵默写环节:今天安排大声读,记忆良好的是谁?明天安排默读,记忆良好的是谁?然后是抄写、你问我答……都试一次,选取个人记忆最好的方法。

(二)进行个别谈话

根据平时学生学习情况和成绩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出其学习风格中存在的不良因素,鼓励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有同学反映学习思想品德课很难,成绩提高不快。但每次老师要求的默写、作业也能完成,是怎么回事呢?经老师观察,发现其上课不怎么做笔记,只是喜欢听老师讲,听着听着会和同桌讨论一两句,注意力就转移了。对老师所讲问题理解不够透彻,具体问题的默写和直接问题的回答可以应付,但遇到需要结合材料分析的题目就把握不准了。因此,需要指导其用多动手的方式学习,在阅读时动手划出重点,在听课讲时做笔记。

二、培养具有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

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完善自己的学习风格。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的心理、道德方面内容与平常家庭教育内容相似,有些内容如诚信教育与现实生活有所脱节;国情方面与他们生活相距较远;因此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很难说得上感兴趣。怎样激发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乃至“我想学”转化?

1. 案例的选取要有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以切合自身实际的案例为主。选择身边发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认知规律的案例,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具有教育和指导作用。如在学习尊重他人需要,尊重其他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时,引用“泰国国王普密蓬10月13日去世,总理帕拉育呼吁民众穿着黑衣悼念,多国政府也提醒身在当地的国民,要注意言行、衣着,以尊重当地气氛。但当地一名俄罗斯摄影师,在为拍摄移送灵柩作准备时,穿着鲜色衣服,被人拍下照片放到网上后,遭猛烈抨击。”的事例,学生很快理解并融会贯通。

2. 对问题的评讲答案不唯一,强调言之有理即可

经常挑出学生们所做的比较好的答案让学生讨论。例如,如何做一个值得他人信任的人?课本里的答案是:具有高尚的品德、素质,具备一定的能力,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备履行承诺的能力。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遇事敢担当,不推诿、不拖延,勇于承担责任。提高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素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有同学的回答是为了做一个值得他人信任的人,我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个答案行不行?同学们一对比,觉得都可以。让他们觉得学习思想品德课并不难。

(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课堂效率

在提问时可以把“你想知道什么?”改为“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疑惑?”后者相比前者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将谈话的重点放在了“疑惑”上,更能够直接促进思考。

例如:谈理想,学生的疑惑有:一定要有理想吗?有人没有理想也过得不错。设计理想一定要崇高吗?通过解惑可引导进入理想是什么?为什么要树立崇高理想的教学内容。

八年级下册《追梦年华》中直接问:“怎样实现理想”学生绝对直接从书本找答案给老师,而且不会在课后践行。但如果改为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位人民警察?”“怎样才能通过卖菜成为一位富人?”学生讨论后能回答出实现理想需要有一种不畏困难、越挫越奋的气概;脚踏实地,点滴积累;以科学的态度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并且有所感触。

(三)利用教案、学案进行分层次自主学习

初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外界的监督。我们可以通过教案、学案的设计充分设计出符合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的目标和基于该目标的检测措施,提醒学生按照课堂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和总结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教师上新课前要了解三个层次学生代表的预习情况,课堂教学必须进行三个层次学生的问题讨论,使得每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每堂课必须有适当的时间进行分层训练和评讲,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新知识的导入部分或简单的问题找个别学困生回答,吸引其注意力。较难的问题由中等水平的学生来回答;富有挑战性和总结性的问题请优秀学生回答。

(四)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学生作业的形式

1. 做到作业设计的要求具体

为方便学生,可将作业要求提前打印成小纸条发给学生,但学生表达的方式却是自由的,可以用任意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作业完成的情况,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例如:了解同学们的烦恼有哪些?同学们上交的可以是通过调查后完成的调查报告,可以是一份思维导图,可以是几幅画、几幅照片、一段视频等。

