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交通经济论文

2022-04-16

随着对风险认识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探索形成了全新的风险管理手段——经济资本管理。经济资本管理基于资本的稀缺性和机会成本,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效应,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发挥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预算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建立起更为市场化的、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机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量管理交通经济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计量管理交通经济论文 篇1:

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摘 要】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发展对于交通管理部门正确认识公路交通发展阶段、把握工作重心、制定公路交通体系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分析和指标体系的设置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交通;交通经济;协调发展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的要求不同。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必然导致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增多及位移的增加,因而导致交通需求的增加。城乡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将会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区域交通的建设上来。

一、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

首先明确公路交通对于经济的先导和基础作用,明确住处了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共同促进的关系;也通过木桶理论、协整理论以及计量经济学等角度建立了研究模型等来研究阻碍公路交通行业发展的原因所在;也通过研究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公路交通的适应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评价,一些省市地区也相继退出了适应各地条件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也升华了适应性内涵,并且为我国的其他机构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由于当前我国对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足够的能力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本文笔者从适应性内涵出发,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准确的依据。

二、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分析

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选取与“适应性”的内涵紧密相关,在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必须准确把握“适应性”内涵。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包括公路交通与经济两个系统,其中任一系统的变化都会导致适应程度的变化。相关报告从公路网的规模、结构、功能特性要与该区域的规划、资源、发展战略、实力相匹配进行了“适应性”内涵分析;也有报告认为“适应性”内涵指公路要以合理的规模、结构、布局和资金投资比例,应满足经济发展所派生的公路交通需求;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则从运输化理论、交替推拉关系理论和运输成本阀值理论角度分析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并从规律性、阶段性与可持续性三方面深化了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内涵。从实践来看,管理就是生产力,它主要是通过对交通运输经济过程的控制、生产环节以及工艺规律等进行研究,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组织策略,以保证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质量,并提高其管理效率。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实践中,应当采用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最少的能源耗损来满足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之需求,从而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量资料的阅读研究,我们发现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公路交通的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经济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认为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度、协调度以及发展度三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叫做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该适应性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一定要让公路交通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正确把握住可持续度、协调度以及发展度三者之间的联系,让公路交通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在多方面、不同领域上均实现动态协调,最终达到让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指标体系的设置

(1)指标体系设置的思路。要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要有清晰明确的构建原则。本文基于下述三个原则进行指标的选取:一是系统性原则:公路交通体系与区域经济系统都是复杂的巨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所构建的评价指标应能较好地反映系统发展水平,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层次分明、相互依存整体。二是可比性原则:横向上能与其它城市的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区分出不同城市的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纵向上能与历史资料相比较,评估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三是目的及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涉及面广,需要有庞大的不同侧面的统计数据支持,对于实地统计中难以收集到的资料,就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能够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设置。(2)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筛选。区域经济指标的构建在经济系统中,宏观经济现象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区域经济的总规模,通常能代表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从自我发展能力来衡量,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也是一个有效又直接的指标,因此,本文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两个指标作为分析指标。同时,因为三次产业各自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很好地衡量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也将其选为评价的指标。本文还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及《城市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诸多可测的指标共同组成了区域经济的初步指标。由于当前我国缺乏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的研究,所以一些地区省份已经开始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了研究工作。但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公路交通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已经无法使用过去传统的指标体系来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进行解释。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可持续性、发展环境、管理水平、信息化、运输服务水平以及基础施工建设的几个方面共13项指标来重新建立一个符合当前情况的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评价指挥体系。(3)定量评价指标标准的确定。制定各地的指标标准前,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调研该地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来确定该地区的公路交通到底应该属于哪一个经济发展阶段,最后在使用聚类分析法来制定相关的指标标准。以我国某省为例,现阶段该省的相关经济数据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发展水平相同,我们在对他们当时的公路交通情况进行调查,确定当时他们的公路交通发展所处的经济阶段,再制定相关的适应性评价指标标准并给出一定的使用年限。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标准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4)公路交通指标构建。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对公路交通体系的描述一般分为两部分,即路网状况和运输能力。通常使用反映交通规模的指标——里程,以及反映发展水平的指标——路网密度来对路网状态进行描述,其中路网密度=公路总里程/研究区域地区面积而公路交通的运输能力一般由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来进行描述。其中,周转量即描述了运输量也包含了运距,比运输量的指标更为全面,因此,选用货运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这两个指标作为描述公路交通的运输能力指标。上述指标即构成了公路交通体系的初步评价指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公路交通也必须相应的进行提高,否则不仅不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还会严重的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我们一定要投入大力气到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的研究工作上来,通过积极地学习、调查以及研究的同时也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争取让我国在这一领域通过较短的时间来赶上差距,使适应性评价研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福军.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管理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1)

