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所青年科研管理论文

2022-04-28

山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近七成。恶劣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生态窘境,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作为山西省成立的首家治理水土流失单位,几十年奋斗在山西水土保持第一线,用水保人的智慧和坚守,改善着山西的生态环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研究所青年科研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学研究所青年科研管理论文 篇1: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青年科技人才关系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的优化和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多举措并行,从政策上重视青年人才,以科研项目激发青年人才创新热情,以激励机制挖掘青年人才潜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需要加强领军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学科间人才交流等方面工作。

关键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实践;思考

收稿日期:2015-04-22

作者简介:焦隽(1982—),男,江苏扬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科研管理。Tel:(0514)87307821;E-mail:kykjj@126.com。

通信作者:陈秀兰,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研管理。E-mail:yzchxl@163.com。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科技人才则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体。对于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而言,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除了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外,更应当注重培养和激励青年科技人才。高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不仅关系着人才队伍的优化和长足发展,也关系着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目前,对青年科技人员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区别在青年的年龄区间的划分上[1],比如世界卫生组织认定16~44岁的人为青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13~34岁的人为青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则以15~34岁为青年人口。笔者根据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特点,将44周岁以下研究人员统称为青年科技人员。

1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概况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里下河所)成立于1949年,在“十五”“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中,均位居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第1位。全所现拥有科技人员12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25人、副研究员28人、博士20人、硕士41人,人才数量与层次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中位居前列。

在全所科技人员中,35岁以下科技人员占21.8%, 35~44岁占27.4%,45岁以上占50.8%;在高级职称人员中,35岁以下科技人员占7.6%,35~44岁占39.6%,45岁以上占52.8%;在具备博士学历人员中,35岁以下科技人员占45%,35~44岁占40%,45岁以上占15%;具备硕士学历人员中,35岁以下科技人员占39%,35~44岁占34.2%,45岁以上占26.8%。从科技人员年龄分布情况来看,里下河所青年科技人员接近总人数的50%,但是在高学历人员中,青年科技人员占到76%,表明青年科技人员肩负着农业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是里下河所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希望。

2里下河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

2.1制定合理的培养制度,从政策上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

2.1.1加大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力度青年科技人才是农业科研的后备力量。里下河所始终坚持“人才兴所”的战略,重点围绕科技创新的人才需求、人才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特色学科的建设,紧扣科研工作需要,利用本所的影响力加强宣传,在全国范围内招纳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适用型人才,同时利用已获准设立的国家及江苏省博士后工作站,与高校进行合作,加快博士后人才的引进。2006年以来,里下河所共引进青年博士13名,硕士27名,使得研究生学历的科技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达到48.9%,进一步充实了科研人才队伍。

2.1.2构建青年科技人才保障制度大多数青年科技人员刚参加工作,经济基础薄弱,同时由于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条件、工作环境和待遇方面与高校有一定的差异,很容易使青年人才产生挫败感或失落感[2]。里下河所为解决青年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在安家费、生活津贴、科研项目启动经费等方面进行资助,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为他们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1.3完善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老一辈的科研人员为农业科研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们积累的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3],为使青年人才更快更好地融入农业科研事业,里下河所完善了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返聘了张洪熙研究员等一大批老专家,并建立了以程顺和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在科研方法、经验、心得上给予指导,让青年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树立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吃苦耐劳、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

2.1.4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提升学历,增长见闻里下河所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根据所从事专业提升学历、提高水平,并制定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相关费用报销制度,提高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积极性[4]。2006年以来,共有7名在职青年科技人员获得博士学位,14人获得硕士学位,5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学历的提升对进一步完善人才团队结构有重要意义。

为使青年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高见识,拓宽视野,里下河所鼓励青年参加各级学术交流活动,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所作学术讲座。同时委派部分青年科技骨干赴国外培训。2006年以来,先后有5名青年科技人员到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国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进行为期6月至2年不等的交流学习。

