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文化遗产论文

2022-04-18

[摘要]一直以来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开展了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了国家、省、市(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保护体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非遗之文化遗产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非遗之文化遗产论文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其应用分析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个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艺术,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充分应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有效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且在新的发展时期依然可以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文章深入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特点,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应用前景,希望能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问题;特点;应用前景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审美习惯,蕴藏着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和底蕴。因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应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保护,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更久远的传承,让更多的人欣赏其艺术魅力,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源远流长。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就是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处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形式得到保存,同时也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再现,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永久保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技术保护,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进行拓展和共享,使更多的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我国早在21世纪初期就出台了相关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有了明确的规定。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完整、真实和系统的记录,并将数字化资料进行存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数据库。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存,打破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往的传承方式,将一些“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传承习俗进行革新。通过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不但及时有效地挽救了一些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且也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即世界的理念。

虽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已经实施了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是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形式单一、功能简单。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虽然建立了自己的数据信息库,但是其归档大多数是根据非遗项目的申报材料进行记录和保存的,而且记录的内容比较简单,没能从非遗形成的民族历史、内涵作用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记录和展示。记录单一,功能简单,使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了深入研究的价值,影响其艺术价值的传承。

二是档案划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库的存档材料通常是按照非遗项目的类别或非遗项目的地域来划分的,这样的档案划分方式不利于人们对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识和了解,影响非遗项目的宣传。

三是信息库之间相对独立,没有形成资源共享。我国幅员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分散性,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非遗项目申报、审批和记录的程序。因此,各个地区大都建立了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库。但这些数据信息库各自独立,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这样就会使一些花费了大量时间和财力进行数字化保护的非遗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宣传和应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四是非遗项目数字化信息库建设标准缺乏统一性。我国各地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质量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的非遗项目数据库功能完善,数字化技术更加先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记录和保存水平也更高,其展示和应用的效果也更好。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非遗数字化数据库则远远低于发达地区,数字化技术不先进、设备设施不完善,非遗项目记录和展示效果都有待提高。

五是缺少专业性人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专业性人才仍然缺乏。因此,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人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特点

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更具安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是通过人进行传承的。由于多种原因,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临失传的现状。而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采集、处理和真实记录,并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归档和展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其保存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二,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传承因素的制约以及人们关注度不高等原因,難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展示,影响了其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传承。但是,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处理和记录非遗项目,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通过数字化数据库的建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三,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使其应用更加便利。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建立数据库和网站,实现资源共享。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网站上浏览、欣赏和研究。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站和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下载和保存,极大地提高了应用的便利。而且数据库和网站的建立,使非遗项目得到了永久的保存,避免因为传承人自身原因造成非遗项目失传。

第四,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可以提升传播的广泛性。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可以极大地提高传播的广泛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能够有效增强互动性。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在生活中可以更加便捷地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小程序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来,增强参与性、互动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宣传和保护。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应用策略

第一,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建设速度,提升服务质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推广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通过提高网站建设的速度和提升网站服务质量,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应用。一是通过非遗网站对非遗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将富有个性化的非遗产品在网站上宣传和销售,使网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的重要平台。二是提升非遗网站的服务功能,通过收集开发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求群体,扩大需求人群,增加网站点击率,加大对非遗项目和非遗产品的宣传。三是通过非遗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体系。

第二,利用現代数字化技术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AR/VR/M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化发展的趋势。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也要积极应用AR/VR/MR技术来扩大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该技术已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虚拟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人们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提高其影响力。利用AR/VR/MR技术不但能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体育项目、民俗故事、音乐表演等进行真实展现,让人们身临其境,切实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进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提高非遗产品的商业价值。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把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资源展现出来,让人们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人们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其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传承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传承人真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第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开创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资源库,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好的记录与保存、展示与传承。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库、博物馆等方式,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多样性来吸引受众群体,使更多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发展时期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及周边产品,拓宽非遗保护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字化保护不能仅停留在用数字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记录、存档、展示的层面,还要注重对其文创产品及周边产品的开发和销售。通过现代3D打印技术开发独具个性的非遗文创产品,或者结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开发私人定制的非遗周边产品,吸引更多的群体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文创产品及周边产品的销售资金可以用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紧跟时代的发展,在新时期依然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得到更好的保护、更久远的传承。

第五,利用云技术,开发移动小程序,吸引受众群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网络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来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云技术,开发手机客户端小程序,满足网络时代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需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云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整理和保存,再通过移动小程序吸引广大非遗受众群体,满足非遗受众群体对非遗项目知识的需求,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群体的非遗消费方式,进而促进对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存、传承与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过程中,应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移动小程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程序为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展示与发展、宣传与销售。

利用云技术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移动小程序,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程序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应用的一个途径,要发挥其作用还要依托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力;其次,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移动小程序还要与非遗项目所在地的特色资源相结合,不断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应用,能够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记录、应用和展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艺术魅力和发挥更大的艺术价值,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凌婧.文化产业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新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4):40-41.

