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税收执法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博弈论(Gametheory)是一种对策论,它是研究策略相互作用的理论。从表面上看,税务机关执法过程也是在现行税收管理体制下做出最优选择的博弈过程。通过博弈分析得出,税务机关违法选择将触发政府提高执法监督的概率,其均衡得益低于合作时的最优得益。因此,合作是无限重复博弈的均衡解。

第一篇:税收执法论文范文

税收执法风险与内控机制

摘要:税收执法关乎社会稳定及人民发展,对于依法治税,规避及防范执法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税收法制监督中的重要一环,税收执法风险分析及内控机制构建都需要执法部门的参与,这樣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税收执法风险的存在主要是由队相关执法人员的控制不到位造成的,本文通过对税收执法内控机制进行阐述,并就税收执法中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内控机制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税收执法;风险分析;内控机制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税收方面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对于加强税收执法监督并构建完善的内控机制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初步形成了基于信息化建设的税收内部控制新模式。面对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对于税收执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税收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建立起完善的内控机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税收执法内控机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当前新兴的一种管理理论,通过加强过程控制及风险防范,在金融、会计、保险、税收等行业应用广泛。税收执法内控机制则是指税务机关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措施加强税收执法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以提高税收执法工作效率,减少偷税漏税行为,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减少工作人员的不作为现象,从而更好的实践税收执法政策及各项管理制度,为社会进步及人民发展做出贡献。

税收执法内控机制构建的一方面是信息化发展,通过建立统一的监控平台,对税收内部组织不断优化,以更好的满足税收执法需求。另一方面是对执法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监督和控制,提高他们工作素质的同时,严厉打击不作为的工作作风和“吃拿卡要报”等不良行为。

二、税收执法风险分析

1、政策因素

在现行的税收执法过程中,法律方面所占的比例较少,其中大多数文件都是标准规则,文件多,规定多,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却很少,而且这些文件互通性较差,由此使得税收政策执行起来较为复杂,甚至出现冲突。很多税收执法部门对于税收政策的预期性较高,由此导致实践操作过程中差异加大,实际税收款与预期相差太多,从而导致指标不达标。此外,很多关于税收执法的相关政策缺乏强制性落实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政策漏洞就会引起民众恐慌,甚至出现投机取巧行为,从而影响到纳税人的积极性,导致税收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税收人员的不作为

这里是说税收人员的工作不到位就是说税收工作的相关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操作,有些纳税人为了偷税、漏税,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拉拢税收人员,税收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导致税收腐败横行,对其他纳税人产生不利影响,并进一步加大税收执法风险。

很多税务干部尤其是一线执法人员对于税收工作并不了解,不能够严格按照税收规定本意进行税收执法,对于投机取巧的税收执法行为难以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从而影响到税收工作效率。此外,有些税务干部的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对于税收工作也是走走形式,草草了事,存在滥用职权、随意执法的现象,从而对税收执法工作产生严重制约。这样很容易给税收执法带来极大的风险。

3.“吃拿卡要报”问题严重

所谓的“吃拿卡要报”问题就是指一些机关干部人员工作作风不正的问题,这也是存在于税收工作人员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税收人员利用工作职权“吃拿卡要报”,谋取一己私利,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使得地税形象和地税环境严重破坏。这是现代社会造成税收执法风险的一大要害,也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三、税收执法内控机制的构建策略

1、加强税收执法人员的思想认识

税收执法工作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税收执法热源认识不到位,执法素质不高,对此,从根本上加强税收执法人员思想认识至关重要。首先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税务人员教育,从思想上促使执法人员强化风险意识,通过实施法制教育,以提高其执法能力及执法水平。对于税收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工作人员渎职、不作为现象也要严肃处理,给予相应的处分。其次,税务机关应当大力宣传税收法治教育,引导执法人员树立税收法治意识,坚持依法治税,以执法为民,聚财为国为原则,以提高税收执法水平。要严格打击“吃拿卡要报”现象,对于这类工作人员应当严肃处理,必要时辅以法律手段。最后,税务机关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大税收法律政策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逐步提升税务干部的综合素质,促使其掌握各种税法知识及规范标准,对于不合格、不参与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税务人员,不允许上岗,对于执法严谨,严于律己的税务人员则要给予大力表彰,以更好的满足税收执法需求。

