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湖湘非遗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设计类人才。文章将湖湘非遗文化引入平面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通过对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成果的分析研究,论证了湖湘非遗文化与艺术设计专业融合的科学性、可执行性,为促进湖湘非遗文化在高职院校中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研究依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非遗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非遗文化艺术论文 篇1: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融合非遗文化的创新实践研究

摘要:时代的发展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出新的目标要求,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传承中国文化,提升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造力,是振兴民族文化、提高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非遗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造物精神,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为例,探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以期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提出有益思考,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非遗文化;南通板鹞;活态传承;创新实践

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积极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活态传承非遗文化,加强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拓展,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构建非遗文化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融合体系。

1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非遗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见证中华传统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的活化石,也是振兴中华文化的文脉资源,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挤压了非遗文化的生存空间,不少非遗文化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保证人才培养的基地,保护非遗文化、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是高校的使命。现代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开始注重对非遗文化的学习,不少高校已经将其融入课堂,依据非遗文化的文化价值,提炼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设计理念,保护传承非遗文化,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高校已经有了活态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并开始积极探索,如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就设有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很多高校不但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的项目,还结合当今的创业热潮,将创业和非遗进行了完美融合[1]。但两者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课程结构和教育模式有待优化。非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手工技艺和设计理念,但非遗文化口传心授的特点和传承过程的复杂导致许多技艺难以在课堂上仅仅通过讲授就能得到传承,且高校教师有别于民间艺人,缺乏制作经验和技巧,难以深入传授非遗文化的精髓。有的高校在教学定位上也存在偏差,其将教学重点设置在技能传授上,疏于对非遗文化的溯源,无法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丰富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底蕴。其次,缺乏活态传承的生态体系。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财富,艺术表现形式丰富,艺术手法多元。在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感受其魅力,并深入探究其设计理念背后的艺术思想,如此才能焕发其内在创造力。最后,高校课堂缺乏把非遗文化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转化途径,非遗文化的活力源于生活与劳动,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传承的要领。因此,要想解决两者在融合过程中的难题,需要构建新型现代性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推进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融合。

2 非遗文化融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路径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不但有给非遗文化的发展输送传承人的义务,还承担振兴地方文化的使命。从地区实际出发,利用本土非遗文化資源,让学生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这也是非遗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以国家级非遗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为例,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非遗文化,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了板鹞风筝非遗传承基地,借助高校的艺术教育体系为南通板鹞风筝的发展注入时代因素和新思维,改变过去师徒相传的原生形态,以艺术工坊的新型传承模式,丰富了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路径,探索出一条非遗文化与高校艺术教育融合的新路径。

2.1 构建学生对非遗文化认知升维的学科体系

非遗文化是表现传统文化的场域系统,是传统审美思想的载体和地域观念的映射,中国文化和美学精神孕育其中,如何提炼其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和艺术符号,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记忆,还需加强对学生的认知升维。以南通板鹞风筝进高校的传承为例,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自成立非遗艺术工坊以来就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形式丰富的校内外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到非遗场馆、传承人工作室等地进行参观和调研,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制作技艺,让学生们探究非遗文化的活态演变,充分感受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民俗特征,打通了从体验到认知的脉络,增强了学生对非遗文化内涵和造型系统的认知和兴趣,从中学会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人文情怀。非遗文化的综合性很强,其涉及了民俗学、人类学、设计学、工艺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必须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努力促进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构建一套规范且系统的非遗文化学科体系。

2.2 构建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的课程体系

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在与非遗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积极将设计、技艺、艺术三者融为一体,如此不但能构建更加完备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还能进一步塑造学生的造物观念、审美意识与创新思维,把传统的手工技艺纳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高校借助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优化等手段,通过对非遗文化的深入学习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融合,改变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建立以非遗传承人和校内教师联合培养学生的双师培养机制,搭建多渠道的非遗文化学习平台,探索中华文化的时代化表达,以手工技艺和创作类课程的实践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选择性地开设工匠传习、手工技艺研习等实操课程,拓展多维教学模式,以更加开放的方式带动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

