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保险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由于住宅工程建设的内在特质与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原因,我国住宅工程质量问题频发,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推进缓慢。为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要求,应通过加快立法工作、构建信用评价体系、改革保险费率、培育第三方鉴定机构等途径,加快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制度。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强制保险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强制保险研究论文 篇1:

关于海上危险货物运输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的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中的危险货物如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而世界贸易中有93%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来进行的。因此,针对海上危险货物运输污染物责任强制保险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海运的危险货物造成海洋污染,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受害人的权益,同时也能有效保护海洋环境。而目前的情况是,没有有效的关于海洋运输污染物的保险制度,缺少法律法规。1996年的《国际海洋运输污染物损害责任和赔偿公约》中涉及的污染物损害赔偿范围以及强制的保险制度等均未生效,而我国也没有一部专门的相关海洋运输污染损害以及强制保险的相关法律。文章就加强海洋运输中污染物损害责任和强制保险制度建立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上运输;污染物运输;强制保险;承保机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070

1建立海上污染物运输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的必要性大量的石油和化工产品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贸易,而这都需要进行海上的运输,海上运输的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并且这些油轮的体积也在不断地变大,为了迎合当前庞大的海上运输,而海上运输中约有50%的货物都是危险品。因为世界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而石油资源的分布性,导致很多国家的石油以及其衍生的化工产品都需要靠进口,即通过海上的运输完成。而这就给海洋带来了巨大的危险,时常有大型运输污染物的油轮发生事故,导致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当中,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给海洋的生物和生态坏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因为没有有效的法律保护手段和惩治条例,造成破坏之后很难进行相关的赔偿,也就导致了无法及时进行海洋环境的救治。在过去的海洋运输的43年中,发生了很多的大型油轮泄露事故,如在1978年,Amoco Cadiz号油轮发生了泄油事故,造成1619050桶原油泄漏入海洋,形成了180公里长28公里宽的浮油带,导致布列塔尼半岛近200公里的海岸线受到严重的污染,同时还有76个社区的海滩也受到污染。

同样,我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故。2001年,一艘安徽籍船舶在前往深圳大鵬湾时,经过长江武穴水域处发生沉船事件,导致船上158吨硫酸全部溢出;2006年,铜陵金江海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同样是在运输硫酸的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导致运输航线内的海域受到污染。对于我国而言,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危险货物运输污染损失条例,甚至缺乏完善的赔偿机制,导致我国海域内发生海洋污染事件时,就不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和恢复,这对于海洋保护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快我国海洋危险品运输的损害赔偿责任机制以及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2我国海上强制责任保险投保现状

自我国加入CLC公约以来,根据公约内容,认为2000吨以上的散装油类货物船只都必须投强制责任保险。同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中也有相关的规定,明确2000吨以上的货船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持有《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

但是对于载运散装油类的船只并没有明确规定一定要有强制责任保险。我国交通部海事局在《管理办法》中有规定:载运散装油货的船只应该有相关机构所颁发的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也可以提供有效的财务信用担保。但是,在后期海事局又发出声明,声称强制保险和油污损害赔偿责任机制还在研究过程中,所以,就不再给予财务信用证的办理,相关的船运公司,可以在自愿的情况下办理油污损害责任险。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并没有将油污责任保险列入强制保险的范围中。但是,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很多港口依然要求船只必须持有油污强制保险证明,比如深圳港口,在《深圳经济特区防治海域污染条例》中就规定载重在2000吨以上的船只,必须办理强制保险;上海也同样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并将强制保险办理的船只范围扩大到2000吨以下的船舶。此外,我国并没有指定旅客运输的强制保险制度,在危险货物运输方面,更没有建立强制责任机制。

3海上强制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1海上强制责任保险范围

CLC 公约在全世界所获得的巨大成就,让很多人都意识到第三方强制责任保险对保护受害人和维护社会稳定都有极高的重要性,并认为应该对第三方强制责任保险的范围进行扩大。比如将沉船打捞和海上旅客人身伤亡等内容归纳到强制保险范围中。

