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税收执法风险管理

2023-02-06

第一篇:浅议税收执法风险管理

浅议当前税收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当前税收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围绕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各级国税机关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如对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实行“一窗式”和“一户式”监控、实行行业纳税评估、实行管理员工作责任制度和待办事宜落实等等。这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税收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执法日趋规范。但是税收执法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着税收执法工作质量。必须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实际执法工作中加以克服。

一、当前税收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不到位。

(一)税收执法规范不到位。具体表现:一是一些基本税收执法程序没有严格执行,导致执法工作出现问题。如对注销企业的管理,在对纳税人进行注销检查时,没有认真进行检查,检查走过场,对纳税人为什么注销,企业所得税是否清算,增值税上是否有问题,企业库存产成品、原材料在注销后如何处理没有查清,匆匆注销后给以后管理带来许多问题。二是有些税收执法程序没有严格履行,导致应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如增值税减免税备案管理规定:对初次申请享受征前减免的企业,在备案申请确认后,有申报免税收入的申报期后的第一个月内实地核查。但有的管理员就是不按要求去做,备案后就万事大吉,后续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导致减免税出现问题。

(二)税收执法自查不到位。管理员税收执法自查工作是提高税收执法水平的重要形式,定期通过自查,发现自身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自查工作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个别管理员把税收执法自查工作当成是一种负担,在自查工作中有消极情绪,自查不认真,走过场,从而出现有些执法问题年年查年年有,屡查屡犯。

(三)日常管理监控不到位。出现了管理的“真空”。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备案报告制度,要求管理员在年终汇算清缴时,对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表及相关附表认真审核,发现有应报送备案的项目,及时通知纳税人报送,但实际工作中,有的管理员不能很好地审核,备案报告面达不到100%,出现了纳税人未备案而费用照样列支问题,给以后管理增加了难度。又如,个别为外商投资企业承接来料加工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加工费后因未取得上游企业从国税机关开具的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单,迟迟不申报加工费收入,造成申报不实,管理员对此没有严格管理,或者或个别管理员根本就不知道此事。

(四)税收政策滞后形势发展,造成一些政策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到位。如农产品收购发票政策,要求对收购农民个人生产的农产品在收购时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而实际工作中,农民个人的农产品大都通过中间商收购后集中出售给收购企业,真正从农民个人直接收购的农产品很少。因此,在执法中难度很大,而这一政策在执行中暴露出的问题最多。再就是废旧物资收购发票,规定只有从居民个人手中收购的废旧物资才能开具废旧物资发票,而实际上居民个人废弃物很少直接送到收购企业,都是通过中间商集中收购后出售到收购企业,因此执行难度大,这一政策在执行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

二、税收执法存在问题的根源 当前税收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发生的根源分析,可以分为主观方面问题和客观方面问题两类。 表现在主观方面:

(一)税收管理员对具体税收执法行为重视不够,执法随意性问题仍然存在。这一问题的存在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实际上,管理员对税收执法在税收工作中的重要性都有认识,但大多是说在嘴上,没有落到实际行动上。例如,对一些需要实地审核的税收审批项目,管理员满足于走程序,点到为止,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难以发现;对需要落实的问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给以后的管理留下了许多隐患;对一些需要认真审核的资料,不能按要求认真审核,个别管理员连审核也不审核,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对免征增值税的废旧物资经营企业,要刻一个条形章,条形章上要有纳税人代码、主管国税机关和国税机关代码,有一个纳税人将自己的代码刻在条形章上刻错了,这个条形章式样报管理员备案后,管理员就没有发现这一问题等等。

(二)勇于执法的意识还有一定欠缺。有的管理员对执法有一种“恐惧感”,遇到问题绕道走,不敢执法。特别是实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以后,有的管理员认为,税收执法出了问题还要追究责任,不执法没有责任,出现了遇到问题不是想办法、定措施去解决它,而是研究如何绕开它,不承担执法风险。如个体户起征点提高后,有的个体税收管理员眼睛只盯着征税户,而放松了对免税户随着经营达到起征点应予征税的管理。分析原因,是这项工作难度大,有风险,管理员不愿触及这些矛盾和承担这些风险,对起征点以上的个体户不能及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调整定税。对漏管户清理力度不够,造成相当一部分漏管户游离在税收控管之外。