2、构建完善的税收执法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的建设包括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执行、决策的分离,包括议事决策机制的健全,包括内部监督机制和岗位责任机制的完善等多方面的内容。税收执法风险的规避必须要在根本上做好这些。其次,内控的关键是要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评价,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于税收执法,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行,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进行税收执法监督,严厉惩罚违法分子,严肃处理违法行为,以保证税收执法的顺利进行。对于税收执法岗位,税务部门应当建立岗位责任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以形成环环相扣的内部控制机制。

3、优化税收执法环境

要想促进税收执法水平的提升,优化税收执法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政府对于税收部门的干预应当以正当方式进行,但要保证与税务部门的密切联系,同时自觉接受地方人大、政府的监督,对于税务机关开展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要及时汇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当地方政府与税务机关政策出现冲突时,应当先进行沟通和解释,做好协调工作,并及时制定新的执法对策,建立工作联络制度,切实加强交流,从而实现税收执法部门与政府部门的交流与协作,营造出良好的税收执法工作,达到规避和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目的,更好的满足税收执法需求。税收执法风险越大,税收工作效率就越低,从而影响到税收内控机制的影响,更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能够促使税务部门及税收执法人员树立良好的执法意识,在税收内控机制构建的环境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就其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提升税收执法工作水平。

结束语:

税收执法风险对于国计民生都有严重影响,如果处理不善,势必会危机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税务部门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向税务人员普及税法知识,如正面宣传、反面曝光、制定纳税标准等,以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断提高相关税收人员的工作素养,提升税收执法水平,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减少行政执法冲突,降低执法风险,改善执法环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多贡献。(作者单位:吉林省地税直属局)

参考文献:

[1] 国家税务总局督察内审司课题组,牟可光.税收执法内控机制研究[J].税务研究.2010(09)

[2] 卜祥来,周上序,张清松.税收执法风险的特点、预防及控制[J].税务研究.2011(10)

[3] 张炜.关于如何建立税收执法内控机制问题的初探[J].中国税务.2012(11)

[4] 完善内控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努力提升税收执法工作水平[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03)

[5] 宋传江.基层税收执法风险的识别与化解[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3(03)

[6] 孙一冰.为税收执法护航——宁夏回族自治区国税局推广应用执法监察系统报告[J].中国税务.2011(12)

作者:田雨

第二篇:税收执法行为博弈分析

摘要:博弈论(Game theory)是一种对策论,它是研究策略相互作用的理论。从表面上看,税务机关执法过程也是在现行税收管理体制下做出最优选择的博弈过程。通过博弈分析得出,税务机关违法选择将触发政府提高执法监督的概率,其均衡得益低于合作时的最优得益。因此,合作是无限重复博弈的均衡解。政府应该从不断完善执法激励监督约束的制度设计上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依法执政选择的概率。

关键词:税收执法;博弈;无限重复博弈;均衡解

文献标志码:A

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也是政府与税收机关相互博弈的过程。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国家或政府通过体制与制度的约束,激励税收机关努力实现税收政策目标,实现依法治税。税收机关等相关政策执行者的行为选择需要权衡其效用得失来做出。只要其认真履行契约所获得的效用大于违规的效用,就会促使政策目标的实现。

一、基本假设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只从政府与税收机关的纵向博弈关系来分析,同时将博弈的行为限定在税收政策执法监督博弈的范围内,即考虑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无限重复状态下,不同行为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为此,对博弈模型的建立提出如下假设:

第一,假设政府与税收机关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是其行为选择的前提。政府的行动集合为(监督,不监督),税收机关则在是否努力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上做出选择,即税收机关的行动集合为(努力,偷懒)。

第二,假设税收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时,政府因此获得收益为R,税收机关履行契约、依法治税而获得政府的激励报酬为ω,同时,因依法行政而获得的额外收益为π,这里所指的额外收益包括依法贯彻税收政策法规而促进纳税遵从,增加了税收收入,或因税收行政复议率低等而获得税收质量管理考核的较高评价等。