[2]张静,贺清梅.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研究[J].中国—东盟博览.2012(11)

[3]窦小燕.实现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0)

[4]郦纲.我国城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10)

[5]袁乐平,余绍山.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2(5)

[6]仲维庆,杨赞.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商贸.2012(29)

作者:李琳

计量管理交通经济论文 篇2: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随着对风险认识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探索形成了全新的风险管理手段——经济资本管理。经济资本管理基于资本的稀缺性和机会成本,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效应,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发挥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预算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建立起更为市场化的、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内涵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经济资本是指银行管理层内部评估的在一个给定置信水平下,用来吸收或缓冲资产或某项业务所有风险带来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相应地,经济资本管理是指通过计量、配置和评价银行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和产品等维度所需的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进行总量控制和组合管理,以实现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最大化目标。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框架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即: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配置、经济资本评价和基于经济资本的定价。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能力的提升,经济资本管理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资本约束意识。经济资本管理强调了资本的稀缺性和机会成本,随着外部监管部门资本充足率监管力度的加强和股东对资本回报要求的提高,促使商业银行将经营管理的重心放在转变经营管理方式上,从而有力地扭转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重规模轻管理的经营思想,推动资产结构与业务结构优化和经营效益的提升。

培养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需要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合理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普华永道对全球银行业的调查表明,信用风险占到商业银行风险总量的65%,除此之外,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和关注的主要风险,而通过经济资本管理对风险的资本化,实现对风险的全面度量,有助于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创造资本价值最大化。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在经济资本评价方面,主要以EVA (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附加值)和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根据风险调整的收益)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引入了资本的成本概念,更真实地反映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克服了商业银行传统绩效考核以利润绝对额为指标的缺陷,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更清醒地权衡经营风险及其回报,从而做出更符合商业银行实际利益的决策。

提高产品定价能力。RAROC技术通过对具体产品、业务和区域的经济资本回报率的量化,为商业银行在制定经营发展战略时提供支持。比如,商业银行在为产品定价时,不仅要考虑到资产扩张的速度、业务发展的规模以及所带来的收益,还要充分考虑到由此而带来的风险及其资本占用,将收益与风险和成本相统一。

当前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难点

经济资本管理强化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意识和成本意识,使过去因具有国家信用而忽视资本充足的国有商业银行深刻地认识到,资本是稀缺的和有机会成本的。但是,由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从基于职位权利到基于财产的权利”的激励变迁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逐步到位,同样地经济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中还存在不少困难。

经济资本管理与业务营销不尽协调。按照经济资本管理的导向,商业银行必须加大低风险的产品和高回报的高端客户的营销力度,才能调整业务的区域结构、客户结构和品种结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面临产品同质化和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相关产品收益区间收窄,客户拓展与维护比较艰难,但同等规模商业银行之间却仍然热衷于资产规模和账面利润等单个指标之间的互相攀比,而忽视总体的经营效益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经济资本系数设置难以准确反映业务的实际风险程度。目前,经济资本系统建设尚处于完善阶段,基础信息薄弱导致存在计量风险经济资本计量主要涉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尚不能实现从现有系统中获取不同行业、客户信用评级、产品等财务维度和风险维度的基础数据,导致经济资本管理不能有效延伸至具体的资产组合,不能准确反映业务风险状况。而一些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采用内部系数法计量,对各项资产设置的资本系数过粗,并不能准确反映各项资产业务的实际风险程度。如不同區域、不同行业、不同战略定位的客户,其整体风险不同,但经济资本系数未体现相关差异性等。

经济资本计划管理与实施推至基层机构存在难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突出缺陷:一是现行的绩效考核评级体系未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经营收益风险调整不到位;二是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横向为主,无法量化具体产品和业务条线的经营绩效,难以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就商业银行总行而言,对全国分行实施经济资本计划管理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级分行对以下分支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计划方面,可能存在迥然不同的情况,执行的效果也千差万别。如交通、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行业客户议价能力较强,现金流相对较少,其经济资本回报率较平均水平可能低4~5个百分点,但由于这类资产规模大、波动小,仍是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热衷营销的对象。

经济资本管理的理念未能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始终。经济资本管理作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工作,涉及所有业务部门,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在业务工作中存在贯彻不到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全面顺利实施。诸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经营管理人员任期制和考核指标的短期化,使得经济资本管理在实践中难以推行到位,无法避免相关管理人员的短期行为。同时,经济资本尚未深入应用在产品定价、业务决策等微观层面,不能有效落实在分产品、分客户、分部门、分客户经理等维度的经济资本管理和绩效考核。