当然,责任保险最理想的范畴肯定是可以将所有的人身伤害行为或者环境侵权行为都纳入其中,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法律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可执行性。从一般责任保险角度而言,例如货物损失、罚款责任、绕航责任等,这些事故责任较轻且范围较大的,并且在司法中不能及时实行的,不应该将其列入强制责任险中。综上所述,强制责任保险和非强制责任保险所体现的价值就是,哪方利益更应该受到保护。它们的衡量标准,就是公共利益和高度危险性的涉及,以及环境侵权行为这些应该纳入强制责任保险范围中,而其他保险,还应该采取自愿投保的方式。因此,对于危险货物运输船只而言,应该将危险品本身可能导致人体伤亡、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造成的财产损失责任纳入强制责任保险的范围内。

32明确投保人

航运运输中,船舶所有者可以分为两种,即:所有者和经营者。船只的所有者可以以租赁的方式将船只租借给其他人进行使用。这也就导致在投保强制责任保险时,投保人不能进行明确的区分。现有的管理规定都认为“经营者”是投保人,但是对于“经营者”一词而言,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虽然很多学者都尝试对其进行论述,但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已有的论述显示,认为强制责任保险的主体应该是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但对于“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的概念,有人认为这应该属于民商法律概念,所以不应该出现在行政法规中。即便如此,我们应该对“运输经营者”这一概念进行定义,可以尝试将船只所有人和光船承租人列入经营者中,而短期或者定期租赁的承租人,不能属于船只经营者。船舶经营者在执行船舶运输活动时,应该向当地交通主管申请办理“船舶运输证”;而光船租赁者应该先注销之前的“船舶运输证”运输手续,同时交回证书。对于加强强制责任保险监管力度而言,这种做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33强制保险人的抗辩

CLC对强制保险人或财务保证人所具有的抗辩范围进行了规定:在船舶所有人丧失责任限制时,保险人或财务保证人也可以继续利用原有的责任限制。还可以进一步援引船舶所有人本人进行有权援引的抗辩。此外,保险人或财务保证人也可以提出抗辩,提出造成污染损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船舶所有人有意或者因不正当行为才出现的,并进行相关的抗辩。对于保险人而言,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利要求船舶所有人来参加诉讼。

对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以下简称《程序法》)而言,其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程序法》中规定的实体权利,而是没有对保险的责任限制和抗辩进行规定,相关的司法解释也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澄清。这也造成一些人对诉讼程序只能进行片面的了解,他们往往认为被保险人如果没有援引责任限制权利,则保险人也同样没有这项权利。这也是我国保险人处于危险地位的主要原因,对于这方面的法律漏洞,我国应该进行及时的填补。

4结论

综上所述,海上危险货物运输强制保险实际上就是特殊的商业保险,它在保护环境和航海人生命安全以及造成伤害补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海运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立有效的危险运输强制保险机制已经成为当今海运的重之之重,但是强制责任保险的范围应该是涉及公共利益、高度危险的突发性环境问题和人民安全责任。除此之外,强制责任保险还需要具有默认的直接诉讼和充分的抗辩权利;在规定限额时不应该对保险人进行单独的责任限额;对于参与强制保险的船只应该允许参与扣押。建立完善的危险货物运输污染责任强制保险机制,可以对船舶登记人进行更好的监督,并进行强制性的海洋污染责任管理。虽然强制保险的侧重点依然是受害人,但是也同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对海洋污染情况进行降低,保证海洋环境不会受到破坏,加强对海洋环境的改善。通過本文的阐述,我们认为海上危险货物运输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的存在是有必要的,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保险制度还存在欠缺,但是这也意味着在未来其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胡绪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基础的强制性发展[J].现代法学,2016(1):153-163

[2]李广辉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的新发展——《鹿特丹规则》之评析[J].比较法研究,2012(3):112-122

[3]张湘兰,李凤宁海上责任保险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J].武大国际法评论,2006(1):123-142

[4]陈宇新危险货物交通运输安全与污染事故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5(8):68-72

作者:潘捷

强制保险研究论文 篇2:

加快推进我国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由于住宅工程建设的内在特质与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原因,我国住宅工程质量问题频发,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推进缓慢。为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要求,应通过加快立法工作、构建信用评价体系、改革保险费率、培育第三方鉴定机构等途径,加快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制度。

[关键词]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指标体系构建”(编号:SK2ZY2014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信息库建设”(编号:13@ZH013)

住宅工程质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财产乃至生命安全,但是,由于住宅工程建设的内在特质与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原因,住宅工程质量问题频发,从“楼歪歪”到“墙脆脆”,从别墅壁炉砸死幼童到房屋整体倒塌的质量事故不断上演,有关新建住宅质量问题的消费者投诉也呈上升趋势。[1]据《中国房地产质量信息监测报告》显示,我国住宅工程质量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渗漏、开裂、设计缺陷、空鼓、墙体不垂直等12个方面。我国亟需借鉴发达国家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制度经验。加快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制度,以提升住宅工程质量、保障公民财产及人身安全,缔造宜居环境。

一、我国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探索历程

(一)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源起与发展

法国是最早推行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国家,1804年《拿破仑法典》第1792条催生了“建筑物十年期保证制”的诞生,即“如按一定报酬完成的建筑物因建筑工程或地基的瑕疵致建筑物全部或部分灭失时,建筑师及承揽人应于十年期间内负担赔偿责任”。此后,原法典进行多次了修订,开发商、承包商、部件生产商均须对房屋质量问题负连带责任。

法国建筑工程质量保险构架体系则始于1978年制定的《斯比那塔法》(Spinetta ACT)。该法规定,一项工程竣工后,承建的企业要对这项工程的坚固性及安全性负责在10年内保持最初确定的要求,对独立与建筑物的设备要负责两年。同时,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等单位)都得向保险公司投保,这项制度后来被称为“潜在缺陷保险制”(Inherent Defects Insurance,简称IDI)。与IDI制度相配套,法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建筑技术评估与检查机制,技术评定检查机构在评定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建筑问题未按要求整改,即有权责令工程停工,其对建筑工程签发的合格证书是IDI生效的前提条件。1990年7月31日后,对于自建且用作大公司办公的房屋不再强制投保,但所有住宅仍需要强制性保险。住宅质量保险制逐渐被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引入,意大利、芬兰、印度尼西亚、西班牙、瑞典及加拿大部分省均实行强制保险制。

(二)我国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探索历程

1.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酝酿期(2000年以前)。自我国住宅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改革起,国家加快了出台与新建住宅质量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步伐。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专列“建筑工程质疑管理”一章,明确规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勘察单位、监理单位责任,提出了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和质量保修制度。但是,除《建筑法》在第四十八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之外,并未将保险引入工程质量管理范畴。

依据《建筑法》精神,国务院于2000年1月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五方责任主体责任义务,并规定了建筑工程质量具体保修年限。根据原建设部《建筑管理司2000年上半年工作小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建筑管理司曾酝酿工程保险制度,起草了《关于在我国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讨论稿),并印发各地广泛征求意见,但上述《意见》一直未对外发布。

2.“A级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模式探索期(2001—2004年)。随着加入WTO和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保险制度开始进行政策视野。2001年11月起,原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专门成立了“A级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研究”课题组,2002年5月对日本住宅性能保证制度进行了考察,撰写了《A级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研究报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条例》、《关于开办“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情况汇报》(向保监会提交)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多次邀请房地产经济、金融保险以及住宅建设领域专家就住宅质量保险制度总体架构、运作机制和具体条款进行反复修改,2002年9月12日通过专家论证。

2002年10月31日,原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举行“A级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根据协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获得“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A级住宅项目提供10年期“住宅质量保证保险”,保险责任包括整体或局部倾斜、倒塌,地基超出设计要求范围的不均匀沉降,主体承重墙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墙面、厨房和卫生间地面、地下室、管道渗漏等常见质量问题。消费者在购买房屋的同时获得保单,投保费由开发商支付。当房屋出现质量问题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直接向房主赔偿修理、加固或重新购置住宅所需的费用,最高赔偿金额为住宅的销售价格。同时,保险公司对承包项目建筑质量风险进行跟踪监督。