2.2树立以项目促发展原则,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热情

2.2.1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与氛围良好的科研条件利于青年科技人员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里下河所利用土地置换的机会,在城市郊区规划建设了试验基地65.3 hm2,包括科研及食宿用房30 000多 m2,温室大棚4 000多 m2等,设施配套,设计建设标准堪称一流[3],还承建了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扬州试验站,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育种与种子功能研究室,小麦、水稻、油菜综合试验站等重大科研基础平台,为青年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同时为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定期举办所内青年论文交流会、学科发展报告会、博士论坛等学术活动,让青年人才交流心得,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2.2在项目申报指标分配上给予照顾科技项目申报是锻炼青年科技人员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方法[5]。目前,大多数科技项目申报都设有指标限制,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平台相对较低,科技项目申报指标有限,为增加青年科技人员锻炼的机会,提高写作水平,里下河所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指标,更多地鼓励青年申报,据统计,里下河所44岁以下科技人员主持立项的项目数逐年增加,占所有立项项目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39.6%,提升到2014年52.6%,青年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2.2.3鼓励青年人才自主选题进行前瞻性研究青年人才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提出探索性问题[6]。里下河所为拓展科研思路,积极鼓励青年科技人员自主选题申报国家基金、江苏省基金、江苏省自主创新探索性项目等前瞻性研究项目,并在立项后给予配套奖励。据统计,2006年以来44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共有30多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国家青年基金4项,面上项目5项,江苏省基金22项。各类基金立项数位居全省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前列。

2.2.4设立“所基金”定向支持为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水平,加快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科研新亮点[7],里下河所专门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所基金”,优先支持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申报,已逐步成为青年人才科研能力提升的基石。2006年以来,所基金累计立项70多项,投入经费1 100多万元,对培养和稳定优秀青年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以此为起点培养了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8]。

2.3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青年科技人才的潜能

2.3.1构建合理的岗位与责任管理体系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实行岗位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对人才资源的配置[9],对于新晋升职称的青年人才,里下河所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聘任指标,使他们都能享受到职称晋升带来的福利。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和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做到尽可能客观、准确、科学合理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10]。根据学科设置与岗位分类,确定年度工作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极大提升了青年科技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2.3.2建立科研成果奖励配套制度科研成果是评价青年科技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晋升职称与获得荣誉的主要评价手段。里下河所建立了一套成果奖励配套制度,对获得科研成果的科技人员实施配套奖励、补助,对于发表的研究论文,不仅全额承担版面费,还根据影响因子给予奖励,充分挖掘青年人才的创新潜能。2006年以来,44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有1人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7人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参与育成农作物新品种63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

2.3.3广泛宣传,为青年科技人才争取荣誉个人荣誉对提升青年人才的自信心,扩大社会影响力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里下河所始终坚持多渠道为青年人才争取荣誉,青年人才在省市影响力初步显现。2006年以来,共有6名青年科技人员获得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2人列入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共获得省、市各级荣誉称号和表彰60多人次。此外,里下河所还设立“黄仆青年奖励基金”和“程顺和奖励基金”,定期在青年科技骨干中评选颁奖,进一步倡导青年人才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鼓励实干的良好风尚,努力攀登科技高峰。

3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

3.1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加大项目投入,增加申报指标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较难获得国家重点项目资助,各级科技项目申报指标也很有限,且普遍资助额度不高,青年科技人员由于职称较低,资历尚浅,基础薄弱,难以获得项目资助。需要管理部门加大投入,特别是放宽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申报项目的指标限制,让更多的青年施展才能。

3.2改革简化科技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报告撰写到答辩争取,从定期汇报、中期检查到项目考核验收,尤其是财务管理,耗费了青年科技人员大量精力,使他们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创新的田间、实验室去。简化项目管理流程可以更大程度地使科技人员沉下心来从事研究工作。

3.3克服浮躁的科研作风

农业科研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科技人员耐得住寂寞,扑下身子钻研业务,但是部分青年科技人员作风浮躁,工作方法行政化,科研工作浅尝辄止,只满足于一般性的交账,难以取得突破。需要始终坚持向青年科技人员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树立吃苦耐劳的科研作风,在全所范围打造刻苦钻研的科研风气。

3.4加快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

领军人才是科技工作的核心,杰出的领军人物往往能带动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11]。里下河所就是因为有程顺和院士、张洪熙研究员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的带动,才能取得当前的成就。大部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上还比较滞后。需要在项目、成果分配上对表现突出的青年人才加以倾斜,提升他们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使他们快速成长。

3.5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

目前,考核与评价体系普遍存在量化指标泛泛、模式化的问题,没有针对不同的人才结构来完善分配、激励和保障体系,难以激发人才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12]。根据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需要在业绩考核和表彰奖励上向一线实干的科技人员倾向,以出成果质量和对社会贡献论功行赏,形成良好氛围和导向。

3.6加强学科间人才的交流

目前,农业科研工作学科间交叉和融合更为深刻和广泛,多项重大成果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产生的,因此,单一学科的人才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农业科研单位打破学科间的壁垒[9],加强跨学科交流和学科间人才的流动,鼓励不同学科间人才联合申报项目。

3.7建立青年科技人才下基层锻炼的制度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研究方向是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如果科技人员不能了解实际生产中农民最迫切的需求,研发的成果是很难适应市场,形成大规模应用的。应此,科研单位的青年科技人才应该形成下基层锻炼的制度,掌握生产中第一手资料,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畅,陈媛媛. 青年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激励研究[J]. 现代商业,2013(34):130-131.

