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科位置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档案的管理形式和服务方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档案机构要牢牢把握这一时代机遇,转变档案服务思维,寻求多主体合作建立档案服务平台;精简服务程序呈现扁平化服务模式;突破档案圈子寻求跨界合作,用开拓的眼光去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智慧化的服务方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技术学科位置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术学科位置管理论文 篇1:

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概述

摘 要:新兴技术管理正在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新兴领域,我国也正在蓬勃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因此,从理论渊源入手,通过对新兴技术的概念及其不确定性和新兴技术管理的概念和特征的讨论,认为新兴技术管理是与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同源异质的新兴学科领域;同时,分别从新兴技术演化及评估、新兴市场识别及拓展、新兴技术战略研究、新兴技术管理的组织创新、新兴技术的融投资管理、新兴技术的知识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领域、内容、观点和成果。

关键词:新兴技术;管理;市场;创新

管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伴随着管理环境、管理要素和参与其中的人所呈现出的多变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科学认识论的确立,给传统管理理论的稳定范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兴技术管理,在理论渊源方面来自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但是,正如生物物种形成机理所揭示,两个同质的生物物种,由于不同的选择环境,将会演变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南橘北枳”。由于不同的发展环境,使新兴技术管理异于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成为新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新兴技术带来的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新兴技术的发展,导致或者需要管理思维、业务流程、经营模式等的变革。新兴技术管理是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变革背景下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市场(包括或者涉及新兴技术、新兴技术产品、新兴技术企业、新兴市场、新兴技术产业等)的相互演化、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战略、市场开拓、技术发展融资、组织结构变革、人力资本激励、知识管理等管理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的本质与内核不仅仅是“技术管理”,而是广泛涉及到由于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等的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建立基于资源(能力)和市场双重远见,寻求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既关注如何将正在形成的新兴技术转变为现有或新兴市场中的价值创造,关注将潜在的技术转变成可实现的商业价值,又关注现有或新兴市场需求的技术实现。

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展开对新兴技术概念和特征、新兴技术的管理挑战以及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概念、内涵的研究外,目前,国内外关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列领域。

新兴技术可能产生于突破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路径;也可能产生于渐进性创新,来自技术融合,即两个不相干的技术在同一个领域里合并成新的系统;还可能是来自于应用领域的改变。突破性创新探讨全新的技术轨道或流程。渐进性创新则关注技术轨道的演变、相关技术的分离、嫁接和组合、融合;新兴技术研究还涉及到分裂性技术和不连续创新特征。分裂性技术关注企业、技术因素;不连续创新关注顾客、市场因素。以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新兴技术它更像是物种形成的断续均衡的过程。通常,新兴技术的变革与其说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的结果,不如说是技术的应用领域发生了转变。换言之,新兴技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应用领域的改变,应用领域的改变是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临界点。科学发展可能是递增的,应用领域的改变却正是创造性破坏,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传统的技术评估静态分析工具(如净现值法)不再适用,需要动态的评估方法。技术路标是进行技术预测与选择的方法之一,它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追寻技术或产品发展的轨迹,把技术、市场和组织联系起来考虑。Mann采用了系统演化的方法对技术进行了预测,通过技术发展的时间、空间和界面来预测未来的趋势。期权定价模型、实物期权,尤其是定位期权、搜索期权考虑了新兴技术发展的两个特性,即过去的决策影响将来的技术选择和未来的机会具有内部不确定性,因而可用于技术选择、技术评估。在国内,浙江大学陈劲教授对复杂产品创新系统,尤其是其前端管理的研究进入了新兴技术的研究范畴,他的研究强调复杂和突破性产品的不确定性挑战并提出识别的方式。魏江教授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但承担了宏观创新系统中知识扩散子系统的功能,还是知识创新源和客户企业创新的推动者。中科院穆荣平教授从构建官产学研等利益主体之间共识的角度,运用德尔菲法、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政策分析等方法,预测了未来20年中国最重要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评估与预测实例。