然而,自该项实施起两年内,截止2004年10月20日,仅有171个住宅项目通过住宅性能预审,46个住宅项目通过住宅性能终审,而只有北京金宸公寓、成都蜀风花园·兰苑一期、厦门“花天花园”、陕西“景观360”等少数项目的开发商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意向书,全国只有一个项目签订了协议。[2]该项合作制度实施效果与预想相去甚远。

3.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探索期(2005年至今)。2005年8月5日,保监会与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建质[2005]133号,以下简称“133号文”),正式提出在我国建立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意见》指出引入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对于化解工程建设各方技术及财务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建设各方诚实守信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有代表性的保险产品是国内最大的财险公司一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推出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险,产品在北京、天津、上海、厦门等14家分公司试点经营后,2007年底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该产品承保开发商开发的建筑工程因潜在缺陷导致质量事故造成建筑物损坏时的赔偿责任,可为建筑工程提供长达10年的主体结构保险保障,同时,开发商还可以选择附加险条款对渗漏、管线、安装工程等进行保障。2008年,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住宅指导委员会组织指导、长安保险公司具体实施的“工程竣工后内在工程质量缺陷责任保险试点”在珠海格力广场和苏州天辰花园这两个项目上获得成功。[3]但是,目前市场上仅有人保财险、平安、太平洋等少数几家大型保险公司涉足此类保险。

2009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再次要求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制定《关于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推行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若干意见(试行)》,加快推进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工作,强化住宅工程质量保障机制”。然而,又五年过去了,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迟迟未见动静。

二、中国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发展困境分析

一个国家通常出于公共治理目标,会对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所存在的风险或发生质量事故后难以追究责任的风险采取强制保险制度。住宅工程质量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中的问题,其质量问题既有可能产生于勘察、规划设计、材料、施工等技术问题,也可能来自五方责任主体及其相互间的协调与管理问题。因此,住宅质量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离不开国家科学政策引导和强力推行。然而,无论是“A级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还是“133号文”,目前住宅工程质量保险政策均属自愿保险,无强制效力,这是我国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十几年来始终没有冲突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同时,住宅工程质量保险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保险制度,兼具商业保险、普通民事担保和社会保险的三重属性,其风险性质与普通商业财产保险存在显著差异,这就必然要求保险人成为工程质量保险的主体和工程质量监管主体,结合工程管理内在特点进行保险制度创新,优化保险产品、控制保险风险。但是,由于国家主导性不突出和政策设计偏差,在非强制下的保险公司主体角色没有确立起来,与其配套的资信审查、责任追偿、保险费率和第三方专业技术测量鉴定等机制未确立起来,导致我国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创新不足、保险业务推进缓慢。

(一)资信审查机制。住宅工程质量保险能够有效发展的社会前提就是建立有关住宅开发商或各参建单位的住宅工程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以此确定该投保单位的保险参数、保险方案、资信累计等情况,从而达到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拓宽交易空间、维护保险业务安全,提高相关单位竞争力、淘汰低信用评级单位的作用。从国外经验来看,保险人通常都特别关注投保人资信状况,重点考察其品质、能力和资本等基本要素。在我国住宅工程质量保险资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借助行政或准行政能力来判断资信状况,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仅限对通过建设部门A级性能认证的住宅项目进行承保,而达到A级性能认证的住宅项目往往是条件极其苛刻的项目,同时也可能是工程质量最有保障的项目。保险公司绑定A级性能认证,事实上等于设置了严格的承保条件,既影响了保险公司自身业务量的发展,又打击了开发商的积极性(好的工程更不必投保),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展业推广从根本上受到掣肘。

