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2022-09-11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社会、宗教影响因素

1.1 大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心理发展因素的影响

青春期是心理发展中最关键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时期, 此时自身面临着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适应问题。在青春期阶段, 大学生心理情绪波动剧烈, 多数是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导致的, 这也从另外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们自身思想的不成熟和心理素质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就极易产生对周边环境的不适应性, 以及出现心理障碍, 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2 社会环境中各种影响因素

进入大学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例如, 家庭成员间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家庭变化恋爱的顺利与否, 学习成绩的好坏, 都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显示, 大学生对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处理方式还比较薄弱, 不够成熟, 于是为了寻找能够宣泄情绪的地方, 从而寻求到安全感与存在感, 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们, 将宗教信仰作为逃避困难的港湾。

2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宗教的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是明显的事实, 而且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研究表明, 宗教容易造成大学生认识上的错位, 导致他们过于依赖宗教。

2.1 大学生的依赖心理使其寄托于宗教信仰

据调查, 许多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与了解都是比较片面的, 并没有深入认识了解才会导致那些大学生把难以实现或不能完成的任务寄托于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些现象便是由于大学生们的心理尚未成熟, 由于自身的依赖心理导致了对宗教的依赖。

2.2 由于对宗教的信仰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排斥心理

众所周知, 宗教信仰是一种唯心主义, 与马克思唯物历史观和唯物辩证主义相违背。但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存在的社会现象, 具有相当长的历史, 在当今社会也将长期地存在。宗教的最终消亡也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可能远于国家和阶级的消亡, 宗教发展会造成大学生排斥接受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从而亲近宗教。

2.3 当今大学生随着对宗教的依赖与信仰导致对人际交往的冷漠

许多大学生由于自身思想尚未成熟, 有时会因为小事处理不当, 致使其与周边的人和事格格不入, 也正因如此, 致使他们对人际交往不够重视, 因此他们一接触到那些劝善行善和利己利人的宗教时, 便不由自主地去注意它, 并被它深深吸引。而此时在宗教中他们又可以寻求到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 以及所谓的公正, 寻求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他们就愿意信仰宗教乃至皈依宗教而忽略乃至冷漠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3 提高大学生宗教防御能力的教育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 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 从而增强学生自我防御能力。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知识, 引导学生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 必须丰富自身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 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 只有在教师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并掌握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指引学生, 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宗教, 正确认识宗教, 从而自觉抵制宗教的侵蚀和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摘要:进入大学后, 社会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 突如其来的家庭变化, 恋爱的顺利与否, 学习成绩的好坏, 都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与了解都是比较片面的, 才会导致那些大学生把难以实现或不能完成的任务寄托于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些现象是由于大学生们的心理尚未成熟, 自身的依赖心理导致了对宗教的依赖。也由于对宗教的信仰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排斥心理。高校应该采取措施, 提高校园文化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并指引学生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宗教信仰

参考文献

[1] 祁正庆.医学新生宗教信仰与家庭环境情绪控制能力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12.2.

[2] 孟兆怀.宗教信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宜宾学院学报, 2010.

上一篇: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必要性分析——以刑法现代化为视角下一篇:石油工程项目所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及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