2.3 搭建非遗文化传承的多元平台

高校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搭建高效的学习平台,以解决非遗文化缺乏传承人的困境。以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为例,为了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传承队伍,保护地域文化资源,2018年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申办,江苏艺术基金资助的“国家非遗南通板鹞的文化价值与制作技艺人才培养”培训班正式开课,其面向全省招收了20余名有志于学习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这次培训通过技艺传承结合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复合型学习方式,全面提升了传承人的制作技艺和艺术素养,并针对南通板鹞风筝进行文创开发和衍生品设计,让传承人深入现代日常生活,发现非遗文化的活力与生命力。与此同时,南通大学还设有非遗传承基地和艺术工坊,让学生系统深入地参与非遗文化实践,探索民间传统技艺的精微匠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参与这一系列的实践,学生掌握了在国际化视野下拓展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并获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3 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非遗文化在高校的教育实践应立足于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此才能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南通板鹞风筝为例,在其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以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工艺创新为导向,在保留非遗文化核心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在造型、纹样、工艺、功能等方面进行拓展,并通过提炼非遗文化中的文化符号进行优化与创新,通过南通板鹞风筝非遗文创衍生品的开发,促进非遗文化与艺术设计的融合,实现其面向现代生活的活态传承。

3.1 以结合非遗文化的引领性与艺术设计的创造性为方向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能赋予人们生活的意義与感知,以南通板鹞风筝的高校传承为例,师生通过对南通板鹞风筝的深入考察和研究,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学习了解南通板鹞风筝的工艺特征,把传统的造物智慧运用于南通板鹞风筝的衍生品设计中,以非遗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引领艺术设计,设计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意产品。“手工艺者在创作物品时,必定不是照原样复制,而是根据自身的理解以及与生活相关的种种因素进行再创作,经历的积累以及对情感的理解很容易使人们与物品产生共鸣。”[2]艺术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是需要通过丰富的艺术感知和实践来培养的,了解学习非遗文化的造物思维,培养学生勇于突破的思维方式,践行让非遗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的创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对非遗文化的现代转化,把非遗文化的造物思维转化为现代的艺术设计方式。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可以非遗文化的传承为切入点,深入淬炼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造目标和审美需求,致力于对非遗文化的动态传承与创新。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师生们的文化素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孵化了面向未来的创造能力。

3.2 以结合非遗文化的衍生性与艺术设计的丰富性为方向

非遗文化衍生品,是“非遗文化创意产业所承载其价值的终极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是为了满足人们差异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现代科技和创意手段的运用,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生产出来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产品或服务”[3]。衍生品的创意开发是活态传承非遗文化的一条重要路径,以南通板鹞风筝的衍生品开发为例,南通大学成立的板鹞艺术工坊开发的衍生品,正是基于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推进,其面向现代日常生活的造物理念,体现了非遗衍生品的开发融入了新思维、新创意。学生在设计衍生品的过程中提升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以更丰富的艺术设计方法来保护和创新非遗文化,学生自发地探寻非遗文化的当代转型,从而使非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非遗文化的衍生品具有趣味、融合、跨界、创新的特点,并且其运用了面向实际生活的设计方法。把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变成具象的具有艺术气息的文创用品,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并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还能培养出既有设计敏锐度又有传统文化积淀的非遗传承人才。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离不开现代艺术设计的丰富实践和转化,这是强化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有力保障。

3.3 以结合非遗文化的符号性与创新设计的未来性为方向

高校通过将非遗文化中的艺术符号与创新设计相结合,挖掘艺术造型、符号系统,并将之转化为符合时下艺术审美的新产品。“创意不是设计者的灵光一现,而应该基于大量的实践调研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挖掘,再结合巧妙的构思。”[4]以南通板鹞风筝的衍生品设计为例,南通大学非遗艺术工坊的学生们在深入了解南通板鹞风筝造型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其中的元素广泛运用于各类产品的文创设计中,目前已设计出手机壳、餐具、被套、服饰、邮票、滑板以及时下流行的盲盒等上百种文创产品,从抽象到具象,赋予了传统图案新的生命力。从南通板鹞风筝中提炼特有的文化符号,并在符号里融入更多现代意识,最终衍生出具有创新价值的文创产品,展现了年轻一代的审美取向和精神追求,也推进了非遗文化的向上发展。这些文化符号经过提炼后,不但可以体现在产品的外观、色彩、结构、材质等方面,而且还传达出非遗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实现非遗衍生品的文化功能表达,增强非遗衍生品的艺术价值和产品语义,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发展路径。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文化和艺术设计的融合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挖掘非遗文化的符号内涵并结合艺术设计的未来美学特征设计出独特的文创产品,是打破非遗文化传承僵局的重要路径。创新设计驱动下的思维让老手艺再次得到传承,构建互动、立体、活态的传承环境,促使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实现多元创新。