新兴技术管理需要同时关注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技术变化与市场演变高度相关、互相驱动。新兴技术管理的核心就是使潜在技术商业化,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效链接。识别、拓展和评价新兴市场的挑战在于确定消费者尚未知晓,甚至尚不存在产品的需求。由于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的极度模糊以及竞争结构的无形变异,已有市场的研究方法不能有效运用于新兴市场评估。因技术发展与市场接受速度的相互作用新兴市场的评价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技术变化的速度无法预测,顾客往往不知道技术能满足什么需要,并且随着环境演化,顾客需要也在快速地、不可预见地改变等,使测定新兴技术的潜在市场变得困难。Day用捕捉采用曲线、通过某些“转折点”来预测市场。Vasilis提出通过市场描述来关注高技术市场的演化,寻找市场演化的信号和路径。Houston发展了包括技术与市场障碍、战略与结构障碍、社会文化与市场结合障碍等在内的分析技术概念性框架。 Balachandra等将技术与市场的发展看作两个交互的双螺旋结构,强调技术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传统的商业化路径往往属市场被动型模式,公司很少主动尝试去驱动环境的改变。Hills和Sarin在比较这些市场模式后提出市场驱动(MarketDriv-ing)的范式,认为通过市场驱动模式,企业可以最小化技术不确定性程度,而且技术标准的建立克服了竞争无序。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现、发掘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通过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创造市场和机会。市场的团簇性特征,体现为不同的消费特性(组),不仅反映了市场的聚群性,同时也提供了创造市场的途径。实际上,新兴市场的简化关系,是市场的一端是拥有某项新兴技术的企业,另一端是一群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消费者。这种需求,可以通过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来加以满足。假若企业的技术能够开发出具有这种特性的产品或服务,如果二者在时间、空间以及价格等方面都匹配,双方就可成交。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技术来改进特性(组)。当技术所开发或者支撑的特性(组)成为市场最受欢迎的特性(组)时,技术创新就取得了成功。新兴技术管理的关键是寻找潜在的、能够被新兴技术创造的特性(组),然后确定能够由这些特性(组)来满足的市场需求。Lynn等认为在不连续创新下,新兴市场的确定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提升学习吸收能力。Macmillan和Mcgrath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分析在团簇性市场上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并提出控制单一缝隙市场、融合缝隙市场和创造新的技术范围等3种市场定位选择策略。高旭东强调后进企业应该创造自己的市场,而不仅限于技术领域的赶超。鲁若愚等研究了新兴技术面临的快变市场问题,提出了在快变市场环境下新兴技术产品更新策略,尤其是强调了产品更新的时机。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战略管理理论急剧变革,从结构学派到资源学派,再发展为活动学派(Activity-based View:ABV),战略关注的重点也从发现“有吸引力的行业”到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再到强调“战略的柔性”(适应性和可调整性)。新兴技术战略管理,需要新的战略思维。传统战略思维模式过分强调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可预测性,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模式。将重点放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上,强调企业应选择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占据独有的战略位置,制定一套相应的竞争战略。当企业面临持续变化且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时,这种传统的战略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研究者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动态能力。靠近边缘的雪先融化。新兴技术正在融化众多行业的结构和边缘。新兴技术所形成的动态竞争是一种“边缘竞争”。新兴技术战略应当采用新的战略“边缘竞争战略”。边缘竞争战略的核心,在于利用变革的动态本质,捕捉无序平衡的边缘,使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状态。边缘竞争理论把战略定义为一系列独立竞争优势的过程,将这些独立的竞争优势综合起来,便形成一种“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使这种战略能够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更加具有适应性。因此,边缘竞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战略的目标不是普通定义上的“效率”和“最优”,而是对“灵活性”的追求,即适应当前变革环境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的能力,面对挫折富有弹性的能力。归根到底,“灵活性”意味着致力于不间断的革新。边缘竞争理论中的战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势是边缘竞争战略与传统战略的最主要的区别。Brandenburge和Nalebuff指出,商业竞争是规则基础型(Rule-based)和自由行动型(Free-wheeling games)博弈的综合。Markides指出了在战略革新中改变规则的重要性。新兴技术的战略是在几乎没有先例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来制定的,传统的、基于“平台”的规划方法,不再适用于新兴技术管理。Hamel和Prahalad提出制定战略应遵循灵活想象的规则,Schoemaker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进行新兴技术的战略规划时,应注意保持战略的灵活性,特别是有规则的想象是制定新兴技术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情景规划法和期权方法等是面对新兴技术变革,比较有效的战略研究手段。

国内相关专家研究表明,新兴技术及其变革,改变着传统的战略资源观,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由天赋资源的竞争、物力资本的竞争转换为综合了信息、知识、智能的技术竞争,转换为基于动态能力和学习的竞争。应对新兴技术及其不确定、创造性毁灭特性的挑战,企业的利器是能力动态和资源柔性,支撑这种动态和柔性的则是企业的知识资源和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多层级金字塔组织显然已成为发展新兴技术的障碍,常常葬送新兴技术的美好前程;传统的垂直和层级结构的组织设计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兴技术的发展。组织扁平化、组织分离(即把发展新兴技术的部门从企业母体中分离出来)、构建联盟和建立新型组织形式,是绝大多数新兴技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Tushman等提出发展新兴技术需要适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归纳出6种适合新兴技术的组织形式:左右逢源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孵化型组织、前后端组织、领悟-回应组织等。