[2]伍冠锁.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高学历青年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2):94-96.

[3]何榕,盖玉芳,焦隽,等. 关于地市级农科所科研综合能力建设的实践[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6):21-24.

[4]魏丽爱,裴宝琦,李庆亮. 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以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2,31(1):94-96.

[5]吕杰珍,林壁润,杨祁云.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青年科技骨干培养的若干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12,31(6):94-96.

[6]杨建军,单丽丽,张一鸣,等. 农业科技创新性人才激励与评价的分析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14,33(4):89-92.

[7]白菊仙,欧阳欢,唐冰. 农业科研机构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的理论与实践[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6):90-93.

[8]庄文才,张劲松,姚文山. 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4):86-89,96.

[9]胡秉安,胡广远,张小可. 基于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以甘肃省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2,31(5):86-88.

[10]王劲松,王和平,张富国.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J].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81-83,86.

[11]武世信,张慧成,辛鑫. 基层农科所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5):94-96.

[12]师雪茹,胡盛红. 海南省农业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2):85-89.

杨莎莎,秦艳辉. 广西“三化”同步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606-609.

作者:焦隽 杨艳霞 林玮等

科学研究所青年科研管理论文 篇2:

科技创新筑起水保生态屏障

山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近七成。恶劣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生态窘境,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作为山西省成立的首家治理水土流失单位,几十年奋斗在山西水土保持第一线,用水保人的智慧和坚守,改善着山西的生态环境。尤其是近几年,水土保持研究所以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为己任,着力改善科研条件,大力培养科研人才,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在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40余项,完成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广项目210余项,获奖成果40余项,编著、主编、参编论著与水土保持规范、标准30余部……逐渐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紧跟水土保持科技前沿、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基地,为山西省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技攻关 开拓水保新局面

1955年3月,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在山西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吕梁市正式成立,并在离石王家沟流域建立起了试验基地,拉开了山西水土保持工作的序幕。

水保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方略、单项治理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配套技术为重点的攻关内容,还对小流域径流泥沙、人工水平梯田、蓄水保土耕作、满沟造林绿化、山地苹果建园、优良牧草引进、沟道小坝成群等课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生态环境科研团队在王家沟流域官道试验场内进行的有坡耕地试验——人工一次性修成了水平梯田,成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样板工程,推动黄土高原梯田建设的飞速发展。生态技术科研团队建起了吕梁山区第一个苹果示范园,推动了整个吕梁山区的经济增长,并且带动了整个晋西地区经济林的大发展。

1991年,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承担了国家科研项目“离石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农业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研究”、“晋西塔状丘陵区梯坝农田系统农业综合开发”等试验研究,其中,“晋西塔状丘陵区梯坝农田系统农业综合开发”采用了小流域沟道的方法,利用抬高沟道的侵蚀基点,再节节打坝,实行了沟道川台的方法进行农田的基本建设,从而形成稳定的产粮基地,并采用修梯田、栽植经济林和退耕陡坡地造林种草等手段,解决了小流域沟坡坡陡、水土流失严重问题,提高了生态效益。

科研护航 探索发展新路子

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也迎来了自己新的里程碑。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10月从吕梁市离石区搬迁到省城太原,科研条件和人才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实现了数代水保科研人员的梦想。

2010年以来,该所以“城乡生态化”为核心理念,积极投身于全省生态建设实践,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技术服务工作,完成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专项研究”以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其中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及其野外试验应用、梯田系统雨水聚流节灌增产技术、生态经济型树种——欧李在半干旱地区引种、繁育与栽培技术、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坝系相对稳定及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科研成果,在山西省及黄土高原地区均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011年,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承担了第一次全国水土保持普查工作山西省土壤侵蚀普查任务,建立了阳曲县北小店、柳林县昌盛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二期工程水土流失监测点的竣工验收,建设了山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网站,开展了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科技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水土保持科技现代化。