第三,假设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中,因税收机关的偷懒行为而受到了扭曲,或者因为税收机关隐瞒信息使得政策的制定受到了限制,政策因此而失去了效率,政府也因此承担了相应的损失,记为c,假定政府此时的收益为R'。税收机关的偷懒行为赢得的额外收益记为ω',包括依地区优势变通政策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扩大政策的实施范围而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或利用自身掌握的自由裁量权创造寻租的机会等。

第四,假设政府对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成本为c',税收机关的努力成本为l,税收机关违背契约的偷懒行为会承担相应的风险成本,记为z,它包括了因税收管理效率的低下而导致税收质量考核的低绩效,税收机关的违法行为接受政府的执法检查,并追究责任,因为税收法制环境的破坏而导致税收机关的声誉受到影响。

第五,税收政策法规是政府最先制定的,政府与税收机关在确定的博弈规则下做出行动选择。也就是说,我们假设税收政策法规对于博弈的参与人是共同的。不存在因政府隐匿信息而导致的税收机关违规违法的行为。在既定的博弈规则下,博弈参与人之间的行动集合以及行动选择的概率分布是一个共同知识。所以,政府与税收机关之间的博弈是完全信息下的混合战略博弈。假设政府实施监督检查的概率为γ(0,1),税收机关努力贯彻税收政策的概率为θ(0,1)。我们假设税收执法检查博弈重复进行了T次,且T→∞,这是一个无限重复的动态博弈过程。

二、博弈模型

1.当T=1时

当T=1时,我们考虑在既定的税收政策法规下,税收机关履行约定,依法贯彻落实税收政策,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而政府对税收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监督检查的概率是确定的,并且假设其检查成功的概率为η,由于短期效用的考虑,税收机关的行为不会受到因违法行为而带来的信誉损失,所以,此时的Z只包含了承担的行政处罚。这样,政府与税收机关的不同行为选择下的得益为:

第一,政府监督检查一定时,税收机关选择努力实现税收政策的效用得益为ω+π-l,与之相对应政府的效用得益为 R-c-ω;税收机关选择偷懒的行为策略时其效用得益为ω-l-ηz,此时政府的得益为R-c-c。

第二,政府不进行监督检查时,税收机关的努力行为选择的效用得益为ω+π-l,此时政府的效用得益表示为R-ω;税收机关的偷懒行为选择下获得的效用得益表示为ω'-l+ω,与之对应的政府的效用得益为R'-c-ω。由此得到政府与税收机关的得益矩阵如表1所示:

在政府执法检查的概率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税收机关的最优选择为依法治税,在博弈规则下履行宣传税收法规政策的职责,即要求税收机关努力的概率θ→1,我们考虑保证税收机关努力工作的效用应该不小于偷懒情况下的效用,为此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关系式表达:

γ(ω+π-l)+(1-γ)(ω+π-l)?叟γ(ω'-l-ηz)+(1-γ)(ω'-l+ω)

由上式得到:γ?叟(π-ω')/(ηz-ω')

这样,只要税收机关在政府的监督检查概率满足条件γ?叟(π-ω')/(ηz-ω')时,就会选择遵从税收政策法规的约定努力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否则税收机关就会偷懒,从而扭曲了政策的预定目标,侵害政府的得益。

2.当T→∞时

当T→∞时,政府与税收机关的执法监督博弈行为重复进行了无限次。依据上述分析,当γ?叟(π-ω')/(ηz-ω')时,税收机关就会一直保持着与政府目标一致的行为选择,而博弈的均衡结果即为政府选择监督,税收机关努力执行。我们假设在tT阶段,税收机关倾向于违背契约,选择偷懒的执法行为,政府就会采取触发策略,即给予税收执法行为更加严格的检查和惩罚,同时,税收机关会因为执法违规而失去了自身的声誉也会因此而获得较低的税收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此时税收机关所负担的风险成本损失z相比短期行为要大。因此,税收执法选择要考虑所承担的成本损失。在重复博弈的过程中,博弈参与人的效用得益还会受到贴现因子的影响,这里我们假设贴现因子为δ。因为重复博弈不会改变博弈的结构,所以政府与税收机关的博弈仍然是一个混合战略博弈的过程。这样,参与人的效用得益如表2所示。

