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模式正处在重要的变革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舞蹈教学模式也不例外。传统舞蹈教学中“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批评,正在逐渐退出教学的舞台,目前更多在倡导全面发展新型的舞蹈教学模式。主要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法进行探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 篇1:

教学诊改视角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当前,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学诊改视角下,坚持实践取向,明确学前教育实践改革方向,凸显实践育人,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意识,不断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针对教学诊改视角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    键   词]  教学诊改;农村职校;学前教育;课堂改革

教学诊改背景下,提出职校要由阶段性“他律”评估向常态化“自律”模式转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分析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激发教学主体积极参与自我诊改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持续发展。教学诊断具体实施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良性循环流程与文化全面建设,这是农村职校教学诊改要遵循的实践教学理念,以此保障教学效率。

一、概述教学诊改

(一)诊改内涵

诊改即诊断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其最终服务目标。诊断工作重视通过各方面努力改变教学质量,学校、专业课老师与学生要积极参与,注意资源建设与质量生产等环节。利用该方式,直观展现教学问题,这对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诊改作用

随着人口政策成果的突出,职校适龄学生人数不断减少,特别是农村职校办学压力更大。职业教育中,就业优势是竞争的关键,近年来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农村职校学生逐渐丧失人才市场优势。同时,院校间竞争日益加剧,只有从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色,职校才会得到学生青睐。教学诊改是塑造优质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二、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

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文化基础不好,综合素养低,虽然动手、模仿与形象思维能力强,但缺乏相应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亟待提高。此外,后期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不重视有效教育资源的搜集,学习缺乏钻研精神及终身学习意识。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老师也不能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组织针对性的教学,理论课教学主要为学生传授知识,教育情境性与实践性不足,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技能课程多以技能统一标准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被忽略,不能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二)单向课堂交流模式缺乏互动

课堂教学中单向交流为注入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老师单纯地为学生讲解知识,然后提问,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做笔记,偶尔机械地回答与呼应,此种课堂互动被动学习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三)教学内容脱离职业实际需求

当前,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所用课程教材落后,教学内容落后。近些年,教学内容中学科发展动向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资源,这就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不相符。另外,很多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理论知识培养为主,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无法明确学习任务。

(四)实践与课堂教学衔接缺乏有效性

当前,部分农村职校理论与技能课程实践脱离,不同老师负责理论与技能课教学,使技能课教学明显落后于理论教学,很多技能课也没有参考理论教学,此种情况下理论知识、技能与实践教学相互独立。另外,大多在三四年级设置技能课,一二年级很少涉及,学生技能训练时间少,课程衔接缺乏有效性。

(五)见习成效不高

首先,学生没有具体的见习任务与内容。部分农村职校见习就是带学生参观幼儿园,实践活动缺乏明确的动机与目的,使学生不明白该做什么以及该研究什么。其次,很多职校没有统筹规划见习活动,学生没有直接与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接触的机会,一般见习会在幼儿园开展,学生也没有机会去早教、特教或校外学校等不同学前儿童教育机构进行见习。再次,见习过程监管与指导不到位,农村职校见习带队老师通常不会全程跟园,而学生的自觉性差,极易使见习缺乏纪律性,学生习得性经验与见习成效不高。最后,见习时间短,连续性与长效性不足。部分农村职校课程见习一般放于该专业课程中后期学习中,也会在某一时间段内集中完成,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见习结束,由此使无法连续而长效地开展实践见习。

三、教学诊改背景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一)利用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学学时与内容是有限的,而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则是无限的,所以要拓宽课堂教学视野,老师带学生走向课堂外,为学生创造更多课外学习、实践与专业成长机会。