4 结语

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充分融合非遗文化,让学生了解非遗文化的生态理念,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传承造物意识,提升艺术设计教育水平,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与非遗文化的融合体系,互促互进,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从中汲取优质资源,突破只重图形、色彩等形式因素的思维局限,转向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创新赋能,激发非遗文化的活力与创造力,这是高校应当承担的使命,也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新契机。

参考文献:

[1] 杜虹景.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创新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6):71-73.

[2] 郭艺.留住手艺——手工艺活态保护研究[M].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199.

[3] 刘泓,袁用麟.文化创意产业十五讲[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41.

[4] 高静静.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6:22-23.

作者简介:吴玲玲(1974—),女,江苏南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

作者:吴玲玲

非遗文化艺术论文 篇2:

湖湘非遗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湖湘非遗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设计类人才。文章将湖湘非遗文化引入平面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通过对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成果的分析研究,论证了湖湘非遗文化与艺术设计专业融合的科学性、可执行性,为促进湖湘非遗文化在高职院校中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研究依据。

关键词:湖湘非遗文化;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湖湘‘非遗’文化融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三级四进’模式研究”(XJK18C ZY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湖南非遗文化种类繁多,在传统文化复兴、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非遗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专业可从学科划分、专业特点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与艺术设计课程结合,形成一套科学的非遗文化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一、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选取非遗种类

湖南非遗种类繁多,包含传统手工技艺如蜡染、土家织锦、侗锦、侗族建筑技艺,传统民间美术如滩头年画、苗画、踏虎凿花等。非遗的造型因素、图形因素、技艺表现因素决定了其与艺术类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在选择非遗项目时,需充分考虑非遗种类与专业教学的关联性。课程内容应与非遗项目有较好的融合性与适应度,选取的湖湘非遗文化应具有典型性与特色性,这样才能共同发展。湖湘非遗文化中包含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文化种类,数量众多,艺术价值表现高低不等,需重点挖掘艺术造型表现形式与文化性较高的非遗内容,将典型性非遗作为教学与研究的重点对象,甄别价值不高的非遗种类,重点开发艺术价值高的湖湘非遗项目。

二、非遗文化与基础课教学融合的实践

非遗文化的导入,可从基础课教学开始,从教师的课程设计到作业实训,需对课程教学做整体的思维设计。基础课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结合,包含静物的摆放、造型元素训练的设置、师生互动交流等各种教学手段。湖湘非遗文化中传统手工技艺项目蜡染历史悠久,造型传统,风格独特,是民间非遗美术的精品。蜡染图案造型最大特点为不一样的“吉祥兽”,比如“龙凤龟”采用的造型手法为意象复合,以龙头、龟身、凤尾组成寓意深刻的图案,象征着男子威猛、女子美丽、健康长寿,蜡染的蓝白分明与特殊材质给人自然纯净的艺术美感。将蜡染导入基础课教学,可让学生进入蜡染非遗大师工作室了解蜡染的技艺与纹样特色,在专业老师的讲解下理解蜡染图案的艺术美感。在课程的实训环节中,要求学生在基础造型表现和湘西凤凰蜡染两个方面进行画面组合素描实训训练。教师在指导时,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进行非遗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基础课的重点理论与技能。如图1、图2所示,在基础素描课程中融入湖湘非遗文化湘西蜡染的讲解,在课程作业实训中,静物的组合融入了蜡染图案,将基础素描的课程实训与湖湘非遗文化结合在一起,课程作业地域特征明显,也是对学生进行非遗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

