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礼仪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还没有引起相应各方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缺失的现状、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试图阐明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一些礼仪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篇1:

责任意识对职校生成长的重要性

摘 要:从多层面对责任感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对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影响责任感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责任感教育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责任感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概括总结。

关键词:责任意识;职校生

作者简介:潘忠文(1973-),男,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东北林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法学;强添刚(1968-),男,吉林人,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交通工程;王丽娜(1979-),女,黑龙江人,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

一、职校生责任感缺失的社会现象

当代职校生责任感缺失现象表现为: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以“我”为中心,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命运,关注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实利益。他们缺乏对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的正确认识,缺乏对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以及缺乏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所拥有对社会应具有主人翁的严肃态度,因而自私、冷漠、懦弱等不良品性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有所表现,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责任认知形成的心理学机制

(一)责任认知

责任有的表现为约定俗成,有的表现为法律,有的表现为道德。责任认知至少包括以下四个层次:一是个体明白自己应负何责任;二是个体清楚地认识到为何要担负这些责任,这种认识取决于个体对人的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三是个体明确如何才能担负这些责任;四是个体预料到不负责任将可能带来的后果,責任认知的形成就是对种种规定的认知、认同、遵从的过程[1]。

(二)从文化的传承谈责任

1.古代传统文化对责任的理解。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对责任的诠释,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新唐书·王珪薛收等传赞》:“观太宗之责任也,谋斯从,言斯听,才斯奋,洞然不疑。”宋司马光《谏西征疏》:“所愧者圣恩深厚,责任至重。”清李渔《玉搔头·止兵》,陈登科《风雷》等作品都从不同侧面对责任的内涵做过深入的解释。古人还有很多关于责任的名言佳话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解读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凛然,等等,这些能够让人们耳熟能详、常记于心的格言警句中,弘扬的都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社会责任感,无不蕴涵着众多有识之士的道德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近代对责任的理解。责任是一个社会有序、和谐运转的前提和条件,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区分,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识,父母养儿育女,老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工人铺路建桥,军人保家卫国……同样,在我们的身边也时刻能看到众志成城抗台风、挥汗如雨战高温、连夜施工抢进度、扶贫捐款献爱心……从中,我们无不感受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这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

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角色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让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知道自己这个岗位、这道工序、这个环节在全局中,在整个链条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做好职权范围内的事。

3.责任感形成的心理学机理。责任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虽然存在于社会个体身上,建立在个人对事物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但它不是个体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个体生命机体的附属物,而是从个体与社会的客观责任关系中产生的。属于社会道德心理范畴的责任感,作为心理学概念,与一般的心理情感不同,它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客观事实表明,个体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责任关系,社会是责任赋予者,个体是责任接受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一定都清醒地自觉意识到,一旦人们自觉意识到这种责任关系并自愿地去履行这种责任,便形成了社会责任感。责任感由他律表现为自律,并具有强制性,其规定不是随意的,而是通过一定的强制手段表现出来的,其形成过程就是把强制性“他律”内化为个体主观自觉的“自律”,具备责任感的人是能够把客观外在的责任内化为自己的主管责任,并把履行这种责任最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因此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到这种责任关系并自觉自愿地去履行社会责任[2]。

三、职校生对责任意识与自由主义的错误理解

作为社会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但有人认为责任话题太沉重,责任意识就是负债意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责任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自由以责任为“边界”,责任以自由为“外延”,履行责任与享受自由是成正比的,享有自由,就意味着负有责任,履行责任,才会享受更充分的自由。责任感是对自由与权利的珍惜和维护,责任与个人享有的自由、权利具有统一性,在现代社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承担责任实际上就是对自由和权利的珍惜和维护。