(1)将讲座视为课堂教学延伸。除了课堂教学,还可邀请领域专家为学生开展相关课外知识讲座,如儿童画及心理解读、故事演讲、幼小衔接、少儿围棋教育以及幼儿老师形象设计等,有效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2)以赛促学。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竞赛及展示活动中,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此确保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幼儿老师教学技能竞赛或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组织幼儿舞蹈创编、创意水果拼盘、儿童箱包设计、绘本演说设计与饭团设计等,以此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动手操作能力。另外,此类比赛活动对学生策划、组织及合作意识培养有重要的影响。(3)在专业选修课及课外培训活动中,老师可为特长生提供“小灶”。在某领域有特长或兴趣高的学生,条件允许情况下老师鼓励学生通过选修课或课外培训考证,为自己开小灶,以此豐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如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经过考试学生取得高级育婴师或早期老师指导师等相关职业资格;或参加行业协会资格考试获得舞蹈考级师、奥尔夫音乐师等资质;参加艺术水平等级考试,获得钢琴、声乐等等级合格证。这些活动能够拓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学习内容,满足各层次学生发展需求,对学生未来就业与创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以“五全”见习模式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诊改背景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见习是非常重要的构成,传统碎片化见习模式不符合实践课程改革要求。见习过程中,从整体上统筹安排学生专业发展实践内容,其改革内容主要包含:(1)全面落实见习安排。见习板块划分为认知、保育、教育与综合等内容,顶岗实习中见习是预备过程,因见习中学生要全面实践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要求,所以其比顶岗实习更为重要。时间安排方面见习要贯穿于农村职校整个过程,即学生入学开始到各学期见习,最后顶岗实习,各阶段有效衔接。(2)全面的见习内容。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中,见习内容与整个专业见习要求密切相关。另外,单门课程见习内容在各个见习活动中渗透,掌握好侧重点。如“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提出见习由新生认知并见习参观幼儿园布置与欣赏儿童作品,做好前期听课记录、观摩其艺术行为并做好儿童艺术作品分析;中期开展学前儿童艺术说课及现场教学;后期教学反思及研讨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见习以螺旋上升结构为主,通过见习保障学生艺术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连续与阶梯性。(3)全类型职业的接触。学生见习前,农村职校科学统筹规划,确保每位学生有机会接触类型不同的职业工作。其旨在借助各年龄段学龄前儿童:一方面,不同基础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以及亲子园等机构;另一方面,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接触,公立或私立教育机构。此外,接触学前教育机构各工作类型,比如教育、保育及家长等工作。(4)见习手册的全过程引领。见习过程中,作为重要的行动指南,见习手册对学生见习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部分农村职校编制的见习手册中制定了完整的计划、明确见习任务,详细安排见习计划、目的、任务、内容、纪律及鉴定等内容。见习手册中,利用详细且便于操作的表格对课程见习内容进行细化,如各类工作与观察记录表。基于见习手册,便于学生针对性地参加见习活动,培养并提高学生自身观察、记录、独立分析与反思的能力。(5)师生激励。每个见习阶段,持续激励实训基地激发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掘学生潜力并增强见习效果。见习过程中组织实训基地老师进行观摩课,学生见习汇报成果,组织优质见习课并评选优秀指导老师。见习结束后,再组织见习演讲或座谈会等相关活动。作为一种激励机制,这些活动与比赛利于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三)以其他综合性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诊改背景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可在学生毕业顶岗、寒暑假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实践与支教活动等相关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学生到幼儿园、早教中心、福利院、少兒图书馆、校外培训机构与艺术培训学校等结构实践,除了幼儿园或早教课程,实践内容还有儿童艺术培训课程如美术、钢琴、声乐、舞蹈培训等。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专业成长。

四、结语

现阶段,教学诊改视角下,学前教育备受国家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体现的是系统化过程,对农村职校学前专业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占据一定地位,所以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好实践教学改革,以此保障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为我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晓刚.试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技能大赛的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

[2]杨云舒.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课岗证赛融合视角[J].辽宁高职学报,2019(1).

[3]刘莹.供给侧结构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林区教学,2019(7).

[4]白晶.教学改革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4).

[5]石贤磊.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

[6]杜晓刚.试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技能大赛的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

编辑 冯永霞

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诊改视角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编号:GXZZJG2019B180)的研究成果。

作者:陈冬桂

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 篇2:

中等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改进探讨

[摘 要]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模式正处在重要的变革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舞蹈教学模式也不例外。传统舞蹈教学中“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批评,正在逐渐退出教学的舞台,目前更多在倡导全面发展新型的舞蹈教学模式。主要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法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舞蹈教学模式;中职;问题;改进方法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也被社会越来越关注与重视,在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教师是发展教育的关键所在。开展中职教育舞蹈教学现状与改革的研究,对促进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以中职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对策的研究为主要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尝试性的研究。

一、中等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较差的生源质量,薄弱的师资力量

目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通高中教育一直有着较高的热度,同时本地生源不足,中职院校招生门槛低的问题,以至于大多的招收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有的甚至是零基础,舞蹈功底匮乏。例如,较差的模仿能力,身体的不协调性和薄弱的原创舞蹈编辑能力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普遍的存在。除此之外,学校盲目扩大生源的同时,又无法弥补教师资源的空缺,教师力量薄弱,缺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与不足的生源文化底蕴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一问题也在进一步影响着中等职业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教学水平。因此,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水平的必要条件莫过于要增强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力量,不断解决生源的质量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教材选用随意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舞蹈教学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阶段。目前教学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思路,合理的专业教材,严谨的教学大纲与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上仍然是传统的口传相教的模式方法,不均衡的理论与实践、不规范的教学大纲又促使了教材选用的随意,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教育模式缺乏特色,教师职业特点模糊