[2]刘美华,李现彩,蔡雅丽,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在数字化背景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0):75-78.

[3]苏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1):72-73.

[4]马晓娜,图拉,徐迎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现状[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9(2):121-142.

[5]赵中华.数字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02):13-16.

作者:王智民

非遗之文化遗产论文 篇2: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保护策略

[摘要]一直以来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开展了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了国家、省、市(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后申报时期”,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应力争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文化资源与优势资源结合、民族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化、产业化、多元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策略和制度支撑。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产业化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最具民族特性的文化资源,其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既能有效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实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向优势资源的转变,带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长期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索了多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创立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自治立法保护的有效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如何调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措施,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全面梳理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特点,并通过对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措施和主要问题的归纳分析,提出了促进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有效保护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的现状与特点

(一)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格独特、源远流长。藏、彝、羌等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留下了醇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工作启动以来,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以大力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以保存文化多样性为理念,全面组织实施非遗保护工作,成功申报了多项不同层级的非遗名录项目(表一),为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表一可知:(1)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已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4项,占全国的11%;国家级非遗项目55项,占全省总数120项的45.8%;省级非遗项目221项,占全省总数460项的48%。(2)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已经形成完整的国家、省、市(州)和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反映了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非遗保护前期工作。

(二)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

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区域特性,是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以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国家级非遗项目类别的分析(表二)为例,可归纳出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的主要特点。

由表二可知:(1)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8个类别。(2)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国家级非遗项目主要集中在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等4个方面(表三),共41项,占总数的74.5%。

通过对表三的分析可见,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难度较大。虽然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较多,但由于其相对集中于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民俗等部分,故其生产性保护难度较大。虽然也有15项传统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但由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这些传统美术和手工技艺仅部分能用于制造工艺品和纪念品。

第二,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国家级非遗保护具有易于民众参与的特点。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民俗等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通过提供适宜的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加强学校教育和非遗保护宣传工作就能实现非遗保护的基本目标。

第三,四川民族自治地方极具民族性和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与独特秀丽的自然风光相结合,成为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比如,甘孜藏族自治州不仅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级自然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③上述资源的结合,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甘孜州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50.06万人次,旅游收入总计3.4亿元。④

二、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的主要措施

(一)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常规工作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围绕非遗的抢救性保护和各级非遗名录项目的申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常规保护工作,具体包括:第一,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做到种类、线索、传承人、村镇“四不漏”;第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多种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如实保存和反映其原貌;第三,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第四,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开展各级非遗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第五,进行非遗实物空间维护和传习所建设;第六,组织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第七,对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整理、归档,筹备电子化数据库和网络平台等。

非遗保护工作的区域性、地方性特点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状况、非遗保护资金来源等决定了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同时期非遗保护工作的差异性(表四、表五、表六)。

由表四可知:2008—2011年期间,凉山州非遗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社会宣传、传承人待遇和传承活动三个方面,使用资金数量分别占总数的68%,17%和15%。

由表五可知:2008—2011年期间,阿坝州非遗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社会宣传、传承活动、传承人待遇、实物空间维护和其他等五个方面,使用资金数量分别占总数的24%,57%,14%,4%和1%。

由表六可知:2008—2011年期间,北川县非遗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社会宣传、传承活动、传承人待遇、传习所建设和实物空间维护等五个方面,使用资金数量分别占总数的8%,26%,1%,59%和6%。

(二)民间资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既包含非物质形式(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又包含物质形式(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的综合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生成物、介质及其必须依赖的特定实物形态空间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属性”一目了然。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物质属性”使博物馆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可能。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有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属性”,诸如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和竞技、传统医药等非遗形式,主要通过口耳相传而非物质材料进行传承,这无疑是对传统综合类博物馆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限制。