四、职校生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

目前,社会转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又以优胜劣汰的原则拉大了人们的利益差距,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一系影响,不同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的碰撞和融合冲击原有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以往在传统社会中人类那种注重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注重和睦融洽、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氛围,在当今社会正逐渐被实用的、功利性、工具效用性的人际交往氛围所取代,维系其间的仅仅是一种利益,交往已逐渐变成了完全按照是否互利互惠、有无功效实惠的原则来进行,人际关系已变得感情淡薄,熟人之间是这样,朋友之间,甚至家庭之间都是这样,人们在交往中已很少有重情重义的成分[3]。

在这种社会转型时期成长起来的职教生,由于社会转型对人们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冲击和调整的全过程,正是他们所经历的,致使他们在感受到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消极效应的影响,从而在他们的思想上对社会规范失去了信心,行为上对某些善恶的判断与选择产生了质疑,这种倾向的呈现,更容易使得职校生在判断具体事务的是非标准上产生偏差。加之,社会用人的标准讲究的所谓“高质量”是证书有多少、经验有多丰富、学历有多高,而作为一种能够给社会带来利润的“资源”,更多地让人抛去了人性化认知,其“软件指标”——即责任意识、道德品格等,都是少有人过问的。这样看来,社会对人才的标准定位以及整体氛围使得现今的教育路线日趋唯理化,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受到这种理论的“涵化”后,则将很难予以扭转,进而陷入“重理轻情”的误区,而一旦陷入此误区,就会导致他们成为没有责任意识的“冷漠一代”。

(二)学教德育教育的阻梗

1.应试教育的弊端。我国多年的应试教育惯性力犹在,素质教育从理念的转变到植根于心落实于行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作为能够让学生证实自身价值的唯一工具—成绩,是学教在进行自身建设和发展中所必备的荣耀资本、升迁砝码,“惟分数论”使孩子从小就被放在迎战分数的战车上。高教的主要精力则放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为增强学教自身的竞争实力,他们以论文发表和科研成果的数量作为评价学教实力的衡量尺度,因此,高教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广招生源、多元办学,在教学过程中又重外语轻母语、重科研轻教学,把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软指标、点缀品,地位自然退居边缘。

应试教育的惯性使学教的责任教育往往被视为“一阵风”的附带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很多高教常常试图通过一堂班会,或者一次讲座的途径来“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进而使得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施教过程流于形式。某些高教甚至出现课本多年不更新,教师的授课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教育过度重于功利性等问题。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责任教育更加出现推广范围小、实效性差、思想滞后以及教育断层等诸多瓶颈。

2.德育教育的缺位。以往的责任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有很好地重视德育的本体功能,常常不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躬行实践的能力,无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总是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学生的道德面貌及德育活动,总是想培养从社会某一角度看来在思想品德方面已经完善的、完美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责任要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显得过于成人化、理想化,这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实现的,它是对学教德育的一种苛求。大、假、空的责任要求往往会导致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可能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某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会责任感真空状态。

(三)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责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目前多数家庭在教育上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误区,甚至已成为教育中的软肋,很多家长把曾经的那个年代,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抱负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省吃俭用,甚至是债台高筑,都要把未曾享受到过的物质尽量补偿给孩子,对孩子的呵护、宠爱不甚得当。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虽然优越,但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克服困难的能力差,意志显得尤为脆弱,对父母、社会及他们要求高,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弱,多数大学生认为家庭的责任就是定期给父母打电话或者是帮助家里干点家务活。学生在学教花钱无所顾忌。讲究时尚、追去潮流,在他们大手大脚的过程中,不会想到“自己潇洒一支烟,会累出父母半身汗”,更不会考虑父母为了省下几块钱而付出的艰苦。父母的这种溺爱,虽然为孩子提供了较为优越的物质环境,但却为他们丧失责任意识创造了有利的平台,使得他们没有感受到正确的爱护,形成了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忍让,而很少付出自己的爱心去关心别人,更谈不上主动去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

