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论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小学数学概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是概念,概念也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关键基础。注重概念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目标。为此,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些策略,旨在奠定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概念体现了客观事物的本质特点。

第一篇:小学数学概念论文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又处于各项能力发展的初期,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言语表达能力欠缺的小学生来说,掌握集抽象性与概括性于一体的数学概念有很大难度,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主题。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独特价值

(一)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数学概念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概括的过程。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的本质属性,摒弃了事物的表面属性,具有抽象性。比如数字“1”可以代表1个人、1辆车、1瓶水……。这里的数字“1”忽视了人、车、水等事物之间的差异,只是从数量上加以抽象。因此教师在精心设计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概括能力。

(二)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概念具有严谨性的特征,数学概念的严谨性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重要的载体。在教材中有很多相似或者相近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它们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概念,才能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迁移,而且对概念理解水平越高,迁移速度就越快。对于具有相似关系的新旧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比较新旧概念的相似属性,把相似属性迁移到新概念中来,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结论轻过程

”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表现为教师读概念或引导学生读概念;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缺乏对概念的讲解分析,缺乏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对概念外延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学生并没有理解概念的真正涵义,一旦遇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感到一片茫然。

(二)重内涵轻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所有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该概念所包含的一切对象的总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认为揭示了某个数学概念的内涵,就明确了某个数学概念从而忽视了数学概念外延的教学。每一个科学概念都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只有让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准确地了解,才是真正掌握了概念。

(三)重过程轻语言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见,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学生重要的数学素养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学生对概念的表达式建立在背诵的基础之上,并没有经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概念的过程,这样的识记只是机械识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概念。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及有效策略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教学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概念,采用灵活多变的引入方式,既要具备趣味性也要具备启发性。对于从现实生活中抽象而成的概念,如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几何图形,一般可通过生活实例、情景设疑以及直观引入等。对于一些纯数学抽象概念的引入,可以通过旧知迁移、联想、概念产生背景、数学史引入等。当然,概念的引入也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等。总之,引入概念的方法较多,有时需要将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概念的建构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关注概念本质内涵,精心寻找、配置恰当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对熟悉素材的中激活旧知,逐步形成新概念。比如对于平行线这一概念的认识,学生容易在脑中出现练习本上的横线、铁路上笔直的两条铁轨、双杠等形象,这些都是平行线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这些原型就是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概念的建构除了可以借助于原型,也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初级概念,上位概念或者同级概念。把新概念置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新旧概念的相互作用——同化,形成分化程度更高的新的认知结构。比如公倍数数和公因数意义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倍数和因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学習,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建构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变式策略。

(三)概念的巩固

概念来源于生活,就必须要回到生活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所学的概念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巩固所学概念。 巩固概念的练习方式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既要注重概念的关键性,又要注重其综合性。首先,练习的目的要明确,使每项练习都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新学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其次,练习的层次要清楚,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事物往往不能一次完成,需要一个逐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因此练习时要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深练习的难度。

(四)指导学生建立概念体系

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应当对所有概念进行梳理,并将其串联起来,做一个归纳,从纵向、横向等多方面找出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从而将一些概念概括到一个系统当中,形成系统概念。这既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为学生理清了头绪,解决了概念模糊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充分熟练地掌握各种数学概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例如,分数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三年级学习分数初步认识,四年级学习分数意义,五年级学习分数计算,六年级学习分数、 百分数应用题。 在三四五六年级均有涉及,我们要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 这样更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整体把握, 可以让学生将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点形成网络图,存储于头脑之中。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着手,建立数学概念,然后在实际运用中巩固、深化概念,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好数学概念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思维,提高数学能力。

作者:贾雪莹

第二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分析

摘 要: 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是概念,概念也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关键基础。注重概念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目标。为此,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些策略,旨在奠定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教学策略

概念体现了客观事物的本质特点。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相应的基础知识,作为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的概念来讲,对其进行学习、理解、把握,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密切相关,也跟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联系。下面笔者对怎样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进行分析。

