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在初中阶段教学工作中,学生们最喜欢的学科之一就是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充分利用体育课程的优势,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思想、行为,并将思想品德教育引入到教学中,将德育教育工作充分落实到体育活动中。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初中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篇1: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是中学中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虽然是一项室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它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前提,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首先论述初中体育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论述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是中学中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虽然是一项室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它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前提,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上动力支持,调节学生心理;另一方面,增强学生面对挫折所具有的承受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者务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保证体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安全。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教育体制下,中学有着较重的学习和升学压力,而中学时期又是学生时代的重要阶段之一,毫无疑问学生和家长会将更多关注文化课学习中,使得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加之社会和家庭对于分数至上态度,让学生产生过度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导致身体素质逐步下降。因此,初中生在校期间仅有的体育活动屈指可数。各中学对学校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宣传力度不大,重视程度较低,只是应付相关的检查和比赛;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对教师的指导态度不满意;中学生参加课间操活动的动机不容乐观,主要动机是强制性的“学校制度要求”;中学生参与效果不甚理想,总体的活动强度都集中在中小强度以下,不能达到健身和积极休息的效果;在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收效甚微,课后感觉心情郁闷,多数中学生对课间操的开展意义并不理解。南皮县农村中学教师对思想品德认识不够全面,在参与过程中,除部分体育教师外,与学生沟通较少,参与率较低,没有充分起示范和教育作用,有些规定还是流于形式,视而不见。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提高素质和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学到真知,受到教育、得到锻炼。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性

体育教学是一项室外教学活动,它需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力束来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集合、整队、队形、队列等体育教学活动的命令保证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这些体育教学思想包含着思想品德的思想,并延伸到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确:良好的体育队列队形思想是一个集体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保证,这种思想应用于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于那些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学生进行约束和批评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的表现性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爱表现自己上。这些主要体现在沉着、信心、自尊心极强、不求上进等。这些表现极大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表现,及时的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把握学生的动向,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做到课上安全教学。例如在进行课间操练习的时候,选取几名自愿担当训练员的学生来练习课间操,比教师自己领操练效果要好,原因在于自愿领操的学生积极性高,耐心强。如果分成小组来训练更是好了。这就是体育教学中的体现的学生的表现性。作为体育教学者要抓住学生的这种特性,不仅能搞好教学,还能拉进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

(三)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性

体育教学跟文化教学是一样的,它也具备着竞争的特性,大大小小的比赛无非都体现着这种特性,这种特性相应的激励着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发展这一特性能够加强班级的团结,能够加强学校的团结,有助于文化学习。因此,作为体育工作者不单单肩负着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这样才能在比赛中通过整体竞争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每年各学校举行的校级运动会,这就是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竞争。

(四)体育教学中的规范性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规范性是体育教学的前提,它培养学生自觉性的能力,合理的约束力。体育教学本身形式多样,活动空间不一。没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必要的限制性,不可能完成教學。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前,先制定必要的体育课堂常规,规范学生们的课堂行为,达到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很好地完成教学。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即为以思想品德教育辅助体育教学,也就是说通过思想皮的教育,培养学生纯真的道德品行。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原因在于,学生的行为发自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体育教育者只有把思想品德道德规范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以此作为要求和规范,在实践中去实施,去行动。

(作者单位:沧县风化店乡中学)

参考文献:

[1]季浏,汗晓赞《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周凤施《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湖北体育科技,2007.

[3]罗菊玲《如何有效利用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教育革新,2008

[4]魏丕勇,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体育文化导刊,2002.

[5]胡新桥,《在体育自编操教学中贯彻新课标》体育学刊增刊,2003.10

作者:王晓东

初中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篇2: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探讨

摘要:在初中阶段教学工作中,学生们最喜欢的学科之一就是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充分利用体育课程的优势,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思想、行为,并将思想品德教育引入到教学中,将德育教育工作充分落实到体育活动中。因此,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工作中,在强健学生身体和培养运动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在思想品质方面的发展予以促进,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逐渐将立德树人作为了根本教育任务,对具有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人才进行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对实际教学的影响,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中,主要采用了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形式以灌输为主,没有充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过于被动,难以最大程度发挥出德育教学工作的作用。因此,在将德育工作引入到体育教学以后,可以极大促进德育成效的提升。

1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德育教育质量

相比于其他学科,在体育教学中包含了特有的德育资源,在实现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方法对课堂模式予以创新,从而有效提升德育质量。在教学和体育锻炼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亲身体验予以强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言传身教树立榜样。我们经常发现在平常教学中每一名学生的心里都有一个标准,学生们的学习榜样通常是那些受人爱戴 和尊敬的教师,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行为举止的影响。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分辨是非能力,想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视自身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其榜样,从而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予以促进。

其次,在体育常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多项内容,比如集合、着装、整队等,想要顺利实施体育课程教学,就必须做好这些相关准备工作,这些内容甚至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成效,同時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也是重要的基础。在体育课堂教学开始前,要求学生合理着装,对那些不适合运动的着装需要予以避免,通过一定的规则、纪律对学生品德方面的发展予以促进。

再者,针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创新方法,同时也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在实际体育教学工作中,针对德育教育内容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法予以呈现,比如同心圆、信任背摔等团队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对体育运动规则予以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对以往体育课程教学中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缺失予以弥补。