(三)管理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有的管理员心里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工作靠“吃老本”,知识得不到更新,与经常提到“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不相适应。由于业务水平的不高,必然影响到税收执法工作的开展。例如,有的管理员不明白新办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管理的一些特殊要求,不明白什么是“免抵退”,不知道购买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和退税的政策等等。 表现在客观方面 一是税收管理体制的问题,给税收执法工作造成一些难度。如现在的运输费用发票,运输企业的营业税由地税部门管理,即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由地税管理,而运输发票的抵扣由国税部门管理,由于两个部门管理,虽然两个部门实现了运输发票信息采集和比对,但由于工作协调不尽人意,造成运输发票抵扣的稽核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受利益驱动,偷税、骗税、避税现象依然存在,手段越来越隐蔽,查处越来越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在利益的驱动下,偷税、骗税现象依然存在,利用产品销售不做收入、虚假抵扣、在普通发票上做文章等手段,达到偷税和骗税的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原材料和产品两头在外,进行避税操作,造成长期亏损。

三、几点对策

(一)加强管理员业务培训,提高税收执法水平。要提高税收执法水平,提高管理员水平是关键。一要强化管理员自我学习意识。要对每一份业务文件认真学习,养成自觉学习业务文件的好习惯;二要加强培训。对一定时期重要税收业务,要集中组织学习,先培训骨干,然后全面培训。还要要有重点培训,针对缺什么培训什么,提高培训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目的。总之,要把管理员的培训工作当作长期重要工作来抓,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抓下去,决不能忽冷忽热,搞短期行为,只有这样,管理员业务水平才能逐步得到提高。莱西市国税局在抓管理员业务培训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每月编印一期业务文件汇编,一期业务考试题,组织管理员进行学习和考试,收到明显效果,最近又把近几年上级制定下发的重要业务文件进行汇集印制,作为干部学习参考工具书。

(二)抓好每项税收业务的关键点。管理员每天接触大量的税收业务,而每一项税收业务都有几个关键点,只有在具体工作中注意和把握关键点,才能确保执法工作不出现失误。上半年,莱西市国税局已对外商投资企业注销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缴审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个体户定税、来料加工免税审核、福利企业减免税等几项业务确定了执法关键点,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三)实行管理员执法自查日常化。管理员每干完一项工作,都应该及时回过头来进行自查,抓好自查工作,是解决执法随意性、不规范的最有效途径。这样可以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发现,及时处理;也可以通过对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提高管理员的业务水平,确保类似问题今后不再发生。我们经常提到“日清日结”,其含义也包括对当天工作进行一次自查。以往为什么在执法检查中能发现那么多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管理员自查工作走了过场,没有认真自查,从而使存在的问题日积月累,问题积成堆,影响了执法水平的提高。

(四)严格执行《税务行政审批工作规程》,强化税收执法日常监督。市局制定的《税务行政审批工作规程》是规范税务审批行为的重要材料,近几年我们税收执法不规范或者说随意性大,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我们在行政审批工作中,有了这个规程,管理员每遇到规程中规定的审批事项,按规定程序进行认真操作,按规定审核环节和内容进行认真审核。只有从审批工作开始规范,才能规范我们整个税收执法工作。同时,要根据市局税收执法日常监督的要求搞好监督。莱西国税局在执法日常监督工作中,每个业务科室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对自己分工工作进行监督,发现疑点及时以工作单的形式发到相关的管理员进行核定、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每季度市局确定的执法检查内容基础上,结合实际,适当增加检查内容,切实解决薄弱环节。

(五)提高管理员勇于执法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教育,加强对执法重要性的认识,不严格执法甚至不执法都是失职;各级领导要为干部执法撑腰壮胆,对勇于执法的干部进行表彰,对干部在执法中遇到的难题及时予以解决;提高干部执法水平,做到严格执法,必须具备较高的执法水平,否则,难以担当起执法工作的重任;还要正确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努力做到在服务中执法,正确处理好征纳之间的关系。

(六)改革现有弊端的体制和政策。对属于政策、体制的问题,要积极向上级反映,在反映的同时,要在现有政策、体制条件下,研究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使管理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

