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浅议论文

2022-04-29

摘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国梦的提出,更是对当代青年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提出了重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当今青年的责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责任意识教育的开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浅议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浅议论文 篇1:

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研究

[摘 要] 文章以“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以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导致“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 张磊,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讲师,硕士,河南 新乡,453003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大学生就业模式的转变,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意识形态,使得“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调查研究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其树立更为科学的就业价值观,有效提高社会人才的利用率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90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选择现状及原因

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使得各行业间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同时,由于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不断累积,因而造成当前“90后”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所以他们在就业选择上就变得更加趋于务实。主要表现在更多毕业生不再盲目选择“跟随”考研,而是遵循“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就业后再根据需要选择创业或是考研,这也是“90后”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的一大进步。

“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中薪资报酬等传统因素虽仍然处于主要地位,但有所下降,相对应的是个人兴趣、提高自身能力等时尚因素的逐步提升,但就业地域选择的城市化、就近化,求稳或不愿担风险的取向仍然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淡化。另外,虽然大约十分之一的“90后”毕业生表示有自主创业的愿望,但最后真正选择自主创业的寥寥无几。这除了学生自身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外,国家政策支持不够,社会舆论导向力度不够,以及高校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宣传和教育不到位,成为导致“90后”大学生极少选择自主创业的外部因素。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二、“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趋势

(一)职业选择务实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重视经济利益。首先,在就业区域选择上以东部沿海地区大中城市为首选,希望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而西部基层单位却很少有人问津。其次,在职业选择上“90后”大学生更倾向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三资企业等能够带来权力、地位和更多经济利益的“理想”职位。

(二)追求职业稳定性

“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对稳定的追求是重要因素之一。表现在就业上就是各级各类公务员考试持续高烧不退,特别是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者数量逐年增加,热门职位的竞争更是达到白热化,千里挑一的竞争率屡见不鲜。另外,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因其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福利待遇也倍受毕业生关注。

(三)倾向地域就近性

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更倾向于就近就业。他们遵循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很少选择到外地工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更要想尽一切办法回家乡就业,基本不考虑异地就业。这种现象主要因为我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而带来的传统思想所导致,还有希望依托家乡的人脉资源,利于以后发展的现实考虑等。

(四)职业选择心理矛盾性

“90后”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既受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带有市场经济和新的各种思潮的痕迹。他们在职业选择上采取“双重标准”,从而引发了在择业标准和择业行为上的矛盾心理,以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念上的自主化倾向。这也是我国社会转型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的反映和体现。

(五)缺乏个体创业性

许多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决心和勇气,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创业时受到许多资源瓶颈因素制约,导致大学生创业变得异常困难,使得他们创业积极性不高。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有意从事自主创业的人员约占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而最终能真正选择自主创业的仅有1%。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理应成为创业的主力军,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仍有待增强。

(六)职业目标选择理想化

“90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上还受到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这一过时观念的影响,不考虑大学扩招后就业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工作,而忽视工作岗位的适用性和现实性。

三、“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多样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个体心理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国家政策因素

一是国家通过“双向选择、自主创业”政策的实施,使大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择业和就业压力,“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很多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二是高等教育不断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在更多人得到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培养质量却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一些自身知识结构欠缺的大学生被推向社会后,很难用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指导自己择业就业。

(二)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们改变了以往那种长期不变的择业观念。市场经济除了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以外,也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就业中可以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更新的择业方式完成就业。其次,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思想的解放,激发了他们的开拓精神,表现在就业取向上就是更倾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最后,网络时代带来的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了新时代的大学生日渐丰富多元的职业理想。考公务员进入国家机构、考研深造、进入各类企业打工、或者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选择,给了学生很大的选择空间。

(三)校园环境因素

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逐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高校作为大学生正确就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场所,除了完成科学文化知识的教授以外,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教育。高校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变化,更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施加影响,使其更符合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是,目前部分高校不重视对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无法形成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原因。

(四)个体因素

大学生个体是就业价值观形成的决定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一些学生职业认知存在偏差。他们忽视对某些职业的现状认知,又不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只是一味追求所谓“热门职业”,结果造成更为残酷的职业竞争,供求严重失衡。其次,部分学生功利性价值取向问题严重。表现在就业上就是只考虑个体经济效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对社会价值的实现不够重视。最后,个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大学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转变固有观念,通过不断提高个人整体素质,努力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来主动适应社会对职业的更高要求。