目前,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与山西大学、山西省农业厅等单位联合申请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山西干旱缺水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对策研究”、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项目“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山西省水利科学技术项目“山西省泉域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措施研究”等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人才为先 撑起创新新高地

水土保持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多年来,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从培养和引进两方面入手,通过“借势、借力、借智”,立足本土培养,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机制,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水保研究所积极组织一线科技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参加与课题相关的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结合课题开展传、帮、带,使青年科技人才茁壮成长。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有重点地培养优秀的青年科技人员,引导他们向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方向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打造出团结协作、创新拼搏、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

为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发展动力,扎实推进科研创新管理机制,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建立科研发展奖励基金制度,每年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经费,建起科研发展基金,奖励获奖项目;对公开发表论文、论著和获论文奖的科技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每年要进行一次水土保持科研功臣评比,对作出特殊贡献的科研功臣实行重奖,同时,还推出“四优先”管理机制,对科研成绩突出人员要优先提拔使用、优先晋升技术职称、优先获得荣誉奖励、优先外出培训学习。现如今,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已经拥有科技人员62人,比例占到全所总人数的75%。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已经成长起来,成为山西省水保科技领域的主力军。

合作与交流始终是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开放办所的理念体现。从20世纪80年代起,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就以合作交流为强所之径,围绕人才培养、业务发展、科学研究等,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中科院水保所等知名科研院所有着交流与合作,加强了科研人员与国际同行的业务切磋,提升了国际知名度。近年来,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举办各种学术报告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全国性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相互取长补短,科研人员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全所的学术气氛空前活跃。

目前,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不仅要在今年开展重点课题“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研究,还要在2017年开发“建设项目区水土保持研究”、“城市与小城镇水土研究”、“水土保持产业开发研究”、“水土流失检测预报研究”、“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研究”等科研课题。

六十载春华秋实,一路汗水一路歌。承载着“黄土精神”的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秉承求真务实、勇于质疑、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以“城乡生态化”为核心理念,以“探索、创新、和谐、发展”为发展宗旨,携手并肩,在广阔的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主战场上,为山西水土保持科技谱写着华彩篇章。

作者:范琛

科学研究所青年科研管理论文 篇3:

教育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管理模式。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给予教育工作者们智力上的支持。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就是这样一个教育科研的前沿阵地。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比昨天干得更好,使教育科研工作能够更好地发展,为学校提供更好的科研支持。那么他们是怎样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将教育科研理论深入应用到学校中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了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倾听为教育做智力“投资”的专家——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旺博士对教育科研的独到见解,分享他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进入21世纪,我们高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大旗向前迈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这就导致社会的改革日益加剧。与社会的改革相适应,教育亦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发展时期。教育的全球化,必然会为我们带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认识和发现这些规律,就必须依赖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进行探索和研究。古人和外国人的某些有益的经验,虽然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但要解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使我国的教育改革健康发展,要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都必须依赖教育科研。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的前身是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979年3月经中共吉林省委批准重建;1983年10月,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 《关于将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分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及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文件精神,分别建立了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吉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两个机构;1988年6月19日,经吉林省编制委员会批准,由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所、《吉林教育》编辑部、吉林省成人教育研究室合并成立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原吉林省教育委员会)。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内设办公室、科研管理办公室、基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教育情报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8个机构。科学院现有在职人员38人,其中研究员9人,副研究员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研究人员有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2人。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在省教育厅直接领导下,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正确方向,坚持面向吉林、研究吉林、服务吉林的工作方针,以教育科研为中心,不断拓宽自身职能,积极推动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其宗旨和业务范围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主要职能是:组织、规划和管理全省教育科学研究;组织全省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评审、检查指导、鉴定结题、科研评奖;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开展教育评估、教学评价工作;组织承担国际、国内教育科学学术交流活动;主办《现代教育科学》杂志;组织、指导全省少儿智力开发训练;开展全省教育科研培训及咨询服务等工作。

教育科研——给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鲁迅把敢于创新的人看作是勇士,那么在教育领域同样需要这样的勇士。就像张旺博士所讲的那样“教育的问题太复杂,教育科研永远面临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做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人。”

