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论文

2022-04-22

【摘要】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确定网络发言人角色,明确网络发言人职责;确立并遵循第一时间原则和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准确、客观地回应网络公众的提问与质询;实行网络首问责任制,快速或限时解决网络公众提出的问题,确保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认可度和公信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论文 篇1: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设探究

摘 要:随着“互联網+”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发表观点、想法、意见等的重要平台。高校舆情治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时代为其在管理上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舆情治理带来了新的问题。网络舆情出现了新特点,为高校舆情治理能能力的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社会各个层面。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互联网+”为治理平台,实现网络舆情治理的转型,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一、“互联网+”与网络舆情治理

2013年,腾讯CEO马化腾最早提出了“互联网+”一词,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2]“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影响着各个领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概念。而阿里研究院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在线化、数据化。‘互联网 +’在内涵上根本区隔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而是重新定义了信息化。”[3]从此在学术界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关注。它是在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一定的特定阶段,是由经济发展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网络新兴技术的成熟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各种模式融合,每个领域都高度关注其带来的影响,目前高校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学生作为教育群体和舆情主体,运用互联网这个传播媒介,积极参与社会所发生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思想。治理是一种网络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而且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4]舆论治理是在一个新的舆论生态环节中产生的,是主体通过改变传统的治理方式,针对公众意见、观点中出现的不文明的舆论现象,采用新的治理手段,引导公众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化解舆论危机的治理方式,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所以,所谓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是在整个高校管理制度视域下,管理者运用自身的权力,去引导、把控和规范舆情主体的网络言论,最大限度地增进高校的公共利益,化解高校舆情危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新时期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综合,它是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5]。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特点,加速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改变了传统舆论场的格局,为新时期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舆情主体表达非理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场以“人人都是麦克风”为主要特点,校园的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来源和发布者,高校管理者信息主导权和舆论引导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整个校园的媒体格局发生了巨大转变。大学生有盲目跟风、从众行为,他们对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在不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主观臆断,发表看法和观点。他们表达的观点是缺乏理性思考的,并且有很多大学生违背良好公共道德风尚和法律规范,采取极端的手段,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例如语言谩骂、诽谤、人肉搜索等方法,这些舆论具有情绪性、偏激性和攻击性的特点,严重导致了事件主体隐私权受到侵害,加大了高校舆论治理难度。

2.舆情内容多元化、碎片化。在“互联网+”传播平台上,国内外、社会校园热点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大学生就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传播载体发送各种信息,比如说声音、图片、视频、文字等,呈现出信息多元的特点。此外,信息传播过程还呈现出“双重碎片化”特征,即舆论主体发表言论的时间碎片化,以及内容编辑的碎片化。体现在大学生喜欢利用空闲时间浏览各种碎信息,同时也在碎片化时间里分享和传播这些信息。在内容上,他们习惯于用只言片语的语言描述,加上一些现场照片或者一些小视频,表达心中的想法。

3.舆情传播迅速性。“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相互融合贯通,导致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打破了以前的空间和时间界限。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导致他们对社会信息的敏感性,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传播迅速性、突发性等特点,网络成为了校园内主要反映社会舆情的载体之一。大众传媒成为高校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本身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征,加快了舆情传播的速度,为高校舆情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设的策略

新时期,“互联网+”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高校管理者要根据舆情新特点,加强提升网络舆情理能力,有效引导高校舆情的正确走向,为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1.培养舆情主体理性表达意识,共同建立舆论文明。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论述:“个体一旦进入群体之中,其个性便被湮没了,变得情绪化,并失去自己的判断,群体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个体会追随群体的行为表现。”[6]大学生具有相同观点的舆情主体会形成一个网络集群,与孤立的网络主体相比,网络集群中的大学生更容易受群体情绪感染,缺乏理性意识,滥用言论自由的权利,进而造成校园网络舆论事件的发生。