Schoemaker、银路等人的研究表明,新兴技术的投资和决策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待这类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并存的新兴技术,应抓住新兴技术的投资决策可分阶段进行的特点,把其投资看作是创造一系列期权。只有判断这些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已经降到最低、市场曙光出现时,才能做出大规模投资的决策。夏晖、曾勇等研究在创新采纳成本随时间下降情况下,通过实物期权方法度量采纳企业投资决策对创新提供方期望净收益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创新速度较快和较慢的情况下,折现率和采纳成本下降程度对创新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而采纳企业对未来创新性能提高的预期和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呈现负向变动关系。这一结论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促进新兴技术扩散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全球化、超变化、技术快速变革和高度集成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潮流。新兴技术及其产业,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成为国家、区域、企业占据竞争优势的制高点,依靠科技进步来支撑、引领国家、区域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国际间的国家、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要素竞争演变为创新竞争。以变革、创新为本质的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发展空间无限。比如:需要在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框架方面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建立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需要深入研究新兴技术的形成和创新机理,扩散机制,识别、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新兴市场的形成、发育、成长机理;研究技术与市场之间的互动;研究新兴技术市场的识别、评价方法;需要更加科学地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资源、需求、竞争不确定性挑战下的决策、战略、投资和组织柔性问题,研究企业的柔性问题,研究这种柔性的表现、度量和实现;研究新兴技术特有的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研究新兴技术管理中的人力资本及其激励问题等。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在上述领域持续深入地展开之外,还需要在下列方面的开拓。

1.新兴技术聚群创新研究。探讨、研究基于区域(真实)聚群或网络(虚拟)聚群的知识聚群创新、技术聚群创新、产业聚群创新机理,研究聚群的形成、发育、发展、持续机理,研究聚群形态及其聚群中的结构、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信息、知识传递与学习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价值创造、利益机制,聚群创新的实证研究,等等。

2.新兴技术的特征及其度量研究。新兴技术管理的特质来自于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与创造性毁灭特征。深入研究、洞悉、度量新兴技术的特征,是进行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前提。研究包括: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的表述、分类及其特征,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管理挑战,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等等。

3.新兴技术的边缘竞争研究。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征,改变着产业的结构、形态,改变竞争规则、结构和企业经营模式。在新兴技术市场的技术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模糊以及竞争结构不确定性,决定了新兴技术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掘、发现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边缘竞争理论为新兴技术企业的市场机会发掘与创造,为企业市场定位,为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建立提供了指导。

4.新兴技术管理的方法研究。由于新兴技术的特质,传统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运用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过程,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目前,需要加强对情景规划、实物期权、博弈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理论、随机理论、复杂性理论等在新兴技术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目前新兴技术管理虽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由于它涉及的内容多,研究时间短,所取得的成果还难以有效指导丰富而复杂的新兴技术管理实践,尚需要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new technology management

SHI Fang-yu

(Harbin Cambridge College,Harbin 150069,China)

Key words:new technology;management;market;innovation

[责任编辑 仲 琪]

作者:史方宇

技术学科位置管理论文 篇2:

新技术环境下的档案智慧服务:思维、业态与机遇

摘要: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档案的管理形式和服务方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档案机构要牢牢把握这一时代机遇,转变档案服务思维,寻求多主体合作建立档案服务平台;精简服务程序呈现扁平化服务模式;突破档案圈子寻求跨界合作,用开拓的眼光去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智慧化的服务方式。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档案机构需要创新档案服务业态,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满足信息技术时代的社会档案智慧服务需求。

关键词:新技术档案 智慧服务 新思维 服务业态

新興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的提出,有力地释放了技术红利,促进了社会上数据资源的广泛开放共享,也促使档案部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适应时代技术环境和符合便利生活需要的档案智慧服务。档案智慧服务是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平台架构并与用户感知互动的全流程“智慧性”的档案业务工作。