优先发展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社会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成果。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是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工作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吉林省教育科研坚持推行“科研兴教”战略,切实提高了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了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适应教育行政要求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加快本院发展为主题,以教育科研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应用研究和推广转化科研成果上下功夫,不断完善机构、强化职能、优化环境、增强合力,在多出有用成果、多出优秀人才、多出两个效益、多出和谐效应上下工夫,在实施科研兴教战略、落实教育创新、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为把我省的教育科研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组织全省各级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加大对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力度,细化了管理环节。2007年吉林省教育科研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全省基础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4次联合检查。通过联检,强化了对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管理,各地区教育科研部门也加强了自身建设,充实了各级教科所的科研力量。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全省中小学校普遍加强了对教育科研的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科研主任、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年级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基本上都设置了教育科研处(室),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教育科研工作,形成了“校长室——科研室——教研组——课题组——参研教师”为序列的教育科研体系。同时吉林省教育科学院还通过遴选全省科研型名校长、名教师和两批全省科研型示范校;举行全省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工作;举办科研骨干培训班,受到基层的欢迎和好评;深入开展了课题的评审、鉴定工作;广泛开展了课题的研究工作。2006年,省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方面专家和教育、教学工作者经过认真调研、讨论、研究,制定了《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并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学者评审,共批准立项课题927项。其中,重点课题385项,一般课题542项。课题评审结束后,随即召开了全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工作。各地的立项工作都突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了立项课题质量。张旺博士牵头申报的“科学发展观下的吉林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我院科研人员编撰出版的《吉林省高等教育史》获得了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教育部为获奖人员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匾牌。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以科研为纽带开展各项活动,和各个学校共同完成各项课题,为学校提供了智力上的支持。提出研究课题的各校通过“立项、审批、研究、出成果、结题”的程序将教育科研转化成教育成果并应用与实践中。通过基地校、实验校推广实验成果,每年召开“基地校会议”,将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学校的发展中。

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打好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为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部 于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省、山西省和天津市部署了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高中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就比较困难。高考对于每个高中生而言都是关乎命运的大事,“高考改革如何改”这是教育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高中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教育思想和观念还相对滞后;当前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重教轻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未真正得到确立,已经形成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尚未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尚未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课堂教学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尚有差距,一些学校教学管理尚不规范,个别学校教学设置较为落后;新课程还要不断改进;课改和考改互相配套 、促进,有待于进一步落实。针对该问题张旺博士说:“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虽然我们现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但是高考制度就使得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困难加大,如何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立足于此,将教育科研智囊的智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每一个教育科研工作人员都在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每一个人才的培养都和他们息息相关。一部电影中有这样的一句台词:21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答案是人才!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作为新型人才培养的智囊团,在以后的教育科研中将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但是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的每一位教育科研工作者都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科学求真,技术求精,艺术求美。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始终有解不完的题,面对2008年,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将会一如既往地将教育科研进行到底。如何牢固树立为地方提供优质服务是吉林省教育科学院2008年工作的要点。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持。教育科研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将教育科研纳入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中,充分调动教育工作者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作为教育科研人员也要自觉增强服务意识,找准定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科研主战场,锐意进取,多出精品,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的服务功能,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要提升自身的生存价值、拓宽生存空间。”张旺博士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科研工作》一文中这样说,“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不断增强科研意识,提高投身教育科研的自觉性,提升教育科研为教育实践服务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科研特色。”

近几年来,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制定了《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指南》,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研究要点和研究范围。其中包括综合研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研究、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研究等)、基础教育研究(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高考制度改革研究、城市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等)、学前教育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儿园办园理念研究等)、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研究、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等)、高等教育研究(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高科技成果转化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研究等)。

将教育科研普遍的推广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身边,就要不断改善科研手段,提高科研效率,提升教育科研的服务能力。吉林省教育科学院正在为实现这样一目标而努力,不断提升科研队伍素质,加强学术梯队建设,重视培养和发展科研骨干力量,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尽管吉林省在一些项目上取得了学术含量较高的科研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全省教育科研水平还不是很高,精品力作还不是很多。今后全社会应该更加关注教育科研的动向,应该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广泛的空间。

后记

“思索、开垦、书写、创造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自己常常为发表一篇论文、出版一本专著而激动不已,那是通过凝思、困惑、艰辛、创造之后的豁亮、贯通、收获、欣喜。”这是张旺博士在他的《追求——张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论选》这本书中自序上的一句话。细细品味采访中张旺博士说的话都让人深深的震撼。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张旺博士的追求就在于他为教育科研不断努力,不断付出之中……

(责任编辑:云馨)

人物链接

张旺,1962年11月生,哲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现代教育科学》总编。长期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东北师大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科学教育方法论》等学术专著多部。是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作者:赵立辉

上一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体育论文下一篇:新农村体育文化和谐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