第二篇:浅议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

内容提要:房地产税收管理中存在着征管手段相对滞后、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稽查力度不够等问题。目前,要加强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在一体化管理中,要明确一体化管理的范围,健全控管网络,强化管理力度。

关键词: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在扩大内需和出尽消费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的一支重要力量和税收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其税收贡献率已成为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武汉市汉阳区房地产相关税收就由2003年的2377万元,增至2009年的2.61亿元,增幅达十倍。房地产业税收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也为地税部门加强税收征管、提升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现就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征管能力进行粗浅地分析,并就如何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通过整合征管支援,实现信息共享,加强部门密切配合,搞好各项征管环节连接,有效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提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仁共商榷。

一、 目前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现状

由于房地产行业具房有运作环节多、投资金额达、时间周期长、社会影响面广、会计核算复杂等特点,加上房地产税收涉及的税种多,征管的难度大,税源控制存在较多漏洞,以致于房地产行业税收流失相对严重,成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难点。目前,在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征管手段相对滞后。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复杂,涉及税种相对较多,使得征

管难度加大,再加上税务部门征管手段落后,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征管存在较大的漏洞,存在着施工企业不开具建安发票无法确定工程成本;房地产公司不开具销售部动产发票,在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时,难以确认收入,从而影响税款征收;房地产公司与施工企业大量使用白条结算,混淆纳税义务时间,少申报收入等。其主要原因一是税务人员管理的不衔接。如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前期主要涉及施工企业的建安营业税,开发中后期涉及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在日常的税收管理中,税务人员偏重于营业税的征管,而忽视了对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管理;二是部分税种征管不够。房地产开发项目多,时间长,现行的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与税收法规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对收入与成本的认定上分歧较大;三是行业税收管理措施不到位。如目前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有核定征收、查帐征收,还有以工程为单位,待工程完工后进行结算镇守等,而土地增值税则由于计算程序复杂,以及预征政策落实问题,使得征管上存在较大的漏洞;四是发票控管力度不强。

(二) 稽查力度不够到位。税务部门对偷逃税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稽查工作力度不

到位,极大影响了房地产税收的稽查管理。很多时候,税务部门只注重了当期征收,不注重回头稽查,也不重视税源普查和重点税源的稽查工作。给那些少缴、不缴,甚至偷逃税款的人有机可乘。另外,对偷逃税的处罚不严。虽然刑法税收征管法对偷逃税的处罚不严。虽然刑法、税收征管法对偷逃税行为没有明文处罚的规定,但在世界工作中,税务部门收到政府部门的干预及其他因素的阻挠,往往以补代罚,以罚代刑,使偷逃税的人总存在侥幸的心理,造成税收的流失。

二、 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的建议

(一) 明确适用范围。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范围包括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地产开发项

目的立项开发、施工建设、房地产出租、房屋装饰装修、二手房买卖等环节产生并由地税机关征收管理的相关税费。具体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

加、地方教育发展费、提防费、价格调节基金、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

(二) 健全控管网络。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应建立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管理的一

体化上,通过对房地产管理相关信息(土地交易、使用权登记、城市规划、开工许可、营销许可、二手房交易等)的共享,实现网络监控、项目跟踪的综合管理,应以先税后证(即先向地税机关缴纳相关信息税收、后办理产权证书)、以票管税为先导,以信息共享、数据比对为依托,以优化服务、方便纳税人的宗旨,通过部门配合、环节控制、实现房地产税收的有机衔接,进一步达到房地产效易环节地方税收“一窗式”征收和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同时依托计算机网络,建立健全统一的控管网络。