三、均衡解

根据以上所获得的期望效用函数,我们可以得到税政博弈的均衡结果受到监督成本c'、政府监督成功的概率η、政府给予税收机关的激励报酬ω、税收机关因履行了依法行政的约定而获得额外收益π、税收机关违法行为得到的额外收益π'以及因违法行为使税收机关负担的声誉损失z等因素的影响。

1.与政府监督成本c'的关系

由混合战略均衡结果得到,税收机关是否会努力工作以及努力的程度如何与政府对其行为的监督有直接的关系。这里我们求解税收机关努力概率与监督成本之间的导数,得到:θ/c'<0,表明税收机关的努力工作与政府的监督成本呈负相关的关系。

2.与税收机关的激励报酬ω的关系

税收机关的努力概率与激励报酬之间的导数为θ/ω>0,由此得出税收机关的政策执行选择与其可能获得的激励报酬呈正相关的关系。只要税收机关的依法执政行为能够获得的收益不小于违背政策初衷变相扩大自由裁量权而赢得的收益,政府提供的激励报酬就会促使税收机关依法执政。

3.与税收机关行为选择的额外收益π和ω'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模型分析中,我们看到税收政策执行的博弈均衡结果受到政策执行主体行为选择下可能得到的额外收益π和ω'的影响。税收依法执政的行为为税收机关所带来的额外收益π大于其以各种策略应对实现自身各种目标的收益ω' 时,税收政策能够得到贯彻执行。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相互冲突而形成的结果。

4.与税收机关的信誉损失成本z的关系

在长期的重复博弈过程中,税收机关的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直接导致税收执法环境的异化,也失去了在纳税主体中的威信。税收机关在追求自身政绩,完成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也会负担风险成本。所以,政策执行主体的效用函数并不会考虑信誉损失的成本z的大小,但是长期重复博弈中信誉风险成本的存在直接增加了税收机关偷懒行为的成本损失,只要税收机关有足够的耐心,其行为选择会更倾向于努力实现政策目标,税收机关的依法行政将成为每一个博弈阶段的均衡结果。

四、基本结论

通过构建税收执法的无限重复博弈模型,我们得到影响税收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决策的诸多因素,具体包括政策执行监督成本、税收机关努力工作所获得的激励报酬以及额外收益、税收机关偷懒行为的额外收益以及因此而负担的惩罚和信誉损失成本,等等。在长期重复博弈的过程中,税收执法行为的信誉得失对税收机关的执法选择效用起到重要的影响。作为政府针对税收机关偷懒行为的冷酷策略,只要执法主体行为违背了政策法规的约束,就会触发政府对其行为的惩罚,税收机关违规行为的风险成本因此而增大,这样税收机关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依法执政将成为每一个博弈阶段的均衡结果。

[责任编辑 冯胜利]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蔡德发 毕 蕊 蔡 静

第三篇:税收执法风险调研报告

摘 要:税务执法风险是税务执法责任制落实到每个岗位所衍生出来的范畴。税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税务机关与税务干部面临很大的风险。如何预防和控制,本文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税收执法 风险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民的法制观念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税收执法工作给予高度关注,纳税人的税收法制观念也随之不断提高,他们对税收政策的掌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时刻在接受着多层次的监督和制约。因此,税务干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无论是在执行税收政策、执法程序还是在公开办税、优化服务等方面,都要在法制、公平、文明、效率上下功夫。如果税收执法人员在执法上稍不注意,就有受到法纪惩处的危险,这对税收执法人员来说是一种风险。这种执法风险当前在基层税务系统尤为明显,如不加以解决,必将影响税收事业的长远发展和税务干部的健康成长。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税收执法风险主要是指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因为执法主体的作为(主要指不当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损害的各种不利后果或不利影响。