四、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整体价值观、家庭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依据,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内部原因,也有国际社会发展的外部原因,同时还受到家庭职业观念的影响。

(一)社会整体价值观对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就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中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始终要求我们要当作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去长抓不懈。当代青年的就业观念影响到他们的职业选择,而职业价值观需要社会整体价值观来引导。日益突出的青年就业问题,不仅限制了青年自身的发展,还造成了家庭以及社会的各类矛盾问题,最终制约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培养广大青年具备良好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才能帮助当代青年塑造良好的就业观,进而促进青年自身的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二)家庭职业价值观对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基础、最初级的场所。每个人在出生后都会最早接受家长的一些教育,都会对家长的价值观有一定认同,这会对日后整个人生观的树立有一定影响。所以,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非常重要。

对于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评价和选择职业时对某些具体职业价值尺度的重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首先,家庭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的差异致使家庭经济困难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更加注重子女就业的务实性。其次,“独生子女”大学生缺乏集体生活体验,这种家庭结构使学生在就业时更注重对地域的选择,因为他们还要尽赡养长辈的义务,因此不会选择离家太远的地方工作。最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当前许多家庭与学校、社会缺乏必要的联系,无法与社会、学校相关的就业价值观教育相配合,从而使得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出现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断层。

总之,家庭背景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确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显著的差异。我们应当客观分析其中的利弊因素,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有效抑制消极因素,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家庭背景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

五、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强化自身综合素质,转变就业固有观念

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90后”毕业生才能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得有利位置。除了在课堂上学好文化知识以外,还要通过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学会与人交往,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不断积累社会知识;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关于职业规划教育的报告会,以更全面的完成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定位;勇于创业,在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兴趣、特长、增强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从基层做起,积累丰富经验,扎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父母传统的求稳定、保终身的就业观念,对“90后”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有直接影响,同时还会将他们的某些特长、才能扼杀在摇篮中。因此,父母应转变观念,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同时,父母应积极引导孩子树立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社会、用人单位要给予毕业生宽容、理解与支持

“90后”大学生整体上是好的,社会和用人单位要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定的历练平台和时间,通过了解和采纳他们的想法和思路,不断调动新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变被动接收为主动融入。

(四)高校要做好职业教育,探索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高校要通过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理想、认知和素养教育以及择业心理教育,完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革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端正“90后”毕业生就业观念,探索建立一整套能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

首先,通过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科学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创业。同时,要给学生们更多接触社会的实践机会,建立适应专业特色的产学研实践基地,利用实习机会加深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另外,学校还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发布各类就业信息,结合校内专业招聘会,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

总之,“90后”毕业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他们在关注薪资报酬的同时,更注重个人的事业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但社会奉献意识和责任感逐渐淡化。因此,整个社会要共同努力,帮助“90后”毕业生去除就业中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更有利社会发展的就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林海.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主体角色与落实[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

[2]常青.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论析[J]. 就业指导,2012,(4).

[3]叶进,孟晓莉. 浅议全球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

[4]石志成,乔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0).

[5]赵海燕.大学生就业取向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张磊 吴利丹

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浅议论文 篇2:

关于当代青年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

摘 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国梦的提出,更是对当代青年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提出了重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当今青年的责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责任意识教育的开展。关于新时代背景下,责任意识教育的开展也存在着需要辩证思考的问题,如何提高责任意识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应该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青年;责任意识教育;意义;路径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空前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更是达到了较高水平,但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中西方价值体系以及传统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激烈碰撞,使得当今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们,在面临价值取向的问题上心生迷茫,甚至扭曲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众多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內心的道德信念。作为年轻一代的青年们,其心态问题更是凸显。如拜金的心态、炫富露富的心态、崇洋媚外的心态、自私自利的心态、浮躁的心态、道德冷漠心态等等。不良心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势必会造成青年个人自身生活不幸福,造成青年失去对社会、家庭、个人的责任。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