考虑到博物馆非遗保护的优势以及综合类博物馆保护非遗的限制,民间资本建立非遗博物馆成为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的重要创新。2009年,历时4年精心建造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首个非遗博物馆——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落成。这座位于跑马山脚下、外形为藏式“崩柯”的古建筑占地面积771平方米,三层主楼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一楼展厅陈列着藏民族服饰、民居生活、农耕系列、嘛呢石雕石刻类、传统纺织等非遗资料;二楼展厅包括格萨尔千幅唐卡展厅、唐卡画绘制艺术展厅、经版印刷展厅、藏医药类展厅;三楼展厅为经堂、民族歌舞视听大厅以及非遗学术研究室。甘孜州非遗博物馆充分展示了甘孜州2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作,33个州级和上百个县级非遗代表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结合非遗的“非物质属性”,博物馆专设歌舞视听大厅用以动态地再现甘孜藏族自治州丰富的歌舞、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央的露天院子里摆放有“说唱台”,专供“神授艺人”定期说唱《格萨尔王传》。

甘孜州非遗博物馆将反映甘孜藏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1](P.82-88)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专业地加以展示,开创了民族自治地方民间投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抢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模式。

(三)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生产性保护的有益尝试

甘孜州独特的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孕育了独具特色、药效显著的药材资源,无数位名老藏医智慧的实践和研究不仅继承了藏医药的精华,而且开创了善用草药、精于草药鉴别,尤其擅长推拿、按摩、发汗、藏灸、热敷、冷敷等综合治疗,对脾胃、肝胆、缺血性中风、痛风、糖尿病、高原性风湿等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南派藏医药技术。经过2000多年的传承发展,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留下了大量的藏医药经典文献,尤其在有关藏药的配方、制剂、生产工艺等方面留有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仅德格印经院就收藏有典籍资料60余部、藏医药印版和手抄本1200余种,⑤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医药学学术思想、理论体系、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

2006年6月,甘孜州南派藏医药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项目后,甘孜州藏医院、州卫生局、州中藏医药管理局、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州科技和知识产权局等职能部门和甘孜州人民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围绕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生产性保护”的传承、传播、开发和利用工作。

首先,为藏医药发展谋求知识产权保护。甘孜南派藏医药,具有中藏药理论、药材、组方、剂型等方面的创新潜力,是甘孜州最有潜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甘孜州藏医院和藏医药研究所等单位利用环境资源、生物资源、传统医药等优势,加大藏医药开发利用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已申请专利60余件,获得授权32件。⑥

其次,开展藏药制剂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建立州藏药制剂标准,不断研发藏医药新药。为规范藏药制剂标准和提升制剂质量,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藏药制剂品种申报和注册工作,完成了337个藏药制剂标准的起草工作,为全州藏医药制剂提供了可控的技术标准。⑦目前全州已有7家藏医院获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藏药制剂批准文号778个,特色优势藏药品种337个。⑧

最后,积极履行非遗保护单位的职责。作为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的传承保护单位,甘孜州藏医院开展了多项非遗保护工作:如挖掘整理古籍文献,完善南派藏医药发展历史编写工作;举办基层藏医药人员培训班;建设南派藏医药专病专科;研究南派藏药加工炮制技术,规范藏药制剂生产;广泛宣传南派藏医药等。⑨

虽然甘孜南派藏药生产性保护仍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甘孜南派藏医药治疗藏区群众心脑血管、类风湿等高寒地区地方病和部分疑难病种有着确切而独特的疗效,以及其“简、便、验、廉”的特性和很强的藏医药服务可及性等都是甘孜南派藏医药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有益尝试。

三、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的主要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申报、轻保护”现象