由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推行,税收执法风险已经普遍存在于税务机关税源管理的各个岗位,大体分来,税收执法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一)税收管理风险。这类风险主要是指在税收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员的未作为、未完全作为或错误作为而形成的影响和后果。它几乎涉及到税务机关日常税源管理的各个岗位,税源管理中每一项基础管理事项,如税务登记不准确、纳税人性质认定错误、一般纳税人资格和增值税专用发票领用审核不严、减免税概念划分错误、“双定户”定额程序不全、一般纳税人进项抵扣审核不严、日常纳税辅导不细致造成纳税漏洞等等。这类风险从日常表象上不易察觉,最容易忽视,而实际最终造成的后果将可能是极其严重的甚至要负担法律责任。如税务登记不准确将对以后在对纳税人实施管理中税种确定、税率确定、征收方式确定等方面造成困难,特别是在对纳税人实施税务检查中对案件的最终定性将造成极大的困难;对一般纳税人资格审核和专用发票审核不严,若是日常管理松懈,监控不力,一旦出现纳税人虚开专用发票案件,除对国家税收造成流失外,资格认定整个环节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这类风险还将有可能成为其他税收执法风险的诱因,导致更严重的风险的产生。

(二)税收检查风险。这类风险主要涉及到税务稽查及税收法制岗位。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类风险普遍存在于税务执法行为的三个方面:一是实体性方面,即对法律举证的有效性,这是当前执法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一旦发生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的概率就会很高。二是程序性方面,程序违法主要是指违反法定方式或者是违反法定的具体要求。税务机关的日常具体行政行为中,往往重实体、轻程序。三是引用法律法规不准确,在《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处罚决定书》中定性和处理不是引用法律法规等高级次条文,而是引用内部文件、工作规程等低级次条文,且引用的条款不准确,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导致定性模糊、征纳双方争议过大,从而败诉。

二、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探究税收执法风险形成的原因,要从税收管理人员、税务机关以及他们所处的法律、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政策因素。政策性风险主要表现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上。各级单位为了更好地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往往都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规定。这些办法和规定虽然对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忽视了对本系统人员的法律保护,一旦出了问题,也为司法机关追究税务人员的责任提供了依据。如目前大力推行的纳税评估方式,既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又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就是国家税务总局临时制定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其操作性也不是很强。各基层单位在实际操作中方式各不相同,管理不像管理,稽查不像稽查,隐患较大。像纳税评估税款的定性及人库问题,在当前使用的“综合征管软件V2.0”中就没有这一模块,如果按“查补税款”人库,就变成了稽查模式;如果按一般申报入库,又变成了征管模式。有些税务机关为了取得纳税人的配合,向纳税人宣传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开展的一项优化服务措施,在纳税评估中发现的偷税行为也不转交稽查处理。又如税务机关为了方便管理制定了各种纳税管理办法,像《停歇业管理办法》、《转非、注销管理办法》等,这些在法律上应视同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发出的约束双方的要约式行为,在实际执行中,税务机关往往根据自身需要而随意朝令夕改,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毁约。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一旦被司法机关抓住把柄,就会带来严重的执法风险。

(二)内在因素。一是税收执法人员业务不熟,违反执法程序引起的执法风险。部分税务执法人员不思进取,得到且过,不深人学习和钻研税收业务,不懂装懂,凭感觉、凭经验、凭关系执法而造成执法错误。二是税收执法人员对税法及相关法律的理解有偏差,执法质量不高。如制作税务执法文书不严谨、不规范,使用文书或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执法中不注意收集证据或收集的证据证明力不强等,给行政相对人或司法机关追究留以口实。三是执法人员随意执法留下风险隐患。如在进行纳税检查或送达税务文书时,因熟人熟脸而不出示税务检查证明或一人前往等。四是因惰性引起的不作为而产生的风险。如漏征漏管户的管理跟不上。五是税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带来的风险。如不征或少征税款,徇私出售发票,虚假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得了好处不移送达到刑事标准的稽查案件等。