2明确德育目标,将德育目标融入项目教学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包含了课堂设计、课堂活动组织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虽然在体育教材中限定了体育教学内容,但是并没有详细明确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目标。因此,在将德育教育渗透向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针对德育目标教师需要在授课中予以明确,将德育教育突出体现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实现在不同体育项目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田径项目中最初的体育运动主要形式是在运动员力量、耐力、速度等方面的比拼,在竞赛活动中,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技能以及更强的体质。而在追求这些目标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品德内涵也十分丰富。在采用田径项目对学生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不服输精神和竞争意识进行培养。一些体育运动是团队性的,比如篮球、足球等等,这些项目十分依赖团队之间的合作,可以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进行培养。在这些体育项目教学中,在德育教育目标中包括了对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在集体意识、荣誉感方面不断提升。

3借助体育赛事与课外活动开展德育教育

在平常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十分关注那些体育赛事活动,尤其是男同学,在对体育项目的赛事情况予以关注的同时,大部分学生都对其中一些体育明星抱有崇拜心理。而在体育明星身上所表现出的用于奋斗、不服输、努力拼搏等精神,也对学生产生了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的品德教育作用。因此,在初中阶段实际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对体育项目赛事中的体育明星所具有的榜样性予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对学生品德培养工作个性化的实现。举例来讲,针对一些国际赛事活动,比如田径运动会、奥运会等,教师可以采用横向德育教育的方式将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不断予以激发,对学生的拼搏、面对困难等品质予以培养。比如在足球项目中比赛中,就充分体现出了团结互助、约束力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在体育明星身上大多都具有许多被人们广泛关注和议论励志故事。比如在我国乒乓球、女排、残疾体育等项目中,运动员身上都蕴含了许多优秀的德育品质。同时,借助这些体育故事,还可以对学生的爱国精神、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等方面实施教育,将故事的作用充分发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再者,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课外活动,这一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相互进行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课外活动中,具有着灵活多样的特点,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开展任何体育活动项目,比如登山、徒步拉练、越野跑步等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品德,按照教师要求和集体的荣誉感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对一定道德规范予以遵守,通过学生之间的配合以及学生自身的拼搏,完成各个运动项目。想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中,在学生不断实践中去体验,才能逐步收到良好成效。

结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而随着素质教育工作逐渐实施,在初中教学中逐渐对体育教学予以了高度重视。在现阶段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工作中,逐渐强调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并且逐渐开展了各项教学创新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欣良.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问答与导学.2020(02).

[2]何印庚.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6).

[3]周建斌.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与落实[J].学周刊.2020(14).

作者简介:孟祥萍(1982.02-),女,天津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儿童武术教学

作者:孟祥萍

初中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篇3: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陶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各种社会思潮对其成长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构筑起一道防范的围墙。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注重将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队列队形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队列队形训练是初中体育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动作训练,整齐划一的动作最为美观。但是在实际训练活动中,这样的效果是很难达到的,因为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动作要求比较严格,但是每一个人的动作融入到这一个小组、队列之中,并没有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因此,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应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指导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耐力项目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初中体育教学中,许多项目对学生的体力消耗较大,也对学生的耐力和毅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可以结合这样的耐力训练项目,对学生进行顽强意志的培养,这也是体育学科所独有的功能。例如在800米跑步训练中,路程过半之后,许多学生的耐力明显下降,这时正是考验学生的好时机。笔者一边慢跑一边对学生进行鼓励,一方面鼓励学生寻找前面最近的目标,发掘潜力去赶超,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向自己的身体潜能挑战,勇于克服自身的惰性,向身体极限发起冲锋,鼓励自己完成训练任务。这样的耐力训练如果缺乏了有效的精神支撑,许多学生是难以支撑到最后的。在这样的高强度体育训练中,教师要善于从思想与心理上鼓励学生,激励他们勇于克服自身的体能障碍,发掘自身的潜力,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培养顽强意志。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地选树一些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作为典型,以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去引导和激励他们,这样产生的示范辐射效应更为明显。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学生需要消耗的体力较多,缺乏了精神方面的支持,容易出现退却的思想。教师在整个训练活动中,不仅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内心的潜能,而且还应当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直接引领效应方面作用非常明显。

三、接力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戰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把他们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它组继续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

四、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

学校定期会举办一些体育赛事活动,较为常见的为春季与秋季运动会,以及组团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高一级别运动会。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让学生充分融入到集体之中,打造良好集体和营造浓厚氛围。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笔者组织了班级参赛队伍,除了运动员之外,还指导学生建立了相应的后勤保障、宣传报道、拉拉队、场地服务等多个小组,将班级每一位学生都发动起来,为运动员加油鼓劲,为他们提供服务,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而努力,受到了友爱精神的深刻教育。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情感氛围,大家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之间相互帮助,是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难能可贵的放松,并且在这样的活动中所建立的良好关系,对于以后的班级管理以及学习开展方面,都大有裨益。另外,笔者还向学生宣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竞技理念,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五、体育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的拼搏思想

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不仅要强化体育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的知识乃至趣闻,尤其是介绍一些体育运动中的先进人物,让学生了解他们在训练与比赛中的感人事迹,感受他们拼搏进取的精神,让学生受到教育。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了当年“马家军”负重训练和超长距离训练的事迹,让学生明白走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背后是拼搏的脚印与汗水,从而引申到学生的初中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不要怕吃苦,要树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鼓励自己努力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在这样的体育知识传授中,学生受到了拼搏思想的深刻教育,这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教育成效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肤浅体会,以期抛砖引玉。总之,在体育课教学中,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起到健体、立美、铸魂、启智的育人作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王志良

上一篇: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教师教育论文下一篇:教育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