(三) 你说你唉了不该唉的人,你的心中蛮是伤痕,你说你犯了不该犯的错,心中满是悔

恨,你说你尝尽了生活的

(四) 强化管理力度。积极推进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是加强日常税收辅导。针对当前房地产行业的纳税人普遍存在的纳税意识不高的现状,税务人员要经常深入房地产企业,做好纳税辅导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帮助企业正确核算成本、结转利润、纳税申报等;二是完善“以票控税”办法。把房地产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建安税、检查发票房地产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全部纳入税源监控,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栋号管理”,按施工栋号或商品房销售的栋号等级台帐,一栋一帐,全面掌握每一栋号的成本、核算和销售请款,实施税源监控;三是加强发票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发票使用情况,核对发票的金额是否与房屋实际销售的价格一致,对违规操作填开的发票,严格进行处罚;四是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抽调骨干人员负责房地产税收管理,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切实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纳税评估制度,及时掌握纳税人在开发经营、财务核算以及纳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情节、性质及时处理或移送稽查部门处理,及时有效地打击税收违法行为,提高稽查选案的准确性,加大对偷逃税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三篇:税收执法风险防控

(五)审理力量相对薄弱,审理人员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从我局的稽查岗位设置情况看,主要力量在检查岗位,每个审理人员一般要面对四个以上检查组,并且稽查人员除检查实施人员定岗单一外,其他环节人员一般是双岗双责,从工作量上看,审理人员不但要对稽查违法案件进行审理,制作《税务处理决定》、《税务处罚决定》等法律文书,而且还要完成其他岗位的工作量,加之稽查人员和审理人员对于同一案件在理解上往往存有差异,致使一些案件难于一次通过审理,增加了审理工作的难度;从审理内容上看,具体包括审查整个稽查案件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审查取证的合法性、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审查案件定性处理的准确性和引用法律依据的正确性,审查稽查执法文书的规范性等。特别是目前税收政策变动频繁,这就要求审理人员必须具备法律、税收、财务等综合知识,并做到随时更新,但目前审理人员所具备的具体稽查工作和法制工作经验较少,也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稽查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自由裁量权引发的执法风险。特别是在行政处罚的过程表现尤为突出。《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六十三条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条款在实际征管过程中,给税务干部带来了很大自由裁量权,从而出现了“高告知、低处罚”、“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执法风险;又如在滞纳金加收、税额核定(调整)、纳税评估等管理环节,“自由裁量权”容易被滥用,诱发税收执法风险。

第四篇:如何应对税收执法风险

如何应对税收执法风险,确保税务干部在公正执法、安全执法的基础上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笔者认为应尽快建立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从理念、机制、信息化手段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税收执法风险的内部控制工作。在这里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参考:

(一)建立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引入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制订以风险识别、风险预测和风险应对为基本框架的《税收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在风险识别环节完成各类风险信息的归集和分析,找出可能带来税收流失的关键因素。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税务登记、税收管理、申报征收、发票管理、税务稽查、政策执行、减税免税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对执法中易产生错漏的难点、盲点、焦点进行归类。

在风险预测环节完成对纳税人风险度的量化定级。通过确定的风险点,设定预警指标,对纳税人行业税负率、税负变化差异、税负变化幅度、销售变动率、经营环境、管理水平等动态、静态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对纳税人生产经营和纳税申报异常信息的筛选整合,找出税收执法风险的关键环节和可能带来税收流失的关键因素。将所有执法风险按照高、中、低和经常发生、偶而发生等情况进行分类,重点关注高风险和经常性发生的执法行为。

在风险应对环节,根据评定的风险级别,在税收法律法规的总体框架和要求下,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对风险的核实、排除、控制和化解。如对纺织服装行业抓住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重要环节,开展专票开具情况分析监控,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对废旧物质回收利用行业,抓住企业产能和税负预警环节,防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等。

(二)优化税源管理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经济类型分类的税源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以“属地管理、双人上岗、全面履职、服务直通”的区域税源综合管理。针对大企业或重点税源企业以及风险程度高的行业税源管理,成立专业化管理团队,选择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税务干部来负责风险识别、风险预测和风险应对,实行协调有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三) 发挥信息化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为了及时防范和化解日常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提高税收征管质效,结合风险点之所在,有效发挥信息化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体系,开发税源管理数字化考核预警系统。系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相应的预警指标,对应考核到相应的执法岗位,各岗位人员对照系统的预警提示,实时进行调查整改,有效减少或降低执法风险。