五、增强职校生责任意识的主要措施

(一)社会层面

从社会角度来说,积淀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责任氛围是实施责任教育的前提,责任教育的开展应立足改善社会环境,树立榜样,发挥先进的示范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安卫士任长霞以炽热情怀书写执法为民的人生壮歌;航天英雄夜以继日的奋斗才有我们神舟七号的顺利升天;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以生命之火点燃科学之光。这种氛围的营造让他们懂得树立责任感是时代的召唤,是能力的体现,只有为国家、组织和个人都能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社会才能快速发展,国家才能更加富强。

(二)学校层面

学校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责任感上应重视责任机制,把责任教育作为学校服务社会、学生报效国家的基石,即从学习到生活,从管理到服务全方位的加大责任机制,这种外在的行为强化作用,是有机体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形式,其本质就是人的责任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4]大学生的任何教育,脱离了这一教育责任机制,都不会自动养成良好的责任感。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应变灌输式为启发分析式,并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挖掘每个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多多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教会他们认清社会现象有本质的、非本质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不要把非主流、非本质的社会现象当作社会的主流和本质,以免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同时,要运用心理学原则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讲究艺术,符合科学,提高实效,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职教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

(三)家庭层面

责任意识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家庭是孕育孩子的摇篮,是孩子能力发展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在儿童时代中学时代接受的家庭教育,是起“奠基”作用的“基础教育”,将在其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首先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并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一个缺乏责任意识的孩子是很难健康成长的,也成不了大器,必须要认真思考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问题,并努力地将这些思考付诸家庭教育的实践当中。

有句古话说的很好:“责任重于泰山”,决定一个学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领导力、沟通技巧、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等,而是责任——一种努力行动、使事情的结果变得更积极的心理,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社会发展的现实所需,是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学校、社会、家庭都在对他们施于源源不断的影响,完整而有效的教育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学校、社会、家庭和衷共濟、和谐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学生将社会利益与个人价值予以紧密相连,社会进步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统一,才能引领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深化责任教育。

参考文献:

[1]][2]黄映然.社会责任感形成过程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7(06).140—142.

[3]段荣,温志波.当代大学生家庭责任感教育浅析[J].沧桑,2006(06):123—124.

[4]丁志强.高职生自我责任意识培养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7(5):32—33.

责任编辑 夏焕堂

作者:潘忠文 等

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篇2: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

【摘 要】礼仪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还没有引起相应各方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缺失的现状、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试图阐明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一些礼仪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 礼仪教育 现状 原因 意义 途径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礼仪在社会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传统上对礼仪教育非常重视。孔子指出“不学礼无以立”,荀子甚至提出“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对于即将走上职场的中职学生而言,礼仪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职校毕业生包括礼仪素养在内的社会能力比其专业能力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礼仪素养、诚实守信的服务意识等等,其用人标准已经从以往的“实用型”逐渐转化为“综合素养型”。如果职场新人在社交过程中表现得不好,轻则被认为个人素质不高,重则影响到单位的形象和业务。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但是,这一点,还没有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高度重视。根据对用人单位的了解,普遍反映中职毕业生基本的社会礼仪素养缺失。不懂人际交往等问题已成为不少刚工作学生的通病。可见,礼仪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掌握系统的礼仪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职学生礼仪缺失的现状

(一)礼仪基本知识缺乏

礼仪是一种非法律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规则等内容,是调整社会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礼仪的核心是“尊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是所谓的“问题学生”,礼仪素养较差,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有的学生荣耻不分,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看成是有“个性”;讲脏话,穿拖鞋进教室等陋习习以为常;更有的以抽烟酗酒、寻衅闹事,甚至打架斗殴为自我满足。

(二)礼仪交际能力薄弱

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在归属动机的驱动下,会渴求被集体接纳,内心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但由于人际交往知识缺乏,交往能力薄弱,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时常出现“孤独寂寞”的消极情绪。

二、中职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礼仪素养缺失

中职学生也是接受了小学、初中连续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从家长、老师到社会,甚至学生自己的潜意识中,都把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优生”“差生”的主要依据。在考试指挥棒的巨大作用影响下,学生的礼仪教育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只要学习成绩好,即使品行存在问题,也会被认为是好学生,得到“万般宠爱”;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即使品行优良,也难以得到老师、同学的持续的正面评价。而中职学校多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也忽略了包括礼仪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二)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传统礼仪规范造成严重冲击