非遗保护初期最重要的常规工作即是挖掘整理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并按各层级的申报要求进行申报,最终进入某一层级的非遗代表作名录。这是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在非遗保护工作初期很有必要。然而,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本理念为指导,配合各层级非遗名录项目的申报,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也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非遗保护工作将实现由“重申报”向“重保护”的转变,进入非遗保护“后申报时期”。集中申报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完成后,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已经意识到非遗保护“重申报、轻保护”的不足,开始思考如何切实有效地实现多种形式的非遗保护。他们认为非遗项目申报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确定各级名录的基础性工作,但“重申报、轻保护”背离了建立非遗代表性名录的初衷,不符合非遗保护的宗旨和精神。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短缺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保护工作。以马边彝族自治县为例,其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共收集彝族古籍300余卷,民间故事100多个,彝族民歌120余首,汉族山歌500余首,人生礼俗5类;民间手工技艺10余种,民间祭祠方法10余种;民俗体育、娱乐和游戏竞技10余种;统计建档县级传承人316人等,⑩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非遗传承和传播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评审研究、传承活动、传承人待遇、传习所建设、实物空间维护以及大型展示、展演等社会宣传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2008—2011四年间,马边县非遗保护资金除有限的专项经费和少量的上级政府补助外(表七),主要靠文化部门挤占办公经费应付,无法解决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由表七可知:马边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来源的两大特点:一是没有国家直接拨款;二是社会捐赠资金占保护资金总额的7%。

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非遗保存和保护难度大,生产性保护开发项目少是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的共性。虽然各民族自治地方保护资金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表八、表九),但普遍存在保护资金短缺的问题。

由表八可知:凉山州非遗保护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上级政府和本级政府,分别占保护资金总数的26%,14%和60%。

由表九可知:阿坝州非遗保护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上级政府和州县政府,分别占保护资金总数的71%,19%和10%。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资金来源的分析说明,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均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6条的规定,将非遗保护、保存工作纳入了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了本级财政预算。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性(群体、团体)与私有性(个人)的结合,是非物质形式(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与物质形式(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的相加,是非自然形态(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与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与自然形态(文化场所)的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反针对某一类别甚至某一独立名录项目的保护方式选择,就难以科学贯彻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保护的基本原则。尤其是非遗保护“后申报时期”,保护工作重心将由各级名录项目申报的一般事务性工作转向非遗的切实保存与保护,专业难度大幅提高。面对“后申报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生产性保护而不失基本原则要求的现实需要,管理和研究人才缺乏是民族自治地方面临的普遍问题。

四、促进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的对策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和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是非遗保护进入“后申报时期”的显著标志。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应具有深刻的阶段意识和发展意识,结合非遗保护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更优的成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常态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常态化主要针对非遗保护初期各级名录项目申报时保护工作的阶段性、临时性和集中性而言,包括非遗管理的常态化和保护的常态化两个方面。

2011年8月24日,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常态化管理和监督检查进行了规定,提出了实施国家级项目动态管理的要求,确立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退出机制。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应按《通知》要求,建立起各层级非遗项目常态化管理的工作制度,以规范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常态化,关键在于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社会民众自觉参与,以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非遗保护的“后申报时期”,相关主体除继续组织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展演,向其颁发证书、提供补助、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常规宣传活动外,还应加强非遗保护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正如木雕、剪纸等技艺因为是一种生活需要而获得世世代代传承一样,非遗保护必须与弘扬传统文化联系,与社会生产生活结合,才会获得现实的“生命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产业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应当产业化的焦点,是如何消解保护传承与合理开发之间的矛盾?虽然,与建基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综合竞争力提升需要提高文化竞争力进而实现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一般正当性不同,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的要义在于保护文化多样性。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因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用于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是进行非遗保护的重要思路。[2](P.86-87)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还是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资源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因此,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应当考虑产业化开发的模式,并重点解决非遗产业化开发过程中的合理性和针对性问题。[3](P.11)一般而言,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产业化开发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原则。非遗产业化开发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追求经济利益,而是通过相关利益主体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进而实现非遗的有效保护。因此,非遗产业化开发不能本末倒置,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

第二,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的前提。进行非遗产业化开发,必须分类别、按步骤、分阶段进行,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保护与传承的针对性。

第三,坚持公众参与,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育民、惠民和富民的积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社会民众具有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与义务。尽管作为原生意义的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在民族自治地方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式微,但若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产业化开发能获得资本价值的附加,为地方民众赚取相应的现实经济利益,就能悄然引发文化传承主体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回归与认同。

第四,积极寻求中央和上级政府对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产业化开发的制度支持和财政支持。通过调整民族自治地方的产业结构,促进少数民族增收可有效留住年轻人,防止文化传承出现断层;通过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乡镇企业,实现劳动力就近就业,可培养年龄结构合理的非遗传承人队伍。[4](P.191)同时,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产业化开发还特别需要中央和上级政府适度倾斜的财政支持。中央和上级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工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予以重点倾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化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等都能看出管理科层化是当前非遗保护机制的基本特征。科层制浓厚的行政色彩易造成非遗保护主导权错位、非遗保护与原有文化保护工作脱节、非遗保护原动力和积极性削弱等问题。[5](P.169)因此,非遗保护应改变政府保护的全能模式,实现保护主体的多元化,建立起政府指导监管,专家整理研究,传承人继承创新,社会中间层组织、志愿者以及社会民众积极参与的多元保护机制。