1.注重直观性的操作,让学生创建概念的表象

我们认知客观事物的最直接的来源就是感知,这种认知过程尽管是简单的,但是能够收获知识。小学生思维的主导是形象思维,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思维分析作为视角,启发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创建深刻、清晰、准确的表象,如此不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概念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长度、重量单位“厘米”、“分米”、“米”、“克”、“千克”等的时候,可以借助直观实物,以及与学生固有的知识和熟悉的事物相联系,从而让学生创建概念的表象。并且教师能够要求学生以量、称、掂的方式建立固有的概念认知,再加以抽象,最终实现概念的内化。

2.由生活实际中渗透概念

小学生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是由特殊至一般、由感性至理性、由具体至抽象,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导是形象思维,而到了中高年级阶段,在持续拓宽学习视野、增加知识累积的影响下,会逐步过渡为抽象思维。然而,学生的逻辑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要求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作为支撑。换言之,教师的概念教学务必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概念的时候,教师能够借助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的黑板面、书面、课桌面、饭盒面等,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线段、直线的知识,所以启发学生对几何图形进行抽象比较容易。学生在观察之后,不难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体的对边相等、长方形的边数是四条,从而让学生明确长方形的概念是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3.重视概念的应用,增强学生应用与理解能力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若教师仅仅是一味地讲解概念知识本身,则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也难以使学生学习和把握。有效的概念教学模式并非要求学生记忆概念,而是让学生灵活应用概念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以重复、单调、乏味地教授概念知识,而且是有效地统一实际生活与概念知识,根据一些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以及推动学生灵活地应用概念。例如,教师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能够设置下面的应用题:红旗小学的30名小学生要去参加春游,而要想把这些小学生送到目的地,出租车最多可以坐4个人、面包车最多可以坐7个人,那么需要怎样选择租车方式呢?如此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很接近,可以引起学生的自主思考。学生在进行思考之后,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30÷4=7……2,需要租8辆出租车;二是30÷7=4……2,能够租5辆面包车。以此作为基础,教师让学生探究其他解决策略。在学生互相探讨之后,能够给出一系列方案,像是租4辆出租车和2辆面包车等。如此一来,有效统一了应用题及概念,能够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升华感性认知为理性认知,从而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4.在概念教学中渗透发展的观点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完善与深化的。例如,针对减法的概念教学,在一年级的时候,教师仅仅需要让学生以剩余作为视角进行把握,对减号进行认知,之后再讲解减数、被减数等知识,然后是让学生以两个数相差多少作为视角把握减法的概念。在二年级的时候,教师能够让学生求比一个数少几和演算减法作为视角去把握减法的概念。在三年级的时候,让学生由减法的关系中,对减法的概念和意义进行把握。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要求在相应的时期形成相应的认知,不可以超出学生的认知,需要坚持时期性的原则,只有如此,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有效地把握概念,延伸与拓展概念知识。

5.通过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把握概念知识

一方面,由概念的内涵对概念之间的不同进行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就是内涵,其是跟其他事物进行区分的关键所在。务必满足两个要素:一是本身务必有这种特点,不然会与这种事物的范畴相悖;二是可以区分其他事物跟这种事物。像是教师在讲解长方体概念的时候,长方体的本质特点是长方体的所有面都是长方形,其属于一个六面体,只有满足这两个特点的才是长方体,这是其跟其他六面体进行区别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由概念的外延区分概念。外延就是体现的表象之和。像是平行四边形的外延是菱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引起注意。如此一来,有效统一概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把握概念知识,从而形成完善的概念体系,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语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当与学生的现状,数学概念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晓明.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33).

[2]刘霄剑.浅谈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02).

[3]钟莉.以“形”助明理以“理”促提升——以“分数除以整数”教学为例谈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4(35).

作者:朱怀奎

第三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

摘要:数学科目极具抽象性且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为此,学习数学应从小打好根基。小学数学中,数学概念是重中之重,只有稳固数学概念,方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主要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针对小学数学概念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随着数学教材改版,数学教材内容逐渐与日常生活相贴合,尤其针对数学概念知识,教材内容逐渐通过具体案例加以讲解,进而引导学生从经验的角度学习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快速且深刻地理解数学内涵。