以经济资本和管理为切入点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008年以来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有力支持了国内经济应对危机,但是,从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角度看,在特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还可以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从原来开始注重经济资本约束以及经济增加值等,倒退到主要关注贷款规模等。在宏观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基调逐步回归常态化之后,重新启动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继续推进一度启动的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等,进而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无疑成为当前银行业面临的现实课题。

实施全行性经济资本管理。要深刻理解“资本是抵御风险的最后屏障”,在全行樹立并强化资本约束意识,积极尝试事后考核型的资本评价体系为事前计划型的资本预算管理体系,变原有由业务到资本的业务主导型分配模式为由资本到业务的资本主导型分配模式。一是通过实施全员培训,使商业银行在信贷拓展、贷款定价、成本核算、改善资产质量等方面自觉运用经济资本管理知识和工具。二是完善细化机制和措施,对经济资本管理中涉及部门业务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定量要求,指导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落实。通过统一全行风险偏好,强化风险资本对资产的刚性约束,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经营从规模驱动向资本集约化转型。

建立有竞争力的经济资本内部市场应用体系。鉴于内部系数法对资产类项目分类过粗,对资产类项目和资本系数进行细分,一是按行业进行细分,对优势行业、战略支持行业设置相对较低的经济资本系数;二是按贷款抵押担保方式进行细分,对信用贷款设置较高系数,担保贷款次之,抵押贷款最低;三是按区域分类进行细分,对资源相对丰富、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银行,设置较低的经济资本系数;四是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和同行业标准对贷款分类中不同的资产设置不同的调节系数。如在具体业务经营过程中,在满足政策底线的前提下,商业银行要对所有申报授信客户(项目)的资本回报进行定量计算与预测,不分客户、项目、产品、区域等,以RAROC排序为标准,将有限的新增信贷资源优先配置给RAROC值更高的客户,以减少低效资本占用。

建立经济资本管理支持系统。近年来,主流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但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是,由于经济资本计量技术完全是银行内部甚至个别部门主导开发,在起步阶段银行不得不面临经济资本计量技术有待提高、数据基础较差、部门与层级之间缺乏共识、透明度不高等缺陷。同时,由于监管资本要求的线性特点,各类资产的监管资本要求易于理解,便于计算,因此应尽快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充足率体系建设,确保监管资本管理融于业务发展的整个流程中。目前国际上采用的内部评级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建立较多的风险评估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需要完善信贷管理系统、个人征信系统、统计系统等,在此基础上着手建设经济资本管理系统,以支持经济资本管理工作。

建立对行业、业务和产品回报水平的分析。一是要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行业划分标准,对商业银行现有各行业贷款进行抽样评估,测算出各行业贷款平均经济资本回报水平,提出各行业贷款最低回报要求。二是根据各行业贷款最低回报要求,建立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指导贷款营销和贷款定价。三是建立有区域和行业差别的经济资本配置机制,对平均经济资本回报率高的区域及行业,在经济资本配置上进行倾斜。资本回报工具的应用可以为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产品定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了银行产品由资金成本型定价向风险收益型定价的转变,有效调整盈利模式和业务架构。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

作者:陈名良

计量管理交通经济论文 篇3:

能源计量对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撑研究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各行各业力求同时满足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需求,积极建设循环经济模式。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推动现代交通运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交通行业消耗能源量较多,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影响了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交通能源消耗量,这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是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能源计量是一种全新的质量检测技术,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新方法、新工具,利用能源计量技术可以促进交通节能减排的精细化处理,为相关工作决策提供必要帮助。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能源计量对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撑作用,以期为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能源计量;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12.041

能源计量是一种新型的质量技术,是能源量化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开展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工具,可以统计和分析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数据,对实现能源节约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为促进城镇环境质量提升,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落实节能减排思想,提高节能减排工作质量,解决交通运输环境污染问题,在增效基础上达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城市交通绿色发展。

1 能源计量在交通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应用

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对其数量、质量、性能等多种参数实施检测、计算及度量,是实施能源统计的重要技术基础[1]。通过改善能源计量,可以提高能源统计效率及质量,形成最真实的数据台账,对数据实施综合分析,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对于交通能源计量,目前已有工程师成功研制出高精监测仪器设备,以及基于大数据平台和实验室检测数据的计算方法和系统。为提高交通能源监测质量及交通能耗核算准确性,工程师采用了包含移动无线传输、Web Service软件、互联网和数据库等在内的综合性数据管理系统,提高了能源计量设备检测效率,实现了交通能源计量的信息传输、检测与送检产品管理的一体化目标。