同时,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还应实现保护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截止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向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已累计投入非遗保护资金上亿元。“后申报时期”,各地比拼入选项目多少的热情慢慢褪去,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持力度开始减弱。[6](P.62)2008—2011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使用国家资金情况就能反映这一趋势。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非遗保存、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滞后,财政经费常常难以保证。因此,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可能也不应当全部依赖国家或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必须寻求保护资金的多元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吸收民间资本参与非遗保护等。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脱离其存在的特定时空,要保持非物质文化的民间性、活态性、生活性、生态性等[7](P.104)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8](P.51-54)的特性,就必须依赖于专业化的保护措施和专业化的保护人员。

专业性保护的前提首先是科学划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突出非遗保护的针对性。首先,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时,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厘清其保护传承的现实模式,对生存形态不同的遗产进行恰当分类。[9](P.180)其次,应合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动。对已与现实生产生活实践完全脱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目标应定位在抢救、整理、保存现有资料上,以保存的形式让世人了解和欣赏其历史和文化价值;[10](P.167)而对已非生产生活必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使其由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转为工艺品,从而促使其复兴。最后,应正确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的转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某个时期转化为非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在某个时期转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活态性的必然结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归根结底由具体的专业人才开展。非遗保护的复杂性和多环节,需要多种专业人才队伍:一是普查申报类工作队伍;二是传承传习类工作队伍;三是学术研究类工作队伍;四是开发利用类工作队伍;五是领导管理类工作队伍。[3](P.14)建立专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需要不断充实专业人员,并对现有保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化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创立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自治立法保护的有效模式。2008年以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先后批准了《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三部民族自治法规的实施是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的表现,对民族自治地方形成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及传承人保护体系、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等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其有关本级政府财政支持的规定保证了地方政府非遗保护资金的投入,也获得了当地民众对非遗保护的普遍认同。虽然,这三部民族自治法规都先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但由于立法精神与宗旨完全一致,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协调性较好。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作为调整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的基本法,是一个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其规定具有方向性和原则性,欠缺民族自治地方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非遗保护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随着“后申报时期”非遗保护工作重心的转移,民族自治地方应当考虑通过行使民族自治立法权规范以下问题:一是通过立法与制度建设推动参与式保护,从法律层面赋予民众参与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并从制度安排上明确社区民众的参与机制和参与方式;二是通过立法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权,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育民、惠民和富民的积极作用;三是考虑非物质文化的多样性和现实的复杂性,制定具体的专项法规和技术规范。

结语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切实的路径在于:坚持民族自治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为非遗保护提供依据;严格遵守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坚持分类保护前提,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模式;坚持非遗保护国家主导的基本模式,以现有的国家、省、(市)州、县的名录保护体系为基础,进行项目的后期管理;实现非遗保护和当地优势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的结合,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展示本民族自治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规范管理,明确其义务责任,并配套适当的激励管理机制,使传承人更好地发挥作用;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寻求国家从产业政策和财政资金方面的支持和倾斜等。有效开展上述工作后,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遗保护或许就能达到非遗保护的理想阶段:政府主导给力,法制保障完善,经济文化协调;民众自觉意识,全民自觉行动。[11](P..80-83)

注释:

①根据四川省各民族自治地方提供的数据统计整理,并参考了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统计标准。

②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guojiaminglu.jsP.)公布的数据统计整理。

③甘孜州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情况汇报”,2012年7月11日。

④“我州全域旅游铺开崭新画卷”,载http://www.gzz.gov.cn/10000/10317/10318/2012/10/8/10435459.shtml,2012年10月8日访问。

⑤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转报〈关于甘孜藏医药产业发展药品注册扶持政策的八条建议〉的函》”,2011年7月5日。

⑥甘孜州科技和知识产权局:“甘孜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汇报材料”,2012年7月11日。

⑦甘孜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全州藏药制剂生产和藏药制剂室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2012年7月9日。

⑧甘孜州卫生局、州中藏医药管理局:“加快推进中藏医药产业 传承南派藏医药文化”,2012年7月11日。

⑨甘孜州藏医院:“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孜州南派藏医药’保护工作的自查报告”,2012年1月15日。

⑩马边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2012年9月18日。

参考文献:

[1]梅华全、林存琪: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实平台——福建博物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J].福建文博.2009(1).

