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论文

2022-04-24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向已经发生改变,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将服务学生作为教学出发点,实现高质量数学教学活动。因此,在实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信息技术合理引入,在一方面,为学生带来丰富学习资源,学习视野被开拓。另一方面,丰富数学教学方式,使其逐渐感知数学学习魅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论文 篇1: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又处于各项能力发展的初期,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言语表达能力欠缺的小学生来说,掌握集抽象性与概括性于一体的数学概念有很大难度,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主题。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独特价值

(一)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数学概念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概括的过程。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的本质属性,摒弃了事物的表面属性,具有抽象性。比如数字“1”可以代表1个人、1辆车、1瓶水……。这里的数字“1”忽视了人、车、水等事物之间的差异,只是从数量上加以抽象。因此教师在精心设计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概括能力。

(二)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概念具有严谨性的特征,数学概念的严谨性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重要的载体。在教材中有很多相似或者相近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它们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概念,才能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迁移,而且对概念理解水平越高,迁移速度就越快。对于具有相似关系的新旧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比较新旧概念的相似属性,把相似属性迁移到新概念中来,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结论轻过程

”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表现为教师读概念或引导学生读概念;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缺乏对概念的讲解分析,缺乏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对概念外延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学生并没有理解概念的真正涵义,一旦遇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感到一片茫然。

(二)重内涵轻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所有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该概念所包含的一切对象的总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认为揭示了某个数学概念的内涵,就明确了某个数学概念从而忽视了数学概念外延的教学。每一个科学概念都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只有让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准确地了解,才是真正掌握了概念。

(三)重过程轻语言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见,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学生重要的数学素养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学生对概念的表达式建立在背诵的基础之上,并没有经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概念的过程,这样的识记只是机械识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概念。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及有效策略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教学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概念,采用灵活多变的引入方式,既要具备趣味性也要具备启发性。对于从现实生活中抽象而成的概念,如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几何图形,一般可通过生活实例、情景设疑以及直观引入等。对于一些纯数学抽象概念的引入,可以通过旧知迁移、联想、概念产生背景、数学史引入等。当然,概念的引入也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等。总之,引入概念的方法较多,有时需要将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概念的建构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关注概念本质内涵,精心寻找、配置恰当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对熟悉素材的中激活旧知,逐步形成新概念。比如对于平行线这一概念的认识,学生容易在脑中出现练习本上的横线、铁路上笔直的两条铁轨、双杠等形象,这些都是平行线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这些原型就是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概念的建构除了可以借助于原型,也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初级概念,上位概念或者同级概念。把新概念置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新旧概念的相互作用——同化,形成分化程度更高的新的认知结构。比如公倍数数和公因数意义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倍数和因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学習,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建构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变式策略。

(三)概念的巩固

概念来源于生活,就必须要回到生活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所学的概念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巩固所学概念。 巩固概念的练习方式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既要注重概念的关键性,又要注重其综合性。首先,练习的目的要明确,使每项练习都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新学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其次,练习的层次要清楚,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事物往往不能一次完成,需要一个逐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因此练习时要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深练习的难度。

(四)指导学生建立概念体系

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应当对所有概念进行梳理,并将其串联起来,做一个归纳,从纵向、横向等多方面找出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从而将一些概念概括到一个系统当中,形成系统概念。这既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为学生理清了头绪,解决了概念模糊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充分熟练地掌握各种数学概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例如,分数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三年级学习分数初步认识,四年级学习分数意义,五年级学习分数计算,六年级学习分数、 百分数应用题。 在三四五六年级均有涉及,我们要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 这样更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整体把握, 可以让学生将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点形成网络图,存储于头脑之中。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着手,建立数学概念,然后在实际运用中巩固、深化概念,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好数学概念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思维,提高数学能力。