(二)责任追偿机制。责任保险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保险人在履行了对被保险人赔付之后有权向义务人(责任人)进行责任追偿,由此将义务人违约责任后果移转至义务人自身,从根本上遏制义务人的任何主观违约企图。在责任保险制度成熟的发达国家,法律一般都明确规定保险人可以取得这种补偿权利。[12]然而,在我国目前探索的住宅质量保险协议中,仅设计了工程质量缺陷险,无工程质量责任险,这使得保险公司不但完全承担了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也无法有效应对各责任主体出现经济学上的“败德行为”,保险公司的风险完全不可控制,大大制约了保险公司承保、开拓业务积极性(见图1)。

图1 我国目前探索的住宅质量工程保险制度

(三)保险费率机制、科学制订住宅工程质量保险费率计算方法,是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实施的最基本操作点。保险费等于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的积,费率过高会提高投保成本,增加投保人经济负担;费率过低,将使保险公司无以为继,保险公司就没有内在激励。当前试行的多家保险公司均执行统一的高费率(销售金额的0.5%),没有形成对保险人与投保人的正向激励。[5]

(四)检测鉴定机制。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完善的工程管理咨询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其职责涵盖了从设计方案到监督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建筑功能等工程竣工的全过程。第三方工程质量检测与鉴定机构作为高度专业、高度独立的第三方介入质量鉴定和项目监控,不但可以为保险人承保复杂的住宅工程项目提供有力的业务支持和技术保障,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保险当事人之间可能出现的意见分歧。

目前我国保险人在自身缺乏专业技术力量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动态监督的情况下,难以准确评估投保工程项目风险状况。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的一些被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评定为“优质样板工程”和获得各类嘉奖的住宅项目也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情况,表明保险人的风险控制能力非常有限。[5]相比之下,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下的监理单位虽具有第三方检测相关技术能力,例如工程建设监理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对项目质量目标详细规划,实施一系列主动控制措施,在控制过程中既要做到全面控制又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并需要持续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然而由于其接受建设方的委托和授权为其提供的工程技术服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保险人显然不能采信受雇于建设方的监理鉴定结果。[7]

三、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制度

着力构建和加快推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质量强制保险制度,使保险公司成为工程质量监管的主体,是解决我国住宅工程质量监管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地,我国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制应包括工程质量缺陷保险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两种,将住宅工程参建各方风险、利益、责任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环环相扣的共生关系,促使参建各方切实承担各自风险和责任(见图2)。

图2 新型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制度架构

(一)工程质量缺陷险。开发商须对所售住宅购买缺陷保险,其保费由开发商负责承担,受益人为业主。当住宅出现质量缺陷时,业主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保险公司核对保险信息后,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维修或者赔偿。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开发商信誉记录灵活调整保费率,促进开发商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

(二)工程质量责任险。建设方(开发商)和所有住宅工程责任主体均应购买工程责任保险,如勘察责任保险、设计责任保险、施工责任保险、监理责任保险等等。住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缺陷的,保险公司向业主赔付后有权追究缺陷产生原因。如果经第三方鉴定机构技术鉴定,缺陷是由某参建方主观故意造成的,则保险公司可以行使“代位求偿权”要求该参建方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这也会记录到该参建方信誉记录中,对其今后参保费率形成经济约束,从而起到监督参建方切实履行工程质量义务。如果缺陷不是参建方主观故意行为,则可用参建方所投责任险的保费收入补充其在缺陷险上的支出,支撑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推进我国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构建的政策建议

(一)修订住宅工程质量保险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修订《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入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制度内容。以法律、行政法规形式明确规定,对未参保的住宅工程建设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等备案手续。其次,在住宅工程项目概预算管理制度中增加工程保险费支出条目,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住宅工程提供贷款时必须满足参保住宅工程质量保险的条件。第三,房地产项目销售时,未取得住宅工程质量保险的商品住宅不得销售,不予发放商品房(预售)销售许可证。最后,为保障保险人追偿权,结合《侵权责任法》第86条关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制定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实施办法。

(二)建立住宅工程质量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保监会、银监会以及保险机构、金融机构互连互通的工程质量信用体系,支撑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运行。可结合现有住宅性能认定标准、资料和经验,综合收集住宅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业绩、资信、信誉、奖惩情况等,参考其他行业保险信用评价概率模型,设计一套科学、客观公正、权数要素明确的资信评级系统。