高校舆情主体的理性表达,是高校建立舆论文明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高校必须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把课堂教育和课下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性表达意识,保证学生在网络表达中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言行,提高他们对舆情信息的甄别能力以及对各种社会现象理性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公民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自律行为,建立舆论文明。作为高校舆论主体的大学生,要用辩证、客观的视角认知信息,根据舆情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分析,抵制情绪化地表达观点、传播信息、上传信息,培养主体意识,建立一种舆论文明,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2.管理者要牢牢舆论话语权,提高管理水平。在“互联网+”时代,只有牢牢掌握舆论引导权,才能决定舆情发展的后续导向,掌握舆论话语权。作为高校管理者,对于高校大学生的舆情状况,要牢牢把握主权,控制舆论走向。一方面,高校管理者要发挥内容权威的优势,在舆论博弈中善于争夺舆论制高点,掌握信息引导权。在面对舆情危机时,要准确把握信息源,充分运用互联网舆论规律,随时关注舆情主体的思想动态和舆情导向。积极回应线下舆情和线上舆情,在对舆情性质和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之后,迅速发布自己所掌握的权威信息,有针对性地引导舆情走向。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引导作用,打造主流舆论意见领袖。高校要充分利用意见领袖的舆论力量,来引导整体舆论方向,以辅助管理者消减和释放舆论压力。比如高校骨干教师、辅导员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利用互联网优势,对学生热议的话题及时做出回应,积极引导校园网络舆情。

3.转变舆情治理模式,提升治理能力。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高校管理者转变原有的治理模式,建立以“互联网+”时代为核心资源的高校网络治理新模式。“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7]在高校治理中,治理模式的转变是基础,制度是治理能力建设的保障机制,不断实现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

首先,建立以“互联网+”为核心资源的治理模式。“互联网+”时代具有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各平台拥有的优势,高校可以通过建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综合系统,储存学校大量相关信息,具备对各项数据挖掘的能力,能够对学校日常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充分地为高校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完善高校舆情治理机制。高校治理机制包括领导机制、数据流动和沟通机制以及高校信息保密机制。由于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与教育部门、高校教师、学生等各参与主体的信息息息相关。所以,要完善治理机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以确保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数据应用的安全性。

作者:王勤霞 李景山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论文 篇2:

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及其舆论影响力

【摘要】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确定网络发言人角色,明确网络发言人职责;确立并遵循第一时间原则和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准确、客观地回应网络公众的提问与质询;实行网络首问责任制,快速或限时解决网络公众提出的问题,确保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认可度和公信力。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技术能力强、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发言人队伍,是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产生效果和影响的关键。

【关键词】网络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校园网络;网络危机;舆论影响力

我国自2003年以来逐步在地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某些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危机事件、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发布新闻,并接受媒体记者提问和公众质询与问责,起到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情绪疏导和矛盾化解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传播形成了强大的民意场,网络新闻发言人也应运而生”[1]。网络发言人制度比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更加具有传播的快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各部门开始重视这一新兴的网络舆论平台,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发挥重要的舆论引导职能。尤其是地方民族高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各民族、各区域学生汇聚一起,由于他们在家庭环境、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心理因素、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冲突比较频繁,在复杂的社会因素诱发下,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或群体性突发事件。另外,随着高校扩招,人数剧增,校园管理压力增大,使高校容易突发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和治安类事故;由于自然因素及环境恶化、疾病流行、食品隐患等,容易带来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由于招生、就业、教学、考试等环节管理不善,容易出现违规、泄密和师德学风问题而引发重大突发事件。[2]这些因素说明地方民族高校充满着各种风险。于是,重视地方民族高校网络传播阵地的建设管理及其网络舆论影响力构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培养网络发言人能力,促进校园网络媒体公信力提升,就成为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事情。本课题基于这样的实际需要,探讨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有关问题,这对于高校增强网络危机的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地方民族高校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网络发言人制度,“是通过网上发布新闻、与网民在线交流等方式,对网友在网络互动平台反映的诉求、质疑和建议进行收集、整理、办理、回复和公开说明的一项网络问政制度”[3]。网络发言人制度是信息化、科学化、民主化时代的产物,是对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拓展和补充。地方民族高校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下:

第一,成效不佳的传统管理方式和封闭落后的组织运行机制,与日益发展的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多元化发展不对等,人们的知情权和满足欲得不到实现,特别是高校这个知识密集型单位,广大师生对透明度、知情权和成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而互联网就成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渠道和依赖,许多情绪就会释放其中,思想和愿望借此得到延伸与落实。在如此情势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就显得必要而紧迫了。