三、非遗文化与基础设计教学融合的实践

关联性是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与非遗项目融合的重要匹配因素,设计类课程的主题应与非遗项目体现出较高的适应度才能促进其共同发展。湖湘非遗文化中的众多图案纹样、造型表现都是以文化为表现形式,依托不同的表现载体,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与艺术设计类专业领域有着类似的构成规律与形式美表现。例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图案设计课程,将湖湘非遗文化土家族织锦技艺融入图案课程,给学生讲授土家织锦的工艺与纹样图案特点。由非遗传人讲授土家织锦的色彩特点与工艺流程,重点讲授西兰卡普自然物象图案、集合图案、文字图案的装饰纹样风格来源与艺术变形、技术处理的关联性。再由校内专业课程教师讲授图案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形式,在实训中结合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特征,让学生自由创作与发挥,将土家织锦图案艺术表现到现代艺术设计的载体上。图3、图4中的实训作业为一年级学生根据自己对课程的学习理解,将土家织锦图案应用到挎包设计中,在设计课程启蒙阶段将湖湘非遗文化与服饰设计表现进行了融合,促进了学生的湖湘非遗文化学习与设计表现训练。

四、非遗文化与专业设计教学结合的实践

艺术設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重点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专业课贴近设计的具体应用。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通过对各专业课的系列理论讲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为各专业设计实践做准备。在专业设计课的理论讲授的同时,将湖湘非遗文化的非遗项目技法、非遗项目艺术特征引入专业课程中进行讲授,对理解湖湘非遗文化的内涵与寓意非常重要。例如,在平面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引入湖湘非遗文化滩头木版年画,将具有楚南特色的滩头手工木版年画的发展过程、材质特征、制作工艺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进入滩头年画大师工作室感受滩头年画的艺术特色,了解年画的色彩特点、造型特点和手工生产的制作工序,理解年画的种类,学习湖湘文化中的寓意吉祥的内涵表现。图5、图6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在礼品包装设计课程中进行的专业创作,学生在学习了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与设计方法后,根据自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完成了以新滩头年画为主题的整体视觉形象设计,包括新滩头年画插画设计、新滩头年画礼盒设计等,将湖湘非遗文化以新的视觉表现进行演绎,让传统的非遗文化呈现出现代的视觉设计感。

五、非遗文化与艺术类专业课程实训设计

创新结合的实践

当前国家提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传统湖湘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已经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非遗文化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效应和市场效应,而产品的转化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找到生存的载体,让非遗传承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利益中达到一个平衡点。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且具有工匠精神的通用人才。湖湘非遗文化资源丰厚,蕴含着丰富的视觉语言,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文化创意方面的创作宝库。加强湖湘非遗文化的教育,将其融合到艺术设计类专业文化创意与产品创新设计中,将传统的非遗语言与现代的艺术设计思维结合。非遗文化的教学融入不仅解决了湖湘非遗传承缺失的问题,更为非遗创新提供了活的源泉。

平面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将湖南通道侗族非遗文化与毕业设计教学相融合,帮扶通道侗族县企业,用现代的美学原理与创新的设计理念对传统的侗族非遗民俗文化进行创新设计。图7、图8中以湖南通道侗族非遗文化为创作灵感,为通道侗族旅游企业开发了《侗星人》文创产品,以年轻群体为消费对象,设计了新颖、脑洞大开的侗族人物形象,开发了系列IP衍生符号,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创新性文创产品。这既弘扬了湖湘非遗文化,又对通道侗族县的文化旅游经济做出贡献,设计出的作品既具有浓郁的通道侗族地方风情,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湖湘非遗文化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意、创新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创新与创意设计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的方向,湖湘非遗文化的引入,使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文化品位与艺术表现方面得到了加强,加深了对艺术设计专业技术性应用的认识,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在文创作品的应用中实现个人价值。

六、结语

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立足于本区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传承与发扬湖湘非遗文化,打造具有湖湘非遗文化特色和具有创新创意思维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课堂,继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设计类人才,让传统湖湘非遗技艺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堂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作者单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作者:鲁宁