在CNKI数据库,以“智慧档案馆”并含“服务”作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截至2021年10月29日),共得到202条有效检索结果,缩小范围以“档案”并含“智慧服务”进行主题检索,共得到60条有效结果,其中学位论文7篇,核心期刊来源17篇。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档案馆的概念界定、特点、结构与功能、关键性技术、建设方案、信息服务、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辨析以及智慧档案馆案例分析等内容,针对档案智慧服务的研究较少。[1]其中,牛力、裴佳勇将智慧档案馆信息服务的过程分为收集、保护、管理、检索与利用五个阶段,并归纳出以资源、技术和用户为中心的三种服务模式[2];王金玲根据青岛市智慧档案馆的应用实践,总结出了智慧收集、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保护和智慧监督的建设方案[3];罗琳娜探讨了智慧档案馆服务功能实现的目标、条件和路径[4],以及利用服务模式实现的具体路径[5];贺奕静、杨智勇根据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的功能定位,针对性提出了新时代、新技术、新政策下的发展趋势,总结出智慧档案馆智慧服务功能的实现路径[6]等。

可以发现,我国对档案智慧服务的研究集中在应用实践、服务模式和服务功能的实现路径方面,缺少对新技术环境下的档案智慧服务的思维和服务业态层面的研究。本文以新技术环境赋予档案机构对传统服务方式方法的转变和服务形式的创新为切入点,阐释了档案机构提供智慧服务的新思维和技术推进服务的新业态,最后从实现智慧服务现实要求的角度提出新技术环境下的档案机构服务提升策略,旨在提高信息时代档案机构的服务能力。
一、新技术环境下的档案智慧服务新思维

新技术环境下的档案智慧服务,需要转变在档案馆内开展服务的局限性思维。档案工作不仅要做实、做细、做深,更要开阔视野,灵活运用新技术建设开放合作式的服务平台、简化利用程序、寻求跨领域合作,使档案服务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中去。

(一)多主体合作共赢的平台服务思维

新技术环境下的档案机构需要扬弃传统的服务观念,采用高效率、易获得、重服务的平台式服务思维。因为当用户产生档案利用需求时,并不希望耗费太多的时间在“获取”途径上,而是希望通过网络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查阅所需档案馆藏情况。[7]

平台式服务思维的应用分为三种:一是档案信息汇集服务平台。这是基于利用者的偏好将分散在档案网络、网络论坛、博客、SNS等各类新媒体上的网络档案信息汇聚、聚合、整合到单一地点以便利用者浏览使用的集中服务平台。[8]在网络架构的虚拟空间中实现档案信息的汇聚,方便查询服务的开展。二是档案信息交互服务平台。在档案聚合的基础上,实现档案机构和用户的沟通互动,并根据用户的实时需求调动后台服务器对相应档案信息进行压缩、缓存和传输,最大可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三是档案信息发现平台。当用户查询某种档案资料,但不知道具体的馆藏分布和数字化情况时,“档案信息发现平台”可以将国内档案存储和分布情况加以统计,用户一键搜索就可以得到对应档案的获取途径及馆藏情况,极大地方便用户就近和网络获取档案。这些平台的建立需要档案部门和第三方聚合工具,例如RSS平台、OPA一站式检索工具以及Web Service、WCF、Web API等数据交互技术的合作运营开发。多主体合作不仅扩展了档案服务的广度,也强化了档案服务的深度,更能有效联合档案领域内部机构的交流,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精简用户利用程序的扁平式服务思维

管理幅度理论带来的金字塔式层级结构,要求高层决策者的指令要通过层层传递才能到达基层执行层。[9]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档案部门层级式的信息控制权限,让档案馆的查档利用服务可以跨越层级来实现,这种精简利用程序的服务方式能够将档案信息直达传送至利用者手中,不仅极大地减少了中间程序和烦琐的审批流程,更迎合了国家优化档案服务渠道的要求,让利用者和档案窗口直接对接,大大提高了档案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根据国家疫情防控要求,许多档案馆在闭馆防疫的同时开放邮件、电话等查档窗口,并积极采取复印、扫描、传真等多种措施,尽可能通过数字化方式将档案传送到利用者手中。

“扁平式”思维的档案服务缩短了机构处理利用手续的时间,通畅机构内外各环节的信息流动,使用户的需求处理更加快捷,档案信息的网络传递更加顺畅。档案机构也要借助新技术的东风,对整体利用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重组。

(三)突破档案圈子的多领域跨界思维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成熟,学科的边界逐渐扩大,呈现出一种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新技术环境赋予学科多领域思维的条件,如近6年来备受业界瞩目的“数字人文”项目,就是用数字工具和方法进行人文学科研究。这种数字技术可以赋与档案机构对档案内容进行数字计算和处理的能力,进而转向可视化图像显示、地理空间展示、文本内容挖掘与复杂网络分析等新型多元化跨媒介研究方法,将档案与其他领域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联通起来进行跨界合作,为档案服务和学科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此外,档案机构还可以借助技术帮助,与教育、传播、金融、艺术等行业相互融合借鉴,扩展档案服务范围,或者借助其他领域的优势来提升档案服务的质量。只有拥有了开阔的跨界服务思维,走出档案封闭的“小圈子”,才能赋予档案服务更多的智慧与活力。
二、新技术环境创新档案智慧服务业态