作者:贾雪莹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论文 篇2: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向已经发生改变,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将服务学生作为教学出发点,实现高质量数学教学活动。因此,在实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信息技术合理引入,在一方面,为学生带来丰富学习资源,学习视野被开拓。另一方面,丰富数学教学方式,使其逐渐感知数学学习魅力。本文重点探究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合理性意见。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充分响应新课程改革需求,实现线上教学、微课教学,以此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局限。尤其是对于理论性较强概念内容,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积极尝试新颖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灵活引用来活跃教学氛围,增强数学教学趣味性、有效性,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在课堂中教师应当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找准信息技术切入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与透彻理解。同时还要尊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不同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开发学习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技术的价值

信息化技术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教师方面,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备课质量,教师可以获得更新颖、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不同方式来为学生呈现数学概念知识,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学生方面,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被激发,信息化技术主要优势具有一定的影像功能,从“讲”变成“教”,改善以往枯燥学习气氛,丰富学生学习渠道,让学生在结合自身能力、水平等的基础上筛选适合的学习内容,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打造出高效的数学概念教学课堂,实现科学与教育相统一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技术的现状

(一)使用信息技术次数过多

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便利,节省板书书写时间。但是从实际上来讲,在开展概念教学活动时,由于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认知力度不够,课程全程使用信息技术,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讨论和理解的时间,导致学生难以全面掌握数学概念知识,也无法对其深层次含义产生出正确的认识,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忽视学生学习地位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发展,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应当全面展现学生主体性。但就目前来看,很多数学教师在讲解概念知识过程中,不论是在引导、授课环节,还是评课环节都占据课堂主导地位,使得学生学习思维受到阻碍,其教学效果并不佳。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信息化技术运用措施

(一)在概念教学各环节中使用信息技术

对于数学概念教学来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让学生在透彻理解、熟练掌握后,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因此,不论是在哪一阶段,数学教师都要积极尝试以信息技术等更新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概念知识的讲解,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力作为重点教学方向。所以说,信息技术应作用于数学概念各个教学环节中,要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首先是在导课环节中的应用,在引导环节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入工作,帮助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出浓厚的兴趣,从而进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辅助教师创设数学导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是在授课环节中应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学习课件,对于比较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内容,信息技术把复杂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深化学生对知识理解。在课堂测验中应用,信息技术中含有大量知识内容,数学题型比较丰富,教师设计结合信息技术资源设计数学考核内容,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发掘学生思维能力。

(二)在数学作业批阅中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以新颖教学方法来讲解概念知识,还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灵活引用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作业形式应是丰富的,像拍照摄影、绘画等,激发学生对完整作业的欲望。其次,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管者,应当及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主动参与到孩子教育中去。且教师也可以引用信息技术来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或者是及时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教育难题,传授更适合的教育方法,产生出教育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及时观察学生,告知家长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主动与家长之间配合实现家校共育,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够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数学概念教学趣味性,延伸知识层次,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实际教学中,应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各个环节中,实现全面发展目的,营造良好学习气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家庭作业,增强家长与教师之间互动性,改善家长对以往家庭教育认知,在二者配合下,构建校内外良好学习环境,加快学生成长步伐,推進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尕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4):51-52.

[2]李华.让课堂有声有色——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4):44-46.

作者:龙聪平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论文 篇3: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

摘 要:数学科目极具抽象性且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为此,学习数学应从小打好根基。小学数学中,数学概念是重中之重,只有稳固数学概念,方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主要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针对小学数学概念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随着数学教材改版,数学教材内容逐渐与日常生活相贴合,尤其针对数学概念知识,教材内容逐渐通过具体案例加以讲解,进而引导学生从经验的角度学习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快速且深刻地理解数学内涵。

