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2022-04-26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这些要求恰好与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相一致。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竞争日趋激烈,于高校学生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才能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学生教学能力培养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学生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篇1:

基于高校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摘要]梳理现阶段有关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发现,大都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从成果中固然能够感知高校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但这种基于静态视角的成果展现无法证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从高校教育的职能范围来看,能力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三大板块。基于学生能力培养下的教学改革路径,可以围绕着改革前的现状分析、优化教学体系、强化学生自学和融合公共学科四个方面来展开,公共学科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发挥着专业课程无法替代的功能。

[关键词]学生能力高校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作者简介]郑勇军(1970- ),男,江西浮梁人,景德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西景德镇33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西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基础教育发展性评价研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1252)

面对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的现状,以及提升其就业能力的要求,目前各高校都在实施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活动。实践表明,教改不仅涉及文本材料环境适应性改造,还需要从师资素养上进行提升。梳理现阶段的有关教改成果发现,大都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精品课程的开发、校本教材的编撰,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结构等。从成果中固然能够感知高校教改的丰硕成果,但这种基于静态视角的成果展现无法证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笔者认为,应在动态视角下解读教改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能力”范畴涵盖十分广泛,但从高校教育的职能范围来看,能力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三大板块。有同行提出需要使大学生具备零适应期的岗位能力,对此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一、对大学生能力的内涵解析

1.专业知识方面。目前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采取的是宽口径的美国模式,能激发学生在某一课程领域的兴趣而自觉拓展,有助于针对未来的岗位需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就理论层面专业知识来说,应使学生获得本专业领域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使各课程知识之间形成融合。可见,高校教改仍遵循宽口径的专业知识结构,只是在课程安排和课程文本资料的处理上需要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从诸多大学生毕业后又重新学习操作技能的事实来看,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十分重要。

2.专业素养方面。以“专业素养”替代“业务能力”在于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应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业务能力的培训实则已经超越了高校教育的范畴。关于专业素养,大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支撑起他们的专业素养,即为业务自学提供基础知识储备。专业素养最为重要的是根据岗位需要进行自学的意识和能力。现状表明,许多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却往往忽略了自身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3.职业素养方面。职业素养可以理解为团队精神、进取精神、协作精神等方面。笔者曾经面向企业进行过电话访问,其中一题为:你们最看重大学生的什么。问题的设计较为宽泛,有助于企业方自由发挥。结果,企业普遍看重大学生的上述精神,或者说是职业素养。反观当前的教改活动,因为忽视了对传统公共课的教改需要,使得教学仍停留在固有模式中,未能发挥培养学生上述精神的功能。

二、解析基础上的教改方向定位

1.优化教学体系方面的定位。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教学;教材体例、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系统性优化等。在定位方面主要考察第二类,即教材体例应提出专业岗位实际需求;教学模式应在理论和实训教学中增加情景教学元素;教学资源应在配合教改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应用。目前,各高校都十分强调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突出实训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但在涉及教师主观层面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应用上还存在不足,需要通过定位给予纠正。

2.强化学生自学方面的定位。业务素养是提升大学生未来就业竞争的重要支撑点,也是顺应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手段。从自学的一般解释来看,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不乏有习惯自学的个体。他们的这种自学存在兴趣使然,并具有随意性和发散性。随意性体现在自学行为上,发散性则针对所自学的内容。教改的重要工作在于使学生能清晰感知本专业知识结构的轮廓,并在未来的岗位兴趣引导下相对系统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融合公共学科方面的定位。融合公共学科的教学功能来支撑学生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这也是专业课程无法替代的。结合前面的观点,应强调高校体育教学在支撑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作用,并在当前教改的大背景下切实落实体育课程的教改活动。目前,许多高校将社会体育项目引入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种拓展运动来增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定位驱动下的教改路径构建

1.教改前的现状分析。高校教改需要从上到下各个职能部门的参与,使大家对学生能力的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且符合校本原则的应成为教改前的任务。为此,进行有关学生能力的现状分析十分必要。分析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针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元素进行分析;结合未来的岗位需要,针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元素进行分析。对于第二个方面,因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不同,从而在职业能力元素分析上不能一味通过校际交流来获得。