随着物质追求日益膨胀,人们的思想行为也变得浮躁冲动,对传统礼仪规范造成严重冲击。社会生活中各种不遵守礼仪规范、不尊重社会公德的现象普遍存在。互联网、影视传媒中,充斥着大量的不文明信息。这都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和污染力。学生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耳濡目染,甚至在行为语言上竞相模仿,以此为荣。这都容易使学生走向礼仪的误区,从而影响学生的正确礼仪行为养成。

(三)家庭礼仪教育缺失

现在的中职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很多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城市打工,学生“留守”现象严重,普遍自幼缺少基本的家庭礼仪教育。而城镇来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骄纵,养成了任性、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气。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家长本身礼仪修养不高,从父母身上接受了一些负面的东西,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学生礼仪意识薄弱

中职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不好的所谓“差生”,在成长过程中大多受到歧视,对传统礼仪规范有抵触抗拒的心理;而由于受世俗观念的影响,进入职业学校之后,内心产生自卑、悲观的情绪,无心向学。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丰富快捷的信息影响,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够健全,常处于彷徨和矛盾中,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心存恐惧,而对礼仪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有偏差。

三、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礼仪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和规范。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重大,是人际交往乃至事业成功的桥梁与纽带。对中职生进行礼仪教育,对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时代美德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礼仪教育是中职生就业择业的客观需要

中职生将面临着自主择业、竞争上岗的挑战。在择业求职中,用人单位不仅重视其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还重视包括职业道德、思想水平、礼仪修养等在内的综合素质。两者缺一不可。中职生职业特色浓厚,就业去向多数是成批性,即使是个别学生礼仪不好,“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都会影响同学和学校的声誉。

(三)礼仪教育是中职生健康成长的基本需求

“德诚于中,礼形于外”。人类越进步,日常生活越社会化,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要求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尊重、诚恳和善、待人和气、仪表端庄,而这些都源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礼仪教育能让中职生深刻体会到礼仪的内涵,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强化道德观念,从而提高道德水平,增强交往能力。在现代生活中,交往越来越频繁,不懂礼仪就难以进行人际交往。学生毕业后即走向社会,如果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则很难有所作为。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了解礼仪知识,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是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渠道。

(四)礼仪教育是提高中职生情商的有效途径

情商是指人的情感或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国外的研究发现,人生事业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情商主宰人生可有80%的作用。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成长期,他们的情商特点表现出鲜明的成长性、不稳定性、可塑性,而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掌握自我情绪规律,提高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形成不自闭自满、不骄不躁、建立自信、眼界开阔、乐观向上、做事富有热情、宽厚待人,善于用各种礼仪技巧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情商,为学生的发展播种成功的因素。

四、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方法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素质教育

人才的竞争,其核心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中职学生也不例外。家长、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都应认真反思现行的人才衡量标准和选拔方法,不能再简单地以学习成绩论成败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信念,多教诲学生认真做人、尊重人、以文明礼貌为荣,不能歧视学生,做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

(二)建立系统的礼仪教育课程体系

中职生礼仪缺失,原因很多,但主要是长期得不到正规的礼仪教育和有效纠正。所以,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有礼,除了要让他们认识到礼的重要性,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他们知礼懂礼。中职学校应该将礼仪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从新手入学开始,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开展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的状况和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以鲜活的案例分析、示范等,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接受教育。

(三)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

校园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学生身处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潜移默化,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作用重大。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校园礼仪宣传活动,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这方面我校做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尝试。比如开展学生“三自教育”活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每周安排一个班级在校园开展礼仪宣传活动。他们组成礼仪队,早上在校门口迎接师生;设立监督岗,及时督促同学改正不文明礼貌的行为等等,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进。最明显的感受是学生见到老师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而不像以前一样避而不见或视若无睹。而对于教师而言,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一个气质高雅、和蔼可亲的老师,往往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能做到言教和身教相结合,就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榜样作用。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礼仪习惯