新技术环境给档案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催生出新的档案服务形式,即适应新技术环境的服务业态。新的服务业态不仅是社会公众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档案工作不断完善自身服务能力,实现智慧服务的最终追求。[10]转变档案服务业态,需要档案机构和档案人及时转变服务思维,也需要用智慧技术驱动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

(一)大数据:数据分析层面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石,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有针对性地收集更多的档案信息是实现智慧服务的首要问题。大数据技术为档案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和工具,将馆藏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档案收纳入馆后,不仅要用数据库来存储和分析,为了后续的智能编研和智慧服务工作,还要借助大数据对采集的档案信息进行预处理、存储、分析和挖掘。预处理是提取和初步组织梳理数据,数据存储常用具有平台可移植性的、高数据吞吐量的、基于GFS开源的Ha? 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数据分析是对用户的结构层次、利用偏好的挖掘和精细分析,准确定位目标客户;最后还要通过馆藏数据挖掘技术发掘档案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档案信息推送。例如Face? book基于后台的大数据系统分析出用户的基本属性、行为习惯和兴趣后,向用户定向投放广告,并为广告商提供的基于数据挖掘的自助式广告下单服务系统,[11]正是应用的这一技术。在大数据戰略的推动下,档案部门要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馆藏资源实现数字化到数据化的飞跃,实施更加精准和个性的智慧服务。

(二)物联网:感知互动层面

在实际工作中,基于数字系统的档案信息管理和基于手工的档案实体管理,仍然隔着巨大的鸿沟。而物联网技术能够使所有独立的物理实体互相连通,实现终端对象互联化,服务对象智能化,方便档案实体的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它通过物体上的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标签、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等,与互联网或无线网络相连接全面感知物体情况,传递信息和指令。[12]在档案管理活动中,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网络的传输控制,将档案实体情况传送到统一的管理系统平台,把孤立的档案与互联网连接起来,通过系统控制对档案实现虚拟网络与现实档案实体全面感知、及时传送和智慧管理,为馆藏档案资源的实体管理与智慧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档案实体实时监控。对档案植入RFID标签,标注该档案的存放地点、档号、归档时间、题名和利用状态等基本信息,可以快速了解档案状态并及时发现档案错放及丢失问题。在档案建筑中物联网技术能够对档案密集架进行空间建模,通过特定的识读器对档案信息自动识别、盘点,在入库时自动形成入库清单并且自动入库,实现自动跟踪和记录档案状态;RFID的传感功能应用于库房管理,还能实时监控库房的温湿度状态,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档案保存程序自动调节;针对调档人员的出入库做出身份识别和预警,防止未经许可人员的出入,[13]在查档借阅时也可为查档人员导航路线,自动打开对应柜门,缩短查找时间,用智慧技术提供智慧服务。

(三)云计算:平台架构层面

随着档案数字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各省市数字档案馆建设取得极大进展,然而档案馆间“各自为营”的服务形式仍未很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反而变成数字形式的“档案信息孤岛”。为了增强档案馆间的联络,充分发挥档案便民、利民的服务作用,国家积极推动档案查询“跨馆出证”“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等馆际交互沟通的智慧档案服务,先后在上海市、天津市、广东省、浙江省及长三角等地区实现了民生档案“馆际协同”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并且在2020年全国档案工作任务中继续强调推进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联通各级综合档案馆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机制。[14]因此,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档案行业公众服务平台是档案事业近年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云计算技术支持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连接互联网在任意位置获取档案服务。档案部门可以统筹建立云端档案系统,将分布在各个馆内的档案信息集中存储在云数据中心,并对物联网技术的传感装置数据集中存储,多维分类管理平台内的档案数据。在云计算技术搭建的平台上,档案工作者通过私有云接入管理和编辑档案,用户通过公有云进入访问和利用。云计算织起一张连接档案系统的数字网,每个档案馆都是一个接口,为区域内用户提供档案信息的内容管理和服务,发挥出便捷的智慧服务作用。