2.优化教学体系方面的路径构建。教学体例方面,可以向高职院校学习,通过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来进行校本教材体例的优化,若不具备这一条件可以在内部辅导材料的编写上遵循这一逻辑。教学模式方面,教师需要认真贯彻教改精神和目标,在教学模式上广泛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精讲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学资源方面,应努力拓展校外教学资源,特别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下功夫,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3.强化学生自学方面的路径构建。上文已经指出,强化学生的自学应督促他们系统完成自学任务,这就需要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来实现。除了教学部门需要在教学环节中传递这种信息外,招生就业部门还应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岗位需求信息讲解上,为学生建构起自学内容的路径指向。

4.融合公共学科方面的路径构建。包括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在内的公共学科,都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发挥着专业课程无法替代的功能。以大学英语教改为例。大学英语在教改中应主动与专业教学需要相契合,通过挖掘专业学生未来可能的涉外工作内容,建立相应的听说读写教学与辅导,从而增强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参与度。

四、问题的拓展

1.高校管理层方面。高校就业引导与学科教育间的契合,本身属于机制创新。在高校传统体制下设置这一机制,需要高校管理层在舆论和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高校管理层应结合本校实际,在各学科教育与就业引导的关系上进行充分调研,从而形成审批各院系提交专业教学计划的参考。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高校的本职工作在于教书育人,而就业作为当前考核高校办学的硬性指标,并不能成为弱化育人水平的理由。因此,针对各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抓住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所创新。

2.高校中层方面。大学生进入职场从事基层工作,包括管理和应用技术。不论怎样都需要突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为此,在教学管理层面需要在教学计划上增强实训课时,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加大校外实训的力度,从而在参观、顶岗实习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教务处主要起到外协和内控的职能,特别在内控中不仅以监管者的身份出现,也应以收集各院系信息并汇总传递给管理层的身份出现。

3.高校基层方面。一线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应贯穿职业思想。在理论课教学中,可以在“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下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并结合教师自身经验突出知识结构的重点和难点,尽量以现实岗位需求作为案例引导大学生自觉思考专业能力问题。在实训环节,可以把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模式引入其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岗位认知水平,前置性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以上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以笔者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认为,梳理现阶段的有关教改成果发现,大都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基于静态视角的成果展现无法证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从高校教育的职能范围来看,能力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三大板块。为此,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改路径可围绕着教改前的现状分析、优化教学体系、强化学生自学和融合公共学科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而言,使大家对学生能力的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且符合校本原则的应成为教改前的任务;应在教学体例、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强化学生的自学应在于督促他们系统的完成自学任务;公共课程教在教改中应主动与专业教学需要相契合。最后需要指出,公共学科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发挥着专业课程无法替代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永宁.高校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张浩.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3).

[3]姚秋江.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5).

[4]赵奕凌.物流专业知识与物流实践关系分析[J].物流科技,2011(7).

作者:郑勇军

高校学生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篇2: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这些要求恰好与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相一致。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竞争日趋激烈,于高校学生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才能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高校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重视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帮助高校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需要包含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发展需要、超越自由的需要等等,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人需要的全面性反映着人的发展全面性,人在需要的驱动下,会积极主动地参加生产劳动和各种实践活动,促進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仅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也包括现实能力和各种潜能等等,还包括进行物质和精神生产的能力、以及对物质和精神产品进行消费和享受的能力,以及思想觉悟与道德修养的能力等。[1]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的内容。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人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社会中,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个体,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把社会关系的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又一重要内容。

(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既包括人的能力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需要的发展。所谓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指人的性格特征最大程度地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地发展。有个性的人应当是其智力、意志、能力、爱好、气质、性格等个人属性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当然还必须与社会关系、交往条件也要相适应。

二、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视对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重视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学生实现能力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

人在社会上生活,在社会上发展,其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在促进发展其能力。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就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高校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全方位的培养高校毕业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其他能力,充分培养其就业能力。

(二)重视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学生实现社会关系丰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是指个人积极参与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交往,同无数其他的社会人,也就是同整个社会进行物质和精神生产,从而使个人完全摆脱个体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因此,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交往,在交往中逐步建立、形成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高校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可以促使学生拥有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就业能力,可以使高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并被社会所接纳,继而使自身的社会关系更进一步地丰富发展起来。