第二,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公民意识的觉醒与提高,一方面促进了公众管理意识的形成并加大了社会干预的力度,另一方面它营造的特殊社会环境、产生的权力牵制效果和平衡意识又成为网络发言人制度建立的基石。这样一来,校园公众通过网络强有力的自主表现和合理偏好,对地方民族高校提出了若干权益诉求,而高校管理者则需要通过一个通畅的渠道来解答和满足校园公众的诉求与愿望,于是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则成为必须。

第三,由于各种关系日趋复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交织,加之网络舆论推波助澜,使各种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上升趋势,如此社会现状对地方民族高校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地方民族高校的管理效率和尊重校园公民的选择权利,将是地方民族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建立并实施网络发言人制度,便可望实现学校管理者与校园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舆论的有效引导。

另外,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对于地方民族高校实现校务公开、民主办校、网络问政、内聚人气、外树形象等均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管理者了解校园公众的真实诉求,在公共事件中及时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有效引导网络舆情,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特点与内容

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实质,是以平等、民主为基础的互为主体性的沟通方式,打破职位等级和森严场所带来的交流壁垒,通过网络发言人进行网上新闻发布、与网民开展在线交流和在线答疑,使公务管理者在第一时间接收建议、获取民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获得舆论支持的一种新兴互动平台。它是网络传播特性和政治现代化所决定的一种新的群众工作机制。在网络空间,传统的命令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往往不起作用,而网络发言人制度是实现有效信息沟通与秩序维护的重要规则和渠道。

基于上述实质,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呈现以下特点:首先,要尊重民族习惯,注重民族团结。地方民族高校的校园公众构成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大,他们身上有着民族地方、民间社会、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传统习俗和心理,在性格特征、思想观念、交往形式和表达方式上也不一样。以他们作为发言、沟通的对象就不能急,而是要“入乡随俗”,以民族团结和谐为出发点,运用劝服理论进行渐变式引导。其次,要把握青春心理和网络心理。高校是青年人聚集的地方,他们刚刚进入成年,仍然处在青春期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之中,偏激、感性、叛逆甚至“愤青”表现在他们身上都是一种正常现象。加上他们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军,不同程度地具有“互联网人格”,大部分甚至有网上、网下双重人格特征。与他们进行网络沟通,就要改变成人或领导口气,要说网言网语,避免“网络官腔”,否则会适得其反。再次,要有诚恳的态度、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作风和高效的办事能力。如果有问必答、勤于跟帖、态度诚恳,就会得到网络公众的好感;如果有求必应、公开透明、有事必办、办事从快,就会取得网民的信任和舆论支持。

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一)确定网络发言人角色,明确网络发言人职责。首先是角色定位问题。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的角色,应是普通师生、普通网民的角色,即使是书记、校长、院长,在网上也应放下官架,以平等的视角和对话的姿态,与广大“网民”进行互动交流与沟通。要少用“官话”“套话”,少用“外交语言”“主席台语言”,而应当用平和亲切的生活语言、谈心式语言,甚至大量运用网言网语,从而拉近与网民的心理距离,排除沟通障碍。要对网络发言人进行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专职的网络发言人要有心理的、知识的、时政的、技术的素养准备。其次是要明确网络发言人的职责。网络发言人不是去进行居高临下的教育,而是去了解、沟通和引导,以全面的分析和精当的结论给人启发与思考,以过硬的人格魅力去引导人的言行。网络发言人的身份可以公开,也可以隐蔽。公开身份时,更要做一个亲民使者,争取网民信任;隐蔽身份时,要做一个能“劝架”、能协调的和平使者。

(二)确立并遵循第一时间原则和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准确、客观地回应网络公众的提问与质询。网络发言人要经常关注论坛和微博上的帖子,关注话语焦点和问政、议政内容,关注网民的求助、投诉以及咨询的事项,并在关注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信息,同时根据网民的心情以及网民乐于接受的口气勤于回帖和跟踪。网络危机的发生往往在于缺乏及时引导,因此要充分重视“在线答复”的作用,对于网民反映的问题、议论的话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必须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涉及校园内一般学习、生活、管理等问题,应当天予以答复;重大复杂问题的解释和说明,一般不超过三个工作日。回答问题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公开透明,要能真正解决普通师生的问题,让人信服。