(四)人工智能:精准服务层面

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算法赋予机器学习的能力,让机器可以脱离人的控制独立对事物进行思考并处理的智慧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完成烦琐复杂或是难以完成的巨量信息处理的事务,实现人力的解放。在档案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快速的数据感知、精确的数据模型和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帮助档案馆提供便利、智慧的服务。[15]人工智能的代表技术有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专家系统、机器学习以及分布式人工智能。[16]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对网络上的非结构化档案信息进行识别和挖掘,按照设定的档案收集指令自动收集网络档案信息,还能够对多种语言信息和书面字体识别,根据识别内容分类归档。模式识别技术让机器可以识别用户输入的文字或语言,以智能机器人的方式提供档案查询和检索服务。将档案知识输入到公共服务机器人中,可以短时间内赋予它专家水平的档案知识与经验,在档案展览厅中为参观者提供讲解和答疑服务。分布式智能技术将档案服务的工作串联起来,协助各档案服务环节工作,从接受用户诉求、检索、查档到精准移交到用户手里,实现了完整流程的档案智慧服务。
三、新技术环境赋予档案智慧服务新机遇

档案部门在新机遇下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加强档案智慧服务顶层设计

档案智慧服务的顶层设计是从全局性的角度统筹规划档案工作,以提供技术性、知识性和先进性档案服务为目的,对档案工作进行战略和系统的政策指导,体现持续、安全、发展和可操作的档案服务观念,同时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到服务工作中去,对档案智慧服务实施总体部署的工作安排。既要从宏观的角度对档案服务进行统筹考虑和制度建设,如对电子文件从生成归档到服务利用的问题,需要尽快制定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管理的标准规范,以便日后提供利用,并针对新技术的具体应用制定相关技术政策,建议统一兼容的归档格式标准、元数据标准、著录标准等行业规范,又要时刻注意档案智慧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提供政策补充。

还要加强机构间针对本地区档案服务情况的经验交流,定期开展档案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工作重点,制定未来档案技术应用和服务提升规划。档案行政部门要主动适应由技术条件引起的服务业态转变,对制度体系、服务体系、流程体系和管理体系架构进行适当转型,逐步在全国档案机构范围内推广档案智慧服务应用。

(二)总结公共服务机构新技术应用经验

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一部分档案机构已经采取了多种技术手段提供档案智慧服务,然而更多的档案机构由于技术、资金、人力等因素的制约,在现行条件下不具备智慧服务的條件。为了提高服务效能,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优先投入智慧档案馆建设和档案智慧服务试点工作,在实践中摸索,在试错中总结,探索出一套较为完备的新技术应用战略、路径和适用方法。还可以借鉴其他公共服务机构的应用经验,找出其与档案机构的共通点,吸收并转化为适合档案机构智慧服务的应用模式。例如,由陕西省文物局陕西文物数据中心研发的“数字博物馆智慧机器人平台”,就是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平台+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手段研发的“AI机器人”,它可以为到馆参观游客提供咨询、讲解、社教及娱乐等多项服务,并能够提供数字互动和定制化参观导引,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要,全程提供智慧服务。这项智慧服务机器人平台获得了第五届全国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的“十佳”奖项,并已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投入使用。此外,2020年9月23日安阳市智慧城市政务服务平台也通过综合运用新技术提供电子证照等数据共享应用,并提出“全省通办、一证通办、就近办、随身办”四种办事模式。这些机构的新技术应用成果,为开展档案智慧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17]

(三)深化档案教育改革和从业人员技术培训

档案智慧服务涉及多领域的结合和多技术的应用,由此产生的服务方式转变为档案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满足公众智慧服务的需要,档案工作者除了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技术变革,还要大力培育储备技术型和综合型人才。档案人才的培养分为档案教育改革和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两方面。一方面,从目前的高校档案学专业学科设置和能力培养方面来看,档案学专业教育亟须改革,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增加信息技术课程的比重,建议开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类专业选修课,鼓励和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学生跨领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对此,福建师范大学呼吁跳出校园人才教育模式,站在社会角度以跨专业、跨院校、跨部门甚至是跨国界的联合培养战略打造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实践人才,培养一专多才、贯通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18]另一方面,在新上岗的中国专职档案人员中存在着职业信心不足、工作能力欠缺等问题[19],除了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外,档案机构也要定期邀请档案专家或信息技术专家前来交流授课,并将员工职业培训与技术扩展学习,纳入档案工作者的绩效考核与岗位晋升参考范围,激励员工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能力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员工要在技术应用时提前做好准备,以坦然的状态迎接档案服务方式的变革。新技术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技术在不断升级,提供智慧服务的档案工作者能力也要持续改进,包括系统的管理运作能力、技术的运维实现能力、资源的业务服务能力和档案的管理控制能力等职业素质。
四、结语

档案工作者转变服务思维、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创新档案服务业态,不仅能使档案机构以全新的姿态服务社会,发挥档案价值,更能用智慧服务方式扩大服务群体提升服务满意度,充分发挥机构的社会服务效能。对此,档案机构需要加强智慧服务功能的顶层设计,吸收已有服务机构的智慧服务经验,并深化档案教育改革与职业技术培训,在技术环境赋予的时代机遇下激流勇进,不断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容依媚,肖秋会.我国智慧档案馆研究综述[J].北京档案,2019(8):15-18.

