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2022-04-17

摘要:迄今为止,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可划分为思辨研究和科学研究两类。本文将对这两类研究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并结合钱颖一教授的文章《理解现代经济学》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篇1: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探讨

摘要:管理科学研究是以最佳的投入产出关系组织经济和社会活动,使系统良性运行,并使相关利益主体需求获得相对满足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当代管理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是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发展;实证研究;视觉;参照系;分析工具

1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 《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經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

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場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5 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是我们研究生阶段深化系统的学习与研究必须掌握的方法。为了使研究更客观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就需要对我们日常的管理研究中所常用的思辨的研究方法加以完善,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多加以定量的分析及实证研究手法,使我们的研究结论更具客观性及规范性。同时还应注重,理论分析框架——“视角”“参照系”“分析工具”在研究中的运用,使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管理学问题,解释和理解管理学的行为和现象。

作者:高 婧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篇2:

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思考

摘 要:迄今为止,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可划分为思辨研究和科学研究两类。本文将对这两类研究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并结合钱颖一教授的文章《理解现代经济学》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思辨研究 科学研究

Key words:Speculation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一、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组织中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从泰勒开始,管理科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众多管理学派纷纷涌现,形成一片纷繁错杂的管理的丛林。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管理学派是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管理科学中,它们的根本差别就在于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差异。那么,管理科学究竟有哪些研究方法呢?总体上区分,一类是思辩研究方法,一类是科学研究方法。所谓科学研究,是指运用科学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以客观、实证和规范为特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获取新知识最为精确的方法;而所谓思辩研究,靠思辩即直观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相抗衡的新知识探索方法。

众所周知,管理科学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具的学科。经过近百年的探索、总结, 管理学已成为一门科学, 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不含主观价值判断, 较为精确, 能够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性的理论知识体系。美国管理学家泰勒是最早把管理带入科学的人。他在管理生涯中, 通过不断实地试验, 研究、分析, 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劳动生产率, 逐渐形成其科学管理体系。可见, 卓越的管理必然是科学的管理。在管理的科学性方面, 人们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载体或实践活动去学习。而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管理理论也同等重要。管理者若不掌握科学的知识, 就只能靠运气、靠直观、靠经验进行管理。而有了系统化的管理知识, 他们就可以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有人说, 管理像运转的机器, 遵循着一定的运作模式。当机器陈旧时就需要改进和维护, 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这时便产生了艺术。然而管理中的细节, 如果模式不能解决, 那么就必须有新的方法、手段去解决, 并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问题做出结论, 这也是艺术。所以, 管理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管理者管人手段的高低, 在于能否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能否被信任和支持, 而管理的创新程度, 则取决于对艺术火候的把握。正是管理学科本身的双重特性,客观上要求了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思辩性与科学性并存。

二、科学研究方法

对比思辨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我们不难发现:科学研究方法是通过系统观察而获取知识的方法。科学方法并非完美无缺,也不能应用在各个领域,但它是对人类知识库更新和拓展做出过最大贡献的一种求知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实证性、规范性和概括性。它以事实为依据,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它使得研究成果能用规范化的语言、结构来表达,以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科学研究方法中,数学模型或统计资料是必需的。钱颖一教授在《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谈到:“从理论研究角度看,借助数学模型至少有三个优势:其一是前提假定用数学语言描述得一清二楚。其二是逻辑推理严密精确,可以防止漏洞和谬误。其三是可以应用已有的数学模型或数学定理推导新的结果,得到仅凭直觉无法或不易得出的结论。运用数学模型讨论经济问题,学术争议便可以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或不同意对方前提假设;或找出对方论证错误;或是发现修改原模型假设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运用数学模型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减少无用争论,并且让后人较容易在已有的研究工作上继续开拓,也使得在深层次上发现似乎不相关的结构之间的关联变成可能。”在管理科学中也是如此。

三、思辨研究方法

思辨研究方法則是涉及人的价值观和偏好的领域以及发现新知识的过程,有时候只能依仗于运用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思辩方法的特征和科学方法恰好相反,不强调客观性和实证性,所得到的结论不必建立在直接观测和经验得基础之上,也不用服从所谓的权威,对结果和实际事实之间的许多中间层次,研究者自己也说不清楚,无法清晰表达思考的过程和步骤。这些特点带来思辩结果的歧义性和不可检测性。比如我们看到的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论文,如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就是用思辨的方法完成的。可以看到,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公式把作者的思考最清晰的反映出来,而且也便于后来的研究者推敲改进。相比之下,思辨的研究方法则需要较强的创造思维和跳跃性思维,但它通常是人类伟大灵感的产物,最有可能创造新知识。

四、结论

现在一方面要多阅读经典文献,在与管理大师的思辨对话中,激荡智慧和灵感的火花,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应着力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用好现代数学工具和信息技术,把其他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应用到管理学的研究中来,建立一套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工具。另外,不论是运用哪种研究方法,管理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情境因素,管理学中研究的人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生理人或社会科学中的人群,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而且管理的外界情境也在不断变化,这不仅要求研究者拥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也要求研究者善于思辨,善于捕捉直觉和灵感。

参考文献:

[1]钱颖一. 理解现代经济学. 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2]马成樑,王国进. 当代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评述. 现代管理科学,2004,(3).