(三)实行网络首问责任制,快速或限时解决网络公众提出的问题,确保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认可度和公信力。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目的,是认真解决公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然而,要做到快速或限时解决网络公众提出的问题,则必须建立网络首问责任制;要确保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认可度和公信力,也必须建立网络首问责任制,做到事事有回应。学校不能置民意于不顾,更不能隐瞒和欺骗。对网络发言人出现的不负责任、让公众失去信心、造成事态扩大的行为要予以严惩;对反应迟钝、回复迟缓、回答敷衍,回帖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亲和力不够,甚至引起网民反感、激化矛盾的网络发言人,要坚决除职。

三、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

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与网络舆论影响力成正比。因此,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技术能力强、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发言人队伍,是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产生效果和影响的关键。

(一)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预期目标。第一,及时性与权威性。这是指网络发言必须抢抓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第二,可靠性与实效性。这是指网络发言的内容既要准确无误,又要起到舆论引导的实际效果。第三,亲近感与信任感。这是指网络发言人通过树立自身在网民心目中的亲近感与信任感,从而使网民获得可信的、权威的、适用的信息。[4]总体来说,对于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预期目标,不能“只是在网络上例行公事,扮演上传下达的角色,或者用官样文章竭力营造和谐的气氛,而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5],否则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另外,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设立不只是网络发言人的事,还要让主要领导“意识到互联网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方面的巨大优势,意识到网上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是一个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6]。因此,要实现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预期目标,则必须端正对待网络舆论与网络信息的态度,避免网络发言人制度成为一个只反映政府意见的“半导体”,或者有意识地屏蔽比较尖锐的问题。[4]

(二)提升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保障措施。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文件精神,提升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保障措施,第一,要选好可靠的网络发言人。所谓“可靠”,即政治可靠、立场坚定。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代表校党委和行政说话,他的一言一语都事关学校办学水平、形象与声誉。因此,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要熟悉了解地方民族高校的业务范围和办学思路,要熟悉了解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民族教育政策;要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要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融洽协调的能力。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发言人还要有高度的鉴别力、反渗透能力,只有政治可靠、立场坚定的人才能担当高校网络发言人。第二,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要做到知识丰富、技术能力强。由于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面对的是高校各民族师生和社会上关注高校的大众,受众层次相对较高,因此,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必须有广阔的知识面,才有对话与交流的基础。同时,大学生是网络的先锋队,因此,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在网络运用上要熟悉、技术手段上要先进,否则会陷入被动。第三,要懂得新闻规律和网络传播特点。新闻的基本要求,一是事实要素必须清楚准确,二是价值要素必须讲求真实性、及时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否则无法取信于人。另外,要熟悉网络传播的特点,一方面它是集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于一体的多媒体传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网络传播是虚拟的、隐蔽的,然而内容又是开放的、平等的一种传播方式,参与人员众多,传播速度很快,信息内容庞杂,真伪不易辨别。因此,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需要很高的职业素养,才能应对各种网上海啸。第四,要有一支整齐的队伍做保证。网络发言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对于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也至关重要。地方民族高校要把网络发言人的选拔、培养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要给网络发言人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网络发言人要参加相关业务培训,熟悉网络新闻发言的各种方式;要善于应对各种突发网络事件,及时引导网络舆论,发布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信息。

总之,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所言:“新闻发言人应享有较高的级别,一般应由实职人员担任,是熟悉信息传播规律、善于同媒体联络的专职从业者,新闻发言人还是一种专业性人才,逐步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7]而网络发言人的权威性和职业素养也完全应该如此,这样,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预期目标才能实现。

[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地方民族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方式和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1GH038)与贵州民族大学2011年度研究院(基地)项目“基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舆论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11MKY24)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钢,孙聚成.新闻发布与新闻发言人实务[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2]喻健,唐亚娟.高校重大突发事件与舆情监测[J].新闻爱好者,2011(18).

[3]张宏亮.论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领导科学,2010(3中).

[4]侯迎忠.网络新闻发言人刍议[J].现代传播,2010(5).

[5]乔新生.专家建议网络新闻发言人做身份识别防鱼龙混杂[N].法制日报,2009-09-17.