(三)改革住宅工程质量保险费率确定方法

保险公司可借助中介咨询单位的力量,根据住宅性能等级评定结果,工程技术风险状况,同时参考工程质量等级、工程区域差异、建设单位信誉水平、资金规模、施工单位技术能力等因素实行费率差异化:对于住宅质量等级低、建设单位信誉低、施工单位技能低等情况实行较高费率和更为严格的参保条件;相反的住宅质量等级高、建设单位信誉高、施工单位技能高等情况实行低费率,甚至可优惠参保。由此,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激励和淘汰机制的住宅工程质量保险费率确定办法,创新工程质量保险市场动态竞争机制,从根本上对相关责任单位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

(四)培育第三方住宅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机构

加快培育和发展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首要的是培育第三方实测实量机构,其既可以作为开发商的管理咨询服务机构,也可以作为保险人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机构,针对项目工程过程中每个节点(如混凝土、砌筑、粉刷、门窗、防水、外墙等工程及安全文明施工)进行质量及安全抽查、把控。保险公司可以自由选聘第三方检测机构,代表保险公司对从前期可行性研究立项、规划设计、中期施工、到后期维修保养咨询都实行监管,对所有投保的工程实施质量控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或者进行技术风险评估,分阶段出具风险管理报告,而该报告也是保险公司核保理赔的主要依据。不仅如此,由保险公司委派的第三方鉴定机构还可与建设方雇佣的监理单位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相克相生,由此形成新型住宅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宏新,基于多元合作治理的城市新建住宅质量管理体制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1).

[2]瞿富强.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研究[J].建筑经济,2005(5).

[3]李雄辉. 工程质量责任保险是住宅建筑工程风险管控和质量保障的有效途径[J].中国建筑防水,2010(21)

[4]何绍慰,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经营误区[J].上海保险,2009(3).

[5]宋宗宇,曾林. 住宅质量保险的立法模式与制度选择[J].建筑经济,2010(8).

[6]何绍慰. 全面推进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途径探讨[J].住宅科技,2012(7).

[7]胡雅丽,夏楠,陆彦.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在我国的实施方案探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2(6).

(责任编辑 方晋)

Research on Accelerating the Compulsory Insurance System of Housing Project Quality in China

Wang Hongxin

[Author]Wang Hongxin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China Academy of Social Manage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作者:王宏新

强制保险研究论文 篇3: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疑难问题研究

摘 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对于交通事故的处理和责任承担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从此制度建立以来便受到各方的争议,并且在多次全国人大会议上对其进行了改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保险责任限额、受害第三人、机动车驾驶员违法行为与交强险责任免除等问题上,本文对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疑难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的数量迅速增长,随之而来便是交通事故的频发,对民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国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制定在起到了社会保障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为人的赔付能力。对我国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疑难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利于促进我国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述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保险公司对被保险者和本车人员之外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之内进行赔偿的具有强制性的责任保险制度。我国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主要规定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我国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中,此制度的建立对保障民众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此制度建立之初,保险的投保率仅仅为38%,并且在2007年“交强门事件”中显示保险公司因为交强险而获利400亿元,可见其补偿力度之小。在社会压力之下,在2008年我国将交强险的责任限额由6万元上调到12.2万元,并下调了交强险的基础费用。但是我国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在根本上得以解决,仍然存在则着诸多问题。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述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对策