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因素很多,而居于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热忱。没有它,不论你有什么能力,都发挥不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和热忱,是使学生崇尚礼仪的第一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旦学生喜欢上礼仪这一门课,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忱,他就会主动地去学,去练并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和与人交往中。一方面,中职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较强的成长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期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礼仪修养,在社会上展现出个人的风采。要让学生相信礼仪教育能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礼仪知识虽然易懂,但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却不容易。因此,礼仪教育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从日常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仪容仪态入手,通过学习讨论、观察思考和模拟训练,具体内容可以涵盖服饰、仪态、用语、等多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相关的礼仪,让学生明白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让学生在学习思考和展现自我的过程中,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自觉地以现代社会道德和文明礼貌为标准,磨炼陶冶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矫正不良习性、展示良好个人形象的目的。另一方面,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必然经常出现反复。心理学有个观点:一个行为,坚持21天,就成为习惯了。因此,要不断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不断完善,好的习惯是完全可以养成的。

(五)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服务形成合力

中职生礼仪素养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需要多方努力协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把礼仪教育成果推广到学生的日常家庭生活中,推广到社会,让礼仪教育与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礼仪作为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从小抓起。为此,家庭教育要彻底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家长要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为孩子营造充满文明礼仪气息的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是无可替代的,只顾工作,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是得不偿失的。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可以通过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礼仪运用中获取知识,使其礼仪行为素养、礼仪实践能力得到应用和提高。

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礼仪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学生个人创业能力,促进社会就业的教育,更是贯穿一生的终生的教育。中职学生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技术人才,礼仪教育必须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周轶佳.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

[2]林高.礼仪教育应成为和谐校园名片[N].陇南报,2009.

[3]陶颖.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9(11).

[3]干方平.浅析中职生礼仪教育[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11).

作者:温俊歆

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篇3:

“引-诵-释-析-用”五步法运用于中职古诗文教学探究

摘要: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文化自信,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出的要求。经典古诗文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其蕴含的文化理念、人文精神自然不言而喻。本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中职生在古诗文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探究“引-诵-释-析-用”五步法于其中的运用,希望有效提升中职生古诗文学习的能力,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传承的主动性。

关键词:“引-诵-释-析-用”五步法;中职;古诗文教学

1. 探究背景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寶,其精巧的言语表达,精妙的组织结构,精深的文化底蕴,对于中职生言语表达能力的锻炼、思想内涵的丰富、精神视野的拓展、审美情趣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明确指出,中职学生需通过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诗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进对中华文化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对于中职生而言,学习经典古诗文,传承与参与中华优秀文化,是提高自身修养,发展核心素养,满足向高职高专进阶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语言储备,增强文化内涵,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2. 探究问题

目前,针对中职生在古诗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较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配合度较低、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弱点,中职语文教师在提升古诗文的诵读教学,丰富诗文教学的信息化手段,强化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诗歌教学,加强课堂与课外诗歌教学的衔接等领域都有了很丰富的研究,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智慧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笔者认为,结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这四个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结合中职生“升高职”与就业发展的需求,如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线下教学与在线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古诗文”特别是“古文”教学的价值,仍存在值得深入探究的点,具体表现为:

(1)如何完善知识学习与精神塑造的对接。在丰富诵读教学之余,需要进一步明确古诗文教学的目标,重诗亦重文,重知识的掌握亦重精神世界的塑造;将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度、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促进思辨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传承中创新,提升学生的内需力。

(2)如何丰富职业文化人的内涵。对中职生而言,学生无论是“升高职”还是就业,都离不开专业的成长与发展。中职语文教学亦在学生职业发展的背景下展开。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也并不局限于只是语文课堂,不局限于某一首诗、某一篇文章的孤立教学,而是需要寻找契合点,借助线上线下的系列活动,将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巧妙结合,以丰富职校学生的文化内涵。