青年一代的大学生们,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模糊和迷茫。他们受社会环境中一些缺乏责任意识的社会行为的影响,对于责任的担当和责任意识的建立,产生了怀疑。在大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成人的重要责任。中国梦的实现重任在青年人身上,如何使青年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需要责任意识教育发挥其教化的功能。思索如何提高责任意识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眼前的重要问题。

一、责任意识及责任意识教育的含义

(一)关于责任意识的定义

康德认为: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培根提出:力守对公家的职责,比维持生存和存在,更要珍贵的多,认为责任就是维护公家利益这一职责。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培养的能力,其服务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和社会。从不同的角度看,责任的含义是不同的。伦理学角度责任是人内心的一种为自身和他人负责的道德情感;心理学角度,它是个人在承担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过程中其行为选择能否满足内心需要的情感体验;就人的本质来说,责任的形成在人与人进行交往的社会关系中。具体来说,责任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的思想意识,是责任感形成的基础。即主体在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并了解社会需要的情况下,调控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与社会需要相一致的人;它的高低取决于主体行为的自觉程度;在一定条件下要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属于社会意识;具备高度责任意识的个体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自己的行为活动会努力向社会需要靠拢。①

(二)责任意识教育的定义

责任意识教育,就是在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对所处环境和社会、对自身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负责任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同时转化为忠于国家、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②

总结看来,责任意识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责任素质的教育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育者以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责任规范为基础,通过责任意识教育活动去影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自身行为中自觉选择道德行为,且使之成为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在动力。③

二、当代青年责任意识教育的意义

(一)对个人来说,青年责任意识教育有利于形成青年健全的人格。

大学期间,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切入点。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重在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世界,而不是用狭隘的心态去审视问题。青年在此时,应该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真实、正确的评价,对自身的道德习惯、信念和意志进行全面的认识。大学期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影响我们一生,当步入社会,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能够用平和、淡定的心态来看待周围事物。青年是否人格健全的一个评判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青年责任意识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它的有效开展,能够让青年对自身的道德水平有全面的认识,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我,锤炼自我的道德信念,不断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促进自我全面发展。责任意识本身就是健全人格的组成部分,一个没有责任意识的人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更不能在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须具备责任意识,然后才能有能力去和周围人发生各种联系,进而实现自身价值。

(二)对家庭来说,青年责任意识教育有利于帮助青年承担起家庭责任。

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责任意识教育的开展,必然会促使青年具备良好的家庭美德,形成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家庭需要责任感。家庭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古语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也是最基本的单元,对家庭尽责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择偶观、家庭观甚至是事业观,影响社会责任感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养成。古语曰:百事孝为先。"孝"是家庭责任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尊敬、孝顺父母,自觉地为家庭分忧解难,自觉地承担家庭责任,这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并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生生不息。这也是和谐家庭的重要元素,只有有了若干个和谐的家庭,才会有和谐的社会。

(三)对社会来说,青年责任意识教育有利于将青年自身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责任意识是一个内心自觉的思想意识,责任意识教育帮助个人更好地实现这种意识的建立。责任意识能够促使个人对自身理想进行不断的奋斗,追求对自身负责的心理状态。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离开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我们的理想也就成为了空谈。当今社会,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目标是为了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具有责任意识的人们共同去努力。当今时代,各种社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人际关系的淡漠、环境问题、各种民生问题等。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便是对我们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的考验。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可以促使青年一代,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明确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怎么做。如果每个青年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自觉地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无疑会起到极强的示范作用,极大地影响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三、增强责任意识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一)丰富责任教育内容

对于新时期存在的困惑着众多大学生的道德选择问题以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的不讲责任的现象,教师应该帮助大学生澄清这些现实性问题。责任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责任意识的灌输和培养,而应结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对于大学生中存在的显著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当下,大学生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有:是非颠倒、真假不分、荣辱不辨的道德失范问题;诚信缺失问题;生命意识浅薄;受社会环境影响价值观错位等问题。因此,对于现实中大量问题的存在,学校应该建构起完善全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分层次、分先后的对青年进行价值观的指导,改变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态问题。改变了心态,也就意味着行为的被改变,就能促使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实现自我价值,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二)教师以身示范,用人格魅力作出榜样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道德品格以及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执著的敬业精神也会增加学生对工作负责的意识。除此外,教师必须用高度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来使学生耳濡目染。具体表现在应该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具有关爱学生、体贴学生之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用良好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感召学生,激发学生在学业上积极向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负责。高校教师的引导与大学生责任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加强引导,才能帮助学生少走弯路,不受外界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树立起对自己、对家人、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与教育契机,加强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只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富有责任感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批富有责任意识的大学生。