与其他一般的计量工具相比,能源计量的复杂性大幅度提升,且由于能源类型多样、消耗能源设备多样、计量设备多样,给能源计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提高交通节能减排效率及质量,要改善能量计量工作,聚焦计量决策、计量研究及计量推广应用等方面,重点内容包括计量理念、计量规划与政策、计量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计量大数据运用。在交通节能减排领域,能源计量工作的内容还包括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市场咨询与辅助决策等,为建设经济性、安全性、高效性、便捷性与绿色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帮助。

2 能源计量在交通节能减排中的重点工程

开展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工作,要有具备可分析性、可追溯性、可考核性、可分解性、可预警性与可预测性等功能的能源计量统计监测体系作为支撑。该体系由两个工程和三个核心技术构成,两个工程是能源计量统计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

其一,统计与监测平台。该平台的核心技术体现在交通大数据与OBD车辆能耗计量器具等方面,功能则体现在政策评价、微觀监测、决策支持以及宏观分析等方面,为开展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统计与监测平台能够全面覆盖运营车辆,具有极高的计算时效性与功能扩展性,且可核算和分析超过1 000项关键指标,为政府部门开展新能源车补贴、指标考核清空、绿色货运激励等工作提供系统化支撑[2]。在实际运营期间,统计与监测平台可监测车辆并核算总量数据,为开展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其二,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根据交通运输部规划要求,各城市要加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并着手建设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有些城市已经建设了交通环境在线监测点位,实时监测交通运行产生的交通噪声、PM2.5大气污染物浓度等多项指标,得出用于节能减排的有效数据。

为顺利开展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有些城市建设了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该实验室是由交通大气环境、交通水环境、生态环境、生态驾驶、绿色道路材料、移动源排放、噪声和振动等专项检测实验室组成,检测设备采用车载尾气检测设备、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设备,有的还配备了移动环境监测车。

合理利用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能够系统化检测各交通要素(人、车、路、环境),得出污染物监测数据,实时反映交通污染监测效果,并对检测结果作出评价,通过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交通部门可以准确获得交通监测数据,清晰掌握交通污染状况,准确了解交通污染程度,提高当地交通部门的交通监测能力,为交通部门研究交通污染规律、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交通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提供数据支撑[3]。

发挥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功能,使之达成以下建设目标:一是决策支持,在规划政府战略、制定标准规范、政策措施方面提供质量达标的决策支持;二是技术服务,具备一定技术权威且资质过硬,行业发展优势显著,为行业企业与国内市场提供高质量服务;三是科研攻关,致力于攻克核心技术,取得科研成果;四是发展联盟,与优势资源联合,创建战略联盟,快速扩展影响力。

3 能源计量在交通节能减排中的核心技术

能源计量统计监测体系主要是由两个工程和三个核心技术构成,三个核心技术指移动源多维感知和协同技术、交通能源计量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交通能耗排放模型技术。

3.1 移动源多维感知和协同技术

能源计量过程中,要计算和分析不同车辆的碳排放量,因此,要以车辆为基础,构建多维感知和协同技术,可以感知和分析多种车辆类型,收集有关于能量消耗及碳排放的重要参数。与此同时,还能够结合大数据技术,有序协同及关联来自多种不同来源的异构数据,提高数据分析效果[4]。

多维感知和协同技术的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直接感知能源消耗的相关指标;第二,间接感知污染物的相关指标;第三,对多种来源的数据进行关联并完成数据融合,例如能耗量、车辆行驶数据、交通运营特征等。多维感知和协同技术可以整合多维异构数据,达到数据有序关联的目的,将车辆的基本特点作为技术核心,集聚各类数据,打造网状结构的数据模型。

网状结构的数据模型可以融合和匹配不同类型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维度:

第一,能源消耗维度,指在车辆运行时产生的能源消耗量,包括瞬间能源消耗量、累计油量消耗、行驶里程等;

第二,污染物排放维度,指在交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不同型号车辆的排放因子、排放物浓度水平、尿素液位及车辆运行里程;

第三,运营特点维度,指车辆在提供运输服务时产生的参数,例如客运和货运的流量参数和周转量参数;

第四,运行工况维度,指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参数,例如车辆运行速度、车辆运行经度、车辆运行纬度等;

第五,使用者维度,指车辆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各项参数,例如驾驶员年龄、人员性别、驾驶时间、职业类型、急加速次数、急刹车次数、急加速时间、急刹车时间、速度变化频率等,通过分析多个维度的数据,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5]。