[6]邓子庆.网络发言人真的由虚拟走向现实了吗[EB/OL].人民网2009-09-04.

[7]刘建明.新闻发布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6.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编校:张红玲

作者:喻健 唐亚娟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论文 篇3:

论高校网络舆情平复的应对策略

摘 要:当前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存在两种理解视角。高校网络舆情会对高校的正常管理提出挑战和压力,平复好正在爆发的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实践应对看来,目前高校在引导和平复高校网络舆情中的表现不一,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做好网络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平复工作,高校需要采取多方对策,按照依法管理、积极面对、承担责任、以人为本、及时透明和平等交流的策略开展工作。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公众活动的重要平台和社会信息的集散地。互联网已不仅是新媒体,更是社会主流媒体,已发挥着第一社会舆论影响力的作用。出于各种缘由,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一种,也会形成。高校网络舆情会对高校的正常管理提出挑战和压力,合理回应、引导和平复高校网络舆情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

综合而言,目前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存在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众多网民和网络媒体对有关高校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的热点现象和问题进行较大范围地持续关注,达成某种共识,并在网络上形成强大社会影响力的事件。高校网络舆情所指向的评论对象,包括高校、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三个方面。这一理解意义上的高校网络舆情并不一定反映的都是高校管理诸方面的不足之处,实际上也可能存在一些中性以及褒扬高校管理的网络舆情。例如,2012年浙江卫视娱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非常红火,十强选手其中有三名好声音学员出自吉林艺术学院,这使得网络上连带着出现不少对该校好评的舆情。尽管从定性上讲高校网络舆情不一定只讲“坏事”,只不过由于网络新闻评论更多的是关注暴露问题和批评不足,因而使得涉事高校人士以为高校网络舆情就是在揭高校的“丑”。

与第一种理解中高校和高校师生成为被动的评议对象不同,第二种理解认为只要高校师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对社会热点现象和焦点问题进行广泛评议,并在高校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事件就可称之为高校网络舆情。此时,舆情评议的对象主要是高校之外的社会人物和事件,当然也包括对高校自身的评议,即本校学生在网络上热议学校教研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行为,并扩散到更广人群、更大范围,形成高校网络舆情。

实际上,无论对高校网络舆情作何种理解,不可否认的是,高校网络舆情会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师生的精力或主动或被动受到热议事件的纷扰。面对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平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维护高校的公信力和学术声誉,有利于维护高校正常的教研秩序,有利于维护师生的正当权益,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重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应对。

二、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平复工作的现状

高校网络舆情平复是指一旦爆发高校网络舆情,特别是当批评性的高校网络舆情形成时,在强大的网络舆论关注情况下,高校如何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回应舆情所指的焦点问题,使得高校网络舆情趋向消解。当前,面对突發、“事中”的高校网络舆情,高校应对的表现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正视舆情,积极回应。这是指高校正视网络舆情所指,积极予以回应,不逃避不护短,力求解决问题,维护高校及师生的正当权益。例如,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肖传国因为方舟子批评其学术造假,雇人打伤方舟子,并衍生出一系列后续事件,围绕此进而形成了针对华中科技大学的网络舆情。当时,华中科技大学正视舆情诉求,积极回应,依法依规对肖传国作出必要的处理,有效维护了法制的威严和高校的形象。

2.避重就轻,简单答复。这是指高校被迫于网络舆情的强大压力,不得不回应,但却又避重就轻,选择性地回应网络评论,未能真正解答网民拷问的关键所在。毫无疑问,高校这种回应网络舆情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表面上的认真和负责,而不敢于正视所揭露出来更层次的问题。很明显,高校采取简单的“割箭式”方法治疗“中箭者”的“外伤”,只是表面上解决了问题,而没有完全彻底地解决问题,实际处理之后高校的声誉还是受到了损害和影响。

3.充耳不闻,不理不睬。这是指高校对网络上已经明显形成的高校网络舆情,却仍然假装并不知晓,不理不睬,不予回应。例如,近年来网络上爆出某高校女教授与男研究生情感纠纷事件,某高校校长微博拜年遭受网民恶评事件,都鲜见高校从组织层面作出必要的回应。无论高校网络舆情所揭示的问题是真是假,解决起来是难是易,高校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和处理高校网络舆情,显然不够妥当。