[2]黄静:产业化开发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J].四川戏剧2011(4)

[3]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法考量[J].中华文化论坛.2011(4).

[4]杨洪林、姚伟钧.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1(9).

[5]王冬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再出发[J].学术论坛2011(7).

[6]刘志军.后申报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忧与思[J].思想战线.2011(5).

[7]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

[8]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4(4).

[9]谢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域的再生产——基于花瑶民歌·呜哇山歌的保护实践所引发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1(5).

[10]汪海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状况调研[J].前沿.2011(13).

[11]谭瑜.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五个阶段[J].贵州民族研究.2011(5).

作者:陈云霞

非遗之文化遗产论文 篇3:

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文献;开放获取;山东省

摘要:文章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获取文献资源为例,采用互联网实证文献资源调研的方法,对公共图书馆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及其资源建设进行了探讨。

收稿日期:2015-02-06

作者简介:姜璐(1981—),山东省图书馆馆员。1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化

1.1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强烈的民族历史积淀,传承3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一个世纪,且要求谱系清楚和明确,作为该区域具有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和社会特性组成部分的团体或个人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人类智力活动成果[1]。随着人类群体或个人在所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以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的动态变化,也使得这种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可持续性传承和创新。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内容分为10类,分别是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级别分为5级,分别是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自从2003年我国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到目前已走过了10余年历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彰显了我国对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珍视[2]。2013年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1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两周年,2013年6月14日,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庆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纪念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健康发展。

1.2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

由于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就是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以各种不同文献类型或文献格式类型的方式加以呈现、收藏、保存和保护,以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除了采用传统的口授、身传、授课等方式外,由于文献是保存、记录、讲授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时也是适用范围最广和稳定性最好的传播途径,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无论是采用身传和口授,还是学校授课的方式,都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强力支持[3]。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靠活态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也需要靠文献记载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需要从历史、文化、科学、经济、文献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充分的研究,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研究价值和实用效果。目前最为主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方式是采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各类数字化文献的方式加以保存和保护。由于数字化文献与传统的纸质文献相比优势明显,因此可以更好地实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2公共图书馆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中的作用

2.1公共图书馆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中的作用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具有承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教育的职能,其中,图书馆中的公共图书馆就更是如此[4]。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时代,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新技术手段,将数字化文献和开放获取文献这两种元素同时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中,从而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新渠道,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服务的新途径,实现在资源广泛共享基础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利用新目标。为此,公共图书馆应当主动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纳入到自己的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中来,扩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也纳入到地方文献服务体系[5],并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为核心内容开展新的服务项目。因此,公共图书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播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尤其是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也应当成为公共图书馆重要的地方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类型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更应该成为地方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文献。

2.2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类型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工作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6],要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出这一系统工程的特点。一方面需要为用户提供具有泛在化特点的图书馆服务,包括为用户提供具有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用户和多种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服务;另一方面也要为用户提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类型的多元化服务。其中,不仅要有电子图书,还要有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文献载体。这些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载体可以有多种类型,如按采用文献的格式划分有文字、图片、照片、图文、音频、视频、动漫、三维虚拟、摄像头、多媒体等;按采用文献的类型划分有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讲座、地方志、家谱等。同时,要为用户提供具有学术性质的免费全文开放获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开放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文献的形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最为便利和有效的条件。

3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国家博览会

3.1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姜璐: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姜璐: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山东省是孔孟的故乡,礼仪之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蕴含着民族富强、爱国、自由、公正等核心价值观,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经过4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山东省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普查工作,共普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06万条,整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万多项,并从普查项目中选出了历史文化价值高、生存状况濒危、传承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先列入名录体系。截至2014年6月的统计资料显示,山东省目前共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692项,形成了类型齐全的5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体系。其中,民间美术类的烟台剪纸、滨州剪纸、高密剪纸、莒县过门笺,民间音乐类的诸城派古琴,传统戏剧类的济南皮影戏、泰安皮影戏、定陶皮影戏共8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山东省是项目居于第二多的省份,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3项,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5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5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019项,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7]。山东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山东省地方公共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体系及其相关数据库和网站提供了坚实的文献资源基础。