非遗文化艺术论文 篇3:

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直以来都是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而我国政府部门也为更好地保护非遗文化而出台了相关政策与法规。一直以来,人们都尝试运用新技术来进行非遗文化的保护,数字媒体艺术既能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同时也能打破文化传统发展模式的限制,展现更加具有前景的发展优势。现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且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非遗文化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其生存的空间相比过去明显缩小。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非遗文化,必须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的优势,让非遗文化在新技术的作用下焕发新机。

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

当今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艺术显然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艺术形式也应该紧跟潮流,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展现出全新的表现形式,以突破传统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局限。在新兴技术与传统非遗文化保护的相互碰撞之下,数字媒体艺术产生,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性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其中数字化技术的作用就是将艺术中所想要表达的艺术要素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从而展现出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样性和数字性的特点。另外,数字媒体艺术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了一个展示数字信息的平台,从而实现了由传统文化到数字文化艺术的转化,跨越了来自媒介以及时空的限制。

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性

数字媒体艺术不仅包含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因素,而且也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艺术特点,从而具备了技术化艺术的特征。另外,数字媒体艺术相比于传统艺术更加随性,并且可以再复制。所以,数字媒体艺术相比于传统文化艺术又具备静态艺术、动态艺术、网络艺术等表现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的互动性特点

数字媒体技术既具备传统非遗文化的艺术性,同时也展现出显著的技术性特点。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媒体平台,可以以数字媒体艺术产品为核心进行互动,在其互动过程中展现出更加高效以及便捷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意义

避免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之下,各国文化也在不断相互融合,文化全球化也是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必须要保护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当前,西方国家在文化价值观方面的输出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我国青少年群体受到西方文化产品的影响较大。西方国家通过制造带有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不断地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体系。例如,美国英雄题材的电影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但其电影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包含着浓烈的美国价值观,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这些文化价值的影响,从而不再重视本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展来说是致命性的打击。除此以外,一些国家还会利用自身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影响作用来毁坏别国优秀的文化资源,使得别国自身的文化安全受到严重的打击。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需要加强对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视,同时必须创新发展手段,利用数字技术来丰富保护形式。所以,利用数字媒体艺术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能够有效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承方式是一项具备前景的传承方式,并且受到了来自多方的肯定与重视。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不仅难以收获明显的效果,还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但是数字媒体艺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资源,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丰富文化传播方式。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作用及其所表现出的强大优势说明,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正确方向,值得继续推进,并不断丰富其作用,进一步提高文化的传播能力以及传播水平。

符合非遗文化的发展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其自身条件的限制,一般集中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并且现有的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缺乏兴趣以及了解。同时,这些地区非遗文化的传承仅依靠政府部门所提供的资金支持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弥补地区经济方面的劣势产生的影响,充分激发非遗文化的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能够利用非遗文化的文化优势来创造经济优势。有了经济的支持,非遗文化的发展就有了更加有效的保障,从而可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非遗文化传承现状分析

非遗文化一般都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并且跟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换代,传统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是当前非常迫切的任务,需要国家以及社会的关注。此外,在其传承与保护之中,还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保存以及呈现相对困难

非遗文化本身并不是以实物的方式存在,所以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来说,非遗文化的保护往往面临更多困难。正是因为其难以保存以及呈现,很多优秀的非遗文化消失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对于当前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其难以保存与呈现的问题。

公众缺乏保护意识

实际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庞大,但是因为不以具体形态存在,并且缺乏一定数量的群众基础,所以随着历史的推进这些文化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人们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相当淡薄,甚至缺乏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所以非遗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同时,部分非遗文化都是通过家族或是师徒之间进行传承的,掌握非遗文化的群体的规模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现今,非遗文化传承人群体呈现严重的老龄化特点,导致众多的非遗文化随着时间流逝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外来文化的影响

非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就其传承与保护而言,面临着相对于其他文化更大的困难,不仅包括内在的因素,比如人们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意识淡薄,还包括一些外在的因素,特别是外来因素的冲击。人们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對于自身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热情不断削减,从而引发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觊觎。例如,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韩国却以此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