一、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众所周知,随着素质教育口号被提出,小学数学教材得到新一轮改革,教材编写中已逐渐摒弃传统教材中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少的内容,而是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实现经验学习,观察生活细节,从中了解数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加深知识记忆,而且养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所谓数学概念,是指对数学知识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同时也是数学知识的基础部分。如今,为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通过创建问题情境的方式为学生打造全新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令枯燥的数学概念学习变得异常生动有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身份,要求学生亲自实践,自行验证数学概念是否正确,如果发现学生遇到瓶颈再予以疏通,在此期间,教师可允许学生相互讨论,通过合作式学习的形式进行探讨,间接提高班级凝聚力,吸取他人优点,提高竞争力。但是,如果部分学生因解决问题而过于自信,教师应及时告诫,反之,针对部分学困生,教师应多加鼓励,令其不放弃学习数学的动力,直到对数学概念充分理解为止。

二、 目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课堂时间不是无止境的,每周短短几节课的时间是无法帮助学生学习全部的数学概念,为此,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力争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课后学习的习惯。当然,当前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即便在小学阶段,学生也仅仅以取得高分为目标,部分教师仅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目标,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成绩,由此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甚至厭恶数学课程。根据调查显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绝大部分数学教师会采用半个小时为学生讲解数学概念,仅仅将剩余十分钟给予学生练习相关题型,导致部分无法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解答问题,久而久之,两极分化愈发严重。

三、 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具体措施

案例分析法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相结合,旨在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解题的思路并于日后强化学习,换言之,教学过程应以“学”为核心,“教”为辅导,从而开展案例教学。以“角的度量”知识点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观察书桌、黑板、文具盒等物品,要求学生思考角度的概念,通过观察不同物体辨别其是否存在角度差异,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语言表征角度的概念。以此调动学生思维,学会自主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便于后续学习与正确答案加以对比,同时,教师可允许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提前对知识点进行了解,以免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其次,教师通过讲述教材中“角度”的相关概念让学生思考与自己最初所想是否存在差异,与此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量角器等工具测量不同物品的边缘角度,通过实践操作验证度量结果与教材答案是否一致。但是,不同学生的操作方法有所差异,可能出现结果为30度或者150度的区别,不同答案势必令学生产生疑惑,而这类学生必然未能真正理解角度的概念。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参考教材中余角、钝角等概念,自行阅读并思考角度差异的由来,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以实践的形式将自己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快速解决,相比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学习效率更高,记忆更为深刻。

教材缺乏语言交流所具有的灵活性。数学概念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文字表述,如果学生通过视觉观看,容易产生枯燥感。而语言所具有的灵活性,能够将表述不祥的文字以其他方式加以转化,简洁明了,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小学生难以通过完整的语言对数学概念进行总结,为此,这类能力需要教师激发,帮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流利解释。例如:加减法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运算,而加减法的概念过于模糊,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相似的概念,比如教师询问:明天教导处会派遣3位老师到班级听课,请问明天班级总共有多少人?周五班会需要班级派遣5位同学打扫操场卫生,请问教室里还剩下几位同学?这类贴近于实际生活的案例能够极大引发学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此时,教师可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相互验证答案,如果存在答案不一致的情况应相互解释,形成一个完整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的闭环。上述方式近似于摒弃教材概念,通过问题交流来促使学生思考概念,理解概念。

几何知识是数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根据自然规律而得到,绝大多数几何知识属于生活中实体的衍变。为此,几何知识数学概念更为抽象,如果仅仅凭借教材讲述数学概念,则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几何内涵。随着多媒体设备迈入校园,教师可灵活运用互联网与多媒体设备,将不同几何图形以及衍变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例如正方形与长方形,教师可通过逐渐拉长正方形某条边,进而变换为长方形,以此解释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概念。又例如教师可在PPT中随意剪切矩形,从而划分为无数个三角形,由此引导出三角形与矩形的内在关联,此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娱乐性,而且便于学生理解,尤其对于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学生,弥补其缺陷。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概念是数学体系的基础环节,但是由于部分基础知识较为抽象,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遇到瓶颈。为此,将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可以有效地突破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梅.探究基于案例分析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难点突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2):78.

[2]孙妍.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1).

[3]李利,梁文洁,薛锋.智慧教室环境中的课堂互动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案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

作者简介:

徐颖,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曹集中心学校。

作者:徐颖

上一篇:数学继续教育论文下一篇:社区服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