(三)探索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上要进行灌输和启发相结合的办法。责任意识属于道德层面,而道德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有步骤、有计划的灌输。但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表现,它的养成还需不断的启发自觉才能有效果,因此,学校校在德育方法上要进行灌输和启发相结合的办法。但是实施教育的方法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的灌输和启发,还应拓宽教育环境,增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产生并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美国教育家认为,道德教育内容要融合于校园生活和各科教育中,在方法上要以探究、讨论和商量为主,他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认为参与是学生进行体验的前提。真实的社会生活能激发青年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用理智的态度来分析解决问题。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进现实,亲身感受,使得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并自觉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增强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能力。但我们知道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他们面对现实情境时如何处理享受与奉献、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对责任感有深刻体验。

(四)形成学校与家庭的责任教育互动机制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单方面的力量是有限的。责任意识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家庭环境更多的是承担起对青年进行家庭责任感的教育。因此,家庭要为大学生创造责任意识培养的环境,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家庭责任感存在的价值。家庭要给予他们展现自己责任意识的机会,引导他们参与家庭管理,给予他们选择的自由和机会。在遇到一些困难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想法和表现。从家务劳动做起,从点点滴滴抓起,逐步增强子女负责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子女的家庭责任感的理性自觉,并自觉承担对现有家庭的责任,同时也要明确未来家庭同样要有责任。另外家长对大学生的生活要起到榜样作用,家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正确的人生态度都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责任意识。

青年要有责任意识,要勇于担当,应该自觉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必须注重把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磨练自身意志,到西部,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让青春和生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让知识通过实践的作用,外化为卓越的事业和对祖国的贡献,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人生奋斗的征途中中,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現社会价值。

注释:

①吴培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J].河北大学.2013.5

②胡庭胜. 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及其实效提升[J]. 思想教育研究,2009,(10).

③吴培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J].河北大学.2013.5

参考文献:

[1]王继全, 黄兆林. 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3(1): 76-80.

[2]陈建华, 高明.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讨[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1: 031.

[3]程东峰. 关于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几点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 2: 46-47.

[4]杨俊. 浅议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4): 49-50.

[5]宋谷萍. 试论大学生责任观教育[J]. 经济师, 2013 (11).

[6]赵世锋. 论和谐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5).

作者简介:宫庆静,女,山东东平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宫庆静

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浅议论文 篇3:

德育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结合之探索

摘要:德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两者的结合途径有三,即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训练及道德体验。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主体性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客观环境、机遇和制约因素,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发展目标及职业道路,并为之制定一系列教育计划、发展计划及行动方案的过程。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自我生涯设计理念,教会学生制定和调整生涯规划。国内很多高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热情很高,但普遍存在将其简单等同于就业指导的误区,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侧重学生职业目标的确立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德育,没有深入挖掘职业规划教育中蕴涵的德育意义,更没有主动地将其与德育结合起来。

德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德育是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宽泛地说,德育存在于智、体、美、劳等各类教育中,同样地,职业规划教育中也有德育。从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来看,培养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勇于竞争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不怕困难与挫折的创业心理品质,正是德育的目标之一。从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来看,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情感、领会职业责任与意义,形成对未来职业的兴趣与爱好,形成积极的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同样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职业规划教育过程来看,比如,SWOT分析法(SWOT,即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的缩写),其分析自身条件、分析职业机会、评估外界环境和制定实现措施四个步骤,本身就是一个人认识自我和社会,树立目标和理想,并落实到自身素质提高上来的过程,其中包含的丰富的德育内涵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无论是教育部明确规定的德育必修课《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还是德育课以外的与职业规划有关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无不给学生以丰富而又生动的德育体验。