(三)外部因素。这方面主要是来自地方政府对税收工作的干涉。在当前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基层地方政府把依法治税同发展地方经济对立起来。为了招商引资,搞活地方经济,私自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干预税收执法,然而出现问题以后还要税务机关承担责任。另外,税收立法与我国法律体系之间仍存在不协调,使税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不通畅,造成相关部门协税护税意识不强,影响了税法的实施效力,容易形成执法风险。还有,随着法律的逐步普及,公民、法人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使税收执法风险的变数更大。因此,国税部门在征管理念、执法体制、征管方式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研究执法风险的目的是为了防范与化解执法风险,从而有效保护执法人员的执法安全,全面提高执法效率。要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就必须围绕着建立“平安国税、和谐国税、阳光国税、效能国税”而展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税务执法队伍素质,增强税收执法风险意识。

一是要强化法制观念。税务人员对于新形势下的税收执法环境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知法、懂法,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正确对待和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谨慎执法,克服执法行为中的侥幸和麻痹心理,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使自己的执法行为不偏离法律的轨迹运行。二是要转变执法方式。要改变习惯的、传统的工作思维和征收方式,屏蔽求简单而忽略程序,求快捷而忽略方式的现象,避免和减少执法过程中的拖拉和随意性。要在税收管理理念、税收服务意识、税收征收习惯、职业道德观念等方面与时俱进,提高对事务的判断力,提升处事经验,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发生。三是要加强税收业务培训,提高税务干部的执法水平。税务部门是政策业务很强的部门。因此,一定要把税收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要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使干部主动学习钻研税收业务,提高执法水平,鼓励干部报考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按照人员的不同层次或工作需要,安排干部分期分批接受专业培训或知识更新教育,为干部应对和防范风险打下基础。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各项税收执法监督措施。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力度,注意从重点环节、重点问题和重点部位人手,完善各项监督措施。一是强化税收执法行为的事前监督。坚持公开文明办税,提高办税透明度。公开税收基本法律法规、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责任、处理处罚结果等,实行“阳光办税”,自觉接受监督,减少执法过错,做到有错及时纠正,避免执法风险。二是强化税收执法行为的事中监督。要认真执行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审理、报备本级权限内的税务案件。要实行重大涉税事项集体决策审议制度,对超过一定额度的审批事宜,实行集体审批,民主决策,分散和降低执法风险。三是要强化执法行为的事后监督。要强化税收执法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增强税务机关的自我纠错能力。对税款入库、退库、欠税审批等各项工作要制定严格的工作规程,严格日常的会计核算,加强对税收征管情况的监督,防范和制止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四是细化执法岗责体系,规范各执法岗位及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和程序。强化评议考核,充分发挥税收执法责任制的功效,建立起以税收执法责任制为核心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对存在执法过错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追究,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减少违法违规的行为,及时化解可能存在的执法风险。

(三)加强部门协作沟通,创造良好的执法外部环境。

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及支持。当地方党委、政府的行政命令与部门职能相冲突时,应耐心做好解释、宣传和协调工作,必要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如:与司法部门搞好协调配合,形成执法合力;与执法监督部门加强信息互通,形成执法后盾;与上级部门及同行加强信息联系,形成执法网络,共同维护税收秩序,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进一步化解可能出现的执法风险。

(四)强化纳税服务,营造和谐征纳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纳税服务意识,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并进一步完善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议的税收救济制度。正确处理“执法”与“维权”,“执法”与“为民”的关系,在税收执法中充分尊重纳税人权利,给纳税人充分的机会表达对税务机关执法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引导纳税人正确行使权利,防止纳税人行使权利走向极端。在执法中注意创新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帮助纳税人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对纳税人的服务水平,实现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营造相互理解的和谐征纳氛围,化解因征纳矛盾引发的执法风险。

参考文献:

[1]谢双进.从执法者的素质视角探析税收执法风险规避[J].税务研究,2007,(12).

[2]邓梦秋.浅论税收执法风险[J].税务研究,2007,(11).

[3]白彦锋.建立防范和化解我国税收风险的长效机制[J].税务研究,2007,(5).

[4]王赫,王春成.税收计划管理与税收执法风险[J].辽宁经济,2006,(11).

[5]赵文超.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税务研究,2009,(10).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郭伟庆

上一篇:电商市场论文范文下一篇:融合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