4.举一反三,加强防范。针对一个高校爆发的网络舆情,基于相同的背景和缘由,也完全可能在另外一个高校爆发。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理,从相关性和普遍联系的角度看,其他高校也应在当时做好必要的防范和处理。如面对发生在 2010 年河北大学李启铭(李刚的儿子)酒后肇事的车祸案件,大连民族学院立即出台了《关于严格限制校内车速的紧急通知》,进一步加强对校内机动车辆的管理,保证学生和广大教职工的安全。

三、高校网络舆情平复的应对策略

综合来看,立足于公平正义和实事求是,依照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伦理原则,兼顾即时应对之策和长远治校之本,高校有效平复突发、“事中”的高校网络舆情,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法管理。高校在平复高校网络舆情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按照先法制、后校规的原则来进行处理,即在回应之时,要坚持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符合高校管理的一般制度要求。依照法制和校规的要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采取对应策略。为此,高校要向网络媒体和社会公众告知所作所为的法制和校规依据,以求得外界的理解和谅解,消除可能存在的校级影响,为高校的顺利发展赢得支持。特别需要具体注意的是,高校有关人员切不可在回应之时,答复言论不合乎法制与伦理的要求,因为自己的张狂言行反而加重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扩张事态。

2.积极面对。面对高校网络舆情,特别是批评和质疑性的高校网络形成时,高校各级管理者,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面对,高度重视,迅速采取必要处置措施,进行有效地处理。高校各级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当此危机管理时刻,危机既意味着危险,也蕴含着机遇,高校如果应对得当,做到以此为戒下不再犯,会促进高校相关工作的健全和完善。高校各级管理者还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时代教育者要迅速学习和掌握开展高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学会上网技巧,关注网络新闻,接受网络监督,推进高校科学建设,深刻认识到高校网络舆情对高校治理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作用,以及做好信息沟通、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和健康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3.承担责任。面对以揭露高校管理不足之类的网络舆情,高校要做到勇于承担责任,改进不足,防微杜渐。此时,一般应对的措施和步骤是:(1)承认不足。当问题看起来已是十分清楚之时,高校要承认管理不足,绝不可自欺欺人地掩盖和否认。(2)讲明原委。有些情形的出现是有复杂的背景和缘由的,讲明事情前前后后的背景和缘由,便于网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完整理解事情经过,谅解高校某一方面管理为何犯错的难处。(3)加强整改。对于已经曝光出来的问题,高校要立足已有条件,积极整改。(4)完善制度。高校要根据所揭示出来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避免日后发生类似的问题。

4.以人为本。高校在媒体应对和发布新闻的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其一,要告知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高校在回应处置过程中所采取的以人为本的补救策略。其二,高校要为平面及网络新闻媒体采访提供应有的方便,要理解媒体、宽容媒体,不阻挠或者逃避记者的正常采访报道。其三,新闻稿件和重要信息的发布渠道和形式多样,可以虑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发布新闻,通过官方微博和网站、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发布信息,方便社会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真相。其四,高校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时,要注意稳定和体谅高校网络舆情中当事人的激动情绪,耐心细致、冷静客观地解答记者或者公民记者的提问,不做过激反应。

5.及时透明。在回应和处理高校网络舆情的过程中,高校应做好新闻发布和媒体应对工作,力争做到及时主动,不封锁、不隐瞒真实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布公开、准确、全面、权威的信息。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处理早期,坚持“快讲事实、慎讲原因”的策略,分阶段、分步骤地滚动发布新闻信息,以稳定公众情绪,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疑虑、猜测和互联网站不准确的报道,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导权。

6.平等交流。高校各级管理者要学会利用网络开展工作,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和网络新闻发言人等方式和制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不回避事件中的焦点问题,开展与意见领袖对话,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在遇到网络反映有关本高校的消息报道时,高校工作人特别是宣传部门负责人员要及时与网民开展平等对话,避免以居高临下的方式轻下断语,更不要盲目地以为只要删除几个网帖就能平息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的舆论批评,却不知这样的处理反而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2013-01-15.

[2] 周瑛.新時期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3] 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4).

[4] 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4).[责任编辑 王玉妹]

作者:刘堂灯

上一篇:电子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论文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