三、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或缺乏重视,就业能力培养流于形式。部分高校没有开设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只是发放一本教材。有些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就业生涯指导规划课程,授课也多为一次性课程,从开学到毕业只在开学初上一节课。

(二)部分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重理论灌输轻能力训练,学生就业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训练,很少讲解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情境下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就业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2]。

(三)部分高校学生在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缺乏对就业能力全面提升重要性的认识。这部分学生缺乏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哦过度依赖老师和学校,几乎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自身的能力短板,寻求指导和帮助;更有甚者缺乏实践经历导致其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能力短板,意识不到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四、高校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高校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就业指导专门课程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一方面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建设,通过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和相关的社会应对能力培养课程。另一方面,高校应对专业课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引导高校教师在注重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讲解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情境下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创造一些社会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也要补充讲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意识到就业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主动追求就业能力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指明了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继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可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提升而且对整个社会的进步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四年制本科高校设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中并未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系统的介绍。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补充讲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知识,使大学生充分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实现途径、重大意义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意识到作为学生就业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大学生注重职业生涯规划,主动寻求就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靖.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

[2] 郭欣.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2):148-152.

[3] 韩庆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科学社会义,2004(01):35-40.

[4] 朱宝.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作者简介:

王慧(1995-),女籍贯:山东蒙阴,职称和学历:职称:无;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或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慧

高校学生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篇3: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摘 要:自国家宏观上提出“互联网+”经济发展思路以来,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性日益显著。民办高校,作为区域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办学特点,从实际出发,挖掘学校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环节的不足,并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协同企业设置第二课堂等措施不断调整及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机制,以求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 培养机制

一、民办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预测,2015~2025年十年间,互联网将有可能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总量提8%~25% 。如今的“互联网 +”2.0 时代作为经济内生驱动的关键经济体,在解决我国社会就业问题与经济长期增长问题上已经实现了新的突破。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了当前社会急需的新型人才。当前国内民办高校逐渐认识到了培养这一新型人才的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將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1.创新型人才能够提升民办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共同要求。

2.创新型人才是民办高校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根据当前社会以及各大领域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民办高校依据本区域行业发展需要并结合自身办学优势,逐渐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方面成为办学着力点,相较于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言,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能促使学生的能力达到社会的要求,对于综合就业能力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

二、“互联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影响

随着高校扩招的深化发展,目前国家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政策,许多地方进行本科高校及民办高校也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改革本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力,将大学生创新教育能力培养作为促进高校就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各类资源配置更加系统、优化,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形成一个更具包容、更具创意的社会大环境提供了条件,这一系列变革对于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互联网+”开阔了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范围。“互联网+”的到来,高校人才培养更要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高校的创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依托互联网的优势与传统行业相结合,进而演变为新的行业乃至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作为支撑,然后“互联网+”的出现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各种创业项目类型多样,覆盖面广泛,涉及各领域,种类繁多的创新服务,创新项目对硬件要求不高,一台电脑或一台移动终端就能够满足需求。低门槛就为更多的学生投入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2.“互联网+”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添活力。“互联网+”的到来,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的眼光不在局限于校内,更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校内就能体验到“大社会”的环境,学生可以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开阔视野。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社会相关领域进行关注,并在关注的过程中发现进行创新发展,因此互联网对大学生创新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互联网+”激发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互联网+”自提出以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不仅为高校学生的创新教育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撑,并在客观方面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发展。“互联网+”的模式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作为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群体,能够敏锐觉察到新兴模式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会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自身发展,高校要在这一环节之中做好导向和监管作用,积极引领学生提升发展创新意识。

三、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特征性,知识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创新作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通过创新创业教学目标的明确,创新教育内容的革新等不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这一系列变革就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许多院校仍采用照搬其他类型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传统课程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名不符实。创新创业课程虽然也设计了大量的课时,但是学生无法在课程中获得显著的收益,无法达到相应教学效果。