[2]牛力,裴佳勇.面向服务的我国智慧档案馆建设探析[J].档案学研究,2018(2):89-96.

[3]王金玲.档案数据的智慧管理与应用研究[J].中国档案,2018(4):61-63.

[4]罗琳娜.智慧档案馆服务功能实现研究[J].档案管理,2017(4):10-13.

[5]罗琳娜.智慧档案馆利用服务模式探析[J].北京档案,2017(5):23-25.

[6]贺奕静,杨智勇.智慧档案馆的智慧服务功能及其实现[J].档案与建设,2019(11):28-32.

[7]王成兴,许炎.档案信息服务交互平台建设初探[J].北京档案,2019(2):7-10.

[8]赵屹,汪艳.新媒体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M].上海:世界圖书上海出版公司,2015:38-92.

[9]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DT时代从“互联网+”到“大数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2-29.

[10]李龙凤.“互联网+档案”新业态的服务方式创新[J].兰台世界,2019(1):64-67.

[11][12]杨正洪.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之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5-19,91.

[13]陈慧,王晓晓,吴国娇.基于物联网的档案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式:特征与问题探析[J].北京档案,2019(3):10-14.

[14]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20(1):26-33.

[15]杨靖,朋礼青.人工智能对智慧档案馆的驱动作用研究[J].北京档案,2019(1):9-13.

[16]沙洲.人工智能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8(2):36-39.

[17]张磊波,刘迁,吴品才.智慧城市视域下企业智慧档案馆的内涵及建设路径:以电力企业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9(3):45-48.

[18]王小云,陈闽芳.用跨界思维打造档案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以福建师范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J].档案学通讯,2018(2):73-76.

[19]徐拥军,闫静.中国新上岗专职档案人员职业认同和职业满意度调查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1):84-92.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赵栩莹

技术学科位置管理论文 篇3:

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管理方法重要的一部分,它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可提供事物数据、预算数据与计划数据等相关资源信息,直接反映了效率、效果和效益,将其应用于医院卫生管理中能够增强其业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特征,借助多种数据形式呈现管理效果,进而为医院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文章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相关问题分析,提出参考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从传统诊病治病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扩展。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2020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标准化建设,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为此,医院需系统化改革内部卫生系统,进而全面优化医疗水平及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属于医院卫生管理实用性技术,作用突出,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可有效建设网络数据平台,使院内信息储存和决策水平明显提高,利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因而被当做医疗机构工作的关键性技术。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卫生管理中的价值阐释

近年来,医院卫生管理项目与内容不断增多,使医院卫生管理工作更复杂,同样也增加了卫生管理工作人员任务量,制约了医院卫生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更好地融合信息获取、保存、处理、查询与传递等多种功能,科学整理并运用医院卫生管理计划、资源与预算等方面数据信息。通过医院管理,可借助经济数据显示数据信息,为卫生管理工作人员决策及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帮助。此外,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传统医院卫生管理也实现了纸质作业平台向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转变,利于医院管理项目发展的多元性与智能性。而且,信息技术使得医院卫生管理内涵更加丰富,使得管理项目与流程有效交叉,利于医疗诊治项目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也为制定医院发展规划与管理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二、医院卫生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必要性

一方面,利于信息系统的健全。基于現代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在各工作领域。医院卫生管理工作相对特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中,在药品管理、行政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多项业务方面融合信息管理系统,基于管理模式转换可进一步确定医院卫生管理行政事务,更好地落实卫生管理工作,以优化管理效率与水平。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有利于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信息服务平台,进而管理医院内部人力资源信息、财务信息以及药品信息等。

另一方面,利于管理决策。以信息化管理模式为基础,医院卫生管理工作内部的数据信息可更好地传递与共享,进一步拓宽管路路径与范围,使管理决策者获得必要信息资源,为管理决策提供帮助。