以单纯简单的动作模仿为主要的舞蹈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专业的表演形式单一,缺乏鲜明的个人特色。与此同时,教学个性的编排和特色题材的缺乏难以激发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创新思维。除此之外,中等职业教育中任教的教师更多的是具备扎实的舞蹈专业功底,但却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经验,又或者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缺乏扎实的专业舞蹈功底。由此看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的水平,强化艺术教学的特色,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一)重視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严格控制入学关卡

首先,应该严把生源上的入学关卡,对学生进行择优选取,优先选择具有舞蹈基础,热爱舞蹈专业的学生,并进行分类培养,使专业基础训练和个人特色能力培养与文化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具体来说,学生需要系统规范的专业舞蹈的学习,过硬的舞蹈基础和理论知识。学校的教学模式应适当开设古典、芭蕾等具有现代性的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形体素质,培养发展学生的舞蹈编排与创新能力和较强的舞蹈表现力。

(二)推行教学的改革,优化课程的内容

在教学模式中,应该组建专业的教改队伍,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专业课程分配。充分应用学校的各项资源,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向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方向发展,各项系统更趋于完善与成熟,借鉴已有的经验教学模式。而对于教材方面的建设,应该采取合理的教材编排方法,运用各个学科与舞蹈教学模式中的专业知识、教学模式等方面相结合。改善创新传统的模式,创造出启发式、意境、开放等具有先进性质的教学方式,既要加强现代化体系模式的教学,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舞蹈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点加以继承与发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的建设中,应该始终坚持提高教师的基本能力,不断探索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与基础教学,加强各个学校专业间的交流与学习,巩固坚持基本功能力,并且与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不断培养与发展高层次、高水平、高能力的师资力量,培养出能够改革创新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的骨干队伍。

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办好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更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向社会基层,启蒙各个阶层教育的主力,抓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专业与知识相结合的综合素质,从而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徐丽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5(17).

[2]施大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黄河之声,2013(16).

[3]韩金子.谈中专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1(5).

[4]陈冠莲.职校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职教论坛,2004(14).

作者:贺涛

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 篇3:

浅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开始关注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中职院校的教育者需要考虑如何在新时期下提升自身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班级管理的品位,创建特色的班集体,这也是职校班主任需要探索与实践的课题。对中职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特色班集体在创建的理念、特色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方面进行了研讨与探索。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特色班集体

一、树立科学发展的全新理念创建特色班集体

创建特色班集体既是班级建设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致力于中职学校班主任终身發展的需要。建设一个团结向上富有凝聚力的优秀、富有特色的班集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活动中。同时,让学生能够有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也是创建特色班集体的最终目标。特色班集体的创建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是以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教育,也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特色班集体的创建对班主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也是班主任成长道路上的必然追求。而创建特色班集体为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提高了班级的品位,提升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创建特色班集体把握特色是关键

(一)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

创建主题在特色班集体的创建中非常重要,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主题,这样就能确保特色班集体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中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女生较多,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立一个懂礼貌、讲文明、有内涵的“优雅女子”特色班,全面培养这个班级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班主任还可以在特色班集体的主题创建时,针对中职校学生十七八岁的年龄特点去设计。比如,在我国的中职校中,有很多学生没有信心,存在自卑心理,班主任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以“激活学生沉寂的自信心”为主题的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充分设置师生互动环节,从而让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开展特色明显的专业训练活动

有一位瑞士音乐家说过:“音乐是人类迸发灵感的源泉,人的身体行为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班主任要想创建一个特色班集体,就需要把中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和特色班集体进行融合。在中职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是必修课,也是学生在往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掌握的基础,因此可以针对女生善舞的特点,创建一个“舞蹈特色班”,这样既满足了专业学习,又达到了学生善舞的要求。班主任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舞蹈比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荣誉感以及凝聚力,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幼儿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三、关于创建特色班集体的一些建议

(一)结合学风、班风建设,创建特色文化班集体

为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加强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班级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体育艺术节、文化艺术节、读书文化节和“美丽校园我做主人”活动等平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办学品位,树立了校园特色文化品牌的形象。同时,对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激发了班级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班级学生自发组建了舞蹈、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社团,促进了班级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美的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班集体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推动了班级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创建特色班集体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班主任在创建特色文化班集体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比如,创建舞蹈、音乐、书法、绘画等特色社团时,学生的各项基础训练要一致,但是在内容和要求上要有所区别,要根据个性差异进行分组、分类培训。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让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能够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促进幼教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健康、持续提升。

本文通过搭建体育艺术节、文化艺术节、读书文化节和“美丽校园我做主人”等活动平台,积极开展主题德育文化教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形成了班级德育管理活动的独有特色,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丰富了班集体建设的形式,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蒋莉.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改革成效[J].职业,2017(21):27-28.

[2]杨英玉.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有效管理的探讨[J].职业,2016(11):76-77.

作者:何艺鸿

上一篇: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论文下一篇:电力行业电子商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