3.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举办

山东省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迄今为止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连续举办过全部3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省份。2010年10月15—18日,主题为“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以适合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览和销售为重点内容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同时,位于济南市西郊槐荫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也在博览会期间奠基开始建设。2012年9月6—10日,第2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办,主题为“促进非遗保护,共建精神家园”,旨在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同市场的建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2014年10月11—14日,第3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共有700多个项目参展。博览会期间还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交易,创意衍生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成果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展现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8]。此外,山东省为庆祝我国第9个“文化遗产日”,于2014年6月14日在济南举办了“美丽非遗·文化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2014年9月17日,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2014年10月底,台儿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正式落户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山东省的蓬勃开展,为山东省地方公共图书馆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并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服务提供了极为良好的地缘环境和地方文献资源条件。4公共图书馆可提供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获取实证文献资源4.1按文献格式划分的开放获取实证文献资源

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获取文献资源数据库及其网站,为用户提供各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获取文献资源[9]。例如,可提供按文献格式划分的文字类资源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网站的民间舞蹈类项目——山东省级的《鲁南花鼓》,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潍坊市级的《潍坊潍城小磨香油工艺》和梁山县级的《李文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图片类资源如通过“FOTOE图片网站”可检索到涉及“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的图片文献资源,如《章丘麦秸画》、阳谷木雕《孔子》、济南皮影《大明湖——荷花仙女》、济南面塑《钟馗嫁妹》、胶东栖霞彩塑《天师辟邪》以及台儿庄展区的《谭氏蚕丝制作技艺》;图文类资源如国家级威海荣成市的民俗类项目《荣成国际渔民节》,潍坊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潍坊红木嵌银漆器》;视频类资源如通过“优酷”视频网站展示和介绍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资源,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烟台剪纸音像集》《滨州剪纸》《济南皮影戏创意节目—济南影子舞—济南人体影子舞》《茅毅先生潍坊音乐会:诸城派古琴》《定陶皮影戏——菏泽》《日照莒县过门笺新春祈福》以及其他视频资源如省级的《杨家埠木版年画》。

4.2按文献类型划分的开放获取实证文献资源

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建设的各种文献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获取资源数据库及其网站,为用户提供各种文献类型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获取文献资源[10]。例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获取论文类资源,如《音乐时空》2014年第10期的专题研究论文《分析濒临失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学位论文类资源,如山东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2011年的硕士学位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山东传统武术研究》,青岛科技大学民间美术专业2010年的硕士学位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岛民间美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岛民间技艺研究》,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及开发研究》;讲座类资源,如《古筝流派大讲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筝乐》。2014年11月25日,在“11.26”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孔子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齐鲁非遗大讲堂》首期在济南开讲。山东省将从2014年11月开始每月一次,利用一年的时间举办《齐鲁非遗大讲堂》专题培训讲座,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机制建设,抢救性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的机制建设和制度保障等;地方志类资源,如《山东省情网·山东省省情资料库》收录有7,000余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文文献,如《迷人的东方芭蕾——济阳鼓子秧歌》《新一轮修志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收录》;网站类资源,如“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11],设置有新闻资讯、政策法规、中心介绍、遗产名录、老字号名录、申报指南、专家论坛等栏目,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老字号传统技艺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研究3个研究方向的文献资源。

参考文献:

[1]孙沁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族地区图书馆职责与实践: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5):97-100.

[2]蔡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特征与保护原则[J].理论与改革,2014(5):125-127.

[3]周梅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收集整理[J].浙江档案,2011(11):43-44.

[4]闫媛.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的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0):103-104.

[5]姜璐.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9):71-73.

[6]陶琳.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以杭州图书馆对“西湖传说”的保护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6):103-107.

[7]山东健全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国家级项目达153项[EB/OL].[2014-11-30].http://news.sdchina.com/show/3085486.html.

[8]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10月亮相济南[EB/OL].[2014-11-30].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9-24/6627044.shtml.

[9]刘爱华.从“传承”的角度看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11):126-128.

[10]于新国.基于开放获取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以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硕士学位论文资源为例[J].文献信息论坛,2014(1):15-18.

[11]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EB/OL].[2014-11-30].http://www.sdich.com/index1.asp.

(编校:崔萌)

作者:姜璐

上一篇:摩擦力初中物理论文下一篇:中医的全新诠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