(四)推行纳税风险提醒服务

在综合分析风险环节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纳税风险提醒事项,按纳税风险对象制作《纳税风险提醒函》,以《提醒函》的形式告知纳税人数据异常的指标、风险点和存在的偏差(异常)以及可能的涉税问题,对纳税人提供风险提醒服务,并建议纳税人自查自纠。纳税人收到纳税风险提醒函后,在约定的时间内,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纠偏,并对存在偏差(异常)的情况,可以提供相关的原始证明材料,向税务机关主管人员说明情况,也可以通过补开票、调整纳税所得额或自查补报缴纳税款并加收滞纳金。

(五)积极推广税务代理

税务代理是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有利于促进依法治税,完善税收征管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目前税务人员的涉税管理事务繁杂,实际上许多工作可以由税务代理完成,如税收宣传、税务咨询、纳税申报等涉税事宜。由税务代理帮助纳税人办理税务事宜,既可降低和减少税收执法风险,又可节省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和国家征税成本。

(六) 加强部门协作

加强与公检法、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联系与交往,联合成立税收风险管理委员会,及时听取风险度较高涉税事项的处理意见与建议,学习和交流预防渎职失职知识。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机制,对税务执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研究,商议解决。

(七)加强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将执法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融入税务文化建设全过程,采取多种途经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执法人员的共同认识收风险无处不在、征税人的执法风险无时不有的意识和理念,促进全系统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第五篇:《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管理》序

风险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最小的代价降低风险程度的防控过程。

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金融危机给美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许多经济专家、学者开始反思、总结应对和避免经济危机的方法,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所罗门〃许布纳博士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初步构想。此后70多年的时间里,全球风险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风险管理,二是整体化风险管理,三是全面化风险管理。我国税收风险管理较之美国、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风险管理逐步在少数领域应用,进入本世纪以后,风险管理已被广泛应用。2006年6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南》,是我国第一个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2010年2月26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实际上就是国家层面上对重大风险管理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和规范了国家重大风险管理机制和处置方法。 国税部门从事税收征管工作也同样存在着风险。

依据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可将税收风险定义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因工作失误或者过失,可能给国家、单位、纳税人及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从工作岗位看,从局长、

副局长到一般工作人员,每一个岗位都存在潜在的风险。比如:领导岗位,岗位目标是完成任务,带好队伍,如没有完成任务或没带好队伍,就有可能受到口头批评、通报批评直至一票否决。再如: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不当,可能造成税款流失、败诉甚至造成国家赔偿。从工作流程上看,国税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只能以法律的规范为准则,决不能各行其是,不作为和乱作为。如果违背了法律规定的程序,做的事情即使是对的,其结果也是徒劳的,甚至带来负面影响。从工作环节看,具体的国税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所有工作或环节的失误,都会带来全局性的负面影响。

2009年5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第一次将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税收管理工作的实践,这预示着风险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不久的将来会全面引入到税收管理工作之中,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新的发展趋势。

全面税收风险管理,其内容包括与税收工作相关联的所有方面、层次、环节,具体来说分为三类,即: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管理、税收综合政务风险管理等。特别是与企业一道,在平等、互信、互动基础上开展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部门深化税收服务的方略,是促进经济税源发展的举措。这一极富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尝试,在全国税务系统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实践中尚属首例,而且符合社会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风险识别标准科学、规范、简明,是有效识别税收行政执法风险

的基础。本书把违反税收法律、法规、多征、少征、不征、错征税款,严重侵害纳税人权益,造成国家利益蒙受重大损失,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的行为定为高度风险;把违反有关规定,应受到责任追究的行为定为中度风险;把效率低下、作风拖沓等具有一定负面影响的行为定为低度风险。有了明晰的标准,风险识别和防控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谷城国税局开展的全面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目标明确,要求很高。其目的就是使全面意义上的税收风险变小或变无。二是风险识别准确。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分析税收征管流程、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全面找出风险,解决了风险识别问题。三是风险评价恰当。对潜在的风险进行了适当的定级,便于在风险防范过程中,知轻重,抓重点。四是风险成因分析客观、公正,有利于提高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五是风险防控措拖有效。针对风险及成因,制定或引述了各项制度、办法,对促进税收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这本《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管理》是“全面税收风险管理”项目工作的成果之一,对国税征管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值得广大国税同仁学习、借鉴。

上一篇:企业如何玩转微博营销下一篇:企业文化宣传标语集锦