一、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众所周知,随着素质教育口号被提出,小学数学教材得到新一轮改革,教材编写中已逐渐摒弃传统教材中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少的内容,而是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实现经验学习,观察生活细节,从中了解数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加深知识记忆,而且养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所谓数学概念,是指对数学知识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同时也是数学知识的基础部分。如今,为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通过创建问题情境的方式为学生打造全新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令枯燥的数学概念学习变得异常生动有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身份,要求学生亲自实践,自行验证数学概念是否正确,如果发现学生遇到瓶颈再予以疏通,在此期间,教师可允许学生相互讨论,通过合作式学习的形式进行探讨,间接提高班级凝聚力,吸取他人优点,提高竞争力。但是,如果部分学生因解决问题而过于自信,教师应及时告诫,反之,针对部分学困生,教师应多加鼓励,令其不放弃学习数学的动力,直到对数学概念充分理解为止。

二、 目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课堂时间不是无止境的,每周短短几节课的时间是无法帮助学生学习全部的数学概念,为此,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力争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课后学习的习惯。当然,当前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即便在小学阶段,学生也仅仅以取得高分为目标,部分教师仅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目标,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成绩,由此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甚至厭恶数学课程。根据调查显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绝大部分数学教师会采用半个小时为学生讲解数学概念,仅仅将剩余十分钟给予学生练习相关题型,导致部分无法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解答问题,久而久之,两极分化愈发严重。

三、 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具体措施

案例分析法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相结合,旨在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解题的思路并于日后强化学习,换言之,教学过程应以“学”为核心,“教”为辅导,从而开展案例教学。以“角的度量”知识点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观察书桌、黑板、文具盒等物品,要求学生思考角度的概念,通过观察不同物体辨别其是否存在角度差异,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语言表征角度的概念。以此调动学生思维,学会自主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便于后续学习与正确答案加以对比,同时,教师可允许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提前对知识点进行了解,以免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其次,教师通过讲述教材中“角度”的相关概念让学生思考与自己最初所想是否存在差异,与此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量角器等工具测量不同物品的边缘角度,通过实践操作验证度量结果与教材答案是否一致。但是,不同学生的操作方法有所差异,可能出现结果为30度或者150度的区别,不同答案势必令学生产生疑惑,而这类学生必然未能真正理解角度的概念。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参考教材中余角、钝角等概念,自行阅读并思考角度差异的由来,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以实践的形式将自己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快速解决,相比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学习效率更高,记忆更为深刻。

教材缺乏语言交流所具有的灵活性。数学概念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文字表述,如果学生通过视觉观看,容易产生枯燥感。而语言所具有的灵活性,能够将表述不祥的文字以其他方式加以转化,简洁明了,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小学生难以通过完整的语言对数学概念进行总结,为此,这类能力需要教师激发,帮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流利解释。例如:加减法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运算,而加减法的概念过于模糊,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相似的概念,比如教师询问:明天教导处会派遣3位老师到班级听课,请问明天班级总共有多少人?周五班会需要班级派遣5位同学打扫操场卫生,请问教室里还剩下几位同学?这类贴近于实际生活的案例能够极大引发学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此时,教师可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相互验证答案,如果存在答案不一致的情况应相互解释,形成一个完整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的闭环。上述方式近似于摒弃教材概念,通过问题交流来促使学生思考概念,理解概念。

几何知识是数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根据自然规律而得到,绝大多数几何知识属于生活中实体的衍变。为此,几何知识数学概念更为抽象,如果仅仅凭借教材讲述数学概念,则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几何内涵。随着多媒体设备迈入校园,教师可灵活运用互联网与多媒体设备,将不同几何图形以及衍变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例如正方形与长方形,教师可通过逐渐拉长正方形某条边,进而变换为长方形,以此解释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概念。又例如教师可在PPT中随意剪切矩形,从而划分为无数个三角形,由此引导出三角形与矩形的内在关联,此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娱乐性,而且便于学生理解,尤其对于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学生,弥补其缺陷。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概念是数学体系的基础环节,但是由于部分基础知识较为抽象,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遇到瓶颈。为此,将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可以有效地突破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梅.探究基于案例分析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难点突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2):78.

[2]孙妍.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1).

[3]李利,梁文洁,薛锋.智慧教室环境中的课堂互动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案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

作者简介:

徐颖,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曹集中心学校。

作者:徐颖

上一篇:学生情感教育初中语文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