(3)如何拓宽传统与现代的沟通枢纽。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联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对当前中职教育而言,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智慧课堂也是传统与现代对话的重要枢纽之一。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需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强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智慧课堂圈的作用,打破时空的界限,变“堵”为“通”,让教学多媒体、学生的手机还有学生喜欢用的软件成为古诗文学习、展示自我学习成效的第二阵地。

(4)如何推进语文小课堂与传统文化大圈的融合。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行,学习才是有成效的。语文课堂学习和成果检验需与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从独立分割走向互联互通,从思想、思维、视野方面完善学生输出的渠道,方能让学生在思、悟、用中塑形、塑性、塑心。

基于以上思考,在中职古诗文教学中,将着重探究如何以新课标为指引,紧跟时代步伐,将智慧教学与传统课堂、拓展课堂紧密结合,通过“引-诵-释-析-用”五步法的运用,将渐进式学习、交叉式学习、交互式学习、三位一体式学习有效融合,引导中职生积累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以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中职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3. 探究途径

主要以同课异构、实验班的形式,在同专业不同班级、同专业不同年级展开实验,同时,与学校的图书馆、专业部、学生部门、宣传部门合作,探究五步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对比分析不同情境中的古诗文教学的“输入”与“输出”效果,了解学生知识的接收和能力的提升情况,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情况,寻找切合实际的方法与策略。

4. “引-诵-释-析-用”五步法的实施

古诗文承载面很广,既“务虚”也“务实”。以探究的三篇古诗文为例,在精神内涵方面,有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思考,有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也有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个人价值的探索等;从解决现实问题而言,又涉及人际交往、精于专业、知人善用、谋略运用等等。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因篇谋局,而“引-诵-释-析-用”五步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认知、辨析、运用,切合实际,具体如下:

4.1 引

所谓引,意即“引发”、“引导”,引出学生的兴趣。在古诗文教学中,首先碰到的障碍便是学生学习此类文体时的抗拒心理。中职生的古诗文底子普遍较弱,潜意识里对于背诵、默写和理解有所抵抗,读不懂、不愿学是常态。因此,需要激发学生“愿意看看”的心理,激起学生的思辨,学生自然而然对学习的内容有所关注。如图1所示:

在以上三个例子中,紧扣学习内容,找准触发点,激起学生的兴趣。当然,在“引”的过程中,问题要少而精,1-2个足矣,但需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性及完成的可能性;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或者探奇点,让学生有话可说;引的手段要多样化,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形,可以是提问,也可以是讲故事,或者案例分析;要借助微信、班级空间、学习通讨论房等平台,学生可以打字、也可以语音,让学生参与并“留痕”,同时以加分的形式作为鼓励。

4.2 诵

学习古文,诵读是必不可少的。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慢慢体味到中华文字的音韵美,节奏美。新课标也提出要重点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语感,理解内容,品味语言。虽说“诵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如果诵读是没有思考的,学生如果没有从内心对诵读的内容产生疑惑并有所探究,只是单纯地模仿网上的诵读示范,变成为诵而诵,这也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诵可传情,诵可达意,诵是要带着目的的,若诵而不知其意,诵亦无意。因此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的目的,抓住诵读的核心,学习示范诵读,让学生诵有所思、读有所得,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于文章的内涵和意义产生不同的体验,这样的诵读才是有效的。如:

在诵的过程中,有目标指向的精诵,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降低了难度,学生更愿意尝试、探讨。诵的目的也是为文章的学习做铺垫,在诵的过程中,并非以偏概全,只诵一点,而是由核心部分的诵读,再慢慢拓展、渗透到全文的诵读,乃至与文章有关联的诗文的诵读。学生的思维有了牵引,接受力自然有所突破。当然,由于课堂诵读的时间毕竟有限,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展示检测学生的诵读成效。如诵读app、录音、抖音拍摄、诵读剧表演录像等。