2.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是一门复合型、多元化、实践性特点突出的课程。这就为创新创业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民办高校相对于其他高校在师资上相对处于劣势,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就更是凤毛菱角。部分院校选择专业教师甚至辅导员兼职担任创新创业教师。虽然专业教师有这相对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而辅导员更是对学生能力和性格有着深入的了解,表面上看这种师资的选择是合理的,但是从实际来看,这种兼职教师的能力多不足以胜任专业创新创业教师。首先,这种兼职教师多有本职工作,如本职工作强度大,则投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上的时间必然减少,影响教学质量;其次,专任教师可能在其领域有着较好的专业素养,但创新创业教育的范围多是跨学科、跨领域教学,如果涉猎不够广泛就无法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甚至可能对学生发展造成误导。创新创业课程不仅需要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更为重要,法律、管理、市场营销、调研、人际交往等都需要系统的培训,因此一名涉猎广泛,具有较强通识教育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师才能更好的胜任创新创业专职教师。

3.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关注。全日制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往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之中,其他时间可支配时间往往用于娱乐、兴趣培养、社交等范畴,特别是大学前期时间,多数学生暂时体会不到就业的压力,主要压力仍然是专业课程学习和应对各类考试。创新创业往往是个别学生会去关注。当前多数高校仍然将多数精力投入到专业教育,强调专业课程知识,忽略通识教学,进而导致学生知识构成单一,难以满足学生未来创新创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引导是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关注的主要原因。

4.創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需以教育为核心,将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形成社会环境、法律保障、政策导向与支持、专项资金保障及宣传等为综合制度体系。目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体系仍不完善、不健全。在社会大环境方面,创新创业的仍缺乏氛围;在法律保障方面,法律文件仍不明确;在政策导向与支持方面,虽有提及但仍缺乏实质性;在专项资金保障方面,总体来说金额少且审批难度大;在宣传方面,仍处于喊口号阶段,没有广泛而深入的实施。

四、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民办高校结合社会需求及自身条件进行的专业设置是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专业设置反映了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基础阶段,并影响到招生、培养、就业及质量评估等诸多方面。具有创新性的专业设置对该专业学生所面临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显著影响。创新性专业设置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专业设置完成以后,专业目标最先分解为课程目标,最后才进入课程设置阶段。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构平衡性指的是是以多维的、立体的、分层次的相互联系的状态设置的。创新性课程设置培养是指课程体系对人才多样性、层次性教学要求作出的反应能力,也是实施因材施教和民办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2.全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阵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有着越发显著的影响。诸多高校在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务管理等方面都从互联网获取了受益。微课、MOOC、资源公开课、视频共享课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的含义。这些都为学校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批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创业经验、精湛的网络技术及综合技能等方面的优秀教师。而师资又往往是民办高校的短板,“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恰好能解决这一显著问题。学生可在通过在线学习方式和其他高校创新创业优秀教师进行更系统更全面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充分采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逐步形成教学与创新相结合、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科研的优势条件,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建立平台,通过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为致力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源与服务。

3.协同企业创设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第二课堂。培育“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企业是理想的的第二课堂。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凭借学校单方面有时仍力不从心,依托区域内同学校有紧密关系的企业创建第二课堂,能弥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例如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协作企业可以采取调研、考察、毕业实习、岗前培训等形式,来协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与过渡。在新的时代背景条件下,由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员工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才需求构成也不断调整,其综合各种要求相较于学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要严苛许多。多数企业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没有经历过岗位专业锻炼的学生,进入岗位需要一段必要的磨合期,而这段时间完全可以在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已保证学生一毕业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学校应积极联系企业,特别是专业技能要求高的岗位,引用企业行业领军人物到校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环节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入企业资本设置创新创业专项扶持基金,为在科研创新或特色创业领域有突出发展的学生提供扶持与帮助,从而形成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

4.鼓励学生勇当“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开拓者。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作为有活力、有理想的知识分子群体,承担着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光荣责任,更要着眼于社会需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更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当前国家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思路,并通过不断完善各项政策与措施来推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这为高校学子实现创业梦想体现自身价值提供了绝佳机遇会。学生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更新发展观念,借助“互联网+”平台在学业上充实自己,在技能上锻炼自己,在品行上要求自己,勇于成为创新创业发展的开拓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徐明.“互联网 +”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10):44-45.

[2]于亚男.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方法[J]. 高教学刊,2015(22).

[3]降雪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5(12).

※基金项目:本文2016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专项)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与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MJZX20162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张立阳 杜习 震富磊

上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论文下一篇:基于问题串的初中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