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应用策略

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鲜明的技术能力以及特别的艺术呈现,同时也包括其所呈现的互动特性。通过发挥数字媒体艺术的这些特点,能够激发人民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热情。

实现技术性保存与呈现

以往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寻找传承人,但是这种工作方式不仅难以取得有效的结果,而且费时费力,并且最终也可能找不到传承人。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样性以及数字性的特点,可以有效改善传统工作方式。利用数字媒体的艺术性,可以将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具象的音频、视频等形式,丰富其呈现的形式,并且更加有利于传播,有效改善传统文化传承與保护中呈现的问题。同时,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也能通过相应技术来得到解决,从而为非遗文化的保护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与便利的条件。例如,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将非遗文化产品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中的技法工艺进行数字化转化,将其转化为视频、音频、图片等媒介形式。

数据信息的处理可以划分为平面数据处理技术、动态数据处理技术以及网络化处理技术。平面数据处理技术就是通过将非遗文化产品转化为数字图像而将其保存下来的技术。同时,利用该技术的可复制性可以增加可传播的文化产品数量,为其规模化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前提。而动态数据处理技术是将相关的动态过程制作为视频的形式,比如说非遗产品的生产过程或者是传承人对于非遗文化的介绍过程。该技术相对于将非遗产品制作成图片这项技术而言,具备一定的动态化特征,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有效增加人们对于非遗产品的了解。网络化处理技术充分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在传播方面的高效性,从而让人们及时了解非遗产品的文化价值以及艺术特点。利用网络大平台,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不受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同时与非遗文化产品有更加紧密的联系与接触。

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演变,其已经不仅仅只集中在图片或者是视频领域。目前,可以在各式各样的媒介当中感受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观赏性。例如,在游戏界面或者动画文化产品中。很多数字媒体艺术在其创作过程中,都融合了非物质文化的艺术因素,从而让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性、观赏性以及表现性都得到了切实增强。人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可以感受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并自觉加入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队伍之中。例如,凤阳凤画传统上是以毛笔以及颜料等工具来进行绘制,但将其绘制的技巧与风格应用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时,可以增加数字化媒体艺术的文化因素,可以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另外,通过动画以及游戏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可以扩大文化受众,特别是加深对青年群体的影响,从而加强青年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抵挡外来文化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其能够解决传统传承方式中的传播困难问题,在数字化的今天,非遗文化的传播将会更加便捷,并且受众会更加广泛。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展现给大众,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可以采用一定的营销推广策略,创新文化推广的模式,从而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全方位传播。

数字媒体艺术就是因其技术性、互动性以及艺术性的特点而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手段以及更加开阔的前景。总之,高效的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可以更好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加强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监管力度

虽然数字媒体艺术对于文化传承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可以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首先,部分文化产品没有实现技术性和文化性的结合,使得数字文化产品缺乏艺术价值,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所以在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时,必须要重视文化价值的再现,不能脱离文化价值而只谈影响力。另外,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虽然使非遗文化产品的数量大大提升,但是其质量却呈现下降的趋势。所以,在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保证非遗文化产品数量提升的前提下,还需要保证其质量不能落后,甚至应该拥有更高的质量。最后,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应用的不断深化,人们的初心不再只是传承与传播非遗文化,而是越来越重视非遗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从而忽略了其文化价值。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对于过度重视商业价值而忽略文化价值的行为给予整改。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是一项特殊的语言,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现文化价值。非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其传承与保护一直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以往的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不仅面临很多局限性,而且产生的效果也并不显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数字媒体艺术打破了这些局限,并且创新了传播媒介,使无法以物质形态传播与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全新的生存方式。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帮助下,非遗文化的传承将向更加光明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董远远,赵潇泽,龚钰汇.新媒体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困境与对策——以甘肃礼县“春官说春”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2(27):36+45.

[2]韩薇.新媒体时代影像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评《新媒体艺术应用设计——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139.

[3]曾钰诚,李远龙.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思维与路径——以广西那坡县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7,30(01):59-67.

[4]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J].民俗研究,2013(01):19-24.

作者:刘春辉

上一篇:医疗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室内设计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