(一)保险责任限额问题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条例》)中将责任限额进行了具体分类,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并且《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以下简称《交强条款》)中对总限额和具体分类的限额制定了详细且具体的规定,目前的总额为12.2万元,对死亡伤残、医疗费用以及财产损失的赔偿限额分别为1.1万元、1万元和0.2万元。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通常会存在其中一项或者几项赔偿数额达不到限额,但是有某一项或者是某几项赔偿数额特别巨大,但是赔偿数额受到限制的问题,这就造成了能够获得12.2万元赔偿的可能性极小的问题。可见以上这种规定无形之中降低了获得赔偿的数额,使得当事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另外,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了行为人和保险公司责任限额之内承担无过错责任,但是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却根据被保险机动车在事故中的责任而确定赔偿限额,无责任的赔偿限额为有责任的十分之一。以上规定明显与《道路交通法》中的规定相矛盾,难以对受害人的权利进行保护。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人认为在司法判定中,对于赔偿数额和赔偿项目进行从宽认定,保证受害人能够获得充分的赔偿。另外针对将赔偿项目进行细分而导致获得赔偿减少的问题,从而导致《交强条例》和《道路交通安全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应该按照上位法高于下位法的规定,在司法案件中直接适用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规定,在总责任限额之内进行赔偿,从而保证受害人的赔偿权益。最后,关于无责任时的赔偿处理原则,责任限额之内的有保险公司进行赔偿,超过限额的应该视情况而定,对于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应该适用过错原则,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的交通事故,则应该承担5%-10%之间的赔偿责任。

(二)受害第三人问题

1、第三人范围界定问题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的受害人第三人指的是在机动交通事故中被强制保险机动车侵害的而享有赔偿请求权的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并没有对第三人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交强条例》第21条中规定了受害人第三人包括保险车辆本人、被保险人之外的受害人。但是在保险实务中为了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将第三者的范围进一步的缩小了,将车辆的乘客、保险人以及保险人的家庭成员也排除在外。

我国台湾地区在对受害人第三人进行规定时,仅仅将机动车驾驶人员排除,英国认为投保人和保险人不属于第三人,而日本中“第三人”的范围限制性最小,具有“他人”性质的都属于第三人的范畴。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第三人的规定最为狭窄。本文认为应该将第三人范围规定为“除了被保险机动车驾驶人员之外的人员”,以充分发挥交强险的社会功能。

2、受害人第三人保险赔偿的直接请求权问题

关于受害人第三人保险赔偿的直接请求权问题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明确且直接的规定,并且学术界和司法界中对此争论不断。有的学者根据我国《保险法》第50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其中规定了保险人可以向第三人直接进行赔偿,从而推断出受害人拥有赔偿请求权;有的学者也认为第三人不享有直接请求权,出发点便是我国法律缺少明确的规定。

对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明确规定第三人具有直接请求权更加有利于及时保护第三人的利益,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

(三)机动车驾驶员违法行为与交强险责任免除问题

在交通事故中,常见的机动车违法行为包括未取得驾驶资格和酒驾。对于未取得驾驶资格一般指的是驾驶人并没有进过或者通过驾驶员考试资格,以及驾驶车辆与驾驶证上标明的车型不符等情况。酒驾中醉酒的标准指的是驾驶人因为饮酒导致其认识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下降,在实际测量中需要达到一定的客观标准。规定责任免除是基于驾驶人的能力进行考量。但是本文认为规定以上的免除事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不符合交强险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交强条例》中规定了本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受害人的权益得到更有利的保护。但是责任免除规定的存在就可能导致在相同的交通事件中,受害人却因为机动车驾驶员的问题而不能获得应有的法律保障和赔偿,对于受害人而言有失公平和合理。另外,机动车驾驶员在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是酒驾的情况下发生了交通事故,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或者是刑事处罚,再对其实现交强险的责任免除,即意味着行为人受到二次处罚,明显与我国法律中的处罚原则相违背。因此,基于以上理由本文认为应该将此类交强险责任免除的事由删除。

总结: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所起到的作用类似于社会保险,能够使受害人及时获得经济赔偿和医疗保障,顺利解决交通事故纠纷案件,维护社会稳定。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减少责任限额的限制性,扩大受害第三人的范围,消除驾驶员违法行为和交强险责任免除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发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剑萍.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2)

[2]孙玉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之法律适用[J].法学杂志.2011(05)

[3]蔡锡钦.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制分析及完善建议[J].才智.2011(08)

[4]尤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05)

[5]李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内涵之解读——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为视角[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04)

作者:刘智仁

上一篇:高校体育文化论文下一篇:电力营销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