三、医院卫生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一)员工信息技术水平偏低

很多医院卫生管理工作人员未接受专业信息培训,因而在操作方面认知不正确,且未能把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工作人员仅依靠既有信息技术认知与掌握速度,很难与实际需求相适应。而且很多使用者的思想相对落后,操作模式也尚未有效更新,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后续推广。为此,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趋于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工作人员始终未有效掌握信息管理技术,就会使医院卫生管理工作人员操作能力和工作要求水平有一定差异,不能从信息系统统计提取出有利于管理者决策的信息,进而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比如部分医院在使用药品管理系统时更倾向于药品一般事务性的处理,在药品预警及用量趋势分析等监控管理方面,基本不使用,未达到预期的效益。

(二)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完善

现阶段,信息技术水平实现了高速发展,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直接提高其整体运营效果。较之于其他行业,医院管理系统的特殊性与专业性特征明显,加之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管理中的时间有限,各环节均有待完善和健全。特别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覆盖不全面,财务和药品管理难以整合,要求信息在落实医院卫生管理工作前实现转换。这样一来,会对医院卫生工作效率产生影响,增加了卫生管理信息统计的难度,不利于医院工作的顺利落实。另外,不同地区医疗保健的发展步调不同,农村与小城市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基础相对薄弱,医疗数据管理形式相对落后,不利于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

(三)信息系统应用缺乏合理性

根据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效果发现,应用中的漏洞明显,特别是信息的交流与传输缺乏完善性,致使在交流方面存在不健全的情况,且信息整合不完善。长此以往,医院信息部门在协调处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耗费明显,甚至还会因信息提供的错误对医院运营机制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四)信息数据系统共享性不强

在医院卫生管理正式运用信息系统期间,大部分医院缺乏数据联通和资源共享。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暴露了短板和不足,不能尽早在苗头性问题方面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介入。究其原因,规划与建设标准的统一化缺失,且各项信息与数据均处于封闭状态。若仅局限在某部门亦或是系统,将难以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交换与信息的共享。这样一来,资金与物资的供给将缺乏及时性,导致信息管理相对混乱,难以更好地落实救援工作。若需要更多学科与领域的合作,一旦信息共享有问题,也一定要借助更多劳动力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浪费现象明显,直接影响了工作分配与协调效果,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四、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医院卫生管理中已成为趋势,是一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有效加强管理的事前规划及事中控制。医院级别不同,发展需求会有所不同,所以需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合理化使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融合到自身医院管理任务中去,从整体管理来看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医院员工信息技术能力

医院健康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受客观信息技术和员工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若卫生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不达标,即便具备再高端与完善的信息系统,都难以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为此,应高度重视医院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的作用,培养管理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以此同时,财务管理与医疗人员均需在短时间内掌握信息技术,以更好地推广信息管理内容,与医院对于卫生管理人员质量方面的要求相满足。

(二)创建健全信息系统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卫生管理工作中更有利于其自身发展与改革,然而医院信息系统在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若干预管理措施不及时,会对医院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应注重信息系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的具体方法进行规划,对信息内容有效整合并对信息应用问题加以查找,合理采用弥补措施,进而为医院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理想环境。另外,应结合医院具体状况与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规范意见,以顶层设计为统筹,把握建设的标准统一。避免“信息孤岛”。

(三)对辅助技术合理引入与运用

为使医院卫生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應对辅助技术予以合理应用以不断创新,强化信息交流,实现信息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因信息技术的应用时间不长而且存在一定不足,因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理想。可借助扫描仪器与互联网等诸多智能辅助技术进行交流,使得信息技术价值得以增强,尽可能降低疏漏问题的发生率。此外,应将管理部门与相关人员所提供的数据信息作为参考,为互通共享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对资源的分配、资源落实和人员调动等予以有效调控,有效控制信息技术,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安徽省某县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把智医助理AI辅助诊疗集成在HIS系统中,对门诊病历智能提醒实时监控,有效提高了门诊病历规范率。同时利用智能语音外呼进行健康宣教,大大提高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且为宣教人员节省大量的时间。

(四)顺应卫生管理信息技术发展需求

在统一数据平台创建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信息的网络化,医院卫生管理工作应当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相适应。一般可借助物联网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连接设备、人与物体并构建实时网络,将人或者是非人物位置、运行状态予以充分显示,通过信息化的落实,即可实现医院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变。在创建健全数据平台的同时,更有利于院内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并在院内管理层、银行与医疗保险等部门有效获取信息,使得信息技术实际效应明显增强。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化进步与医院的深化改革,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运用要求不断增加。信息系统大部分环节需加以完善,才能在医院卫生管理中充分发挥价值。为此,医院需深入研究信息技术,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以全面提升医院内部信息管理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辅助技术的运用可实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优化医院信息化管理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鲍国珺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探究论文下一篇:课程目标高中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