2. 课后作业减负、分层化

摒弃简单的仅仅要求重复的作业,如什么是诚实?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是什么?而是结合学生情况选择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列举因诚实获得别人信任的事例,你从中获得什么感受?有些作业中,分一定要完成的和选择完成的,理解能力较强、学习能力较强、能坚持长时间学习的同学做多一点。学困生则做少一点,避免其完全放弃。布置默写作业就可以这样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同学在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只要学生完成其相应层次的作业,就能获得肯定。

(三)根据学习风格设计教学对策

有的同学喜欢上网搜索教学视频、微课等,通过听、看来获取知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宜多采用图片、电视、电影放映、小品演示、榜样示范等方式,通过呈现可视材料的方法使学生获得较多信息,讲课时要多用视觉性词汇引导学生脑中产生画面联想,增强教学效果。选择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其结合课本知识点进行分析。

有的同学喜欢用多动手的方式学习,我们可以在学习违法行为的类别时,可以学写民事起诉状;在学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可以撰写保护当地环境的建议书;在学习交往品德时,可以排练小品节目等。引导学生以教材中的理论观点为指导,尝试进行实际操作,解决自己学习、生活、思想中的实际问题,指导行为实践。

总之,教育应该在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基础上,研究出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训,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丘奇.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M].广州: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2]孙明霞.孙明霞的创意作业[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刘燕玲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诚信教育论文 篇3:

浅谈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屈的脊梁。经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中华传统不断得到积累与沉淀,深深影响了每一代海内外中华儿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塑造一个人的人格阶段起到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有的德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继承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品德教学 弘扬民族精神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越来越多的不良思潮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在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不少中学生道德观念淡薄、自我思想能力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不足。传统文化的缺失,不但影响着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使他们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思想的培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与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对于中学生良好的道德观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目前,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这一块,传统文化的体现严重不足。因此,如何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进德育教学活动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

一、 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依据

(一)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我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经济发展上去了,但是也同样造成了很多负面效应,如拜金主义、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风气对于心智还不成熟的中学生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中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接班人,因此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精髓思想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培养的中学生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能否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胜。优秀的传统文化能教导中学生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正确待人接物、为人处事,能够培养合格的共和国的接班人。因此,渗透传统文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教材,补充教材内容的需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历史积累与沉淀,仍然显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地现实作用,她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华,是支撑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起来,结合现当代的情况,赋予新的时代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也会为中学生所喜欢、所接受。这些精神上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加强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改革。这是适应现在的实际教学情况的,也是中学生所喜爱的,也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渗透传统文化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方法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进展。因此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广泛阅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书籍和典故,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并加以专研和消化。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教学有力地结合在一起,有机地融入到现有的教学活动中去,不断启发学生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只有不断的吸收传统文化知识,旁征博引,教学中才能够让学生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才能够使整个教学活动圆满地完成。

(二) 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传统文化中积累沉淀下来的典故、成语故事语言简练,蕴含了丰富的道理。在教学活动中引经据典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吸引到老师构建的情景当中,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習惯。例如在讲孝敬父母时候,可以引用春秋时郯子“鹿乳奉亲”;春秋鲁人曾参“啮指痛心”;汉朝黄香“扇忱温衾”;晋人王祥“卧冰求鲤”等成语典故。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不断在传统文化中学习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的渗透到学习、生活各方面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经典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不知不觉中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学生的意识当中,并且不断转变为学生内在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 整理《弟子规》、《论语》等中国古训编辑成相关的资料,将这些资料配套现有的思想品德教材使用,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感与归属感。

(2) 开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将忧患意思、诚信教育、道德教育、礼义廉耻教育等做人最根本的道理教授给中学生。

(3) 广泛开展传统民间文化的研究,指导学生主动去搜集、归类、分析、提炼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4) 通过开展辩论会、演讲赛、讨论会等形式,激发学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感想,歌以言志,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5)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互联网将最新最好的教学资源不断融入到现有的教学体系当中,积极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不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总结

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通过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学会负责、感恩、尊重等优良品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笑傲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

[2]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

[3]国巧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功能[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作者:陈海燕

上一篇:园林工程施工监理相关研究论文下一篇:油画欣赏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