4.3 释

“释”就是对字、词、句进行翻译,能理解字词的意思和句意,可以用准确、合理、简明、连贯的现代汉语来表达句子。能做到准确释义,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对文章进行释义时,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矛盾:老师在课堂逐句讲解,费时又费力;如果让学生自己在百度搜答案,学生出于对“之、乎、者、也”的抗拒,也打了退堂鼓。因此,需依据文章篇幅的长短、内容的深浅来寻找不同的释义方法,促进学生自查自纠、互查互纠的兴趣,如图所示:

當然,所有内容不能一概而论,各种翻译的方法可以交叉进行,而对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等的比较归纳,可以PK游戏、电子卡片的形式等进行,最后汇集成词汇相册,有助于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

4.4 析

“析”就是对古诗文内容的分析,意蕴的赏析,价值的评析,这是古诗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课标指出,要围绕主要内容,开展专题学习,梳理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积累,培养审美情趣。而且要求学生学习运用评点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并联系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看法。一篇古诗文,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有横向的内容,如写作历史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生活态度等,又有纵向的内容,如古今之间的关联、思想内涵和价值观的传承等,在赏析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又要抓住重点,以一定的载体呈现文章架构及内涵。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析文的过程中,要考虑以下方面:1.从学科育人的角度,增进对中华文化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认同和理解,使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相互渗透;2.从内容赏析的角度,强化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善于打破时空的界限,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3.从教学策略的角度,要增强学习手段的丰富性,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圈点法、思维导图法,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在学、思、议中丰富思想和文化的内涵。如图所示:

因为课内赏析的时间有限,以中职生的理解能力,吃透一篇诗文,还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而且,古诗文的内涵也需要通过不同的解读来进行丰富,因此,课内阅读应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可以以群文阅读、主题阅读的形式,强化学生的关联理解力,亦可引导学生在学习强国、喜马拉雅等平台听“王立群讲汉高祖刘邦”、“百家讲坛”等书评,开拓视野、丰富认知。

4.5 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也是衡量学习效力的方法。笔者认为,古诗文学习的“用”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的“用”,比如说写文章时、发微信朋友圈、与人交流时引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的诗句;在晨读中诵读古诗文,可以在艺术节上开展“中华传统经典美文”的诵读展演;这些活动即可体现中职生的文化素养,也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然,还有隐性的“用”,这是寓于学生思维之中,而以学生的行为举止为载体显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审美观、视野和格局等。比如习《琵琶行》而悟通过别人的遭遇也可认识、理解和接纳自己:世间有与你经历相似的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习《鸿门宴》而了解团队管理的法则;习《触龙说赵太后》而琢磨出来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学会尊重、体谅、换位思考等。如图示:

学生需终身学习、发掘优秀古诗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民族精神和实用价值,才能终生受益。而这,需要在语文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课堂学习课后致用。让学生在生活和专业实践体验中,所学、所得和所用相互交叉、渗透、融汇,将课堂知识于潜移默化中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强化和运用,此时,后者又强化了前者,使得古诗文知识同生活、工作形成彼此促进的良好循环。

5. 结语

弗莱雷认为:“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明教师思考的真实性。”培养和弘扬语文精神,是中职生态化语文美育的崇高目标和重大使命。通过“引-诵-释-析-用”这五步教学法,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力求将乏味的“之、乎、者、也”和干巴巴的古诗变为有灵有肉、可以活学致用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丰富古诗文教学的内涵,增加古诗文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学习的快乐,中职教师依然任重道远。但加深中职生对中国文字的理解和强化对文字的运用,丰富其文化内涵,提升其审美水平,增强其情感体验,提高其文化修养,让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是中职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大家仍需齐心协力,砥砺前行,方能不断开拓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何忠.中职语文学业质量标准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4):19-23.

[3]陈沙原.智慧课堂在中职古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外语文,2019,000(004):36.

[4]兰玲芳.中职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对策[J].中华少年,2019(2).

作者:杨利 李旭坤

上一篇: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培养论文下一篇:现行法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