德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德育有效性,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理想途径之一 德育工作要想有效,必须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高等教育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学生求学最关心的是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所以,虽然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重点还是要围绕学生的就业展开,做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工作,做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工作。至于德育,为什么学生对德育不重视呢?孔子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德育的有效性差,原因是学生没能从“好德”上获得身心的愉悦,也即没能从道德修养上获得实际的好处。因此,提倡德育要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让思想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将德育拓展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日常交往中,与他们的成长、就业等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如何提高德育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喜欢“修德”,一个好的切入点就是将德育与他们的实际利益,也就是与他们的职业规划教育结合起来,让他们能自觉地接受德育。按照道德实践主体贯彻道德要求的主体性程度不同,道德人格类型可分为两种:一是被动适应型,二是主动选择型。德育的最高追求就是培养主动选择型,即主体性道德人格。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职能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道德情境中果断而明智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从而实现自身的道德社会化。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自我职业规划设计与实施,就是由学校根据其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育人,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促使大学生主动策划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条不紊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计划,从我被管理变为我来管理,为他们成为道德自律的职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满足了新的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教育对象不同于精英化时代。当前,大学生群体年龄偏低,独生子女比例相对较高。他们要求民主,有叛逆心理和怀疑态度,在价值取向上,有很明显的务实倾向,主体意识特别强。另外,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较之以前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大,承受能力却有所降低。相关研究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下,当代大学生的最大要求是成功就业。另据广东省部分高校进行的“2001~200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2001年,大学生最关心就业问题;2002年,31.2%的大学生觉得最大的苦恼在于就业压力大;2003年,75%的大学生担心自己的就业;2004年,73.75%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强和较强。在现实的压力下,大学生出现注重热门专业,缺乏远大理想,学习动力不足,功利主义思想严重等问题是可以理解的。教育有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双面性,教育功利性的一面在于,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超功利性的一面在于陶冶情操,提升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好的教育是这两方面的统一,而道德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结合正很好地体现了这两方面的统一。

德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适应当前新的就业形势 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核心主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已成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质,而相对来说,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专业知识等传统指标正逐渐减弱其影响力。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就是说,当今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合格的专业技能,更强调大学生本人所具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正所谓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决不录用。所以,职业规划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依据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才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德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的具体途径

通过职业理想教育达到两者的结合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则是为了特定的职业理想或职业目标,是为了培养和积累个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教授2004年所作的一项调查,大约有67.29%的大学生有自己的职业定位,但是其中49.84%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另外,只有大约34%的大学生有比较明确的职业目标。与此相对应,被迷茫和困惑占据大部分时光的学生却大有人在。因此,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和有针对性的。而且,职业理想是职业规划的核心,也是职业规划中德育工作的重头戏,不做好这项工作,其他有关职业规划的工作都无从谈起。只有在学生心中真正树立起职业目标,才会形成一种内驱力,使其不仅能主动学习,积极进取,认真规划,而且乐于接受学校和教师的引导。因此,职业规划教育应把职业理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并将其明确地提升到思想道德教育层面上来,这样既可搞好职业规划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也会水到渠成。

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达到两者的结合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或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及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分支,也是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素质的考察越来越全面,除了关注大学生的技能之外,更加关注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既要了解基本的职业道德,更要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自觉地去了解相关的企业文化、纪律、规章制度等,主动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应择时参观和访问职业道德教育基地,聘请各行业的职业技术能手与道德标兵,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通过职业训练和道德体验达到两者的结合 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在于反复实践,因此,要指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职业训练和道德体验,以达到两者的结合。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对个体的职业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内容。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训练仍较少,高校可以利用许多机会开展此项工作,如组织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大学生校园创业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邀请成功的校友、校外知名人士等来校与大学生座谈,交流经验;也可通过勤工俭学形式,让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或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等。

道德教育是一种体验,职业生涯教育更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教育家鲁洁曾指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识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道德教育,也同样适用于职业生涯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卓.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2]陈瑞平,等.探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5).

[3]胡雪飞.浅议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设计[J].社科纵横,2004,(4).

[4]刘向阳.试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德育职能[J].徐特立研究2007,(2).

[5]赵天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

于淑君(1979—),女,山东潍坊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贾万刚(1975—),男,山东淄博人,教育学硕士,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原理。

作者:于淑君 贾万刚

上一篇: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论文下一篇:负面价值影响下网络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