[3]乌家培.论管理科学的发展 J .南开管理评论,2000,(6).

[4]许正良.管理研究方法 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程 璇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篇3:

探究当代管理科学研究方法

摘 要:管理科学考察的是根据最优化的投入产出关系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组织,维持系统的良好运行,满足相应主体需求,是集不同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系统。我国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局限,缺乏一定的范围延伸和实际意义,制约着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管理科学的学科定位及特点,并探讨实证研究主导的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以推动管理科学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学科定位

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独立应用性学科。管理科学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现今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管理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对我国管理学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非常大。但当代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依然存在着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的问题,不利于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管理科学的研究过程中,比较先准确定位管理科学,再进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的分析,在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可靠的多样化的研究,促进管理科学的创新性进展。

一、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科定位及特点

1.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科定位

任何学科的研究都要基于学科特点进行准确的、科学的定位,准确定义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让其学科理论能有一个较为合理和科学的演绎体系,管理科学的研究也应该遵循这一种形式。管理科学作为考察如何依据最优化的投入和产出比例来组织社会活动的独立学科,在良好运作的系统环境下,满足各方面的主体需求。因此,管理科学研究对象可定义为人类组织的活动,并基于此演变生成的一个全面的系统,实现了概括和精炼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的规律特性。

管理学科不属于社会科学范围内,也不属于自然科学范围内,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跨学科融合性质,主要包括的学科有经济学、心理学、数学和系统科学。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下,一定程度的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变革,这也表明了管理科学具有多学科性质。

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特点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研究,从学术理论出发,考虑管理科学结合了不同学科理论,又不同与其他学科理论,这种异同关系要求必须科学的对管理科学进行定位。如对人的认知上的差异,决定了管理科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组织活动及据此而形成的系统,描述了管理活动的规律特性,也建立了组织活动管理的理论体系,而不是社会科学对人类活动的自身能效的理解,却没有考量其中存在的内在意义。

管理科学的创新发展基于对不同学科性质的理论的兼容,具有多样性的研究方法,是一门跨学科融合的应用性学科。特别是在现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在之后的发展中必须掌握其现实存在的普遍性管理问题,形成科学研究核心,并从此出发进行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最终目标是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的形成概括化的科学管理问题,确定研究目标。这也要求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必须具有实验性和实证性、定律性,改变传统的定性研究,提高研究价值。

3.实证研究主导的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管理科学具有多样性的基础理论结构,其研究人员也具有多样性的专业背景,这就使得管理科学也具有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在众多的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中,既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又有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或者集合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这就使得其系统是对各种研究方法的交叉组合的一个综合集成研究形式。

运用“三分法”划分管理科学,可分为:1)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有定量分析、实证分析、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和综合集成;2)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方法有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3)工商管理,案例研究、实验观察、实证分析和归纳总结。

管理科学的最基本研究方法可以归纳为思辨法、归纳法和实证法,但只通过思辨法和归纳法形成的结论并不具有好的可靠性,得出的研究成果难以被认可,这是由于思辨是依靠个人的主观想象和思维能力进行的一种抽象化的推理,从而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依靠主观性,没有数据资料的支持,而归纳则是对文献的一种归纳总结,建立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个人观点并得出研究结论,不具备科学性,但这两种研究方法在任一学科的研究上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管理科学的自身特性是不精确的科学,提出的很多命题都没有通过数学进行严格的、准确的证明,必须采取实证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形成严密的逻辑演绎过程,增加结论可靠性和说服力。没有进行有效的实证说明,其研究成果将不具备说服力和可靠性。当然实证也不是证明,只是一种归纳的逻辑方法,给结论提供支持,但结论的正确性还需要另外通过更高层次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证明才可以,并用事实进行验证。

实证研究,首先对某一事物进行假设或假说,后用事实、数据等验证提出的创新性理论观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具有复杂的实施过程。提出的观点是可以进行验证真伪的,一般通过事实或数据进行验证,并具有逻辑性,符合经验证据。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最典型的是大样本统计分析,通过调研获取信息,提出研究问题、建立假设,在对问题和假设进行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获取具体数据,进而验证假设和问题的正确性。运用实证法进行科学管理问题研究,有助于得出更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促进学科成长和理论创新。

二、结语

人类思维多样性,决定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思维没有定势,必然会创造出更加多样的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在之后的管理科学研究过程中,然后要运用多种思维,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促进管理科学的创造性发展。特别是在现如今拥有更多先进科学技术和各种数学工具下,着力培养研究人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多样性,在管理科学中展现更多的优秀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龙先东.试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研究的方法体系[J].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2013年.

[2] 王续琨;郭涵宁;刘盛博.管理科学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年11期.

作者:李磊

上一篇:语文指导观察管理论文下一篇:职校学生情感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