3.2 交通能源计量数据质量控制技术

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要通过与计量部门展开合作,在质量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运输企业计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从源头帮助企业建立比较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特别是能源计量体系,可以研究出针对不同发动机的检测设备,利用实验室得出多种校正模型,从而提高数据检测水平。

在实际运营中,交通监管部门可以利用行业大数据平台,融入无线传输技术,构建综合性数据管理系统,准确核算交通行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检测运营车辆的能源消耗,完成检测信息传输,让相关人员对交通能源计量数据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控,进一步完善并提高数据监测水平,满足能源计量工作的要求。

3.3 五层次交通能耗排放模型技术

在利用移动平台监测及实验室进行检测的基础上,融合大数据技术、仿真技术多尺度评估技术,打造五层次交通能耗排放模型技术,提高收集和分析交通能耗数据的水平。通过多种技术的融入,可以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解决节能减排规划问题、节能减排预测问题、节能减排效果评估问题。

五层次交通能耗排放模型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从时间维度出发,构建宏观核算清单模型。按照车辆具备的物理特征及本地营运管理特点,对机动车实施有效分类,分析不同车辆型号的保有量、排放因素、能耗因素、具体行驶总里程,准确核算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总量。该技术可以预估不同时间角度下的交通能源消耗及排放量,为后续宏观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数据参考[6]。

第二,从空间角度出发,构建中观路网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城市内部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实时预测分析车辆的速度变化情况,简单分析出在不同路段下及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污染物总量,分析出在不同的情景下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方式。

第三,以实时交通流量为基础,构建路网能耗排放动态监测模型。各异模型可以达到高分辨率仿真的效果,仿真模拟城市路网某个路段的交通流量及车辆速度,将其与速度排放因子实施关联分析,仿真模拟道路网络的动态能量消耗情况,及时分析周边环境的质量水平,为节能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第四,从时空维度出发,监测和分析单个车辆的能源消耗量及污染排放。将各车辆作为研究对象,对车辆实施多角度感知,分析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参数,并将其与其他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联合分析,了解动态化角度下不同车辆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的具体数据,识别能源消耗过多的车辆,纠正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7]。

第五,以区域角度出发,构建基础设施能耗排放评估模型。这一模型将基础设施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打造仿真模型,可以评估基础设施环境,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交通能耗排放高分辨率仿真技术多尺度评估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高能源消耗治理效果,确保数据具备真实性;二是具有移动的特点,在数据评估过程中必须结合区域维度、路段维度及单车等多个不同尺度进行分析,同时集合年份、月份、每日不同的时间实施监测,提高监测水平;三是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敏感地表达政策实施前、政策实施后产生的变化,在模型中融入大量参数,以交通污染治理决策为主,从多个角度提高对政策的敏感性[8]。

4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创建具备环保功能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不断优化城市交通能源利用率,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现代交通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节能减排是交通能源发展的重要工作,交通领域的能耗与气体排放在节能减排中占据关键地位。

能源问题及环境问题是困扰每个国家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必须改变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更好地利用自然生态优势,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形成。

能源计量能够提高節能减排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并已在具体工作中广泛应用。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是强化交通能源计量,发现和缓解高能耗,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能源计量统计监测体系包括统计与监测平台、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在内的两个重点工程,以及包括移动源多维感知和协同技术、交通能源计量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五层次交通能耗排放模型技术在内的三种能源计量核心技术。通过重点工程和核心技术的应用,分析能源消耗情况,结合碳排放量的波动情况,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策略,改善现阶段交通行业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段建国,王亚飞,徐琼,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铁路车站能源源点动态监测系统设计[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21,11(3):34-37.

[2] 陆潘涛,韩亚龙,戴瀚程.1.5℃和2℃目标下中国交通部门2050年的节能减排协同效益[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7(3):517-528.

[3] 杨悦.基于GPRS的热网计量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3):91-92.

[4] 陈旺强,杨龙,文杰,等.能源计量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J].当代化工研究,2021(6):103-104.

[5] 洪冬梅.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推动“十四五”内蒙古经济增长提质增效[J].北方经济,2021(3):19-21.

[6] 杨金华.电力企业能源统计工作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3):166-167.

[7] 陈雄伟,包凤珍.合理利用能源审计实现石化行业节能减排[J].化工管理,2021(3):1-2.

[8] 刘莹,刘勇,徐龙,等.能源计量对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撑作用[J].中国计量,2017(5):24-28.

作者:魏银华

上一篇:双边服务贸易发展论文下一篇:经济管理权限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